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69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1 6 9 0 9 A *CN102616909A* (21)申请号 201210085730.7 (22)申请日 2012.03.28 CGMCC No. 3516 2009.12.17 CGMCC No. 3515 2009.12.17 CGMCC No. 3514 2009.12.17 C02F 1/56(2006.01) C02F 1/28(2006.01) (71)申请人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 中兴东路20号 (72)。
2、发明人蔺嘉梅 吴效祥 顾文柳 郭燕 柏勇 郭嘉 傅婉蓉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夏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公开一种用于中水 回用处理技术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经过一 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污水流经依次由投加硅藻 精土的快速混合区和沉淀区组成的深度处理系统 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过程中沉淀区的污泥部分回 流至快速混合区,部分脱水外运;其中通过控制 硅藻精土的投加量使所述的快速混合区中SS浓 度控制在40mg/L80mg/L,设置搅拌装置对污水 及硅藻精土进行搅拌处理;当硅藻精土。
3、与污水充 分混合后随着水流推行流速变慢,硅藻精土与水 中微量污染物在缓流段进行进一步反应,最后进 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出水。本方法的 运用,可以使出水达到BG/T18920城市杂用水水 质标准。 (83)生物保藏信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 1/2页 2 1.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 后的污水流经依次由快速混合区和沉淀区组成的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过程中 沉淀区的污泥部分回流至快速混。
4、合区,部分脱水外运;其中硅藻精土投加到快速混合区的 快速混合池中,使池内SS含量保持在40mg/L80mg/L,快速混合池内设置搅拌装置进行搅 拌处理;当硅藻精土与污水充分混合后在进入沉淀池的过程中,随着水流推行流速变慢,硅 藻精土与水中微量污染物进一步反应;最后进入沉淀区的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出 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精土为硅藻壳 体含量达到85以上的硅藻土或者生物絮凝剂改性的硅藻土,所述的生物絮凝剂改性的硅 藻土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分别将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发酵培养至稳定生长期,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浓缩上 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
5、相当于上清液重量0.05-0.15的CaCl 2 和23倍上清液体积的 无水乙醇,静置,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得沉淀物1备用;将沉淀物1用0.5-3.0、 pH5-6的氯化钠溶液溶解,用0.3-1倍氯化钠溶液体积的1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 吸附,再经离心分离得沉淀物2备用;将沉淀物2用5-15的氯化钠溶解搅拌6-18h,加入 2.5-3.5倍NaCl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离心得沉淀物3,把沉淀物3用无水乙醇 或乙醚稀释,然后将其真空干燥5-6h得生物絮凝剂; (2)硅藻土中添加占硅藻土质量3050由步骤(1)制得的生物絮凝剂,经过均匀 混合后,配制成硅藻土精土; 其。
6、中,所述的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选自保藏号为CGMCC No.3514、CGMCC No.3515、 CGMCC No.351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硅藻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以上的硅藻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絮凝剂与 硅藻土的质量比为3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深度处理 系统初次运行时,一次性向快速混合池内投加硅藻精土,使池内SS含量在40mg/L80mg/ L;正常运行后,快速混合池使用泵前加药的方式,利用水泵叶轮使硅藻精土与污水充分混 合,再进入快速混合池内,根据不同水质,硅藻精土加药量在5mg。
7、/L10mg/L,使池内SS含 量保持在40mg/L80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采用螺旋搅 拌方式,搅拌速率为406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在所述的快速反应 池停留时间为0.20.4h,污水在所述的沉淀区的停留时间为0.60.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沉淀池回流至快速反 应池的污泥的回流比为沉淀区污泥排泥流量的10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沉淀区采用斜管沉淀。 9.硅藻精土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
8、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精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 以上的硅藻土或者生物絮凝剂改性的硅藻土,所述的生物絮凝剂改性的硅藻土通过如下步 骤制备得到: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6909 A 2/2页 3 (1)分别将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发酵培养至稳定生长期,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浓缩上 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相当于上清液重量0.05-0.15的CaCl 2 和23倍上清液体积的 无水乙醇,静置,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得沉淀物1备用;将沉淀物1用0.5-3.0、 pH5-6的氯化钠溶液溶解,用0.3-1倍氯化钠溶液体积的1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 吸附,再经离心分离得沉。
9、淀物2备用;将沉淀物2用5-15的氯化钠溶解搅拌6-18h,加入 2.5-3.5倍NaCl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离心得沉淀物3,把沉淀物3用无水乙醇 或乙醚稀释,然后将其真空干燥5-6h得生物絮凝剂产品; (2)硅藻土中添加占硅藻土质量3050由步骤(1)制得的生物絮凝剂产品,经过 均匀混合后,配制成硅藻土精土; 其中,所述的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选自保藏号为CGMCC No.3514、CGMCC No.3515、 CGMCC No.351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硅藻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以上的硅藻土。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6909 A 1/9页 4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
10、精土深度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深度处理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再经过物化处理,使 出水作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回用于生产生活的深度处理的方法或过程。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 量COD cr 和BOD 5 有机污染物质,SS、氮及磷等。目前深度处理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 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蒸发浓缩法等物理 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传统絮凝沉淀工艺投加传统混凝剂,传统无机混凝剂中, 小分子铝盐使用量大,提高深度处理效率。使用铝盐后产。
11、生大量的Al(OH) 3 污泥沉淀,处理 后水中铝残留量高,处理低温低浊污水时效果较差;小分子铁盐腐蚀性强,稳定性差,残留 于水中的铁会使处理后的水着色等;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投药量相对小、产生的污泥量大同 时存在絮凝效果不稳定性问题。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此类絮凝剂投 加药剂种类多,尤其在低温、低浊条件下,各种药剂投加量及投加点都不同,增加了操作难 度。 0003 虽然我国水质型缺水越来越严重,污水经过深度处理以达到中水回用的路线也已 经势在必行,但因为深度处理方法费用昂贵,管理较复杂,处理每吨水的费用约为一级处理 费用的45倍以上,一直无法得到普遍性推广。 0004 硅藻土经过。
12、提纯,在保持其多孔完整性、比表面积大、表面带负电位等特性的同 时,根据需要进行改性成为硅藻精土,强化了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功效。目前硅藻精土在污水 处理中的应用大多数被运用于一级、二级处理中。作为一级处理而言,主要利用硅藻精土强 大的吸附作用去除大部分污染物;而对于二级处理而言,利用硅藻精土吸附、絮凝、沉淀三 大作用为一体的特点,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cr 、SS、TP。但无论是一级或是二级处理,出水 都无法到达回用水标准。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中水回用处理技术的硅 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通过深度处理使出水达到BG/T18920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13、可用于 厕所便器冲洗、绿化、洗车、扫除等生活杂用水,也适用于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他用途的水 (循环冷却水等)。 0006 一种用于中水回用的硅藻精土深度处理方法,经过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的污水 流经依次由快速混合区、沉淀区组成的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过程中沉淀区的 污泥部分回流至快速混合区,部分脱水外运;其中硅藻精土投加到所述的快速混合区的快 速混合池中,使池内SS含量保持在40mg/L80mg/L,池内设置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处理;当 硅藻精土与污水充分混合后在进入沉淀池的过程中,随着水流推行流速变慢,硅藻精土与 水中微量污染物进一步反应;最后进入沉淀区的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出水,。
14、工艺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2/9页 5 流程图见图1。 0007 所述硅藻精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以上(即85)的硅藻土或者生物絮 凝剂改性的硅藻土。 0008 所述的生物絮凝剂改性的硅藻土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0009 (1)分别将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发酵培养至稳定生长期,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浓 缩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相当于上清液重量0.05-0.15的CaCl 2 和23倍上清液体积 的无水乙醇,静置,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得沉淀物1备用;将沉淀物1用0.5-3.0、 pH5-6的氯化钠溶液溶解,用0.3-1倍氯化钠溶液体积的1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
15、液 吸附,再经离心分离得沉淀物2备用;将沉淀物2用5-15的氯化钠溶解搅拌6-18h,加入 2.5-3.5倍NaCl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离心得沉淀物3,把沉淀物3用无水乙醇 或乙醚稀释,然后将其真空干燥5-6h得生物絮凝剂产品; 0010 (2)硅藻土中添加占硅藻土质量3050由步骤(1)制得的生物絮凝剂产品, 经过均匀混合后,配制成硅藻土精土; 0011 其中,所述的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选自保藏号为CGMCC No.3514、CGMCC No.3515、 CGMCC No.3516中的至少一种微生物菌株;所述硅藻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以上(即 85)的硅藻土。 0012 所述的生。
16、物絮凝剂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37。 0013 对于生活污水,污水通过一级、二级处理后,水中污染物质已经基本被去除,进入 深度处理系统最低要求为一级B标;对于工业污水及其他污水,进入深度处理系统的污水 其特征污染物要被基本去除。在快速混合这个过程中应使硅藻精土迅速地扩散到水体中的 各区域,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这是初级混凝过程。 0014 在系统初次运行时,一次性向快速混合池内投加硅藻精土,使快速混合池内 SS(悬浮固体)含量在40mg/L80mg/L;然后,将沉淀区的污泥按排泥流量的1020 (v/v)回流到快速反应区。随着将沉淀区剩余含硅藻精土的污泥部分回流至快速混合区,可 。
17、以补充因剩余污泥排放造成的深度处理系统中硅藻精土量的部分损失。正常运行后,快速 反应区使用泵前加药的方式,利用水泵叶轮使硅藻精土与污水充分混合,再持续加入快速 混合池内,根据不同水质加药量在5mg/L10mg/L(即每处理1L污水投加5mg10mg硅 藻精土),使快速混合池内SS(悬浮固体)含量始终保持40mg/L80mg/L。 0015 絮凝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一是混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 成吸附架桥的联结能力,这是由混凝剂的性质决定的;二是微小颗粒碰撞的几率和如何控 制它们进行合理的有效碰撞,这是由设备的动力学条件所决定的。随着矾花的长大,水流速 度应不断减少。快速反应池。
18、内所述的搅拌优选采用螺旋搅拌方式,搅拌速率为4060r/ min。 0016 污水在所述的快速混合区停留时间优选0.20.4h,污水在所述的沉淀区的停留 时间为0.60.8h。 0017 沉淀设备是水处理工艺中泥水分离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出水水质。 在沉淀区内,优选采用斜管沉淀,占地面积小且固液分离清,但采用其他沉淀工艺也可达到 本发明目标。沉淀区底部装有沉泥槽,剩余污泥一部分跟二沉池污泥剩余污泥一起通过脱 水机房后外运处置,另一部分回流到快速混合区,回流浓度以快速混合池内SS浓度为准,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3/9页 6 通常回流比为沉淀区污泥排泥流量的1020(。
19、v/v)。 0018 本发明根据不同水质,通过调节系统内硅藻精土浓度、投药量、回流比控制系统, 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0019 0020 硅藻精土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0021 (1)所述硅藻精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以上的硅藻土或者生物絮凝剂改性 的硅藻土,所述的生物絮凝剂改性的硅藻土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0022 (1)分别将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发酵培养至稳定生长期,发酵液离心除去菌体,浓 缩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相当于上清液重量0.05-0.15的CaCl 2 和23倍上清液体积 的无水乙醇,静置,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得沉淀物1备用;将沉淀物1用0.5-3.0、 pH5。
20、-6的氯化钠溶液溶解,用0.3-1倍氯化钠溶液体积的1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 吸附,再经离心分离得沉淀物2备用;将沉淀物2用5-15的氯化钠溶解搅拌6-18h,加入 2.5-3.5倍NaCl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静置,离心得沉淀物3,把沉淀物3用无水乙醇 或乙醚稀释,然后将其真空干燥5-6h得生物絮凝剂产品; 0023 (2)硅藻土中添加占硅藻土质量3050由步骤(1)制得的生物絮凝剂产品, 经过均匀混合后,配制成硅藻土精土; 0024 其中,所述的产絮凝的微生物菌株选自保藏号为CGMCC No.3514、CGMCC No.3515、 CGMCC No.3516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硅藻。
21、土为硅藻壳体含量达到85以上的硅藻土。 0025 有益效果: 0026 根据我国缺水日趋严重,而污水经过一级、二级处理后,污染物质已经被大量去 除,但要达到中水回用标准还是有所欠缺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的深度处理 方法以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本发明沿袭了传统混凝沉淀工艺的步骤,创新性地将传统混 凝剂改为环保型硅藻精土,又在沉淀区添加回流装置,通过对快速反应池内SS含量、搅拌 速度、硅藻精土加药量、回流比等影响因素的控制,以达到最佳运行工况,将二沉池出水中 的污染物质进一步去除,使出水达到BG/T18920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0027 本发明采用硅藻精土取代传统絮凝剂,配合深度处理系。
22、统,消除了传统絮凝剂聚 合氯化铝铁带入氯离子的缺点;酸碱度中性的硅藻精土亦不会对污水pH产生不良影响;硅 藻精土除磷时除了悬浮颗粒态及胶体态的磷能得到定量去除外,溶解态的正磷酸盐也能通 过硅藻精土水处理剂的混凝、吸附、过滤作用得到去除,而其他形式的溶解态磷通过吸附作 用也可以去除部分;回流到快速混合区的剩余污泥不仅可以保证快速混合区内硅藻精土含 量,还可以提高脱稳胶体碰撞机率,促进胶体颗粒的形成,提高絮凝效果;回流到快速混合 区中的硅藻精土内经过连续的内循环,硅藻精土内部富集了微生物,这延长了污染物质与 微生物的接触时间,增加了生化系统的处理效果。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4/。
23、9页 7 0028 本发明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使水质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同 时相较于RO膜处理等昂贵的深度处理系统,本发明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可 直接连接在二沉池后,从而为污水处理厂改造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经济的方式。 附图说明 0029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0030 菌种保藏信息 0031 1、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46C,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3514,保藏日为2009年12月17日,地址为北京 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32 2、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
24、ncia sp.)12A,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3515,保藏日为2009年12月17日,地址为北京市朝 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33 3、香味菌(Myroides sp.)122B,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3516,保藏日为2009年12月17日,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 西路1号院3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介绍: 0035 实施例1产絮微生物的发酵培养 0036 在无菌条件下,将3株菌株(CGMCC No.3515、CGMCC No.3514和。
25、CGMCC No.3516) 分别经斜面活化后,分别接种LB培养基摇瓶,摇床转速200r/min,培养时间50h至对数 生长中期,按5接种量接种于一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逐级放大培养,制得菌数达OD值 1.0-1.210 9 /ml的发酵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1,硫酸胺0.15,磷酸氢二钾 0.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02,NaCl 0.02,氯化钙0.01,其余为自来 水,pH7.0,2830发酵,罐压0.5kg/cm 2 ,通气量以发酵液体积m 3 /空气体积m 3 min计 10.8,搅拌转速为150r/min,pH值6.5左右,好氧发酵65h。 0037 实施例2生物絮凝。
26、剂的制备 0038 将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发酵液5000rpm离心30min,除去菌体(沉淀),浓缩(常 规超滤,减压)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相当于上清液重量0.1的CaCl 2 和2.5倍上清液 体积的无水乙醇,室温静置40min,再用离心机12000g离心15min,弃上清,得沉淀物1备 用;将沉淀物1用3.0、pH5的氯化钠溶液溶解(氯化钠溶液刚好能溶解沉淀物1即可), 用1倍氯化钠溶液体积的1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吸附,再经离心分离得沉淀物2 备用;将沉淀物2用10的氯化钠溶解搅拌12h,加入3倍NaCl溶液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 均匀,静置,12000g离心得沉淀物3,把沉淀物3用。
27、无水乙醇稀释,然后将其真空干燥6h得 生物絮凝剂。 0039 实施例3 0040 在硅藻壳体含量为85wt的硅藻土中添加相当于硅藻土重量30wt的由 Providencia sp.12A(CGMCC No.3515)、Stenotrophomonas sp.46C(CGMCC No.3514)和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5/9页 8 Myroides sp.122B(CGMCC No.3516)三种菌株制备的生物絮凝剂(三种生物絮凝剂重量比 依次为112),经过均匀搅拌后,配制成硅藻精土。 0041 实施例4 0042 苏州市吴中区污水处理厂采用A 2 /O型氧化沟工艺,进水C。
28、OD cr 、BOD 5 、SS、氨氮、总 氮和总磷的范围为250mg/L600mg/L、100mg/L180mg/L、100mg/L250mg/L、20mg/ L40mg/L、35mg/L50mg/L、3mg/L7mg/L。厌氧区、缺氧区和氧化沟设计水力停留时 间(HRT)分别为1.7h、2.0h、9.6h。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和回流污泥连续进入厌氧池中,聚 磷菌在厌氧区进行释磷反应;然后进入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随后进入曝气池,在曝气 池中根据需要控制为好氧硝化过程和缺氧反硝化过程;最后通过二沉池泥水分离。二沉池 夏季出水可达到一级A标,冬季出水在一级B标左右。 0043 苏州市吴中区2万m。
29、 3 /d污水处理厂一级、二级处理部分分为一二两期,目前已经 全部投产使用,深度处理系统总絮凝池有效体积1475m 3 ,分为两组,每组1万m 3 /d,主要流 程:硅藻精土絮凝沉淀系统+紫外消毒,主要生产构(建)筑物包括:中间提升泵房、快速混 合池、斜管沉淀池、反冲洗泵房、加药间等。 0044 夏季首次运行,二沉池出水分为两组,每组1万m 3 /d。首次向每组快速混合池投加 30kg硅藻精土(实施例3制备),控制此时60回流,搅拌速度为45r/min,测定快速混合 区SS(悬浮固体)含量,此时两组快速混合区SS(悬浮固体)含量为56mg/L和62mg/L,逐 渐降低回流至排泥流量的10,同时。
30、开启泵前加药装置,加药量在5ppm,此时两组SS(悬浮 固体)含量分别降到36mg/L和42mg/L,之后运行通过改变回流、加药量确保快速混合区内 SS(悬浮固体)含量保持在40mg/L80mg/L左右,保持运行。 0045 分别在夏季8月和冬季12月,取二沉池出水及硅藻精土絮凝沉淀系统出水进行检 测,检测数据如下表1: 0046 表1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6/9页 9 0047 0048 根据表1,可知夏季二沉池出水可达一级A标,通过深度处理后,出水污染物含量 进一步降;冬季二沉池出水不能达到一级A标,经过深度处理后。通过抽样检测,无论冬季、 夏季经过硅藻精土絮凝沉淀系统。
31、的水都可达到中水回用标准,检测数据如表2: 0049 表2 0050 日期 pH 浊度 嗅 色度 铁 锰 DO 总大肠菌群 (mg/L) (mg/L) (mg/L) (mg/L) (个/L) 8月3日 7.45 3.2 无不快感 19 0.001 0.01 0.45 1 8月10日 7.89 3.9 无不快感 20 0.001 0.03 0.50 0 8月17日 7.46 2.7 无不快感 21 0.002 0.01 0.46 1 8月24日 7.44 2.5 无不快感 22 0.001 0.02 0.44 1 0051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7/9页 10 0052 由抽查。
32、情况看出,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的出水都可达到BG/T18920城市杂用水水 质标准。 0053 实施例5 0054 在硅藻壳体含量为85wt的硅藻精土中添加相当于硅藻精土重量50wt的由 Providencia sp.12A(CGMCC No.3515)和Myroides sp.122B(CGMCC No.3516)两种菌株制 备的生物絮凝剂(两种生物絮凝剂重量比依次为21),经过均匀搅拌后,配制成硅藻精 土。 0055 实施例6 0056 在硅藻壳体含量为85wt的硅藻精土中添加相当于硅藻精土重量40wt的由 Providencia sp.12A(CGMCC No.3515)和Myroides。
33、 sp.122B(CGMCC No.3516)两种菌株制 备的生物絮凝剂(两种生物絮凝剂重量比依次为21),经过均匀搅拌后,配制成硅藻精 土。 0057 实施例7 0058 在硅藻壳体含量为85wt的硅藻土中添加相当于硅藻土重量30wt的由 Providencia sp.12A(CGMCC No.3515)、Stenotrophomonas sp.46C(CGMCC No.3514)和 Myroides sp.122B(CGMCC No.3516)三种菌株制备的生物絮凝剂产品(三种生物絮凝剂重 量比依次为111),经过均匀搅拌后,配制成硅藻精土。 0059 对比例1 0060 硅藻壳体含量为8。
34、5wt的硅藻土。 0061 应用实例 0062 将实施例3、5、6、7及对比例1制备的产品运用于实验室混凝沉淀实验中,对比各 实施例、对比例以及未投加任何药剂情况下的除浊、降污以及除磷脱氮能力。实验时间为1 月份,此时二沉池出水水质在一级B标左右,每组实验平行做三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0063 (2)取苏州吴中区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测得出水水质如表3: 8月31日 7.62 2.7 无不快感 20 0.001 0.01 0.44 2 9月7日 7.63 1.9 无不快感 19 0.001 0.01 0.45 1 9月14日 7.75 2.2 无不快感 18 0.001 0.02 0.46 。
35、1 11月2日 7.62 2.3 无不快感 17 0.002 0.04 0.50 2 11月9日 7.56 5.2 无不快感 18 0.001 0.02 0.49 1 11月16日 7.53 2.9 无不快感 20 0.001 0.03 0.49 1 11月23日 7.53 2.8 无不快感 20 0.001 0.02 0.45 1 11月30日 7.52 4.1 无不快感 21 0.002 0.05 0.45 0 12月7日 7.59 4.8 无不快感 21 0.002 0.03 0.46 0 12月14日 7.58 3.2 无不快感 20 0.001 0.02 0.44 1 说 明 书CN。
36、 102616909 A 10 8/9页 11 0064 表3 0065 S S ( m g / L ) C O D c r ( m g / L ) T N ( m g / L ) 氨氮 ( m g / L ) T P ( m g / L ) 色度 ( m g / L ) 浊度 ( m g / L ) 二沉池出 水平均值 1 8 . 5 5 7 1 8 . 6 1 3 . 4 8 1 . 3 2 3 3 6 6 . 3 0066 (3)取六只1000mL烧杯,分别取步骤(1)的水加至刻度线,向六只烧杯中依次投加 实施例3、5、6、7及对比例1中的产品各10ppm,最后一只烧杯中不投加任何药剂。。
37、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11 9/9页 12 0067 (4)将烧杯放置于六联搅拌器上,首先以150r/min速度搅拌3min,使药剂与污水 充分混合,再以60r/min速度搅拌10min,静置30min后,取上清液进行检测,三个平行实验 平均值如表4。 0068 表4 0069 指标 实施例3 实施例5 实施例6 实施例7 对比例1 未加药剂 SS(mg/L) 8.2 8.3 8.5 8.3 9.5 13 CODcr(mg/L) 22 26 24 26 38 55 氨氮(mg/L) 4.46 4.63 4.57 4.50 7.92 9.37 TN(mg/L) 12.6 12.9 12.9 12.7 16.3 18.1 TP(mg/L) 0.248 0.288 0.275 0.295 0.660 1.320 色度(mg/L) 21 22 21 23 25 29 浊度(mg/L) 3.9 3.5 3.6 3.5 4.2 5.7 0070 说 明 书CN 102616909 A 12 1/1页 13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6909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