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65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0 6 5 8 5 A *CN102506585A* (21)申请号 201110338490.2 (22)申请日 2011.10.31 F27D 15/02(2006.01) C04B 7/47(2006.01) (71)申请人江苏羚羊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3311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埭头工业 集中区大华路6号 (72)发明人李征 朱国栋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12 代理人王清义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 (57) 摘要 。
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组成篦冷机的防漏风的 篦冷机模块,把该篦冷机模块纵向相连即得到需 要的篦冷机,它使得篦冷机实现了模块化生产; 该篦冷机模块无漏料、漏风。本篦冷机模块包括底 框架,托盘,驱动板,篦板,托盘底板有通风孔;活 动推杆连接在驱动板上部;驱动板下部驱动装置 相连;篦板包括支撑托和U形折弯板,相邻两个折 弯板开口相反,开口向上折弯板的侧板与位于该 折弯板两侧的开口向下折弯板的内底部相连;开 口向下折弯板的侧板与开口向上的两个折弯板的 内底部之间有间隙;开口向上的折弯板的两个侧 板上开有出风孔,支撑托底部有进风口,支撑托底 部与开口向下折弯板的底部之间有间隙;托盘外 侧面上有对驱动板与托盘。
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 长密封板;托盘内侧面上有对支撑托外侧面与托 盘内侧面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短密封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9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9 页 1/1页 2 1.一种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包括底框架,其特征是:在底框架上部设置有的至少两 排托盘,沿着纵向延伸的驱动板从相邻的两排托盘之间穿过并向上伸出托盘,在托盘内设 置有篦板,托盘底板开有与通风管相通的通风孔;位于托盘上方的沿着横向延伸的活动推 杆连接在伸出托盘的驱动板上部;驱动板的下部与用于带动驱动板纵向移动。
4、的设置在底框 架上的驱动装置相连; 所述篦板包括支撑托和位于支撑托内的相平行的三个以上的截面为U形的折弯板,相 邻两个折弯板开口相反,开口向上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分别与位于该折弯板两侧的开口向 下的两个折弯板的内底部相连;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与位于该折弯板两侧的开口 向上的两个折弯板的内底部之间有间隙;支撑托的内侧壁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侧板相 连;开口向上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上开有出风孔,支撑托的底部上开有进风口,并且支撑托 的底部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底部之间有间隙;与驱动板相对的托盘外侧面上设置有对驱 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长密封板;与支撑托外侧部相对的托盘内侧面上设置有 对支撑托。
5、外侧面与托盘内侧面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短密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冷机模块,其特征是:托盘的内底部与支撑托的底部之间 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使得从通风管进来的冷却风经通风孔、进风口进入篦板内,而不会穿过 隔板通过托盘的内底部与支撑托的底部之间的间隙窜到篦板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冷机模块,其特征是:在驱动板与活动推杆连接处的下方 的驱动板上固定有沿着纵向延伸的倒U形盖板,倒U形盖板盖住驱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 和支撑托外侧面与托盘内侧面之间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冷机模块,其特征是:所述托盘为三排,相邻的两排托盘之 间各设置有一块驱动板,两块驱动板的下部均通过减震垫连。
6、接在过渡板上,过渡板与作为 驱动装置的油缸的活塞杆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篦冷机模块,其特征是:在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 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506585 A 1/5页 3 一种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成篦冷机的篦冷机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对水泥熟料冷却的第三代篦冷机一般包括设置在静梁上的静篦板、设置在活 动梁上的动篦板,静篦板与动篦板间隔排列,静梁和活动梁上均设置冷却风管,冷却风管内 通冷却风对静篦板和动篦板上的熟料进行冷却,并通过活动梁的纵向往复移动通过动篦板 推动熟料移动。由于动篦板与静篦板要。
7、相对移动,熟料不可避免的会从动篦板与静篦板之 间的间隙内泄漏,也会造成漏风。 0003 另外,对于第三代篦冷机来说,如果需要改变篦冷机的尺寸,例如需要纵向加长, 或者横向加宽,几乎不太可能,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组成篦冷机的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把该篦冷机模 块纵向相连即得到需要的篦冷机,它使得篦冷机实现了模块化生产;同时该篦冷机模块基 本无漏料、漏风。 0005 本防漏风的篦冷机模块,包括底框架,在底框架上部设置有至少两排托盘,沿着纵 向延伸的驱动板从相邻的两排托盘之间穿过并向上伸出托盘,在托盘内设置有篦板,托盘 底板开有与通风管相通的通风孔;位于托盘上方。
8、的沿着横向延伸的活动推杆连接在伸出托 盘的驱动板上部;驱动板的下部与用于带动驱动板纵向移动的设置在底框架上的驱动装置 相连;所述篦板包括支撑托和位于支撑托内的相平行的三个以上的截面为U形的折弯板, 相邻两个折弯板开口相反,开口向上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分别与位于该折弯板两侧的开口 向下的两个折弯板的内底部相连;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与位于该折弯板两侧的开 口向上的两个折弯板的内底部之间有间隙;支撑托的内侧壁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侧板相 连;开口向上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上开有出风孔,支撑托的底部上开有进风口,并且支撑托 的底部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底部之间有间隙;与驱动板相对的托盘外侧面上设置有对驱 。
9、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长密封板;与支撑托外侧部相对的托盘内侧面上设置有 对支撑托外侧面与托盘内侧面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短密封板。 0006 本篦冷机模块的有益效果:其完全不同于第三代篦冷机,其在底框架上固定托盘, 托盘内设置篦板,篦板和托盘均不动,而是通过驱动板带动活动推杆的纵向往复移动,推动 物料的前移。这样的结构,相对于第三代篦冷机,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该篦冷机模块基本 不会漏料和漏风。同时,该篦冷机模块纵向串联即可形成篦冷机,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纵向 或横向增加模块,以改变篦冷机纵向长度或者横向宽度,适应不同产量的水泥生产线。长密 封板可防止物料从驱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泄漏,也防止。
10、了漏风。短密封板可防止物料从 支撑托外侧面与托盘内侧面之间的缝隙进入支撑托与托盘之间,造成漏料,也防止了漏风。 这种篦板,冷却风从通风管经托盘底部的通风孔流入,流经支撑托底部的进风口,经支撑托 说 明 书CN 102506585 A 2/5页 4 的底部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再经开口向上折弯板的两个侧板上的出风 孔后弯折向下,最后经过开口向下折弯板的侧板与相邻的开口向上折弯板的内底部之间的 间隙后向上吹出,对篦板上的熟料冷却。这种结构形成的冷却风的流通通道,有效地防止了 熟料从冷却风的流通通道向下漏料。同时,在确保不漏料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了篦板的 风阻力,保证通过篦板上的熟料层。
11、风速一定的前提下,所需要的风压更低,使得单位熟料从 1450冷却到65的电耗更低。 0007 上述的篦冷机模块,托盘的内底部与支撑托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使得 从通风管进来的冷却风经通风孔、进风口进入篦板内,而不会穿过隔板通过托盘的内底部 与支撑托的底部之间的间隙窜到篦板外部。这样可以防止熟料从托盘内底部与支撑托底部 之间的缝隙泄漏而进入通风管,进一步防止漏料的发生;当然,也保证了冷却风能够从上述 的冷却风的流通通道内流出,避免了漏风。 0008 上述的篦冷机模块,在驱动板与活动推杆连接处的下方的驱动板上固定有沿着纵 向延伸的倒U形盖板,倒U形盖板盖住驱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和支撑托外侧面。
12、与托盘内 侧面之间的缝隙。由于倒U形盖板盖住了所述缝隙,物料难于进入所述缝隙,防止物料从驱 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或者从支撑托外侧面与托盘内侧面之间的缝隙内泄漏。由于间隙较 小,减少了该部分的漏风量。 0009 上述的篦冷机模块,所述托盘为三排,相邻的两排托盘之间各设置有一块驱动板, 两块驱动板的下部均通过减震垫连接在过渡板上,过渡板与作为驱动装置的油缸的活塞杆 相连。 0010 上述的篦冷机模块,在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 置。这样,即可根据物料需要的冷却风量调节冷却风的流量。当然,风量调节装置有多种多 样,其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 0011 本技术的篦冷机,它包。
13、括由上述的篦冷机模块纵向串联而成的一列模块组。 0012 本篦冷机的有益效果:该篦冷机以篦冷机模块纵向串联形成,并且可以根据需要 在纵向或横向增加模块,以改变篦冷机纵向长度或者横向宽度,适应不同产量的水泥生产 线。其篦冷机的模块在底框架上固定托盘,托盘内设置篦板,篦板和托盘均不动,而是通过 驱动板带动活动推杆的纵向往复移动,推动物料的前移。这样结构的篦冷机完全不同于第 三代篦冷机,该篦冷机相对于第三代篦冷机,不但简化了结构,而且组成篦冷机的篦冷机模 块基本不会漏料和漏风。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篦冷机的主视图(图2的A-A剖视图)。 0014 图2是篦冷机的俯视图。 0015 图3是图1中。
14、X部放大图。 0016 图4是图1中Y部放大图。 0017 图5是图2中Z部放大图。 0018 图6是图2中W部放大图。 0019 图7是篦冷机模块的主视图。 0020 图8是篦冷机模块的俯视图(图7的D向视图)。 说 明 书CN 102506585 A 3/5页 5 0021 图9是篦冷机模块的剖视图(图8的B-B剖视图)。 0022 图10是篦冷机模块的左视图(图7的C向视图)。 0023 图11是篦冷机模块的左视图(图7的P-P剖视图)。 0024 图12是图10中的II部放大图。 0025 图13是图11中的I部放大图。 0026 图14是篦板的主视图。 0027 图15是篦板的剖视图。
15、(图14的Q-Q剖视图)。 0028 图16是篦板的后视图(图15的左视图) 图17是通风管与篦冷机模块等的主视图。 0029 图18是通风管与篦冷机模块等的剖视图(图17的S-S剖视图)。 0030 图19是通风管与篦冷机模块等的俯视图(图17的R向视图)。 0031 图20是图18中的U部放大图。 0032 图21是定风门与动风门等的主视图。 0033 图22是定风门与动风门等的左视图。 0034 图23是图21的T-T剖视图。 0035 图24是通风管、定风门、动风门等的立体图。 0036 图中,模块组100、200,密封板300,篦冷机模块101、102、103、104、201、202。
16、、203、 204,托盘105、106、107,篦板108,篦板排109、110、111、112,风量调节装置113、114、115、 116、117、118、119、120,底框架1,驱动板2,通风孔3,通风孔4,活动推杆5,活动棒压板6, 楔子7,销8,过渡架(过渡板)9,油缸10,导向装置11,支撑托12,进风口121,支撑托的底 部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底部之间的间隙122,托盘的内底部与支撑托的底部之间的间隙 123,侧板141与折弯板13的内底部132之间的间隙124。开口向上的折弯板13,侧板131, 内底部132,出风孔,开口向下的两个折弯板14,侧板141,内底部142,隔板1。
17、5,长密封板 16,短密封板17,倒U形盖板18,定风门19,动风门20,螺杆21,滑动板22,连杆23,芯轴24, 通风管25,中间隔板2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8 如图1、2所示的篦冷机,它包括沿横向方向排列的两列平行的模块组100、200,两 列模块组中的托盘通过位于两列模块组之间的密封板相接触。从左到右,模块组100由四 个篦冷机模块101、102、103、104在纵向串联而成,模块组200由四个篦冷机模块201、202、 203、204在纵向串联而成。模块组左端高,右端低。 0039 参见图3-5所示的篦冷机模块,包括底框架。
18、1,在底框架上部设置有三排托盘105、 106、107,每排托盘沿着纵向延伸,外侧的两排托盘105、107中各放置有一排篦板,中间的 一排托盘中放置有两排篦板,每排篦板各由16块篦板108组成;也就是说,一个篦冷机模块 在横向方向分别有位于托盘105、106、107中四排篦板排109、110、111、112。从相邻的两排 托盘之间穿过并沿着纵向延伸的两块驱动板2向上伸出托盘。两侧(外侧)的托盘的底部上 各开有排成一排的16个通风孔3,中间的托盘的底部上开有排成两排(每排16个通风孔) 的32个通风孔4。位于托盘上方的沿着横向延伸的活动推杆5通过活动棒压板6、楔子7、 说 明 书CN 10250。
19、6585 A 4/5页 6 销8等连接在伸出托盘的两块驱动板上部。两块驱动板的下部均通过减震垫连接在过渡架 (过渡板)9上,过渡板与作为驱动装置的油缸10的活塞杆相连。油缸10的缸座铰接在底 框架上。在底框架上还设置有对过渡架的纵向移动起到导向作用的导向装置11。 0040 参见图10-12,篦板108包括支撑托12和位于支撑托内的相平行的九个以上的截 面为U形的折弯板,相邻两个折弯板开口相反,开口向上的折弯板13的两个侧板131分别 与位于该折弯板两侧的开口向下的两个折弯板14的内底部142相连;开口向下的折弯板 14的两个侧板141与位于该折弯板两侧的开口向上的两个折弯板13的内底部132。
20、之间有 间隙124。支撑托12的内侧壁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侧板141相连(图11中,与支撑托12 的内侧壁相连的是L形板,该L形板与支撑托12的内侧壁可以看作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折 弯板)。开口向上的折弯板的两个侧板131上开有多个出风孔,支撑托的底部上开有进风口 121,支撑托的底部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底部之间有间隙122。 0041 托盘的底部上的每排16个通风孔分别与位于托盘内的16个篦板上的进风口121 分别相对应。 0042 托盘的内底部与支撑托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隔板15,该隔板使得从通风管进来的冷 却风经通风孔、进风口进入篦板内,而不会穿过隔板通过托盘的内底部与支撑托的底部之 间的间隙1。
21、23窜到篦板外。也就是说,冷却风从通风管经托盘底部的通风孔流入的冷却风, 流经支撑托底部的进风口,经支撑托的底部与开口向下的折弯板的底部之间的间隙122,再 经折弯板的两个侧板上的出风孔后弯折向下,再经过开口向下折弯板的侧板与相邻的开口 向上折弯板的内底部之间的间隙124后向上吹出,对篦板上的熟料冷却。 0043 与驱动板相对的托盘外侧面上设置有对驱动板与托盘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长 密封板16。与支撑托外侧部相对的托盘内侧面上设置有对支撑托外侧面与托盘内侧面之间 的缝隙进行密封的短密封板17。长密封板16和短密封板17与中间隔板26是分别焊接在 一起的,它们挂在托盘的外侧板上起密封作用。在活动。
22、棒压板6下方的驱动板上固定有沿 着纵向延伸的倒U形盖板18,倒U形盖板盖住中间隔板26、长密封板16和短密封板17。 0044 排在最高处的两个篦冷机模块中的活动推杆的移动速度和排在第二高处的两个 篦冷机模块的活动推杆的移动速度均小于其它活动推杆的移动速度。 0045 参见图13-19,对于篦冷机模块101来说,在其最右侧一排篦板109底部、从左向右 在第一、二、三个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13;在与最右 侧一排篦板109相邻的另一排篦板110底部、从左向右在第一、二、三个通风管上设置有用 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14;在其最右侧一排篦板109底部、从左。
23、向右在第 四至第七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15;在与最右侧一排 篦板109相邻的另一排篦板110底部、从左向右在第四至第七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 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16。 0046 对于篦冷机模块201来说,在其最左侧一排篦板112底部、从左向右在第一、二、 三个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17;在与最左侧一排篦板 112相邻的另一排篦板111底部、从左向右在第一、二、三个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 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18;在其最左侧一排篦板112底部、从左向右在第四至第七通 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量的风量调节装。
24、置119;在与最右侧一排篦板112相 邻的另一排篦板111底部、从左向右在第四至第七通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通风管的通风 说 明 书CN 102506585 A 5/5页 7 量的风量调节装置120。 0047 各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相同,下面以风量调节装置113为例子进行说明。对于篦 冷机模块101来说,在其最右侧一排篦板109底部、从左向右在第一、二、三个通风管25内 均设置有动风门20和固定的定风门19。动风门2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芯轴24上,定风门 19固定在芯轴24上。动风门20通过连杆23与滑动板22相连,滑动板在篦冷机的横向方 向上滑动设置在底框架上。驱动滑动板滑动的螺杆21一端与滑。
25、动板以转动副相连,另一端 与固定在底框架上的螺母以螺旋副配合。当转动螺杆21上,螺杆即带动滑动板滑动,通过 连杆带动动风门转动,从而调节动风门相对于定风门的旋转角度,从而调节通过动风门和 定风门进入通风管内的冷却风量。 说 明 书CN 102506585 A 1/19页 8 图1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19页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3/19页 10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0 4/19页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1 5/19页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
26、图CN 102506585 A 12 6/19页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3 7/19页 14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4 8/19页 15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5 9/19页 16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6 10/19页 17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7 11/19页 18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8 12/19页 19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19 1。
27、3/19页 20 图14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0 14/19页 21 图16 图1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1 15/19页 22 图18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2 16/19页 23 图19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3 17/19页 24 图2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4 18/19页 25 图21 图22 图2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5 19/19页 26 图2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6585 A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