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系中交变转矩和摆振的平衡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衡汽车传动系中的交变转矩和摆振的平衡装置,其上带有一个可与内燃机的曲轴连接的第一回转质量、一个可通过离合器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的第二回转质量,以及使这两个回转质量能相互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弹簧减振装置。
在DE-OS 37 20 559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平衡活塞-曲轴式内燃机的交变转矩的装置,此外,还提出为平衡由燃气或惯性力产生的绕内燃机曲轴的纵轴产生的交变转矩,将曲轴的输出端与行星齿轮架连接,其上装有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上的齿与一个壳体上的内齿相互啮合。行星齿轮作为平衡内燃机内产生的交变转矩的平衡质量将在曲轴的驱动下沿着与曲轴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其相对于曲轴运动的转角关系始终保持恒定。采用这样一种有利的方案,就不需要为平衡内燃机的交变转矩而另设平衡轴了。
此外,在DE-OS 38 16 902中还公开了一种所谓双质量飞轮,用于减少汽车传动系中地摆振。该双质量飞轮按照已知的方式设置在内燃机曲轴与位于其后的变速箱之间。其中,双质量飞轮中的一个第一回转质量与内燃机的曲轴固定连接,而其第二回转质量则通过一个离合器、最好是摩擦式离合器与变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在两回转质量之间设置一个弹簧减振装置,该装置将两回转质量相互连接,使得双质量飞轮上的该两回转质量可相对转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上述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平衡传动系中的交变转矩和摆振的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紧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设置一个用于平衡交变转矩的第三回转质量,该质量可由第一回转质量驱动并设置在曲轴上,位于一个共同的装置壳体内。本发明的有利结构形式及改进结构可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由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衡汽车传动系中的交变转矩和摆振的装置,其中,在一个共同的壳体内共安装了三个回转质量。第一回转质量以已知的方式与曲轴抗扭连接并通过一个弹簧减振装置与第二回转质量耦合。在第二回转质量后方设置了一个摩擦式离合器,第二回转质量通过摩擦式离合器按照已知方式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因此,用弹簧减振装置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回转质量,其任务在于减小传动系中的摆振,如同在双质量飞轮中已知的那样。
在壳体中设置第三回转质量的作用在于平衡由于燃气或惯性力产生的绕曲轴纵轴的交变转矩。固定安装在曲轴上的第一回转质量驱动第三回转质量沿着与曲轴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在第一回转质量上设置了一个带有内齿的内齿轮。其内齿与支撑在壳体上的行星齿轮上的齿相互啮合。行星齿轮的外齿与第三回转质量上的一个齿圈啮合,该齿圈构成一个中心齿轮并通过轴承支撑在内燃机的曲轴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回转质量的径向外端设置有起动器齿圈。为此,可以规定将第一回转质量通过一个环形楔-夹紧元件与曲轴抗扭地连接起来。
此外,在第一回转质量上形成一个至少可安装一个弹簧的装置,该弹簧与第一回转质量及第二回转质量连接。另外,在这一实施中,该弹簧与一块与第二回转质量相连的折板连接。在此,第二回转质量即为摩擦式离合器的离合器压盘。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构成离合器压盘的第二回转质量通过轴承支撑在第一回转质量上。
此外,用在该装置上的离合器有一个离合器片,该离合器片设置在作为离合器压盘的第二回转质量与离合器压件之间。该离合器片通过法兰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
作为与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平衡汽车传动系中的交变转矩和摆振装置相互平行的方案,在权利要求11中提出了一种带有一活塞式内燃机、一变速箱及一个用于平衡内燃机的交变转矩和转速波动的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项或多项特征。
以下将借助于一个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本说明书附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三个容装在同一壳体23内的回转质量2、5、8以及具有一个离合器装置15。
内燃机的曲轴1伸入到该装置的壳体23内,一个第一回转质量2借助于本身已公知的环形楔-夹紧元件10抗扭地安装到曲轴的该伸出端上。在回转质量2的径向外端设置有起动器齿圈18。此外,在第一回转质量2的径向外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的装置19,至少一个弹簧减振系统中的弹簧6以已知的方式安装在该装置中。弹簧6与第一回转质量2及一块折板7相互连接,而该折板与第二回转质量8固定连接。
第二回转质量8构成离合器15的压盘并通过轴承20支撑在第一回转质量2上。
离合器片22设置在带有摩擦片的离合器压盘8与受碟形弹簧24作用并且也带有摩擦片的离合器压件21之间。该离合器片22通过法兰11可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图中未示)连接。
在第一回转质量2上靠近曲轴的一侧构成一个带有内齿9的内齿轮25,它与行星齿轮3上的齿12相互啮合。行星齿轮3连同其行星齿轮轴26一起通过行星齿轮保持架28支撑在一个铰接地固定在壳体上的转臂14及与转臂连接的轴承构件27上。
行星齿轮3上的齿12与第三回转质量5的齿圈13相互啮合,第三回转质量5由曲轴1径向向外延伸,从而构成一个中心齿轮。
当第一回转质量2通过行星齿轮3推动第三回转质量5时,第三回转质量5沿着与曲轴1的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可以在节省空间的前提下显著地平衡曲轴的转速波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在行星齿轮3上设置了一种齿隙补偿装置(该装置本身已公开在DE-OS 43 26 155中)。
由于本发明的结构极为紧凑,因而特别适用于小型的节燃油型内燃机,例如,用在三缸活塞式内燃机上效果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