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21621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6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24102.5

申请日:

2011.10.23

公开号:

CN102510104A

公开日:

2012.06.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2J 3/46申请日:20111023授权公告日:20140129终止日期:201610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3/46申请日:20111023|||公开

IPC分类号:

H02J3/46; F25B29/00; H02P9/04; F01D21/00

主分类号:

H02J3/46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发明人:

吴锴; 龙虹毓; 杨玉龙; 冯达; 严旭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包括热电联产机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空调器、电能表、制冷风机盘管、耗冷计量表及采集所述电能表检测的耗电数据及耗冷计量表检测的制冷耗冷数据的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通过第一~三远程集中控制器控制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空调器及制冷风机盘管运行的调度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采集用户至热源的管道距离,利用该管道距离合理将原本独立运行热电联产机组进行联合调度,大大减小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与电力负荷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以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规划,减小调度困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 用于产出电力和热水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 连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热水出口, 将热水 转化为冷水 ; 与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并联的空调器 (10g), 所述空调器 (10g) 由所 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产生的电能驱动而产生制冷冷风 ; 控制空调器 (108) 的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 采集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 ; 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的制冷风机盘管 (110), 所述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 生产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中产生制冷冷风 ;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冷水消耗的 数据 ; 控制制冷风机盘管 (110) 的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116) ;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1), 采集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 并将该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和发电出力电量 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2), 其内存储有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 电联产机组 (A) 之间的距离信息, 采集所述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所检测的非采暖耗电数 据, 采集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 然后将上述非采暖耗 电数据及冷水消耗数据以及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 距离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根据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距离计算并生成最终调度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和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的空调器的耗电量和供冷量的控制信 号; 所述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1) 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所发出的调度控制 信号后, 以该调度控制信号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 制执行装置动作 ; 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2) 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所发出的调度控制 信号后, 以该调度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 关 (116) 执行开关机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116), 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 以遥控 方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耦合 ; 所述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 制装置 (115) 耦合 ; 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 通过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 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耦合 ; 2 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根据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 控制与其 连接的燃煤进料阀门、 锅炉蒸汽进汽阀门、 采暖蒸汽抽汽阀门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括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包括 : 接收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的第一数据接收单元 (200) ; 接收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用户非采暖电表检测的耗电数据、 制冷冷水消耗数据 及用户管道距离信息的第二数据接收单元 (201) ; 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解码器 (202) ; 对所述解码后的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 (203) ; 对数据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调度控制信号的调度控制信号计算单 元 (204) ; 将所述调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的信号转换编码器 (205) ; 及 将编码后的调度控制信号分别传递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的 发送单元 (206)。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 (302)、 驱动电路 (303) 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304), 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 发编码存储单元解码后生成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度控制指令, 该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输 出电力拖动信号并触发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机械齿轮控制装置再控制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 燃煤进料阀门动作、 采暖蒸汽抽汽阀门动作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通过电力光纤 (120) 与云计算计算服务系统 (917) 连接, 并驱动云计算服务系统 (917) 计算, 以获得调度控制信号 ;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通过电力光纤 (120) 接收云计算计算服务系统 (917) 计算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 然后 经由电力电缆或无线传输方式发布该调度控制信号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 中控制器。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 制冷冷 水流量脉冲计数器、 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 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 及相互连接的控制信号接 收解码器和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 ; 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与用户非采暖电表连接, 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将检 测得到的耗电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 度控制装置 (115) ;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连接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用于检测制冷风 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的制冷流量数据,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将检测得到的制 冷流量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 3 装置 (115) ; 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 接收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发出的调度控制信息并进行解 码, 然后通过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制冷风机盘管 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116) 执行开关机动作。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包括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调 度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步骤 : 1) 测量以下数据 : 每间隔 ΔT 周期测量一次, 其中, ΔT 为采样周期, 采样次数为 T, T为 自然数 1.1) 测量供给侧 :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1) 采集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 力 PCHP(t)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 1.2) 用户侧 :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2) 采集以下数据 : (a)N 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距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管道距离 Si ; (b)N 个用户的非采暖耗电量 Pi(t) ; (c)N 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的耗冷量 Hi(t) ; (d)N 个用户的空调器装机容量 2) 计算 : 2.1) 计算所有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 2.2) 根据 2.1) 中计算出的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 Psum(t)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预测 出一段时间的电力负荷 Pload(t) ; 根据 1.1) 采集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力 HCHP(t) ; 根据 1.1) 采集的燃煤热 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 力 PCHP(t) ; 2.3) 根据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距离 Si 将所有 用户分为 L 组, L 为自然数, 然后分别求出各组中所有用户的总制冷负荷 Hload(l) =∑ Hi(t, l) 和空调器容量 Hi(t, l) 为第 l 组制冷风机盘管在 t 时刻的制冷负荷, 为第 l 组制冷风机盘管的制冷容量, 其中用户分组方法为 : 首先计算出制冷风机盘 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的等效距离 v 为冷水在管道 中的流速, 然后对 取整得到 si, 接着, 将具有相同 si 的用户分为同一组, 其中, si = l, l为 L 分组中的第 l 组 ; 2.4 根据 2.3) 预测出的各参数迭代计算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中式热 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 调度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 力 hCHP(t)、 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的计算方法为 : 联合以 下公式 (1) ~ (10) 即可得知在 Δp 最小的情况下, 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 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 4 (A) 确立目标函数 其中, Δp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标准误差, 单位 MW ; pload(t)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 单位 MW ; Pneed(t) 为目标负荷, 单位 MW ; 电力负荷跟踪后的等效负荷定义如下 : pload(t) = Pload(t)-(pCHP(t)-PCHP(t))+pEHPs(t) (2) 其中, pload(t)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 单位 MW ; Pload(t) 为步骤 2.2) 中预测的电力负荷, 单位 MW ; pCHP(t) 为调节后热电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单位 MW ; PCHP(t) 为预测的热电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单位 MW ; pEHPs(t) 为 t 时所有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 单位 MW ; (B) 确立约束方程 冷负荷平衡方程 : Δh(t) = |HCHP(t)-hCHP(t)| (3) (T ≤ t+l ≤ 2T) (4) 其中, Δh(t) 表示第 t 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不足的功率, 单位 MW ; HCHP(t) 为预测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 单位 MW ; hCHP(t) 为调节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 单位 MW ; hEHP(t+l, l) 为 t+l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 单位 MW ; 抽凝式热电机组约束 : 发电出力下限 : 发电出力上限 : 发电出力限制 : 供冷出力约束 : 上述公式 (5) ~ (8) 中, 分别为热电机组最大发电出力曲 线和最小发电曲线的参数 ; 用户侧空调器约束 : 冷电比约束 : hEHP(t, l) = COPEHP·pEHP(t, l) (9) 空调器出力上限 : 0 ≤ pEHP(t, l) ≤ min(PEHP(l), Hload(l)/COPEHP) (10) 其中, hEHP(t, l) 为 t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 单位 MW ; 5 COPEHP 为空调器性能系数 ; pEHP(t, l) 为 t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的耗电功率之和, 单位 MW ; 所有用户组的空调器耗 电量 :

说明书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综合能源供应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 其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都极其重要。
     电力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即用以指安装在国家机关、 企业、 居民等用户处 的各种用电设备, 也可用以描述上述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力电量的数值。
     电力负荷预测是以电力负荷为对象进行的一系列预测工作。从预测对象来看, 电 力负荷预测包括对未来电力需求量 ( 功率 ) 的预测和对未来用电量 ( 能量 ) 的预测以及对 负荷曲线的预测。其主要工作是预测未来电力负荷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 为电力系统规 划和运行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但电力负荷预测值与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减小这个误差有利 于系统运行和规划, 减小调度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 统及方法, 通过本发明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可以大大减小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与电 力负荷预测值之间的误差, 以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规划, 减小调度困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包括 : 用于产出电力和 热水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 连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 联产机组的热水出口, 并将热水转化为冷水 ; 与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并联的 空调器, 所述空调器由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产生的电能驱动而产生制冷冷 风; 控制空调器的空调器遥控开关 ; 采集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 ; 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 机相连接的制冷风机盘管, 所述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生产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中产生制冷冷风 ;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的 数据 ; 控制制冷风机盘管的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采集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 流量, 并将该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和发电出力电量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 第二远程 集中控制器, 其内存储有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的距离信息, 采集所述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所检测的非采暖耗电数据, 采集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 量表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 然后上述非采暖耗电数据及冷水消耗数据以及制冷风机盘管与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距离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 综合调度控制装 置, 根据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距离计算并生成最终调度控制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以及用户不 同时刻的空调器的耗电量和供冷量的控制信号 ; 所述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综合调度 控制装置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 以该调度控制信号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动作 ; 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 置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 以该调度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空调器遥控开关、 制冷风机盘管 流水阀门遥控开关执行开关机动作。
     所述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所 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耦合 ; 所述空调器遥控开关, 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耦合 ; 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 通过第一 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耦合 ; 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 机组控制执行装置根据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 控制与其连接的燃煤进料阀门、 锅炉蒸汽进 汽阀门、 采暖蒸汽抽汽阀门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包括 : 接收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 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的第一数据接 收单元 ; 接收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用户非采暖电表检测的耗电数据、 制冷冷水消耗 数据及用户管道距离信息的第二数据接收单元 ; 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 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解码器 ; 对所述解码后的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 消耗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 ; 对数据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调度控 制信号的调度控制信号计算单元 ; 将所述调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的信号转换编码器 ; 及将 编码后的调度控制信号分别传递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的发送单 元; 所述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 驱动 电路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解码后生 成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度控制指令, 该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输出电力拖动信号并触发机 械齿轮控制装置, 机械齿轮控制装置再控制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燃煤进料阀门动作、 采暖 蒸汽抽汽阀门动作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
     所述燃煤纯凝汽式火电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 驱动电路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解码 后生成燃煤纯凝汽式火电机组调度控制指令, 该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输出电力拖动信号 并触发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机械齿轮控制装置再控制燃煤纯凝汽式火电机组的燃煤进料阀 门动作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通过电力光纤与云计算计算服务系统连接, 并驱动云计算 服务系统计算, 以获得调度控制信号 ;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通过电力光纤接收云计算计 算服务系统计算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 然后经由电力电缆或无线传输方式发布该调度控制 信号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
     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 制冷冷水 流量脉冲计数器、 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 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 及相互连接的控制信号接收 解码器和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 ; 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与用户非采暖电表连接, 用户 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将检测得到的耗电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
     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连接制冷风机盘管冷水 消耗计量表, 用于检测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的采暖流量数据,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 计数器将检测得到的制冷流量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 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 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 接收综合调度控制装置发出的调度控 制信息并进行解码, 然后通过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空调器遥控开关、 制 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执行开关机动作 ;
     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1) 测量以下数据 : 每间隔 ΔT 周期测量一次, 其中, ΔT 为采样周期, 采样次数为 T, T 为自然数
     1.1) 测量供给侧 : 采集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和和集中式热吸 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
     1.2) 用户侧 :
     (a)N 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距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管道距离 Si ;
     (b)N 个用户的非采暖耗电量 Pi(t) ;
     (c)N 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的耗冷量 Hi(t) ; (d)N 个用户的空调器装机容量 2) 计算 : 2.1) 计算所有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2.2) 根据 2.1) 中计算出的用户总的用电量 Psum(t)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预测出 一段时间的电力负荷 Pload(t) ; 根据 1.1) 采集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 根据 1.1) 采集的燃煤热电 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
     2.3) 根据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距离 Si 将所有用户分为 L 组, L 为自然数, 然后分别求出各组中所有用户的总制冷负荷 Hload(l) = ∑ Hi(t, l) 和空调器容量 冷负荷, Hi(t, l) 为第 l 组制冷风机盘管在 t 时刻的制 为第 l 组制冷风机盘管的制冷容量, 其中用户分组方法为 : 首先计算出制冷 v 为热水在管道中的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的等效距离流速, 然后对 取整得到 si, 接着, 将具有相同 si 的用户分为同一组, 其中, si = l, l为L分 组中的第 l 组 ;
     2.4 根据 2.3) 预测出的各参数迭代计算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中 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所述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的计算方法为 : 联合以下公式 (1) ~ (10) 即可得知在 Δp 最小的情况下, 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
     (A) 确立目标函数
     其中, Δp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标准差值 ; pload(t)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 单位 MW ; Pneed(t) 为目标负荷, 单位 MW ; 平准化后的等效负荷定义如下 : pload(t) = Pload(t)-(pCHP(t)-PCHP(t))+pEHPs(t) (2) 其中, pload(t)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 单位 MW ; Pload(t) 为步骤 2.2) 中预测的电力负荷, 单位 MW ; pCHP(t) 为调节后热电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单位 MW ; PCHP(t) 为预测的始热电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单位 MW ; pEHPs(t) 为 t 时所有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 单位 MW ; (B) 确立约束方程 冷负荷平衡方程 : Δh(t) = |HCHP(t)-hCHP(t)| (3)
     其中, Δh(t) 表示第 t 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不足的功率, 单位MW ; HCHP 为预测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 单位 MW ;
     hCHP(t) 为调节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 单位 MW ;
     hEHP(t+l, l) 为 t+l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 单位 MW ; 抽凝式热电 机组约束 :
     发电出力下限 :
     发电出力上限 :
     发电出力限制 :
     供冷出力约束 :
     上述公式 (5) ~ (8) 中,分别为热电机组最大发电出力曲线和最小发电曲线的参数 ;
     用户侧空调器约束 :
     冷电比约束 : hEHP(t, l) = COPEHP·pEHP(t, l) (9)
     空调器出力上限 : 0 ≤ pEHP(t, l) ≤ min(PEHP(l), Hload(l)/COPEHP) (10)
     其中, hEHP(t, l) 为 t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 单位 MW ;
     COPEHP 为空调器性能系数 ;
     pEHP(t, l) 为 t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之和, 单位 MW ; 所有用户组的空 调其耗电量 :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本发明利用用户至冷源的管道距离, 根据终端用户的负荷能耗的需求调节热电联产机组的燃料消耗量、 发电出力和采暖供热出 力、 终端用户的空调热泵采暖的电力消耗量、 及终端用户的散热器的采暖供热量, 从而大大 减小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与电力负荷预测值之间的误差, 以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规划, 减 小调度困难。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热电联合调度系统的结构框图 ; 图 2 为本发明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 图 3 为本发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的结构框图 ; 图 4 为本发明综合调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 图 5 为本发明综合调度控制装置与云计算服务系统的连接图 ; 图 6 为经本发明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包括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包括 :
     用于产出电力和采暖热水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 连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热水出口, 并将 热水转化为冷水, 通入管道 114 ;
     通过电力电缆 113 与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并联的空调器 108, 所述 空调器 108 由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产生的电能驱动而产生制冷冷风 ;
     用户非采暖用电表, 用于检测用户的非采暖耗电数据 ;
     控制空调器 108 的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通过管道 114 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的制冷风机盘管 110, 所述集中式 热吸收式制冷机生产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中产生制冷冷风 ;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冷水消耗的 数据 ;
     控制制冷风机盘管 110 的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116 ;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1, 采集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料投入量, 蒸汽进气量, 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 并将采集的燃 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料投入量, 蒸汽进气量, 发电出力电量, 集中式热吸收式 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2, 存储有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的距离信息, 采集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 再将该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以及制冷风机盘 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的距离信息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采集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 再将该采集的制冷风机盘管冷水 消耗计量表 111 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根据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距离, 计算并生成最终调度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和集中式 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的空调器的耗电量和供冷量的控制信号 ;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 以 该调度控制信号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 动作 ;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到接收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 以 该调度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116 执行 开关机动作 ;
     请继续参照图 1 所示, 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 产机组 A, 用于产出电力和采暖热水。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包括锅炉 104、 透 平 105、 热网加热器 106、 及交流发电机 107。其中锅炉 104 燃烧燃料获得制冷冷风加热蒸 汽, 通过蒸汽管道将饱和热蒸汽送至透平 105 获得机械能, 该机械能驱动交流发电机 107 发 出电能, 热电联产机组发电余热被发送至热网加热器 106 生产采暖用热水。其中, 热机采用 水蒸汽朗肯循环, 或以水蒸气朗肯循环为底层循环的布雷顿 - 郎肯热力联合循环, 其供水 温度可在 65 ~ 80℃的范围内调节。交流发电机 107 发出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 113 输送给 终端用户的空调器 108 和其他电器 ( 例如照明用电器、 电源插座及家用电器等 )。 终端用户 处的空调器 108 在电能的驱动下可为使用空调器 108 的终端用户提供制冷冷气。热网加热 器 106 生产的采暖用热水通过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转换为冷水, 然后再通过管道 114 传 送给终端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 110 提供制冷冷气。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设有输 入蒸汽量的阀门①、 采暖供热出力抽汽量阀门②及发电蒸汽量阀门③。
     所述终端用户处的空调器 108 通过输电线路 113 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并联, 由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产生的电能驱动空调器 108 产生制冷冷风, 进而为空调用户提供制冷冷气。所述空调器 108 还包括空调器开关⑤。
     请参照图 1, 所述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连接空调器 108, 用于控制空调器 108 的开
     关。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通过管道 114 与所述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 并由所述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产出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中产生制冷冷风。所述冷水 消耗计量表 111 与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相耦合, 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的制冷 耗冷数据。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110 设有开关阀门⑥。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 采集用户的 非采暖耗电数据再将用户的非采暖耗电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采集制冷风机 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 然后再将该冷水消耗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 控制装置 115。
     请参照图 2 所示,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2 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 计数器、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 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 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 及相互连 接的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和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 ; 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用于检测用 户非采暖的耗电数据, 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检测得到的耗电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 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 数器连接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用于检测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 111 的制冷流量数据和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之间的距离信息, 制冷 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检测得到的制冷流量数据和距离信息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 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 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 接收综合 调度控制装置 115 发出的调度控制信息并进行解码, 然后通过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将控制 信号发送给空调器遥控开关 117、 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 116 执行开关机动作。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1, 采集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料投入量, 蒸汽进气量, 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 并将采集的燃 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料投入量, 蒸汽进气量, 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 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请参照图 3 所示, 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 储器 302、 驱动电路 303 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304, 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发 编码存储器 302 解码以后生成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度控制指令, 经过驱动电路 303 输出的 电力拖动信号触发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304, 机械齿轮控制装置 304 再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 热电联产机组 A 的输入蒸汽量阀门①动作、 采暖供热出力抽汽量阀门②动作及发电蒸汽量 阀门③动作。从而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燃料输入、 采暖用途抽汽流量及 发电用途蒸汽流量。
     请参照图 4,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包括 :
     接收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的第一数据接收单元 200 ;
     接收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用户非采暖电表检测的耗电数据、 制冷冷水消耗 数据及用户管道距离信息的第二数据接收单元 201 ;
     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解码 器 202 ;
     对所述解码后的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 器;
     对数据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调度控制信号的调度控制信号计
     算单元 204 ;
     将所述调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的信号转换编码器 205 ; 及
     将编码后的调度控制信号分别传递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 器的发送单元 206。
     请参照图 5,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通过电力光纤 120 与云计算服务系统 917 连 接, 并驱动云计算服务系统 917 计算, 以获得调度控制信号 ;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 通过电 力光纤 120 接收云计算服务系统 917 计算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 然后经由电力电缆或无线 传输方式发布该调度控制信号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1、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1122。
     本发明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
     1) 测量——每间隔 ΔT 周期测量一次, 其中, ΔT 为采样周期, 采样次数为 T, T为 自然数
     (1.1) 测量供给侧 :
     测量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和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 力 HCHP(t) ;
     (1.2) 测量用户侧 : (i = 0 ~ N, N 为用户个数 )
     1.2.1)N 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距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 的管道距离 Si ;
     1.2.2)N 个用户的非采暖耗电量 Pi(t) ;
     1.2.3)N 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的耗冷量 Hi(t) ;
     1.2.4)N 个用户的空调器装机容量 2) 计算 : 2.1) 计算所有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2.2) 根 据 2.1) 中 计 算 出 的 用 户 总 的 非 采 暖 用 电 量 Psum(t), 利用已知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统计分析方法, 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 的电力负荷 Pload(t) ; 根据 1.1) 采集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预测未来一 段时间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 HCHP(t) ; 根据 1.1) 采集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PCHP(t) ;
     2.3) 用户分组 : 计算每个用户到热源的等效距离并做取整运算得将相同的 的用户分为同一组, si = l, 总计为 L 组 (L 为自然数 ; v 为热水在管道中 的流速 ) ;
     2.4) 对 2.3) 中分得的 L 个组, 分别求出各组所有用户的总制冷负荷 Hload(l) 和空 调器容量 PEHP(l)
     Hi(t, l) 为第 l 组用户 i 在 t 时刻的制冷负荷 为第 l 组用户 i 的空调器容量 3) 控制计算将 1) 中预测的各参数代入以下控制计算中 : (3.1) 目标函数 公式 (1)其中, Δp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标准差值, 单位 MW ;
     pload(t)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 单位 MW ;
     Pneed(t) 为目标负荷, 单位 MW。
     平准化后的等效负荷定义如下 :
     pload(t) = Pload(t)-(pCHP(t)-PCHP(t))+pEHPs(t) 公式 (2)
     其中, pload(t) 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 单位 MW ;
     Pload(t) 为步骤 2.2) 中预测的电力负荷, 单位 MW ;
     pCHP(t) 为调节后热电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单位 MW ;
     PCHP(t) 为预测的始热电机组 A 的发电出力, 单位 MW ;
     pEHPs(t) 为 t 时所有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 单位 MW。
     (3.2) 约束方程
     3.2.1 冷负荷平衡方程
     空调器用电供冷代替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出力的不足是方法的核心, 如果 Δh(t) 表示第 t 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不足的功率, 则, 其表达式为 :
     Δh(t) = |HCHP(t)-hCHP(t)| 公式 (3)
     其中, Δh(t) 表示第 t 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不足的功率, 单位 MW
     HCHP(t) 为预测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 单位 MW ;
     hCHP(t) 为调节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供冷冷出力, 单位 MW。
     第 t 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给不足是由各个用户组使用空调器耗电 制冷获得的, 由于冷水传输的延时性, 冷水不足的影响也存在延时, 而这个延时随着用户组 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例如, 根据上文中将所有用户分为近似的 0, 1, .., L 用户组, 对于第 1 用户组, 冷热水流到其的时间为一个单位调度时长, 所以冷水不足也将会在第 t+1 时段影 响到第 1 用户组, 同理, 冷水不足将会在第 t+l 时段影响到第 l 用户组。终上所述, 第t时 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给不足将由 0 ~ L 用户组的空调器, 分别在 t ~ (t+l) 时 段通过用电来补偿。具体公式为 :
     (T ≤ t+l ≤ 2T)公式 (4)其中, hEHP(t+l, l) 为 t+l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 单位 MW。
     如果式中 hEHP(t, l) 可以取 0 的话, 一方面, 某些时段并不是所有用户组都参与补 偿; 另一方面,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总调度时间, 冷水供给不足仍未影响到处于远端的用户 组, 那么这些用户组也将不参与补偿。
     3.2.2 抽凝式热电机组约束 :
     发电出力下限 :
     公式 (5) 发电出力上限 :公式 (6) 发电出力限制 : 公式 (7) 供冷出力约束 : 公式 (8) 上述公式 (5) ~ (8) 中, 分别为热电机组最大发电出力曲线和最小发电曲线的参数, 而为了避免热电联产机组供暖出力为 0 时, 重启耗时, 特别 限制了供暖出力下限为 5MW。同时在方法概述一节提到为了保证热电机组依然能够满足原 有区域电力负荷的需求, 可以另外限制热电联产发电出力大于原计划发电出力 :
     pCHP(t) ≥ PCHP ; 3.2.3 用户侧空调器约束 冷电比约束 hEHP(t, l) = COPEHP·pEHP(t, l)公式 (9)空调器出力上限
     0 ≤ pEHP(t, l) ≤ min(PEHP(l), Hload(l)/COP) 公式 (10)
     其中, hEHP(t, l) 为 t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 单位 MW ;
     COPEHP 为空调器性能系数 ;
     pEHP(t, l) 为 t 时刻第 l 组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之和, 单位 MW。
     最后空调器耗电供热既可以补偿冷水供暖的不足, 也可以增加电力低谷时段的负 荷, 因此, 需要求出各时段所有用户组的空调器耗电量之和 :
     4) 发送控制信号到供给和用户 - 执行动作
     根据 3) 优化后得执行变量, 将该执行变量信号发送至供给侧和用户, 执行具体动 作, 如下 :
     A 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 hCHP(t) 信号, 控 制热电联产在未来调节时间内各时段的动作
     B 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控制用户侧不同距离 用户使用空调器供冷量, 以及关闭制冷风机盘管量。
     所述热电联产发电出力 pCHP(t) 和制冷风机盘管的冷出力 hCHP(t) 信号和用户不同 时刻空调器耗电量 pEHP(t, l) 和供冷量 hEHP(t, l) 联合上述公式 (1) ~公式 (10) 即可得到。
     请参照图 6 所示, 由图可知, 经发明调度方法调节后, 用户的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 曲线基本接近一致。
     本发明以减少热水或冷水的输出而调节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量, 最终调节电力负 荷, 如此, 可以在大大节能的基础上, 使得预测的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一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 均为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101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1 0 1 0 4 A *CN102510104A* (21)申请号 201110324102.5 (22)申请日 2011.10.23 H02J 3/46(2006.01) F25B 29/00(2006.01) H02P 9/04(2006.01) F01D 21/00(2006.01) (71)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72)发明人吴锴 龙虹毓 杨玉龙 冯达 严旭 (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

2、理人徐文权 (54) 发明名称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 度系统及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 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包括热电联产 机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空调器、电能表、制 冷风机盘管、耗冷计量表及采集所述电能表检测 的耗电数据及耗冷计量表检测的制冷耗冷数据的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通过第一三远程集中控 制器控制所述热电联产机组、空调器及制冷风机 盘管运行的调度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采集用户 至热源的管道距离,利用该管道距离合理将原本 独立运行热电联产机组进行联合调度,大大减小 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与电力负荷预测值之间的 误差,以有利于系。

3、统运行和规划,减小调度困难。 (51)Int.Cl.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11 页 附图 3 页 1/5页 2 1.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产出电力和热水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热水出口,将热水 转化为冷水; 与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并联的空调器(10g),所述空调器(10g)由所 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产生的电能驱动而产生制冷冷风; 控制。

4、空调器(108)的空调器遥控开关(117); 采集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 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的制冷风机盘管(110),所述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 生产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中产生制冷冷风;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冷水消耗的 数据; 控制制冷风机盘管(110)的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116);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1121),采集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并将该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和发电出力电量 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

5、122),其内存储有制冷风机盘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 电联产机组(A)之间的距离信息,采集所述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所检测的非采暖耗电数 据,采集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然后将上述非采暖耗 电数据及冷水消耗数据以及制冷风机盘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之间 距离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根据制冷风机盘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之间距离计算并生成最终调度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和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的空调器的耗电量和供冷量的控制信。

6、 号; 所述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1121)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所发出的调度控制 信号后,以该调度控制信号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 制执行装置动作; 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2)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所发出的调度控制 信号后,以该调度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空调器遥控开关(117)、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 关(116)执行开关机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其 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116),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以遥控 方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

7、)耦合; 所述空调器遥控开关(117),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 制装置(115)耦合; 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通过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 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耦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10104 A 2/5页 3 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根据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控制与其 连接的燃煤进料阀门、锅炉蒸汽进汽阀门、采暖蒸汽抽汽阀门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包括: 接收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

8、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电量 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的第一数据接收单元(200); 接收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用户非采暖电表检测的耗电数据、制冷冷水消耗数据 及用户管道距离信息的第二数据接收单元(201); 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解码器 (202); 对所述解码后的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 (203); 对数据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调度控制信号的调度控制信号计算单 元(204); 将所述调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的信号转换编码器(205);及 将编码后的调度控制信号分别传递给。

9、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的 发送单元(2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 (302)、驱动电路(303)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304),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 发编码存储单元解码后生成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度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输 出电力拖动信号并触发机械齿轮控制装置,机械齿轮控制装置再控制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 燃煤进料阀门动作、采暖蒸汽抽汽阀门动作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

10、调度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通过电力光纤(120)与云计算计算服务系统(917) 连接,并驱动云计算服务系统(917)计算,以获得调度控制信号;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 (115)通过电力光纤(120)接收云计算计算服务系统(917)计算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然后 经由电力电缆或无线传输方式发布该调度控制信号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 中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制冷冷 水流量脉冲计数器、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及相互连。

11、接的控制信号接 收解码器和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 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与用户非采暖电表连接,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将检 测得到的耗电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 度控制装置(115); 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连接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用于检测制冷风 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的制冷流量数据,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将检测得到的制 冷流量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10104 A 3/5页 4 装置(115); 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接收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发。

12、出的调度控制信息并进行解 码,然后通过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空调器遥控开关(117)、制冷风机盘管 流水阀门遥控开关(116)执行开关机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调 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以下数据:每间隔T周期测量一次,其中,T为采样周期,采样次数为T,T为 自然数 1.1)测量供给侧: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1121)采集燃煤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 力P CHP (t)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 1.2)用户侧: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2)采集以下数据: (a)N个用户的制冷风机。

13、盘管距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管道距离S i ; (b)N个用户的非采暖耗电量P i (t); (c)N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的耗冷量H i (t); (d)N个用户的空调器装机容量 2)计算: 2.1)计算所有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 2.2)根据2.1)中计算出的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P sum (t)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预测 出一段时间的电力负荷P load (t);根据1.1)采集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力H CHP (t);根据1.1)采集的燃煤热 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P CHP (t)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燃。

14、煤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 力P CHP (t); 2.3)根据制冷风机盘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之间距离S i 将所有 用户分为L组,L为自然数,然后分别求出各组中所有用户的总制冷负荷H load (l)H i (t, l)和空调器容量H i (t,l)为第l组制冷风机盘管在t时刻的制冷负荷, 为第l组制冷风机盘管的制冷容量,其中用户分组方法为:首先计算出制冷风机盘 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之间的等效距离v为冷水在管道 中的流速,然后对取整得到s i ,接着,将具有相同s i 的用户分为同一组,其中,s i l,l为 L分组中的第l组; 2.4根。

15、据2.3)预测出的各参数迭代计算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p CHP (t)和集中式热 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p EHP (t,l)和供冷量h EHP (t,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 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p CHP (t)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 力h CHP (t)、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p EHP (t,l)和供冷量h EHP (t,l)的计算方法为:联合以 下公式(1)(10)即可得知在p最小的情况下,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p CHP (t)和集 中式热吸收式制冷。

16、机的冷出力h CHP (t)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p EHP (t,l)和供冷量 h EHP (t,l):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10104 A 4/5页 5 (A)确立目标函数 其中,p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标准误差,单位MW; p load (t)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单位MW; P need (t)为目标负荷,单位MW; 电力负荷跟踪后的等效负荷定义如下: p load (t)P load (t)-(p CHP (t)-P CHP (t)+p EHPs (t) (2) 其中,p load (t)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单位MW; P load (t)为步骤2.2)。

17、中预测的电力负荷,单位MW; p CHP (t)为调节后热电机组A的发电出力,单位MW; P CHP (t)为预测的热电机组A的发电出力,单位MW; p EHPs (t)为t时所有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单位MW; (B)确立约束方程 冷负荷平衡方程: h(t)|H CHP (t)-h CHP (t)| (3) (Tt+l2T) (4) 其中,h(t)表示第t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不足的功率,单位MW; H CHP (t)为预测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单位MW; h CHP (t)为调节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单位MW; h EHP (t+l,l)为t+l时刻第l组。

18、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单位MW; 抽凝式热电机组约束: 发电出力下限: 发电出力上限: 发电出力限制: 供冷出力约束: 上述公式(5)(8)中,分别为热电机组最大发电出力曲 线和最小发电曲线的参数; 用户侧空调器约束: 冷电比约束:h EHP (t,l)COP EHP p EHP (t,l) (9) 空调器出力上限:0p EHP (t,l)min(P EHP (l),H load (l)/COP EHP ) (10) 其中,h EHP (t,l)为t时刻第l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单位MW;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10104 A 5/5页 6 COP EHP 为空调器性能系数。

19、; p EHP (t,l)为t时刻第l组用户空调的耗电功率之和,单位MW;所有用户组的空调器耗 电量: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10104 A 1/11页 7 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城市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础, 其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都极其重要。 0003 电力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用以指安装在国家机关、企业、居民等用户处 的各种用电设备,也可用以描述上述用电设备所消耗的。

20、电力电量的数值。 0004 电力负荷预测是以电力负荷为对象进行的一系列预测工作。从预测对象来看,电 力负荷预测包括对未来电力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对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以及对 负荷曲线的预测。其主要工作是预测未来电力负荷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为电力系统规 划和运行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0005 但电力负荷预测值与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减小这个误差有利 于系统运行和规划,减小调度困难。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 统及方法,通过本发明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可以大大减小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与电 力负荷预测值之间的误差,。

21、以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规划,减小调度困难。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包括:用于产出电力和 热水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 联产机组的热水出口,并将热水转化为冷水;与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并联的 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由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产生的电能驱动而产生制冷冷 风;控制空调器的空调器遥控开关;采集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 机相连接的制冷风机盘管,所述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生产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 中产生制冷冷风;制冷风机盘。

22、管冷水消耗计量表,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的 数据;控制制冷风机盘管的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采集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 流量,并将该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和发电出力电量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第二远程 集中控制器,其内存储有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的距离信息, 采集所述用户非采暖用电的电表所检测的非采暖耗电数据,采集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 量表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然后上述非采暖耗电数据及冷水消耗数据以及制冷风机盘管与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距离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综合调。

23、度控制装 置,根据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距离计算并生成最终调度控制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2/11页 8 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以及用户不 同时刻的空调器的耗电量和供冷量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综合调度 控制装置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以该调度控制信号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动作;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 置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以该调度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空调器遥控开关、制冷风机盘管 流水阀门遥控开关执行开关机动作。 0009 所述制冷风机。

24、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所 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耦合;所述空调器遥控开关,通过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耦合;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通过第一 远程集中控制器以遥控方式与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耦合;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 机组控制执行装置根据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控制与其连接的燃煤进料阀门、锅炉蒸汽进 汽阀门、采暖蒸汽抽汽阀门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0010 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包括:接收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 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的第一数据接 收单元;接。

25、收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用户非采暖电表检测的耗电数据、制冷冷水消耗 数据及用户管道距离信息的第二数据接收单元;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 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解码器;对所述解码后的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 消耗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器;对数据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调度控 制信号的调度控制信号计算单元;将所述调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的信号转换编码器;及将 编码后的调度控制信号分别传递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的发送单 元; 0011 所述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驱动 电路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

26、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解码后生 成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度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输出电力拖动信号并触发机 械齿轮控制装置,机械齿轮控制装置再控制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的燃煤进料阀门动作、采暖 蒸汽抽汽阀门动作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0012 所述燃煤纯凝汽式火电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 驱动电路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储单元解码 后生成燃煤纯凝汽式火电机组调度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输出电力拖动信号 并触发机械齿轮控制装置,机械齿轮控制装置再控制燃煤纯凝汽式火电机组的燃煤进料阀 门动作及发电蒸汽流量阀门动作; 0013 。

27、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通过电力光纤与云计算计算服务系统连接,并驱动云计算 服务系统计算,以获得调度控制信号;所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通过电力光纤接收云计算计 算服务系统计算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然后经由电力电缆或无线传输方式发布该调度控制 信号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 0014 所述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制冷冷水 流量脉冲计数器、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及相互连接的控制信号接收 解码器和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与用户非采暖电表连接,用户 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将检测得到的耗电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

28、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3/11页 9 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连接制冷风机盘管冷水 消耗计量表,用于检测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的采暖流量数据,制冷冷水流量脉冲 计数器将检测得到的制冷流量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 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接收综合调度控制装置发出的调度控 制信息并进行解码,然后通过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空调器遥控开关、制 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执行开关机动作; 0015 一种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16 1。

29、)测量以下数据:每间隔T周期测量一次,其中,T为采样周期,采样次数为 T,T为自然数 0017 1.1)测量供给侧:采集燃煤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P CHP (t)和和集中式热吸 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 0018 1.2)用户侧: 0019 (a)N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距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管道距离S i ; 0020 (b)N个用户的非采暖耗电量P i (t); 0021 (c)N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的耗冷量H i (t); 0022 (d)N个用户的空调器装机容量 0023 2)计算: 0024 2.1)计算所有用户总的非采暖用电量 0025 2.2)根据2。

30、.1)中计算出的用户总的用电量P sum (t)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预测出 一段时间的电力负荷P load (t);根据1.1)采集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根据1.1)采集的燃煤热电 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P CHP (t)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 P CHP (t); 0026 2.3)根据制冷风机盘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之间距离S i 将所有用户分为L组,L为自然数,然后分别求出各组中所有用户的总制冷负荷H load (l) H i (t,l)和。

31、空调器容量H i (t,l)为第l组制冷风机盘管在t时刻的制 冷负荷,为第l组制冷风机盘管的制冷容量,其中用户分组方法为:首先计算出制冷 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之间的等效距离v为热水在管道中的 流速,然后对取整得到s i ,接着,将具有相同s i 的用户分为同一组,其中,s i l,l为L分 组中的第l组; 0027 2.4根据2.3)预测出的各参数迭代计算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p CHP (t)和集中 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p EHP (t,l)和供冷量h EHP (t, l)。 0028 所述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p CHP (t。

32、)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 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p EHP (t,l)和供冷量h EHP (t,l)的计算方法为:联合以下公式 (1)(10)即可得知在p最小的情况下,调节后热电联产发电出力p CHP (t)和集中式热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4/11页 10 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h CHP (t)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空调器耗电量p EHP (t,l)和供冷量h EHP (t, l): 0029 (A)确立目标函数 0030 0031 其中,p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标准差值; 0032 p load (t)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单位MW; 0。

33、033 P need (t)为目标负荷,单位MW; 0034 平准化后的等效负荷定义如下: 0035 p load (t)P load (t)-(p CHP (t)-P CHP (t)+p EHPs (t) (2) 0036 其中,p load (t)为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单位MW; 0037 P load (t)为步骤2.2)中预测的电力负荷,单位MW; 0038 p CHP (t)为调节后热电机组A的发电出力,单位MW; 0039 P CHP (t)为预测的始热电机组A的发电出力,单位MW; 0040 p EHPs (t)为t时所有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单位MW; 0041 (B)确立约束。

34、方程 0042 冷负荷平衡方程: 0043 h(t)|H CHP (t)-h CHP (t)| (3) 0044 0045 其中,h(t)表示第t时段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冷水供冷不足的功率,单位 MW; 0046 H CHP 为预测的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单位MW; 0047 h CHP (t)为调节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单位MW; 0048 h EHP (t+l,l)为t+l时刻第l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单位MW;抽凝式热电 机组约束: 0049 发电出力下限: 0050 0051 发电出力上限: 0052 0053 发电出力限制: 0054 0055 供冷出力约。

35、束: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10 5/11页 11 0056 0057 上述公式(5)(8)中,分别为热电机组最大发电出 力曲线和最小发电曲线的参数; 0058 用户侧空调器约束: 0059 冷电比约束:h EHP (t,l)COP EHP p EHP (t,l) (9) 0060 空调器出力上限:0p EHP (t,l)min(P EHP (l),H load (l)/COP EHP ) (10) 0061 其中,h EHP (t,l)为t时刻第l组用户空调器的供冷功率之和,单位MW; 0062 COP EHP 为空调器性能系数; 0063 p EHP (t,l)为t时刻第。

36、l组用户空调器的耗电功率之和,单位MW;所有用户组的空 调其耗电量: 0064 0065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用户至冷源的管道距离, 根据终端用户的负荷能耗的需求调节热电联产机组的燃料消耗量、发电出力和采暖供热出 力、终端用户的空调热泵采暖的电力消耗量、及终端用户的散热器的采暖供热量,从而大大 减小系统实际需要的负荷值与电力负荷预测值之间的误差,以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规划,减 小调度困难。 附图说明 0066 图1为本发明热电联合调度系统的结构框图; 0067 图2为本发明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0068 图3为本发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的结构。

37、框图; 0069 图4为本发明综合调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070 图5为本发明综合调度控制装置与云计算服务系统的连接图; 0071 图6为经本发明调度系统及调度方法调节后等效用电负荷与目标负荷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2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73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包括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 包括: 0074 用于产出电力和采暖热水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 0075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连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热水出口,并将 热水转化为冷水,通入管道114; 0076 通过电力电缆113与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

38、机组A并联的空调器108,所述 空调器108由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产生的电能驱动而产生制冷冷风; 0077 用户非采暖用电表,用于检测用户的非采暖耗电数据; 0078 控制空调器108的空调器遥控开关117;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11 6/11页 12 0079 通过管道114与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的制冷风机盘管110,所述集中式 热吸收式制冷机生产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中产生制冷冷风; 0080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冷水消耗的 数据; 0081 控制制冷风机盘管110的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11。

39、6; 0082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1121,采集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料投入量, 蒸汽进气量,发电出力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并将采集的燃 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料投入量,蒸汽进气量,发电出力电量,集中式热吸收式 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 0083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2,存储有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之间的距离信息,采集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再将该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以及制冷风机盘 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之间的距离信息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采集 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检测的。

40、冷水消耗数据,再将该采集的制冷风机盘管冷水 消耗计量表111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 0084 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根据制冷风机盘管110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 之间距离,计算并生成最终调度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和集中式 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力以及用户不同时刻的空调器的耗电量和供冷量的控制信号; 0085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接收到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后,以 该调度控制信号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 动作; 0086 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到接收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所发出的调度控制信号。

41、后,以 该调度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空调器遥控开关117、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116执行 开关机动作; 0087 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符合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 产机组A,用于产出电力和采暖热水。该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包括锅炉104、透 平105、热网加热器106、及交流发电机107。其中锅炉104燃烧燃料获得制冷冷风加热蒸 汽,通过蒸汽管道将饱和热蒸汽送至透平105获得机械能,该机械能驱动交流发电机107发 出电能,热电联产机组发电余热被发送至热网加热器106生产采暖用热水。其中,热机采用 水蒸汽朗肯循环,或以水蒸气朗肯循环为底层循环的布雷顿-郎肯热力联合循。

42、环,其供水 温度可在6580的范围内调节。交流发电机107发出的电能通过输电线路113输送给 终端用户的空调器108和其他电器(例如照明用电器、电源插座及家用电器等)。终端用户 处的空调器108在电能的驱动下可为使用空调器108的终端用户提供制冷冷气。热网加热 器106生产的采暖用热水通过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转换为冷水,然后再通过管道114传 送给终端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110提供制冷冷气。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设有输 入蒸汽量的阀门、采暖供热出力抽汽量阀门及发电蒸汽量阀门。 0088 所述终端用户处的空调器108通过输电线路113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 A并联,由所述燃煤抽汽凝汽式。

43、热电联产机组A产生的电能驱动空调器108产生制冷冷风, 进而为空调用户提供制冷冷气。所述空调器108还包括空调器开关。 0089 请参照图1,所述空调器遥控开关117连接空调器108,用于控制空调器108的开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12 7/11页 13 关。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通过管道114与所述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并由所述 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产出的冷水流入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中产生制冷冷风。所述冷水 消耗计量表111与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相耦合,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的制冷 耗冷数据。所述制冷风机盘管110设有开关阀门。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采集。

44、用户的 非采暖耗电数据再将用户的非采暖耗电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采集制冷风机 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检测的冷水消耗数据,然后再将该冷水消耗数据传送给综合调度 控制装置115。 0090 请参照图2所示,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2包括依次连接的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 计数器、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及相互连 接的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和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用于检测用 户非采暖的耗电数据,用户非采暖电表脉冲计数器检测得到的耗电数据经过脉冲信号编码 转换器及计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制冷冷水流量脉冲计 。

45、数器连接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用于检测制冷风机盘管冷水消耗计量表111 的制冷流量数据和制冷风机盘管与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之间的距离信息,制冷 冷水流量脉冲计数器检测得到的制冷流量数据和距离信息经过脉冲信号编码转换器及计 量信号放大发射器处理后传送至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控制信号接收解码器,接收综合 调度控制装置115发出的调度控制信息并进行解码,然后通过控制信号遥控发射器将控制 信号发送给空调器遥控开关117、制冷风机盘管流水阀门遥控开关116执行开关机动作。 0091 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1121,采集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料投入量, 蒸汽进气量,发电出力电量。

46、,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并将采集的燃 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料投入量,蒸汽进气量,发电出力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 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传送给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 0092 请参照图3所示,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控制执行装置包括调度控制信号收发编码存 储器302、驱动电路303及机械齿轮控制装置304,所述调度控制信号经调度控制信号收发 编码存储器302解码以后生成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度控制指令,经过驱动电路303输出的 电力拖动信号触发机械齿轮控制装置304,机械齿轮控制装置304再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 热电联产机组A的输入蒸汽量阀门动作、采暖供热出力抽汽量阀门动作及。

47、发电蒸汽量 阀门动作。从而控制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燃料输入、采暖用途抽汽流量及 发电用途蒸汽流量。 0093 请参照图4,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包括: 0094 接收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 电量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供冷出力冷水流量的第一数据接收单元200; 0095 接收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发送的用户非采暖电表检测的耗电数据、制冷冷水消耗 数据及用户管道距离信息的第二数据接收单元201; 0096 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进行解码的数据解码 器202; 0097 对所述解码后的用户非采暖耗电数据和制冷冷水消耗数据。

48、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 器; 0098 对数据存储器内所存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生成调度控制信号的调度控制信号计 说 明 书CN 102510104 A 13 8/11页 14 算单元204; 0099 将所述调度控制信号进行编码的信号转换编码器205;及 0100 将编码后的调度控制信号分别传递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和第二远程集中控制 器的发送单元206。 0101 请参照图5,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通过电力光纤120与云计算服务系统917连 接,并驱动云计算服务系统917计算,以获得调度控制信号;综合调度控制装置115通过电 力光纤120接收云计算服务系统917计算获得的调度控制信号,然后经由电力电。

49、缆或无线 传输方式发布该调度控制信号给第一远程集中控制器1121、第二远程集中控制器1122。 0102 本发明包括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的冷电联合调度系统的调度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103 1)测量每间隔T周期测量一次,其中,T为采样周期,采样次数为T,T为 自然数 0104 (1.1)测量供给侧: 0105 测量燃煤热电联产机组A的发电出力P CHP (t)和和集中式热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出 力H CHP (t); 0106 (1.2)测量用户侧:(i0N,N为用户个数) 0107 1.2.1)N个用户的制冷风机盘管距燃煤抽汽凝汽式热电联产机组A的管道距离 S i ; 0108 1.2.2)N个用户的非采暖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