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23060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84299.8

申请日:

2015.02.16

公开号:

CN104691610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5/04申请日:20150216|||公开

IPC分类号:

B62D5/04; B62D3/04

主分类号:

B62D5/04

申请人:

宁波拓普智能刹车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开洪; 段小成

地址:

315806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龙潭山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代理人:

宋缨; 孙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包括电机轴、联轴器和蜗杆,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的一端相连,蜗杆与联轴器相连的一端还连接有大轴承,另一端连接有小轴承;大轴承包括固定外圈Ⅰ、弧形外圈、滚珠和内圈,固定外圈Ⅰ套接在弧形外圈的外侧,弧形外圈与内圈之间安装有滚珠;小轴承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外圈Ⅱ,该固定外圈Ⅱ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其径向中部沿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弧形中空隔层。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蜗杆两端安装专用轴承,释放蜗杆在大载荷下的弯曲变形,当载荷卸载后蜗杆弯曲变形消失,蜗轮蜗杆运转顺畅,不会出现咬死现象,从而保障转向系统正常工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包括电机轴(1)、联轴器(A)和蜗 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1)通过联轴器(A)与蜗杆(12) 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蜗杆(12)与联轴器(A)相连的一端还连接有大轴 承(B),另一端连接有小轴承(C);
所述的大轴承(B)包括固定外圈Ⅰ(7)、弧形外圈(8)、滚珠(9) 和内圈(10),所述的固定外圈Ⅰ(7)套接在弧形外圈(8)的外侧,弧 形外圈(8)与内圈(10)之间安装有滚珠(9),所述的弧形外圈(8)的 外侧圆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面;
所述的小轴承(C)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外圈Ⅱ(14),该固定外圈Ⅱ(14) 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其径向中部沿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弧形中空隔 层(2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联轴器(A)包括联轴套(3)、前止转块(2)和后止转块(4),所述的 前止转块(2)和后止转块(4)从联轴套(3)的两端插入固定,所述的 前止转块(2)与电机轴(1)一端的齿轴相插接,所述的后止转块(4) 与蜗杆(12)一端的齿轴相插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蜗杆(12)一端的齿轴插入到后止转块(4)的中心孔中并通过安装在 轴向端面上的螺钉(5)锁紧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弧形外圈(8)的两侧端面上对称安装有限位环(6、11)。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蜗轮蜗杆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 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一般通过蜗轮蜗杆把电机动力输出给转向机,在某些 冲击工况下,蜗轮蜗杆传递的载荷过大,由于蜗杆两端通过轴承支撑,中间 齿段变形较大,蜗杆与蜗轮极易咬死,造成转向系统故障,由于蜗杆与蜗轮 的位置是固定的,结构也是固定的,所以需要一种防咬死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 结构简单,通过在蜗杆两端安装专用轴承,释放蜗杆在大载荷下的弯曲变形, 当载荷卸载后蜗杆弯曲变形消失,蜗轮蜗杆运转顺畅,不会出现咬死现象, 从而保障转向系统正常工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 咬死蜗杆装置,包括电机轴、联轴器和蜗杆,所述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 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蜗杆与联轴器相连的一端还连接有大轴承,另一端连 接有小轴承;
所述的大轴承包括固定外圈Ⅰ、弧形外圈、滚珠和内圈,所述的固定外 圈Ⅰ套接在弧形外圈的外侧,弧形外圈与内圈之间安装有滚珠,所述的弧形 外圈的外侧圆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面;
所述的小轴承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外圈Ⅱ,该固定外圈Ⅱ采用热塑性材料 制成,其径向中部沿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弧形中空隔层。
电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的一端通过花键轴与联轴器相连, 转动稳定,外部冲击小。
大轴承的内部有弧形外圈,固定外圈Ⅰ和弧形外圈之间能在一定的角度 内相对移动,而且小轴承上的固定外圈Ⅱ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当转向系统 受到路面冲击时,载荷通过转向拉杆传递到转向机、中间轴、蜗轮和蜗杆, 由于蜗杆两端支撑,中间啮合部分产生径向弹性变形,大轴承弧形外圈可以 绕锥摆旋转一定角度,此外小轴承固定外圈由于热塑性优异的韧性,可以产 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蜗轮与蜗杆啮合齿之间应力降低,防止蜗轮蜗杆咬死, 从而保证转向系统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联轴器包括联轴套、前止转块和后止转 块,所述的前止转块和后止转块从联轴套的两端插入固定,所述的前止转块 与电机轴一端的齿轴相插接,所述的后止转块与蜗杆一端的齿轴相插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蜗杆一端的齿轴插入到后止转块的中心 孔中并通过安装在轴向端面上的螺钉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外圈的两侧端面上对称安装有限位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在蜗杆 两端安装专用轴承,释放蜗杆在大载荷下的弯曲变形,当载荷卸载后蜗杆弯 曲变形消失,蜗轮蜗杆运转顺畅,不会出现咬死现象,从而保障转向系统正 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爆炸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大轴承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联轴器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小轴承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1、上面板;2、可开启门板;3、长方体机身;4、碎屑桶;5、长 条形通孔;6、把手;7、开门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 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 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 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 置,包括电机轴1、联轴器A和蜗杆12,所述的电机轴1通过联轴器A与蜗 杆12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蜗杆12与联轴器A相连的一端还连接有大轴承B, 另一端连接有小轴承C;
所述的大轴承B包括固定外圈Ⅰ 7、弧形外圈8、滚珠9和内圈10,所述 的固定外圈Ⅰ 7套接在弧形外圈8的外侧,弧形外圈8与内圈10之间安装有 滚珠9,所述的弧形外圈8的外侧圆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面;
所述的小轴承C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外圈Ⅱ 14,该固定外圈Ⅱ 14采用热塑 性材料制成,其径向中部沿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弧形中空隔层20。
电机轴1通过联轴器A带动蜗杆12转动,蜗杆12的一端通过花键轴与 联轴器A相连,转动稳定,外部冲击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4所示,大轴承B的内部有弧形外圈8, 固定外圈Ⅰ 7和弧形外圈8之间能在一定的角度内相对移动,而且小轴承C上 的固定外圈Ⅱ 14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当转向系统受到路面冲击时,载荷通 过转向拉杆传递到转向机、中间轴、蜗轮和蜗杆,由于蜗杆12两端支撑,中 间啮合部分产生径向弹性变形,大轴承弧形外圈8可以绕锥摆旋转一定角度, 此外小轴承固定外圈14由于热塑性优异的韧性,可以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 蜗轮与蜗杆啮合齿之间应力降低,防止蜗轮蜗杆咬死,从而保证转向系统正 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联轴器A包括联轴套3、前止转 块2和后止转块4,所述的前止转块2和后止转块4从联轴套3的两端插入固 定,所述的前止转块2与电机轴1一端的齿轴相插接,所述的后止转块4与 蜗杆12一端的齿轴相插接,轴向传动稳定,前止转块2和后止转块4可以相 对于联轴套3滑动,缓冲了一定了外部冲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补充,所述的蜗杆12一端的齿轴插入到后止转块4的 中心孔中并通过安装在轴向端面上的螺钉5锁紧固定,连接稳定,方便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外圈8的两侧端面上对称安装有限位环6、11。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蜗杆两端安装专用轴承,释放蜗杆在大载荷下 的弯曲变形,当载荷卸载后蜗杆弯曲变形消失,蜗轮蜗杆运转顺畅,不会出 现咬死现象,从而保障转向系统正常工作。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防咬死蜗杆装置,包括电机轴、联轴器和蜗杆,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的一端相连,蜗杆与联轴器相连的一端还连接有大轴承,另一端连接有小轴承;大轴承包括固定外圈、弧形外圈、滚珠和内圈,固定外圈套接在弧形外圈的外侧,弧形外圈与内圈之间安装有滚珠;小轴承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外圈,该固定外圈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其径向中部沿着圆周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弧形中空隔层。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蜗杆两端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