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21627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4514.1

申请日:

2011.11.17

公开号:

CN102502968A

公开日:

2012.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3/32申请公布日:20120620|||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2

主分类号:

C02F3/3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詹旭; 邹路易; 张光生; 王婧希; 邵帅; 涂凯; 米强; 丁菲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它涉及一种改善湖泊水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人工介质-鲢鱼-河蚌-蚯蚓的复合体系,利用土著的微生物种群,实现原位治理的方式进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它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明显,同时对藻类也具显著的降解效果。该体系中各组成形态简单,低成本,零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能极大的避免其它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的缺点,是一种高效组合生物净化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有效利用人工介质, 针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湖区, 利用围格来构建生物强化系统, 在系统中, 投放一定比例的人工 介质、 鲢鱼、 河蚌与蚯蚓, 使之形成完整的生物强化系统, 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 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系统, 该 系统从上至下由 0.5 ~ 1m 人工介质层 (1), 0.2 ~ 0.6m 鲢鱼层 (2), 0.2 ~ 0.6m 河蚌层 (3), 0.1 ~ 0.2m 蚯蚓层 (4) 组成, 在该系统中设置有两块穿孔挡板 (5), 在鲢鱼层 (2) 和河蚌层 (3) 之间, 和在鲢鱼层 (3) 和河蚌层 (4) 之间。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 其特征在于在有效作用时间 5d 至数天, 可使富营养化水体中的 总氮、 总磷、 高锰酸盐指数、 Chl-a 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 60%、 70%、 30%、 70%。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 其特征在于人工介质的组分为 : 20 ~ 40 重量%醛化纤维 200 ~ 500 重量份, 20 ~ 40 重量%涤纶丝 200 ~ 500 重量份, 5 ~ 30 重量%木粉 10 ~ 100 重量 份, 15 ~ 30 重量%酚醛树脂 100 ~ 200 重量份。
5: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 其特征在于 30 ~ 85 重量%的人工介质 100 ~ 500 重量份、 5~ 30 重量%的鲢鱼 200 ~ 500 重量份、 7 ~ 20 重量%的河蚌 100 ~ 300 重量份与 3 ~ 20 重 量%的蚯蚓 10 ~ 100 重量份, 共同构成一定比例的生物强化系统。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 其特征在于富营养化水体经过生物强化系统作用后, 水质能提 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383-2002V 类标准以上。

说明书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工业废水、 生活 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 大量污染物质未经过处理流入江河、 湖泊, 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受到 污染, 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同时也是水源地的重要人工载体。它与人民的生产、 生 活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
     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 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 因而它成 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丰富的水量、 水利和水产 资源, 又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节气候、 蓄纳洪水、 调节地表径流、 净化水质等功能。 但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低级、 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 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 大量营养物不断流入湖泊, 给诸多湖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导致 我国湖泊水体的营养负荷急剧增加和积累, 生态系统不断退化, 蓝藻水华频繁爆发, 湖泊富 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湖泊是很多城市的水源地的重要组成形式, 它的水质状况直 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生产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而开发的低成本、 零运 行费用、 安全的净化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方法。该方法是有效的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土著 微生物, 实现生物强化作用, 通过构建生物强化系统, 在净化水质的同时, 改善湖泊的水生 态系统。
     针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 1) 用围格实 现一定范围的封闭水域, 将较少质量分数的人工介质、 鲢鱼、 河蚌与蚯蚓, 按照设定的空间 分布形态, 投放系统中, 经过一定周期, 逐渐提高到 30 ~ 85 重量%的人工介质 100 ~ 500 重量份、 5 ~ 30 重量%的鲢鱼 200 ~ 500 重量份、 7 ~ 20 重量%的河蚌 100 ~ 300 重量份 与 3 ~ 20 重量%的蚯蚓 10 ~ 100 重量份。2) 保持两个月的生物强化驯化期, 整个水体的 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能从 GB8383-2002 劣 V 水质标准提高到 V 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该方法的特点在于系统各组成形态简单, 低成本, 零运行费用, 无二次污染, 安全, 该方法尤其针对以水源地形式存在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具有显著的环境意义和 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
     图 1 为本发明的生物强化系统构建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 特举如下实例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 实施例。
     实例 1
     以富营养化湖泊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净化实验。在未进行净化前, 测定水 中总氮、 总磷、 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别为 4.03mg/L、 0.26mg/L、 10.12mg/L, 此类水体水质处于 劣 V 类标准。生物强化系统中投放 32 %的人工介质, 6 %的鲢鱼, 8 %的河蚌, 3 %的蚯蚓, 经过两个月的生物驯化周期, 正式进行净化水质试验。在有效水体停留时间为 7d 的情况 下, 出水处测定的水质报告显示 : 总氮、 总磷、 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别为 1.42mg/L、 0.15mg/L、 6.18mg/L。即经过生物强化方法处理后, 出水水质达到 IV 标准。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29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0 2 9 6 8 A *CN102502968A* (21)申请号 201110364514.1 (22)申请日 2011.11.17 C02F 3/32(2006.01) (71)申请人江南大学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 1800号江南大学 (72)发明人詹旭 邹路易 张光生 王婧希 邵帅 涂凯 米强 丁菲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 方法 (57) 摘要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 方法,它涉及一种改善湖泊水。

2、质的方法。该方法采 用人工介质-鲢鱼-河蚌-蚯蚓的复合体系,利用 土著的微生物种群,实现原位治理的方式进行富 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它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 明显,同时对藻类也具显著的降解效果。该体系中 各组成形态简单,低成本,零运行费用,无二次污 染,安全,能极大的避免其它物理化学方法、生物 方法的缺点,是一种高效组合生物净化方法。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利用人工介质, 。

3、针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湖区,利用围格来构建生物强化系统,在系统中,投放一定比例的人工 介质、鲢鱼、河蚌与蚯蚓,使之形成完整的生物强化系统,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系统,该 系统从上至下由0.51m人工介质层(1),0.20.6m鲢鱼层(2),0.20.6m河蚌层(3), 0.10.2m蚯蚓层(4)组成,在该系统中设置有两块穿孔挡板(5),在鲢鱼层(2)和河蚌层 (3)之间,和在鲢鱼层(3)和河蚌层(4)之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在有效作用时间5d至数天,可使富营养化水体中的 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Chl-a的去除率。

4、分别超过了60、70、30、70。 4.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人工介质的组分为:2040重量醛化纤维200 500重量份,2040重量涤纶丝200500重量份,530重量木粉10100重量 份,1530重量酚醛树脂100200重量份。 5.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3085重量的人工介质100500重量份、5 30重量的鲢鱼200500重量份、720重量的河蚌100300重量份与320重 量的蚯蚓10100重量份,共同构成一定比例的生物强化系统。 6.按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富营养化水体经过生物强化系统作用后,水质能提 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383-2002V类标准以上。 权 。

5、利 要 求 书CN 102502968 A 1/2页 3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工业废水、生活 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污染物质未经过处理流入江河、湖泊,造成大量的水资源受到 污染,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同时也是水源地的重要人工载体。它与人民的生产、生 活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 0003 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因而它成 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

6、部分。它既有丰富的水量、水利和水产 资源,又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蓄纳洪水、调节地表径流、净化水质等功能。但是,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低级、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营养物不断流入湖泊,给诸多湖泊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 我国湖泊水体的营养负荷急剧增加和积累,生态系统不断退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湖泊富 营养化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湖泊是很多城市的水源地的重要组成形式,它的水质状况直 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而开发的低成本、零运 行费用、安全的净化富营养化湖。

7、泊水体水质方法。该方法是有效的利用人工介质富集土著 微生物,实现生物强化作用,通过构建生物强化系统,在净化水质的同时,改善湖泊的水生 态系统。 0005 针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的生物强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围格实 现一定范围的封闭水域,将较少质量分数的人工介质、鲢鱼、河蚌与蚯蚓,按照设定的空间 分布形态,投放系统中,经过一定周期,逐渐提高到3085重量的人工介质100500 重量份、530重量的鲢鱼200500重量份、720重量的河蚌100300重量份 与320重量的蚯蚓10100重量份。2)保持两个月的生物强化驯化期,整个水体的 水质改善效果明显,能从GB8383-2002劣V水。

8、质标准提高到V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0006 该方法的特点在于系统各组成形态简单,低成本,零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 该方法尤其针对以水源地形式存在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水质净化具有显著的环境意义和 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0007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生物强化系统构建图 说 明 书CN 102502968 A 2/2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特举如下实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 实施例。 0010 实例1 0011 以富营。

9、养化湖泊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净化实验。在未进行净化前,测定水 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别为4.03mg/L、0.26mg/L、10.12mg/L,此类水体水质处于 劣V类标准。生物强化系统中投放32的人工介质,6的鲢鱼,8的河蚌,3的蚯蚓, 经过两个月的生物驯化周期,正式进行净化水质试验。在有效水体停留时间为7d的情况 下,出水处测定的水质报告显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的含量分别为1.42mg/L、0.15mg/L、 6.18mg/L。即经过生物强化方法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IV标准。 说 明 书CN 102502968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296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