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227259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61861.X

申请日:

2013.12.09

公开号:

CN104687444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1D 1/06申请公布日:20150610|||公开

IPC分类号:

A41D1/06; A41D31/00; D04B21/20

主分类号:

A41D1/06

申请人:

高要市红雨伞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莫运洪

地址:

526118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南岸马安幸福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39

代理人:

孙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具有无缝裤腰、无缝三分裤裆、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和裤脚;无缝裤腰是由内衣机编织而成,无缝三分裤裆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裤腿由正面呈现高密平纹组织、反面呈现毛圈组织的单层双面小圆筒布构成,裤脚由丝袜机编织而成。本发明的一体裤裆部不存在任何接缝,腿部正面平滑光亮、反面温暖柔软,具有外表美观、内部保暖的双重功效,适合外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由无缝裤腰(y)、裤裆(d)、裤腿(t) 和裤脚(j)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裆(t)为无缝三分裤裆(X),其在 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分为前布片(F)和后布片(B),两者在分 缝结合位置(1、2、3、4)上采用分缝结合技术无缝地连接起来;所述的裤腿(t) 为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其由正面呈现高密平纹组织和反面呈现毛圈组织两面 特性的单层织物构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裤 腿(t)的单层织物是正面高密平纹组织和反面毛圈组织一体编织而成的单层双面 小圆筒布。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圆 筒布采用十二路进线的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编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缝三 分裤裆(X)的布面组织为三针经平组织,该三针经平组织是利用贾卡针偏移技术 加厚整条三分裤裆布面形成的厚组织。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腰(y) 用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的1*1假罗纹组织构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裤脚(j) 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的1*1假罗纹组织构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 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无缝裤腰(y),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一体编织无缝三分 裤裆(X),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裤脚(j);用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编织小 圆筒布,然后按裤腿(t)的长度把小圆筒布裁成两个裤腿(t),然后将两个裤 腿(t)的上口与无缝三分裤裆(X)的腿部拼接缝起来,最后将无缝裤腰(y) 缝在无缝三分裤裆(X)上部,将裤脚(j)缝在裤腿(t)下口;经过染色,套 上腿形定型板定型,完成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 无缝三分裤裆(X)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经编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 10-11/12-11//(21),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
2)在基本组织编织过程中,当编织到偶数横列时控制贾卡针偏移导致该偶数 横列的线圈比第一个横列的线圈多跨一个针距达到三针从而编织出三针经平组织;
3)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1、2、3、4)时,在分缝接合位置的具体针位上同 时控制该位置的前后贾卡针的偏移以实现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分缝接合;
4)在编织无缝三分裤裆(X)的腰腹裆部底端位置(6)时,利用贾卡针的偏 移实现前布片(F)和后布片(B)的分缝接合。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织 裤腿(t)时包括以下步骤:在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的下针筒上按一支1脚织针 间隔一支2脚织针的方式排列织针;一、三、五、七、九、十一路三角安装连体的 一、二跑道都是成圈三角;二、六、十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跑道集圈三角、二跑道 浮线三角;四、八、十二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跑道浮线三角、二跑道集圈三角;一、 三、五、七、九、十一路全部的1、2脚织针分别经过一、二跑道成圈三角升针成 圈,编织了平纹组织;二、四、六、八、十、十二路织针升到集圈高度并垫纱时, 纱线被上针片挂起,使二、四、六、八、十、十二路织针弯纱时不能形成集圈,因 而在小圆筒布的正面形成平纹组织;毛圈纱线垫纱时,织针上的平纹线圈不退圈, 织针下降,毛圈纱线开始弯纱,被上针片推出挂起,织针继续下降到最深,上针片 推尽,从而毛圈纱在小圆筒布的反面形成毛圈。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一体 成型的无缝三分裤裆以及正面高密平纹、反面毛圈的裤腿合二为一的保暖一体裤 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针织袜裤,先通过袜机进行编织,编织后的二只袜筒拼裆缝 制或加裆缝制而成,故针织袜裤裆部上均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缝制线。缺点在于: (1)穿着不协调,没有一体化的感觉,特别是外穿比较紧身的衣服时,缝制线的 轮廓就会凸现出来,极不雅观;(2)接缝处容易脱丝,造成接缝处破口;(3)为 追求牢固,袜裤的织法过密,不仅穿着紧绷,不舒适,且十分闷热;(4)袜裤的 生产工艺流程长、效率低。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针织保暖裤,其裤腿部通常有三类:第一类裤腿部是低密平 纹组织,如羊毛裤、粗纱棉裤等,由于采用粗纱线并利用低针数平纹编织机编织, 所以表面粗糙,穿着时极易起毛起球,不适宜外穿;第二类裤腿部是毛圈、拉毛(绒)、 剪毛(绒)等,由于也是采用粗纱线并利用低针数平纹编织机编织或利用毛圈编织 机编织,所以表面粗糙,穿着时极易起毛起球,因此也不适宜外穿;第三类裤腿部 是双层的,即外层采用高密平纹编织机编织,内层则是毛圈、拉毛(绒)、剪毛 (绒)等,所以外层表面细密,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耐磨不易起毛起球,因此 适宜外穿,但是由于采用了双层织物,外内层不贴服,所以不易穿着,使腿部显得 非常臃肿不美观。
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衣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爱美的女性在以 往单纯追求衣物耐穿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舒适和美观外穿性,因此,急需一种一体 成型的、无任何接缝的裤裆与单层的方便穿脱、防寒保暖但拒绝臃肿,显瘦及尽显 完美曲线的裤腿浑然天成、不可分割的一体裤,从而做到整体袜裤天衣无缝,更加 突出女性特有的健美身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 体裤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使一体裤去除裆部的缝骨,使裆部完全无缝,并且 使人穿着更舒爽,其裤腿表面细密、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耐磨不易起毛起球, 可以外穿,并且该一体裤是单层的,穿脱方便,防寒保暖但拒绝臃肿,能够还 原女性的完美曲线。从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着舒适和文雅大方的一体裤。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由无缝裤腰、裤裆、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 和裤脚组成,其中:所述的裤裆为无缝三分裤裆,其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 体编织而成,分为前布片和后布片,两者在分缝结合位置上采用分缝结合技术无缝 地连接起来;所述的裤腿为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其由正面呈现高密平纹组织 和反面呈现毛圈组织两面特性的单层织物构成。
该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将无缝三分裤裆和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合二为 一,裤裆完全无缝,裤腿正面平滑光亮、反面保暖,穿着舒适保暖,使得该一 体裤具有可以外穿并且美观保暖的优良性能。另外,该一体裤的裤腿采用双面 单层织物,穿着时较为贴服,尽显腿部的完美曲线。
优选地,构成所述裤腿的单层织物是正面高密平纹组织和反面毛圈组织一体 编织而成的单层双面小圆筒布。
优选地,所述的小圆筒布采用十二路进线的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编织。
优选地,所述的无缝三分裤裆的布面组织为三针经平组织,该三针经平组织 是利用贾卡针偏移技术加厚整条三分裤布面形成的厚组织。
优选地,所述的裤腰用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的1*1假罗纹组织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裤脚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的1*1假罗纹组织构成。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八路进线内衣 机编织无缝裤腰,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一体编织无缝三分裤裆,用四路进线丝 袜机编织裤脚;用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编织小圆筒布,然后按裤腿的长度把小圆 筒布裁成两个裤腿,然后将两个裤腿的上口与无缝三分裤裆的腿部拼接缝起来, 最后将无缝裤腰缝在无缝三分裤裆上部,将裤脚缝在裤腿下口;经过染色,套 上腿形定型板定型,完成所述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
优选地,编织无缝三分裤裆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经编机贾卡梳栉的基本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 10-11/12-11//(21),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
2)在基本组织编织过程中,当编织到偶数横列时控制贾卡针偏移导致该偶数 横列的线圈比第一个横列的线圈多跨一个针距达到三针从而编织出三针经平组织;
3)在编织分缝接合位置时,在分缝接合位置的具体针位上同时控制该位置的 前后贾卡针的偏移以实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分缝接合;
4)在编织无缝三分裤裆的腰腹裆部底端位置时,利用贾卡针的偏移实现前布 片和后布片的分缝接合。
优选地,编织裤腿时包括以下步骤:在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的下针筒上按一 支1脚织针间隔一支2脚织针的方式排列织针;一、三、五、七、九、十一路三角 安装连体的一、二跑道都是成圈三角;二、六、十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跑道集圈三 角、二跑道浮线三角;四、八、十二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跑道浮线三角、二跑道集 圈三角;一、三、五、七、九、十一路全部的1、2脚织针分别经过一、二跑道成 圈三角升针成圈,编织了平纹组织;二、四、六、八、十、十二路织针升到集圈高 度并垫纱时,纱线被上针片挂起,使二、四、六、八、十、十二路织针弯纱时不能 形成集圈,因而在小圆筒布的正面形成平纹组织;毛圈纱线垫纱时,织针上的平纹 线圈不退圈,织针下降,毛圈纱线开始弯纱,被上针片推出挂起,织针继续下降到 最深,上针片推尽,从而毛圈纱在小圆筒布的反面形成毛圈。
本发明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 征和优点:
(1)无缝三分裤裆由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一体编织成型,三分裤裆上无任何接 缝,符合美观、大方的审美要求;
(2)采用了贾卡针偏移的分缝接合技术,三分裤无任何接缝,从而避免了传统 非一体成型袜裤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袜裤的耐穿性;
(3)采用了相对于两针经平组织来说布面更加厚密的三针经平组织,具有良好 的保暖效果;
(4)根据三分裤裆所需的针数可以在一台经编机上同时制造多条三分裤裆,生 产工艺简单,效率高;
(5)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采用了呈现双面特性的单层织物,即正面为高密 平纹组织平滑光亮,反面为毛圈组织舒适保暖,穿着时较为贴服,能够尽显腿 部的完美曲线。
该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一体裤腿正面平滑光亮、反面保暖,使得该一体裤 具有可以外穿并且美观保暖的优良性能。另外,该一体裤的裤腿采用双面单层 织物,穿着时较为贴服,尽显腿部的完美曲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腰和裤脚织物组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腰的第1、3、5、7路织针编织示意图、裤脚的 第1、3路织针编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腰的第2、4、6、8路织针编织示意图、裤脚的 第2、4路织针编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使用的小圆筒布平铺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的正面平纹织物组织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的反面毛圈织物组织示意图。
图8:是编织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所使用的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的织针和 上针片示意图。
图9:是编织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所使用的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的下针筒 和上针盘、织针和上针片配合编织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编织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所使用的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的下针 筒和上针盘相对配置的正视和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正面平纹织物第一、三、五、七、 九、十一路下针筒三角图及织针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反面毛圈织物第二、六、十路下针 筒三角图及织针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反面毛圈织物第四、八、十二路下 针筒三角图及织针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反面毛圈织物上针盘三角图及上针 片走针轨迹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反面毛圈织物第二、六、十路上针 片和织针配合编织毛圈展开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反面毛圈织物第四、八、十二路上 针片和织针配合编织毛圈展开示意图。
图17、图18、图19:是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腿部分编织反面毛圈织物成毛 圈过程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三分裤裆的前后布片平铺平面说明图,即:从三分裤裆 左侧分缝接合位置剪开的平铺效果图。
图21:是本发明的三分裤裆所使用的双针床经编机横截面针床及梳栉说明 图。
图22:是本发明的三分裤裆所使用机器的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所编织 的基本织物组织,即两针经平组织的示意图。
图23:是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在图22基本织物组织的基础上在编织 偶数横列时整体贾卡针发生偏移形成跨一针针位上成圈的组织,即三针经平组 织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的三分裤裆所使用机器的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所编织 的基本织物组织,即两针经平组织的示意图。
图25:是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在图11基本织物组织的基础上在编织 偶数横列时整体贾卡针发生偏移形成跨一针针位上成圈的组织,即三针经平组 织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三分裤裆前布片与后布片的边缘分缝接合编织技术的说 明图。
图27:是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的贾卡针实现前后布片连接的说明图。
图28:是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的贾卡针实现前后布片连接的说明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编织方法而织造出来的三分裤裆的立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下面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 明的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由裤腰y、裤裆d、裤腿t以及裤脚j组成。
裤脚j用四路进线丝袜机编织,裤腰y用八路进线内衣机编织,均采用1*1 假罗纹组织编织双层扎口。如图2所示的1*1假罗纹组织示意图,第一、三、 (五、七)路的1、3、5……奇数针成圈,2、4、6……偶数针不成圈形成浮线; 第二、四、(六、八)路的全部针成圈;然后重复这样的编织。
要实现这样的组织,如图3所示,将1、3、5……奇数提花片1齿去齿,将 2、4、6……偶数提花片1齿留齿,通过主机电脑程序控制将选针刀1打入工作, 选针刀2退出工作。一方面,因为2、4、6……偶数提花片1齿留齿,所以当 选针刀1打入工作时,选针刀1把提花片1齿压进不工作,在选针三角底下过 去,而不会在选针三角面升起,2、4、6……织针就不会被升起,这时集圈三角 也退出工作,2、4、6……织针将不能升高吃纱线,从而在针背形成浮线。另一 方面,因为1、3、5……奇数提花片1齿去齿,所以当选针刀1打入工作时, 选针刀1不会把提花片压进,这样1、3、5……奇数提花片会在选针三角面升 起,从而把1、3、5……织针升起退圈吃纱线,编织了第一路。第三、(五、 七)路的编织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再如图4所示,提花系统全部退出工作,退圈三角进入工作,将全部织针 升高退圈吃纱线,编织了第二路。第四、(六、八)路的编织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通过以上的配合编织,完成了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脚j、裤腰y的编织。
本发明一体裤的裤裆d由三分裤裆构成,其采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M进 行编织。图20为本发明三分裤裆从左侧剪开的平铺图。三分裤裆在整体上分 为前布片F和后布片B,在结构上由腰腹裆部D和腿部T组成;该前布片F和 后布片B在三分裤裆右侧的分缝接合位置1和三分裤裆左侧的分缝接合位置2 上连接起来。三分裤裆的腿部T由左腿前布片F1和左腿后布片B1、右腿前布 片F2和右腿后布片B2组成,左腿前布片F1和左腿后布片B1在分缝接合位置 3处连接起来构成位于腿部T的圆筒织物,即图29的左腿圆筒;右腿前布片 F2和右腿后布片B2在分缝接合位置4处连接起来构成位于腿部T的圆筒织物, 即图29的右腿圆筒。
左腿圆筒由左腿前布片F1与左腿后布片B1组成,左腿圆筒在其右侧分缝 接合位置3和左侧分缝接合位置2上连接起来;右腿圆筒由右腿前布片F2与 右腿后布片B2组成,右腿圆筒在其左侧分缝接合位置4和其右侧分缝接合位 置1上连接起来。
而编织到腰腹裆部D时可视为两条腿的圆筒织物合为一个腰腹裆部的圆 筒织物,因此其从腰腹裆部底端位置6起无须再在中间的分缝接合位置3和4 针位上继续分缝接合编织,而只需在边缘分缝接合位置1和2上继续作分缝接 合的编织。亦即腰腹裆部的前布片由位于D位置的F1和F2组成,而后布片由 位于D位置的B1和B2组成,如图29,该圆筒织物D的右侧边缘位置为1, 左侧边缘位置为2。
图21是编织三分裤裆所使用的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M的横截面图,其具 有前针床FN(即编织前布片F的针床)和后针床BN(即编织后布片B的针床)。
G1、G2合为一把满机号的前针床的匹艾洲(Piezo)贾卡导纱梳栉,即G1 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G2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
G3、G4合为一把满机号的后针床的匹艾洲(Piezo)贾卡导纱梳栉,即G3 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G4为一把半机号的贾卡梳栉。
贾卡梳栉上的每一根贾卡针均可被人为通过机器技术单独控制,每一根贾 卡针均可且仅可偏移一针。在机器前针床的角度观察,前针床贾卡针可向左偏 一针,后针床贾卡针可向右偏一针。
前、后针床的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G1、G2和G3、G4既能在前针床 成圈又能在后针床成圈。
GB1为前针床的地梳导纱梳栉,GB2为后针床的地梳导纱梳栉,地梳梳栉 为一把满机号的梳栉,其导纱针固定而不能偏移,只能根据垫纱数码控制整体 的垫纱运动动作。前针床地梳栉GB1只于前针床形成线圈,后针床地梳栉GB2 只于后针床形成线圈。
S为通过各导纱梳栉导纱针的纱线,本发明使用满穿的对纱方式,即每把 导纱梳栉的每根导纱针均有独立的一根纱线穿过。
前针床编织前布片F,后针床编织布片B,其分缝接合位置1、2、3、4是 通过该位置的贾卡针偏移在前、后针床均形成线圈实现,且与圆筒外的针位没 有纱线相连,从而实现无须人工缝接的圆筒织物。而通过设定针数内前后针床 均形成线圈实现腰腹裆部底端位置6的前后布片相连接,实现裆部底端的封闭 而无须人工车缝的前后布片缝接。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及更改本发明三分裤裆的幅宽针数。例 如,假设本机器前后针床共有2000针,而设计一条前布片F需250针,后布 片B需250针的三分裤裆,即其前后布片共需500针,那么该机型可一次编织 4条一次成型的三分裤裆,即生产出4条如图20所示的三分裤裆。
首先对本发明三分裤裆所用的编织方法做出综述,如图22、图24所述:
我们要对所使用的经编机的贾卡梳栉进行基本组织编织的设置,经编技术 上是用垫纱数码来确定,前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0-11/12-11//(21); 后针床贾卡梳栉的垫纱数码为:11-12/11-10//(22),即在不控制和改变贾卡梳 栉上的任何贾卡针的偏移的情况下,该贾卡梳栉将都根据上述已设定的垫纱数码进 行针前针背横移垫纱成圈的运动。
根据上述基本组织进行编织时,如纱线21-1和纱线22-1形成相同的织物 组织,前针床贾卡梳栉上的纱线21-1在该梳栉摆到前针床FN时形成一个线圈, 然后摆到后针床BN时不成圈,再摆回前针床FN时在左邻的一根针上成圈, 这样编织出的是经编织物组织中的两针经平组织并循环往复编织形成两针经 平布面。后针床贾卡梳栉上的纱线22-1在首先梳栉摆到前针床FN时不成圈, 摆回后针床BN时形成线圈,再摆到前针床FN时不成圈,再回到后针床BN 时在右邻的针位上成圈,这样同样编织出与21-1相同的织物组织。图11只是 在前针床的角度表示后针床的织物组织,所以呈现出了反过来的错觉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所需要的厚型布面织物,我们利用贾卡梳栉上贾卡针的偏移 技术来实现厚组织的编织,如图23、图25所示,其组织S1和S2均是通过在 编织偶数横列时控制贾卡针的偏移导致该偶数横列的线圈比第一个横列的线 圈多跨一个针距达到三针,即编织出经编织物组织中的三针经平组织。该组织 比两针经平组织21、22更厚更密实。前针床贾卡梳栉上的纱线S1-1在编织第 一个横列时与21-1相同,然后该梳栉摆到后针床BN时仍与21-1一样,当回 到前针床FN时由于在原本的针位上再偏移一针,所以在再跨一针的针位上成 圈,最后摆到后针床BN时与21-1相同,因此编织出的织物S1-1比21-1的延 展线更长且多一根,所以织物更厚密。同理,后针床贾卡梳栉上的纱线S2-1 也在编织偶数横列时在原本22-1针位上再偏移一针成圈,所以同样编织出三针 经平组织的织物。而为使整条三分裤裆都编织出厚型的布面织物,所以从三分 裤裆的腰腹裆部底端位置一直到编织完成控制所有贾卡梳栉上的贾卡针在编 织偶数横列时都发生偏移来实现三针经平技术进行编织。这种横跨三针编织的 三针经平组织织物,比两针经平组织更厚密、更牢固,配合使用较粗的纱线可 以编织出更适合春凉、秋凉季节穿着的厚型单层保暖三分裤裆。
综上所述,本发明三分裤裆由贾卡梳栉G1、G2、G3、G4编织前、后布片 F和B织物的基本组织(前针床如图22,后针床如图24),并通过贾卡针偏移 技术编织成较厚的三针经平组织(前针床如图23,后针床如图25)的三分裤 裆布面。即前针床形成一块前布片F,后针床形成一块后布片B,为实现同时 编织出圆筒织物,就必须在前后两块布片织成圆筒织物的分缝接合位置1、2、 3、4利用贾卡针的偏移技术控制该位置的纱线对前后布片进行分缝接合的编织 工序。
该三分裤裆的编织效果如图29所示,是根据人下半身腿型塑造,所以有两 条腿部的圆筒织物及一个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圆筒织物。
本发明三分裆裤由下至上,即由裤裆的腰腹裆部底端位置开始编织,一直 到编织完裆部圆筒织物结束。
本发明的三分裤裆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本发明三分裤裆采用的匹艾洲(Piezo)贾卡梳栉中的每一根针每一 个编织横列都可以被单独控制是否偏移,其偏移距离为一个针距。
在贾卡针不发生偏移的情况下,贾卡梳栉G1、G2和G3、G4将仍然按其基 本织法即两针经平组织(前针床如21,后针床如22)进行编织,如图22中的 纱线21-1(前针床),图24中的纱线22-1。但如前所述,本发明三分裤裆按 要求需要编织比两针经平更厚密的织物组织,所以利用贾卡针的偏移技术在两 针经平基本组织的基础上编织到偶数横列时贾卡梳栉上的所有贾卡针均偏移 一针成圈而形成编织三针经平组织的织物(前针床如图23,后针床如图25), 所以三针经平组织的实际上就是本发明三分裤的布面织物组织。
第二,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的前后布片缝合的编织,具体为:前针床贾卡 导纱梳栉G1、G2在前针床FN编织第一个线圈横列时不发生偏移形成应有的 线圈,接着当前针床贾卡梳栉摆到后针床BN时发生偏移形成一个线圈,再回 到前针床FN时发生偏移导致在多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一个线圈,再到后针床 BN时不发生偏移没有形成线圈,这样就完成一个编织循环,并实现了前、后 布片有纱线相连接,见图27中纱线6F1。
后针床贾卡导纱梳栉G3、G4也做相应的偏移运动,该梳栉摆到前针床FN 时发生偏移导致该纱线在前布片F形成线圈,接着摆回后针床BN时不发生偏 移形成一个固有的线圈,再到前针床FN时不发生偏移没有形成线圈,最后摆 回后针床BN时发生偏移在多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而完成一个编织循环, 见图28中纱线7B1。
利用这个技术根据三分裤裆实际设计针数及针位设定和控制其贾卡针的偏 移,就可以实现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的前后布片缝合。在腰腹裆部的底端位 置6,即两腿圆筒到臀部的中间位置需要设定若干针来编织前后布片的连接, 以防止三分裤裆开裆的情况。
第三,前后布片腿部T的两腿间及腰腹裆部D的分缝接合位置1、2、3、4的 分缝接合以形成两条腿的圆筒织物及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的一个圆筒织物的编织。
前后布片腿部T的两腿间及腰腹裆部D的分缝接合位置1、2、3、4的编织, 具体为:这些分缝接合位置1、2、3、4均为前后布片F、B、F1、B1、F2、B2的分 缝接合位置,通过分缝接合技术实现并编织出与旁边纱线分离的圆筒织物,即形成 独立的圆筒织物。例如本发明三分裤裆腿部T是两条独立分离的圆筒织物,而编织 到腰腹裆部D时两条圆筒织物合并为一条大的圆筒织物,所以分缝接合位置3、4 在编织到腰腹裆部的底端位置6时即停止前后布片分缝接合的编织,而分缝接合位 置1、2是从三分裤裆的腰腹裆部底端位置一直到编织完成为止。
该分缝接合技术通过控制该具体位置的贾卡针的偏移来实现,具体实现方式 如下。以一个圆筒织物为例(其他圆筒织物织法同理),在需要实现圆筒织物的边 缘位置,前后布片必须接合且与旁边圆筒外的纱线分离,否则形成的圆筒会有多余 纱线连接,造成圆筒织物的不完整甚至破损。在该边缘位置的具体针位上需要同时 控制该位置的前后贾卡针的偏移才能实现前后布片的分缝接合。如图26所示,首 先,在圆筒织物的右方边缘位置,前针床的贾卡梳栉G2的该位置贾卡针在前针床 编织第一个线圈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的线圈的针位不形成线圈,然后该梳栉 摆动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发生偏移而在后针床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回前针床时发生 偏移导致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最后摆到后针床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 走法不形成线圈,如纱线5F1;后针床的贾卡梳栉G4的该位置贾卡针在前针床编 织第一个线圈时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不形成线圈,然后该梳栉摆动到后 针床时该贾卡针不发生偏移仍按基本组织的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再摆到前针床时发 生偏移形成位于前针床的一个线圈,最后摆会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该形成的 线圈的针位上不形成线圈,如纱线5B1。这样就实现了该针位的前后布片相连接且 与旁边圆筒外的纱线相分离,即完成了圆筒右边的分缝接合,并形成该位置组织基 本与布面组织相一致的效果。同理,在圆筒织物的左边也需实现前后布片的分缝接 合,前针床贾卡梳栉G1的该位置贾卡针在编织第一个横列时不偏移仍按原基本组 织走法形成一个线圈,当G1摆到后针床时该贾卡针不发生偏移没有形成线圈,再 摆回前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本的线圈不能形成,最后摆到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形成 一个线圈,见纱线5F2;后针床贾卡梳栉G3的该位置贾卡针在前针床发生偏移形 成一个线圈,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原有的线圈不能形成,再摆到前针床时不 发生偏移仍按原基本组织织法不形成线圈,最后摆回后针床时发生偏移导致该纱线 在跨一针的针位上形成线圈,见纱线5B2。所有圆筒织物都根据实际设计高度按本 分缝接合技术循环进行编织实现。
在上述编织方法中都未提及对本机器的地梳梳栉(前针床GB1和后针床 GB2)的应用,因为本发明三分裤裆的编织可以在不使用地梳梳栉的情况下仅 利用前后针床的贾卡梳栉即可完成。当然为了增加三分裤裆的牢固度和厚度, 我们也可以应用地梳梳栉,但地梳梳栉只能使用经编织物组织中的编链组织或 者衬纬组织。
根据三分裤裆实际设计尺寸所需,结合纱线实际厚度、张力等因素,通过 本发明的方法即可织造出没有传统裤裆的车缝工序及其造成的接合车缝线的 一体成型三分裤裆。
本发明的一体裤的裤腿t是采用正面呈现高密平纹组织、反面呈现毛圈组织 的小圆筒布构成。如图5所示为正面平纹、反面毛圈的小圆筒布的示意图。图 6、图7所示为小圆筒布的正面平纹、反面毛圈织物组织示意图。
正面平纹、反面毛圈的小圆筒布采用双面小圆机编织。为了编织正面呈现 高密平纹组织、反面呈现毛圈组织的小圆筒布,需要将双面小圆机的上针盘进 行了改造,构成十二路进线的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如图8所示,上针盘使用 一跑道的上针片,下针筒使用两跑道的1脚织针和2脚织针。图9所示为双面式 平纹毛圈小圆机上针盘和下针筒、上针片和织针配合编织剖面示意图;图10所示 为双面式平纹毛圈小圆机上针盘和下针筒相对配置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其配置为 下针筒采用高密针距40针以上,对应上针盘采用针距20针以上。上针片主体 的厚度为0.2mm,上针片的前端用于挂毛圈。由于下针筒织针的针距采用高密, 针距为40针以上,挂毛圈时上针片极易碰到下针筒织针。为了避免出现上针片 碰到下针筒织针的现象,上针片的前端厚度必须变薄。也就是说,上针片前端的厚 度相对于上针片主体较薄。同时还要保证上针片前端的硬度,为此在制作上针片时 采用挤压工艺技术,将上针片前端厚度挤压为0.12mm。
如图11、图12、图13所示,按一支1脚织针间隔一支2脚织针的方式排列 织针装在下针筒上;一、三、五、七、九、十一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二跑道 都是成圈三角;二、六、十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跑道集圈三角、二跑道浮线三 角;四、八、十二路三角安装连体的一跑道浮线三角、二跑道集圈三角。图14 所示为上针盘三角图及上针片走针轨迹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一、三、五、七、九、十一路全部的1、2脚织针都分别经 过一、二跑道成圈三角升针成圈,所以编织了平纹组织;如图12、图13所示, 虽然二、四、六、八、十、十二路织针升到集圈高度,但因为如图15、图16 所示,二、四、六、八、十、十二路垫纱时,纱线被上针片挂起,使二、四、 六、八、十、十二路织针弯纱时不能形成集圈,所以一、三、五、七、九、十 一路仍然保持是平纹组织,这样就会在小圆筒布的正面组织显示为如图6所示 的平纹组织。
如图15、图16、图17所示,毛圈纱线垫纱,织针上的平纹线圈不退圈; 如图18所示,织针下降,毛圈纱线开始弯纱,被上针片推出挂起;如图19所 示,织针继续下降到最深,上针片推尽,从而使毛圈纱线形成长线弧(即毛圈); 所以小圆筒布的反面组织显示为如图7所示的毛圈组织。通过以上的配合编织, 完成了本发明一体裤裤腿t所需要的如图5所示的小圆筒布。
然后按裤腿t的长度把小圆筒布裁成若干个裤腿t,然后将两个裤腿t的上 口与裤裆d的腿部T拼接缝起来,最后将无缝裤腰y缝在裤裆d的上部,将裤 脚j缝在裤腿t下口;经过染色,套上腿形定型板定型,完成所述的一种无缝高 密平纹毛圈一体裤。
附图标记说明列表
F:前布片;
B:后布片;
1:通过G2、G4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腿外侧 位置,即前后两块布片的右侧分缝接合位置;
2:通过G1、G3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腿外侧 位置,即前后两块布片的左侧分缝接合位置;
3:通过G2、G4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左腿内 侧位置;
4:通过G1、G3该位置的贾卡针形成的前片与后片的连接线,位于右腿内 侧位置;
6:位于臀部的腰腹裆部底端前后布片连接位;
F1:左腿的前布片;
F2:右腿的前布片;
B2:右腿的后布片;
B1:左腿的后布片;
T:腿部;
D:腰腹裆部;
2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21-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22: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22-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两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S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三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S1-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编织的三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S2: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三针经平基本组织结构;
S2-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编织的三针经平基本组织的纱线;
5F1:圆筒织物右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前针床贾卡梳栉G2的贾卡针编织方 法;
5B1:圆筒织物右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后针床贾卡梳栉G4的贾卡针编织方 法;
5F2:圆筒织物左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前针床贾卡梳栉G1的贾卡针编织方 法;
5B2:圆筒织物左侧分缝接合位置位于后针床贾卡梳栉G3的贾卡针编织方 法;
6F1:前针床贾卡梳栉G1、G2既在前针床编织三针经平组织又在后针床 成圈的前后布片连接的编织方法。
7B1:后针床贾卡梳栉G3、G4既在后针床编织三针经平组织又在前针床 成圈的前后布片连接的编织方法。
FN:前针床及织针;
BN:后针床及织针;
M:双针床带贾卡梳栉拉舍尔经编机器;
GB1:前针床地梳梳栉;
G1:前针床匹艾州(Piezo)贾卡梳栉中第一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G2:前针床匹艾州(Piezo)贾卡梳栉中第二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G3:后针床匹艾州(Piezo)贾卡梳栉中第一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G4:后针床匹艾州(Piezo)贾卡梳栉中第二把半机号贾卡梳栉;
GB2:后针床地梳梳栉;
S:纱线。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无缝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及其制造方法,具有无缝裤腰、无缝三分裤裆、高密平纹毛圈一体裤腿和裤脚;无缝裤腰是由内衣机编织而成,无缝三分裤裆在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上一体编织而成,裤腿由正面呈现高密平纹组织、反面呈现毛圈组织的单层双面小圆筒布构成,裤脚由丝袜机编织而成。本发明的一体裤裆部不存在任何接缝,腿部正面平滑光亮、反面温暖柔软,具有外表美观、内部保暖的双重功效,适合外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