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091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 N 1 0 2 5 0 9 1 6 4 A *CN102509164A* (21)申请号 201110380188.3 (22)申请日 2011.11.24 G06Q 10/00(2012.01) G06Q 50/30(2012.01) G06F 17/30(2006.01) (71)申请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路 219号中旅商业城十六楼 申请人北京经纬信息技术公司 (72)发明人刘光武 王富章 罗凤霞 李平 解亚龙 牛宏睿 李秋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2、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罗毅萍 (54) 发明名称 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 法,包括对历史文本预案的数字化拆分、设置预搜 索匹配条件、数字化匹配和预案生成来实现,本发 明通过对历史文本预案系统进行结构化处理使文 本化预案转化为数字预案;通过给结构化数字预 案设置预搜索匹配条件,为新突发情况和结构化 数字预案之间设立了比较通道,使新突发事件可 以在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找到与之相似度最高的 预案,从而自动抽取各相关要素形成当前数字预 案,该方法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应急指挥人员针对 新突发事件做出预案的时间,增加了应急。
3、处理过 程的时效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1页 2 1.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基于历史文本预案,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步骤实 现: 1)根据设定的参考标准对历史文本预案进行数字化拆分,生成结构化数字预案,所 述参考标准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处置主体信息、所调配资源信息和处置措施信 息; 2)为上一步骤得到的结构化数字预案设置预搜索匹配条件,并赋予每个预搜索匹配条 件相应的权重值,所述预搜索匹配条件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信息、所在。
4、线路信息、所在 车辆段信息和所在控制中心信息; 3)在结构化数字预案数据库中对当前突发事件进行数字化匹配,基于上一步骤的权重 值检索与当前突发事件相似度最高的结构化数字预案; 4)根据数字化预案的标准模板抽取上一步骤检出结构化数字预案的内容,生成当前应 急预案,所述标准模板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模块、处置主体信息模块、所调配资源 信息模块和处置措施信息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单个结构化数字预案的所有权重表示为如下向量: ww 1 ,w 2 ,.,w j ,.,w m T ; 其中,w j 为第j个预搜索匹配条件对应的权重值,m为匹。
5、配条件的个数,j为自然数且 jm; 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3-1)将当前事故按照预搜索匹配条件与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的预案逐个进行相似度 比较,并将其与每个预案的比较结果记录成如下向量: S i S i1 ,S i2 ,S ij ,.,S im ; 其中: S ij 表示当前事故跟第i个预案在第j个预搜索匹配条件上的相似度,i1,2.n; j1,2.m;n表示结构化数字预案数据库中预案的个数; 3-2)将式和式相乘得到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第i个预案与当前事故的整体相似 度S i ; 3-3)根据预案整体相似度S i 的值,输出与当前突发事件相似度最高的结构化数字预 案。 权 利 要 求 书CN。
6、 102509164 A 1/4页 3 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预案的数字化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字应急预案 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它提供了突发事件 处置的基本规则,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和全程管理的操作指南,预案管理是应急管理 的核心,是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指导应急处置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 0003 关于数字化预案,国内目前尚没有标准的定义,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提出 的定义是将各种数字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技术GPS及灾害预测与演变模拟技 术、3D图。
7、像显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应用于预案的执行过程。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数字化 预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在事态发展即时信息的基 础上,帮助管理人员形成全面、具体、针对性强的直观高效的行动方案,使方案的制定和执 行达到规范化、可视化的水平,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 0004 传统的预案管理,多是对纸质预案(即文本预案)的电子化管理,即对文本预案进 行电子化,形成电子文档,并加注必要的标记、标签或关键字,方便应急处置时的查找,供应 急指挥处置人员参考使用。 0005 另外一种数字化预案比前述电子预案更进了一步,其在电子预案的基础上进行了 结构化的处理,所谓结构化。
8、处理是从预案的使用目的、使用条件、适用范围、应急信息发布、 应急预警、应急指挥与领导机构(应急领导小组)、响应条件、响应步骤、应急恢复、后勤保 障、应急责任与处罚等多个方面对预案进行结构化的分解,使不同的预案由不同的结构组 成,不同预案的结构一般也互不相同,基于这种处理,决策者在应急指挥时可以方便的对现 有预案分结构进行查找,使应急指挥人员使用更加方便。 0006 目前,社会上对数字预案的研究方向更加趋向于智能化,从文本预案的拆分、历史 案例的研究、突发事件的特点等方面入手,针对每一起不同的突发事件,形成不同的、更加 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不过就目前而言,人们对传统预案的使用方式均是主动地查询再。
9、由 人工对查询结果进行组合,尚无一种可在新的突发情况发生时对现有预案进行自动拆分和 组合并自动生成针对性预案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突发事件发生时决策层做出新 预案的时效性,不利于尽早尽快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 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历史文本预案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在应急处置时自动生成相应的处 置方案以供应急指挥人员参考,大大缩短了应急指挥人员做出决策的时间。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步骤实现; 0009 一种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基于历史文本预案,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步骤 说 明 书。
10、CN 102509164 A 2/4页 4 实现: 0010 1)根据设定的参考标准对历史文本预案进行数字化拆分,生成结构化数字预案, 所述参考标准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处置主体信息、所调配资源信息和处置措施 信息; 0011 2)为上一步骤得到的结构化数字预案设置预搜索匹配条件,并赋予每个匹配条件 相应的权重值,所述预搜索匹配条件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信息、所在线路信息、所在车 辆段信息和所在控制中心信息; 0012 3)在结构化数字预案数据库中对当前突发事件进行数字化匹配,基于上一步骤的 权重值检索与当前突发事件相似度最高的结构化数字预案; 0013 4)根据数字化预案的标准模板抽取。
11、上一步骤检出结构化数字预案的内容,生成当 前应急预案,所述标准模板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模块、处置主体信息模块、所调配 资源信息模块和处置措施信息模块。 0014 进一步地,步骤(2)中,单个结构化数字预案的所有权重表示为如下向量: 0015 ww 1 ,w 2 ,.,w j ,.,w m T ; 0016 其中,w j 为第j个预搜索匹配条件对应的权重值,m为匹配条件的个数,j为自然 数且jm; 0017 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0018 3-1)将当前事故按照预搜索匹配条件与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的预案逐个进行相 似度比较,并将其与每个预案的比较结果记录成如下向量: 0019 S i S。
12、 i1 ,S i2 ,S ij ,.,S im ; 0020 其中: 0021 S ij 表示当前事故跟第i个预案在第j个预搜索匹配条件上的相似度,i1, 2.n;j1,2.m;n表示结构化数字预案数据库中预案的个数; 0022 3-2)将式和式相乘得到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第i个预案与当前事故的整体 相似度S i ; 0023 3-3)根据预案整体相似度S i 的值,输出与当前突发事件相似度最高的结构化数 字预案。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 本发明通过对历史文本预案系统进行结构化处理使文本化预案转化为数字预案; 通过给结构化数字预案设置预搜索匹配条件,为新突发情。
13、况和结构化数字预案之间设立了 比较通道,使新突发事件可以在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找到与之相似度最高的预案,从而自 动抽取各相关要素形成当前数字预案,该方法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应急指挥人员针对新突发 事件做出预案的时间,增加了应急处理过程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所述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说 明 书CN 102509164 A 3/4页 5 0028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数字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现: 0029 1)根据设定的参考标准对历史文本预案进行数字化拆分,生成结构化数字预案。
14、, 所述参考标准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处置主体信息、所调配资源信息和处置措施 信息; 0030 基于关注点的不同,同样的文本预案可以按照不同的参考标准进行分拆,显然,不 同的参考标准将导致不同数字化预案的产生。就地铁为言,在实践中,应急方案主要关注的 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位置及其周边环境(如地铁所在的线轨,所属车站)、突发 事件由何人处置、需要动用何种资源及该采取什么措施等四个方面,本发明中对文本预案 的结构化处理也从位置信息、处置主体信息、所调配资源信息和处置措施信息四个方面着 手对文本预案进行结构化分解,从而通过抽取文本预案格式的方式将现有的文本预案转化 为结构数字预案,如果。
15、将某一特定系统(如地铁运行系统)过往突发事件的文本预案都进 行上述结构化处理,即可得到结构化数字化预案数据库。 0031 2)为上一步骤得到的结构化数字预案设置预搜索匹配条件,并赋予每个预搜索匹 配条件相应的权重值,所述预搜索匹配条件至少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信息、所在车辆段信 息和所在控制中心信息; 0032 为了实现在处理新的突发事件时系统自动调用并生成相应数字预案,需要对上一 步骤的结构化预案设置预搜索匹配条件以方便系统进行自动搜索与匹配,针对发生在不同 地点、不同事件类型的突发事件,预搜索匹配条件的设置对每一个数字化后的具体场景,从 轨道交通的特点出发,按事件类型、线路、车辆段、控制中心等。
16、四个方面设置预搜索匹配条 件,并根据预先设定赋予每个预搜索匹配条件以相应的权重,对于一个现有的结构化数字 预案而言,其每个预案中各预搜索匹配条件的总权重w由以下向量表示: 0033 ww 1 ,w 2 ,.,w j ,.,w m T ; (1) 0034 其中,w j 为第j个预搜索匹配条件对应的权重值,m为预搜索匹配条件的个数,j为 自然数且jm;在本实施例中,m4。 0035 3)在结构化数字预案数据库中对当前突发事件进行数字化匹配,基于上一步骤的 权重值检索与当前突发事件相似度最高的结构化数字预案; 0036 数字化匹配是生成当前数字化预案的必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当前突发事件 与历史。
17、突发事件的相似度,为系统在生成当前数字化预案过程中合理选择结构化数字预案 提供依据,其实现方法用当前事故的属性特征与既有预案的属性特征进行比较,利用最邻 近算法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度并选择相似度最大的结构化数字预案作为基础预案进行抽 取,具体地说,本步骤又包括以下阶段: 0037 3-1)系统将当前事故按照预搜索匹配条件与结化数字预案库中的预案逐个进行 相似度比较,在本例中,预搜索匹配条件的个数m4,即当前事故与原有预案的比较点数 量为4,则对该4个比较点一一对比并反馈比较结果,下面举例说明判断方法: 0038 假设当前事故发生在地铁1号线路、事故类型为正线脱轨,则不包括该1号线路或 者正线脱轨。
18、的结构化数字预案在该两项预搜索匹配条件上与当前事故的相似度为0,显然, 事故也并非发生在车辆段和控制中心,故当前事故与结构化数字预案在车辆段和控制中心 匹配条件上的相似度也为0;相反,若检索到的结构化数字包含该两项匹配条件,则设置当 前突发事件在该两项匹配条件上的相似度为1,另设置车辆段和控制中心匹配条件上的相 说 明 书CN 102509164 A 4/4页 6 似度为0,依次类推。按照上述方法即可完成当前事故与结构化数字预案之间的相似度比较 结果,将比较结果记录成如下向量: 0039 S i S i1 ,S i2 ,S ij ,.,S im ; 0040 其中: 0041 S ij 表示当。
19、前事故跟第i个预案在第j个设定属性上的相似度,i1,2n,j 1,2.m;n表示结构化数字预案数据库中预案的个数; 0042 3-2)将式和式相乘得到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第i个预案与当前事故的整体 相似度S i ;上述S i 即为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第i个预案与当前突发事件的整体相似度, 0043 3-3)最后,根据整体相似度Si的值在结构化数字预案库中选出Si值最大的 一个或几个预案作为预案检索的结果输出。 0044 4)根据数字化预案的标准模板,自动抽取上一步骤检出结构化数字预案的进行数 字化匹配,生成新应急预案。 0045 为了提高效率,还可以预先设置一个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的标准模板,与步骤(。
20、1) 相对应,该标准模板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模块、处置主体信息模块、所调配资源信息模 块和处置措施信息模块等方面,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只需要在上述标准模板上补入对应的 内容即可完成当前应急预案的制作,由于上一步骤已经检索处与当前突发事件相似度最高 的结构化数字预案,本步骤根据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处理主体信息、所需资源信息和处置 措施四个方面的要求抽取检出结构化数字预案的要素补入标准模板进行合并,即可最终生 成应急指挥使用的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0046 应该理解,本发明所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例,凡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实施的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的修改均应落入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509164 A 1/1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0916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