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20577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28105.0

申请日:

2015.05.26

公开号:

CN106536484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99Z 99/00申请日:20150526|||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31/16; C07D401/14; C07D403/04; C07D231/14

主分类号:

C07D231/16

申请人:

拜耳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发明人:

S·帕斯诺克; N·路易; C·冯克

地址:

德国莱茵河畔蒙海姆

优先权:

2014.05.27 EP 14169990.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代理人:

王媛;钟守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如本文所述的制备通式(I)的5‑氟‑1H‑吡唑的新的方法以及使用此化合物的进一步的反应。

权利要求书

1.合成通式(I)的5-氟-1H-吡唑的方法

其中
R1代表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全氟-4-甲基-2-戊烯(中间体(2)),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使六氟丙烯(化合物(1))反应以形成其二聚体全氟-4-甲基-2-
戊烯;以及

-步骤2: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中间体(3)),

通过使全氟-4-甲基-2-戊烯异构化为全氟-2-甲基-2-戊烯;以及
-步骤3:通过使全氟-2-甲基-2-戊烯与水和碱反应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3-烯醇
化物(中间体(4))

其中Cat+指的是带正电荷的有机离子、碱金属阳离子或碱土金属阳离子;
-步骤4:通过使中间体(4)与式(5)的肼反应制备式(I)化合物
R1-NH-NH2
(5)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
2.制备式(IV)化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步骤1、2、3和4,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A1为C-R2;以及
R2为氢、氟、氯、溴、CN、NO2、任选地卤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氧基、任选
地卤代的C1-C4-烷基磺酰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C
(=O)-NH-环丙基);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乙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
2,2,2-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氯二氟
甲氧基、二氯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五氟乙氧
基、甲基磺酰基、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
更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甲氧
基、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优选为氢、氟、氯、溴,最优选为氯;以及
A2为C-R3或氮;以及
R3为氢、甲基、氟或氯,优选氢;以及
T代表下列基团T1-T9之一,其中与吡唑首基连接的键用星号*标记,

以及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基、
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以及
n代表0-2的值,优选为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Q为氢、氰基、羟基、甲酰基或下列基团之一:C1-C6-烷基、C3-C6-烯基、C3-C6-炔基、C3-C9-
环烷基、C3-C9-杂环烷基、C1-C4-烷氧基、C4-C15-烷基环烷基、C4-C15-环烷基烷基、C1-C6-羟基
烷基、C6-芳基-C1-C3-烷基、C5-C6-杂芳基-C1-C3-烷基、C1-C4-氨基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
基或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上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优
选地被一个或两个,更优选地被一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基、硝基、
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C4-
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以及任选地独立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所述取
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羰基、C1-C2-烷基氨基甲酰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
和C1-C2-烷氧基;优选地Q为C3-C6-环烷基或被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所述取
代基选自氯、氟、溴、碘、氰基或羟基,或C6-芳基-C1-C3-烷基;更优选环丙基、1-氰基-环丙基
或苄基(-CH2-C6H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式(II)化合物,

优选为式(II’)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IIa)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使化合物(I)与氰基-供体反应以制备式(6)中间体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步骤6:在第一水解步骤中使化合物(6)与无机强碱反应,随后在第二水解步骤中加入
无机酸以制备式(7)中间体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步骤8:使式(8)化合物或其盐(8’)与化合物(7)的活化形式(7’)反应以制备式(II)化
合物

其中R1、A1、A2和Q如权利要求2中的定义,且LG为任何离去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A1为C-R2;
R2为氢、氟、氯、溴、CN、NO2、任选地卤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氧基、任选
地卤代的C1-C4-烷基磺酰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C
(=O)-NH-环丙基);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乙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
2,2,2-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氯二氟
甲氧基、二氯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五氟乙氧
基、甲基磺酰基、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
更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甲氧
基、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优选为氢、氟、氯、溴,最优选为氯;以及
A2为C-R3或氮;
R3为氢、甲基、氟或氯,优选为氢;以及
Q为氢、氰基、羟基、甲酰基或下列基团之一:C1-C6-烷基、C3-C6-烯基、C3-C6-炔基、C3-C9-
环烷基、C3-C9-杂环烷基、C1-C4-烷氧基、C4-C15-烷基环烷基、C4-C15-环烷基烷基、C1-C6-羟基
烷基、C6-芳基-C1-C3-烷基、C5-C6-杂芳基-C1-C3-烷基、C1-C4-氨基烷基、氨基羰基-C1-C4-烷
基或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上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个——优
选地被一个或两个,更优选地被一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基、硝基、
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C4-
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以及任选地独立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所述取
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羰基、C1-C2-烷基氨基甲酰基、C1-C2-烷基、C1-C2-卤代烷基
和C1-C2-烷氧基;优选地Q为C3-C6-环烷基或被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所述取
代基选自氯、氟、溴、碘、氰基和羟基,或C6-芳基-C1-C3-烷基;更优选地为环丙基、1-氰基-环
丙基或苄基(-CH2-C6H5);
T代表下列5元杂芳族环T1-T8之一,其中与吡唑首基连接的键用星号*标记,

其中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基、
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以及
n代表0-2的值,优选为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II)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

更优选为化合物(IIIa)

或化合物(IIIb)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1至4,还包括以
下步骤:
-通过亲核取代式(I)化合物的环位置上的氟而使式(I)化合物与式(11)中间体反应,
制备式(12)化合物(此处称为步骤9)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以及
U代表溴、碘、三氟甲磺酸酯、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以及
E1-E3、碳和氮的5元环代表选自以下的五元杂环

其中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基、
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且
n代表0-2的值,优选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使式(12)化合物与式(13)化合物反应以制备式(III)化合物(此处称为步骤10)

其中R1、A1、A2和Q如式(III)的化合物中的定义,且
U代表溴、碘、三氟甲磺酸酯、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且
E1-E3、碳和氮的5元环代表选自以下的5元杂环

其中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基、
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且
n代表0-2的值,优选为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且
M代表溴、碘或三氟甲磺酸酯,当U代表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时;或
M代表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当U代表溴、碘或三氟甲磺酸酯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


优选为式(III”’)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1至4,任选地还
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步骤9和步骤10;或任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式(I)化合物与叠氮化物-供体反应以制备中间体(14)(此处称为步骤11)

其中R1如式(III)化合物中的定义;
-使中间体(14)与式(15)中间体反应得到中间体(III”*)(此处称为步骤12)

其中R1、R6、A1和A2如化合物(III)中的定义,n为0或1且PG为羧基的任何保护基团,例如
C1-C6-烷基(例如甲基)。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R1为甲基。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催化剂和步骤2中的氟化
物供体相同。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和步骤4中的溶剂相同,优选为
二氯甲烷。
14.六氟丙烯用于制备选自以下的化合物的用途:式(6)化合物、(6a)化合物、式(7)化
合物、式(7a)化合物、式(I)化合物、式(Ia)化合物、式(II)化合物、式(IIa)化合物、式(III)
化合物、式(III’)化合物、式(IIIa)化合物、式(I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式(IIIb)
化合物和式(IV)化合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

5-氟-1H-吡唑,特别是5-氟-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是制备作
物保护化学品的重要结构单元,如WO 2010051926、WO 2012/069366、WO 2012/0803876和WO
2012/107343中所记载的那些。

现有技术

为了将六氟丙烯(HFP)二聚成全氟-4-甲基-2-戊烯,已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方法。

全氟-2-甲基-2-戊烯为市售可得的(Fa.Daikin)和P&M Invest(Russia)。但是,该
化合物有毒。

或者,其可通过六氟丙烯的二聚制备(参见,例如US 5,254,774;R.Haszeldiner等
人,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D:Chemical Communications(1970),(21),1444-
1445)。

DE 4228592记载了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氟化钾(Kaliumfluoride)的存在
下制备全氟-4-甲基-2-戊烯。

Pazenok等人记载了在全氟环丁烷鏻内鎓盐和全氟环丁烷铵内鎓盐的存在下制备
全氟-4-甲基-2-戊烯(Pazenok等人,Tetrahedron Letters,(1996),52(29),9755-9758)。

US 5,254,774记载了在氰化钾的存在下制备六氟丙烯低聚体。

US 2,918,501记载了在不同的溶剂(如酰胺、苯胺或亚砜)中在氟化物的存在下制
备内不饱和全氟烯烃。

为了将全氟-4-甲基-2-戊烯转化为全氟-2-甲基-2-戊烯,通常使用氟化物
(Brunskill等人,Chem.Com.1970,1444)。

还使用‘质子海绵’氢氟化物由六氟丙烯产生碳负离子(Chambers等人,J.of
Fluorine Chemistry(1994),69(1),103-108)。

US 4,377,717公开了在活性碳的存在下通过加热六氟丙烯来制备全氟-2-甲基-
2-戊烯。

US 4,093,670(DE 2706603 A1)公开了制备全氟-4-甲基-2-戊烯。在40℃下,在
MeCN中,在KF和18-冠-6醚各自0.00025mol的存在下,通过加热3个小时将(E)-(CF3)2CFCF=
CF(CF3)异构化为更稳定的全氟-2-甲基-2-戊烯。在其他实施例中,18-冠-6醚被苯并-15-
冠-5醚、二苯并-18-冠-6醚和二环己基-18-冠-6醚代替。

CN 103483139公开了一种全氟-2-甲基-2-戊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原料
全氟-4-甲基-2-戊烯的催化异构化反应来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

一种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3-烯醇化物的方法记载于:V.Snegirev等人,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R,Seriya Khimicheskaya(1986),N.1,第106-119页;和
T.Martini,J.Fluor.Chem.(1976),8,535-540。

已知5-氟-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在-50
℃下在乙醚中使用无水N,N-二甲基肼处理六氟丙烯的二聚体,然后在120℃下加热中间体,
Knunyants等人,Izv.Akad.Nauk SSSR(1990)2583-2589:


然而,这两步转化需要在第一步骤中使用低温,并在第二步骤中在热消除过程中
形成CH3F,从而使得该方法昂贵、环境不友好以及特别是难以工业化。

已表明,在-50℃下,在三乙胺的存在下,由全氟-2-甲基-2-戊烯和苯肼起始,可获
得1-苯基吡唑,产率为90%(SU 1456419)。

Chi等人在J.Fluor.Chem.98(1999)29中报道了在CH3CN中全氟-2-甲基-2-戊烯
(3)与苯肼反应得到同分异构的吡唑a和吡唑b以4:1的比例形成的混合物。



尽管单烷基肼可以低成本商购获得(尤其是其水溶液形式),但是使用单烷基肼来
区域选择性合成所述吡唑在现有技术中是未知的。而且,所述方法不具有选择性并导致形
成三种不同的产物(a-c)。

Bargamova等人在Div.Chem.Sciences,39,2129-32(1991)中记载了在-30℃下在
干燥的乙二醇二甲醚(monoglyme)中通过使六氟甲基异丙基-五氟乙基-酮的烯醇化物与苯
肼反应来制备1-苯基-3-五氟乙基-4-三氟乙基-5-氟-吡唑。然而,该反应仅得到约60%的
中等产率,并不适合于大规模方法。

Martini等人在J.Flourine Chem.,8,535-40(1976)中记载了由全氟-2-甲基-2-
戊烯起始来制备六氟甲基异丙基五氟乙基-酮的烯醇化物。

全氟-2-甲基-2-戊烯(六氟丙烯的活性二聚体)与芳基肼的相互作用导致形成两
种异构体,尽管1-苯基-3-全氟乙基-4-三氟甲基-5-氟-1H-吡唑是主要的那个。以下方案示
出了它的形成机理。游离的NH2-基团对双键的首次攻击限定了区域异构体的结构。另一种
情况是在全氟-2-甲基-2-戊烯与N-烷基肼的反应过程中发生。既然与烷基相连的N原子更
具有亲核性,全氟-2-甲基-2-戊烯与N-烷基肼的相互作用就会导致形成不想要的异构体。



已发现,在二聚体与水的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烯醇化物容易与烷基肼和芳基肼反
应,并选择性形成所需的区域异构体。在此发明步骤中,烷基肼或芳基肼与烯醇化物的CF3-
基团反应,仅产生一种异构体。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一种简单且具有选择性的由可获得的氟代烯烃和单
取代的肼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特别地,所述方法应适用于工业规模方法。另一个优点
是,该方法在不想要的废料的安全性和生产方面应具有有利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合成通式(I)的5-氟-1H-吡唑的方法


其中

R1代表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甲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全氟-4-甲基-2-戊烯(中间体(2)),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使六氟丙烯(化合物(1))反应形成其二聚体全氟-4-甲
基-2-戊烯,


-步骤2: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中间体(3)),


通过使全氟-4-甲基-2-戊烯异构化为全氟-2-甲基-2-戊烯;

-步骤3: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3-烯醇化物(中间体(4))


其中Cat+是指通过使全氟-2-甲基-2-戊烯与水和碱反应而得到的带正电荷的有
机离子、碱金属阳离子或碱土金属阳离子;

-步骤4:通过使中间体(4)与式(5)的肼反应来制备式(I)化合物

R1-NH-NH2

(5)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式(IV)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第[0025]段中描述的步骤1、2、
3和4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甲基;以及

A1为C-R2;以及

R2为氢、氟、氯、溴、CN、NO2、任选地卤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氧基、
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磺酰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
(-C(=O)-NH-环丙基);优选氢、氟、氯、溴、CN、NO2、甲基、乙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
基、2,2,2-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氯
二氟甲氧基、二氯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五氟
乙氧基、甲基磺酰基、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
羰基,更优选氢、氟、氯、溴、CN、NO2、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甲
氧基、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优选氢、氟、氯、溴,最优选氯;以及

A2为C-R3或氮;以及

R3为氢、甲基、氟或氯,优选氢;以及

T代表下列T1-T9基团之一,其中与吡唑首基[N2C3R1(C2F5)(CF3)]连接的键用星号*
标记,



*-C(=O)-NH-

T9;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
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以及

n代表0-2的值,优选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并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Q为氢、氰基、羟基、甲酰基,或下列基团之一:C1-C6-烷基、C3-C6-烯基、C3-C6-炔基、
C3-C9-环烷基、C3-C9-杂环烷基、C1-C4-烷氧基、C4-C15-烷基环烷基、C4-C15-环烷基烷基、C1-
C6-羟基烷基、C6-芳基-C1-C3-烷基、C5-C6-杂芳基-C1-C3-烷基、C1-C4-氨基烷基、氨基羰基-
C1-C4-烷基或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上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
个——优选地被一个或两个,更优选地被一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
基、硝基、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
酰基、C4-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以及任选独立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所
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羰基、C1-C2-烷基氨基甲酰基、C1-C2-烷基、C1-C2-卤代
烷基和C1-C2-烷氧基;优选地Q为C3-C6-环烷基,或被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氯、氟、溴、碘、氰基和羟基,或C6-芳基-C1-C3-烷基;更优选为环丙基、1-氰
基-环丙基或苄基(-CH2-C6H5)。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上述式(IV)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式
(II)化合物,优选为式(II’)化合物(参见,例如第[0118]段)。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上述式(IV)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
化合物(IIa)(参见,例如第[0119]段):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上述式(IV)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5:使化合物(I)与氰基-供体反应以制备式(6)中间体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步骤6:在第一水解步骤中使化合物(6)与无机碱反应,随后在第二水解步骤中加
入无机酸以制备式(7)中间体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步骤8:使式(8)化合物或其盐(8’)与化合物(7)的活化形式(7’)反应以制备式
(II)化合物


其中R1、A1、A2和Q如权利要求2中所定义,LG为任何离去基团。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上述式(IV)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
式(III)化合物。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式(III)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式(III)化合物为式
III’化合物,优选为化合物(IIIa)或化合物(IIIb)(参见,例如第[0149]至[0151]和[0159]
段):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式(III)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描述
的步骤1至4,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亲核取代式(I)化合物的环位置上的氟而使式(I)化合物与式(11)化合物反
应,从而制备式(12)化合物(本文中称为步骤9)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U代表溴、碘、三氟甲磺酸酯、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以及

E1-E3、碳和氮的5元环代表选自以下的5元杂环


其中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
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以及

n代表0-2的值,优选为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并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以及

-使式(12)化合物与式(13)化合物反应以制备式(III)化合物(本文中称为步骤
10)


其中R1、A1、A2和Q如式(III)化合物(或IV,分别地)中的定义,U和T如化合物(11)
(和化合物(12),分别地)中的定义;

M代表溴、碘或三氟甲磺酸,当U代表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时;或

M代表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当U代表溴、碘或三氟硼酸酯时。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上述式(IV)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
式(III”)化合物,优选为式(III”’)化合物(参见,例如第[0158]段)。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上述式(III”)化合物、优选式(III”’)化合物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4,要么任选地还包括上述步骤9和10;要么任选地还包括以
下步骤:

-使式(I)化合物和叠氮化物-供体反应以制备中间体(14)(本文中称为步骤11)


其中R1如式(III)化合物中的定义;以及

-使中间体(14)与式(15)中间体反应生成中间体(III”*)(本文中称为步骤12)



其中R1、R6、A1和A2如化合物(III)中的定义,n为0或1,PG为羧基的任何保护基团,
例如C1-C6-烷基(例如甲基)。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上述方法,其中R1为甲基。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上述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催化剂与步骤2中的氟化物
供体相同。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上述方法,其中步骤3和步骤4中的溶剂相同,优选为
二氯甲烷。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上述方法,其中步骤3中的碱为三甲胺、三乙胺、三丙
胺、三丁胺、DBU、DABCO、N-乙基二异丙基胺、N-丁基咪唑、苄基二甲基胺、吡啶或甲吡啶。

六氟丙烯用于制备以下化合物用途:式(6)、(6a)、(7)、(7a)、(I)、(Ia)、(II)、
(IIa)、(III)、(III’)、(IIIa)、(III”)、(III”’)、(IIIb)和(IV)。

另一方面涉及根据一种包括本文所述的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方法制备
的式(II)化合物,优选化合物(IIa)。

另一方面涉及根据一种包括本文所述的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方法制备
的式(III)化合物,优选化合物(IIIa)。

另一方面涉及根据一种包括本文所述的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的方法制备
的式(III”)化合物,优选化合物(IIIb)。

定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烷基”指的是直链、支链或环状饱和烃基基团。定义C1-C6-烷基涵
盖了本文中定义的烷基的最宽范围。优选的烷基为C1-C4-烷基,更优选为C1-C3-烷基,甚至
更优选为C1-C2-烷基。具体而言,此定义涵盖了以下基团的含义: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
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1,3-二甲基丁基和3,3-二甲基
丁基。

本文使用的术语“环烷基”指的是具有3-9个碳环成员(C3-C9-环烷基)且优选3-6个
碳环成员(C3-C6-环烷基)的单环饱和烃基基团,例如(但不限于)环丙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除非另有定义,此定义也适用于作为复合取代基的一部分的环烷基,例如环烷基烷基等。

本文使用的术语“卤素”指的是周期表中第7主族的元素和它们的基团,优选为氟、
氯、溴和碘及其基团。更优选的卤素是氯和氟。

本文使用的术语“任选地卤代的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或其他“任选地卤
代的”基团或“卤代烷基”或“卤代环烷基”或类似“卤代”基团指的是这样的烷基/环烷基/环
丙基等部分,其中至少一个(1)与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被卤素替代,所述卤素优选选自F、
Cl、I或Br,更优选选自F或Cl。因此,具有n个碳原子并因此具有2n+1个氢的烷基部分的卤代
形式可具有1至2n+1个卤素取代基,即甲基部分的1、2或3个氢各自被卤素替代,乙基部分的
1、2、3、4或5个氢各自被卤素替代,丙基部分的1、2、3、4、5、6或7个氢各自被卤素替代,或丁
基部分的1、2、3、4、5、6、7、8或9个氢各自被卤素替代。优选地,烷基部分的所有氢都被卤素
替代(全卤代部分)。更优选地,全卤代部分的所有卤素都选自Cl或F或其结合。甚至更优选
地,烷基部分的所有氢都被F替代。因此,具有5个氢的环丙基部分的卤代形式可具有1、2、3、
4或5个卤素取代基,所述卤素取代基优选选自F或Cl或其结合,更优选地,所述部分被全氟
化。

根据本发明,“烷氧基”为优选具有1-6个碳原子或甚至是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
链-O-烷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和叔
丁氧基。还优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根据本发明,“杂环烷基”为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环的碳环体系,所述环中至少一
个碳原子被杂原子替代,优选被选自N、O、S、P、B、Si、Se的杂原子替代,且其是饱和的、不饱
和的或杂芳族环,其中与本文描述的化合物的核结构的连接点位于环原子上。除非另有说
明,杂环包括优选3-9个环原子,特别是3-6个环原子,其中1-5个环原子为碳原子,条件是杂
环中一个以上、优选1-4个、特别是1、2或3个环原子为杂原子。优选地,杂环原子选自N、O和
S,然而,其中两个氧原子不应直接相邻。杂环通常包括不大于4个氮原子和/或不大于2个氧
原子和/或不大于2个硫原子。如果杂环基或杂环任选地被取代,则其可与其他碳环或杂环
稠合。在任选地取代的杂环基的情况下,本发明还涵盖多环体系,例如8-氮杂双环[3.2.1]
辛基或1-氮杂双环[2.2.1]庚基。在任选地取代的杂环基的情况下,本发明还涵盖螺环体
系,例如1-氧杂-5-氮杂螺[2.3]己基。

根据本发明,“烷基环烷基”为被一个或更多个烷基取代的单环、双环或三环环烷
基,优选地其中环烷基和取代基的烷基部分中的碳原子的总数为4-15或4-9个碳原子,例
如,乙基环丙基、异丙基环丁基、3-甲基环戊基和4-甲基环己基。还优选的是具有4、5或7个
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例如,尤其是,乙基环丙基或4-甲基环己基。优选地,烷基环烷基取代
基的烷基部分为C1或C2烷基(-CH3或–C2H5)。

根据本发明,“环烷基烷基”为被一个或更多个单环、双环或三环环烷基取代的烷
基,优选其中环烷基和取代基的烷基部分中碳原子的总数为4-15、更优选为4-9个碳原子,
例如,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甲基和环戊基乙基。还优选的是具有4、
5或7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烷基,例如,尤其是,环丙基甲基或环丁基甲基。优选地,环烷基烷基
取代基的烷基部分为C1或C2亚烷基(-CH2-或–C2H4-)。

根据本发明,“芳基”为芳族烃基(芳基)。优选地,芳基指的是C6-C14-芳基,即具有
6-14个碳环原子的芳基基团。此外,根据本发明,“杂芳基”指的是包括至少一个各自选自O、
N、P和S的杂环原子的芳族基团(例如,1、2、3、4或甚至更多个杂环原子,尽管优选的是具有
1、2、3或4个杂环原子的杂芳基)。定义C5-C14-杂芳基指的是包括至少一个各自选自O、N、P和
S的杂环原子同时环原子——包括上文定义的至少一个杂环原子——的总数为5-14的芳
基。例如,术语C5-杂芳基包括呋喃(1个氧环原子和4个碳环原子)或咪唑(2个氮环原子和3
个碳环原子)。更优选的芳基化合物为C6-芳基、C5-杂芳基或C6-杂芳基。实例为苯基、环庚三
烯基、环辛四烯基、萘基和蒽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2-吡咯基、3-吡
咯基、3-异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3-异噻唑基、4-异噻唑基、5-异噻唑基、3-吡唑
基、4-吡唑基、5-吡唑基、2-噁唑基、4-噁唑基、5-噁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2-
咪唑基、4-咪唑基、1,2,4-噁二唑-3-基、1,2,4-噁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1,2,4-
噻二唑-5-基、1,2,4-三唑-3-基、1,3,4-噁二唑-2-基、1,3,4-噻二唑-2-基和1,3,4-三唑-
2-基;1-吡咯基、1-吡唑基、1,2,4-三唑-1-基、1-咪唑基、1,2,3-三唑-1-基、1,3,4-三唑-1-
基;3-哒嗪基、4-哒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2-吡嗪基、1,3,5-三嗪-2-基和1,
2,4-三嗪-3-基。

根据本发明,“芳基烷基”和“杂芳基烷基”为分别被一个或更多个芳基或一个或更
多个杂芳基取代的烷基基团(亚烷基链)。优选地,亚烷基链具有1-6个碳原子(C1-C6-亚烷基
链),优选1-3个碳原子。定义C7-C20-芳基烷基涵盖了本文中定义的在芳环体系和亚烷基链
的结合中总共具有7-20个原子的芳基烷基的最宽范围。优选的芳基烷基为C7-C9-芳基烷基,
例如,C6-芳基-C1-C3-烷基,例如苄基(-CH2-C6H5),苯基乙基(-CH2-CH2-C6H5)或苯基丙基(-
(CH2)3-C6H5)。定义C6-20-杂芳基烷基涵盖了本文中定义的在杂芳环体系和亚烷基链的结合
中总共具有6-20个原子的杂芳基烷基的最宽范围,其中杂芳环体系中的至少一个环原子为
杂原子。优选的杂芳基烷基为C6-C9-芳基烷基,例如,C5-杂芳基-C1-C3-烷基,例如吡咯-2-
基-甲基(-CH2-C4NH4)或C6-杂芳基-C1-C3-烷基,例如2-吡啶-2-基-甲基(-CH2-C5NH4)。

根据本发明,“烷基芳基”是被一个或更多个烷基、优选C1-C6-烷基、更优选C1-C3-
烷基取代的芳基基团。定义C7-C20-烷基芳基涵盖了本文中定义的在芳环体系和一个或更多
个烷基中总共具有7-20个原子的烷基芳基的最宽范围,优选C7-C9-烷基芳基,例如C1-C3-烷
基-C6-芳基。具体而言,此定义涵盖了例如甲苯基(-C6H4-CH3)、乙基苯基(-C6H4-C2H5)或2,
3-、2,4-、2,5-、2,6-、3,4-或3,5-二甲基苯基的含义。

类似地,“烷基杂芳基”基团是被一个或更多个烷基取代的本文中定义的杂芳基基
团。定义C6-C20-烷基杂芳基涵盖了本文中定义的在杂芳环体系和一个或更多个烷基中总共
具有6-20个原子的烷基杂芳基的最宽范围,所述烷基各自优选为一个或更多个C1-C6-烷基,
更优选为一个或更多个C1-C3-烷基。优选地,烷基杂芳基为C6-C9-烷基杂芳基。例如,C1-C3-
烷基-C6-杂芳基,例如2-甲基-吡啶基(-C5NH3-CH3)、2-乙基-吡啶基、2,3-二甲基-吡啶基或
2-甲基-3-乙基-吡啶基。

根据本发明,“烷基羰基”是直链或支链烷基-C(=O),优选具有2-7个碳原子(-C
(=O)-C1-C6-烷基),例如甲基羰基、乙基羰基、正丙基羰基、异丙基羰基、仲丁基羰基和叔丁
基羰基。可优选的烷基羰基具有1-4个碳原子(C1-C3-烷基-C(=O))。

根据本发明,“烷基甲醛”是被C(=O)H基团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烷基-CH(=
O)),优选地具有2-7个碳原子(-C1-C6-烷基-CH(=O))。可优选的烷基羰基具有2-4个碳原子
(-C1-C3-烷基-CH(=O))。

根据本发明,“氨基烷基”、“烷基氨基烷基”(二级胺)和“氨基羰基烷基”分别指的
是分别被氨基(-NH2)、氨基烷基(-NH烷基)和(-C(=O)-NH2)取代的亚烷基链。优选地,所列
的三种氨基取代基中的烷基为C1-C6-烷基、更优选为C1-C4-烷基,例如,C1-烷基氨基指的是–
CH2-NH2,C1-烷基氨基-C1-烷基指的是–CH2-NH-CH3,且C1-烷基羰基氨基指的是–CH2-C(=O)-
NH2。

本文中使用的“任选地取代的”基团优选地被1、2、3、4、5个——优选地被1或2
个——独立地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羟基、硝基、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
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C4-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和苯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一个(a或an)”可根据情况意指
“一个(1)”、“一个(1)或更多个”或“至少一个(1)”。

本文不包括违反自然法则并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根据其专业知识排除的化学
结构和实施方案的结合。例如,排除具有三个以上相邻氧原子的环结构。

本文使用的“中间体”描述了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出现的物质,其被制备以用于进一
步的化学过程并在所述化学过程中被消耗或使用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通常可分离并中间
储存中间体,或无需先前分离而用于随后的反应步骤中。术语“中间体”还涵盖通常不稳定
的、短寿命的中间体,其在多级反应(分段反应)中短暂地出现,且可在反应的能量曲线中具
有局部最小值。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作为任何不同的可能的异构形式的混合物存在,所述异构形式
尤其是立体异构体,例如E型异构体和Z型异构体、苏型异构体和赤型异构体、以及光学异构
体,但是如果合适还有互变异构体。E型异构体和Z型异构体均被公开并要求保护,同样的是
苏型异构体和赤型异构体、以及光学异构体,这些异构体的任何混合物,以及可能的互变异
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和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
而易见的是,所有的实施方案可单独存在或结合存在。

出人意料地,可以简短的方法制备高纯度的通式(I)的5-氟-1H-吡唑


其中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通过
以下步骤制备:在步骤1中使六氟丙烯(1)反应生成全氟-4-甲基-2-戊烯(中间体(2));在步
骤2中使(2)异构化为全氟-2-甲基-2-戊烯(中间体(3));在步骤3中,使(3)与水和碱反应生
成中间体(4),随后使(4)与式(5)的肼反应(步骤4)得到式(I)化合物:



其中R1代表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甲基。术语
“碱”和“Cat+”如第[0083]至[0088]段中的定义。

步骤1:六氟丙烯的二聚化


通常,所述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例如氟化物(F-)供体,例如
Me4N F、Bu4N F、NaF、KHF2、KF或CsF。优选的催化剂为KHF2、KF和CsF,更优选为KF或CsF。

常用的溶剂为极性溶剂,如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醚,例如式C1-C4-烷基OCH2CH2OH
或苄基OCH2CH2OH或苯基OCH2CH2OH的单乙二醇醚,式C1-C4-烷基OCH2CH2O-C1-C4-烷基的二烷
基醚,或酯C1-C4-烷基OCH2CH2OCOCH3,优选为二甲氧基乙烷)、乙腈、DMF(二甲基甲酰胺)、DMA
(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苄腈、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醚
(diethyleglkykoldimethylether)。反应温度介于10℃和50℃之间,优选介于20℃和40℃
之间。

反应时间取决于反应规模,通常介于1分钟和30小时之间。

尽管二聚体(2)的纯化步骤和/或步骤1之后溶剂的去除或交换可在步骤2之前进
行,但是步骤1和步骤2可以一锅反应的形式进行。

只要没有另外说明,“一锅反应”指的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两个反应步骤(例如步
骤3和步骤4),即在第一反应步骤之后并在进行第二步骤之前无需中间纯化步骤和/或无需
交换溶剂。

本申请中使用的“无需纯化步骤”指的是不存在下述纯化步骤:通过蒸发(例如在
减压和/或加热下)除去反应混合物中大于10%的溶剂,由反应步骤得到的中间体或化合物
在与反应混合物的溶剂不同的溶剂中结晶,或色谱法纯化。

本申请中使用的“交换溶剂”意指无需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溶剂加入反应混合物中。
“无需大量”是指体积小于50体积%,基于反应混合物中溶剂的体积计。例如,将5ml乙腈加
入包含200ml二氯甲烷的反应混合物中不是交换溶剂,即使将反应混合物的一部分溶剂(例
如反应混合物的50体积%的溶剂)通过例如相分离除去。然而,将大于100ml的乙腈(不同种
类的溶剂)加入包含200ml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的反应混合物中被认为是溶剂交换,即使在加
入乙腈之前未将二氯甲烷除去。还被认为是溶剂交换的是:在第一反应步骤之后通过例如
相分离除去反应混合物中至少95体积%的第一溶剂(例如乙腈),然后加入不同种类的溶
剂,例如二氯甲烷。

尽管不是必须如此,但是优选在相同的反应容器中进行一锅反应。

步骤2:全氟-4-甲基-2-戊烯(无活性二聚体)异构化为全氟-2-甲基-2-戊烯


通常,在氟化物供体的存在下进行异构化。

NaF、KF、KHF2、AlF3或CsF可与助催化剂结合使用,所述助催化剂包括以下物质中的
一种或更多种:乙二醇二甲醚,环丁砜,15-冠醚-5和18-冠醚-6,季铵盐如(四烷基氟化铵),
氢二氟化物(例如碱氢二氟化物如KHF2)盐酸盐或氢溴酸盐,或四-C1-C6-烷基鏻盐或四苯基
鏻盐如Ph4P Cl、Ph4P Br、Ph4P Br或Ph4P HF2。

优选的氟化物供体为NaF、KF、KHF2、CsF、AlF3,更优选为KF。

异构化通常在常压下在25至60℃的高温下发生,但是所述反应可在最高达6巴的
压力下在60至80℃的温度下进行。

常用的溶剂为极性溶剂如乙二醇二甲醚、乙腈、DMF、DMA、苄腈、二甲氧基乙烷或二
乙二醇二甲醚或其结合。更优选的溶剂为乙腈、DMF或DMA。

反应时间通常介于1小时和10小时之间,例如介于2小时和8小时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1和步骤2中的溶剂相同,优选为乙腈。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3和步骤4以一锅反应的形式反应,并且步骤3和
步骤4中的溶剂相同,优选为乙腈或二氯甲烷,更优选为二氯甲烷。

尽管步骤2之后中间体(3)的纯化步骤和/或溶剂交换可在步骤3之前进行;但是步
骤1至步骤3、或步骤2和步骤3可以一锅反应的形式进行,即在进行步骤3之前无需中间体
(2)和/或中间体(3)的纯化步骤,和/或在进行步骤2和步骤3之前或在进行步骤3之前,分别
无需交换溶剂。

步骤3:全氟-2-甲基-2-戊烯(3)与水和碱的反应


其中碱和Cat+如下文中的定义。

出人意料地,现已发现,在第一步骤中式(3)的氟代烯烃与水和碱的相互作用、随
后使形成的式(4)的中间体与式(7)的肼反应是以区域选择性进行的,结果仅形成或几乎仅
形成一种高产率的异构的式(I)的吡唑。

所述反应在有机碱和/或无机碱的存在下进行。本文中使用的有机碱为能结合至
少一个质子得到带正电荷的有机离子(阳离子)的有机分子。例如,有机分子(如三乙胺)能
结合一(1)个质子得到(有机分子H)+离子,或无机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其中碱金属或碱
土金属在反应混合物中分别以其阳离子的形式存在。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Cat+”指的是带正电荷的离子(阳离子),条件是该阳离子不是
单个质子,优选带正电荷的有机离子(有机分子H)+,例如质子化的有机碱,或碱金属离子或
碱土金属离子。Cat+指的是带一个正电荷的分子,或例如在碱土金属离子的情况下,带两个
正电荷的分子。优选地,Cat+为带一个正电荷的分子如碱金属离子、(HN(甲基)3)+、(HN(乙
基)3)+、或H(N(丙基)3)+。

步骤3中使用的有机碱(有机分子)通常为三甲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甲基二
异丙基胺、N-甲基吗啉、吡啶、烷基吡啶、三甲基苄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Hünig碱
(N-乙基二异丙基胺)、DBU(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ABCO(1,4-二氮杂双环
[2.2.2]辛烷)、N-丁基咪唑、苄基二甲基胺。

优选的有机碱为三甲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DBU、DABCO、N-乙基二异丙基胺、
N-丁基咪唑、苄基二甲基胺、吡啶或甲吡啶。尤其优选的是三甲胺、三乙胺。

用于进行所述反应的常用无机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卤化物、碱金属碳酸
盐或碱金属碳酸氢盐,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碱土金属碳酸盐或碱土金属碳酸氢盐,例如
NaHCO3、K2CO3、NaOH、NaHCO3、KF、CsOH、LiOH、Cs2CO3。优选的无机碱为K2CO3、NaHCO3、KF、
Cs2CO3。

通常,Cat+取决于所述反应中选择使用的碱。优选地,Cat+选自Li+、Na+、K+、Cs+、(N
烷基4)+、(HN烷基3)+。最优选地,Kat为(HN烷基3)。关于(N(烷基)4)+或(HN(烷基)3)+,其中术
语(N烷基4)+、(HN烷基3)+中的术语烷基指的是(C1-C20)烷基,优选(C1-C10)烷基,更优选(C1-
C5)烷基,例如N(甲基)3、N(乙基)3或N(丙基)3。

优选式(4)化合物为化合物(4a)和化合物(4b):


用于进行步骤3的常用溶剂为烷烃,如己烷,例如环己烷或甲基环己烷;卤代烷烃,
例如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以及极性溶剂,如乙二醇二甲醚、乙腈、DMF、DMA、苄腈、二甲氧基
乙烷、二乙二醇二甲醚。优选的溶剂为二氯乙烷和乙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反应中每一当量式(3)化合物水的用
量为1至10当量、优选1至7当量、更优选1至5当量。

每一当量式(3)化合物碱的量为1至7当量、优选1.5至7当量、更优选1.5至5当量。

优选地,碱与水的比例为1:1,或与水的量相比碱甚至过量存在,例如1.5:1或2:1,
最高达7:1,或优选最高达5:1。

反应温度介于-10和30℃之间。反应时间不重要,并取决于规模大小,通常介于0.5
小时和2小时之间。该反应是放热的。

通常,用于进行步骤3的反应时间不是至关重要的,并可尤其取决于反应体积、使
用的碱的性质。优选反应时间在0.5小时至5小时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小时至3小时的范围
内。

尽管在步骤3之后中间体(4)的纯化步骤和/或溶剂的去除或交换可在步骤4之前
进行,但是步骤1至步骤4或步骤2至步骤4或步骤3和步骤4可以一锅反应的形式进行,即在
进行步骤4之前无需二聚体(2)和/或中间体(3)和/或中间体(4)的纯化步骤,和/或在进行
步骤4之前无需除去或交换溶剂。

步骤4:式(4)化合物与式(5)的肼的反应


其中R1选自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例如任选地卤代的甲基、乙基、正丙
基、异丙基、1-丁基、2-丁基、2-甲基-丙-1-基或2-甲基-丙-2-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
优选地R1为甲基。

为实施本发明,化合物(4)优选在防止其异构化或分解的条件下存在,例如通过形
成相应的酮,通过例如酸化作用。通常通过控制pH或选择合适的碱来确保式(4)化合物的稳
定化。优选地,pH介于5和12之间,更优选地介于6和11之间,甚至更优选地,pH为7或更高,例
如8或更高,最优选地介于7和10之间或介于8和10之间。

式(4)化合物和式(5)化合物的比例可在大范围内变化,优选地每一当量式(4)化
合物(5)在0.9至3.5当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地介于1至2.5当量之间,甚至更优选地介于1至
1.5当量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环化在-5℃至50℃的温度下进行,更优选在0℃至
30℃的温度下,最优选地在0℃至室温的温度下,例如0℃至约20℃,如0℃至17℃或0℃至23
℃。

环化反应(步骤4)可在不同的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选自

-烷烃,如己烷,例如环己烷或甲基环己烷;

-卤代烷烃,优选二氯甲烷、二氯乙烷;

-醇,优选甲醇、乙醇或异丙醇;

-腈,优选乙腈或丁腈;

-酰胺,优选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

-醚,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二甲氧基乙烷、二乙二醇二甲醚,

-苯、甲苯、二氯苯、氯苯。

特别优选的用于环化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腈和丁腈,最优选的用于此
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乙腈和丁腈。

通常,反应时间不是至关重要的且可取决于反应体积,优选地,其在3小时至20小
时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1小时至5小时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式(Ia)化合物的方法,由六氟丙
烯起始


其中式(5)的肼为(CH3)NHNH2。

步骤5

在步骤5中,可通过使化合物(I)、优选化合物(Ia)与CN-供体例如碱氰化物(例如
NaCN、KCN、CsCN或CuCN)反应而将式(I)化合物、优选化合物(Ia)分别转化为式(6)或(6a)的
其CN类似物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且

优选地,式(6)化合物为式(6a)化合物:


常用的溶剂为乙腈、DMF、DMA、N-甲基吡咯烷酮(NMP)、环丁砜、二甲氧基乙烷、二乙
二醇二甲醚。优选的溶剂为乙腈、DMF或DMA。

通常,此反应的温度介于30℃和120℃之间,优选地介于40℃和110℃之间,更优选
地大于60℃如介于60℃和120℃之间或介于60℃和100℃之间。

通常,反应时间不是至关重要的且可取决于反应体积。优选地,反应时间介于2小
时和8小时之间,更优选地介于4小时和8小时之间。

步骤6

在步骤6中,可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水解步骤将式(6)化合物、优选(6a)分别转化
为式(7)、优选式(7a)的其羧酸类似物:


其中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

优选地,式(7)化合物为式(7a)化合物:


氰基(-CN)至羧基的转化通常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

对于酸性水解,优选无机酸,例如H2SO4、HCl、HSO3Cl、HF、HBr、HI、H3PO4,或有机酸,
例如CF3COOH、对甲苯磺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可通过加入催化剂(例如FeCl3、AlCl3、BF3、
SbCl3、NaH2PO4)来加速该反应。所述反应也可无需加入酸、仅在水中进行。

碱水解在无机碱或有机碱的存在下进行,所述无机碱为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例
如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金属碳酸盐,例如Na2CO3、K2CO3;和碱金属乙酸盐,例
如NaOAc、KOAc、LiOAc;以及碱金属醇盐,例如NaOMe、NaOEt、NaOt-Bu、KOt-Bu;所述有机碱为
例如三烷基胺、烷基吡啶、膦腈和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烯(DBU)。优选无机碱,例
如NaOH、KOH、Na2CO3或K2CO3。为了分别形成式(7)或(7a)的质子化酸性形式,应随后进行下
述酸化步骤。

通常,在完成碱性水解之后,用于进行酸化的合适的无机酸为分别比式(7)或(7a)
的化合物的质子化形式更强的任何酸。优选无机酸,例如H2SO4、HCl、HF、HBr、HI、H3PO4,或有
机酸,例如CF3COOH,对甲苯磺酸、甲磺酸、三氟甲磺酸。优选用于这种酸化的酸为HCl或
H2SO4。

反应步骤可实体地或在溶剂中进行。优选在溶剂中进行反应。合适的溶剂选自,例
如,水;醇,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丁醇;脂族烃和芳族烃,例如正己烷、苯或甲苯,其可被
氟原子和氯原子取代,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苯或二氯苯;醚,例如乙醚、二苯醚、甲基
叔丁基醚、异丙基乙基醚、二氧六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甲基乙二醇、二甲氧基乙烷(DME)
或THF;腈,例如甲腈、丁腈或苯腈;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DMF)或N-甲基吡咯烷酮或所述
溶剂的混合物,特别优选水、乙腈、二氯甲烷和醇(乙醇)。优选地,所述反应在水中进行。本
发明的方法步骤通常在标准压力下进行。或者,然而,还可以在真空下或在高压下(例如在
装有含水HCl的高压釜内反应)进行。

根据批次大小和温度,反应时间可在1小时和若干小时之间选择,例如1小时和30
小时之间,优选3小时和20小时之间。

优选通过碱性水解随后酸化进行转化。

本发明的方法步骤优选在20℃至150℃的温度范围内、更优选地在30℃至110℃的
温度下、最优选在30℃至80℃下进行。

通常,根据批次大小和温度,反应时间可在1小时和若干小时之间选择,例如1小时
和30小时之间,优选3小时和20小时之间。

式(II)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式(II)、优选式(II’)、更优选式(IIa)的杀昆虫化合物的
方法,所述化合物例如由WO 2010/051926已知,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A1为C-R2;以及

R2为氢、氟、氯、溴、CN、NO2、任选地卤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氧基、
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磺酰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
(-C(=O)-NH-环丙基);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乙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
基、2,2,2-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氯
二氟甲氧基、二氯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五氟
乙氧基、甲基磺酰基、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
羰基,更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
甲氧基、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优选为氢、氟、氯、溴,最优选为氯;以及

A2为C-R3或氮;以及

R3为氢、甲基、氟或氯,优选氢;以及

Q为氢、氰基、羟基、甲酰基或下列基团之一:C1-C6-烷基、C3-C6-烯基、C3-C6-炔基、
C3-C9-环烷基、C3-C9-杂环烷基、C1-C4-烷氧基、C4-C15-烷基环烷基、C4-C15-环烷基烷基、C1-
C6-羟基烷基、C6-芳基-C1-C3-烷基、C5-C6-杂芳基-C1-C3-烷基、C1-C4-氨基烷基、氨基羰基-
C1-C4-烷基或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上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
个——优选地被一个或两个,更优选地被一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
基、硝基、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
酰基、C4-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以及任选地独立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羰基、C1-C2-烷基氨基甲酰基、C1-C2-烷基、C1-C2-卤
代烷基和C1-C2-烷氧基;优选地Q为C3-C6-环烷基或被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
所述取代基选自氯、氟、溴、碘、氰基和羟基,或C6-芳基-C1-C3-烷基;更优选为环丙基、1-氰
基-环丙基或苄基(-CH2-C6H5);

优选地,式(II)化合物为式(II’)化合物:


其中A1和A2以及Q如式(II)化合物中的定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II)化合物为通过下列取代基定义的化合物(IIa):

R1
A2
A1
Q
CH3
C-H
C-Cl
苄基

制备式(II)、优选(II’)、更优选(IIa)化合物的新的本发明的方法以第[0063]至
[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为特征,任选地以第[0104]至[0117]段中描述的另外的步骤5
和步骤6为特征,任选地以下述随后的步骤8为特征。任选地,步骤8中的化合物(8)可通过步
骤7中所述的反应制备,其描述如下:



其中R1以及A1和A2以及Q具有式(II)化合物中所述的含义。LG为任意所需的离去基
团,例如卤素或脱水物(anhydrate)。

通常,式(8)的胺衍生物不仅是指胺还是指其盐形式(8)H+W-,其中W-选自-、Cl-、
Br-、J-、HSO4-、CH3COO-、BF4-、CH3SO3-、甲苯磺酸、CF3COO-或CF3SO3-。


其中W-选自-、Cl-、Br-、J-、HSO4-、CH3COO-、BF4-、CH3SO3-、甲苯磺酸、CF3COO-或
CF3SO3-。

因此,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步骤8的反应,其中式(8)化合物以其盐形式(8)H+
W-存在,其中W-选自-、Cl-、Br-、J-、HSO4-、CH3COO-、BF4-、CH3SO3-、甲苯磺酸、CF3COO-或CF3SO3-。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8)化合物为化合物(8a)和/或其盐(8a’):


其中

W-(在化合物(8a’)的情况下)选自F-、Cl-、Br-、J-、HSO4-、CH3COO-、BF4-、CH3SO3-、甲苯
磺酸-、CF3COO-或CF3SO3-。

步骤8

在步骤8中,本发明的(II)化合物、优选(II’)化合物、更优选(IIa)化合物可通过
使通用结构(8)的胺(或其盐)与中间体(7’)——其为式(7)、优选式(7a)的羧酸衍生物的活
化形式——反应来合成。所述反应可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进行。在此步骤中,也可
使用合适的碱。


其中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

式7、优选式(7a)羧酸衍生物的活化形式如上述步骤8的反应方案中所述,在–C(=
O)LG基团中具有任何离去基团LG,其涵盖:a)分别地,式(7)或(7a)的类似物,其中COOH基团
中的OH被合适的离去基团例如卤素替代;b)分别地,式(7)或(7a)化合物的脱水物;或c)分
别地,在偶联剂存在下,式(7)或(7a)化合物,存在的偶联剂分别使式(7)或(7a)化合物活
化,就本发明的意义而言,所述偶联剂为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羟基苯并三唑。技术人
员知晓合适的离去基团以制备羧酸的脱水物或合适的偶联剂以用于酸/胺反应以及这些化
合物的制备。优选的离去基团为羧酸卤化物,例如羧酸氯化物或羧酸氟化物。

环状羧酸卤化物,尤其如由通用结构(7’)代表,可通过使化合物(7)的杂环羧酸与
卤化试剂反应而简单地制备,所述卤化试剂例如亚硫酰氯、亚硫酰溴、磷酰氯、草酰氯、三氯
化磷等(Houben-Weyl(1952)第VIII卷,第463页及其后)。

式(7)的胺衍生物及其盐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是市售可得的或可通过已知方法制
备(参见,例如WO 2010/051926)。

然而,由式(II)、优选(II’)、更优选(IIa)代表的羧酰胺的合成也可使用偶联剂
(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添加剂(例如1-羟基苯并三唑)进行(等人.Chem.Ber.
(1970),788-798)。还可以使用偶联剂例如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1,1’-
羰基-1H-咪唑和类似化合物。

用于进行合成方法的偶联剂为适合用于制备酯键或酰胺键的所有那些偶联剂(参
见例如Bodansky等人,Peptide Synthesis,第二版,Wiley&Sons,New York,1976;Gross,
Meienhofer,The Peptide:Analysis,Synthesis,Biology(Academic Press,New York,
1979)。

此外,混合的酸酐也可用于(II)、优选(II’)、更优选(IIa)的合成(参见,例如,
Anderson等人,J.Am.Chem.Soc(1967),5012-5017)。在该方法中,可以使用各种氯甲酸酯,
例如,氯甲酸异丁酯、氯甲酸异丙酯。类似地,二乙基乙酰氯、三甲基乙酰氯等也可用于该方
法。

总而言之,步骤8可任选地/如果合适在合适的稀释剂/溶剂的存在下以及任选地/
如果合适在合适的碱性反应助剂的存在下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可在稀释剂/溶剂的存在下进行。用于此目的的有用的稀释剂包括
所有的惰性有机溶剂,优选脂族烃、脂环族烃或芳族烃,例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环己烷、甲
基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氢化萘;卤代烃,例如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甲
烷、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例如乙醚、二异丙基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氧六
环、四氢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苯甲醚;酮,例如丙酮、丁酮、甲基异
丁基酮或环己酮;腈,例如乙腈、丙腈、正丁腈或异丁腈或苄腈;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
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膦酰胺,更优选使用氯
苯和甲苯。

优选的稀释剂为脂族烃、脂环族烃或芳族烃,例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环己烷、甲
基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氢化萘;以及卤代烃,例如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
氯甲烷、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例如甲苯或氯苯。

可使用的溶剂为不会对反应有不利影响的任何溶剂,例如水。合适的溶剂为芳族
烃例如苯或甲苯;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或四氯甲烷;开链醚或环醚,例如乙醚、二氧六
环、四氢呋喃或1,2-二甲氧基乙烷;酯,例如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酮,例如丙酮、甲基异丁
基酮和环己酮;酰胺,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腈,例如乙腈;以及其他惰性溶
剂,例如1,3-二甲基-2-咪唑啉酮;所述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

使用的碱(碱性反应助剂)可为酸受体,例如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乙基二异丙基
胺、三正丁基胺、吡啶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此外,可使用下列碱,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例
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碳酸盐,例如碳酸氢钠和碳酸钾;磷酸盐,例如磷酸氢二钾和磷酸
二钠;碱金属氢化物,例如氢化钠;碱金属醇盐,例如甲醇钠和乙醇钠。这些碱可以基于(8)
和(7’)计以0.01至5.0摩尔当量的比例使用。此外,氰化银(I)也可用作碱和活化剂(参见,
例如,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92,57,4394-4400;Journal of Medicina
Chemistry 1992,35,3905-3918;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3,68,1843-1851)。

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步骤8在不存在酸受体的情况下进行且
离去基团为Cl或F,更优选为Cl。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在不存在酸受体的情况下”意指在不存在除了胺反应物
(8)以外的酸受体的情况下,或换言之,“在不存在另外的酸受体的情况下”,其中“另外的”
意指除了作为反应的一部分的式(8)的胺衍生物或其盐(8’)之外。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另
外的酸受体”可为除了本发明的胺化合物之外的碱,或降低形成的酸的浓度的化合物,例如
盐,例如氰化银(AgCN),其能够将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强酸(离去基团阴离子加氢阳离子)
转化为不溶盐和弱酸(例如形成的HCl(如果离去基团为氯)与AgCN反应生成不溶的AgCl和
弱碱HCN)。

出人意料地,式(II)的羧酰胺可在不存在酸受体的情况下制备,并具有良好的产
率以及高纯度和高选择性。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后处理更简单,因为不需要酸
受体。这导致更少的废水或无废水、更容易的纯化方法而无需通过在相同的反应容器中加
入脂族醇进行预先分离,且所述方法可以更高的浓度进行。然后,所得产物以出乎意料地大
于90%或甚至接近100%的纯度获得,并且需要更少的试剂和更少的努力,而在酸受体的存
在下的先前条件通常导致纯度接近不到90%。本发明的方法更具有经济可行性。

因此,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在不存在除了化合物(8a)之外的酸受体的情
况下制备式(IIa)化合物的反应



其中离去基团LG指的是F、Cl、Br或I,优选F或Cl。

合适的反应温度的范围为-20℃至最高达具体溶剂的沸点。总而言之,反应温度为
70℃至150℃,优选为80℃至140℃,例如100℃或约100℃,例如80℃至130℃或80℃至120
℃。

反应时间介于1分钟和96小时之间,这取决于所选择的体积、反应物、溶剂和反应
温度。

对于步骤8的方法,通常每摩尔吡唑羧酰胺衍生物(7’)使用0.8-1.5mol、优选0.8-
1.4mol、0.9-1.4mol、等摩尔量或1-1.2mol的式(8)、优选(8a)或(8a’)的胺衍生物或其盐。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化合物(8a)或其盐(8a’)分别与化合物(7’)的反应,其
中X为Cl且其中化合物(8a)(或其盐(8a’))与(7’)(其中X为Cl)的比例介于1:1或1:1.3之
间,优选地介于1:1至1:2之间,例如介于1:1至1:1之间,或甚至为1:1。

取决于所选择的体积、反应物、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在1分钟和96小时之
间变化。通常,反应时间最高达15小时,但是在完全转化的情况下,反应也可甚至更早地终
止。优选反应时间为5-10个小时。

步骤8的反应通常在标准压力下进行。然而,可以在升高或降低的压力下——通常
在0.1巴和10巴之间——进行。优选在减压下从反应物中除去HCl。

步骤8的反应通常可在大气压下进行。然而,优选在保护气体(例如氩气或氮气)下
进行所述方法。

此外,技术人员应理解,也可以使式(7’)化合物与式(8*)化合物反应,其中式(8)
化合物的–C(=O)-NH-Q部分被式(8*)化合物中的C(=O)-OH或C(=O)-PG部分替代,其中PG
代表羧基的任何保护基团(例如甲酯,即PG代表-O-甲基)。与化合物(8*)的反应得到的化合
物(II*)的羧基部分的去保护和/或羧基部分的活化和/或与胺的偶联以获得式(II)化合物
对技术人员而言是熟知的。通用结构(II*)的化合物可通过使通用结构(7)的胺与活化的通
用结构(8*)的羧酸衍生物反应而合成。在这方面,与上述(II)的合成同样的条件适用于对
于溶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试剂的选择。

步骤7

通用结构(8)的化合物可通过使通用结构(10)的胺与活化的通用结构(9)的羧酸
衍生物反应而合成。在这方面,与上述步骤8中(II)、优选(II’)、更优选(IIa)的合成相同的
条件适用于对于溶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试剂的选择。

式(III)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式(III)或(III’)的杀昆虫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以及

A1为C-R2;

R2为氢、氟、氯、溴、CN、NO2,任选地卤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氧基,
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磺酰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
(-C(=O)-NH-环丙基);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乙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
基、2,2,2-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氯
二氟甲氧基、二氯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五氟
乙氧基、甲基磺酰基、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
羰基,更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
甲氧基、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优选为氢、氟、氯、溴,最优选为氯;以及

A2为C-R3或氮;

R3为氢、甲基、氟或氯,优选氢;以及

Q为氢、氰基、羟基、甲酰基或下列基团之一:C1-C6-烷基、C3-C6-烯基、C3-C6-炔基、
C3-C9-环烷基、C3-C9-杂环烷基、C1-C4-烷氧基、C4-C15-烷基环烷基、C4-C15-环烷基烷基、C1-
C6-羟基烷基、C6-芳基-C1-C3-烷基、C5-C6-杂芳基-C1-C3-烷基、C1-C4-氨基烷基、氨基羰基-
C1-C4-烷基或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上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
个——优选被一个或两个,更优选被一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基、硝
基、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
C4-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以及任选独立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取代取代的苯基,所
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羰基、C1-C2-烷基氨基甲酰基、C1-C2-烷基、C1-C2-卤代
烷基和C1-C2-烷氧基;优选地Q为C3-C6-环烷基或被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所
述取代基选自氯、氟、溴、碘、氰基和羟基或C6-芳基-C1-C3-烷基;更优选地为环丙基、1-氰
基-环丙基或苄基(-CH2-C6H5);

T代表下列5元杂芳族环T1-T8之一,其中与吡唑首基连接的键用星号*标记,



其中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
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以及

n代表0-2的值,优选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优选地,式(III)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


其中A1和A2以及T和Q具有上述式(III)化合物中的含义。

为清楚起见,如果本文中描述的任何式中的n为0(零),则具有自由价的碳环原子
被氢取代。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III)化合物为通过下列取代基定义的化合物
(IIIa):


制备式(III)、优选(III’)、更优选(IIIa)化合物的新的本发明的方法以第[0063]
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为特征,任选地以随后的步骤9和步骤10为特征:



基团A1、A2、R1和Q具有化合物(III)中所述的含义。优选地,R1为甲基。E1-E3、碳和氮
的5元环代表T中定义的5元杂环。如果M代表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则U代表溴、碘或三
氟甲磺酸酯。如果M代表溴、碘或三氟甲磺酸酯,则U代表硼酸、硼酸酯或三氟硼酸酯。

步骤9

通用结构(12)的化合物可由合适的起始材料(I)、优选(Ia)和(11)通过文献中已
知的方法制备,例如通过亲核取代芳族环上的F制备(WO2007-107470;Sakya等人,
Tetrahedron Letters 2003,44,7629-7632)。

步骤10

式(III)或(III’)化合物、优选化合物(IIIa)可通过使用钯催化的反应用反应参
与物(12)和(13)制备(参见,例如WO2005/040110或WO2009/089508)。通用结构(13)的化合
物可商购获得或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

此外,技术人员知晓,或者,可以使式(12)化合物与式(13*)化合物反应,其中式
(13)化合物的–C(=O)-NH-Q部分被式(13*)化合物中的C(=O)-OH或C(=O)-PG部分替代,
其中PG代表羧基的任何保护基团(例如烷基酯如甲酯,即PG代表-O-甲基)。与化合物(13*)
的反应得到的化合物(III*)的羧基部分的去保护和/或羧基部分的活化和/或与胺的偶联
以获得式(III)化合物是技术人员熟知的。

总之,通用结构(III)的化合物可通过使通用结构(10)的胺与活化的通用结构
(III*)的羧酸衍生物反应而合成。在这方面,与上述步骤8中描述的(II)的合成同样的条件
适用于对于溶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试剂的选择。

式(III”)化合物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式(III”)化合物、优选式
(III”’)化合物的方法,例如由WO 2012/107434获知:


优选地,其中R1、R6、n、A1、A2和Q如化合物(III)中的定义;

优选地,式(III”)化合物为式(III”’)化合物


其中R6、n、A1、A2和Q如式(III)化合物中的定义,优选地,其中n为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式(III”’)化合物为通过下列取代基定义的化合物
(IIIb):

n
R6
A1
A2
Q
0
-
C-Cl
C-H
1-氰基环丙基

制备式(III”)化合物、优选(III”’)化合物、更优选(IIIb)化合物的方法以第
[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为特征,任选以第[0154]至[0157]段中描述的随后的
步骤9和步骤10为特征,或任选地以随后的步骤11和步骤12为特征。步骤11和12是现有技术
中已知的(参见,例如WO 2012/107434)。

步骤11

在步骤11中,可通过使化合物(I)、优选化合物(Ia)与叠氮化物供体如碱金属叠氮
化物(例如NaN3)反应而将式(I)化合物、优选式(Ia)化合物分别转化为式(14)或(14a)的其
叠氮基类似物:


其中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

优选地,式(14)化合物为化合物(14a)


优选地,所述反应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进行,例如四氢呋喃(THF)、乙酸乙酯
(EtOAc)、丙酮、二甲基甲酰胺(DMF)、乙腈或二甲基亚砜(DMSO)。一种优选的溶剂为DMSO。

通常,反应温度介于0℃和60℃之间,优选地介于10℃和30℃之间,更优选地介于
20℃和30℃之间。

反应时间可尤其取决于反应体积且通常介于0.5小时和30小时之间。

步骤12

在步骤12中,式(14)中间体、优选式(14a)中间体分别与式(15)中间体反应得到式
(III”*)中间体或优选式(III”’*)化合物,其中R1为甲基:



其中R1、R6、A1和A2如化合物(III)中的定义,n为0或1,PG为羧基的任何保护基团,
例如C1-C6-烷基(例如甲基)。优选地,式(III”*)化合物中的R1为甲基(式(III”’*)化合
物)。更优选地,式(III”*)中的R1为甲基且式(III”*)中的n为0。

式(15)化合物可商购获得或可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制备。

通常,用于步骤12的反应的溶剂为极性质子溶剂,例如水、甲酸、正丁醇、异丙醇、
硝基甲烷、乙醇、甲醇、乙酸或其结合。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正丁醇、异丙醇、乙醇、水或其结
合。

所述反应在铜或铜催化剂(例如硫酸铜或碘化亚铜(I))的存在下进行,任选地在
碱(例如N-乙基二异丙基胺)的存在下进行。然而,其他有机碱也是合适的。在Cu(II)催化剂
的情况下,可使用还原剂例如抗坏血酸钠。在Cu(0)催化剂的情况下,例如胺盐,可使用氧化
剂(参见,例如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9),48(27),4900-4908和
引用文献,Lutz.,Angew.Chem.Int.Ed.2008,47,2182-2184和引用文献,以及Bock等人,
Eur.J.Org.Chem.(2006),51-68和引用文献)。

由式(III”*)化合物起始,式(III)、(III’)、(III”)、(III”’)、(IIIb)、(III””)、
(IV)或(IV’)的化合物可根据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容易地制备(参见,例如WO 2012/
107434)。

步骤13

式(III””)化合物可通过式(III”*)化合物(其中O-PG为C1-C6-烷氧基)的水解反应
来制备。例如,如果其中-O-PG为甲氧基或乙氧基,则所述水解可在存在或不存在溶剂(例如
四氢呋喃或甲醇)的情况下使用水和碱(例如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进行。如果其中R为例如
叔丁氧基,则所述水解在酸(例如三氟乙酸或盐酸)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反应在-120℃至130
℃、优选-100℃至100℃的温度下进行。


其中R1、R6、n、A1和A2如化合物(III)中的定义,优选R1为甲基,n为0。

通用结构(III)的化合物可通过使通用结构(10)的胺与活化的通用结构(III””)
的羧酸衍生物反应而合成。在这方面,与上述步骤8中(II)的合成同样的条件适用于对于溶
剂、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和试剂的选择。

式(IV)化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式(IV)、优选式(IV’)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

R1为氢、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甲基;以及

A1为C-R2;以及

R2为氢、氟、氯、溴、CN、NO2、任选地卤代的C1-C6-烷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氧基、
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磺酰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羰基
(-C(=O)-NH-环丙基);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乙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
基、2,2,2-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氯
二氟甲氧基、二氯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2,2,2-三氟乙氧基、2-氯-2,2-二氟乙氧基、五氟
乙氧基、甲基磺酰基、甲基亚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三氟甲基亚磺酰基或N-环丙基氨基
羰基,更优选为氢、氟、氯、溴、CN、NO2、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
甲氧基、乙氧基或五氟乙氧基,优选为氢、氟、氯、溴,最优选氯;以及

A2为C-R3或氮;以及

R3为氢、甲基、氟或氯,优选氢;以及

T代表下列5元杂芳族环T1-T9之一,其中与吡唑首基连接的键用星号*标记,


或*-C
(=O)-NH-

T9;以及

R6彼此独立地代表卤素、氰基、硝基、氨基或任选地取代的C1-C6-烷基、C1-C6-烷氧
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以及

n代表0-2的值,优选为0,条件是在T5、T6和T8中n为0或1,且条件是在T7中n为0。

Q为氢、氰基、羟基、甲酰基或下列基团之一:C1-C6-烷基、C3-C6-烯基、C3-C6-炔基、
C3-C9-环烷基、C3-C9-杂环烷基、C1-C4-烷氧基、C4-C15-烷基环烷基、C4-C15-环烷基烷基、C1-
C6-羟基烷基、C6-芳基-C1-C3-烷基、C5-C6-杂芳基-C1-C3-烷基、C1-C4-氨基烷基、氨基羰基-
C1-C4-烷基或C1-C4-烷基-氨基-C1-C4-烷基,上述基团任选地被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五
个——优选地被一个或两个,更优选地被一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
基、硝基、氨基、卤素、C1-C3-烷氧基、氰基、羟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氨基甲
酰基、C4-C6-环烷基氨基甲酰基,以及任选独立地被一个、两个或三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所
述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硝基、羟基羰基、C1-C2-烷基氨基甲酰基、C1-C2-烷基、C1-C2-卤代
烷基和C1-C2-烷氧基;优选地Q为C3-C6-环烷基或被至少一个取代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所
述取代基选自氯、氟、溴、碘、氰基和羟基,或C6-芳基-C1-C3-烷基;更优选环丙基、1-氰基-环
丙基或苄基(-CH2-C6H5);

优选地,式(IV)化合物为式(IV’)化合物:


其中T、A1、A2和Q如式(IV)化合物中的定义,优选地,其中T选自T3、T8或T9。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六氟丙烯(1)反应


生成其二聚体全氟-4-甲基-2-戊烯(2)


-在第二步骤中使(2)异构化为全氟-2-甲基-2-戊烯(3)


-在第三步骤中使(3)与水和碱反应生成中间体(4),


其中Cat+指的是带正电荷的有机离子、碱金属阳离子或碱土金属阳离子;

-在第四步骤中使式(4)化合物与式(5)的肼反应

R1-NH-NH2(5),

其中

R1为任选地卤代的(C1-C4)烷基或任选地卤代的环丙基,优选为甲基

以制备式(I)化合物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R1-在本文公开的所
有存在R1的式中-代表甲基。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n–在本文公开的所
有存在n的式中-代表0。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A1-在本文公开的
所有存在A1的式中-代表C-R2,其中R2代表氢、氟、氯或溴,最优选地,其中R2代表氯。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A2-在本文公开的
所有存在A2的式中-代表C-R3,其中R3代表氢。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T–在本文公开的式
(IV)和所有其他存在T的式中-代表T3、T8或T9。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Q–在本文公开的所
有存在Q的式中-代表任选地被氰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C6-芳基-C1-C3-烷基,甚至更优选
的Q代表任选地被氰基取代的C3-环烷基或苄基,甚至更优选地,Q代表被氰基取代的环丙基
(例如,1-氰基-环丙基)或苄基。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R1-在本文公开的
所有存在R1的式中-代表甲基,且n–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n的式中-代表0,且A1-在本文公
开的所有存在A1的式中-代表C-Cl,且A2-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A2的式中-代表C-H,且其中
T–在本文公开的式(IV)和所有其他存在T的式中-代表T3、T8或T9,且Q–在本文公开的所有
存在Q的式中–代表任选地被氰基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C6-芳基-C1-C3-烷基。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R1-在本文公开的
所有存在R1的式中-代表甲基,且T–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T的式中-代表T3、T8或T9,且n–
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n的式中-代表0,且A1-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A1的式中-代表C-Cl,
且A2-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A2的式中-代表C-H,且Q–在本文公开的所有存在Q的式中-代表
被氰基取代的环丙基(例如1-氰基-环丙基)或苄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
中描述的步骤1至4。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a),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制备化合物(IV)——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a)——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和第[0104]至[0117]段中描
述的步骤5和步骤6。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制备化合物(IV)——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a)——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和第[0104]至[0117]段中描
述的步骤5和步骤6以及第[0124]至[0147]段中描述的步骤8。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制备化合物(IV)——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a)——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和第[0104]至[0117]段中描
述的步骤5和步骤6以及第[0124]至[0147]段中描述的步骤8,其中步骤8的反应在不存在酸
受体的情况下进行。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I)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
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
物(IIIa),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制备化合物(IV)——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Ia)——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和第[0152]至[0157]段中
描述的步骤9和步骤1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I”)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
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V)的方法,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
物(IIIb),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制备化合物(IV)——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Ib)——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以及第[0152]至[0157]段
中描述的步骤9和步骤1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制备化合物(IV)——其中式(IV)化合物为化合物
(IIIb)——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以及第[0161]至[0171]段
中描述的步骤11和步骤1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式(6)化合物、优选式(6a)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
[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式(6)化合物、优选式(6a)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
[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以及第[0104]至[0117]段中描述的步骤5和步骤6。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式(7)化合物、优选式(7a)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
[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式(7)化合物、优选式(7a)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第[0063]至
[0103]段中描述的步骤1至4以及第[0104]至[0117]段中描述的步骤5和步骤6。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I)、(III)或(IV)的方法,其中步骤3和步骤4
在相同的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优选乙腈或二氯甲烷,更优选二氯甲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I)、(III)或(IV)的方法,其中步骤3和步骤4
以一锅反应的形式在相同的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优选乙腈或二氯甲烷,更优选二氯甲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I)、(III)或(IV)的方法,其中步骤2、步骤3
和步骤4在相同的溶剂中进行。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备化合物(I)、(II)、(III)或(IV)的方法,其中步骤2、步骤3
和步骤4以一锅反应的形式在相同的溶剂中进行。

在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式(1)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化合物、优选式(Ia)化合物
的用途。

在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式(1)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I)化合物、优选式(IIa)化合
物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式(1)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II)化合物、优选式(III’)化合物、
更优选式(IIIa)化合物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式(1)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II”)化合物、优选式(III”’)化合
物、更优选式(IIIb)化合物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式(1)化合物用于制备式(IV)化合物、优选式(IV’)化合物的
用途。

实施例1(步骤1)

制备全氟-2-甲基-4-戊烯(中间体(2))

向5g CsF于100ml乙腈(CH3CN)的悬浮液中缓慢引入300g六氟丙烯(HFP)以保持反
应器中的温度低于30℃。在引入HFP之后,将混合物在50-55℃下加热8个小时,然后冷却至
10℃。将底层分离并蒸馏,得到260g全氟-2-甲基-4-戊烯。产率87%。沸点50℃。

实施例2(步骤2)

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中间体(3))

将210g全氟-2-甲基-4-戊烯和1g干燥的CsF在300ml CH3CN中在50-55℃下加热8
小时。将所述混合物冷却至5-10℃,并进行相分离。底相195g(93%)(纯全氟-2-甲基-2-戊
烯)无需纯化即用于制备实施例3的(全氟-2-甲基-2-戊烯-)-3-三乙基铵-烯醇化物。

实施例3(步骤3)根据Martini等人(1976)在CH3CN中制备烯醇化物

制备(全氟-2-甲基-2-戊烯-)3-三乙基铵-烯醇化物(中间体(4))

向装备有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放入1300mlCH3CN和全氟-2-甲
基-2-戊烯(196g,0.65mol),然后加入12g的水。将混合物冷却至0℃,并在0℃至5℃的温度
下加入Et3N(164g,1.6mol)。

将所述混合物在10℃下搅拌1小时。基于19F NMR数据为参考的产率:76-78%。将所
述溶液无需分离即用于下个步骤。

实施例4(步骤4,由烯醇化物起始,在CH2Cl2中)

由分离出的烯醇化物起始在CH2Cl2中制备N-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5-氟-
1H-吡唑(化合物(Ia))

向装备有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放入100ml二氯甲烷和(全氟-
2-甲基-2-戊烯-)3-三乙基铵-烯醇化物(25.9g,0.065mol),然后将40%的N-甲基肼于水中
的溶液(8g)在0℃下缓慢加入该混合物中。将反应混合物在5℃下搅拌1小时,最后在20℃下
搅拌2小时。将混合物用水洗涤(3×50ml),有机层经Na2SO4干燥,并在大气压下蒸馏出溶剂。
粗产品经真空蒸馏纯化。N-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5-氟-1H-吡唑的产量为15.8g。
(产率:85%,基于全氟-2-甲基-2-戊烯计)在17毫巴下的沸点为62-65℃。

19F NMRδ:53,7(3F),83,9(3F),112,1(2F),125,1(1F)ppm.

实施例5(步骤3+步骤4,一锅反应)

由全氟-2-甲基-2-戊烯起始在CH2Cl2中制备N-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5-
氟-1H-吡唑(化合物(Ia))

向装备有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放入1300ml二氯甲烷和全氟-
2-甲基-2-戊烯(196g,0.65mol),然后加入12g水。将混合物冷却至0℃,并在0℃-5℃的温度
下加入Et3N(164g,1.6mol)。将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15-30min,并在0℃下将40%的甲基
肼于水中的溶液(80g)缓慢加入该混合物中。将反应混合物在5℃下搅拌1小时,最后在20℃
下搅拌8小时。将混合物用水洗涤(3×150ml),有机层经Na2SO4干燥,并在大气压下蒸馏出溶
剂。粗产品经真空蒸馏纯化。N-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5-氟-1H-吡唑的产量为
150g。(产率:81%全氟-2-甲基-2-戊烯)(17毫巴下的沸点为62-65℃)。

19F NMRδ:53,7(3F),83,9(3F),112,1(2F),125,1(1F)ppm.

实施例6(步骤2+步骤3+步骤4在CH3CN中的一锅反应)

制备N-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5-氟-1H-吡唑(化合物(Ia))

将全氟-2-甲基-4-戊烯(196g,0.65mol)和2g干燥的CsF在1300mlCH3CN中在50-55
℃下加热8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10℃,然后加入15g水。将混合物冷却至0℃,并在0℃-5℃
的温度下加入Et3N(164g,1.6mol)。将混合物在该温度下搅拌15-30min,并在0℃下将40%
的N-甲基肼于水中的溶液(80g)缓慢加入该混合物中。将反应混合物在5℃下搅拌1小时,最
后在20℃下搅拌12小时。将溶剂在真空(500毫巴)中除去,并将油状产物溶于400ml MTBE
中。将有机溶液用水洗涤(3×150ml),经Na2SO4干燥,并在大气压下蒸馏出溶剂。粗产品通过
真空蒸馏纯化。N-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5-氟-1H-吡唑的产量为139g。(74%)(在
17毫巴下的沸点为62-65℃)。

19F NMRδ:53,7(3F),83,9(3F),112,1(2F),125,1(1F)ppm.

实施例7(步骤5)

制备5-氰基-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中间体(6a))


将28.6g(0.1mol)的5-氟-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吡唑(化合物(Ia))和
9.7g(0.15mol)氰化钾悬浮于150ml乙腈中,然后在保护气体氛围下回流加热5个小时。冷却
后,将沉淀物(KCN,KF)过滤掉,并将溶剂在300毫巴真空中除去以得到棕色油状物(27.8g,
95%),其不经任何纯化即用于进一步的步骤。

1H-NMR(400MHz,d3-乙腈):δ=4.11(s,3H,CH3)ppm

19F-NMR(400MHz,CDCl3):δ=-56.7(3F),-111.4(3F),-111.6(2F)ppm.

GC-MS:保留时间2.67min;质量(m/z):224(M)+.

实施例8(步骤6)

制备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5-羧酸(中间体(7a))



在100℃下,将29.3g(0.1M)5-氰基-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吡唑(化合物
(6a))和110g的10%NaOH在油浴中加热6个小时直到形成澄清的溶液。在冷却至5℃之后,通
过加入37%的HCl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地酸化至pH 1,得到白色结晶,将其滤出,用40ml冷水
洗涤,并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8g 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吡唑-5-羧酸(7a),熔点为
120-122℃。

1H-NMR(400MHz,d3-乙腈)δ=4.08(s,3H,CH3)ppm;

HPLC-MS a):logP=1.86;质量(m/z):313.0(M+H)+.

实施例9(步骤9)

制备4-溴-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1,3'-二吡唑(中间体
(12))

将2.00g(6.99mmol)5-氟-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化合物
(Ia))、1.03g(6.99mmol)4-溴-1H-吡唑(式(11)化合物)和1.93g碳酸钾悬浮于50ml的四氢
呋喃中。将反应混合物回流加热16个小时。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过滤,并在减压下除去溶
剂。将残留物通过柱色谱法在硅胶上纯化。

这得到0.69g的无色固体4-溴-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1,
3'-二吡唑。

1H-NMR(400MHz,d3-乙腈):δ=8.00(s,1H),7.91(s,1H),3.71(s,3H).

HPLC-MSa):logP=4.14,质量(m/z)=413[M+H]+.

实施例10(步骤10)

制备2-氯-N-1-氰基-环丙基-5-[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
1,3'-二吡唑-4-基]苯甲酰胺(化合物(IIIa))



将150mg(0.36mmol)4-溴-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1,3'-二
吡唑、126mg(0.36mmol)2-氯-N-(1-氰基环丙基)-5-(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戊
环-2-基)苯甲酰胺、21mg(0.01mmol)四(三苯基膦)钯和1.1ml的1M碳酸氢钠水溶液与
10.5ml异丙醇混合,并回流加热3个小时。将溶剂在减压下除去,并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
中。将有机相用水洗涤2次,经Na2SO4干燥,并过滤。将溶剂在减压下除去。将残留物通过柱色
谱法使用硅胶纯化,得到无色固体98mg 2-氯-N-(1-氰基环丙基)-5-[2'-甲基-5'-(五氟乙
基)-4'-(三氟甲基)-2'H-1,3'-二吡唑-4-基]苯甲酰胺。

1H-NMR(400MHz,d3-乙腈):δ=1H-NMR(400MHz,d3-乙腈):δ=8,27(s,1H),8,25(s,
1H),7,75(d,1H),7,70(dd,1H),7,62(s,1H),7,51(d,1H),3,75(s,3H),1,56-1,60(m,2H),
1,33-1,36(m,2H).

HPLC-MSa):logP=3.72,质量(m/z)=553.1[M+H]+.

实施例11(步骤11)

根据WO 2012 107434制备5-叠氮基-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lH-吡唑
(中间体(VI))

将5-氟-l-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lH-吡唑(根据步骤1至4制备;7mmol)加
入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物(10ml)中。然后将叠氮化钠(0.5g;7.7mmol)加入该混合物
中,将其保持在室温下。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反应完成之后,加入水(100mL)和乙
醚(100mL)的混合物。进行相分离,并将水相用乙醚萃取两次。该化合物不经另外的纯化即
可使用。

实施例12(步骤12)

根据WO 2012 107434制备2-氯-5-[l-(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吡
唑-3-基)-lH-[l,2,3]三唑-4-基]-苯甲酸甲酯(式(VIII)化合物)

将2-氯-5-乙炔基-苯甲酸甲酯(1.13g,5.8mmol)和5-叠氮基-l-甲基-3-五氟乙
基-4-三氟甲基-lH-吡唑(1.80g,5.8mmol)悬浮于水和t-BuOH的混合物(30ml)中。将抗坏血
酸钠(0.600ml 1M,溶于水中,新鲜制备的)加入混合物中,随后加入硫酸铜(II)五水合物
(0.015g)。将得到的不均匀混合物剧烈搅拌9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稀释,并将产物用乙
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用盐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并蒸发。将残留物进行硅胶柱色谱纯化
(c-HEX/EtOAc=3:l),从而提供所需产物2-氯-5-[l-(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
2H-吡唑-3-基)-lH-[l,2,3]三唑-4-基]-苯甲酸甲酯(产率53%)。

1H-NMR(400MHz,CDCl3):δ=8.47(s,1H),8.12(Is,1H),8.0(d,1H),7.62(d,1H),
3.98(s,3H),3.87(s,3H)ppm.

LC-MS RT 2.12,504(M+H+),545(M+CH3CN+H+)

实施例13(步骤13)

制备2-氯-5-[l-(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吡唑-3-基)-lH-[L2,3]三
唑-4-基]-苯甲酸(式(IX)化合物)


将2-氯-5-[l-(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吡唑-3-基)-lH-[l,2,3]三
唑-4-基]-苯甲酸甲酯(1.53g,3.0mmol)悬浮于水和四氢呋喃的混合物(1:3,50mL)中,并加
入氢氧化锂(0.22g,9.1mmol)。将所得混合物在60℃下剧烈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用水
稀释,并用盐酸(2N)酸化。将水相用AcOEt萃取两次,经MgSO4干燥,并在真空下浓缩以提供
所需产物2-氯-5-[l-(2-甲基-5-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2H-吡唑-3-基)-lH-[l,2,3]三唑-
4-基]-苯甲酸。该化合物不经另外的纯化即可使用。

1H-NMR(400MHz,CDCl3):δ=8.52(s,1H),8.18(Is,1H),8.09(d,1H),7.66(d,1H),
3.88(s,3H)ppm.

LC-MS RT 2.08,488(M+H+).

实施例14(步骤8)

根据WO 2010/051926制备N-[4-氯-3-(苄基氨基甲酰基)苯基]-1-甲基-3-(五氟
乙基)-4-(三氟甲基)-1H-吡唑-5-羧酰胺(化合物(IIa))


将560mg(1.79mmol)的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吡唑-5-羧酸悬浮于10ml
二氯甲烷中。将悬浮液冷却至0℃,然后接下来掺入0.0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188μl
(2.15mmol;1.2eq)草酰氯。将反应混合物首先在0℃下搅拌0.5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3小
时。将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上在减压下除去。得到的1-甲基-3-(五氟乙基)-4-(三氟甲基)-
1H-吡唑-5-碳酰氯无需进一步的后处理即用于随后的合成步骤。

将88.7mg(0.34mmol)的5-氨基-N-苄基-2-氯苯甲酰胺、2.77mg(0.02mmol)的N,N-
二甲基吡啶-4-胺(DMPA)溶于2.5ml的乙酸乙酯中。将所述溶液用冰浴冷却至0℃,并掺入
119μl(0.68mmol)的N-乙基二异丙基胺。将75.0mg(0.22mmol)的1-甲基-3-(五氟乙基)-4-
(三氟甲基)-1H-吡唑-5-碳酰氯悬浮于2.5ml的乙酸乙酯中,然后加入冷却的反应溶液中。
将反应混合物在50℃下加热4个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6个小时。将反应溶液用10.0ml的
乙酸乙酯稀释。将有机相用1M盐酸洗涤三次,用1M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两次,用饱和氯化钠溶
液洗涤一次。将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并过滤,将溶剂在旋转蒸发仪上在减压下除去。这得
到了140mg(0.17mmol)的白色固体N-[4-氯-3-(苄基氨基甲酰基)苯基]-1-甲基-3-(五氟乙
基)-4-(三氟甲基)-1H-吡唑-5-羧酰胺(97%)。

1H-NMR(400MHz,d3-乙腈):δ=9.29(bs,1H),7.78(d,1H),7.67(dd,1H),7.48(d,
1H),7.21-7.52(m,6H),4.54(d,2H),3.97(s,3H)ppm.

HPLC-MSa):logP=3.90质量(m/z)=555.1[M+H]+.

1所述质量为[M+H]+离子的同位素类型中具有最高强度的峰。

a)注解关于logP值的测定和质量检测:给出的logP值是根据EEC Directive 79/
831 Annex V.A8通过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反相柱(C18)上测定的。Agilent 1100 LC系
统;50*4.6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1.8micron;洗脱剂A:乙腈(0.1%甲酸);洗脱剂B:
水(0.09%甲酸);线性梯度为在4.25分钟内从10%乙腈到95%乙腈,然后在另外的1.25分
钟内为95%乙腈;柱温55℃;流速:2.0ml/min。质量检测通过Agilend MSD系统进行。

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六氟丙烯起始制备5‑氟‑1H‑吡唑的方法.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如本文所述的制备通式(I)的5氟1H吡唑的新的方法以及使用此化合物的进一步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