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20579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1618.2

申请日:

1994.01.24

公开号:

CN1097399A

公开日:

1995.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1F11/18; B01D53/34

主分类号:

C01F11/18; B01D53/34

申请人:

重庆五兴复合材料化工研究所;

发明人:

王馨栋; 蒋元勋; 龚兵; 孙良阶

地址:

630051四川省重庆市石坪桥石坪村特一幢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对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所排出的有害H2S气体进行处理的工艺。它是将天青石粉用碳还原后得到的硫化锶溶解于水,再用窑气CO2进行碳化反应,得到碳酸锶。其独特之处在于用石灰乳吸收碳化反应中产生的H2S及CO2,解决了硫化氢的污染问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是用天青石生产碳酸锶的又一新途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的尾气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用石灰乳吸收碳酸锶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气体H 2 S和CO 2 。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还原法生产碳酸锶的三废处理工艺。是采用天青石粉还原焙烧生产碳酸锶,将排放的尾气H2S和CO2用石灰乳吸收,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用天青石生产碳酸锶通常用碳还原法,但此方法往往伴有害气体产生,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与本发明最为接近的申请号为91107251.9的专利申请须消耗重要的化工原料碳酸氢铵和纯碱,生产成本较高。

    本发表的目的在于解决用碳酸还原法生产碳酸锶的尾气污染问题,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用以石灰乳吸收合成碳酸锶排放的有害尾气H2S和CO2,下面阐述生产工艺及反应原理。

    先将天青石破碎成小块后再与白煤(或焦炭)混合,磨成细粉,送入焙烧炉,于800~1400℃还原焙烧。

    将天青石中不溶于水的硫酸锶还原为易溶于水的硫化锶,焙烧粉计量后由蒸球的加料孔加入蒸球内,同时计量加入浸渍洗水,转动蒸球通入直接蒸汽加热至0.5公斤/厘米2(表压),浸渍保温时间约为0.5~1.0小时,然后停转动,卸压,静置沉清。

    将沉清后的浸液排入浸液贮槽,通过真空吸滤除去浸渣,浸液经压滤后待用。

    另外,将石灰石与焦炭按比例混合,加入立窑煅烧,烧成的石灰由窑底卸出,用于制备石灰乳,窑气经洗涤塔除去窑尘与SO2气体后,再经气水分离器脱水,供给合成碳酸锶用。

    净化窑气通过锶液喷射吸收器,使窑气中的CO2与锶液合成碳酸锶。

    合成过程中产生的H2S与残余的CO2再通过石灰乳喷射吸收器,使H2S、CO2净化后排空。

    当石灰乳地PH值降到10以下送入吸收渣沉清池,沉清后清液排放,湿渣废弃。

    锶浆脱水,干燥、磨粉后检验、包装。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以石灰乳吸收碳酸锶生产中产生的尾气H2S及CO2,不用其他化工原料,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不污染环境,且产品碳酸锶质量好,可以与菱锶矿生产的媲美。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得到了高质量产品,是用天青石生产碳酸锶的又一条新途径。

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锶生产的三废治理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对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所排出的有害H2S气体进行处理的工艺。它是将天青石粉用碳还原后得到的硫化锶溶解于水,再用窑气CO2进行碳化反应,得到碳酸锶。其独特之处在于用石灰乳吸收碳化反应中产生的H2S及CO2,解决了硫化氢的污染问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是用天青石生产碳酸锶的又一新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