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230334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9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19140.5

申请日:

2015.03.18

公开号:

CN104695424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5/3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烟台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变更后:建华建材(莱阳)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沐浴店镇大明村变更后:265200 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镇大明村|||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5/30申请日:20150318|||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0

主分类号:

E02D5/30

申请人:

烟台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明辰; 吴优平; 鲁洪强; 邹淑国; 舒泰; 章继忠; 王召强

地址:

265200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沐浴店镇大明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代理人:

王伟锋; 刘铁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包括将钢筋网片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其中,所述钢筋网片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所述桩帽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上部的第一级孔和处于所述桩帽体下部的第二级孔;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所述第二级孔与空心桩的桩头相适配,以在所述桩帽体置于所述桩头上时,所述桩头能伸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内;所述桩帽体上还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内腔中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有效的提高了桩帽体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钢筋网片 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其中,
所述钢筋网片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
所述桩帽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
所述阶梯孔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上部的第一级孔和处于所述桩帽体下 部的第二级孔;
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 寸;
所述第二级孔与空心桩的桩头相适配,以在所述桩帽体置于所述桩头 上时,所述桩头能伸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内;
所述桩帽体上还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内腔中的连接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托板以及预制在所述桩帽体上的第一钢筋;其中,
所述第一钢筋的一端处于所述桩帽体内;
所述第一钢筋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级孔的孔壁穿出或从所述第二级孔 的孔顶穿出并伸入所述空心桩的内腔中,所述第一钢筋的另一端的端部连 接有所述第一托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筋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多个所述第一钢筋沿所述第一托板 的外周均布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筋的一端的顶部距所述桩帽体的顶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6)h, 其中,h为所述桩帽体的厚度。

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筋的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4mm,所述第一托板的厚度大于 或等于0.5mm。

6.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钢筋的另一端的端部通过焊接工艺与所述第一托板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托板、预留孔以及第二钢筋,其中,
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孔的孔壁上;
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头,所述弯折头涂有混凝土结构胶 并插入所述预留孔中固定;
所述第二钢筋的另一端向所述空心桩弯折并伸入所述空心桩的内腔 中,所述第二钢筋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第二托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钢筋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所述预留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钢筋 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二钢筋沿所述第二托板的外周均布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孔的孔壁的位置距所述桩帽体的顶面的 距离大于或等于(1/6)h,其中,h为所述桩帽体的厚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钢筋的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4mm,所述第二托板的厚度大于 或等于0.5mm。

11.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4mm。

12.  根据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吊环;其中,
所述吊环的锚脚埋入所述桩帽体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环由吊环钢筋弯折形成;
所述吊环的锚脚埋入深度大于或等于10倍的所述吊环钢筋直径。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环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所述吊环对称设置在所述桩帽体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 征在于,所述桩帽体为矩形体形状;其中,
矩形体形状的所述桩帽体的六个表面中至少底面和顶面为正方形;
所述阶梯孔贯通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
所述阶梯孔的孔轴线贯穿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正方形中心点。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桩帽体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5cm;
所述第一级孔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2的所述底面到所述顶面的距离;
所述第二级孔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2的所述底面到所述顶面的距离。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正方形边长大于或等于1.5倍的所述桩头的最大外 轮廓尺寸。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 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孔为圆柱孔,所述空心桩的内腔为圆柱孔; 相应的,所述第一级孔的直径满足:
d1=d2±50mm
其中,d1为第一级孔的直径,d2为所述空心桩的内腔直径。

19.  根据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 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处于所述桩帽体的上部,所述钢筋网片距所述桩帽 体的顶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6)h,其中,h为所述桩帽体的厚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 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中的钢筋的直径大于或等于4mm。

21.  根据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其特 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条平行排列的竖钢条和多条平行排列的横钢 条在交叉点焊接而成;
所述钢筋网片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级孔或所述第二级孔位置处的网孔, 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级孔或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 面轮廓在所述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尺寸。

22.  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空心桩伸入地下,并将所述空心桩的桩头露出地面,其中,所述空 心桩为具有中空内腔的结构;
将预制好的上述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 桩帽放置在所述空心桩上,并使桩头伸入到所述第二级孔内;
将所述连接结构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中;
从所述第一级孔向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浇灌混凝土,通过凝固的混 凝土以及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并置于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连接结构 使得所述空心桩与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连接为一个整体。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大 于或等于C25。

24.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第二托板、预留孔以及第二钢筋时,将所述连接结构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 空内腔,具体为:
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头;
在所述弯折头上涂好混凝土结构胶后从所述第一级孔中置入并插入到 所述预留孔中;
将所述第二钢筋的另一端向所述空心桩弯折并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 内腔中,其中,所述第二钢筋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托板;
待所述弯折头与所述预留孔通过所述混凝土结构胶固定后,再从所述 第一级孔向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浇灌混凝土。

说明书

说明书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 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铁路、市政道路桩基础从碎石桩、搅拌桩、高压 旋喷等一些传统桩型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空心桩等预制桩型转变。预制 桩型从成本及效率来讲都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大大缩短工期,但采用预制 桩型后,需在后期进行桩帽的制作,而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现场预制桩帽 的方式,致使工作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后续养护时间长,限制了预制 桩替代传统桩型的优点。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桩帽在结构上也存在一些缺陷,致使采用现有的 桩帽不能很好的保证工程质量,且并不适合应用在复合地基的环境。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新型结构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 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 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以保证 工程质量。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 包括:将钢筋网片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其中,
所述钢筋网片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
所述桩帽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
所述阶梯孔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上部的第一级孔和处于所述桩帽体下 部的第二级孔;
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 寸;
所述第二级孔与空心桩的桩头相适配,以在所述桩帽体置于所述桩头 上时,所述桩头能伸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内;
所述桩帽体上还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内腔中的连接结构。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 固定方法,包括:
将空心桩伸入地下,并将所述空心桩的桩头露出地面,其中,所述空 心桩为具有中空内腔的结构;
将预制好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放置在所述空心桩上,并使桩 头伸入到所述第二级孔内;
将所述连接结构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中;
从所述第一级孔向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浇灌混凝土,通过凝固的混 凝土以及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并置于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连接结构 使得所述空心桩与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连接为一个整体;
其中,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包括:将钢筋网片置于混凝 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其中,
所述钢筋网片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
所述桩帽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
所述阶梯孔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上部的第一级孔和处于所述桩帽体下 部的第二级孔;
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 寸;
所述第二级孔与空心桩的桩头相适配,以在所述桩帽体置于所述桩头 上时,所述桩头能伸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内;
所述桩帽体上还设有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内腔中的连接结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桩帽体内设置钢筋网片能有效的 提高桩帽体自身的强度;通过在所述桩帽体上开设阶梯孔,其中,处于上 方的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处于下方的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 寸,使得空心桩桩头能置入第二级孔内,而不从第一级孔中露出,通过第 一级孔倒入浇筑混凝土,有助于提高桩帽体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再通过 设置在桩帽体上并伸入空心桩内腔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提高了桩帽体与 空心桩的固定强度。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 了桩帽体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且制备简单,能显著提 高现场的工作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 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 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一种 实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一种 实现的轴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另一 种实现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另一 种实现的轴侧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中钢筋 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固定 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 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包括:将钢筋网片2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 桩帽体1。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钢筋网片2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 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桩帽体1上开设有贯通所 述桩帽体1的阶梯孔3。所述阶梯孔3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1上部的第一级 孔31和处于所述桩帽体1下部的第二级孔32。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截面 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32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其中,当所述第一级孔 和所述第二级孔均为圆柱孔时,所述孔截面轮廓尺寸即为孔直径;当所述 第一级孔和所述第二级孔均为多边形孔(例如,均为四边形孔、六边形孔 等等)时,所述孔截面轮廓尺寸包括多边形对应各边的尺寸。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32的孔截面轮廓尺 寸”可理解为:所述第一级孔的多变形孔截面各边的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 二级孔的多边形对应各边的长度。例如,第一级孔和第二级孔均为矩形孔, 孔截面为矩形,则所述第一级孔的矩形孔截面的长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矩 形孔截面的长,第一级孔的矩形孔截面的宽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矩形孔截 面的宽。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级孔和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也可 不相同,例如,第一级孔为圆柱孔,第二级孔为方孔。此时,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32的孔截面轮廓尺 寸”可理解为: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在任何方向上的尺寸均小于第 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的尺寸。本发明实施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空心桩 桩头置入第二级孔内时不从第一级孔中露出。所述第二级孔32与所述空心 桩4的桩头相适配,以在所述桩帽体1置于所述桩头上时,所述桩头能伸 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32内。所述桩帽体1上还设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4 内腔中的连接结构5。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桩帽体内设置钢筋网片能有效的提高 桩帽体自身的强度;通过在所述桩帽体上开设阶梯孔,其中,处于上方的 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处于下方的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 使得空心桩桩头能置入第二级孔内,而不从第一级孔中露出,通过第一级 孔倒入浇筑混凝土,有助于提高桩帽体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再通过设置 在桩帽体上并伸入空心桩内腔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提高了桩帽体与空心 桩的固定强度。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桩帽体 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且制备简单,能显著提高现场的 工作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结构可采用如下两种结 构来实现。具体的:
第一种实现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托板53以及预制在所述桩帽体1 上的第一钢筋54。其中,所述第一钢筋54的一端处于桩帽体1内,所述第 一钢筋54的另一端可从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壁穿出(未示出)或从第二 级孔32的孔顶处穿出(如图1所示)并伸入所述空心桩4的内腔中,所述 第一钢筋54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第一托板53。当所述第一钢筋的另 一端从所述第一级孔的孔壁穿出时,桩帽体1的第一级孔的孔径d1可与所 述空心桩4的内腔的直径d2相等或相近;当所述第一钢筋54的另一端从第 二级孔32的孔顶处穿出时,如图1所示,桩帽体1的第一级孔31的孔径 d1可小于所述空心桩4的内腔的直径d2。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上述的第一钢筋54预制在所述桩帽体1上是指: 在桩帽体1浇筑成型时,就同所述钢筋网片2一样提前放置的浇筑混凝土 中,待混凝土凝固后,钢筋网片2与第一钢筋54就被固定在浇筑成型的桩 帽体1内了。
该第一种实现结构中,所述第一钢筋54的数量可大于或等于2个,多 个所述第一钢筋54沿所述第一托板53的外周均布设置。可选的,所述第 一钢筋54的一端的顶部距所述桩帽体1的顶面的距离D1可大于或等于 (1/6)h,其中,h为所述桩帽体1的厚度。例如,桩帽体1的厚度为30cm, 则第一钢筋54的一端的顶部距所述桩帽体1的顶面的距离不小于5cm。当 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钢筋54的一端的顶部距所述桩帽体1的顶面的 距离D1也可小于(1/6)h,具体的可根据实际的强度设计需要来确定,本发 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所述第一钢筋54的钢筋直径可大于或等于 4mm,所述第一托板53的厚度可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第一钢筋54的 另一端的端部通过焊接工艺与所述第一托板53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钢筋 54与所述第一托板53的焊接长度可大于5倍的所述第一钢筋54的直径。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桩头顶部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的,所述第一钢筋的伸进 桩头的内腔与桩头的金属部分相对的地方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第二种实现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托板51、预留孔(图中未示出) 以及第二钢筋52。其中,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壁上;所 述第二钢筋52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头,所述弯折头涂有混凝土结构胶并插 入所述预留孔中固定;所述第二钢筋52的另一端向空心桩弯折并伸入所述 空心桩4的内腔中,所述第二钢筋52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所述第二托板 51。
该第二种实现结构中,所述第二钢筋5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个,所述 预留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钢筋52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第二钢筋52沿所 述第二托板51的外周均布设置。所述预留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 壁的位置距所述桩帽体1的顶面的距离D1大于或等于(1/6)h,其中,h为 所述桩帽体1的厚度。所述第二钢筋的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4mm,所述第 二托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预留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4mm。在 具体实施时,所述预留孔的孔径可与第二钢筋的直径相同,或所述预留孔 的孔径比第二钢筋的直径稍大一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图1和图3我们可以看出:图1中第一钢筋54 伸入空心桩的内腔中的长度要比图3中第二钢筋52伸入空心桩的内腔中的 长度要短,其原因在于:若图1中预制在桩帽体上的第一钢筋54也采用图 3中第二钢筋52的长度,会因预制的第一钢筋54的长度过长,而不方便插 入到空心桩4的内腔中;而当采用第二种实现结构时可在桩帽体1放置在 所述桩头上后,再伸入第一级孔31将长度较长的第二钢筋52的弯折头涂 上混凝土结构胶并插入所述预留孔中固定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复合地基 用预制空心桩桩帽,还可包括吊环6。其中,所述吊环6的锚脚埋入所述桩 帽体1内。所述吊环6也可预制在所述桩帽体1中,即在浇筑混凝土的过 程中就将吊环插入混凝土的设定位置处,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在具体实 施时,所述吊环可由吊环钢筋弯折形成;所述吊环的锚脚埋入深度大于或 等于10倍的所述吊环钢筋直径。
再进一步的,所述吊环6的数量为偶数个,偶数个所述吊环对称设置 在所述桩帽体上。例如,所述吊环的数量为2个或4个;当数量为2个的 时候,2个所述吊环可对称设置在所述桩帽体的两端,以在起吊装置通过吊 环起吊所述桩帽体时,桩帽体能保持平衡易于放置在空心桩的桩头上,不 至于歪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桩帽体1为矩形体形状。其中,矩形体 形状的所述桩帽体1的六个表面中至少底面11和顶面12为正方形;所述 阶梯孔3贯通所述底面11和所述顶面12;所述阶梯孔3的孔轴线贯穿所述 底面11和所述顶面12的正方形中心点。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桩帽体 的底面和顶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矩形、六边形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 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桩帽体1的厚度h大于或等于15cm;所述第一级 孔的高度H1小于或等于1/2的所述底面到所述顶面的距离h;所述第二级 孔的高度H2大于或等于1/2的所述底面到所述顶面的距离h。例如,桩帽 体的厚度为30cm;当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第一种实现结构时,如图2所示所 述第一级孔的高度H1可选为10cm,所述第二级孔的高度H2可选为20cm; 当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第二种实现结构时,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级孔的高度 H1可选为20cm,所述第二级孔的高度H2可选为10cm。
再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 面和所述顶面的正方形边长L大于或等于1.5倍的所述桩头的最大外轮廓尺 寸。如图所示,当所述桩头为圆柱形桩头时,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正方 形边长L大于或等于1.5倍的所述桩头的外径D2。具体的,当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第一级孔为圆柱孔,所述空心桩的内腔为圆柱孔时,所述第一级孔 31的直径d1满足:
d1=d2±50mm
其中,d1为第一级孔的直径,d2为所述空心桩的内腔直径。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钢筋网片2可处 于所述桩帽体1的上部,所述钢筋网片2距所述桩帽体1的顶面的距离D1 大于或等于(1/6)h,其中,h为所述桩帽体1的厚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钢筋网片中的钢筋的直径可选用大于或等于4mm 的钢筋。如图5所示,所述钢筋网片包括多条平行排列的竖钢条和多条平 行排列的横钢条在交叉点焊接而成;所述钢筋网片中处于中间一列的网孔 的沿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他列网孔在所述横向方向上的尺寸;所述钢 筋网片中处于中间一排的网孔的沿竖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他排网孔在所 述竖向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如图5所示,钢筋网片由10条平行排列的竖 钢条和10条平行排列的横钢条交叉并在交叉点焊接而成。其中,从左向右 数第5条竖钢条和第6条竖钢条之间的间距为18cm;其余的第1条和第2 条、第2条和第3条、第3条和第4条、第4条和第5条、第6条和第7 条、第7条和第8条、第8条和第9条以及第9条和第10条之间的间距为 14cm。从上向下数第5条横钢条和第6条横钢条之间的间距为18cm;其余 的同上此处不再一一例举,其余两相邻横钢条之间的间距为14cm。如图5 所示,所述钢筋网片的最外边缘到所述桩帽体的最外边缘的距离可以是 5cm。在具体实施时,保证横钢条和竖钢条的连续,所述钢筋网片上对应于 所述第一级孔或所述第二级孔位置处的网孔,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尺寸 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级孔或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在所述横向和纵向方 向上的尺寸。如图5所示,钢筋网片上的处于中心处的网孔大于第一级孔 或第二级孔的孔径,这样在第一级孔或第二级孔附近的横钢条和竖钢条就 能避免截断,而保持连续。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固 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是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来实现的。具体的,本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 包括:
步骤101、将空心桩伸入地下,并将所述空心桩的桩头露出地面。
其中,所述空心桩为具有中空内腔的结构,如圆管或方管等等。所述 空心桩的桩头露出地面的长度可在20cm左右,如20cm、21cm或19cm等 等。具体的,所述空心桩的桩头露出地面的长度可在20cm±50mm。
步骤102、将预制好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放置在所述空心桩 上,并使桩头伸入到所述第二级孔内。
其中,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提供的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 帽包括:将钢筋网片2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1。其中,如图5所 示,所述钢筋网片2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如 图3和图4所示,所述桩帽体1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3。所述 阶梯孔3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1上部的第一级孔31和处于所述桩帽体1下 部的第二级孔32。所述第一级孔31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 32的孔截面轮廓尺寸。所述第二级孔32与所述空心桩4的桩头相适配,以 在所述桩帽体1置于所述桩头上时,所述桩头能伸入并置于所述第二级孔 32内。所述桩帽体1上还设用于伸入所述空心桩4内腔中的连接结构5。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可 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具体的实现 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3、将所述连接结构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中。
当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第一种实现结构时,即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托 板以及预制在所述桩帽体上的第一钢筋,本步骤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
在将预制好的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放置在所述空心桩上,并使 桩头伸入所述第二级孔内后,第一钢筋及第一托板随之进入空心桩的中空 内腔中。
当所述连接结构采用第二种实现结构时,即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托 板、预留孔以及第二钢筋,本步骤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
步骤S1、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弯折形成弯折头。
其中,弯折后形成的弯折头可与第二钢筋呈90度。
步骤S2、在所述弯折头上涂好混凝土结构胶后从所述第一级孔中置入 并插入到所述预留孔中。
步骤S3、将所述第二钢筋的另一端向所述空心桩弯折并伸入所述空心 桩的中空内腔中,其中,所述第二钢筋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第二托板。
步骤S4、待所述弯折头与所述预留孔通过所述混凝土结构胶固定后, 再从所述第一级孔向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浇灌混凝土。
步骤104、从所述第一级孔向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浇灌混凝土,通过 凝固的混凝土以及伸入所述空心桩的中空内腔并置于所述混凝土中的所述 连接结构使得所述空心桩与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连接为一个整 体。
其中,所述混凝土的强度大于或等于C2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复合 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的桩帽体所采用的浇筑混凝土可与上述步骤所使用 的混凝土相同。其中,C25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为25MPa。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桩帽体内设置钢筋网片能有效的提高 桩帽体自身的强度;通过在所述桩帽体上开设阶梯孔,其中,处于上方的 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处于下方的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 使得空心桩桩头能置入第二级孔内,而不从第一级孔中露出,通过第一级 孔倒入浇筑混凝土,有助于提高桩帽体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再通过设置 在桩帽体上并伸入空心桩内腔的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提高了桩帽体与空心 桩的固定强度。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桩帽体 与空心桩的固定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且制备简单,能显著提高现场的 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 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 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 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 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 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交换机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 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 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 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 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 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 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 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 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 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 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 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 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 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 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 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 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 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 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 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 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及其固定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地基用预制空心桩桩帽包括将钢筋网片置于混凝土中浇筑而成的桩帽体;其中,所述钢筋网片为多条钢筋交叉焊接形成的具有网孔的网状结构;所述桩帽体上开设有贯通所述桩帽体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处于所述桩帽体上部的第一级孔和处于所述桩帽体下部的第二级孔;所述第一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级孔的孔截面轮廓尺寸;所述第二级孔与空心桩的桩头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