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96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 C N 1 0 2 6 1 9 6 9 3 A *CN102619693A* (21)申请号 201210096761.2 (22)申请日 2012.04.05 F03D 9/00(2006.01) F03D 3/06(2006.01) (71)申请人昂海松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御道街 29号 (72)发明人昂海松 沈元 段文博 杨思强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张惠忠 (54) 发明名称 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 (57) 摘要 本发。
2、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 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属于风力发电 机领域。发电装置基座设置在地面,基座上设置轴 套、垂直轴和与轴套固连的升力型风轮、阻力型辅 助风轮;升力型风轮由若干根上支撑杆、若干根 下支撑杆和与上下杆相连的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 仿生翼叶片所组成;上、下连接支撑杆之间的轴 套处设置阻力型辅助风轮。本发明提供的仿生翼 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小风时运转工作不 受风向影响,提高风能利用效率,设计特殊的弹性 翼结构,自主摆动不需专门机构,具有大风卸载作 用,便于使用维护。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7 页 1/1页 2 1.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包括升力型风轮(1)、阻力型风轮(5)、发电装 置基座(2)、垂直轴(3)和轴套(31);所述的发电装置基座(2)上布置垂直轴(3)和轴套 (31),垂直轴(3)套置在轴套(31)内;垂直轴(3)上固定升力型风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升力型风轮(1)包括若干根上连接支撑杆(4)与若干根下连接支撑杆(41),上、下连接支 撑杆之间均布置仿生翼叶片(6);在上、下连接支撑杆之间的垂直轴(3)处布置阻力型风轮 (5);发电装置基座(2)内布置发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生翼 叶片(6)包括整体翼梁(7)、翼肋(8)、蒙皮(9)、惯性块(10);所述的整体翼梁(7)成条形、 截面为成 “翼型”状且前部曲线形状,在整体翼梁(7)展向上平行布置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 肋(8),每个展向位置上所布置两条翼肋(8)向叶片后缘端逐渐收拢闭合;若干条相互平行 的翼肋(8)闭合处的内侧分别布置惯性块(10),整体翼梁(7)与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肋(8) 的外部包裹蒙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翼 梁(7)与惯性块(10)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构成,翼肋(8)由钢丝或薄钢条构。
5、成、为弹性可变 形结构,所述的蒙皮(9)是聚酯丝织布、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熔合复合层结构;所述的整体翼 梁(7)与翼肋(8)的内直角处粘连纤维树脂布(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辅 助风轮(5)的截面成凹凸S形。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19693 A 1/5页 3 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属 于风力发电机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0003 现在多半应用的是水平轴风力机,但常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在小风环境下一般 不能运转发电。目前垂直轴(。
6、即(转轴沿垂直方向)风力发电机受到重视,是因为其具有不受 风向影响、发电装置可安装在地面、便于维护等优点。但现有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多 半是“刚性”结构,风能利用效率也不高,微小风时难于运转,很大风时由于各方位叶片载荷 变化大而易振动。 0004 为了解决小风不转和效率低的问题,根据我们成功研制出仿鸟柔性扑翼飞行器的 原理,提出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高效风力发电机设计。鸟与昆虫作为自然界的“飞行器”,通 过柔性翼的扑动,不但可以产生升力,而且可以产生“前进力”,这是与常规飞机靠“螺旋桨” 或“喷气发动机”产生“推力”的原理完全不同。把这一飞行生物的推进原理运用到风力发 电机上来,正是我们设计新。
7、型风力机的出发点。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具有仿生翼结构叶片、升力-阻力结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 机。 0007 解决了上述小风不转和效率低的问题。 0008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包括升力型风轮、阻力型风轮、发电装置基 座、垂直轴和轴套;所述的发电装置基座上布置垂直轴和轴套,垂直轴套置在轴套内;垂直 轴上固定升力型风轮;所述的升力型风轮包括若干根上连接支撑杆与若干根下连接支撑 杆,上、下连接支撑杆之间均布置仿生翼叶片;在上、下连接支撑杆之间的垂直轴处布置阻 力型风轮;发电装置基座内布置发电机。 0009 本发明所述的仿生翼结构。
8、叶片的风力发电机,所述的仿生翼叶片包括整体翼梁、 翼肋、蒙皮、惯性块;所述的整体翼梁成条形、截面为成 “翼型”状且前部曲线形状,在整体 翼梁展向上平行布置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肋,每个展向位置上所布置两条翼肋向叶片后缘 端逐渐收拢闭合;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肋闭合处的内侧分别布置惯性块,整体翼梁与若干 条相互平行的翼肋的外部包裹蒙皮。 0010 本发明所述的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所述的整体翼梁与惯性块由纤维增 强环氧树脂构成,翼肋由钢丝或薄钢条构成、为弹性可变形结构,所述的蒙皮是聚酯丝织 布、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熔合复合层结构;所述的整体翼梁与翼肋的内直角处粘连纤维树脂 说 明 书CN 102619。
9、693 A 2/5页 4 布。 0011 本发明所述的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所述的阻力辅助风轮的截面成凹凸 S形。 0012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小风时运转,工作不受风向影响, 能提高风能利用效率,设计特殊的弹性翼结构,自主摆动不需专门机构,具有大风卸载作 用,便于使用维护。 0013 根据不同需求,可按照本发明设计不同尺寸大小的仿生翼结构叶片风力发电机。 小尺寸风力发电机,将特别适合家庭、单位和中小企业使用。大尺寸风力发电机,也可用于 组网供电和海边、沙漠特大风场环境。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正视图示意图。
10、; 图2(b)是本发明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升力型风轮与风向为0和90状态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升力型风轮与风向为45状态示意图; 图4是鸟扑翼产生推力原理示意图 图5是鱼摆尾前进原理示意图 图6(a)是鸟扑翼产生高升力的上扑时涡结构图; 图6(b)是鸟扑翼产生高升力的下扑时涡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仿生翼结构叶片提高升力与推力示意图 图8是常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固定叶片小叶尖速比时气流分离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仿生翼结构叶片变形及气流不分离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仿生翼结构叶片翼型图 图11(a)是本发明仿生翼结构叶片平面形状示意图; 。
11、图11(b)是本发明仿生翼结构叶片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仿生翼结构叶片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弹性翼肋与整体翼梁的后端连接连接示意图; 图13(b)是本发明的弹性翼肋与整体翼梁翼肋的连接剖面图示意图; 图13(c)是本发明的弹性翼肋与整体翼梁的纤维树脂布粘接形式示意图; 图13(d)是本发明的弹性翼肋与整体翼梁的连接俯视图示意图; 图中1是升力型风轮,2是发电装置基座,3是垂直轴,4是上连接支撑杆,41是下连接 支撑杆,5是阻力型辅助风轮,6是仿生翼结构叶片,7是整体翼梁,8是翼肋,9是蒙皮,10是 惯性块,11是纤维树脂布。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
12、102619693 A 3/5页 5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风力发电机,包括升力型风轮1,发电装置基 座2,垂直轴3,轴套31,上连接支撑杆4,下连接支撑杆41,阻力型辅助风轮5,仿生翼叶片 6,整体翼梁7,翼肋8,蒙皮9,惯性块10,纤维树脂布11。 0017 发电装置基座2上布置垂直轴3和轴套31,垂直轴3套置在轴套31内;垂直轴3 上固定升力型风轮1;升力型风轮1包括若干根上连接支撑杆4与若干根下连接支撑杆41, 上、下连接支撑杆之间均布置仿生翼叶片6;在上、下连接支撑杆之间的垂直轴3处布置阻 力型风轮5;发电装置基座2内布。
13、置发电机。 0018 整体翼梁7成条形、截面为成 “翼型”状且前部曲线形状(图10),在整体翼梁7展 向上平行布置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肋8,每个展向位置上所布置两条翼肋8向叶片后缘端 逐渐收拢闭合;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肋8闭合处的内侧分别布置惯性块10,整体翼梁7与 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翼肋8的外部包裹蒙皮9。 0019 整体翼梁7与惯性块10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构成,翼肋8由钢丝或薄钢条构成、 为弹性可变形结构,所述的蒙皮9是聚酯丝织布、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熔合复合层结构;所述 的整体翼梁7与翼肋8的内直角处粘连纤维树脂布11。阻力辅助风轮5的截面成凹凸S 形。 0020 发明原理 我们进行了多年的仿生机。
14、器鸟的设计与研究,探索了鸟在空中飞行不掉和能前进,有 两个原因:柔性扑翼在较低的速度时能产生比固定翼更大的升力,这是由于扑翼表面的卷 起涡能够延迟脱落(见我们研究计算的结果图6、图7),故可产生高升力;鸟在扑动翅膀时 能前进,是由于产生能对鸟作用推力的特殊尾涡(学术上称之“反卡门涡街”,见图4),这与 鱼在水中摆动尾巴可以前进是同样道理(见图5,我们计算分析的结果)。我们研制了人造机 器鸟,成功地实现了仿鸟飞行。 0021 借助这一仿生原理,本发明提出并设计一种“仿生翼结构叶片”,以提高叶片的升 力和前进力。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转动前进的“力”,来源于叶片“升力”在前进方向上的 分量-“切向力”。
15、。常规固定叶片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在风速较大、转速不高时(即叶尖 速比-转速与风速之比较小时),容易因“迎角”过大而引起气流分离,而大大减小升力(见 图 8),从而前进力减小,甚至不转或反转。而本发明的仿生翼结构叶片,可以在转速与风速 之比较小时,由于顺风时后部偏转,避免“迎角”过大引起的气流分离,同时延迟翼面涡脱落 (见图 9),因而仍能产生较大升力。另一方面,仿生翼结构叶片因后部弹性扑动,而产生额 外的“推力”。因此,仿生翼结构叶片从“升力”和“推力”两方面都提高了风力机的效率。 0022 此外,在很大风作用下,仿生翼结构叶片的顺风弹性变形,可以显著减小很大风对 风力机的过大载荷,减小叶片。
16、结构的损坏。 0023 考虑到常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自主启动较困难,本发明风力机增加设计了一个 阻力型辅助风轮,S型叶片安装在转轴外套管两侧。它可以在微小风时产生转动力,以便启 动升力型风轮。 0024 由于发电装置基座在地面,维护和修理比较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CN 102619693 A 4/5页 6 0025 1总体与结构 升力型主风轮由4个仿生翼结构叶片所组成,均匀布置在风力机外围。仿生翼结构叶 片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支撑杆固连,连接点在翼弦1/4点预制孔轴处,叶片安装角度为翼 弦30%点与圆周相切。上下支撑杆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20。 0026 阻力型辅助风轮,由连接于轴套两。
17、侧、凸凹方向相反的2个半圆叶片所组成,其叶 片垂直位置与上下支撑杆对称。 0027 发电装置基座内部安装发电机、变频器、润滑装置等相关设备。发动机选择永磁直 驱式发电机。 0028 总体尺寸见图2,需要说明的是,图2注明的尺寸为相对值,实际尺寸可以根据需 要设计。以主风轮半径R为基本单位,主风轮叶片长1.2R,展弦比为6;辅助风轮叶片长度 为R, 双叶片与转轴总宽度为0.4R,两侧叶片翼型为半圆弧,圆弧开口方向相反(见图3), 呈S形状,故又称为“S型”叶片。 0029 2仿生翼结构叶片 仿生翼结构叶片是升力型主风轮叶片,也是本发明的关键。 0030 仿生翼结构叶片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展弦比(即。
18、长宽比)为6。 0031 仿生翼结构叶片的“翼型”(即翼截面形状)为申请者设计的专门翼型,其为对称 翼型,最大厚度为8%弦长,最大厚度位置在弦长30%处。 0032 仿生翼结构叶片由蒙皮、整体翼梁、弹性翼肋和惯性块所组成;整体翼梁为保持 叶片弦长30%前段形状的固体结构,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经模具加工成型;叶片上下 两端分别在其在1/4弦长中间点处预制一定长度的孔,以便胶接螺栓,安装时使叶片与支 撑杆连接;参考图11,在叶片整体翼梁的后端的相应位置,等距离加工两侧各7个孔,孔径 大小与弹性翼肋钢丝直径匹配(钢丝直径大小与所设计的风力机尺寸相关而确定),分别将 7根弹性翼肋插入胶接;弹性翼肋与。
19、整体翼梁连接处的内侧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布(简称: 纤维树脂布,其长度为叶片展长,宽度为6%弦长),将弹性翼肋内侧与整体翼梁后端粘接(图 13);每个展向位置的两侧弹性翼肋的后缘端钢丝焊接为一点(见图12);按图11,将6个惯 性块分别胶接在翼肋后缘内部;然后,将剪裁好的蒙皮布,从叶片前缘处绕过,分别与整体 翼梁、弹性翼肋与整体翼梁后端连接处纤维树脂布、弹性翼肋用环氧树脂粘接,粘接需在放 置叶片的型架上进行,保证蒙皮布粘接平整,外形光滑。叶片整体加工完成后,外表面喷涂 一层聚氯乙烯,再喷涂一层聚二氟乙烯保证光洁度和保护作用。 0033 辅助风轮两个半圆叶片,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材料由模具加工成型,。
20、与转轴外套 管连接一侧留有延伸弧边(见图3),以便与转轴外套管粘接。 0034 3技术措施 (1)仿生翼结构叶片的气动性能实现 要保证仿生翼结构叶片在风和相对气流作用下能产生高效前进力,除了设计适合的翼 型外,如何使叶片后部产生合理的弹性摆动,是技术的关键。仿生翼结构叶片在风和相对气 流作用下之所以能自发产生摆动,是因为风力、相对气流的气动力、叶片后部的弹性力和惯 性力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叶片在360转动一圈周期内的位置相对风向是变化的,因此风 对叶片的作用力在周期内也是变化的,而同时受到弹性恢复力和惯性力的作用,所以叶片 会发生周期性的左右振动。叶片后部摆动的幅度大小,由风力、弹性力和惯性力。
21、三者作用 说 明 书CN 102619693 A 5/5页 7 而确定。根据结构力学分析,叶片后部弹性变形近似于抛物线变形,如何保证叶片后缘振幅 10% - 15%弦长(即后缘20%30%弦长变化范围,见图9)首先,根据风轮叶片的大小,通过 弹性力试验选择适当直径的钢丝(或钢条);设计若干尺寸的惯性块,安装在叶片后缘处;然 后通过风洞试验,测量不同风速下的叶片摆动的幅度;更换调节惯性块的大小,继续试验, 直到获得满意的摆动幅值;如果调节惯性块的大小仍然达不到设计范围,则需更换钢丝的 直径材料;更换后,重新进行风洞试验,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 0035 风洞试验还可以测出叶片摆动产生的推力大小;以。
22、及测量不同迎角时叶片翼型 “升力”的大小。 0036 经上述试验确定弹性翼肋的钢丝直径和惯性块大小后,就可以按满意试验结果, 正式制作仿生翼结构叶片。 0037 (2)仿生翼结构叶片的强度性能实现 为了保证仿生翼结构叶片在周期振动下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 施: 首先蒙皮要有足够的韧性和耐久性,可采用由聚酯丝织布为膜心,双面涂以聚乙烯树 脂,再用热熔法喷涂一层聚氯乙烯,制成的复合膜。叶片制作完成后,外表面再喷涂一层增 加光洁度的聚二氟乙烯保护层。 0038 其次是弹性翼肋与整体翼梁的连接。弹性翼肋插入整体翼梁孔的胶接,可采用韧 性好、强度高的类型AB胶。粘接弹性翼肋内侧与整体翼。
23、梁后端的环节,对于加强弹性根部 变形强度也十分重要。直角截面的长条粘接布可采用纤维树脂布(图13),如聚酯丝织布为 膜心、双面涂以聚乙烯树脂的纤维树脂布。粘接弹性翼肋的纤维树脂布从内侧包裹到外侧 (图13),使外蒙皮膜能够与内部长条膜布密切粘接,并保持叶片翼型曲面外形光顺。 0039 对于制作的仿生翼结构叶片样件,还需做振动强度试验。采用适当的激振装置,使 叶片样件后部处于长时间(多至数月到半年)的连续振动,以测试其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如 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检查连接强度和材料本身,改进加工工艺,或更换更优良的材料和胶接 剂,使其满足强度和抗疲劳要求。 0040 此外还需做大风载荷下的叶片风轮的静。
24、强度和动强度试验。 0041 (3)整机试验 选择与风轮尺寸大小匹配的永磁直驱式发电机。发电机可以直接购置,或请电机厂制 作与所设计风轮相匹配的发电机。 0042 安装好的风力发电机全部装置,需在具有不同风速环境下作外场试验,主要测试 风轮的运转性能,风轮与发电机的匹配性能。 说 明 书CN 102619693 A 1/7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2/7页 9 图2a 图2b 图2c 图3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3/7页 10 图3b 图4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10 4/7页 11 图4b 图5 图6a 图6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11 5/7页 12 图7 图8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12 6/7页 13 图11a 图11b 图12 图13a 图13b 图13c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13 7/7页 14 图13d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19693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