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678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07 C N 1 0 2 7 6 7 8 7 3 A *CN102767873A* (21)申请号 201210274487.3 (22)申请日 2012.08.02 F24F 3/14(2006.01) F24F 13/30(2006.01) (71)申请人李贤锡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 和桂路和桂十街信业楼13座63号 (72)发明人李贤锡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曾旻辉 (54) 发明名称 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法 (。
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包 括组合蒸发器、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能提 供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循环装置;除湿导热管贯 穿进气通道的下方与回气通道的下方,除湿导热 管、出风口导热管各分别接入到热交换循环装置 其热交换循环回路中;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其下方 设有连通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的除雾腔,除雾腔 其内部设有防止进气出口与回气入口直接连通的 水雾阻隔网,排水口连通除雾腔。该种空调器出 风的温度与湿度可独立控制,运用以“除湿为主, 降温为辅”的空气调节方式,处理出湿度稍低、温 度适中,有益健康和舒适的空气,而且更加环保节 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对空气的处理方法。 (51)I。
3、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5 页 1/1页 2 1.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包括组合蒸发器、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能提供热 交换介质的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其内部设有多个彼此相邻间隔 排列的进气通道与回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的上方和回气通道的上方对应地设有进气入 口和回气出口,进气通道的下方和回气通道的下方对应地设有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除湿 导热管贯穿进气通道的下方与回气通道的下方,出风口导热管贯穿进气通道的上方与回气 通道的上方;除湿导热管。
4、、出风口导热管各分别接入到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热交换循环回路 中;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其下方设有连通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的除雾腔,除雾腔其内部设有 防止进气出口与回气入口直接连通的水雾阻隔网,排水口连通除雾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入口和回气出 口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的顶端,或者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 道的靠近顶部处的侧端;所述的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 道的底端,或者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靠近底部的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各进气通道其进气入 口的中心点和进。
5、气出口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连线,该进气通道的相邻回气通道的回气入口 的中心点和回气出口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在过第二连线的竖直面上产生正 投影,该正投影与第二连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入口外部设有 进风罩,进风罩其内腔与所有的进气入口相通;所述的回气出口外部设有出风罩,出风罩其 内腔与所有的回气出口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通道和回气通道 由位于组合蒸发器其主体内的散热片分隔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出风口导热管其设置 靠近回气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
6、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口设置在除雾 腔的最低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热 交换循环回路由热交换循环主回路和热交换循环支路构成,除湿导热管接入到热交换循环 主回路中,出风口导热管接入到热交换循环支路中。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对空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 下步骤,1)把从外界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冷;2)把预冷后的空气冷凝析出水滴;3)把冷凝析 出水滴后的空气通过水雾阻隔网分离其中的水雾;4)再把通过水雾阻隔网的空气回热;5) 再把将要出外界的空气调节至所需温度后流出。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
7、的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对空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 下步骤,1)把从外界进入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预冷;2)把预冷后的空气通过除湿导热管周 围区域冷凝析出水滴;3)把冷凝析出水滴后的空气通过水雾阻隔网分离其中的水雾;4)再 把通过水雾阻隔网的空气通过回气通道回热;5)再通过出风口导热管把将要出外界的空气 调节至所需温度后流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67873 A 1/9页 3 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及对空气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具体涉及一种可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 进行独立调节的空调器,属于制冷技术领域。还涉及了对空气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
8、0002 众所周知,在炎热气候时采用空调器,会令人产生凉快清爽的舒适感觉,这种感觉 是源于空调器把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降低所致。传统空调器主要着重于对空气降温,在降温 的同时利用蒸发器较低的表面温度对流经的空气顺道除湿,实际上除湿只是空调器的一个 副功能。传统空调器在对空气冷却顺带除湿时,除湿冷凝温度只能跟随出风温度,出风温度 的高低直接影响除湿效果,在炎热天气时会受到制冷功率限制使出风温度偏高,造成除湿 不足。而在低温天气尤其是湿冷季节,利用空调器除湿会导致本来寒冷的室内温度更低,比 如在寒冷季节时为降低车内空气湿度,防止挡风玻璃结露影响视线,需要把空气降温除湿, 但这样会导致车内温度更低,只能。
9、开大暖风御寒,所以出现在同一空间同时制冷和吹热风 的矛盾,大大增加了能耗,这种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 0003 降低湿度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健康、舒适和节能方面有重要意义。人 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和热传导途径,当空气含水量降低后,空气的蒸气压跟随降低,会 促进人体排汗散热,在气温30,相对湿度40%时,人会感觉相当舒服,而气温在28,相对 湿度80%时,会让人感到很不自在,对于舒适度来讲,湿度的影响不亚于温度,对于空调器 把除湿功能定位为“副功能”实在是不应该。 000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人在相对湿度40-60%之间的空气环境中感觉最为舒 适,而现有的空调技术对空气湿度关注度。
10、不够,只着重降温来实现人们的舒适感,而实际上 湿度稍低、温度适中的空气环境更有利于体表排汗散热,舒适感会更好,更有益健康,尤其 于对身体虚弱的人,可减少“空调病”的发生。本发明解决了空调器除湿时冷凝温度与出风 温度相互牵制的问题,可分别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独立调节,实现最理想的健康舒适 环境,而且更加节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该种空调器出风的 温度与湿度可独立控制,包括可通过单冷式空调器做到几乎不降低室温的情况下大幅降低 空气湿度,运用以“除湿为主,降温为辅”的空气调节方式,处理出湿度稍低、温度适中,有益 健康和舒适的空气,而且更加环保。
11、节能。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空气的处理方法。 0007 本发明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包括组合蒸发器、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能提供 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其内部设有多个彼此相邻间 隔排列的进气通道与回气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的上方和回气通道的上方对应地设有进气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2/9页 4 入口和回气出口,进气通道的下方和回气通道的下方对应地设有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除 湿导热管贯穿进气通道的下方与回气通道的下方,出风口导热管贯穿进气通道的上方与回 气通道的上方;除湿导热管、。
12、出风口导热管各分别接入到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热交换循环回 路中;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其下方设有连通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的除雾腔,除雾腔其内部设 有防止进气出口与回气入口直接连通的水雾阻隔网,排水口连通除雾腔。 0009 本发明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0010 所述的进气入口和回气出口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的顶端,或者 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的靠近顶部处的侧端;所述的进气出口和回气入口 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的底端,或者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 靠近底部的侧端。 0011 所述各进气通道其进气入口的中心点和进气出口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连线,该进 。
13、气通道的相邻回气通道的回气入口的中心点和回气出口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 线在过第二连线的竖直面上产生正投影,该正投影与第二连线相交。 0012 所述的进气入口外部设有进风罩,进风罩其内腔与所有的进气入口相通;所述的 回气出口外部设有出风罩,出风罩其内腔与所有的回气出口相通。 0013 所述的水雾阻隔网至少为一张或多张,水雾阻隔网设于除雾腔其腔内的进气出口 与回气入口之间。 0014 所述进气通道和回气通道由位于组合蒸发器其主体内的散热片分隔而构成,散热 片的间距为1毫米至9毫米之间。 0015 所述出风口导热管其设置靠近回气出口。 0016 所述的排水口设置在除雾腔的最低位置。 001。
14、7 所述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热交换循环回路由热交换循环主回路和热交换循环支路 构成,除湿导热管归属于热交换循环主回路,出风口导热管归属于热交换循环支路,除湿导 热管接入到热交换循环主回路中,出风口导热管接入到热交换循环支路中。 0018 本发明对空气的处理方法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19 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对空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把从外 界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冷;2)把预冷后的空气冷凝析出水滴;3)把冷凝析出水滴后的空气通 过水雾阻隔网分离其中的水雾;4)再把通过水雾阻隔网的空气回热;5)在把将要出外界的 空气调节至所需温度后流出。 0020 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对空气的处。
15、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把从外 界进入的空气通过进气通道预冷;2)把预冷后的空气通过除湿导热管周围区域冷凝析出水 滴;3)把冷凝析出水滴后的空气通过水雾阻隔网分离其中的水雾;4)再把通过水雾阻隔网 的空气通过回气通道回热;5)再通过出风口导热管把将要出外界的空气调节至所需温度后 流出。 0021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0022 1、采用独立的除湿导热管负责空气除湿,并加长了空气与散热片的热交换路径, 进气通道增加了空气的预冷环节,蒸发器在同等的蒸发温度下能使空气获得更低的露点, 析出更多水分,解决了高温气候除湿时出风温度偏高导致除湿不足的问题。 0023 2、增设水雾阻。
16、隔网有效阻止空气流入回气通道时,把露水和悬浮于空气中的水雾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3/9页 5 带入,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 0024 3、回气通道增加了空气的回热环节,解决了低温气候时除湿后出风温度过低问 题,除湿回热后的空气最后通过出风口导热管调节至最合适的出风温度,出风空气湿度和 温度可灵活独立控制,解决了除湿冷凝温度与出风温度相互牵制的问题。 0025 4、组合蒸发器内密集相邻的进气通道与回气通道,各自的空气出入口的中心连线 在散热片所在平面的投影线相交,使进出气流大面积交叉对流实现高效的热交换,实现进 出空气之间的显热快速转移,在不需要从外部提供能量的情况下,使组合蒸。
17、发器内进入和 出去的空气分别得到预冷和回热,减少除湿时因空气显热变化所消耗的能量,降低制冷压 缩机负载,节省空调器耗电。 0026 5、出风口导热管与除湿导热管可各自独立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热交换循环回路,出 风导热管可对出风进行降温或加温,并通过控制热交换介质的流量,分别实现对空气除湿 降温、单纯除湿、除湿加温、单纯加温的综合功能。 0027 6、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适用面广,使用方便。 0028 7、本发明把现有的“进风降温顺带除湿出风”的处理流程改变为“进风预 冷独立冷凝除湿气雾隔离回热独立气温调节出风”的处理流程,把传统空调技 术一贯以来“除湿露点必从出风温度”改变为“除湿露点不从出。
18、风温度”的制冷除湿模式, 空调器出风的温度与湿度可独立控制,包括可通过单冷式空调器做到几乎不降低室温的情 况下大幅降低空气湿度。本发明运用以“除湿为主,降温为辅”的空气调节方式,提供一种 能处理出湿度稍低、温度适中,更有益健康和舒适的空气且更加环保节能的空调器。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图5、图6是组合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图4分别是图2的A-A方向、B-B方向的剖视图。 0032 图7、图10、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组合蒸发器的示意图。 0033 图8、图9是分别是图7的C-C方向、D-D方向的剖视图。 0034 图12为蒸发器。
19、顶部或底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0036 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包括组合蒸发器4、除雾腔7、水 雾阻隔网8、排水口9、能提供热交换介质的热交换循环装置;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其内部设 有多个彼此相邻的进气通道14与回气通道15,所述的进气通道14的上方和回气通道15的 上方对应地设有进气入口17和回气出口20,进气通道14的下方和回气通道15的下方对应 地设有进气出口19和回气入口21;多段除湿导热管10贯穿进气通道14的下方与回气通 道15的下方,多段出风口导热管13贯穿进气通道14的上方与回气通道15的上方;除湿导 。
20、热管10、出风口导热管13各分别与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热交换循环回路连接;所述的组合蒸 发器其下方设有连通进气出口19和回气入口21的除雾腔7,除雾腔7其内部设有防止进气 出口19与回气入口21直接连通的水雾阻隔网8,排水口9连通除雾腔7。本例中的热交换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4/9页 6 循环装置由制冷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阀3、室温调节阀11、旁通阀12构成,制冷压缩机 1的出口与冷凝器2、节流阀3、除湿导热管10、旁通阀12依次串联连接,旁通阀12的出口 与制冷压缩机1入口连接,制冷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阀3、除湿导热管10、旁通阀12形 成热交换循环主回路;室温调节阀。
21、11与出风口导热管13串联连接形成热交换循环支路,室 温调节阀11的入口与旁通阀12的入口连通,出风口导热管13的出口与旁通阀12出口连 通。 0037 所述进气通道14和回气通道15由位于组合蒸发器其主体内的散热片16分隔而 构成;组合蒸发器4其除湿导热管10从低至高迂回向上延伸,其各水平设置的水平管段分 别穿过组合蒸发器4下方部分的散热片16;出风口导热管13从低至高迂回向上延伸,其各 水平设置的水平管段分别穿过组合蒸发器4上方部分的散热片16。 0038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进气入口17设置在进气通道14的顶端或靠顶部的 侧端,回气出口20设置于回气通道15的顶端或靠顶部的侧端。
22、,所述的进气出口19和回气 入口21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的底端或靠底部的侧端。 0039 所述各进气通道其进气入口17的中心点和进气出口19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连 线,该进气通道的相邻回气通道的回气入口21的中心点和回气出口20的中心点连线为第 二连线,第一连线在过第二连线的竖直面上产生正投影,该正投影与第二连线相交。这样可 以使经过进气通道的气体流动主路线与经过回气通道的气体流动主路线相互交错,利于气 体在进气通道和回气通道中运行时具有最长的路线,可以使气体与进气通道或回气通道其 壁的热交换进行得更彻底,热交换更充分,可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0040 所述进气入口、进气出口、回气入。
23、口、回气出口的形成可以由堵塞物18实施封闭 进气通道或回气通道上、下端开口位置的相应部分而形成。 0041 所述的进气入口17外部设有进风罩5,进风罩5其内腔与所有的进气入口17相 通;所述的回气出口20外部设有出风罩6,出风罩6其内腔与所有的回气出口20相通;所 有进气入口17通过进风罩5连通至总进风口22,所有回气出口20通过出风罩6连通至总 出风口23。 0042 所述的水雾阻隔网8至少为一张也可以为多张,水雾阻隔网8设于除雾腔7其腔 内的进气出口19与回气入口21之间。 0043 所述出风口导热管13其设置靠近回气出口20。 0044 所述的排水口9设置在除雾腔的最低位置。 0045 。
24、一种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对空气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把从外界进入的 空气通过进气通道预冷;2)把预冷后的空气通过除湿导热管周围区域冷凝析出水滴;3)把 冷凝析出水滴后的空气通过水雾阻隔网分离其中的水雾;4)再把通过水雾阻隔网的空气通 过回气通道回热;5)再通过出风口导热管把将要出外界的空气调节至所需温度后流出。 0046 工作原理: 0047 以下主要阐述本发明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处理方法、流程及相关原理,以及其与 传统技术的差异和进步之处。 0048 本发明健康舒适节能空调器,通过制冷压缩机驱使,冷媒通过节流阀由组合蒸发 器的除湿导热管进入,由下至上迂回到达高位出口流出,之后分成两路,一。
25、路通过室温调节 阀进入出风口导热管,另一路经旁通阀与出风口导热管出口流出的冷媒汇合进入制冷压缩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5/9页 7 机。室内空气由风机驱使,由总进风口通过进风罩内各个进气入口进入进气通道,由上至下 流经散热片和除湿导热管,到达除雾腔后穿过水雾阻隔网进入回气通道,并由下至上流经 除湿导热管和其周边散热片,再流经出风口导热管和其周边散热片后由回气出口流出,最 后通过出风罩集中由总出风口流出。组合蒸发器内各进气通道的空气由上至下流动,与冷 却后经回风通道由下至上流出的空气首先通过通道壁产生热交换,然后与除湿导热管由下 至上流动的冷媒产生热交换,使组合蒸发器内部空气温。
26、度由上至下逐渐降低,其上方接近 室内空气的温度,下方接近除湿导热管的表面温度。 0049 横穿进气通道和回气通道的导热管和胀紧金属管段,会让其内部流动的空气形成 紊流,进一步提高进出空气的热交换效率。 0050 组合蒸发器内密集相邻的进气回气通道,通过呈对角分布的空气出入口使进出气 流大面积交叉对流实现高效的热交换,实现进出空气之间的显热快速转移,使组合蒸发器 内进入和出去的空气分别得到预冷和回热。 0051 空气由进气通道由上至下接触散热片和除湿导热管,其温度逐步降低,当温度低 于水蒸气的饱和露点时,空气中超饱和浓度的水分就会析出与空气分离。 0052 与空气分离后的水分由气态变为液态,部分。
27、水滴流进除雾腔底部经排水口排出, 但部分会呈雾状悬浮在空气中,如果不对这部分水雾处理,这些水分很容易跟随空气返回 室内。 0053 为防止除雾腔内所形成的水雾上窜,在除雾腔内设置水雾阻隔网,这样从进气通 道折返到回气通道的空气必须要流经阻隔网,空气中的水雾遇上低温的阻隔网,会形成挂 珠流淌下来,有效阻止水雾随空气带出。 0054 冷却除雾后的空气从除雾腔由下至上折返进入各个回气通道,由于组合蒸发器的 温度由下至上逐渐升高,空气从回气通道下方往上流动时会通过通道壁吸收进气通道内空 气的热量使其温度逐步恢复,因热交换温差其温度会比室温略低一些,如需要对空气进一 步冷却,通过室温调节阀控制出风口导热。
28、管的冷媒流量,可根据需要对出风重新降温,可调 节至合适的出风温度。通过控制节流阀控制冷媒流量或蒸发压力,可控制冷凝露点温度来 调节除湿量,通过控制室温调节阀与旁通阀之间的冷媒流量比例,可灵活控制出风温度,空 调器的出风温度和湿度可独立控制。 0055 由于冷媒的流动路径是先通过除湿导热管再到达出风口导热管,冷媒在除湿阶段 多少要消耗一定的冷量,所以,冷媒在到达出风口导热管时的温度不会比之前要低,出风口 导热管的温度不会低于除湿导热管的温度,形成除雾腔内的空气温度在所有区域中相对最 低,通过回气通道到最后流出的空气,其水蒸气不会出现饱浓度也就不会再有结露产生,再 不会有水雾或水滴带出的可能。 0。
29、056 当室内空气流经进气通道靠近除湿导热管时,已吸收大部分从回气通道内冷却后 折返出去空气的冷量,接触除湿导热管前空气已充分预冷,在流经除湿导热管周围区域后, 与周边导热管和散热片表面的温差比传统空调器少很多,因空气获得的露点更低使结露条 件大大改善,在同等蒸发温度和同等过风量的情况下,本发明比传统空调器除湿效能显著 提高。 0057 传统空调器的出风温度一般在8-14,而在夏天其出风温度都在12或以上,传 统空调器的除湿量与其出风温度有直接关系,空气在离开蒸发器散热片瞬间的区域是其整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6/9页 8 个冷却过程中温度最低的区域,该区域的水蒸气饱和浓度决。
30、定了除湿后空气的含水量。本 发明则有所不同,因为其出风口不是空气在整个冷却过程中温度最低的区域,而是位于除 雾腔内,除湿后的空气含水量取决于除雾腔内水蒸气的饱和浓度。 0058 传统空调器在空气与蒸发器的热交换的时间和路径很短,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与其 冷却后的空气温度相差甚大,在30以上进风温度时其温差一般在10左右,而且进风温 度越高其温差越大。本发明使空气与散热片的热交换路径与时间要长很多,其热交换温差 可在2左右,而且进风温度再高也几乎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两者在相同的蒸发器温度时, 本发明除湿区域的露点要低8左右,根据两者露点差额计算各自的水蒸气饱和浓度,以出 风空气12时的空气含水量为例。
31、,传统空调器只能达到10g/m 3 ,而本发明可达到6.4g/m 3 , 除湿量提高36%。 0059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不是通过牺牲制冷机的能效比将蒸发温度调低来换取低露 点,而是在现有蒸发温度基础上提高热交换效率来降低空气的露点,再加上除雾腔内水雾 阻隔网可对流经空气中的绝大部分露珠阻隔,而传统空调器的散热片上附着的露水及片间 悬浮的水雾,很容易被风机带出,俗称“喷白烟”。本发明与传统空调器对水分的处理能力可 形容为:前者“抓得多,跑的少”,而后者“抓得少,跑的多”。 0060 本发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除湿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高效的热交换使流经 的空气获得更低露点而析出更多水分,结合。
32、内部结构把析出的水分更多地留住,综合以上 在同等蒸发温度的情况下,本发明比现有空调器其出风含水量可减少约一半,大大提高除 湿效果。 0061 传统空调在室温较低时所采取的除湿方式,是通过间歇开启制冷压缩机实现除 湿,该方式会导致在压缩机运转时使人感觉寒冷,在压缩机停止时令人产生气闷的感觉。本 发明在上述情况下可几乎不降低室温的情况下连续除湿产生干爽空气,让人感到非常舒 适。 0062 如在2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的湿冷季节,可减少甚至关闭室温调节阀, 空气通过除湿导热管除湿并回热后不再降温直接吹出,出风相对湿度可在35%左右,通过 回风通道与进气通道空气的热交换,最后的出风温度可达到1。
33、8,该温度的空气进入室内 循环后预计只降低室温1以内,但可大幅降低空气湿度。而传统空调器在上述温度下,出 风温度会在12以下,为了满足除湿需要,使本来低温的室内会变得更加寒冷并增加耗电。 0063 传统空调器设有的“除湿模式”,可提供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采用,在“除湿模式” 时,制冷压缩机间歇运转以防止室温不断降低,也避免蒸发器出现结霜。同时,送风风机的 运行速度在“除湿模式”时会降低,有时会非常缓慢,是为了防止空气过快流过蒸发器表面, 因热交换不充分导致水蒸气来不及结露而影响除湿效果,也防止风力过大把附着在蒸发器 表面的水滴吹往室内。但问题是:压缩机开停的周期过长,会导致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波。
34、 幅过大,让人有不适感,如果压缩机开停的周期过短,因频繁启动会降低其寿命,而且增加 耗电,而送风风机慢下来也会影响室内空气的流动性,会让人感到气闷。 0064 本发明完全改善了上述状况,在低气温采用“除湿模式”时,室温调节阀将冷媒的 流量控制得很少甚至关闭,压缩机工作所产生的冷量,几乎集中在组合蒸发器下方的除湿 导热管的区域释放,由于流经组合蒸发器的空气最终带走的冷量很少,实际消耗冷量的主 要是水蒸气冷凝相变的潜热,而一般情况下潜热能耗占制冷总量的比例不大,就算压缩机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7/9页 9 暂停工作,组合蒸发器内部所储存的冷量可维持较长时间消耗,因而压缩机工作间。
35、歇周期 可大大延长,在制冷快、耗冷慢的情况下令压缩机工作时间比例减少,在压缩机停止工作期 间,送风风机可一直保存正常的送风量,只要组合蒸发器下方的温度尚低,其除湿功能就能 一直维持,如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串接恒压阀,或者采用变频压缩机或数码涡旋压缩机, 在单纯除湿时恒定蒸发压力和减少冷媒流量,可使压缩机低负荷连续运转,可连续产生干 燥的空气而不怎么降低室温,持续保持室内空气合适的湿度、温度和流动性,而且非常节 能。 0065 本发明在低温除湿时可通过组合蒸发器可交换约九成的显热,可让出风温度接近 进风温度,即除湿时用于空气降温部分耗能是传统空调器的10%左右,所以与传统空调器 相比,在除湿时压。
36、缩机的负载要少很多,无论是连续工作或间歇工作,其节能效果都非常明 显。 0066 本发明通过控制制冷压缩机或节流阀来控制除湿导热管的制冷量,可调节出风的 含水量,通过调节室温调节阀流量来加大或减少出风口导热管的制冷量,可调节出风的降 温幅度。 0067 如果除湿要求范围允许,除湿导热管内部冷媒的蒸发温度可相对固定,节流阀可 采用毛细管。 0068 除湿导热管和出风口导热管内循环流动的导热介质可以是制冷压缩机直接提供 的循环制冷工质,也可以是由制冷系统制成的循环冷冻液体,所产生的效果相似,通过多管 路分支冷水分别与多套组合蒸发器之间循环,可应用在中央空调工程。 0069 组合蒸发器的出风口导热管。
37、与除湿导热管可以归属于同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也可 以在出风口导热管出入口端分别设置三通阀门切换连接外围管道,可以使出风口导热管与 除湿导热管各自独立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热交换循环回路。当室内需要输送暖风并同时除湿 时,出风口导热管可以与另外的热交换循环回路配合,实现对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功 能。 0070 应用试验实例1: 0071 应本发明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包括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室外冷却风机、储罐、 过滤器、节流阀、组合蒸发器、室内送风风机、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等组成的除湿制 冷空调器。通过以上配置的空调器,可采用制冷工质作为热交换介质,通过制冷工质在除湿 导热管和出风口导热管蒸发吸。
38、收热量,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和降温功能,在湿冷季节, 关闭室温调节阀,打开旁通阀可作独立除湿器使用。 0072 应用试验实例2: 0073 应用本发明技术的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冷水循环输送系统与多套 设置于室内的节流阀、组合蒸发器、送风风机、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等共同组成除湿 制冷中央空调系统。通过以上配置的中央空调系统,可采用冷水机并通过冷水循环输送系 统输送低温冷水作为热交换介质,通过冷水在除湿导热管和出风口导热管实施对空气的除 湿和冷却,在高温气候时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厂房或多居室家庭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和降温, 在湿冷季节可关闭室温调节阀作独立除湿器使用。打开室温调节阀、。
39、关闭旁通阀,使除湿导 热管与出风口导热管串通,只需要通过控制节流阀控制冷水的流量,就可在一定范围下同 时控制出风湿度和温度,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如控制冷水较少流量时,空气流经除湿导热管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8/9页 10 只获得少量冷量,其露点温度不会太低,水分析出有限,而且冷水在流经出风口导热管时其 温度已经升高,对空气不起冷却作用,少流量冷水只能对空气作少量除湿。如控制冷水中等 流量时,空气流经除湿导热管可获得较多冷量,其露点温度比较低,可实现较大的除湿量, 但冷水在流经出风口导热管时其温度略有升高,空气在该处获取的冷量有限,中等流量冷 水可对空气作较大除湿和小幅度降温。。
40、如控制冷水较大流量时,空气流经除湿导热管可获 得较多冷量,其露点温度相对较低,可实现较大的除湿量,冷水在流经出风口导热管时其温 度能基本保持,能对空气继续进行大幅度降温,大流量冷水可对空气同时作较大幅度的除 湿和降温。总而言之,冷水带有的冷量首先消耗于除湿所需的潜热,剩余部分的冷量再用于 对出风的降温。 0074 应用试验实例3: 0075 应用本发明技术的多功能空气处理系统,包括热泵冷热水机、冷热水循环输送系 统、四通转换阀、节流阀、组合蒸发器、送风风机、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等共同组成。 通过以上配置的空气处理系统,可采用冷热水机并通过独立的冷热水循环输送系统分别循 环输送冷水和热水作。
41、为热交换介质,循环冷水通过除湿导热管或出风口导热管对空气实施 除湿或降温,循环热水通过出风口导热管可对出风加热,可根据需要通过转换阀切换冷热 水的循环路线,可对空气进行除湿、降温或加温,可采用同时输送冷热水、单独输送热水、单 独输送冷水的多种方式,分别实现对空气除湿加温、单纯加温、除湿降温、单纯除湿的多种 功能,可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科研等领域的室内空气调节或对物料的干燥。 0076 应用试验实例4: 0077 应用本发明技术的室内泳池热泵供热及空气除湿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冷凝器、 节流阀、蒸发器(室外)、组合蒸发器(室内)、室内送风风机、除雾腔、水雾阻隔网、排水口,把 组合蒸发器中的室温。
42、调节阀、出风口导热管和旁通阀取消,旁通管路直接接通。把室内的一 套或多套组合蒸发器的除湿导热管与室外的蒸发器的冷媒管道串联或并联连接,低温冷冻 介质通过组合蒸发器除湿的同时吸收室内湿热空气的潜热,连同室外蒸发器吸收外部的热 量,共同支持冷凝器对泳池水的加热。虽然室内空气经本发明装置除湿后与原有的独立除 湿装置一样使其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但前者实施进风冷却和出风回热主要通过空气之间热 交换实现,而后者是全部通过压缩机的做功来实现,所以前者无论从设备的节能、可靠性等 方面都比后者具有优势,而且设备结构及管路更为简单,设备造价及工程费用更为低廉。 0078 实施例2:如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的进气入口。
43、17和回气出口20分别相应地设 置在进气通道、回气通道的顶部,所述的进气出口19和回气入口21分别相应地设置在进气 通道、回气通道的底部。 0079 所述各进气通道其进气入口17的中心点和进气出口19的中心点连线为第一连 线,该进气通道的相邻回气通道的回气入口21的中心点和回气出口20的中心点连线为第 二连线,第一连线在过第二连线的竖直面上产生正投影,该正投影与第二连线相交。竖直面 是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面。其余同实施例1。另外为了设计需要,也可以在一个进气通道 中设置多列进气入口或进气出口,也可以在一个回气通道设置多列回气入口或多个回气出 口。 0080 实施例3:所述热交换循环装置其热交换循。
44、环回路由热交换循环主回路和热交换 循环支路构成,热交换循环主回路与除湿导热管连接,热交换循环支路与出风口导热管连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10 9/9页 11 接。 0081 另外,相邻进气通道、回气通道间相互最靠近的壁也可以连于一体。其余同实施例 1。 0082 如图12所示,另外为了设计需要,也可以在一个进气通道14中设置多列进气入口 17或进气出口19,回气通道15设有一列回气出口20或回气入口21。同理,按设计需要也 可以在一个回气通道15设置多列回气入口21或多列回气出口20,进气通道14设有一列进 气出口19或进气入口17。 0083 实施例4:本例的特点为,所述的。
45、节流阀可以是毛细管。 0084 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和除雾腔,除了各个进出风口和排水口外,其余表面设有隔热 层。 0085 所述的出风口导热管可以与除湿导热管可以归属于同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也可以 在出风导热管出入口端分别设置三通阀门切换连接外围管道,使出风口导热管可以与除湿 导热管各自独立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热交换循环回路。 0086 所述的组合蒸发器,可以是竖立放置,也可以是斜放置或者是平放置,所述的排水 口必须设置在除雾腔的最低位置。 0087 实施例5:一种对空气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把从外界进入的 空气进行预冷;2)把预冷后的空气冷凝析出水滴;3)把冷凝析出水滴后的空气通过水。
46、雾阻 隔网分离其中的水雾;4)再把通过水雾阻隔网的空气回热;5)再把将要出外界的空气调节 至所需温度后流出。 008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CN 102767873 A 11 1/5页 12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7873 A 12 2/5页 13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7873 A 13 3/5页 1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7873 A 14 4/5页 15 图7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7873 A 15 5/5页 16 图10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67873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