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温高压下燃烧燃料的设备和方法及相关系统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温高压下燃烧燃料的设备和方法及相关系统和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1451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11 C N 1 0 2 4 1 4 5 1 1 A *CN102414511A* (21)申请号 201080018377.X (22)申请日 2010.02.26 61/155,755 2009.02.26 US 61/299,272 2010.01.28 US F23D 1/00(2006.01) F23L 7/00(2006.01) F23M 5/08(2006.01) F23J 15/02(2006.01) (71)申请人帕尔默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申请人八河流资产有限责任公司 。
2、(72)发明人 M.帕尔默 R.阿拉姆 G.小布朗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陈晓帆 沙捷 (54) 发明名称 在高温高压下燃烧燃料的设备和方法及相关 系统和装置 (57) 摘要 提供了一种燃烧设备,包括用于使碳质燃料 与富氧和工作流体相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的混 合装置。燃烧室至少部分地由蒸发构件定义出。 蒸发构件至少部分地由耐压构件包围。燃烧室具 有相对的入口和出口部。燃烧室的入口部被配置 成接收燃料混合物,以便在燃烧温度下燃烧所述 燃料混合物。燃烧室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所产生的 燃烧产物引导向出口部。蒸发构件朝向燃烧室引 导蒸发物质穿过蒸发构件,以对燃烧产物和。
3、蒸发 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缓冲。还提供了相关的 系统、设备和方法。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10.26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0/025599 2010.02.26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099452 EN 2010.09.02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15 页 附图 5 页 CN 102414525 A 1/5页 2 1.一种燃烧设备,包括: 混合装置,配置成将碳质燃料与富氧和工作流体相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以及 。
4、燃烧室,其至少部分地由蒸发构件定义出,该蒸发构件进一步至少部分地被耐压构件 包围,该燃烧室具有入口部和相对的出口部,该燃烧室的入口部配置成接收燃料混合物,以 便在所述燃烧室内在燃烧温度下燃烧所述燃料混合物,以形成燃烧产物,所述燃烧室进一 步配置成将所述燃烧产物向所述出口部引导,所述蒸发构件被配置成朝向所述燃烧室引导 蒸发物质穿过所述蒸发构件,以便缓冲所述燃烧产物和所述蒸发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混合装置进一步配置成将固体碳质燃料、液体 碳质燃料和气体碳质燃料中的一种与所述富氧和所述工作流体相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包括二氧化碳和水中。
5、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富氧包含摩尔纯度约大于85的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碳质燃料为颗粒固体,并且所述混合装置进一 步配置成将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流态化物质相混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的平均颗粒尺寸在约50微米 到约200微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流态化物质包括水和密度在约450kg/m 3 到约 1100kg/m 3 之间的液体CO 2 中的一种,所述流态化物质与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共同形成所 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占重量的约25到约55之间的浆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燃烧室进一。
6、步配置成在其入口部在约40巴到约 500巴之间的压力下接收所述燃料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蒸发物质配置成经由所述蒸发构件被引入所述 燃烧室,以便在所述燃烧室的出口部附近将所述蒸发物质和所述燃烧产物的输出混合物调 整到约500到约2000之间的温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燃烧温度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燃烧产物中所 述碳质燃料的任何非易燃成分被液化。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蒸发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其被引导穿过所述 蒸发构件,使得所述蒸发物质在所述燃烧室内形成与所述蒸发构件直接相邻的缓冲层,所 述缓冲层被配置成缓冲所述蒸发构件与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和。
7、所述燃烧产物相关热量之 间的相互作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燃烧温度在约1300到约3500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耐压构件相关联,并被配置成控制其 温度的热排除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热排除装置包括具有在其中循环的液体的传 热套件。 15.一种燃烧方法,包括: 使用混合装置将碳质燃料与富氧和工作流体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 在蒸发构件定义出的燃烧室的入口部接收所述燃料混合物,该蒸发构件进一步至少部 分地被耐压构件包围; 在所述燃烧室内以燃烧温度燃烧所述燃料混合物,以形成燃烧产物;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51。
8、1 A CN 102414525 A 2/5页 3 将所述燃烧产物引导向所述燃烧室的出口部;以及 朝向所述燃烧室引导蒸发物质穿过所述蒸发构件,使得所述蒸发物质缓冲所述燃烧产 物与所述蒸发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碳质燃料与富氧以及工作流体混合,包括将固 体碳质燃料、液体碳质燃料和气体碳质燃料中的一种与富氧以及所述工作流体混合。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碳质燃料与富氧以及工作流体进行混合进一步 包括将碳质燃料与富氧以及包括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种的工作流体进行混合。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碳质燃料与富氧以及工作流体进行混合进一步 包括将。
9、碳质燃料与摩尔纯度大于约85的富氧以及所述工作流体进行混合。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质燃料为颗粒固体,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 包括经由所述混合装置将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流态化物质进行混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流态化物质进行混合 进一步包括将平均颗粒尺寸在约50微米到约200微米之间的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流 态化物质进行混合。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流态化物质进行混合 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包括水和密度在约450kg/m 3 到约1100kg/m 3 之间的 液体CO 2 中的一种的流。
10、态化物质进行混合,以形成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占重量的约25 至约55的浆料。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燃料混合物进一步包括在约40巴到约 500巴之间的压力下在所述燃烧室的入口部接收所述燃料混合物。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蒸发物质进行引导进一步包括朝向所述燃 烧室引导蒸发物质穿过所述蒸发构件,使得经由所述蒸发构件被引入所述燃烧室的蒸发物 质在所述蒸发室的所述出口部附近将所述蒸发物质和所述燃烧产物的输出混合物调整到 约500到约2000之间的温度。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以燃烧温度在所述燃烧室内对所述燃料混合物进 行燃烧进一步包括以燃烧温度在。
11、所述燃烧室中对所述燃料混合物进行燃烧,所述燃烧温度 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碳质燃料中的任意非易燃成分在所述燃烧产物中被液化。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蒸发物质引导穿过所述蒸发构件进一步包括将 包括二氧化碳的蒸发物质引导穿过所述蒸发构件,使得所述蒸发物质在所述燃烧室内形成 与所述蒸发构件直接相邻的缓冲层,该缓冲层被配置成对所述蒸发构件与所述液化非易燃 成分和与所述燃烧产物相关联的热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缓冲。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燃烧室中以燃烧温度对所述燃料混合物进 行燃烧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燃烧室中以约1300到约3500之间的燃烧温度对所述燃料混 合物进行燃烧。 27。
1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与所述耐压构件相关联的热排除装置 来控制所述耐压构件的温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耐压构件的温度包括使用包括与所述耐 压构件相关联并具有在其中循环的液体的传热套件的热排除装置对所述耐压构件的温度 进行控制。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3/5页 4 29.一种能量生成系统,包括: 燃烧设备,其包括: 混合装置,配置成将碳质燃料与富氧和工作流体相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以及 至少部分由蒸发构件定义出的燃烧室,所述蒸发构件进一步至少部分地被耐压构件包 围,所述燃烧室具有入口部和相对的出。
13、口部,所述燃烧室的入口部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燃烧 混合物,以便在所述燃烧室内以燃烧温度燃烧所述燃烧混合物,以形成燃烧产物,所述燃烧 室进一步配置成将所述燃烧产物向所述出口部引导,所述蒸发构件配置成朝向所述燃烧室 引导蒸发物质穿过所述蒸发构件,以对所述燃烧产物和所述蒸发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 缓冲;以及 变换设备,其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燃烧产物,该变换设备响应于所述燃烧产物以将与其 相关联的能量变换成动能。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混合装置进一步被配置成将固体碳质燃料、 液体碳质燃料和气体碳质燃料中的一种与富氧以及所述工作流体进行混合。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工作流体包。
14、括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种。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富氧包括摩尔纯度大于约85的氧。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碳质燃料为平均颗粒尺寸在约50微米到200 微米之间的颗粒固体,并且所述混合装置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与包括 水和密度在450kg/m 3 和1100kg/m 3 之间的液体CO 2 中的一种的流态化物质进行混合,所述 流态化物质与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共同形成所述颗粒固体碳质燃料占重量的约25到 约55的浆料。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燃料室进一步配置成在其所述入口部在约40 巴到约500巴之间的压力下接收所述燃料混合物。 3。
15、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蒸发物质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蒸发构件被引入 所述燃烧室,以便在所述燃烧室的出口部附近将所述蒸发物质和所述燃烧产物的输出混合 物调整到约500到约2000之间的温度。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燃烧温度被配置成使得在所述碳质燃料中的 任何非易燃烧成分在所述燃烧产物中被液化。 37.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燃烧温度在约1300到约3500之间。 38.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碳质燃料为固体,并且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 被布置在所述燃烧设备与所述变换设备之间的分离设备,该分离设备被配置成在所述燃烧 产物被引导到所述变换设备之前,从所接收。
16、的所述燃烧产物中基本上去除液化非易燃成 分。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蒸发物质被配置成经由所述蒸发构件被引入 所述燃烧室,以便将进入所述分离设备的所述蒸发物质和所述燃烧产物的混合物调整到所 述非易燃成分的液化温度以上。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被布置在所述分离设备之后的蒸发物质传 送装置,其被配置成将所述蒸发物质运送到其中的液化非易燃成分已基本被去除的所述燃 烧产物,以便将进入所述变换设备的所述蒸发物质和所述燃烧产物的混合物调整到500 到2000之间的温度。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4/5页 5 41.如。
17、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多个串行布置的离心分 离装置,每个离心分离装置具有多个以并行的方式可操作地布置的离心分离器元件。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所述分离设备从所述燃烧产物中去除的所述 液化的非易燃成分被可去除地收集到与所述分离设备相关联的积垢器中。 43.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设备被配置成为由所述耐压构件容纳和 由耐压外壳定义中的一种。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 可操作地与所述耐压构件和所述耐压外壳中的一个相接合,以便从其中去除热量。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散热系。
18、统包括具有在其中循环的液体的传热 套件。 46.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设备的暴露于所述燃烧产物和与其相关 联的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中的一种的表面由被配置成具有耐高温、耐高腐蚀,和低热传导 性中至少一种的材料构成。 47.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蒸发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其被引导穿过所述 蒸发构件,使得所述蒸发物质在所述燃烧室中形成与所述蒸发构件直接相邻的缓冲层,该 缓冲层被配置成对所述蒸发构件与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以及与所述燃烧产物相关联的热 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缓冲。 48.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燃烧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耐压构件相关联 并被配置成控制其温度的热排。
19、除装置,该热排除装置包括具有在其中循环的液体的传热套 件。 49.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燃烧设备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燃烧产物包括大 于500ppm的O 2 和小于50ppm的CO。 5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燃烧设备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燃烧产物包括组 合浓度大于约1的H 2 和CO,以及小于约10ppm的O 2 。 5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设备包括涡轮机装置,所述涡轮机装置 响应于所述燃烧产物以便将与其相关联的能量变换成动能。 5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变换设备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将所述动能转 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 53.一种分离设备,适于使用。
20、被配置成燃烧固体碳质燃料以形成燃烧产物使得在所述 固体碳质燃料中的任意非易燃成分在所述燃烧产物中被液化的燃烧设备实现,所述分离设 备包括: 多个串行布置的离心分离设备,包括被配置成接收所述燃烧产物和与之相关联的液化 非易燃成分的入口离心分离装置,和被配置成排出所述燃烧产物的出口离心分离装置,所 述燃烧产物的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被从其中基本去除,每个离心分离装置具有多个以并行 的方式可操作地布置的离心分离元件,每个离心分离元件被配置成从所述燃烧产物中去除 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并将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到积垢 器;以及 耐压外壳,被配置成容纳所述离心分离装置和所述积垢器。 。
21、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散热系统,其与所述耐压外壳可操作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5/5页 6 地接合,以便从其中去除热量。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分离设备,其中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具有在其中循环的液体的 传热套件。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分离设备,进一步包括热量回收装置,其与所述传热套件可 操作地接合,所述热量回收装置被配置成接收在所述传热套件中循环的液体并从该液体中 回收热能。 5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分离设备,其中所述分离设备的暴露于所述燃烧产物和与其 相关联的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中的一种的表面由被配置成具有。
22、耐高温、耐高腐蚀,和低热 传导性中的至少一种的材料构成。 58.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分离设备,其中所述分离设备被配置成从所述燃烧产物中基 本上去除所述液化非易燃成分,并将所述非易燃成分维持成粘稠度低的液体的形式,至少 直到从所述积垢器中将其去除。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1/15页 7 在高温高压下燃烧燃料的设备和方法及相关系统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高温高压下将碳质燃料和氧气一起燃烧,以产生燃烧产物的设 备和方法,该燃烧产物或者用过量的氧气被氧化,或者其包含还原的组份并具有零氧含量。 一种特定的应用是,通过使用工作流体。
23、使通过高效燃烧燃料生成的能量转化,用于生成诸 如电的能量。尤其是,这样的设备和方法可使用二氧化碳或蒸汽作为工作流体。另一方面, 这些设备和方法可用于生成包含氢气和/或一氧化碳的气体。 背景技术 0002 据估计,化石燃料还能继续提供全世界大部分的电力需求一百年,同时无碳能源 被开发出来并被采用。但是,已知的通过对化石燃料和/或适宜的生物体(biomass)进行 燃烧产生能源的方法受到能源成本的上升以及产生的二氧化碳(CO 2 )和其它排放物的增加 的困扰。全球变暖日益被视为潜在的灾害,这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碳排放的增加 导致的。太阳能和风能看来不能在近期替代化石燃料,而核能具有与扩散和核。
24、废料处理相 关的危险性。 0003 从化石燃料或适宜的生物燃料产生能量的常规布置现在日益为在高压下捕获CO 2 以便运送到隔离场的需求所累。但是,满足这种需求较困难,因为即使对于捕获CO 2 的最佳 设计,现有技术也仅提供了很低的热效率。而且,实现捕获CO 2 的投资成本很高,并且可因 此导致与将CO 2 排放到大气中的系统相比高很多的电力成本。据此,在本领域中对于能减 少CO 2 排放和/或改进捕捉难度以及所产生的CO 2 的隔离的高效能量产生的设备和方法具 有日益增长的需求。 0004 对碳质燃料的氧燃料燃烧包括从空气中分离出足够纯的氧(或以其他方式提供 用于燃烧处理的这样足够纯的氧),并。
25、且使用这种氧作为燃烧介质,以产生燃烧产物,该燃 烧产物基本上不含氮,而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当前的技术中,空气和氧燃料燃烧器在 有限的温度和压力下工作,以防止过高的温度损害燃烧器的壁和/或其它系统部件,例如 涡轮机叶片。限制工作温度和/或压力,在某些情况下,不合乎要求地延长了燃烧处理和/ 或需要相对大的燃烧体积。此外,燃烧处理、燃烧设计和/或下游排出的气体的处理规定还 可能不期望地取决于为该处理所利用的燃料类型。而且,由于在当前的工艺中应用于常规 锅炉系统的燃烧气体的体积较大,并且这些气体被排到大气中,当前从排气烟囱气体去除 污染物质的方法和所推荐的氧燃料燃烧系统高度取决于反应炉(plant)。
26、的具体设计和在 该反应炉内燃烧的燃料的确切类型。每种燃料都具有对比化合物(contrasting chemical composition)和大量污染物。因此,当前工艺不期望地需要每个反应炉的排出气体涤气 (scrubber)系统或者氧燃料燃烧变形,均为客户特别设计以适应具有特定化合物的特定类 型的燃料。 0005 例如,用于煤的当前技术通常应用了装备有垂直的管壁或成螺旋形配置的管壁的 单个非常大的燃烧器,其中在高压下生成蒸汽,并将蒸汽在分离的过热器部分中过度加热。 大尺寸的燃烧器可遭受明显的热损失,并且通常会受到损坏,还会由于煤灰、熔渣和诸如取 说 明 书CN 102414511 A CN 。
27、102414525 A 2/15页 8 决于所使用的特定的煤的燃烧气体中的SO X 、HCL、NO X 等腐蚀性成分,使燃烧炉、发热和对流 换热表面和其它部件积灰、结渣。 0006 这样的示例性的缺陷可能需要周期性地关闭整个反应炉,以维修或者更换受损的 或者被腐蚀的部件和/或其它组件,并且可因此导致反应炉的可利用率较低,并且很难补 偿反应炉在停机期间所损失的产出,这是不期望的。 发明内容 0007 通过本申请的各方面解决了以上的和其它的需求,依据一个特定的方面,本申请 提供了包括被配置成将碳质燃料与富氧和工作流体进行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的混合装 置的燃烧设备。燃烧室至少部分地由蒸发构件定义出,。
28、其中蒸发构件至少部分地由耐压构 件包围。蒸发构件具有入口部和相对的出口部,其中燃烧室的入口部被配置成接收燃料混 合物,用于使燃料混合物在燃烧室中以燃烧温度燃烧,以形成燃烧产物。该燃烧室进一步被 配置成将燃烧产物引导向出口部。该蒸发构件被配置成朝向燃烧室引导蒸发物质从其中穿 过,用于缓冲燃烧产物和蒸发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蒸发物质可被引导进入燃烧室以 获得燃烧产物的期望的出口温度。 0008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烧方法,初始包括使用混合装置使碳质燃料与富 氧和工作流体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该燃料混合物被接收在由蒸发构件定义出的燃烧 室的入口部中,其中蒸发构件至少部分地由耐压构件包围。
29、。燃料混合物在燃烧室内以燃烧 温度燃烧形成燃烧产物,并且燃烧产物然后被引向燃烧室的出口部。蒸发物质被朝向燃烧 室引导通过蒸发构件,使得蒸发物质对燃烧产物和蒸发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缓冲。蒸 发物质可被引入燃烧室以获得燃烧产物的期望出口温度。 0009 在又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能量生成系统。这样的系统包括燃烧设备,其包括混 合装置,该混合装置被配置成将碳质燃料与富氧和工作流体进行混合,以形成燃料混合物。 燃烧室至少部分地由蒸发构件定义出,其中蒸发构件至少部分地被耐压构件包围。该燃烧 室具有入口部和相对的出口部。燃烧室的入口部被配置成接收燃料混合物,使该燃料混合 物在燃烧室中以燃烧温度燃烧而形成。
30、燃烧产物。该燃烧室进一步被配置成将燃烧产物引向 出口部。蒸发构件被配置成朝向燃烧室引导蒸发物质从蒸发构件中经过,以便对燃烧产物 和蒸发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缓冲。此外,蒸发物质可被引入燃烧室,以获得燃烧产物的 期望出口温度。变换设备被配置成接收燃烧产物,其中该变换设备响应于燃烧产物,而将与 其相关联的热能转换成动能。 0010 在再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分离设备,其适用于使用燃烧设备实现,燃烧设备被 配置成燃烧固体碳质燃料以形成燃烧产物,使得在固体碳质燃料中的任何非易燃成分在燃 烧产物中液化。这样的分离设备包括多个串行布置的离心分离装置,其包括入口离心分离 装置和出口离心分离装置,入口离心分离。
31、装置被配置成接收燃烧产物和与其相关的液化非 易燃成分,而出口离心分离装置被配置成排出其中的液化非易燃成分已基本被去除的燃烧 产物。每个离心分离装置具有多个以并行的方式可操作地布置的离心分离元件,其中每个 离心分离元件被配置成从燃烧产物中去除被液化的非易燃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并将被液化 的非易燃成分的至少一部分引导到积垢器(sump)。耐压外壳被配置成容纳离心分离装置和 积垢器。 说 明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3/15页 9 0011 另一方面,碳质燃料的氧燃料燃烧(和/或碳氢质燃料)还可涉及将足够纯的氧 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这样充分纯的氧气)。
32、,以及在燃烧处理中应用该氧 气以产生燃烧产物,该燃烧产物基本不含氮,而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富含二氧化碳的燃 烧产物(随后冷却并且水分冷凝)则可能可在后续的商业应用中利用,诸如用于提高油的 还原或者提高天然气产量或者在合适的地质收集场中处理(后续压缩和提纯)。氧燃料动 力生成系统的在高压下的操作还可允许从燃料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处于高压下,导致通过减 少或者消除对二氧化碳增压的需要而节省动力。而且,高压操作可允许被提纯的燃烧产物 被直接用于动力循环,当与诸如CO 2 或者流束的适当的加热工作流体混合时。动力系统的 在高压下的操作还可导致在动力循环中流体流通率体积的减少,导致装备更小且投资成本 更低。
33、。具有温度控制装置的高压氧燃料燃烧器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诸如燃烧产生的气体 或二氧化碳或液体水或流束(诸如来自循环流束)的适宜流体的通过蒸发冷却和燃烧室/ 空间的保护壁的循环,还可起到控制燃烧温度的作用。通过燃烧室壁的蒸发流体的流通还 可起到消除由于热量,或灰分或液体熔渣冲击的影响在燃烧室壁上产生和/或对室壁的损 坏。因此,提供了高效的高压、高温燃烧器,其可适用于燃烧不同气体、液体或者固体燃料或 者燃料混合物以满足作为动力系统的部件的不同需求,该动力系统可以比现有技术高很多 的效率且低很多的投资成本来操作。在某些情况下,可对燃烧器进行操作以产生除动力产 物以外的包括氢和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以便能。
34、够适应下游的要求。 0012 在再进一步的方面,本申请大体上提供了与高压、高温、高效、蒸发流体保护的氧 燃料燃烧器相关联的方法和设备,用于在例如动力发生中应用,诸如与使用将CO 2 和/或H 2 O 作为工作流体的动力循环相结合。在这样的应用中,燃烧器可在氧化的模式下操作,从而所 产生的燃烧产物因此包含在大约500ppm和大约3摩尔之间范围内的氧聚集物,以及在大 约50ppm以下,优选地在10ppm摩尔以下的一氧化碳聚集物。另一方面,燃烧器可在还原模 式下操作,从而所产生的燃烧产物因此具有接近零的氧聚集物,并且该燃烧产物包括CO和 H 2 的聚集物。以还原模式操作可被配置成使H 2 和CO的产。
35、物最大化,并且可使O 2 燃烧最小 化。操作的还原模式不仅对动力产生有益,而且对于H 2 或者H 2 +CO合成气体的产物是有益 的。在特定的方面,操作压力可在大约40巴(bar)和大约500巴之间的范围内,且优选地 至少为80巴,并且燃烧产物温度大体上可在约1300到约3500之间的范围内。 0013 在涉及动力产生的方面,工作流体的一部分与燃料和氧化剂(即,富氧)一起被 引入燃烧器用于燃烧,使得产生为包括工作流体和燃烧产物的高压、高温流体束(燃烧产 品)。工作流体可被引入通过燃烧室的蒸发保护壁和/或通过该燃烧室附件的附加注入点。 在燃烧处理之后和通过蒸发与燃烧产物混合的工作流体可具有在适于。
36、直接引入诸如涡轮 机的动力生成装置的范围内(即,足够低)的温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引入燃烧器的工作 流体的总量,例如对燃烧产物的稀释,可被调整成提供用于离开适宜于动力涡轮机的操作 入口温度和压力的燃烧器的总工作流体束的离开温度。有利地,在涡轮机中的膨胀过程中, 流体束可被维持在相对高的压力下,使得纵贯涡轮机的压力比(即,涡轮机入口处的压力 与出口处的压力的比率)小于约12。流体束还可进一步被处理以分离流体束的组份,其中 这样的处理可包括使流体束经过热交换器。尤其是,膨胀的工作流体(其至少一部分可回 收自流体束)可经过相同的热交换器以在工作流体被引入燃烧器之前加热高压工作流体。 在某些方面,本申。
37、请提供了高压氧燃料燃烧器,用于动力产生系统,其可用较低投资成本产 说 明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4/15页 10 生动力,并可在管线压力下产生足够纯的CO 2 ,以便用于商用或收集。该CO 2 还可被回收进 入动力产生系统。 0014 在其它方面,所揭示的燃烧系统和方法可被配置成使用广泛不同的燃料源。例如, 依据本申请的高效燃烧器可使用气体(例如,天然气或者煤的衍生气体)、液体(例如,碳氢 化合物、沥青)和/或固体(例如,煤、褐煤(lignite)、石油焦(pet-coke)燃料。正如在 此另外描述的,甚至可使用诸如藻类、生物体,或者任何其它适宜的可燃烧。
38、有机材料的其它 燃料。 0015 在其它方面,当与使用在管线压力下捕捉的CO 2 的动力系统合并时,本申请的燃烧 的方法和系统可能是有用的,因为该合并系统可超过不提供对CO 2 进行捕捉的燃煤蒸汽循 环动力站的当前最佳效率。这样的当前动力站可使用含沥青的煤在最佳状态下提供例如具 有1.7英寸汞柱(mercury)冷凝压力的大约45的效率(L.H.V)。本系统的各方面可超越 例如这样的效率,同时以200巴的压力运送CO 2 。 0016 在再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使用类似的燃料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动力生成系统 的物理尺寸和投资成本的能力。因此,本申请的方法和系统可贡献于或以其他方式有利于 降低与动。
39、力产生系统相关的建造成本,并且一定系统的相对高效的燃烧可导致降低电力成 本或能量产生,并减少矿石燃料的应用。 0017 在一个特定的方面,本申请涉及动力生成的方法,其结合了对诸如CO 2 和/或H 2 O 的工作流体的应用。在某些方面,本方法可包括将加热的压缩CO 2 和/或过热的蒸汽引入燃 料燃烧器。优选地,该CO 2 和/或蒸汽可被引入以至少大约80巴的压力操作的燃烧器中。 CO 2 和/或H 2 O可在两个或更多分离的位置处被引入燃烧器。CO 2 和/或H 2 O的一部分可与 O 2 和固体、液体、气体或超临界燃料混合,使得可基于燃烧室的期望设计值确定燃烧室内的 燃烧温度。剩余的经加热的。
40、CO 2 和/或过热蒸汽然后被引入燃烧室以通过与燃烧产物直接 混合来冷却燃烧产物,以实现大约500的期望总输出流体束温度,这可能是动力产生系统 所需要的。在这样的条件下,CO 2 和/或H 2 O可与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烧气体、与诸如纯度 高于85摩尔的氧的氧化剂混合,以产生包括CO 2 和/或H 2 O的期望温度的流体束。在特 定的方面,输出流体束温度可在大约1000到大约1600之间的范围内。在其它方面,输 出流体束可在涡轮机中膨胀以生成动力(即,经由与该涡轮机撞击的能量生成电)。 0018 在一定的方面,在工作流体被引入燃烧器之前将其加热到甚至更高的温度可能是 有用的。例如,在CO 2 和。
41、/或H 2 O被引入燃烧器中之前可被加热到至少大约700的温度。 在其它方面,在CO 2 和/或H 2 O被引入燃烧器中之前可被加热到大约700到大约1000之 间的温度。在某些方面,这样的加热可使用热交换器装置进行。正如在此进一步揭示的,相 同的热交换器可被用于冷却离开动力生成涡轮机的流体束。 0019 类似地,燃烧器可在较高的压力下有效地操作以产生能够在动力产生循环中实现 非常高的效率的工作流体。例如,燃烧器和工作流体CO 2 和/或H 2 O的引入部分可压缩到至 少200巴。在其它方面,压力可在大约200巴到大约500巴之间。 0020 在一定的方面,被引入燃烧器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可以是。
42、足够纯的CO 2 的循环流 束,使得在工作流体中的任何水含量均来自燃料。当然,来自外部源的CO 2 可被用作工作流 体。 0021 从燃烧器离开的流体束可包括CO 2 和/或H 2 O工作流体,以及一种或更多种其它组 说 明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A 5/15页 11 分,诸如由燃料或者燃烧处理衍生出的燃烧产物。离开的流体束可包含在大约300ppm和大 约3摩尔之间的范围内的诸如H 2 O、SO 2 、SO 3 、NO、NO 2 、Hg、HCL的组分加上过量的氧。在其 它方面,输出流体束可至少包含不同比例的H 2 和CO,并且O 2 含量基本上为零。 002。
43、2 燃烧器可包括入口喷嘴装置,燃料加氧加一部分工作流体通过该入口喷嘴装置被 引入燃烧器,并在此处燃烧被发起并在氧化或还原模式下,在设计容量典型地在大约50 到大约100之间的期望的燃料流通量范围上,以稳定方式进行。在一定的方面,操作压 力可在大约150巴以上,且在这个压力下,氧可与CO 2 和诸如天然气的燃料的混合物,或者 诸如碳氢蒸馏物的液体一起作为单相混合物被引入,以获得需要的隔热阻燃(flame)温 度。如果在此高压下的CO 2 为低于约100的温度,则CO 2 的密度高到足以支持充足份额 的粉状煤以形成浆料,其中浆料可通过高压泵被抽吸形成管内所需的燃料压力和流,并 达到混合点,在此处添。
44、加CO 2 和氧的超临界混合物以在燃烧器中获得所需的隔热阻燃温 度。预混合的燃料、稀释CO 2 和氧应该可期望地处于合成温度下,该温度在系统的自动点火 (auto-ignition)温度以下。CO 2 流束的温度可被调整成符合这个标准。入口喷嘴可包括在 注入器板上的孔阵列,该孔阵列中的每一个孔将产生微小的流体喷口,这些微小的流体喷 口导致迅速的热传递和燃烧,从而产生稳定的燃烧区。孔的大小可为直径在大约0.5mm到 大约3mm之间的范围内。 0023 燃烧室的壁可与多孔材料层排列成一排,CO 2 和/或H 2 O稀释流束的第二部分被引 导并流经多孔材料层。通过该多孔蒸腾层,并视情况通过附加装置的。
45、流体流被配置以获得 所需的总输出流体束出口温度,该温度在大约500到大约2000之间。该流还可起到将 蒸发构件冷却到形成该蒸发构件材料的最大可允许操作温度以下的温度。诸如CO 2 和/或 H 2 O稀释流束的蒸发物质还可起到阻止可能腐蚀、淤塞或以其他方式损坏壁的燃料中的任 意液体或固体灰分材料或其它致污物的侵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期望为蒸发构件使用具 有合理(较低)的热传导性的材料,使得易于产生的辐射热可径向向外传导,通过多孔蒸发 构件,并然后被从多孔层结构的表面到径向向内通过蒸发层的流体的对流热传递所截断。 这样的配置可允许被引导穿过蒸发构件的稀释流束的后续部分被加热成在大约500到大 约1。
46、000之间的范围内的温度,同时将多孔蒸发构件的温度维持在为其所使用的材料的设 计范围之内。用于多孔蒸发构件的适宜材料可包括,例如,多孔陶瓷、难溶金属纤维垫,钻孔 圆柱体部,和/或烧结(sintered)的金属层或烧结的金属粉末。蒸发构件的第二个功能是 可确保稀释的蒸发流体径向向内,且纵向沿着燃烧器基本均匀地流动,以获得稀释流体的 第二部分与燃烧产物之间良好的混合,同时引起沿着燃烧室的长度的均匀轴向流量。蒸发 构件的第三个功能是达到稀释流体径向向内的速率以便提供缓冲,或以其他方式中途截流 在燃烧产物中的灰分或其它致污物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以免冲击蒸发层表面,和引起 阻塞或其它损害。这样的因素可。
47、能仅在例如燃烧诸如煤的具有残留惰性非易燃残留物的燃 料时很重要。环绕蒸发构件的燃烧器压力容器内壁也可被绝热,以隔离在燃烧器内的高温 的第二稀释流束。 0024 具有非易燃残留物的煤或其它燃料可作为水中的浆料或优选地作为液体CO 2 中的 浆料被引入燃烧器。浆料的液体部分以接近环境的温度并在动力循环中的最低压力下离开 动力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浆料入口条件和气体出口条件之间每摩尔的焓(enthalpy) 差异对于H 2 O可为大约10kcal/gm-mol,对于CO 2 大约为2.78kcal/gm-mol,假设CO 2 浆料流 说 明 书CN 102414511 A CN 102414525。
48、 A 6/15页 12 的效率明显更高。在使用CO 2 作为工作流体的较高压力动力循环中,需要较少的附加能量, 以产生在大约-30到大约10之间的范围内的温度的液体CO 2 。 0025 产生非易燃残留物的诸如煤的通常为固体的燃料的燃烧温度优选地在大约 1800到大约3000之间的范围内。在这样的条件下,灰分或其它致污物将是在浆料燃料 进给中的从燃料颗粒衍生的液体熔渣小滴的形式。这些液体熔渣小滴必须被有效地去除, 以便抵御动力涡轮机或其它下游处理的污染。去除可通过使用例如旋流分离器、冲击分离 器,或以环形配置布置的梯度耐火颗粒过滤器的底板或它们的组合来完成。在特定的方面, 可通过一系列旋流分离。
49、器来从高温工作流体束中去除小滴。为实现高效的去除,在系列中 优选地具有至少两个旋流分离器,并且优选地具有3个旋流分离器。可通过许多因素增强 去除效率。例如,可调整去除温度,以确保熔渣粘稠度低到足以从分离器去除自流排出液体 小滴。有时可能必须在燃烧温度和最终的输出流体束温度之间的中间温度下执行熔渣去 除。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的输出流体束排出温度可通过使回收工作流体(蒸发物质)的 一部分直接与离开熔渣去除系统的流体束混合来实现。期望旋流分离器的直径应该相对较 低(即,直径在大约20cm和大约50cm之间的范围内),同时熔渣小滴的直径应该足够高以 提供良好的分离效果。这样的条件可通过例如研磨煤燃料达到,以获得50微米颗粒直径 的高份额来实现。优选地,煤形成平均颗粒直径在大约50微米到大约100微米之间的颗粒, 这可导致在输出工作流体流中存在的直径为10微米以下的熔渣颗粒的份额最小化。在某 些情况下,在旋流分离器之后可跟随有直接部署在涡轮机上游的环形过滤器。 0026 在特定的方面,在系统中燃烧产物的滞留时间为,对于天然气在0.2秒到2秒的范 围内,而对于含沥青的煤在0.4秒到4秒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