《控制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阀.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47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 C N 1 0 2 4 4 4 7 4 8 A *CN102444748A* (21)申请号 201010298157.9 (22)申请日 2010.09.30 F16K 35/00(2006.01) (71)申请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 大三社区富士康观澜科技园B区厂房4 栋、6栋、7栋、13栋(I段)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徐小兵 (54) 发明名称 控制阀 (57) 摘要 一种控制阀,其包括阀体、可移动地容纳于阀 体内的阀。
2、芯及卡位机构,卡位机构设置于阀体和 阀芯其中一个上,阀体和阀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 有与卡位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 以及过渡卡位部,过渡卡位部位于第一卡位部和 第二卡位部之间。本发明的控制阀具有较好的安 全性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CN 102444766 A 1/1页 2 1.一种控制阀,其包括阀体、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及卡位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卡位机构设置于所述阀体和阀芯其中一个上,所述阀体和阀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 有与所述卡位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卡位部和第二。
3、卡位部以及过渡卡位部,所述过渡卡位部位 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及抵持于所述 弹性件一端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卡位部、第二卡位部及过渡卡位部之一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还包括固定于阀体和阀芯 其中一个上的抵持件,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卡合件的一端抵持于所述抵持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为球体,所述阀芯上的第一卡 位部、第二卡位部及过渡卡位部均为凹槽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第 一卡位部、。
4、第二卡位部及过渡卡位部设置于所述阀芯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一 端与所述阀芯配合,另一端暴露于所述阀体外。 7.一种控制阀,其包括阀体、可移动地容纳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及卡位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卡位机构设置于所述阀体和阀芯其中一个上,所述阀体和阀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 至少三个卡位部,所述至少三个卡位部沿所述阀芯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卡位机构随 着所述阀芯相对所述阀体的移动与不同的卡位部相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包括弹性件及抵持于所述 弹性件一端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位部配合。 9.如权利要求。
5、8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阀体和 阀芯其中一个上的抵持件,所述弹性件部分地套设于所述抵持件上。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为球体,所述卡位部均为凹 槽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1/5页 3 控制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 气缸、液压缸等压力装置等常采用控制阀控制流体的出入,进而控制压力装置的 工作过程。常见的控制阀具有两个工作状态,通过两个工作状态的来回切换而控制与之相 连的压力装置的工作。当控制阀处于第一或第二工作。
6、状态时候,在操作人员使用此类控制 阀过程中,可能由于不慎碰触而将控制阀的工作状态切换,以致使得压力装置以非预期的 方式运动,导致操作人员被夹伤,安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控制阀。 0004 一种控制阀,其包括阀体、可移动地容纳于阀体内的阀芯及卡位机构,卡位机构设 置于阀体和阀芯其中一个上,阀体和阀芯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卡位机构相配合的第一卡 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以及过渡卡位部,过渡卡位部位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之间。 0005 另一种控制阀,其包括阀体、可移动地容纳于阀体内的阀芯及卡位机构,卡位机构 设置于阀体和阀芯其中一个上,阀体和阀芯中的另。
7、一个上设置至少三个卡位部,至少三个 卡位部沿阀芯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卡位机构随着阀芯相对阀体的移动与不同的卡位部相 卡合。 0006 该控制阀中,因第一卡位部与第二卡位部之间还设置过渡卡位部,故即使操作人 员因为无操作而导致卡位机构与所卡合的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中的一个脱离,也不会 立即切换至与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中的另一个卡合的状态,故与该控制阀连接的气缸 等压力装置也不会立即被切换到相反的工作状态而发生工伤事故,因此该控制阀具有较高 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阀组装图。 0008 图2为图1中控制阀的零件分解图。 0009 图3为图1中控制阀沿III-。
8、III的剖视图。 0010 图4为图1中控制阀沿IV-IV的剖视图。 0011 图5为图4中控制阀另一状态的剖视图。 0012 图6为图4中控制阀又一状态的剖视图。 001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4 控制阀 100 说 明 书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2/5页 4 阀体 10 阀芯 30 卡位机构 50 操作件 70 本体 11 第一套接件 13 第二套接件 15 阀腔 111 进气口 112 第一连接口 113 第二连接口 114 第一溢气口 115 第二溢气口 116 主体部 131 枢接部 133 0015 收容腔 1311 收纳孔 1313 活动腔。
9、 1331 枢接孔 1333 锁合部 31 配合部 33 空腔 311 第一卡位部 312 说 明 书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3/5页 5 过渡卡位部 313 第二卡位部 314 环槽 331 弹性件 51 卡合件 53 抵持件 55 手柄 71 枢轴 73 握持部 711 枢接杆 713 轴孔 71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控制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控制阀100包括阀体10、可移动地容纳于阀体10内的阀 芯30、设置于阀体10上并与阀芯30配合的卡位机构50及操作件70。 0018。
10、 请再同时参阅图3,阀体10包括本体11、设置于本体11一端的第一套接件13、套 设于本体11另一端的第二套接件15。 0019 请再参阅图4,本体11上开设阀腔111及与阀腔111相通的进气口112、第一连接 口113、第二连接口114、第一溢气口115及第二溢气口116。其中进气口112和第一溢气口 115及第二溢气口116开设于本体11的一侧,第一连接口113和第二连接口114开设于本 体11的另一侧。每一出口均设置有端子(图未标)。 0020 第一套接件13包括主体部131及于主体部131上垂直形成的枢接部133。主体部 131开设有收容腔1311及与收容腔1311连通的收纳孔1313。
11、。枢接部133上沿垂直于主体 部131的方向开设有活动腔1331,沿垂直于该枢接部133的延伸方向开设有与活动腔1331 连通的枢接孔1333。本实施方式中,收纳孔1313数目为两个且以同轴的方式开设于主体部 131的两侧,活动腔1331为腰形孔。第二套接件15为盖状结构。 0021 阀芯30包括锁合部31及与锁合部31连接的配合部33。锁合部31沿延伸方向开 设有空腔311,且锁合部31外侧开设依次形成凹槽结构的第一卡位部312、过渡卡位部313 及第二卡位部314。空腔311通过一个通孔(图未标)与外界相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 位部312、过渡卡位部313及第二卡位部314均为环形槽。当。
12、然,锁合部31上也可形成多个 卡位部,如四个、五个等。配合部33上开设两个环槽331。 说 明 书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4/5页 6 0022 卡位机构50包括弹性件51、抵持于弹性件51一端的卡合件53及固定于阀体10 上的抵持件55。弹性件51为螺旋压缩弹簧,卡合件53为球体,弹性件51远离卡合件53的 一端抵持于抵持件55上。本实施方式中,卡合件53与弹性件51分离地设置且部分地卡入 弹性件51中,卡位机构50的数目为两个。当然,卡位机构50的数目也可为一个、三个或四 个。卡合件53也可为半球结构或一侧具有光滑曲面的块状结构,其远离球面或光滑曲面的 。
13、一侧则通过焊接、胶接等方式与弹性件51固定连接。抵持件55可以省略,而将阀体10的 第一套接件13上的收纳孔1313设为盲孔,弹性件51的一端固定于收纳孔1313的底壁上。 0023 操作件70包括手柄71及枢轴73。手柄71包括握持部711及枢接杆713,枢接杆 713上开设用于与枢轴73配合的轴孔7131。 0024 该控制阀100中,阀芯30的配合部33收容于阀体10的本体11且配合部33远离 锁合部31的一端收容于阀体10的第二套接件15内。阀芯30的锁合部31收容于阀体10 的第一套接件13的主体部131的收容腔1311内,且锁合部31的空腔311与第一套接件13 的枢接部133的活。
14、动腔1331相通,进而使手柄71的枢接杆713远离握持部711的一端收 容于该空腔311内。枢接杆713通过穿过阀体10的枢接孔1333和枢接杆713的轴孔7131 的枢轴73与第一套接件13可转动地连接。卡位机构50收容于第一套接件13的收纳孔 1313内。 0025 使用该控制阀100时,将进气口112与进气管道(图未示)连接,将第一连接口 113和第二连接口114与气缸(图未示)连接,该第一连接口113和第二连接口114其中一 个用于向气缸中进气,另一个用于气缸的排气。 0026 当卡位机构50的卡合件53卡合于阀芯30的第一卡位部312,如图4所示,气体从 进气口112进气,经过阀芯3。
15、0的一个环槽331从第一连接口113通入气缸,再通过第二连 接口114将气缸中的气体经由阀芯30的另一个环槽331从第二溢气口116排出。 0027 当然需要切换气缸的工作状态时,扳动手柄71,使手柄71绕枢轴73旋转,进而通 过枢接杆713远离握持部711的一端拨动阀芯30,带动阀芯30相对阀体10移动,当过渡 卡位部313移动至与卡位机构50对准时,卡位机构50的卡合件53在弹性件51的推动下 与过渡卡位部313卡合。如图5所示,此时进气口112不与第一连接口113及第二连接口 114中的任何一个连通,控制阀100处于关闭状态,与该控制阀100连通的气缸暂停运动。 0028 继续扳动手柄7。
16、1,使阀芯30继续移动,直至卡位机构50的卡合件53与第二卡位 部314卡合。如图6所示,此时进气口112与第二连接口114连通,第一连接口113与第一 溢气口115连通,即气缸的充气口和排气口被切换,从而气缸被切换至相反的工作状态。 0029 该控制阀100中,在第一卡位部312和第二卡位部314之间加设过渡卡位部313, 使控制阀100在切换气缸等压力装置的工作状态时需先经过一个中间状态进行过渡,因此 即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碰触到控制阀100的手柄71,也不会导致气缸等压力装 置立即被切换至于相反地工作状态,而是被暂停,故不会发生操作人员被夹伤等工伤事故。 因此该控制阀100具有较。
17、高的安全性能。 0030 卡位机构50中采用弹性件51抵持卡合件53,可使卡合件53与第一卡位部312、 过渡卡位部313或第二卡位部314稳定地卡合且在卡合时由于弹性件51的作用,可发出轻 微的“咔嗒”声,操作手感较好。 0031 可以理解,卡位机构50也可为两端固定与阀体10上的朝向阀芯30拱起的拱形弹 说 明 书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5/5页 7 片。 0032 卡位机构50也可设置阀芯30的锁合部31上,相应地,第一卡位部312、过渡卡位 部313及第二卡位部314设置于阀体10的第一套接件13上。 0033 也可从进气口112通入液体,并将第一连。
18、接口113和第二连接口114与液压缸(图 未示)连接。 0034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 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1/6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2/6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3/6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4/6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5/6页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748 A CN 102444766 A 6/6页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4474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