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20720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8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6099.8

申请日:

1994.09.20

公开号:

CN1103035A

公开日:

1995.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0H1/24

主分类号:

B60H1/24

申请人:

SMH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T·雪弗莱

地址:

瑞士比尔

优先权:

1993.09.21 FR 931131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周备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乘员空间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空气调节回路(1)和一个机构(2),该机构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操作供应阀(40)的一个第一装置(56,60),在第一位置上,向空调回路(1)提供的要被调节的空气取自车辆的外部,第二位置称为再循环位置,在该位置上,取自所述乘员空间的空气被重新引入所述回路(1),该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2位置之间操作至少一个被调节空气分配阀(28)的第2装置(56,58)在第一位置上,被调节空气主要被传送到车辆的挡风玻璃区(30)在第2位置上,被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乘员空间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空气调节回路(1)和一个机构(2),该机构(2)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供应阀(40)的第一装置(56,60),在第一位置上,向空调回路(1)提供的要被调节的空气取自车辆的外部,第二位置称为再循环位置,在该位置上,取自所述乘员空间的空气被重新引入所述回路(1),该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至少一个被调节空气的分配阀(28)的第二装置(56,58),在第一位置上,被调节空气主要被传送到车辆的挡风玻璃区(30),而在第二位置上,被调节空气被传送到车辆乘员空间的其他区域(32,3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装置(56,58,60)以这种方式连接,当所述分配阀(28)处在其第一位置时,所述供应阀(40)总是处在与其第二位置不同的位置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阀(40)的所述不同位置是它的第一位置。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机构(2)包括一个单独钮(56),以保证对供应阀(40)和分配阀(28)的控制。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供应阀(40)包括泄漏装置(46),以使规定的新鲜空气流量能进入空调回路(1)。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流量对应于在空调回路(1)中循环的空气流量的大约20%至30%。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空调回 路(1)包括一个装置供阀(40)的空气供应区(4),一个既可加热又可冷却空气的空气调节装置(12);乘员空间(26)内的一个经调节的空气分配区(16),该区域内装有分配阀(28);位于乘员空间(26)内的一个空气收集区(36),以及从所述收集区(36)向所述供应区(4)输送空气的装置(38)。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区(36)位于乘员空间(26)的后下部。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供给乘员空间(26)的空气的温度调节控制装置(64)。

说明书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空气调节装置,尤其涉及这样一种包括再循环布局的装置。由于这一装置,引入乘员空间的空气至少大部分来自车辆的内部而不是来自车辆的外部。

    某些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称为“再循环”布局的特殊布局,它使车辆的乘员空间能够具有一个封闭的或准封闭的回路,当车辆经过例如城市市区、地铁区域等污染地区时它是特别有用的。术语“准封闭回路”用于表示一个空气调节回路,它允许一定量的新鲜空气,即取自外部的空气在乘员空间内循环。

    这种空气调节装置在电力牵引车辆中特别有用,它们使电力牵引车辆中采暖系统的能耗降低。

    但是,采用这种再循环布局具有使在乘员空间中循环的空气的湿度增加的缺点,所述湿度是占用车辆的时间和乘员人数地函数。这种湿度的增加可以很快地使车窗,尤其是使挡风玻璃起雾。在此情况下,忘记该装置被设在再循环位置上的车辆司机在多数情况下的反应是启动防雾/防霜控制器。这种操作虽然会带有暂时的改善,它仍然不能解决由于将空气调节装置设在封闭或准封闭回路上所带有的空气湿度增加的现象。

    过长时间地保持再循环位置的另一个后果是,在乘员空间中缺乏更换的气体的含氧量减少,而湿度和一氧化碳含量增加,在多数情况下,乘员并不知道这种情况,这会引起反应能力减弱、头痛,甚至会使司机发困,这显然会造成悲剧性的后果。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空气调节装置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这些缺点,这种新装置当防雾/防霜控制器动作时,禁止保持在再循环位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乘员空间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空气调节回路和一个机构,该机构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操作供应阀的第一装置,在第一位置上,向空调回路提供的要被调节的空气取自车辆的外部,第二位置称为再循环位置,在该位置上,取自所述乘员空间的空气被重新引入所述回路,该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操作至少一个被调节空气的分配阀的第二装置,在第一位置上,被调节空气主要被传送到车辆的挡风玻璃区,而在第二位置上,被调节空气被传送到车辆乘员空间的其他区域,该装置的特点为所述第一和第二装置以这种方式连接,当所述分配阀处在其第一位置时,所述供应阀总是处在与其第二位置不同的位置上。

    由于这些特点,当所述第二操作装置处在防雾/防霜位置上时,外部空气供应阀自动打开,并与乘员空间相连,这就消除了所有起雾的危险,并保证使在乘员空间内循环的空气得到足够的更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特点,供应阀包括泄漏装置,以使规定流量的新鲜空气能够进入乘员空间。所述规定体积最好对应于在乘员空间内每小时循环空气体积的约20%至30%。

    这样,即使在再循环位置上,也有一定体积的新鲜空气在乘员空间内循环,从而满足机动车辆乘员空间通常的通风条件。作为例子,每人每小时30m量级的取自外部的空气流量为乘员提供了满意的舒适等级。

    当阅读下面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说明时,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特点将变得更清楚。所述说明只是通过图示作出的,因此,连同附图一起,并非是限制性的,其中,图1到图3,以不同操作状态分别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原理图。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是用来调节机动车辆乘员空间中循环的空气的,其中只示出对理解本发明有用的那些元件。

    该空调装置基本包括一个跟控制机构2一起使用的空气调节回路1。

    空调回路1包括一个带有一个用来将新鲜空气,即取自车辆外部的新鲜空气引入空调路中1的第一输送管6的新鲜空气供应区4。供应区4通过包括例如风扇那样的吸气/送气装置10的输送管8与空气调节区12连接,在空气调节区内,来自输送管8,具体地说是来自车辆外部的空气能够得到调节。为了这个目的,空调区12包括一个未示出的空气调节单元,例如按传统方式,该单元包括一个滤清器、一个蒸发器、一个加热阀、一个热交换器,或者在一个电力牵引车辆的情况下还包括一个电加热器。风扇10和空气调节装置12用于调节被引入车辆乘员空间的空气流量和温度。

    空调区12经过管道14通向分配室18的入口16。出气管20、22、24使分配室18与车辆乘员空间26连接起来。更精确地说,分配管20、22、24作为分配阀28的位置的函数将来自管道14的空气分别分配给挡风玻璃区30、乘员空间中部区32以及乘员空间内部区34。其中使来自管道14的空气指向挡风玻璃区30的分配阀28的位置称做防雾位置。作为例子,中部区32大约相当于前面乘员的躯干高度,而内部区34大约相当于乘员脚部的高度。虽然在所述的例子中,来自调管区的空气分配是借助于单分配阀28实现的,但不言而喻,分配可以借助于与阀28同类的几个阀分别连同各管道20、22、24来实现。

    空调回路1也包括一个在乘员空间26内循环的空气收集区36。该收集区36与管道38相连,管道38形成一个将收集的空气从乘员空间26输送到供应区4,并关闭空调回路1的装置。

    收集区36最好设置在乘员区26的后部,例如在座椅后面,从而收集的空气就在整个乘员空间26内循环。

    图1、图2和图3的回路在其供应区4内包括另一个供给阀40,用于控制空调区12的空气供应,该区内的空气或来自车辆的外部,此时新鲜空气进入进气口6;或来自车辆内部,此时空气取自管道38。阀40可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称做打开位置的第一位置上,它密封住供应区4旁边的管道38的末端42,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称做关闭或再循环位置的第二位置上,它密封住输送管6的孔口44,从而几乎所有进入空调回路1的空气都是经管道38横穿孔口42从乘员空间进入的。

    根据本发明的特点,供应阀40包括泄漏装置46,当阀40处于关闭或再循环位置时,泄漏装置46使一定量的新鲜空气进入空调回路1。泄漏装置46由孔口44的部件48所组成,在所示的实例中,该部件不能被阀40所密封,但它当然可由一个未示出的旁路管道,或类似的东西构成。

    作为例子,为了在两个方面之间得到有利的折衷,一方面是在乘员的舒适与在电力牵引车辆的情况下可以以再循环模式实现的能量节约之间,另一方面是乘员的舒适与在乘员空间中循环的空气的质量之间的折衷量,泄漏装置46可以允许占全部循环空气流量的20%-30%进入空调回路1。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当阀40处于其开启位置时,它以完全气密方式将管道38的孔口42密封。在这方面可以看到,空调回路1按传统方式包括一个设置在乘员空间26后区的排出装置50。装置50能使正在乘员空间内循环的空气按通常的方式排向车辆外部。该排出装置由一个万一在乘员空间26内过压的情况下能够开启的由软膜片52构成的阀在图中示出。

    控制机构2同控制板板54一起使用,它包括本发明的车辆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器。控制板54包括分配阀28的第一控制钮56,该控制钮在板54上有三个分别由字母P、N和D标记的位置,每个位置与阀28的一个位置对应,详细地说,当钮56朝向字母P时,阀28处于这样的位置,使进入乘员空间26的空气指向乘员的脚,而当钮54朝向字母N时,阀28处于这样的位置,使进入乘员空间的空气向防风玻璃区、乘员空间的中部区和乘员的脚均匀分配,而当钮54朝向字母D时,阀28位于防雾位置,即这样一个位置,使进入乘员空间26的空气仅指向防风玻璃。为了做到这一点,钮56通过连接装置58控制分配阀28,以便将空调的空气引向乘员空间的上部、下区。

    根据本发明,控制钮56也与供应阀40的连接装置60相连,从而分配阀28的连接装置58与供应阀40的连接装置60在功能上耦合,这样,当分配阀28处于其防雾位置时,供应阀40位于图2所示的开启位置,并允许足够量的新鲜气体进入,以使防雾功能能够得到保证。

    作为例子,由图中的点划线代表的第1和第2操作装置58和60可以分别包括一套电缆、凸轮和/或杆任何其未示出的类似的装置。

    在上述实例中,设置供应阀40的连接装置60,从而当控制钮56在其防雾位置上时,供应阀40完全打开,不言而喻,也可以这种方式设置连接装置60,当控制钮处开防雾位置时,使供应阀在完全关闭位置和完全开启位置之间占据一个中间位置,而仍然具有满意的防雾功能。

    控制板54也包括一个第二钮62,该钮与乘员空间26中空气分配的第一控制钮56无关,它使进入车辆的空气的温度能通过由细实线代表的连接装置64调节。可以操纵钮62,以控制进入空调区12的空气的加热或冷却。为此,板54上所示的区域66、68标志冷却和加热控制。不言而喻,如果需要,可以用一个风扇10速度控制钮(未示出)来调节在回路1中循环的空气流量,使板54更完善。但是在上述实例中,钮62的连接装置64也用来控制风扇10。

    本发明的空调回路1的操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当钮56朝向参考标记N时,供应阀40处在它的关闭位置上。而分配阀28处在图上的中间水平位置上。在管道8内循环的空气的80%经由管道38来自乘员空间26,而其20%经由泄漏装置46来自车辆的外部。该空气被风扇10所混合,并被输送到区域12,在那里被调节。然后,经过调节的空气通过管道20、22、24被均匀分配在乘员空间内,然后被收集在区域36中再通过管道38被引向区域4,以便用通过泄漏装置46进入的新鲜空气开始新的循环。在阀40和阀28的这种位置排列中,本发明的装置以再循环的模式运行。应该看到,在乘员空间26内循环的一定比例的空气定期地通过排出装置50逸去。

    如图3所示,当钮56朝向参考标记P时,供应阀40处在其关闭位置上,而分配阀28处在使管道20和22封闭的位置上。这样,除了来自区12的空气被引向乘员脚的区域34之外,本装置的操作和与图1一起述叙的操作一致。

    最后,如图2所示,当钮56朝向参考标记D时,供应阀40处在其开启位置上,而分配阀28处在使管道22和24封闭的位置上。这样,在回路1中循环的全部空气都来自车辆的外部。一旦将这些空气调节,这些空气经过管道20直接被引向区域30内,以便防雾。管道38的孔口42以气密的方式被封闭,而在乘员空间26中产生的压力则通过排出装置50消除。

    这样,前述的主钮56能使一些诸分配阀28的开、关控制的功能得以执行,同时保证了在防雾/防霜位置上,在乘员空间26内循环的空气仍来自车辆外部,这就是说,供应阀40处于其开启位置,因此当所述回路仍入于循环模式时,不存在用户将空调回路设置在防雾/防霜模式上的危险。不言而喻,阀40也可以和阀28一起被控制,从而当实现所希望的防霜功能时,阀40放在中间位置上。

    所推荐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物别简单紧凑,这就使它可靠和便宜。当然,正如这种装置的其它选择方案可以由该技术领域熟练的人可以设想那样,其它的功能可增加该空调装置上,只要在这些替代的实施例中,空调回路包括一个来自外部的空气的供应区以及使来自乘员空间的空气能重新进入空调区的管道。作为例子,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可以同空气调节系统一同使用,即分配室30的出口管道也可以更复杂,包括例如将气体导向侧窗和/或车辆后部的附加管道。

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乘员空间的空气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空气调节回路(1)和一个机构(2),该机构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2位置之间操作供应阀(40)的一个第一装置(56,60),在第一位置上,向空调回路(1)提供的要被调节的空气取自车辆的外部,第二位置称为再循环位置,在该位置上,取自所述乘员空间的空气被重新引入所述回路(1),该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第一位置和至少一个第2位置之间操作至少一个被调节空气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