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2089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9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5432.7

申请日:

1994.08.18

公开号:

CN1102809A

公开日:

1995.05.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10.4|||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2H1/02

主分类号:

B62H1/02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河本秀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3.08.31 JP 216359/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礼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利用其支承后轮刹车钢索的中间部分。将以枢轴38枢支的前后摆动自如的支架36定位在收拢位置,在动力装置P的下面通过支座73支承橡胶制的支架限位座75。从后轮的鼓轮刹车沿动力装置P的下面向前延伸的刹车钢索72的中部用形成在支架73上的夹子732、733固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上述摩托车设有枢支在车体下部、能在立起位置和收拢位置间摆动的支架(36);其特征在于: 在配设在上述支座(36)的后部的动力装置(P)的下面,通过支座(73)支承支架限位座(75),同时,从轴支在上述动力装置(P)的后部的后轮(Wr)朝车体前方延伸的刹车钢索(72)或刹车软管的中间部分支承在上述支架限位座(75)的支座(73)上。
2: 一种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上述摩托车设有枢支在车体下部、能在立起位置和收拢位置间摆动的支架(36);其特征在于: 衬垫86被夹持在配设于上述支架(36)后部的动力装置(P)的铸件(84、85)的配合面中,在该衬垫(86)的下部一体形成支架限位座(87),同时,从轴支在上述动力装置(P)的后部的后轮(Wr)朝车体前方延伸的刹车钢索(72)或刹车软管的中间部分被嵌合支承在上述支架限位座(87)上形成的握持槽(87 1 )中。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上述摩托车有一支架,其以枢轴支承于车体下部,可在立起位置和收拢位置间摆动。

    日本专利特公平1-52235及日本实用新型实开昭62-88689中公开了二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装置结构。

    上述以往的二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装置结构中包含一装在支架上的橡胶制的支架限位座。当上述支架从立起位置向收拢位置摆动时,上述支架限位座与动力装置的下表面接触,以使支架定位在收拢位置,同时吸收冲击。

    但是,在二轮、三轮摩托车的后轮上装有刹车鼓轮或刹车盘,在那里,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沿着动力装置的下表面向车体前方延伸。上述刹车钢索或软管的中间部分支承在车体上以避免其本身下垂。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支架限位座合理地支承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出本发明的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所说摩托车设有一支架,以枢轴支承于摩托车身下部,可在立起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摆动,其特征在于:在配设在上述支座的后部地动力装置的下面,通过支座支承支架限位座,同时,从轴支在动力装置的后部的后轮朝车体前方延伸的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的中间部分支承在上述支架限位座的支座上。

    按照本发明另一种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所说摩托车设有一支架,以枢轴支承于摩托车身下部,可在立起位置和收拢位置之间摆动,其特征在于:衬垫被夹持在配设于上述支架后部的动力装置的铸件的配合面中,在该衬垫的下部一体形成支架限位座,同时,从轴支在上述动力装置后部的后轮朝车体前方延伸的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的中间部分被嵌合支承在上述支架限位座上形成的握持槽中。因此,不需要特别部件用来支承支架限位座及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可以更进一步减少零件数目。

    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整体侧视图;

    图2为上述装置整体平面图;

    图3为车体罩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5为在图4中沿线5-5截取的剖视图;

    图6为在图5中沿线6-6截取的剖视图;

    图7为略去车体罩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8为图7所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在图8中沿线9-9截取的剖视图;

    图10为在图7中沿线10-10截取的剖视图;

    图11为图7的11部分的放大图(图12中沿线11-11截取的剖视图);

    图12为在图11中沿线12-12截取的剖视图;

    图13为在图4中所示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在图13中沿线14-14截取的剖视图;

    图15为在图14中沿线15-15截取的剖视图;

    图16为与图6相似的视图,图中所示为电池固定结构的变型例;

    图17为与图13相似的视图,图中所示为支架限位座的变型例;

    图18为在图17中沿箭头18所指方向的向视图;

    图19为在图17中沿线19-19截取的剖视图;

    图20为在图17中沿线20-20截取的剖视图;

    图21为与图8相似的视图,图中所示为支架的支承结构的变型例;

    图22为图21中沿线22-22截取的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构成小型摩托车型车辆V骨架的车身框架F由钢管构架组成,车身框架F包含:一位于其前端的车头管1,一从车头管下部向下延伸的下倾管2,一在下倾管2下端部邻近处向后上方延伸的俯视大致呈椭圆状的后架3,一前横构件4,一中横构件5及一后横构件6,它们分别在侧向与后架3的前、中、后各部分相互连接,一驾驶手把8安装在前叉7上端,前叉能被操纵地支承在车头管1处,以及一前轮Wf能转动地被支承在前叉7的下端部,一后轮Wr能转动地支承在动力装置P上,该动力装置的前端通过一连杆机构9可以在垂直方向摆动地支承在中横构件5上。动力装置P的后部通过一后缓冲装置10与后横构件6相互连接。

    车身框架F的外周被由硬合成树脂制成的车身罩C覆盖。车身罩C由若干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一覆盖车头管1的前部及前轮Wf的上部的前罩11,一与前罩11的后表面连接用以覆盖摩托车驾驶者腿部的前部护腿罩12,一对与前罩11的左右侧边缘及护腿罩12的侧边缘连接的左右前侧罩13L、13R用以覆盖摩托车身的各侧面,一与护腿罩12的后边缘连接的底板14用以支承驾驶员的脚,一用以覆盖底板14下表面的下罩15,一对与底板14的左右侧边缘及各前侧罩13L、13R的后上边缘相连接的后侧下罩16L、16R用以覆盖摩托车后车身的侧面,以及一与后侧下罩16L、16R的上边缘及底板14的上边缘连接的后上罩17,一用以覆盖后轮Wr上部的后翼子板18装在后上罩17的后部。

    上述后上罩17为一环形件,它的前后部及左右侧部被壁面所围绕,其上下面呈开放状,该后上罩为整体构成。具有封闭周缘的开口171位于后上罩17的后部,用以覆罩尾灯的尾灯罩19嵌在开口171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即,上述后上罩17未在侧面分成为两个部分而是一整体结构,而且尾灯罩19是嵌入在后上罩17上形成的开口171中,因此,车身罩C及尾灯罩19之间易于定位连接达到悦目光整,不会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或高低不平。

    后上罩17的上面开口部在前端被铰链连接的座位开闭自如地覆盖。一用以存放头盔等的盛物箱21嵌合在后上罩17内,上述座位20兼作覆盖盛物箱21开口部分的盖。

    电池存放部分的结构参照图4-6叙述于下。

    后上罩17覆盖的后翼子板18的前端与盛物箱21的后壁相接,在该处有一整体成形的电池箱26。上述电池26前端开口处与由盛物箱21的后壁上所形成的开口211连通。当驾驶者座位20向前抬起时,可以从盛物箱21内部通过开口211,将电池放入电池箱26内部或从电池箱26中取出。长方体的电池27是具有液体密封结构的封闭型电池,并且横向安放,使最短边沿上下方向延伸。

    装卸自如地盖住盛物箱21的开口部分211的盖体28,使形成在下部的两结合爪281、281与后翼子板18的前壁系合,而且,通过用销连接机构等连接手段29将盖体28的上部与盛物箱21的后壁相结合,使其装拆自如在固定在图示位置。在盖体28的后表面上有一加压凸钮282用以在电池27的前表面施加压力以避免存放在电池箱26中的电池27前后方向移动。

    油箱30支承在电池箱26的上方,在油箱30的下表面有一凹部301,电池箱26的后上部嵌合在该凹部301中,可避免油箱30与电池箱26相互干扰。在油箱30上部的中央上表面形成一注油口302,该口向外凸出伸入接收盘212,该接收盘与盛物箱21的后端成一整体,一帽以螺纹与注油口302接合。当上述驾驶者座位20锁住在如图6所示位置时,驾驶者座位20的后端覆盖着上述帽31的上方,因此可避免帽31松动,在上述油箱30的左上表面装有水准仪的接头32。

    如上所述,电池27是横向置放,因此其上下方向的厚度较小,电池27配置在后翼子板18的上表面与油箱30的下表面之间,因此,电池27及油箱30的存放可以有效地利用后车身狭小的空间。因为电池27是通过盛物箱21内部进行放入或取出,因此在替换电池27时不必移动上述车身罩C及上述油箱30,上述电池27易于维护保养并可防止偷窃。

    用于支架的锁紧机构结构参照图7-10在下面叙述。

    用于支承小型摩托车型车辆V车身的支架36是被一盘状支架托座37后端的侧向伸出枢轴38以可在前后方向摆动的方式支承,上述盘状支架托座37焊接在车身框架F的中横构件5上。上述支架36包含:一由枢轴38支承的支架罩39及一焊接在支架罩39后表面的支架体40。通过张设在支架36和支架托座37之间的肘节弹簧41的弹力,支架36被赋势稳定地停止在图1所示的收拢位置和图7所示的立起位置。支架沿立起位置通过支架罩39的前面与支架托座37的后壁接触而被约束。

    加强件42、43分别焊接在支架托座37的后内表面及支架罩39的背面。当支架36处于立起状态时则加强件42、支架托座37、支架罩39及加强件43在前后方向处于重合位置,此时,通过加强件42及支架托座37的长切口44与通过支架罩39及加强件43的长切口45处于彼此面对的位置。一基板46以螺栓47固定安装在支架托座37内,在基板46的后端的指状伸出物461(见图8)与加强件42上的槽421(见图9)相配合时则基板46停止转动。

    一凸轮板48以螺栓49为枢轴支承在基板46的上表面上。一弹簧50张设在凸轮板48上的弹簧钩481及基板46上的弹簧钩462之间,弹簧50的弹力将凸轮板48朝图9所示的顺时钟方向赋势,如图9中点划线所示,凸轮板48在设于凸轮板48上的制动头482与底板46上的托架463靠上的未锁定位置停止。当凸轮板48处于未锁定位置时,凸轮板48脱离支架罩39及加强件43的长切口45,允许支架36可以摆动。

    可锁住的座位20盖着的盛物箱21中设有一能使凸轮板48在锁定位置及未锁定位置之间转动的控制杆51,可以防止摩托车被偷窃。连系控制杆51和凸轮板48的钢丝套筒拉索52由套管53及内钢丝54构成,上述套管53的一端固定在基板46的托架463上,内钢丝54的一端与凸轮板48的弹簧钩481连接。当内钢丝54受到拉力,凸轮板48克服弹簧50的弹力朝图9所示逆时钟方向转动时,凸轮板48与支架罩39及加强件43的切口45接合,从而在立起位置锁住支架36。

    由图7及图10可知,以销55为枢轴支承在盛物箱21的后壁上的控制杆51可在其左右侧向摆动范围内摆动,此侧向摆动范围受托架57的上表面限定的导向面571所限制,上述托架57以螺栓56、56固定在盛物箱21上。销55向后延伸通过盛物箱21,上述销有一后端,在该处固定一臂58,上述臂58与上述钢丝套筒拉索52的内钢丝54连接。在图10中的标号213为一缺口,设在座位20后端的环59(见图7)嵌合其中,标号60是与环59系合的钩,使座位20锁在关闭位置。

    当在图10的实线位置操作控制杆51时,则内钢丝54受拉力,同时克服弹簧50的弹力,使凸轮板48转动至图9所示实线位置,同时支架36被锁紧在立起位置。此时,臂58与内钢丝54之间的结合点a越过成为死点b的销55的中心向上侧移动,从而使控制杆51稳定地停止在实线位置。相反,若在图10中的点划线位置操作控制杆51,则内钢丝54被松驰,在弹簧50的弹力作用下,凸轮板48转动至图9中的点划线位置,因此支架36处于未锁住状态。此时,因为臂58与内钢丝54之间的结合点C越过死点b朝下侧移动,所以控制杆51稳定地停止在点划线位置。

    如上所述因为不是弹簧50的弹力,而是以控制杆51的操作力拉钢丝套筒拉索52的内钢丝54使凸轮板48沿着锁紧它的方向转动,所以即使在支架36的枢轴支承部附近沾有泥等也可通过有力地操作控制杆51使凸轮板48能可靠地与切口45系合以锁紧支架36。

    以下参照附图11及12说明座位20的枢轴支承结构。

    驾驶者座位20由一合成树脂制底板65、一重叠在底板65上面的座垫材料66及一覆盖在座垫材料66上的座罩67构成。在底板65前端的下表面上有一对左右托架651、651;有一停止档块652位于二托架651之间,并有三个位于左侧托架651附近的销结合突出指653、654、654向下突出。在盛物箱21前端有一向前突出的座位支持臂244和设在座位支持臂214前端的停止挡块215。用以作为枢轴支承驾驶者座位的锁66由L字形杆料形成,它有轴部661及锁定部662。上述轴部661穿入座位20的底板65的左侧托架651、座位支持臂214及右侧托架651,这样,座位20的前端开关自如地枢支在盛物箱21上。此时,销66锁定部662的前端嵌合在三个销结合突出指653、654、654之间。

    安装销66时,将轴部661穿入左右托架651、651及座位支持臂214,摆动驾驶者座位20到图11中点划线所示的开启位置,使底板65的停止挡块652靠上盛物箱21的停止挡块215,然后将销66按照箭头A所示方向转动,一边使它们左右弹性变形一边嵌合在二个销结合突出指654、654之间,最好使销保持在与余下的销结合突出指653接触的位置。在此状态下,当驾驶者座位20转至图11中实线所示的闭合位置并被锁住时,销66的锁定部662碰上盛物箱21的左边前端的d点,因此,锁66是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而不能从销结合突出指653、654、654中脱出。

    当驾驶者座位20在闭合位置被锁住时,不可能拉出上述销66,因而,盛物箱21中的任何物品及衣物均可避免偷窃,同时也不能操作设在盛物箱21内的控制杆51而开启支架36,因而可防止摩托车被偷。

    参见附图7及附图13-15,对刹车钢索支承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沿动力装置P下表面向前延伸的刹车钢索72与安装在动力装置P后端的后车轮Wr的刹车臂71相连接。刹车钢索72的中部部分通过支座73与动力装置P相连接。

    如从图13-15中所见,上述支座73是以板料弯曲成特定的形状,通过螺栓74、74与动力装置P的左右铸件上相互紧固在一起。支座73设有一在水平方向弯曲的刹车钢索支承部731,刹车钢索72位于刹车钢索支承部分731的上表面并以二夹子732、733固定。上述夹子732与刹车钢索支承部分731的外边缘连设,在向上和水平方向弯曲,以夹持刹车钢索72的外侧表面及上表面。另一夹子733是通过冲压刹车钢索支承部分731的一部分形成的,将其向上弯曲以夹持刹车钢索72的内侧表面。

    一橡皮支架限位座75以二螺栓76、76固定在刹车钢索支承部分731的下表面。当支架36处于收拢位置如图13中点划线所示,则支架主体40靠住支架限位座75的下表面。因此,当支架36处于收拢状态时,由于肘节弹簧41的弹力拉动支架36所产生的振动被支架限位座75吸收。此外,刹车钢索72被支架限位座75的支架73支承,因此,不再需要特别的支承件,并可以减少使用部件的数量。

    图16所示为电池固定结构的变型例。

    按照此变型例,与后翼子板18整体成形的电池箱26的上面及前面均敞开,存放在电池箱26的电池27支承在由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的箍82上,以螺钉81将该箍82固定在后翼子板18的上表面。上述箍82压住电池27的上面及前面,使其不能移动地固定着,由设在其前端的钩83固定在后翼子板18的前端。

    一种支架限位座的变型例如图17-20中所示。

    在此变型例中,一个被夹持在动力装置P的左侧箱84和左盖85之间的衬垫86的一部分向下膨胀形成支架限位座87,使处于收拢位置的支架36靠紧支架限位座87的下表面。在上述支架限位座87的右侧面上凹设一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钢索握持槽871,从后轮Wr的鼓轮刹车装置向前延伸的刹车钢索72与钢索握持槽871配合并被它握持住。按照上述配置,不需其他特殊部件用以安装支架限位座87及刹车钢索72,可以大量减少所用部件的数量。

    一槽881定位于从动力装置P的下表面凸出的支架托架88的左侧表面上,以枢轴方向支承支架36的枢轴89的头部891与上述槽881配合。这样设计使得不使用特别部件而使枢轴式的支承轴89停止转动成为可能。当支架36处于收拢位置时,如图中实线所示,支架体40的前端部401碰上装在动力装置P左侧边的反冲踏杆90的前端部的下面,因而,当支架36处于收拢状态时,可防止上述反冲踏杆90误运转。

    图21及图22所示为支架支承结构的变型例。

    按照本变型例,支架罩39可转动地带有弹性地支承在由支架托座37侧向支承的枢轴38上。即,环形橡胶轴衬91、91的外周面以加热方式与支架罩39上侧部的轴套391、391的内周表面相结合。与橡胶轴衬91、91的内周面以加热方式相结合的环92、92可转动地支承在枢轴38上。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动力装置P的振动传导至支架36,当支架36处于立起状态时,也可避免公路上的震荡传导至摩托车身。

    上面虽然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所限定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实例进行介绍,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小型摩托车以外的二轮三轮摩托车。上述实施例中的摩托车设有由刹车钢索操作的鼓轮刹车装置,但是,本发明对于设有通过刹车软管以油压进行动作的圆盘刹车装置的摩托车也是适用的。

    按照本发明,在配置在支架后部的动力装置的下面通过支座支承支架限位座,利用上述支架限位座的支座支持从后轮向车体前方延伸的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的中间部分,因此,不需要支承上述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的特别部件,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按照本发明,衬垫被夹持在配设于上述支架后部的动力装置的铸件的配合面中,在该衬垫的下部一体形成支架限位座,同时,从轴支在上述动力装置后部的后轮朝车体前方延伸的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的中间部分被嵌合支承在上述支架限位座上形成的握持槽中。因此,不需要特别部件用来支承支架限位座及刹车钢索或刹车软管,可以更进一步减少零件数目。

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三轮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pdf(3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支架限位座结构,利用其支承后轮刹车钢索的中间部分。将以枢轴38枢支的前后摆动自如的支架36定位在收拢位置,在动力装置P的下面通过支座73支承橡胶制的支架限位座75。从后轮的鼓轮刹车沿动力装置P的下面向前延伸的刹车钢索72的中部用形成在支架73上的夹子732、733固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