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20653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39344.0

申请日:

2016.09.22

公开号:

CN106518827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11/30申请日:20160922|||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11/30

主分类号:

C07D311/30

申请人:

天津科技大学

发明人:

郁彭; 杨柯; 马艳涛; 潘国军; 李明; 芦逵; 王栋

地址: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天津科技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赵瑶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物研究的领域,具体是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的制备方法,本申请首次合成出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两种化合物。其中I3,II8‑Biapgienin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肝损伤活性,还对雌激素受体、苯二氮受体和CYP有抑制活性,在药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权利要求书

1.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其特征在于:两个化合物的结构
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3,II8-Biapgienin,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为5,5',7,7'-
四羟基-2,2'-双(4-羟基苯基)-4H,4'H-[3,8'-二苯并吡喃]-4,4'-二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idiculuflavone A,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为2'-(3,4-二
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苯基)-4H,4'H-[3,6'-二苯并吡喃]-4,4'-二酮。
4.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5.天然双黄酮Ridiculuflavone 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说明书

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化合物制备方法及药物领域,尤其是天然双黄酮化合物I3,II8-
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

背景技术

I3,II8-Biapgienin是从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tum L)中提取得到的一种
双黄酮类化合物,贯叶连翘在欧美等国又名圣约翰草(St.John's Wort)。贯叶连翘在德国
用于治疗抑郁症已有几百年历史,有报道显示I3,II8-Biapgienin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抗肿
瘤、抗氧化、抗炎、抗肝损伤活性,还对雌激素受体、苯二氮受体和CYP有抑制活性,在药品开
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Ridiculuflavone A是从一种马铃薯科的植物Aristolochia ridicula中提取的
天然双黄酮化合物。由于其来源的稀少,限制了对其活性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个双黄酮化合物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出天然双黄酮化
合物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且合成和纯化方法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黄酮化合物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的结构式如下:


所述衍生物为5,5',7,7'-四羟基-2,2'-双(4-羟基苯基)-4H,4'H-[3,8'-二苯并
吡喃]-4,4'-二酮。

所述衍生物为2'-(3,4-二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苯基)-4H,4'
H-[3,6'-二苯并吡喃]-4,4'-二酮。

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天然双黄酮Ridiculuflavone A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双黄酮化合物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 A具有广泛
的生物活性,本发明首次实现了这两种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且合成、纯化方法简单。解决了
因化合物来源稀少而对它们活性研究的限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创造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5,5',7,7'-四羟基-2,2'-双(4-羟基苯基)-4H,4'H-[3,8'-二苯并吡喃]-4,
4'-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2为(2'-(3,4-二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苯基)-4H,4'H-[3,
6'-二苯并吡喃]-4,4'-二酮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3为(2'-(3,4-二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苯基)-4H,4'H-[3,
6'-二苯并吡喃]-4,4'-二酮的核磁共振碳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
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化合物1和2


本发明特别包括化合物:

(1)5,5',7,7'-四羟基-2,2'-双(4-羟基苯基)-4H,4'H-[3,8'-二苯并吡喃]-4,
4'-二酮

(2)2'-(3,4-二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苯基)-4H,4'H-[3,6'-
二苯并吡喃]-4,4'-二酮

化合物1和2的合成路线


说明1

5,5',7,7'-四羟基-2,2'-双(4-羟基苯基)-4H,4'H-[3,8'-二苯并吡喃]-4,4'-二

取2-羟基-4,6-二甲氧基苯乙酮2.0g(0.010mol)和4-异丙氧基苯甲醛2.0g
(0.012mol)加入到3mL乙醇中并搅拌5min。然后滴加6ml 50%的KOH水溶液到该反应混合物
中,60℃加热,搅拌8h。冷却至室温后,将混合物倾入冰水中,用6mol/L盐酸调节pH到6,将析
出的黄色沉淀抽滤,用水洗涤并从乙醇重结晶得到2'-羟基-4',6'-二甲氧基-4-异丙氧基
查耳酮3.2g,为黄色结晶,产率91%。

取2'-羟基-4',6'-二甲氧基-4-异丙氧基查耳酮2.5g(7.3mmol)和碘单质0.2g
(0.8mmol)加入到20mL二甲基亚砜中。将反应混合物在130℃下搅拌6小时。反应完成后,加
入100ml水和50ml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再用二氯甲烷(3×50mL)萃取混合物,合并有机层,
并用100mL饱和食盐水洗涤,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将粗产物用展开剂石油醚/乙
酸乙酯=1:1,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纯化,得到4'-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芹菜素2g,
为白色固体,产率80%。

取4'-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芹菜素1.1g(3.2mmol)和N-碘代丁二酰亚胺0.9g
(4.0mmol)加入到的20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将所得反应液在60℃下搅拌8h。反应完
成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倾入100mL水中,并用二氯甲烷(3×30mL)萃取,合并有机
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3×100mL),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并减压浓缩。将粗产物用展开剂石油
醚/乙酸乙酯=1:1,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纯化,得到8-碘-4'-异丙氧基-5,7-二甲氧
基芹菜素1.3g,为白色固体,产率86%。

在氩气下取8-碘-4'-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芹菜素1g(2.1mmol)、对甲氧基苯乙
炔1.1g(8.58mmol)、PdCl2(PPh3)275mg(0.11mmol)和CuI 20mg(0.11mmol)加入到的4mL无水
乙腈中。然后慢慢滴加1mL三乙胺。加入后,在氩气下将所得悬浮液在80℃下搅拌8h。冷却至
室温后,加入20mL二氯甲烷。然后将反应悬浮液通过硅藻土过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将有机
相减压浓缩。将粗产物用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1:1,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纯化,
得到4'-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8-((4-对甲氧基苯基)乙炔基)芹菜素0.8g,为白色固体,
产率80%。

取4'-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8-((4-对甲氧基苯基)乙炔基)芹菜素500mg
(1.1mmol),2-羟基-4,6-二异丙基苯甲醛506mg(2.1mmol),[{RhCl(cod)}2]52mg
(0.1mmol),1,2,3,4-四苯基-1,3-环戊二烯157mg(0.4mmol)和醋酸铜一水合物424mg
(2.1mmol)加入到5mL邻二甲苯中,将所得悬浮液在氩气下加热至140℃,搅拌12h。冷却到室
温后,将反应液用展开剂二氯甲烷/甲醇=100:1,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纯化,得到5,
7-二异丙基-2'-(4-异丙氧基苯基)-5',7'-二甲氧基-2-(4-甲氧基苯基)-4H,4'H-[3,8'-
二苯并吡喃]-4,4'-二酮525mg,为白色固体,产率70%。

取5,7-二异丙基-2'-(4-异丙氧基苯基)-5',7'-二甲氧基-2-(4-甲氧基苯基)-
4H,4'H-[3,8'-二苯并吡喃]-4,4'-二酮100mg(0.14mmol)于25mL圆底烧瓶中,用5mL1,2-二
氯乙烷溶解,置于-78℃下搅拌10min,三溴化硼709mg(2.8mmol)逐滴加入,反应液温度缓慢
升高到100℃反应12h。搅拌条件下,向反应液加入过量的冰水猝灭反应,减压除去1,2-二氯
乙烷,并对悬浮物抽滤,干燥得5,5',7,7'-四羟基-2,2'-双(4-羟基苯基)-4H,4'H-[3,8'-
二苯并吡喃]-4,4'-二酮70mg,产率92%。

1H NMR(400MHz,Acetonitrile-d3)_δ13.05(s,1H),12.78(s,1H),7.78(s,3H),
7.57(d,J=8.8Hz,2H),7.39(d,J=8.8Hz,2H),6.82(d,J=8.8Hz,2H),6.69(d,J=8.8Hz,
2H),6.56(s,1H),6.54(d,J=2.0Hz,1H),6.31(d,J=2.0Hz,1H),6.28(s,1H).与文献
(Schmidt B,Jaroszewski J W,Bro R,et al.Analytical Chemistry,2008,80(6):1978-
87.)报道谱图数据一致。

说明2

(2'-(3,4-二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苯基)-4H,4'H-[3,6'-二
苯并吡喃]-4,4'-二酮

在氩气下取6-碘-3’,4’,5,7-四异丙基木犀草素1g(2.1mmol)、1.1g对甲氧基苯乙
炔(8.58mmol)、75mg PdCl2(PPh3)2(0.11mmol)和20mg CuI(0.11mmol)加入到的4mL无水乙
腈中。然后慢慢滴加1mL三乙胺。加入后,在氩气下将所得悬浮液在80℃下搅拌8h。冷却至室
温后,加入20mL。然后将反应悬浮液通过硅藻土过滤并用二氯甲烷洗涤,将有机相减压浓
缩。将粗产物用展开剂二氯甲烷/甲醇=100:1,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纯化,得到化合
物6-(对甲氧苯乙炔基)-3’,4’,5,7-四异丙基木犀草素0.83g,为白色固体,产率83%。

取6-(对甲氧苯乙炔基)-3’,4’,5,7-四异丙基木犀草素450mg(0.95mmol),2-羟
基-4,6-二异丙基苯甲醛454mg(1.9mmol),[{RhCl(cod)}2]47mg(0.095mmol),1,2,3,4-四
苯基-1,3-环戊二烯141mg(0.38mmol)和醋酸铜一水合物570mg(2.8mmol)加入到5mL邻二甲
苯中,将所得悬浮液在氩气下加热至140℃,搅拌12h。冷却到室温后,将反应液用展开剂二
氯甲烷/甲醇=100:1,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纯化纯化,得到2'-(3,4-二甲氧基苯基)-5,
7,-二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2-(4-甲氧基苯基)-4H,4'H-[3,6'-二苯并吡喃]-4,4'-
二酮365mg,为白色固体,产率54%。

取2'-(3,4-二甲氧基苯基)-5,7,-二异丙氧基-5',7'-二甲氧基-2-(4-甲氧基苯
基)-4H,4'H-[3,6'-二苯并吡喃]-4,4'-二酮100mg(0.14mmol)于25mL圆底烧瓶中,用5mL1,
2-二氯乙烷溶解,置于-78℃下搅拌10min,三溴化硼777mg(3.1mmol)逐滴加入,反应液温度
缓慢升高到100℃反应12h。搅拌条件下,向反应液加入过量的冰水猝灭反应,减压除去1,2-
二氯乙烷,并对悬浮物抽滤,干燥得2'-(3,4-二羟基苯基)-5,5',7,7'-四羟基-2-(4-羟基
苯基)-4H,4'H-[3,6'-二苯并吡喃]-4,4'-二酮70mg,产率90%。

1H NMR(400MHz,DMSO-d6)δ13.18(s,1H),12.93(s,1H),10.81(s,2H),10.08(s,
2H),9.48(s,1H),7.44–7.38(m,4H),6.89(d,J=8.4Hz,1H),6.71(d,J=8.8Hz,2H),6.69
(s,1H),6.51(s,1H),6.44(d,J=2.0Hz,1H),6.23(d,J=2.0Hz,1H).13C NMR(100 MHz,
Chloroform-d)δ182.11,181.06,164.78,164.44,163.44,162.79,162.01,160.23,160.00,
157.80,157.21,150.25,146.22,130.15,123.56,121.93,119.55,116.52,115.66,113.84,
111.25,104.63,103.86,103.58,103.36,99.32,94.11,94.00;HRMS(ESI)m/z:Calcd for
C30H17O11[M-H]-553.0776;found,553.0772。

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药物研究的领域,具体是天然双黄酮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的制备方法,本申请首次合成出I3,II8Biapgienin和RidiculuflavoneA两种化合物。其中I3,II8Biapgienin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肝损伤活性,还对雌激素受体、苯二氮受体和CYP有抑制活性,在药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