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23067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1650.X

申请日:

2015.03.09

公开号:

CN104637469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10D 3/04申请公布日:201505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0D 3/04申请日:20150309|||公开

IPC分类号:

G10D3/04

主分类号:

G10D3/04

申请人:

陈坚胜

发明人:

陈坚胜

地址:

518172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盛平社区盛平中路38号一、二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代理人:

邓义华; 陈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所述弦乐器琴码包括琴码身及由所述琴码身底端延伸的琴码脚,所述琴码身上设有至少一琴弦槽,所述琴码脚的底端设有耦合层,所述耦合层的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通过在琴码码脚处设置耦合层的传导介质,起到吻合面的过渡作用,提高了琴码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以及提升了弦乐器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率及品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竖立于弦乐器的共振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码包括琴码身及由所述琴码身底端延伸的琴码脚,所述琴码身上设有至少一琴弦槽,所述琴码脚的底端设有耦合层,所述耦合层的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琴弦槽设于琴码身的顶端,所述琴码脚为两个,其对称设于所述琴码身的底端,每一琴码脚的底端均设有耦合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弦乐器为古筝,所述琴码身的两侧为凹弧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弦乐器为小提琴,包括前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前表面及所述后表面的边缘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分别为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的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右侧面;所述顶面为弧形面,并且所述至少一琴弦槽间隔设置于该弧形面上;所述琴码身的中部设有贯穿所述前表面及所述后表面的一个上通孔、两个下通孔,所述上通孔、所述两个下通孔呈三角形分布,并且所述两个下通孔分别靠近所述左侧面及所述右侧面设置;所述琴码身的边缘设有两个狭槽,所述两个狭槽分别从所述左侧面、所述右侧面延伸至相邻近的所述下通孔,并且分别与所述两个下通孔连通;所述底面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下通孔连通的穿线孔;
夹持在至少一个所述狭槽中的至少一个压电拾音器;以及穿过所述穿线孔、并且与所述压电拾音器电连接的导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拾音器为一个,所述导线通孔与其中一个下通孔均连通,并且所述压电拾音器夹持在其中一个狭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拾音器为两个,所述导线的通孔与两个下通孔均连通,所述两个压电拾音器分别夹持在两个狭槽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层采用特制无纺布制成,其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层由多个密度依次增加或减小的耦合子层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耦合子层、第二耦合子层及第三耦合子层,所述第一耦合子层、第二耦合子层及第三耦合子层的密度依次增加。

10.  一种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弦乐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弦乐器琴码。

说明书

说明书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弦乐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
背景技术
琴码在一些弦乐器(例如古筝、小提琴、二胡)演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琴码支撑着琴弦,琴弦振动时通过琴码传导能量带动面板震动。琴码作为传导系统,其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面积大小、稳定度都和音色有很大关系。
现有的琴码在大幅度振动状态时,由于琴码与面板材料有着较大的密度差,使得琴码的码脚与面板的声耦合共振面积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产生内损耗,对音质产生很大的异变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其能提高琴码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以及提升弦乐器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率及品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竖立于弦乐器的共振面板上,所述琴码包括琴码身及由所述琴码身底端延伸的琴码脚,所述琴码身上设有至少一琴弦槽,所述琴码脚的底端设有耦合层,所述耦合层的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至少一琴弦槽设于琴码身的顶端,所述琴码脚为两个,其对称设于所述琴码身的底端,每一琴码脚的底端均设有耦合层。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弦乐器为古筝,所述琴码身的两侧为凹弧面。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弦乐器为小提琴,包括前表面、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前表面及所述后表面的边缘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分别为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及所述底面的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右侧面;所述顶面为弧形面,并且所述至少一琴弦槽间隔设置于该弧形面上;所述琴码身的中部设有贯穿所述前表面及所述后表面的一个上通孔、两个下通孔,所述上通孔、所述两个下通孔呈三角形分布,并且所述两个下通孔分别靠近所述左侧面及所述右侧面设置;所述琴码身的边缘设有两个狭槽,所述两个狭槽分别从所述左侧面、所述右侧面延伸至相邻近的所述下通孔,并且分别与所述两个下通孔连通;所述底面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下通孔连通的穿线孔;
夹持在至少一个所述狭槽中的至少一个压电拾音器;以及穿过所述穿线孔、并且与所述压电拾音器电连接的导线。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压电拾音器为一个,所述导线通孔与其中一个下通孔均连通,并且所述压电拾音器夹持在其中一个狭槽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压电拾音器为两个,所述导线的通孔与两个下通孔均连通,所述两个压电拾音器分别夹持在两个狭槽中。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耦合层采用特制无纺布制成,其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耦合层由多个密度依次增加或减小的耦合子层组成。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中,所述耦合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耦合子层、第二耦合子层及第三耦合子层,所述第一耦合子层、第二耦合子层及第三耦合子层的密度依次增加。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弦乐器,所述弦乐器包括上述的弦乐器琴码。
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通过在琴码码脚处设置耦合层的传导介质,起到吻合面的过渡作用,提高了琴码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以及提升了弦乐器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率及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耦合层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弦乐器通常包括共振面板及琴码,所述琴码竖立于所述共振面板上,通过所述琴码将其上的琴弦与共振面板分开,所述琴码用来将振动从弦传递给共振面板和电气系统。例如,嵌入标准原声小提琴的琴码,即将振动从弦传递给共振面板。当演奏者拉琴弓时,琴码将振动从弦传递给共振面板,并且引起主体振动。通过音室中的共振放大振动,从主体中发出大的原声乐音。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其包括琴码身及由所述琴码身底端延伸的琴码脚,所述琴码身上设有至少一琴弦槽,所述琴码脚的底端设有耦合层,所述耦合层的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这样,通过耦合层的传导介质起到吻合面的过渡作用,提高了琴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弦乐器为古筝。所述琴码100竖立于古筝的振动面板(图未示)的上表面,所述琴码100具体包括琴码身1及由所述琴码身1底端延伸的琴码脚2,所述琴码身1的两侧为凹弧面,所述琴码身1的顶端设有至少一琴弦槽3,所述琴码脚2为两个,其对称设于所述琴码身1的底端,每一琴码脚2的底端均设有耦合层4,所述耦合层4的密度介于琴码身1及琴码脚2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请参阅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声耦合,所述耦合层可由多层不同密度的材质制成,即所述耦合层由多个密度依次增加或减小的耦合子层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层由三个耦合子层组成,即所述耦合层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耦合子层41、第二耦合子层42及第三耦合子层43,所述第一耦合子层41、第二耦合子层42及第三耦合子层43的密度依次增加,且所述第一耦合子层41、第二耦合子层42及第三耦合子层43的密度均介于琴码身1及琴码脚2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这样,通过在琴码脚底端设置多层不同密度材质组成的耦合层,增加了琴码脚与共振面板声耦合的共振面积,进一步提高琴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提升了古筝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率及品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琴码身及琴码脚均由同种木质材质制成,优选例如高密度的花梨木、红木及黑檀木等,其气干密度约为0.80g~1.14g/立方厘米,古筝的振动面板通常由桐木制成,其气干密度约为0.23g~0.40g/立方厘米,当然,所述琴码身及琴码脚也可由塑胶、骨头、牛角、象牙等其他材料制成。
所述耦合层采用特制无纺布制成,其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起到吻合面的过渡作用,极大提高了琴码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提升了弦乐器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率及品质。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弦乐器为小提琴。所述琴码200竖立于小提琴的振动面板(图未示)的上表面,所述琴码200具体包括琴码身10及由所述琴码身10底端延伸的琴码脚20,所述琴码身10的顶端设有至少一琴弦槽30,所述琴码脚20为两个,其对称设于所述琴码身10的底端,每一琴码脚20的底端均设有耦合层40,所述耦合层40的密度介于琴码身10及琴码脚20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琴码身10及琴码脚20均由同种木质材质制成,例如高密度的花梨木、红木及黑檀木等,其气干密度约为0.80g~1.14g/立方厘米。当然,所述琴码身及琴码脚也可由塑胶、骨头、牛角、象牙等其他材料制成。所述耦合层采用特制无纺布制成,其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
所述琴码身10包括前表面101、与前表面101相对的后表面(图未示)以及位于前表面101及后表面的边缘的四个侧面,所述四个侧面分别为顶面102、与顶面102 相对的底面103、以及连接顶面102及底面103的相对设置的左侧面104、右侧面105。所述顶面102 为弧形面,所述至少一琴弦槽30间隔设置于该弧形面上。所述琴码身10的中部设有贯穿前表面101及后表面的一个上通孔106、两个下通孔107,所述上通孔106、两个下通孔107呈三角形分布,并且两个下通孔107分别靠近左侧面104 及右侧面105设置。
所述琴码身10 的边缘设有两个狭槽108,两个狭槽108分别从左侧面104、右侧面105延伸至相邻近的下通孔107,并且分别与两个下通孔107连通。底面103设有与至少一个下通孔107连通的穿线孔(图未示)。
进一步地,两个琴码脚20对称设于所述底面103上,所述两个琴码脚20间隔设置,所述穿线孔位于底面103的开口端位于两个琴码脚20之间。
进一步地,上通孔106位于琴码身10的中心线上,两个下通孔107的位置及形状相对于琴码身10的中心线呈轴对称。
本实施例中,所述琴码200还包括至少一个压电拾音器(图未示)以及导线(图未示),所述至少一个压电拾音器夹持在至少一个狭槽108 中。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拾音器为一个,所述导线通孔与其中一个下通孔107均连通,并且所述压电拾音器夹持在其中一个狭槽108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拾音器为两个,所述导线的通孔与两个下通孔107均连通,所述两个压电拾音器分别夹持在两个狭槽108 中。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拾音器通过胶水固定在狭槽108中,并且胶水干固后填满狭槽108。
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层可由多层不同密度的材质制成,即所述耦合层40由多个密度依次增加或减小的耦合子层组成,所述耦合层的具体示例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弦乐器琴码的弦乐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在琴码码脚处设置耦合层的传导介质,琴弦在受力时,耦合层增加了声耦合共振面积,起到吻合面的过渡作用,极大提高了琴码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以及提升了弦乐器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率及品质。同时,由于传导介质使琴码与面板在吻合时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解决了在平时弦乐练习与演奏过程中琴码出现移位的现实问题。
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所述弦乐器琴码包括琴码身及由所述琴码身底端延伸的琴码脚,所述琴码身上设有至少一琴弦槽,所述琴码脚的底端设有耦合层,所述耦合层的密度介于琴码身及琴码脚的密度与振动面板的密度之间。本发明带有耦合层的弦乐器琴码及弦乐器通过在琴码码脚处设置耦合层的传导介质,起到吻合面的过渡作用,提高了琴码码脚与面板吻合部份的有效能量传导作用,以及提升了弦乐器在拔弦或拉弦时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乐器;声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