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电解质领域,特别涉及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
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
的分子结构有两种,一种为线型结构;另一种为体型结构。
聚电解质也称高分子电解质,是一类线型或支化的水溶性高分子
化合物,其结构单元上含有能电离的基团,可以天然形成也可以人工
合成。聚电解质包括无机聚电解质和有机聚电解质,其中有机聚电解
质按电离的基团可分为聚酸类、聚碱类和两性聚电解质。由于聚电解
质具有高分子溶液的特性,因此经常被用作食品、化妆品、药物和涂
料的增稠剂、分散剂、絮凝剂、乳化剂、悬浮稳定剂、胶粘剂,皮革
和纺织品的整理剂,土壤改良剂,油井钻探用泥浆稳定剂,纸张增强
剂,织物抗静电剂等。
聚电解质溶液在水或低级醇中时,电离成一个聚离子和许多反离
子,在聚离子周围形成静电场,使聚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其他非离子
结构的高分子溶液性质相差很多。聚电解质分子的构象对离子环境,
如溶剂、温度和浓度等极其敏感。由于电荷作用,聚酸类和聚碱类的
聚电解质溶液随着外界小分子电解质的加入而变化,并且绝大多数情
况表现为溶液性质变差,容易出现沉淀,即聚电解质的抗盐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具
有良好的抗盐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a)将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溶于水中,
得到混合溶液;所述丙烯酸与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
0.5~1.5;
其中,R1为C8~C18的烷基;2≤x≤4;
b)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所述步骤a)中的混合溶液在水溶性引发
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按照以下方法
制备:
在惰性气体保护中,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和丙烯酰氯在有机溶
剂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所述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为N,N-二甲
基乙二胺,N,N-二甲基丙二胺或N,N-二甲基丁二胺;
所述中间产物与C8~C 18的溴代烷反应,得到具有式(I)结构的
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总
物质的量与丙烯酰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24。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
结构的化合物的总质量与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0.03~0.08∶1。
优选的,所述步骤a)还包括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至6~9。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水溶性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
酸盐、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或偶氮二异丙基咪唑
啉。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引发剂的物质的量与丙烯酰胺、丙烯酸
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总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2~0.02∶1。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聚合反应的时间为6h~24h。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聚合反应的温度为30℃~6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的疏水缔合
两性聚电解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
构的化合物在水溶性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本发明将丙烯酸与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以相当的物质的量参与聚
合,因此制备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的正、负电荷含量相当,其溶
液性质呈反聚电解质效应,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同时,具有式(I)
结构的化合物具有疏水基团,聚合时疏水基团形成物理交联,增大了
流体力学体积,疏水作用随溶液极性增强而增强,因此增强了疏水缔
合两性聚电解质的抗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
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0.1mol/L时,其粘度为150~620Pa·s;
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1mol/L时,其粘
度为160~620Pa·s。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
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
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a)将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溶于水中,
得到混合溶液;所述丙烯酸与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
0.5~1.5;
其中,R1为C8~C18的烷基;2≤x≤4;
b)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所述步骤a)中的混合溶液在水溶性引发
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在本发明中,以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为
原料。所述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季铵盐结构的疏水阳
离子化合物,具有疏水基团及反应活性;在式(I)中,R1为C8~C18
的烷基,优选为辛基;2≤x≤4,优选为x=2,此时具有式(I)结构的
化合物为(2-丙烯酰胺基)乙基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所述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优选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在惰性气体保护中,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和丙烯酰氯在有机溶
剂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所述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为N,N-二甲
基乙二胺,N,N-二甲基丙二胺或N,N-二甲基丁二胺;
所述中间产物与C8~C 18的溴代烷反应得到具有式(I)结构的化
合物。
本发明在制备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的过程中,首先在惰性气
体保护中,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和丙烯酰氯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
到中间产物,所述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为N,N-二甲基乙二胺,N,N-
二甲基丙二胺或N,N-二甲基丁二胺。
为了使反应充分,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先溶于有机溶剂中,所
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溶解时优选在冰水浴中搅拌溶解;然后
在溶有C2~C4的低级脂肪二胺的有机溶剂中加入丙烯酰氯,C2~C4
的低级脂肪二胺与丙烯酰氯发生反应,本发明对所述反应的时间没有
特殊限制,反应至产生呈棕黄色液体的中间产物即可;所述反应结束
后,优选经过纯化处理得到中间产物,所述纯化处理优选按照以下步
骤进行:
将反应后的溶液抽滤后,用碱溶液洗涤,二氯甲烷萃取,减压抽
滤,得到中间产物。
得到中间产物后,所述中间产物与C8~C18的溴代烷反应,得到
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所述反应的时间优选为36h~72h,反应温
度优选为25℃~35℃。反应结束后优选经过后处理得到具有式(I)结
构的化合物,所述后处理优选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将反应后的产物溶于去离子水,用乙醚萃取,得到具有式(I)结
构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步骤a)中,首先将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具有式(I)结
构的化合物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所述丙烯酸与具有式(I)结构
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1.5,优选为1∶1。丙烯酸与具有式(I)
结构的化合物的总物质的量和丙烯酰胺的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1∶
4~24,更优选为1∶10~20。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构
的化合物的总质量与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优选为0.03~0.08∶1。所
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
得到混合溶液后,优选的,还包括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至
6~9。本发明对调节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可以
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进行。
在本发明的步骤b)中,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所述步骤a)中的混
合溶液在水溶性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
解质。
所述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或氩气。所述水溶性引发剂优选为偶氮
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或偶
氮二异丙基咪唑啉。所述水溶性引发剂的物质的量与丙烯酰胺、丙烯
酸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总物质的量之比优选为0.0002~0.02∶1,
更优选为0.002~0.012∶1。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优选为6h~24h,更优
选为10h~20h。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
40℃~50℃。
所述步骤a)中的混合溶液在水溶性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
后,得到粗产物,所述粗产物优选经过透析和丙酮沉淀,得到疏水缔
合两性聚电解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制备的疏水缔合两
性聚电解质。
对本发明制备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进行抗盐性能测试,结果
表明,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0.1mol/L
时,其粘度为150~620Pa·s;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
NaCl浓度为1mol/L时,其粘度为160~620Pa·s,由此可见,本发明
制备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具有优异的抗盐性能。
本发明利用丙烯酰胺、丙烯酸和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在水溶
性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本发明将丙烯酸
与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以相当的物质的量参与聚合,因此制备的
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带有的正、负电荷含量相当,其溶液性质呈反
聚电解质效应,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同时,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
物具有疏水基团,聚合时疏水基团形成物理交联,增大了流体力学体
积,疏水作用随溶液极性增强而增强,因此增强了疏水缔合两性聚电
解质的抗盐性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疏水缔
合两性聚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
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在氮气保护中,向具有冷凝水、机械搅拌器、氮气入口以及滴液
漏斗的四口反应瓶中加入100mL二氯甲烷和0.10mol N,N-二甲基乙二
胺,冰水浴中搅拌溶解后,向装有二氯甲烷的滴液漏斗内加入0.15mol
丙烯酰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抽滤得到黄色液体。将黄色液体
用20wt%的NaOH溶液反复洗涤,然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最后减压抽
滤得到7.80g(0.09mol)N-(2-二甲氨基乙基)丙烯酰胺。向N-(2-二甲
氨基乙基)丙烯酰胺中加入32.50g溴代辛烷,在30℃的水浴锅中,强
力搅拌反应48h,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溶于去离子水,用乙醚萃取,
得到(2-丙烯酰胺基)乙基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收率约为88%。
实施例2
在具有冷凝水、机械搅拌器、氮气入口以及滴液漏斗的四口反应
瓶中,将0.094mol丙烯酰胺、0.003mol丙烯酸和0.003mol实施例1
制备的(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溶解于145.445mL
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浓度为30wt%的
NaOH溶液,调整混合溶液pH值至8.0。
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30min,升温至30℃,加入0.0001mol偶
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聚合反应24h,得到产物。所述产物经透析、
丙酮沉淀,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对得到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进行抗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在30℃、剪切速率为10s-1时,浓度为0.5g/dL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
质溶液的表观粘度约为100mPa·s,浓度2g/dL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约为
140Pa·s;
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0.1mol/L时,
其粘度为250Pa·s;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
为1mol/L时,其粘度为620Pa·s。
实施例3
在具有冷凝水、机械搅拌器、氮气入口以及滴液漏斗的四口反应
瓶中,将0.048mol丙烯酰胺、0.001mol丙烯酸和0.001mol实施例1
制备的(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溶解于120.765mL
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浓度为30wt%的
NaOH溶液,调整混合溶液pH值至7.0。
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30min,升温至40℃,加入0.0001mol偶
氮二氰基戊酸,聚合反应12h,得到产物。所述产物经透析、丙酮沉
淀,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对得到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进行抗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在30℃、剪切速率为10s-1时,浓度为0.5g/dL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
质溶液的表观粘度约为70mPa·s,浓度2g/dL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约为
100Pa·s;
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0.1mol/L时,
其粘度为150Pa·s;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
为1mol/L时,其粘度为400Pa·s。
实施例4
在具有冷凝水、机械搅拌器、氮气入口以及滴液漏斗的四口反应
瓶中,将0.08mol丙烯酰胺、0.01mol丙烯酸和0.01mol实施例1制备
的(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溶解于121.6mL去离子
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浓度为30wt%的NaOH
溶液,调整混合溶液pH值至8.0。
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30min,升温至60℃,加入0.00002mol
偶氮二氰基戊酸,聚合反应6h,得到产物。所述产物经透析、丙酮沉
淀,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对得到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进行抗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在30℃、剪切速率为10s-1时,浓度为0.5g/dL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
质溶液的表观粘度约为50mPa·s,浓度2g/dL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约为
65Pa·s;
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0.1mol/L时,
其粘度为190Pa·s;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
为1mol/L时,其粘度为160Pa·s。
实施例5
在具有冷凝水、机械搅拌器、氮气入口以及滴液漏斗的四口反应
瓶中,将0.18mol丙烯酰胺、0.01mol丙烯酸和0.01mol实施例1制备
的(2-丙烯酰胺基)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溶解于304.95mL去离子
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浓度为30wt%的NaOH
溶液,调整混合溶液pH值至8.0。
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30min,升温至50℃,加入0.0001mol偶
氮二异丙基咪唑啉,聚合反应12h,得到产物。所述产物经透析、丙
酮沉淀,得到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
对得到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进行抗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在30℃、剪切速率为10s-1时,浓度为0.5g/dL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
质溶液的表观粘度约为60mPa·s,浓度2g/dL聚合物溶液的粘度约为
90Pa·s;
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为0.1mol/L时,
其粘度为150Pa·s;2g/dL的疏水缔合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NaCl浓度
为1mol/L时,其粘度为360Pa·s。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
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
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
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
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
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
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