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20895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64068.X

申请日:

2014.11.20

公开号:

CN104372488A

公开日:

2015.02.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3D 11/00申请公布日:201502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11/00申请日:20141120|||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1/00; D03D15/00; D03D15/08; D03D15/12; D02G3/04; D02G3/12; D06B3/04; A41D31/02

主分类号:

D03D11/00

申请人:

常熟市创裕印染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建峰

地址:

215500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下塘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代理人:

袁红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纺纱,(2)并捻,(3)整浆,(4)织造,(5)染整。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备的屏蔽面料具有表层和里层双层面料结构,表层面料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里层面料具有优异的柔软度、亲肤性和服用性能,保证穿着舒适。本发明制备的屏蔽面料,屏蔽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整体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在纺纱机上,将不锈钢纤维、芳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按20: 20: 30的比例纺成第一纱线,将不锈钢纤维和芳纶纤维按30:45的比例纺成第二纱线,将芳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按30: 50: 20的比例纺成混纺纱线;
(2)并捻:将直径为0.05mm的金属丝以2.0%的超喂率,分2~3路分别并入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中,在第一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0%,并捻后作为经纱,在第二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5%,并捻后作为纬纱;
(3)整浆:在整浆联合机上对上述混纺纱、经纱和纬纱实现整经和浆纱工艺;
(4)织造:在电子多臂织机上,按照上述经纱2上纬纱1下的斜纹组织织造表层面料,按1:1平纹组织将步骤(1)中的混纺纱线织成里层面料,同时将表层面料的纬纱和里层面料的混纺纱以1: 3~5的比例编织,将所述表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编织成一体;
(5)染整:将步骤(4)织造的面料进行退浆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处理,最后经熨烫、拉幅、定型为成品面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纤维的直径为3~5μm,长度为10~30mm,所述氨纶纤维为氨纶1313,规格为2.0dtex,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的规格为2.0dtex,所述金属纤维为铝纤维,其直径为0.05mm,长度为5~15cm,所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规格均为1.7dtex。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捻度系数为320~360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整浆车速为50~350m/min,上浆率为15%,回潮率为3%,上浆温度为80~10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织机的工艺参数为:车速300r/min,后梁高度800mm,停经架高度45mm。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及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电网进行带电检查和修复时,其穿着的屏蔽服虽然能够屏蔽高压、电流和电火花等危险因素,但具有不透气、质地较硬,不柔软,服用性能等缺点,影响整修人员的穿着舒适度,若整修时间过长,甚至会影响整修人员的心情和工作技能的发挥,不利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多功能屏蔽面料能够解决现有屏蔽面料的上述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在纺纱机上,将不锈钢纤维、芳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按20: 20: 30的比例纺成第一纱线,将不锈钢纤维和芳纶纤维按30:45的比例纺成第二纱线,将芳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按30: 50: 20的比例纺成混纺纱线;
(2)并捻:将直径为0.05mm的金属丝以2.0%的超喂率,分2~3路分别并入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中,在第一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0%,并捻后作为经纱,在第二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5%,并捻后作为纬纱;
(3)整浆:在整浆联合机上对上述混纺纱、经纱和纬纱实现整经和浆纱工艺;
(4)织造:在电子多臂织机上,按照上述经纱2上纬纱1下的斜纹组织织造表层面料,按1:1平纹组织将步骤(1)中的混纺纱线织成里层面料,同时将表层面料的纬纱和里层面料的混纺纱以1: 3~5的比例编织,将所述表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编织成一体;
(5)染整:将步骤(4)织造的面料进行退浆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处理,最后经熨烫、拉幅、定型为成品面料。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纤维的直径为3~5μm,长度为10~30mm,所述氨纶纤维为氨纶1313,规格为2.0dtex,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的规格为2.0dtex,所述金属纤维为铝纤维,其直径为0.05mm,长度为5~15cm,所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规格均为1.7dtex。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捻度系数为320~360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整浆车速为50~350m/min,上浆率为15%,回潮率为3%,上浆温度为80~10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织机的工艺参数为:车速300r/min,后梁高度800mm,停经架高度4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备的屏蔽面料具有表层和里层双层面料结构,表层面料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里层面料具有优异的柔软度、亲肤性和服用性能,保证穿着舒适。本发明制备的屏蔽面料,屏蔽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整体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选择如下规格的纤维进行纺纱:不锈钢纤维,直径为3~5μm,长度为10~30mm;氨纶1313纤维,规格为2.0dtex;阻燃粘胶纤维,规格为2.0dtex;金属铝纤维,直径为0.05mm,长度为5~15cm;棉纤维和涤纶纤维,规格均为1.7dtex;
在纺纱机上,将上述不锈钢纤维、芳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按20: 20: 30的比例纺成第一纱线,将不锈钢纤维和芳纶纤维按30:45的比例纺成第二纱线,将芳纶纤维、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按30: 50: 20的比例纺成混纺纱线,作为里层面料的编织纱线;
(2)并捻:将直径为0.05mm的金属丝以2.0%的超喂率,分2~3路分别并入上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中,在第一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0%,并捻后作为经纱,在第二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5%,并捻后作为纬纱;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捻度系数为320~360捻;
(3)整浆:在整浆联合机上对上述混纺纱、经纱和纬纱实现整经和浆纱工艺;所述整浆车速为50~350m/min,其中,纱线上机车速为350m/min,纱线从筒子架引出进入浆槽的车速为50m/min,浆槽温度为80~100℃,上浆率为15%,回潮率为3%;所用的浆料的主要成分为PVA和改性淀粉;
(4)织造:在电子多臂织机上,按照上述经纱2上纬纱1下的斜纹组织织造表层面料,按1:1平纹组织将步骤(1)中的混纺纱线织成里层面料,同时将表层面料的纬纱和里层面料的混纺纱以1: 3~5的比例编织,将所述表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编织成一体;所述织机的工艺参数为:车速300r/min,后梁高度800mm,停经架高度45mm;
(5)染整:将步骤(4)织造的面料进行退浆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按常规染色工艺进行染色处理,最后经熨烫、拉幅、定型为成品面料。
本发明揭示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备的屏蔽面料具有表层和里层双层面料结构,表层面料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里层面料具有优异的柔软度、亲肤性和服用性能,保证穿着舒适。本发明制备的屏蔽面料,屏蔽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整体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64068.X (22)申请日 2014.11.20 D03D 11/00(2006.01) D03D 15/00(2006.01) D03D 15/08(2006.01) D03D 15/12(2006.01) D02G 3/04(2006.01) D02G 3/12(2006.01) D06B 3/04(2006.01) A41D 31/02(2006.01) (71)申请人常熟市创裕印染有限公司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下 塘村 (72)发明人陆建峰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2、(普通合伙) 11341 代理人袁红红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1)纺纱,(2)并捻,(3)整浆, (4)织造,(5)染整。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 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备的屏蔽 面料具有表层和里层双层面料结构,表层面料具 有优异的屏蔽性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里 层面料具有优异的柔软度、亲肤性和服用性能,保 证穿着舒适。本发明制备的屏蔽面料,屏蔽性能 好,安全系数高,整体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综合性 能优异。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724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25 CN 104372488 A 1/1页 2 1.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在纺纱机上,将不锈钢纤维、芳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按20: 20: 30的比例 纺成第一纱线,将不锈钢纤维和芳纶纤维按30:45的比例纺成第二纱线,将芳纶纤维、棉纤 维和涤纶纤维按30: 50: 20的比例纺成混纺纱线; (2)并捻:将直径为0.05mm的金属丝以2.0%的超喂率,分23路分别并入第一纱线 和第二纱线中,在第一纱线中的并捻量为。

4、20%,并捻后作为经纱,在第二纱线中的并捻量为 25%,并捻后作为纬纱; (3)整浆:在整浆联合机上对上述混纺纱、经纱和纬纱实现整经和浆纱工艺; (4)织造:在电子多臂织机上,按照上述经纱2上纬纱1下的斜纹组织织造表层面料, 按1:1平纹组织将步骤(1)中的混纺纱线织成里层面料,同时将表层面料的纬纱和里层面 料的混纺纱以1: 35的比例编织,将所述表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编织成一体; (5)染整:将步骤(4)织造的面料进行退浆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处理,最后经 熨烫、拉幅、定型为成品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纤维 的直径为35m,长度为1。

5、030mm,所述氨纶纤维为氨纶1313,规格为2.0dtex,所述阻 燃粘胶纤维的规格为2.0dtex,所述金属纤维为铝纤维,其直径为0.05mm,长度为515cm, 所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规格均为1.7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 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捻度系数为320360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所述整浆车速为50350m/min,上浆率为15%,回潮率为3%,上浆温度为80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 所述。

6、织机的工艺参数为:车速300r/min,后梁高度800mm,停经架高度45mm。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72488 A 1/2页 3 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及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过 去,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电网进行带电检查和修复时,其穿着的屏蔽服虽然能够屏蔽高 压、电流和电火花等危险因素,但具有不透气、质地较硬,不柔软,服用性能等缺点,影响整 修人员的穿着舒适度,若整修时间过长,甚至会影响整修人员的心情和工作技能的发挥,不 。

7、利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多 功能屏蔽面料能够解决现有屏蔽面料的上述缺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 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在纺纱机上,将不锈钢纤维、芳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按20: 20: 30的比例 纺成第一纱线,将不锈钢纤维和芳纶纤维按30:45的比例纺成第二纱线,将芳纶纤维、棉纤 维和涤纶纤维按30: 50: 20的比例纺成混纺纱线; (2)并捻:将直径为0.05mm的金属丝以2.0%的超喂率,分23路分别并入第一纱线 和。

8、第二纱线中,在第一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0%,并捻后作为经纱,在第二纱线中的并捻量为 25%,并捻后作为纬纱; (3)整浆:在整浆联合机上对上述混纺纱、经纱和纬纱实现整经和浆纱工艺; (4)织造:在电子多臂织机上,按照上述经纱2上纬纱1下的斜纹组织织造表层面料, 按1:1平纹组织将步骤(1)中的混纺纱线织成里层面料,同时将表层面料的纬纱和里层面 料的混纺纱以1: 35的比例编织,将所述表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编织成一体; (5)染整:将步骤(4)织造的面料进行退浆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处理,最后经 熨烫、拉幅、定型为成品面料。 000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纤维的直径为35m,长。

9、度为10 30mm,所述氨纶纤维为氨纶1313,规格为2.0dtex,所述阻燃粘胶纤维的规格为2.0dtex,所 述金属纤维为铝纤维,其直径为0.05mm,长度为515cm,所述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规格均 为1.7dtex。 000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捻度系数为 320360捻。 000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整浆车速为50350m/min,上 浆率为15%,回潮率为3%,上浆温度为80100。 000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织机的工艺参数为:车速 说 明 书CN 104372488 A 2/2页。

10、 4 300r/min,后梁高度800mm,停经架高度45mm。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 便,所制备的屏蔽面料具有表层和里层双层面料结构,表层面料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保证 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里层面料具有优异的柔软度、亲肤性和服用性能,保证穿着舒适。本 发明制备的屏蔽面料,屏蔽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整体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1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多功。

11、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选择如下规格的纤维进行纺纱:不锈钢纤维,直径为35m,长度为10 30mm;氨纶1313纤维,规格为2.0dtex;阻燃粘胶纤维,规格为2.0dtex;金属铝纤维,直径 为0.05mm,长度为515cm;棉纤维和涤纶纤维,规格均为1.7dtex; 在纺纱机上,将上述不锈钢纤维、芳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按20: 20: 30的比例纺成 第一纱线,将不锈钢纤维和芳纶纤维按30:45的比例纺成第二纱线,将芳纶纤维、棉纤维和 涤纶纤维按30: 50: 20的比例纺成混纺纱线,作为里层面料的编织纱线; (2)并捻:将直径为0.05mm的金属丝以2.0%的超。

12、喂率,分23路分别并入上述第一 纱线和第二纱线中,在第一纱线中的并捻量为20%,并捻后作为经纱,在第二纱线中的并捻 量为25%,并捻后作为纬纱;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捻度系数为320360捻; (3)整浆:在整浆联合机上对上述混纺纱、经纱和纬纱实现整经和浆纱工艺;所述整浆 车速为50350m/min,其中,纱线上机车速为350m/min,纱线从筒子架引出进入浆槽的车 速为50m/min,浆槽温度为80100,上浆率为15%,回潮率为3%;所用的浆料的主要成分 为PVA和改性淀粉; (4)织造:在电子多臂织机上,按照上述经纱2上纬纱1下的斜纹组织织造表层面料, 按1:1平纹组织将步骤(1)中的混纺纱线。

13、织成里层面料,同时将表层面料的纬纱和里层面 料的混纺纱以1: 35的比例编织,将所述表层面料和所述里层面料编织成一体;所述织 机的工艺参数为:车速300r/min,后梁高度800mm,停经架高度45mm; (5)染整:将步骤(4)织造的面料进行退浆处理,然后采用活性染料按常规染色工艺进 行染色处理,最后经熨烫、拉幅、定型为成品面料。 0012 本发明揭示一种多功能屏蔽面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制备的屏蔽 面料具有表层和里层双层面料结构,表层面料具有优异的屏蔽性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 安全,里层面料具有优异的柔软度、亲肤性和服用性能,保证穿着舒适。本发明制备的屏蔽 面料,屏蔽性能好,安全系数高,整体吸湿透气,穿着舒适,综合性能优异。 00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 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CN 10437248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