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238190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72898.4

申请日:

2012.03.16

公开号:

CN102603066A

公开日:

2012.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0申请日:20120316|||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0

主分类号:

C02F3/30

申请人:

桂林理工大学

发明人:

张庆军; 张学洪; 李思敏; 徐铭泽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12号桂林理工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形成好氧1区和好氧2区。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过回流泵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在隔板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井底形成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管,即可起到好氧1区和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池作用。运行期间混合液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差使得水体流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集于井筒,更好的发挥深井曝气及A2O2工艺综合优势。本发明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水,占地极小,合理利用矿区废井筒将会大大降低基建投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井筒(22)
用隔板(21)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污废水经过调节池(1)预处理后流经
厌氧区(2)和缺氧区(3),污废水通过井筒(22)底部后,再流经另一侧的好
氧1区(5)和好氧2区(6)出水;在井筒(22)好氧1区(5)和好氧2区(6)
中的曝气管(18)采用穿孔管扩散器(19)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穿孔管扩散
器(19)的孔径不得小于5mm,空气通过穿孔管扩散器(19)的孔口的流速不小
于50m/s;污水由好氧2区(6)通过出水管(16)流向二沉池(9);污泥回流
泵(14)和均匀布水管(5)将二沉池(9)污泥回流到井筒(22)进水端即厌
氧区(2),污泥回流比为50-150%;隔板(21)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7),
使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2区(6)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2),实现
混合液内部回流;混合液污泥浓度即MLSS采用5-10g/L;曝气池容积负荷采用
5-10kgBOD5/m3*d;处理城市污水时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0.5小时,深井曝
气氧的利用率采用40%-90%;井筒(22)底部,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好氧1区
(5)与好氧2区(6)的中间沉淀区(4),中间沉淀区(4)的污泥由重力排泥
管(11)排至污泥浓缩池(10)。

说明书

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良式A2O2和深井曝气技术综合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改良式A2O2工艺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并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出于
水厂占地、环保、客观参数要求,深井式A2O2工艺具有很大市场潜力。1975年
4月,I.C.I公司发表了深井曝气工艺的使用结果:该深并直径0.4m,井深135m,
处理能力363m3/d,停留时间1.2h,MLSS为2~6g/L,出水BOD5为15mg/L,SS
为18mg/L,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该公司认为,此法是污水处理近几十年来
的最大革新,具有投资省,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费用低,无恶臭等特点;
且该法对氧的利用率可比常规曝气法高10倍。自从I.C.I公司发表论文后,引
起了北美、欧洲、南非及日本各国的极大兴趣,它们相继引进和推广该技术,
迄今为止作了许多改进,并建成了许多生产性装置。国内研究院所及大专院校
从1978年起进行了深井工艺的开发,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国外的新成果,
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深井装置。目前在国内,深井曝气工艺在制药、化工领域等
排放的不易生化降解的废水及食品、啤酒业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较
为成功的应用。国内为推广这一技术还成立了专门设计、制造这种装置的深井
曝气设备厂。公知的为深井式曝气法处理废水工艺,《环境工程》有文献描述
深井曝气构筑物的结构一般为U型管深井,U型管深井采用一侧进水、进气,通
过U型管底部后,再从另一侧出水,进而达到水处理效果。但是,该工艺结构
单一,不能高效处理废水,对于高分子有机废水及不同性质废水处理具有很大
局限性,不能灵活应用于生活区及工业区污废水处理,初步处理的水还需经后
序工艺处理,达不到减少占地、节省基建投资和节能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深井曝气法处理效果局限性及不能节省占地、基
建运行成本问题,提供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思路是:井筒用隔板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通过井筒底部后,
再从另一侧出水。改进曝气方式,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井底形成
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管,即可起到中间沉淀池作用。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
过回流泵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同时在中间隔板打孔并安
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厌
氧区、缺氧区、好氧区1、好氧区2集于一井筒,更好的发挥深井曝气及A2O2工
艺综合优势,综上四处改进即可实现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达到理想的
污废水处理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

将井筒用隔板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污废水经过调节池预处理后流经
厌氧区和缺氧区,水通过井筒底部后,再流经另一侧的好氧1区和好氧2区出水;
井筒深度采用50-100m;在井筒好氧区一侧采用穿孔管扩散器分两种梯度进行曝
气,穿孔管扩散器的孔径不得小于5mm,空气通过穿孔管扩散器的孔口的流速不
宜小于50m/s;通过污泥回流泵和均匀布水管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
厌氧区,污泥回流比为50-150%;隔板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单向循环装置),
使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2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实现混合液内部回
流,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采用5-10g/L;深井A2O2曝气池容积负荷采用
5-10kgBOD5/m3*d,高浓度易生化污水采用10-15kgBOD5/m3*d;处理城市污水时深
井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得小于0.5小时,深井曝气氧的利用率应根据井深空隙
率循环流速等条件确定,采用40%-90%。深井曝气的生化供气量可按去除
1.1-1.3kgO2/kgBOD5计算确定;运行期间混合液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
差ΔH(压头损失)使得水体流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1和好氧区2集于一井
筒;同时井筒底部,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好氧1区与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区,
污泥由重力排泥管排至污泥浓缩池。井筒井体的结构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
管,若采用钢管井体时,井管内壁必须有防腐措施;井管外应灌筑水下混凝土
层厚度不少于200mm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C25;监测控制包括(1)进水和回流污
泥量应计量;(2)深井循环管路和供气管路应设流量压力和温度仪表;(3)
应定期监测检查深井的渗漏情况。

本发明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水,占地极小,基本
实现无动力操作,大大降低水处理成本。好氧区充氧能力大,氧利用率高,具
有其他生物法难以达到的充氧特性,更好的发挥利用A2O2工艺好氧段的作用,节
省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率。根据水量控制深井溶剂,占地极小,便于施工,
受温度影响低,在城镇生活区异味小,亦可使用,合理利用矿区废井筒将会大
大降低基建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1中标记为:1-调节池;2-厌氧区;3-缺氧区;4-中间沉淀区;5-好氧1
区;6-好氧2区;7-转蝶装置;8-鼓风机房;9-二沉池;10-污泥浓缩池;11-
重力排泥管;12.-阀门;13-污泥回流管;14-污泥回流泵;15-均匀布水管;16-
出水管;17-空气流量计;18-曝气管;19-穿孔管扩散器;20-吸泥管;21-隔板;
22-井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井筒22建成U型,用隔板21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污
废水经过调节池1预处理后流经厌氧区2和缺氧区3,水通过井筒22底部后,
再流经另一侧的好氧1区5和好氧2区6出水;井筒22直径为3m,井筒22深
度100m;在U型井好氧1区和好氧2区一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污废水经过
调节池1预处理后pH为9.1,温度为16℃,进水COD1000mg/L,BOD5350mg/L,
总有机磷149mg/L,TN=84mg/L,流经厌氧区2,废水在此与厌氧菌发生反应,
厌氧反应使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断裂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减轻后续反硝化-硝
化系统中NO2-N的积累,提高了可生化性。进入缺氧区3,污废水通过井筒22
底部后,流入好氧1区5,再流向好氧2区6;隔板21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
置7,使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2区6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3,实现缺
氧反硝化,增强了对高分子有机废水处理的能力。将二沉池9的污泥通过污泥
回流管13和均匀布水管15回流至厌氧区2前端,从而使该方法对冲击负荷有
较强的适应能力,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采用8g/L,污泥回流比控制在100%。
通过曝气管18进行曝气,采用穿孔管扩散器19,以保证曝气均匀,穿孔管扩散
器19的孔径为10mm,空气通过孔口的流速为50m/s。运行期间将明显出现厌氧
区、缺氧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四个区段,体积比满足厌氧区2∶缺氧区3∶
好氧1区5∶好氧2区6=1∶1∶3∶3。深井A2O2曝气池容积负荷的选用10kgBOD5/m3*d,
生化供气量按去除1.2kgO2/kgBOD5计算;利用空气流量计17监测曝气量;水力停
留时间选用3.0小时;井筒一侧形成好氧1区5与好氧2区6。同时U型井筒
22底部,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好氧1区5与好氧2区6的中间沉淀区4,污
泥由重力排泥管11排至污泥浓缩池10。运行期间,两侧水位的高度差ΔH(压头
损失)使得混合液推流式前进,最终通过出水管16进入二沉池9。深井井体的结
构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井管外应灌筑水下混凝土层厚度为300mm,混凝土标号
为C30。

经本发明处理,COD去除率为81.9%,BOD5去除率97.1%,总有机磷去除率
75.8%,TN去除率87.6%,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一种深井式A2O2处理污废水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030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25 C N 1 0 2 6 0 3 0 6 6 A *CN102603066A* (21)申请号 201210072898.4 (22)申请日 2012.03.16 C02F 3/30(2006.01) (71)申请人桂林理工大学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 12号桂林理工大学 (72)发明人张庆军 张学洪 李思敏 徐铭泽 (54) 发明名称 一种深井式A 2 O 2 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式A 2 O 2 处理污废水的 方法。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

2、,形成好氧 1区和好氧2区。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过回流泵 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在隔 板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 向循环,实现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井底 形成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管,即可起到好氧1区 和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池作用。运行期间混合液 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差使得水体流动, 厌氧区、缺氧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集于井筒, 更好的发挥深井曝气及A 2 O 2 工艺综合优势。本发 明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 水,占地极小,合理利用矿区废井筒将会大大降低 基建投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深井式A 2 O 2 处理污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井筒(22)用隔板(21) 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污废水经过调节池(1)预处理后流经厌氧区(2)和缺氧区(3), 污废水通过井筒(22)底部后,再流经另一侧的好氧1区(5)和好氧2区(6)出水;在井筒 (22)好氧1区(5)和好氧2区(6)中的曝气管(18)采用穿孔管扩散器(19)分两种梯度进 行曝气,穿孔管扩散器(19)的孔径不得小于5mm,空气通过穿孔管扩散器(19)的孔口的流 速不小于50m/s;污水由。

4、好氧2区(6)通过出水管(16)流向二沉池(9);污泥回流泵(14) 和均匀布水管(5)将二沉池(9)污泥回流到井筒(22)进水端即厌氧区(2),污泥回流比为 50-150;隔板(21)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7),使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2区 (6)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2),实现混合液内部回流;混合液污泥浓度即MLSS采用5-10g/ L;曝气池容积负荷采用5-10kgBOD 5 /m 3 *d;处理城市污水时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0.5 小时,深井曝气氧的利用率采用40-90;井筒(22)底部,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好氧1 区(5)与好氧2区(6)的中间沉淀区(4),中间沉淀区(4)。

5、的污泥由重力排泥管(11)排至 污泥浓缩池(10)。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03066 A 1/3页 3 一种深井式 A 2 O 2 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改良式A 2 O 2 和深井曝气技术综合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改良式A 2 O 2 工艺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并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出于水厂占 地、环保、客观参数要求,深井式A 2 O 2 工艺具有很大市场潜力。1975年4月,I.C.I公司发 表了深井曝气工艺的使用结果:该深并直径0.4m,井深135m,处理能力363m 3 /d,停留时间 1.2h,MLSS为26g/L,出水BO。

6、D 5 为15mg/L,SS为18mg/L,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该公 司认为,此法是污水处理近几十年来的最大革新,具有投资省,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费用 低,无恶臭等特点;且该法对氧的利用率可比常规曝气法高10倍。自从I.C.I公司发表论 文后,引起了北美、欧洲、南非及日本各国的极大兴趣,它们相继引进和推广该技术,迄今为 止作了许多改进,并建成了许多生产性装置。国内研究院所及大专院校从1978年起进行了 深井工艺的开发,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国外的新成果,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深井装置。目 前在国内,深井曝气工艺在制药、化工领域等排放的不易生化降解的废水及食品、啤酒业等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

7、较为成功的应用。国内为推广这一技术还成立了专门设计、 制造这种装置的深井曝气设备厂。公知的为深井式曝气法处理废水工艺,环境工程有文 献描述深井曝气构筑物的结构一般为U型管深井,U型管深井采用一侧进水、进气,通过U型 管底部后,再从另一侧出水,进而达到水处理效果。但是,该工艺结构单一,不能高效处理废 水,对于高分子有机废水及不同性质废水处理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能灵活应用于生活区及 工业区污废水处理,初步处理的水还需经后序工艺处理,达不到减少占地、节省基建投资和 节能目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深井曝气法处理效果局限性及不能节省占地、基建运行 成本问题,提供一种深井式A 2 O。

8、 2 处理污废水的方法。 0004 本发明思路是:井筒用隔板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通过井筒底部后,再从另一 侧出水。改进曝气方式,在井筒单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井底形成沉淀区,增设重力排泥 管,即可起到中间沉淀池作用。改进污泥回流位置,通过回流泵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 水端即厌氧区。同时在中间隔板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满足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 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1、好氧区2集于一井筒,更好的发挥深井 曝气及A 2 O 2 工艺综合优势,综上四处改进即可实现深井式A 2 O 2 处理污废水的方法,达到理想 的污废水处理效果。 0005 具体步骤如下: 0006。

9、 将井筒用隔板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污废水经过调节池预处理后流经厌氧区 和缺氧区,水通过井筒底部后,再流经另一侧的好氧1区和好氧2区出水;井筒深度采用 50-100m;在井筒好氧区一侧采用穿孔管扩散器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穿孔管扩散器的孔径 说 明 书CN 102603066 A 2/3页 4 不得小于5mm,空气通过穿孔管扩散器的孔口的流速不宜小于50m/s;通过污泥回流泵和均 匀布水管将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井筒进水端即厌氧区,污泥回流比为50-150;隔板中部打 孔并安置转蝶装置(单向循环装置),使混合液内部单向循环,实现好氧2区混合液回流至 缺氧区,实现混合液内部回流,混合液污泥浓度(MLS。

10、S)采用5-10g/L;深井A 2 O 2 曝气池容积 负荷采用5-10kgBOD 5 /m 3 *d,高浓度易生化污水采用10-15kgBOD 5 /m 3 *d;处理城市污水时深 井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不得小于0.5小时,深井曝气氧的利用率应根据井深空隙率循环流 速等条件确定,采用40-90。深井曝气的生化供气量可按去除1.1-1.3kgO 2 /kgBOD 5 计 算确定;运行期间混合液以推流式前进,两侧水位的高度差H(压头损失)使得水体流动, 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1和好氧区2集于一井筒;同时井筒底部,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好 氧1区与好氧2区的中间沉淀区,污泥由重力排泥管排至污泥浓缩池。。

11、井筒井体的结构材 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管,若采用钢管井体时,井管内壁必须有防腐措施;井管外应灌筑水 下混凝土层厚度不少于200mm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C25;监测控制包括(1)进水和回流污 泥量应计量;(2)深井循环管路和供气管路应设流量压力和温度仪表;(3)应定期监测检查 深井的渗漏情况。 0007 本发明能有效处理高分子有机废水及其他不同性质废水,占地极小,基本实现无 动力操作,大大降低水处理成本。好氧区充氧能力大,氧利用率高,具有其他生物法难以达 到的充氧特性,更好的发挥利用A 2 O 2 工艺好氧段的作用,节省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率。根 据水量控制深井溶剂,占地极小,便于施工,受温度影响。

12、低,在城镇生活区异味小,亦可使 用,合理利用矿区废井筒将会大大降低基建投资。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流程图。 0010 图1中标记为:1-调节池;2-厌氧区;3-缺氧区;4-中间沉淀区;5-好氧1区; 6-好氧2区;7-转蝶装置;8-鼓风机房;9-二沉池;10-污泥浓缩池;11-重力排泥管; 12.-阀门;13-污泥回流管;14-污泥回流泵;15-均匀布水管;16-出水管;17-空气流量 计;18-曝气管;19-穿孔管扩散器;20-吸泥管;21-隔板;22-井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 0012 如图1所示,井筒22建成U型,用隔。

13、板21分成两侧,采用一侧进水,污废水经过调 节池1预处理后流经厌氧区2和缺氧区3,水通过井筒22底部后,再流经另一侧的好氧1 区5和好氧2区6出水;井筒22直径为3m,井筒22深度100m;在U型井好氧1区和好氧 2区一侧分两种梯度进行曝气;污废水经过调节池1预处理后pH为9.1,温度为16,进水 COD1000mg/L,BOD5350mg/L,总有机磷149mg/L,TN84mg/L,流经厌氧区2,废水在此与厌 氧菌发生反应,厌氧反应使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断裂为小分子有机物,从而减轻后续反硝 化-硝化系统中NO 2 -N的积累,提高了可生化性。进入缺氧区3,污废水通过井筒22底部后, 流入好氧。

14、1区5,再流向好氧2区6;隔板21中部打孔并安置转蝶装置7,使混合液内部单向 循环,实现好氧2区6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3,实现缺氧反硝化,增强了对高分子有机废水处 说 明 书CN 102603066 A 3/3页 5 理的能力。将二沉池9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管13和均匀布水管15回流至厌氧区2前端,从 而使该方法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采用8g/L,污泥回流比 控制在100。通过曝气管18进行曝气,采用穿孔管扩散器19,以保证曝气均匀,穿孔管扩 散器19的孔径为10mm,空气通过孔口的流速为50m/s。运行期间将明显出现厌氧区、缺氧 区、好氧1区和好氧2区四个区段,体。

15、积比满足厌氧区2缺氧区3好氧1区5好氧2 区61133。深井A 2 O 2 曝气池容积负荷的选用10kgBOD 5 /m 3 *d,生化供气量按去 除1.2kgO 2 /kgBOD 5 计算;利用空气流量计17监测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选用3.0小时;井 筒一侧形成好氧1区5与好氧2区6。同时U型井筒22底部,由于重力作用,形成了好氧1 区5与好氧2区6的中间沉淀区4,污泥由重力排泥管11排至污泥浓缩池10。运行期间, 两侧水位的高度差H(压头损失)使得混合液推流式前进,最终通过出水管16进入二沉 池9。深井井体的结构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井管外应灌筑水下混凝土层厚度为300mm,混 凝土标号为C30。 0013 经本发明处理,COD去除率为81.9,BOD 5 去除率97.1,总有机磷去除率 75.8,TN去除率87.6,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说 明 书CN 102603066 A 1/1页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03066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