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铰链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546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16 C N 1 0 2 4 5 4 6 8 7 A *CN102454687A* (21)申请号 201010520086.2 (22)申请日 2010.10.26 F16C 11/04(2006.01) (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张汉铮 李坚 李珅 (54) 发明名称 铰链结构 (57) 摘要 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两根枢轴、两根转轴、 分别套设于对应枢轴上的两个主齿轮。
2、、分别对应 套设于两根转轴上的两个次齿轮、第一连接件、第 二连接件及两个弹性件。主齿轮及次齿轮设置于 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次齿轮设置于主 齿轮之间并于所述主齿轮啮合,主齿轮及次齿轮 均为锥齿轮且主齿轮的大径端和次齿轮的大径端 依次朝着相反的方向。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 套设于枢轴及转轴上,弹性件抵持于次齿轮的大 径端。此铰链结构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及传动平 稳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1/1页 2 1.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两根枢轴、两根转。
3、轴、分别套设于对应枢轴上的两个主齿轮及 分别对应套设于两根转轴上的两个次齿轮,所述次齿轮设置于主齿轮之间并于所述主齿轮 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主齿轮及次齿轮设 置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枢轴及所 述转轴上,所述两个主齿轮及两个次齿轮均为锥齿轮,且所述主齿轮的大径端和所述次齿 轮的大径端依次朝着相反的方向,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持 于所述次齿轮的大径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和次齿轮为直齿圆锥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齿轮的。
4、厚度小于所述主齿轮的 厚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齿轮的厚度为所述主齿轮厚度 的一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上开设非圆的中心孔,所述 枢轴穿设于所述主齿轮的部分截面为非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相互抵持的凸轮 及凸轮随动件,所述凸轮上形成凸起,所述凸轮随动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凸轮上的凸起配合 的凹陷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套设于枢轴及转 轴上的抵持部及弯折形成于所述抵持部一侧的固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形成 一个半封闭的容置空间。 8.如权。
5、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 件抵持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具有第一凸缘及第二凸缘,所 述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两个非圆孔, 所述转轴一端的截面为非圆形。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54687 A 1/5页 3 铰链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电子书、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中。
6、常设置铰链结构,以实现其 相枢接的两部分可相对转动。为实现电子装置相互枢接的两部分的联动,即当施力使电子 装置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转动时,枢接该电子装置的两部分的铰链结构同时驱动电子装 置的另一部分转动,进而实现两倍的开合速度。 0003 常见的可实现联动的铰链结构通过依次啮合的四个圆柱直齿轮实现联动的动作。 然而,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啮合时齿轮相互之间的磨损,会出现啮合松脱等问题,导致 传动精度降低,且传动不平稳。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长时间使用后仍可保证较好的传动精度及传动平 稳性的铰链结构。 0005 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两根枢轴、两根转轴、分别套设于对应枢。
7、轴上的两个主齿 轮、分别对应套设于两根转轴上的两个次齿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两个弹性件。主 齿轮及次齿轮设置于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之间且次齿轮设置于主齿轮之间并于所述 主齿轮啮合,主齿轮及次齿轮均为锥齿轮且主齿轮的大径端和次齿轮的大径端依次朝着相 反的方向。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枢轴及转轴上,弹性件抵持于次齿轮的大径端。 0006 该铰链结构中,当主齿轮和次齿轮啮合一段时间并产生磨损后,抵持于次齿轮端 部的弹性件顶推次齿轮沿着轴向移动,使齿轮间始终保持无缝隙地啮合,进而保证较高的 传动精度及传动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组装图。 0008 图2为。
8、图1中铰链结构的零件分解图。 0009 图3为图1中铰链结构的零件分解图的另一视图。 0010 图4为图1中铰链结构的俯视图。 001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2 铰链结构 100 轴组件 10 传动组件 30 说 明 书CN 102454687 A 2/5页 4 第一连接件 50 第二连接件 70 加固件 90 枢轴 11 主齿轮 13 凸轮 15 凸轮随动件 17 轴套组件 19 变形轴段 111 第一凸缘 113 第二凸缘 115 连接部 117 中心孔 131 本体 151 卡合部 153 轴孔 1511 第一凸起 1513 第二凸起 1515 套接孔 171 凹槽 173 弹性件 。
9、191 摩擦片 193 紧固件 195 转轴 31 说 明 书CN 102454687 A 3/5页 5 次齿轮 33 弹性件 35 变形部 311 插接部 313 抵持部 51 固接部 53 枢轴孔 511、71 转轴孔 513、73 抵压部 91 凸舌 93 限位孔 911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铰链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请参阅图1及图2,铰链结构100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轴组件10、传动组件30、第 一连接件50、第二连接件70及加固件90。传动组件30设置于两个轴组件10之间,第一连 接件50、第二连接件70及加固件90均套。
10、设于轴组件10上。两个轴组件10的结构相同或 相近。 0016 轴组件10包括枢轴11及套设于枢轴11上的主齿轮13、凸轮15、凸轮随动件17 和轴套组件19。 0017 枢轴11包括变形轴段111、第一凸缘113、第二凸缘115及连接部117。第一凸缘 113和第二凸缘115形成于变形轴段111和连接部117之间且相互远离,且连接部117也为 截面呈非圆形的轴段,该连接部117用于与固定于电子装置盖体或本体(图未示)上的枢 接片连接。变形轴段111末端开设有螺纹(图未标)。 0018 主齿轮13开设有非圆的中心孔131,本实施方式中,主齿轮13为直齿圆锥齿轮,当 然,也可为斜齿圆锥齿轮。 0。
11、019 凸轮15包括本体151及形成于本体151靠近边缘处的卡合部153。本体151上开 设圆形的轴孔1511且远离卡合部153的一侧形成第一凸起1513和第二凸起1515。第一凸 起1513靠近轴孔1511的边缘,第二凸起1515靠近本体151的边缘且二者沿周向延伸的长 度不同。当然,该凸轮15也可形成一个或两个以上凸起。 0020 请同时参阅图3,凸轮随动件17上开设非圆的套接孔171及凹槽173,其中凹槽 说 明 书CN 102454687 A 4/5页 6 173的数目为两个,且每个凹槽173由套接孔171的边缘延伸至凸轮随动件17的边缘且由 两段宽度不同的凹槽连接而成,以便可容纳第一。
12、凸起1513或第二凸起1515。 0021 轴套组件19包括弹性件191、摩擦片193及紧固件195。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 191为以相反方向成组设置的碟形弹片,紧固件195为与枢轴11的变形轴段111端的螺纹 配合的螺母。当然,弹性件191也可套设于枢轴11上的压缩弹簧,其中一个轴组件10也可 省略凸轮15、凸轮随动件17及弹性件191。 0022 传动组件30包括两个转轴31、分别套设于两个转轴31上的两个次齿轮33及两个 弹性件35。转轴31具有截面为非圆形的变形部311及截面为圆形的插接部313,次齿轮33 套设于插接部313上且次齿轮33的厚度小于主齿轮13的厚度。本实施方式中,次齿。
13、轮33 为直齿圆锥齿轮,当然也可为斜齿圆锥齿轮,次齿轮33的厚度为主齿轮13的厚度的一半。 弹性件35为碟形弹片,且设置于次齿轮33的大径端,当然弹性件35也可为压缩弹簧,且数 目也可为三个以上,除设置于次齿轮33大径端以外,也可于主齿轮13的大径端设置弹性件 35。 0023 第一连接件50包括抵持部51和从抵持部51边缘弯折形成的固接部53。抵持部 51上靠近两相对边缘的部位各开设有一个圆形的枢轴孔511且于该枢轴孔511之间开设有 两个非圆的转轴孔513。固接部53垂直于抵持部51,其用于与电子装置的盖体和本体之间 的连接臂(图未示)连接。 0024 第二连接件70为一个长条形板件,其上。
14、对应第一连接件50的枢轴孔511的部位 也开设两个枢轴孔71,对应第一连接件50的转轴孔513的部位也开设两个转轴孔73,第二 连接件70上的转轴孔73为圆孔以便和转轴31的插接部313配合。 0025 加固件90其包括一个板状结构的抵压部91及从抵压部91边缘弯折形成的凸舌 93,抵压部91与第二连接件70结构相同,其上开设两个限位孔911,凸舌93用于将加固件 90与第一连接件50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凸舌93垂直于抵压部91。 0026 请再同时参阅图4,组装时,将传动组件30的两个转轴31的变形部311分别插设 于第一连接件50的抵持部51的两个转轴孔513内,并将次齿轮33套设于转。
15、轴31上。将 轴组件10的枢轴11的变形轴段111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50的抵持部51的枢轴孔511、主 齿轮13的中心孔131、第二连接件70的枢轴孔71、加固件90、凸轮15的轴孔1511、凸轮随 动件17的套接孔171及轴套组件19,使轴套组件19的紧固件195与枢轴11的末端的螺纹 锁紧。其中,第一连接件50的抵持部51抵持于枢轴11的第一凸缘113,两个次齿轮33相 互啮合且分别与一个主齿轮13啮合。两个轴组件10按照同样的方式与第一连接件50、第 二连接件70及加固件90连接,即完成铰链结构100的组装。 0027 该铰链结构100中,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70形成一个“凹”字形。
16、的容置空 间(图未标),主齿轮13、次齿轮33及弹性件35被夹持于第一连接件50的抵持部51和第 二连接件70之间并收容于该容置空间内。凸轮15的卡合部153卡持于加固件90的限位 孔911内。 0028 当电子装置的盖体带动一个轴组件10相对另一个轴组件10转动时,其中一个主 齿轮13将转矩通过两个次齿轮33传递到另一个主齿轮13,使两个主齿轮13沿相反方向转 动,实现电子装置的盖体和本体的联动开合,进而达到两倍的开合速度。在转动过程中,弹 性件35始终抵持于次齿轮33的大径端,从而使次齿轮33与主齿轮13较紧地啮合。 说 明 书CN 102454687 A 5/5页 7 0029 该铰链结。
17、构100中,由于弹性件35对次齿轮33施加弹性抵持力,当次齿轮33和 主齿轮13之间一旦发生很小的磨损,弹性件35即顶推次齿轮33使其沿轴向移动,使其与 主齿轮13始终稳定啮合,避免次齿轮33与主齿轮13之间产生间隙,进而保证铰链结构100 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及传动平稳性。 0030 该铰链结构100中,轴组件10的凸轮随动件17随枢轴11相对凸轮15转动,在转 动过程中,凸轮15的第一凸起1513及第二凸起1515抵持于凸轮随动件17的不同部位,进 而达到改变轴组件10元件之间的轴向力的目的,并可使铰链结构100在转动过程中稳定地 保持于特定角度。 0031 第一连接件50和第二连接件70形。
18、成的容置空间可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进而保 证主齿轮13及传动组件30的正常转动。 0032 可以理解,加固件90可省略,而将凸轮15的卡合部153卡于第二连接件70的转 轴孔73内即可。 0033 枢轴11末端的螺纹可以省略,而使用贯穿其末端的插销将枢轴11上的元件沿轴 向锁紧。 0034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 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2454687 A 1/4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54687 A 2/4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54687 A 3/4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54687 A 10 4/4页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54687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