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面体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面体移动机器人,通过对六面体杆件和顶点的重新设计和布
置,使得单个杆组具有三个轴线平行的转动副,并以此为基础使得该机器人获得较大变形
能力,并能够在地面向任意方向移动。本发明可用于星球探测、军事、玩具教学等领域。
背景技术
六面体移动机器人相较于其他类型机器人,具有较大变形能力,地面适应性好,移
动能力强。
中国专利CN101973319A公开了一种“一种滚动六面体步行机构”,该机器人交叉布
置两平行四边形机构,使得在机构其中四面着地时能够依靠惯性作用进行滚动。该机构着
地面为杆件侧边,着地面积小,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六面体移动机器人移动方式单一,着地面不
稳定,易侧翻等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六面体杆件和顶点的设计方式,使得六面体机器人的
移动能力增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六面体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六面体移动机器人包括第一至第八三角
形顶点,第一至第十二杆组。
所述第一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一杆组、第二杆组、第五杆组由
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二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二杆组、第三杆组、第六杆组由
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三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五杆组、第九杆组、第十杆组由
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四三角形顶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六杆组、第十杆组、第十一杆组由
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五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一杆组、第四杆组、第七杆组由
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六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三杆组、第四杆组、第八杆组由
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七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七杆组、第九杆组、第十二杆组
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八三角形顶点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八杆组、第十一杆组、第十二杆
组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所述第一杆组包括:公接头、母接头a、内侧板、支撑板、电机、法兰、窄支撑板、外侧
板、母接头b。
其中两个内侧板固定连接于电机两侧,内侧板另一端固定有母接头a,两内侧板中
部有支撑板支撑,两法兰由顶丝固定链接于电机两侧出轴,两外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法
兰,外侧板另一端固定有母接头b。
母接头a的C孔、D孔,母接头b的E孔、F孔均为螺纹孔,并安装有分度销,用于母接头
a、母接头b与公接头的快速拼插。
第一杆组两端转动轴线与电机轴线互相平行。
所述第二至第十二杆组结构与第一杆组完全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六面体移动机器人,驱动部件为十二个杆组,通过双出轴电机改变
杆件角度,进而改变机器人重心,使得其能够在任意面着地情况下,均能向前后左右四个方
向移动,具有在任意状态下的各向同性的特性;同时快速拼装接口设计使得在现有零部件
情况下能够拼接成几何条件允许的各种多面体移动机器人,例如四面体移动机器人等。
附图说明
图1六面体移动机器人整体三维图;
图2六面体移动机器人第一杆组整体三维图;
图3六面体移动机器人第一杆组母接头a三维图;
图4六面体移动机器人第一杆组母接头b三维图;
图5六面体移动机器人改变重心状态示意图;
图6六面体移动机器人一步翻滚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六面体移动机器人,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至第八三角形顶点(1、2、3、4、5、6、
7、8)、第一至第十二杆组(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第一三角形顶点(1)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一杆组(9)、第二杆组(10)、第五
杆组(13)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二三角形顶点(2)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二杆组(10)、第三杆组(11)、第
六杆组(14)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三三角形顶点(3)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五杆组(13)、第九杆组(17)、第
十杆组(18)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四三角形顶点(4)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六杆组(14)、第十杆组(18)、第
十一杆组(19)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五三角形顶点(5)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一杆组(9)、第四杆组(12)、第七
杆组(15)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六三角形顶点(6)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三杆组(11)、第四杆组(12)、第
八杆组(16)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七三角形顶点(7)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七杆组(15)、第九杆组(17)、第
十二杆组(20)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八三角形顶点(8)均布有三处连接孔,分别与第八杆组(16)、第十一杆组(19)、
第十二杆组(20)由螺钉连接,构成转动副。
第一杆组(1),如图2所示,包括:公接头(9-1)、母接头a(9-2)、内侧板(9-3)、支撑
板(9-4)、电机(9-5)、法兰(9-6)、窄支撑板(9-7)、外侧板(9-8)、母接头b(9-9)。
其中两个内侧板(9-3)固定连接于电机(9-5)两侧,内侧板(9-3)另一端固定有母
接头a(9-2),两内侧板(9-3)中部有支撑板(9-4)支撑,两法兰(9-6)由顶丝固定链接于电机
(9-5)两侧出轴,两外侧板(9-8)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法兰(9-6),外侧板(9-8)另一端固定有
母接头b(9-9)。
母接头a(9-2)的C孔、D孔,母接头b(9-9)的E孔、F孔均为螺纹孔,如图3、图4所示,
并安装有分度销,用于母接头a(9-2)、母接头b(9-9)与公接头(9-1)的快速拼插。
第一杆组(1)两端转动轴线与电机(9-5)轴线互相平行。
第二至第十二杆组(10、11、12、13、14、15、16、17、18、19、20)结构与第一杆组(9)完
全相同。
当六面体机器人选定行走方向后,首先进行第一步变形以改变机器人重心,使得
机器人重心偏向行走方向,如图5所示;之后使用着地杆组将其抬起,并利用其速度和加速
度变化使翻到,如图6所示;最终各杆组恢复初始形态,完成向指定方向的一步移动。
如此,此六面体移动机器人便能够达到地面任意指定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