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2042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12197.4

申请日:

2013.01.31

公开号:

CN104203605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C 25/05申请日:20130131|||公开

IPC分类号:

B60C25/05; B60C25/12; B60C25/128; B60C25/14

主分类号:

B60C25/05

申请人:

安德罗伊德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L·J·劳森; B·A·克拉克; D·拉尔森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优先权:

2012.01.31 US 61/592,728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冯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轮胎(T)的胎圈(TB)置位于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装置。该装置邻近轮胎(T)的一个或多个胎面(TT)以及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邻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
胎圈座组件(450a,450b),包括:
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
枢轴-连接到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的主体(425),以及
旋转-连接到主体(425)的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其中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同主体(425)一起相应地相对于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枢轴-调整,以使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相对于轴(W-W)枢轴调整,其中该轴(W-W)基本垂直于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相对于轴(W-W)枢轴调整,其在轴(W-W)最大正角方位(+β)与轴(W-W)最大负角方位(-β)之间的角度方位范围调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最大正角方位(+β)约为相对轴(W-W)+15°,而最大负角方位(-β)约为相对轴(W-W)-15°。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主体(425)的传动器(504),以及
连接到传动器(504)的机构(502),其中该机构(502)发送信号到传动器(504),使主体(425)相对于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自动枢轴转动到最大正角方位(+β)到最大负角方位(-β)之间的任何角度方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信号为可使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重复往返枢轴转动的振荡信号,以使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从最大正角方位(+β)到最大负角方位(-β),或者从最大负角方位(-β)到最大正角方位(+β)作重复枢轴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未紧密安装到主体(425),以使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不会绕旋转径向轴(R-R)旋转-固定,该旋转径向轴(R-R)穿过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的中心轴线,以使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可相对于旋转轴(R-R)角偏移(+Δ,-Δ),以向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施加捏合、拉动、振动效应(KVP)。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主体(425)的振动装置(575),以及
连接到该振动装置(575)的机构(502),其中该机构(502)发送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575),以启动振动装置,用于通过主体(425)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575)施加到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销钉(433’,433”),用于将主体(425)枢轴连接到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其中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形成弧形通道(429a,429b),其中该主体(425)形成通路,该至少一个销钉(433’,433”)穿过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的弧形通道(429a,429b)以及主体(425)的通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450a)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450a)固定到机械臂(475)。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450b)固定到从一带轮的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

12.
  一种邻近轮胎(T)胎面(TT)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
胎圈座组件(700),包括:
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
至少一个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的往复臂(704),以及
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的振动装置(708)。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往复臂(704)以及振动装置(708)的机构(702),其中该机构(702):
设置使该至少一个往复臂(704)移动,从而导致该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沿第一方向(D)朝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或者沿第二方向(D’)背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并且
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708),以关闭/打开振动装置(708),其中,一旦胎面咬合部分(706)直接接触轮胎(T)胎面(TT),启动振动装置(708),以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708)施加到轮胎-车轮组件(TW),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以使滞留物(E)可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机械臂(475)。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一带轮的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

17.
  一种邻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
胎圈座组件(800),包括:
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
至少一个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的往复臂,以及
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的振动装置(808a,808b)。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往复臂以及振动装置(808a,808b)的机构(802),其中该机构(802):
设置使该至少一个往复臂移动,从而导致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沿第一方向(D)朝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作相应移动,或者沿第二方向(D’)背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作相应移动,并且
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808a,808b),以关闭/打开振动装置(808a,808b),其中,一旦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直接接触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启动振动装置(808a,808b),以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808a,808b)施加到轮胎-车轮组件(TW),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机械臂(475)。

21.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

22.
  一种邻近轮胎(T)胎面(TT)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
胎圈座组件(900),包括:
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
至少一个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的往复臂(904),以及
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的振动装置(908)。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包括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其中该至少一个往复臂(904)包括第一往复臂(904)和第二往复臂(904),其中该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连接到第一往复臂(904),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连接到第二往复臂(904)。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以一间隔距离(SP)设置,以限定一间隔,其中该间隔距离(SP)大于车轮(W)的直径(WD),但小于轮胎(T)的直径(TD),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轮胎-车轮组件往复机构(900C),以及
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往复臂(904)、振动装置(908)以及轮胎-车轮组件往复机构(900C)的机构(902),其中该机构(902):
发送信号到往复机构(900C),以将轮胎-车轮组件(TW)输送(D2/D2’)穿过该间隔,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从而使滞留物(E)从车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以及
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908),以关闭/打开振动装置(908a),其中,一旦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直接接触轮胎(T)胎面(TT),启动振动装置(908),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908)施加到轮胎-车轮组件(TW),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从而使滞留物(E)可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机构(902)还连接到至少一个往复臂(904),以使机构(902):
设置使该至少一个往复臂(904)移动,以使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沿以下第一方向(D)和第二方向(D’)的其中一个方向移动,其中沿第一方向(D)朝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以使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以间隔距离(SP)隔开,以及其中沿第二方向(D’)背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机构(907),其利用一偏置力偏置第一往复臂(904)及第二往复臂(904),以使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偏置为以间隔距离(SP)隔开,其中当往复机构(900c)将轮胎-车轮组件(TW)输送(D2/D2’)穿过该间隔时,该偏置力被克服,以使 第一往复臂(904)和第二往复臂(904)可以枢轴转动互相远离,从而增加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间的间隔距离(SP)。

27.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

28.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机械臂(475)。

29.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一带轮的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

说明书

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美国专利申请声明拥有2012年1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592,728的优先权,其公开技术在这里以整体引用的形式作为本申请公开技术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本技术领域中,众所周知轮胎-车轮组件需要几个步骤进行处理。通常,执行这些步骤的传统方法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人员监督。本发明通过详细描述多个用于处理轮胎-车轮组件的装置,提供了多个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陷的示例性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示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A为置于装配线运送车上的示例性轮胎/车轮组件的前视图,其中该装配线运送车位于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四周;
图1B为图1A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1C为根据图1B中的线1C范围内轮胎/车轮组件的放大图;
图1D为图1C中的轮胎/车轮组件的另一放大图;
图1E为图1D中的轮胎/车轮组件的另一放大图;
图2A为置于装配线运送车上的示例性轮胎/车轮组件的前视图,其中该装配线运送车位于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四周;
图2B为图2A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3为示例性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局部透视截面图;
图4A为利用图3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示例性方法俯视图;
图4B为图4A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5A为利用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示例性方法的俯视图;
图5B为图5A中圆圈部分5B范围内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放大俯视图;
图6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透视图;
图7A-7C为图6中胎圈座组件的侧视图;
图8A-8C为图7B中线8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
图9A-9C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侧视图;
图10A-10E为图9B中线10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
图11A-11E为图9A-10E所示轮胎-车轮组件及部分胎圈座组件的俯视图;
图12A-12C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俯视图;
图12D为图12A中线12D-12D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2D’为图12A中线12D’-12D’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2E为图12B中线12E-12E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2E’为图12B中线12E’-12E’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2F为图12C中线12F-12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2F’为图12C中线12F’-12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3A-13C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侧视图;
图13D为图13A中的线13D范围内部分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
图13E为图13B中的线13E范围内部分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
图13F为图13C中的线13F范围内部分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
图14A-14E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俯视图;
图14F为图14A中线14F-14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F’为图14A中线14F’-14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G为图14B中线14G-14G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G’为图14B中线14G’-14G’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H为图14C中线14H-14H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H’为图14C中线14H’-14H’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I为图14D中线14I-14I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I’为图14D中线14I’-14I’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J为图14E中线14J-14J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图14J’为图14E中线14J’-14J’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描述了典型的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基于上述描述,应该一般理 解为:此处所用的命名仅作方便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用于描述实施过程的术语。
根据一实施例,轮胎-车轮组件在图中通常用TW表示,而轮胎-车轮组件处理装置在图1A,1B中一般用10表示,在图2A,2B中用100表示。参考图1C,诸如空气泡、润滑剂或其他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位于轮胎T的外侧/内侧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胎圈座WBS之间,胎圈座WBS可容纳轮胎T的胎圈TB;胎圈座WBS可由一个或多个法兰部分WF,以及轮子W的边缘部分WR构成,并具有谷、管道或尖头形状的几何结构。因此,正如下面公开技术所描述的那样,该轮胎-车轮组件处理装置10,100可作为“滞留物清除器”,用于将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如图1C-1E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滞留物清除器10,100也可叫做“胎圈座”或者“胎圈座装置”。
参考图1A,该滞留物清除器10包括上部10a和下部10b。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由工作台50支撑。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与带轮的运送车(wheeled cart)75的上表面76相连。
工作台50包括基部52、从基部52延伸的多个垂直支撑臂54以及由多个垂直支撑臂54支撑的水平支撑部56。一法兰78从运送车75处延伸;法兰78与锁定固定装置58接合,该锁定固定装置58从基部52处延伸,用于将运送车75选择性地锁定及选择性地固定在基部52。
该滞留物清除器10包括马达12。该马达12与滞留物清除器10上部10a的柱塞部分14连接,用于驱使该柱塞部分14向下D,或者向上D`垂直移动。该滞留物清除器10还包括控制器16、通过第一软管20a与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相连的第一真空装置18a,以及通过第二软管20b与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相连的第二真空装置18b。
控制器16包括硬件(如存储器、处理器及其它)以及可通过操作与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一个或多个元件通信的软件。例如,控制器16可与马达12通信,使柱塞部分14向下/向上D/D’运动。柱塞部分14沿向下方向D的运动会导致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从非咬合位置(如图1A)调整到咬合位置(如图1B),以使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的上圆周边缘22a与轮胎T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接触并咬合。该控制器16还可与第一及第二真空装置18a,18b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用于使第一及第二真空装置18a,18b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闭或启动。
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包括下圆周边缘22b。该下圆周边缘22b邻近并支撑轮胎T的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
参考图1B,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沿圆周密封地与轮胎T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咬合,邻近车轮W的(第一)胎圈座WBS。同样如图1B所示,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 沿圆周密封地与轮胎T邻近车轮W的(第二)胎圈座WBS的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咬合。一旦启动第一真空装置18a和第二真空装置18b中的一个或多个,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及下部10b中的一个或多个清除滞留在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周围的滞留物E,例如微小的空气泡(如图1C所示),其中该胎圈座WBS容纳轮胎T的胎圈TB
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和下部10b分别还包括台板24a,24b,摇动马达26a,26b以及轮毂接合装置(hub engagement mechanism)28a,28b。该摇动马达26a,26b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马达,如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者其他设计为可以摇动、压缩、夹紧工作输出轴,或类似的马达,其中工作输出轴在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和下部10b分别用30a和30b表示。如上所述,工作输出轴30a,30b适用于咬合轮毂装置28a,28b,其可以主动地提供从工作输出轴30a,30b到车轮W外侧轮毂部分WH-O及内侧轮毂部分WH-I的沿箭头方向F,F’的力。如果需要,轮毂接合装置28a,28b以及/或者轴30a,30b可通过车轮W的开口WO,以及其中一个马达26a,26b连接在一起。
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设计为与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咬合,以轴向固定(或限制)轮胎T的位置,使其在相对于车轮W轴向可移动位置不具有明显的轴向移动。虽然轮胎T被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限制,不具有任何轴向移动,但是轮毂咬合装置28a,28b以及/或者工作输出轴30a,30b设计为夹紧并通过使车轮W相对于轮胎T轴向移动直接操作车轮W。
一旦柱塞部分14,如上面所述的,移动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到咬合位置,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沿四周咬合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留出车轮W外侧轮毂部分WH-O和内侧轮毂部分WH-I,与滞留物清除器10上下部10a,10b的上下外围边缘22a,22b之间的空间S。如下文所述,通过留出足够的空间S,车轮W相对于台板24a,24b的轴固定位置的轴向移动,不会导致台板24a,24b与车轮W的接触。
该轮毂咬合装置28a,28b受一个或多个摇动马达26a,26b的力,分别沿箭头方向F,F’摇动。箭头方向F,F’上的力与轮胎-车轮组件TW的旋转轴A-A基本平行。因此,工作输出轴30a,30b以及/或者轮毂咬合装置28a,28b作用于并轴向摇动车轮W相对于台板24a,24b轴向固定位置的位置,其中该台板24a,24b咬合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
参考图1D,由于施加在车轮W在箭头方向F,F’上的力,车轮W的移动(相对于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导致了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脱离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结果,箭头方向F,F’的力使滞留物E,如微波气泡排出。在清除了所有的滞留物E之后,轮胎-车轮组件TW可推进到下一工作台(未示出),进 行下一步处理(进一步处理包括如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
图2A-2B公开了一种滞留物清除器100,该滞留物清除器100包括上部100a和下部100b。该滞留物清除器100与滞留物清除器10基本相同。然而,该滞留物清除器100还包括连接到滞留物清除器100上部100a的上台板移动装置134a,以及连接到滞留物清除器100下部100b的下台板移动装置134b。该上下台板移动装置134a,134b例如可包括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其他。
如上所述,摇动马达26a,26b连接并驱动工作输出轴30a,30b以及轮毂装置28a,28b,通过相对轮胎T轴向移动车轮W直接操作车轮W。然而,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100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轮毂咬合装置128a,128b和工作输出轴130a,130b夹紧并固定车轮W;当台板124a,124b咬合,通过相对于车轮W的轴向固定位置轴向移动轮胎T的位置直接操作轮胎T时的轴向固定位置。台板124a,124b轴向移动轮胎T的运动可由上下台板移动装置134a,134b操控。
因此,一旦柱塞部分114将滞留物清除器100的上部100a移动到咬合位置,台板124a,124b的外边缘部分132a,132b就沿四周咬合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留出车轮外侧轮毂部分WH-O和内侧轮毂部分WH-I,与滞留物清除器10上下部100a,100b的上下外围边缘122a,122b之间的空间S。如下文所述,通过留出空间S,台板124a,124b以及轮胎T相对于车轮W的轴上固定位置的轴向移动不会导致台板124a,124b与车轮W之间的接触。
根据一实施例,受台板移动装置134a,134b分别提供的力,台板124a,124b沿箭头方向F,F’轴向移动(如轴向摇动)。箭头方向F,F’上的力与轮胎-车轮组件TW的旋转轴A-A基本平行。因此,台板124a,124b的轴向移动作用于,并且轴向移动/轴向摇动轮胎T相对于车轮W轴向固定位置的位置。
参考图1D,台板124a,124b的外边缘部分132a,132b施加按箭头方向F,F’上的力以轴向移动轮胎T,导致了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脱离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结果,施加到轮胎T上的箭头方向的力F,F’,导致滞留物E,如微波气泡排出。在清除了所有的滞留物E之后,轮胎-车轮组件TW可推进到下一工作台(未示出),进行下一步处理(进一步处理包括如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
因此,由于轮胎T和车轮W之间发生的相对移动,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接触至少部分断开。该断开的特征主要在于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部分临时脱离车轮W(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座表面(seating surface)。通过轴向移动轮胎T或车轮W,同时将另一个固定在轴向固定的位置,任何可能滞留在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 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滞留物E,如空气泡都会排出。
如上文所述,根据一实施例,当轮胎T或车轮W轴向移动时,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启动。如图1D所示,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可应用真空V,以协助抽出如空气泡、润滑油、污染物或其他等滞留物E。此外,真空V有助于在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之前,使轮胎T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正确置位。需要理解一点,在由台板24a,24b/124a,124b和轮胎T邻近车轮W(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部分确定的腔体内应用真空V,比不应用真空V更容易将任何滞留在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空气、润滑剂或污染物清除。
参考图3,根据一实施例,图中滞留物清除器用200表示,其包括上部200a和下部200b。尽管在图3中以抽象形式显示,滞留物清除器200的上部200a由工作台50支撑,而滞留物清除器200的下部200b与工作台50的上支撑表面,或者运送车75的表面76相连。
该滞留物清除器200通常包括回转马达202、旋转输出轴204以及轮毂咬合装置206。该轮毂咬合装置206主动地将回转输出轴204连接到车轮W的外侧轮毂部分WH-O以及内侧轮毂部分WH-I
该滞留物清除器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牵引轮(pulling wheel)208a,208b。如图所示,牵引轮208a与轮胎T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咬合;而牵引轮208b与轮胎T的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咬合。操作该牵引轮208a,208b,使之分别与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咬合,一般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
如图3和图4A所示,径向轴线R-R穿过牵引轮208a,208b,并确定了轮子208a,208b的旋转轴。轮轴(未示出)与径向轴线R-R对齐。如图所示,该径向轴线R-R横贯穿过一径向线X,该径向线X从轮胎-车轮组件TW的旋转轴线A-A处径向延伸(如见图4A)。
根据一实施例,径向轴线R-R与径向线X明显未对齐,并且不通过旋转轴线A-A。由于径向线X与径向轴线R-R未对齐,径向轴线R-R和径向线X的相交点处就形成了偏位角θ。
因此,如图4B所示,根据上述方式设置牵引轮208a,208b的径向轴线R-R,当通过回转马达202旋转轮胎-车轮组件TW时,牵引轮208a,208b使在轮胎T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具有“拉动效应”P。在旋转轮胎-车轮组件TW期间,通过拉动P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接合面临时断开,从而排出所有的滞留物E,如中间的空气泡。虽然没有示出,但如图1A,1B及2A,2B所示,可包括真空18a,18b/118a,118b,用于协助清除润滑剂、污染物或其他滞留物。因此,轮胎-车轮滞留物清除器200在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之前,清除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 TSW-O/TSW-I与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滞留物E。
参考图3及5A-5B,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用300表示。该滞留物清除器300与图3-4B所示并所述的滞留物清除器基本相同,只是轮子308a,308b除具有牵引轮208a,208b相关的单一(拉动)效应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300的轮子308a,308b被替换性地称为“摆动轮”,其使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具有主动的“捏合、振动以及拉动”效应,KVP。因此,摆动轮308a,308b还可替换地称为捏合/拉动/振动轮。
该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不像牵引轮208a,208b那样与径向轴线R-R贴合匹配,而是不精准地与径向轴线R-R匹配。正是因为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与径向轴线R-R的不精准匹配,使得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可以“漂移”/“摆动”/“捏合”k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并相对于角度θ在由偏移角度+Δ,-Δ范围限定的边界之间(如图5B所示)有角度地+/-偏移。进一步地,当轮胎-车轮组件TW由回转马达302驱动旋转时,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不仅绕轴线R-R旋转(如图4A结合图4B所述),它还在+/-Δ的角度范围内漂移/摆动/捏合k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该偏向角+Δ使如图所示的R-R的径向轴线偏移到径向轴线R-R,与θ关联。该偏向角-Δ使如图所示的R-R的径向轴线偏移到径向轴线R-R,与θ关联。
因此,该捏合/拉动/振动效应K,引起主动的动态振动、拉动及其他断裂力,其通常以KVP表示。如果如图3-4B所示,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紧紧地固定在R-R轴上,则不会存在捏合/拉动/振动力KVP。虽然偏向角+Δ,-Δ使得径向轴线R-R偏向径向轴线R-R+Δ或R-R,以改变其相对于径向线X的方向,但应该理解一点,可以通过控制+Δ,-Δ使径向轴线R-R或R-R不通过旋转轴线A-A。
虽然术语“捏合”(即与“捏合效应”K相关)通常是指随后烤成面包的食品面团的准备工作,但在轮胎-车轮组件TW的处理过程中,术语“捏合”所指的力以基本类似的方式应用。例如,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可主动按压入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并相对于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主动地扭曲/旋转。因此,这种“压入并扭曲/旋转”导致了由捏合效应K引起的捏合/拉动/振动断裂力KVP,会扰乱(upset)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连接。
通过提供与捏合效应K相关的断裂力KVP,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会在轮胎-车轮组件TW旋转期间临时性地断开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之间的接触面,从而排出所有滞留物E,如中间的空气泡。虽然在图3中未示出,但可以包括真空源18a,18b/118a,118b,以清除润滑剂、污 染物或其他。因此,轮胎-车轮滞留物清除器300在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之前,清除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滞留物E。
根据一实施例,滞留物清除器200,300可选地包括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当回转马达202,302,旋转输出轴204,304以及轮毂咬合装置206,306旋转时,其可用于稳定轮胎-车轮组件TW的整体移动。此外,根据一实施例,该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固定到驱动马达,并可用来旋转轮胎-车轮组件TW。虽然所示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咬合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应该理解一点,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邻近轮胎T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结合使用。
虽然在图3中以抽象的形式显示了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但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可以连接到支撑/承载结构(未示出,但是基本类似于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上部10a,100a的由工作台50支撑的台板24a,124a,以及/或者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的下部10b,100b的由运送车75支撑的台板24b,124b)。因此,虽然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与图3中结构相连,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可以连接到任何理想的基底结构,并由其支撑,并且允许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如图4A-4B以及5A-5B显示和描述的那样动作。
图6所示为根据一实施例的一对组件450。该对组件450中的组件450a可称为“上”组件,而该对组件450中的组件450b可称为“下”组件。
该上组件450a譬如可固定到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上部10a,100a的由工作台50支撑的台板24a,124a。该下组件450b譬如可固定到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下部10b,100b的由运送车75支撑的台板24b,124b。
如图7A-7C和9A-9C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组件450a譬如可固定到一机械臂475。在一实施例中,该机械臂475可固定到工作台50,并从工作台50处延伸(例如机械臂475可固定到工作台50的水平支撑部分56,并从工作台50的水平支撑部分56处延伸)。或者,机械臂475可从下层表面延伸(未示出)。
参考图6,上组件450a和下组件450b分别包括轮子408a,408b/508a,508b。当轮子408a,408b/508a,508b邻近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时,轮子408a,408b/508a,508b以如图4B,5B中所显示和描述的基本类似的形式作用,由此轮子408a,408b/508a,508b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胎圈座WBS的联系,以使滞留物E排出轮胎-车轮组件TW。在轮子408a,408b/508a,508b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联系之后,上组件450a和下组件450b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配合使用真空V(由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 18a,18b/118a,118b产生),以协助抽出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
如图6所述,上组件450a和下组件450b分别包括可绕径向轴线R-R旋转支撑轮子408a,408b/508a,508b的主体425。该径向轴线R-R类似于图4A-4B和5A-5B中所示的径向轴线R-R。
一对侧支架427固定/连接到主体425。该对侧支架427包括第一侧支架427a和第二侧支架427b。
一对弧形通道用429表示。该对弧形通道429包括第一弧形通道429a和第二弧形通道429b。该第一侧支架427a形成第一弧形通道429a。该第二侧支架427b形成第二弧形通道429b。
主体425通过连接组件431枢轴连接到该对侧支架427,以使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枢轴调节+β/-β(如见图8A-8C及10A-10E)。该连接组件431例如可包括一对销钉433,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以及一对法兰(图6透视图只显示该对法兰中的一个法兰437a)。
如下面实施例将要描述的,该连接组件431可将主体425与一对侧支架427连接在一起。首先:该对法兰的第一法兰437a位置邻近第一侧支架427a的第一外侧表面439a,而该对法兰的第二法兰(未示出)位置邻近该对侧支架427的第二外侧表面439b。然后,该对销钉433的第一销钉433`插入:(1)穿过在第一法兰437a第一端形成的通路(未示出),(2)穿过由第一侧支架427a形成的第一弧形通道429a,(3)穿过在主体425内形成的第一通路(未示出),(3)穿过在第二侧支架427b形成的第二弧形通道429b以及(4)穿过在第二法兰(未示出)第一端形成的通路(未示出)。然后,该对销钉433的第二销钉433``插入:(1)穿过在第一法兰437a第二端形成的通路(未示出),(2)穿过由第一侧支架427a形成的第一弧形通道429a,(3)穿过在主体425内形成的第二通路(未示出),(3)穿过在第二侧支架427b形成的第二弧形通道429b以及(4)穿过在第二法兰(未示出)第二端形成的通路(未示出)。一旦第一销钉433`和第二销钉433``如上述配置,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的第一螺母435`分别固定到第一销钉4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而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的第二螺母435``分别固定到第二销钉43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参考图7A-7C,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用400表示。该滞留物清除器400包括上部400a。该上部400a固定到机械臂475上。包括轮子408a的上组件450a固定到滞留物清除器400的上部400a。
机械臂475的第一端475a固定到工作台50,并从工作台50处延伸(例如机械臂475的第一端475a可固定到工作台50的水平支撑部分56,并从工作台50的水平支撑部分56处延伸)。或者,机械臂475的第一端475a可从下层表面延伸(未示出)。机械臂475的第二端475b在末端执行器或头部476结束,或者包括末端执行器或头部476,其可选择性地连接到/选择性地接合到轮胎-车轮组件TW。上部400a可包括固定在机械臂475中间部分475c的部 件(例如主体或梁体),其位于机械臂475的第一端475a和第二端475b之间。
参考图7A,机械臂475起初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处于非咬合位置(即轮子408a与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不接触,并且头部476不直接接触/接合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参考图7B,机械臂475随后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处于咬合位置(即轮子408a与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接触,并且头部476直接接触/接合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参考图7C,在清除轮胎-车轮组件TW中的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如见图1C和7A)后,机械臂475恢复到与轮胎-车轮组件TW非咬合的位置(从图7B所示的咬合位置)(即轮子408a同机械臂475一起缩回,以使轮子408a不再接触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并且头部476不再直接接触/接合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机械臂475从非咬合位置移动到咬合位置,或者从咬合位置移动到非咬合位置,可由连接到机械臂475的原动机(未示出)控制。
参考图8A-8C,主体425可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的位置手动调节。由于轮子408a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425,主体425位置的变化会导致轮子408a位置的相应变化。因此,主体425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的手动枢轴转动会导致轮子408a手动枢轴调节+β/-β。
在一实施中,可以通过下述步骤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手动调节主体425:(1)首先手动旋开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以使该对法兰的第一法兰437a和第二法兰(未示出)不拖动到该对侧支架427的第一和第二外侧表面439a,439b附近,以使主体425不会锁在该对侧支架427相关的位置,然后(2)通过滑动该对弧形通道429内的该销钉433,手动枢轴调节主体425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的位置,以使该对销钉433的滑动转化为主体425沿由该对弧形通道429限定的弧形路径的滑动移动,然后(3)手动旋紧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25,使该对法兰的第一法兰437a和第二法兰(未示出)邻近该对侧支架427的第一和第二外侧表面439a,439b,以使主体425锁定在该对侧支架427的相对位置。
参考图8A,该主体425可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手动调整,以使轮子408a可以配置在“中心位置”。轮子408a的中心位置可参考轴W-W,其沿轮子408a一直径延伸。该轴W-W可结合(如上所述)或替换地描述为基本正交于下层表面(未示出)。该轴W-W可结合(如上所述)或替换性地描述为基本正交于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
如图8B所述,该主体425可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手动调整,以使轮子408a可枢轴转动到“最大前向位置”。从轴W-W的最大正面角偏移+β可决定轮子408a的最大前向位置。该最大正面角偏移+β可包括约0°到90°之间的角度值。在一实施中,该最大正面角偏移+β约等于15°。
如图8C所述,该主体425可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手动调整,以使轮子408a可枢轴转动到“最大后向位置”。从轴W-W的最大反面角偏移-β决定轮子408a的最大后向位置。该 最大反面角偏移-β可包括约0°到-90°之间的角度值。在一实施中,该最大反面角偏移-β约等于-15°。
一旦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已经手动旋紧,使该对法兰的第一法兰437a和第二法兰(未示出)邻近该对侧支架427的第一和第二外侧表面439a,439b,可由此手动选择性地将滞留物清除器400的轮子408a的位置固定在合适位置,直到滞留物清除器400的操作者决定手动旋松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如图9A-9C和10A-10E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示滞留物清除器500的轮子508a的位置可以在以“运行中”方式使用滞留物清除器500的任何时候自动调节。
在一实施中,该滞留物清除器500与滞留物清除器400基本相同。然而,为了使其“运行中”自动移动,该滞留物清除器500还包括控制器502及传动器504。控制器502通信-连接到传动器504。所述传动器504连接到主体425。该传动器504可包括任何需要的装置,如液压传动器、气动传动器或其他。
在操作过程中,控制器502可受程序控制,向传动器504发送控制信号(如振荡信号、正弦波或其他),以使作动器504驱动主体425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枢轴转动,从而使轮子508a相应地枢轴转动+β/-β。例如,参考图10A-10E,可为控制器502提供重复正弦波信号,以使主体425可重复枢轴“往返”,从而使轮子508a在中心位置重复来回枢轴转动(见图10A),最大正角偏移+β(见图10B)、中心位置(见图10C)、最大负角偏移-β(见图10D)、中心位置(见图10E),再回到最大正角偏移+β(见图10B),以此往复。
由于在以“运行中”方式使用滞留物清除器500期间的任何时候,控制器502和作动器504都允许轮子508a自动调整,与滞留物清除器400不同,滞留物清除器500的第一和第二对螺母435没有旋紧到上文描述的程度,以相对于该对侧支架427锁定主体425。因此,滞留物清除器500的第一对和第二对螺母435以这样的方式配置:足以使主体425与该对侧支架427连接,同时又不会锁定,否则会防碍主体在使用滞留物清除器500期间主动-自动“运行时”调整。
每一个滞留物清除器400,500还包括振动装置575。该振动装置575可通信连接到控制器502。该振动装置575可根据控制器502发送给振动装置575的关闭/开启信号关闭/启动。主体425可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传送到轮子408a,508b,以扰乱邻近车轮W的胎圈座WBS的轮胎-车轮组件TW的联系,从而使滞留物E排出轮胎-车轮组件TW。
图11A-11E所示为轮胎-车轮组件TW的俯视图。图中还显示了滞留物清除器600的轮子608a。虽然图中仅以抽象的形式显示了轮子608a的独立视图,滞留物清除器600与上述滞留物清除器500基本相同。然而,滞留物清除器600还包括其他移动元件(即,除重复“往返”+β/-β,滞留物移除器500的枢轴转动外);在一实施中,这些其他移动元件在图5A-5B中 有显示和描述,其中轮子308a,308b可以对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上施加主动的“捏合/拉动/振动”效应KVP。因此,轮子608a具有合成移动组件,其可结合(1)滞留物清除器300的捏合、拉动、振动效应KVP,以及(2)滞留物清除器500的重复“往返”枢轴转动。
参考图11A,图中显示位于初始位置的轮子608a,其邻近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轮子608a与主体425连接,以使轮子608a不会贴合匹配到径向轴R-R,而是不精准地与径向轴线R-R匹配。正是因为轮子608a与径向轴线R-R的不精准匹配,使得轮子608a可以“徘徊”/“摆动”/“捏合”K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并相对于角度θ在由偏移角度+Δ,-Δ范围限定的边界之间(如图5B所示)有角度地+/-偏移。
如图11B-11E所示,一旦机械臂475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旋转,或者轮胎-车轮组件TW相对于机械臂475旋转,车轮608a不仅绕轴R-R旋转,还在+/-Δ角度范围之间漂移/摆动/捏合K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即如图5B所示,该偏向角+Δ使R-R的径向轴线偏移到径向轴线R-R,与θ关联)。该偏向角-Δ使如图所示的R-R的径向轴线偏移到径向轴线R-R,与θ关联。
从图11B-11E中还可以看出,一旦机械臂475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旋转,或者轮胎-车轮组件TW相对于机械臂475旋转,上述轮子608a的运动就复合上述相对于滞留物清除器500的重复“往返”+β/-β枢轴转动。轮子608a的这种重复“往返”+β/-β枢轴转动通常用正弦波虚线表示,该正弦波虚线沿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的圆形虚线的周围。为了有利于理解轮子608a的这种重复“往返”+β/-β枢轴转动,最大正角偏移(见“+β”)、最大负角偏移(见“-β”)以及中心位置(见β)均在图11B-11E中显示。
参考图12A-12B,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用700表示。该滞留物清除器700包括第一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700a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700b。
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700a、700b分别固定到工作台50及运送车75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果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700a、700b固定到工作台50,则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700a、700b可固定到机械臂475的中间部分475c,如上所述,头部476可与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700a、700b分别包括传动器702、往复臂704、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以及振动装置708。该振动装置708固定到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该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连接到往复臂704。该往复臂704连接到传动器702。传动器702驱动往复臂704和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运动,方向为朝向轮胎T胎面TT的第一方向D,以及背向轮胎T胎面TT的第二方向(与箭头D方向相反)。
参考图12A,该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位于非咬合位置,以使该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不直接与轮胎T的胎面TT接触。参考图12B,该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位于咬合位置,以使该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直接与轮胎T的胎面TT接触。传动器702沿第一箭头方向D驱动往复臂704,使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从非咬合位置移动到咬合位置。
一旦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直接接触轮胎T的胎面TT,振动装置708启动,将振动力传送到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该振动装置708可通信-连接到传动器702,以使传动器702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708,用于关闭/打开振动装置708。如图12C所示,振动装置708可随后关闭,而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可沿第二方向D’移动,即背向轮胎T的胎面TT
参考图12D-12F以及12D’-12F’,一旦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直接接触轮胎T的胎面TT(见图12E),振动装置708启动,以将振动力传送到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见图12E及12E’),滞留物清除器700就会扰乱邻近车轮W的胎圈座WBS的轮胎-车轮组件TW的联系,以使滞留物E(见图12D及12D’)可以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见图12E’)。在一实施中,传送到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的振动力会导致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相对于车轮W的固定位置移动(例如由于机械臂475的头部476与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接合)。在一实施例中,在滞留物清除器700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联系之后,滞留物清除器700可包括/配合使用真空V(由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产生),以协助抽空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
参考图13A-13B,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用800表示。该滞留物清除器800包括第一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800a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800b。
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800a、800b中的每一个可固定到工作台50及运送车75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果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800a、800b固定到工作台50,则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800a、800b中的每一个可固定到机械臂475的中间部分475c,而头部476可与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800a、800b分别包括作动器802、第一/第二捏指(pinching finger)804a,804b,其中每个捏指在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a,806b处终止,以及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振动装置808a,808b。该外侧外轮胎壁表面振动装置808a固定到接近的外侧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a的第一捏指804a。该内侧外轮胎壁表面振动装置808b固定到接近的内侧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b的第二捏指804b。作动器802使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做捏合运动,以使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可分别以第一方向D(见图13A)朝向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移动,以及以第二方向D’(见图13B)背向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移动。
参考图13A,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均处于非咬合位置,以使外侧/内侧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a,806b均与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不直接接触。参考图13B,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均处于咬合位置,以使外侧/内侧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a,806b均与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直接接触。传动器802沿第一箭头方向D驱动枢轴装置804c(见图13A),使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从非咬合位置移动到咬合位置。
一旦外侧/内侧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a,806b直接接触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振动装置808就会启动,以将振动力传送到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该振动装置808可通信-连接到传动器802,以使传动器802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808,用于关闭/打开振动装置808。
参考图13D-13F,一旦外侧/内侧轮胎壁表面-咬合端806a,806b直接接触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见图13E),振动装置808启动,以将振动力传送到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滞留物清除器800就会扰乱邻近车轮W的胎圈座WBS的轮胎-车轮组件TW的联系,以使滞留物E(见图13D)可以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在一实施中,传送到第一和第二捏指804a,804b的振动力会导致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相对于车轮W的固定位置移动(例如由于机械臂475的头部476与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接合)。在一实施例中,在滞留物清除器800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胎圈座WBS的联系之后,滞留物清除器800可包括/配合使用真空V(例如由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产生),以协助抽空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
参考图14A-14E,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用900表示。该滞留物清除器900包括第一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b以及第三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c。
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中的每一个可固定到工作台50及运送车75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果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固定到工作台50,则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中的每一个可固定到机械臂475的中间部分475c,如上所述,头部476可与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包括传动器902,其分别通信-连接到第一、第二和第三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900c。该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包括机械臂904、胎面咬合轮子906以及振动装置908。该振动装置908固定到臂904。胎面咬合轮子906可旋转-连接到臂904的末端。
在一实施例中,该臂904包括枢轴装置905,其连接到传动器902。该传动器902驱动枢轴装置905,以使臂904和胎面咬合轮子906以第一方向D1向轮胎的胎面TT枢轴转动,以 及以第二方向D1’(与第一方向D1方向相反)背向轮胎T的胎面TT枢轴转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偏置弹簧907固定到臂904。该偏置弹簧907可使臂904偏向方向D1。在下面的公开技术中将会描述到,当轮胎T的胎面TT接触到胎面咬合轮子906(由于运动D2/D2’),这种通过弹簧907传送到臂904的偏向会被克服,以使臂904沿第二方向D1’(与第一方向D1相反),背向轮胎的胎面TT枢轴转动,一旦轮胎-车轮组件TW往复通过臂904,由弹簧引起的偏向会使臂904枢轴转动D1。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的臂904均以间隔距离SP置于固定位置,以使其不会以方向D1,D1’枢轴转动。因此,当臂904不像上文所述那样置于固定位置,则臂904可做为“枢转臂”。在图14A-14E所示实施例中,所示臂904显示为置于固定位置,然而,应该理解一点,臂904不限于固定位置,并可以沿箭头方向D1,D1’枢轴转动。
第三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c可做为往复机构(shuttle)或传送装置,用于使轮胎-车轮组件TW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往返移动。第三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c包括一对往复臂910,其中该往复臂910包括第一往复臂910a和第二往复臂910b,还包括一对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其中该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包括第一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a和第二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b。该第一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a连接到第一往复臂910a。该第二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b连接到第二往复臂910b。第一和第二往复臂910a,910b均连接到传动器902。传动器902驱动第一和第二往复臂910a,910b以及第一和第二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a,912b移动,驱动方向可为(1)第一方向D2(见图14A-14B和14E),以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以第一方向D2移动轮胎-车轮组件TW,以及(2)第二方向D2’(见图14C-14D,与第一方向D2相反),以相对于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以第二方向D2’往复移动轮胎-车轮组件TW。
参考图14A,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的每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相对于轮胎-车轮组件TW置于非咬合位置,以使每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不直接接触轮胎T的胎面TT。参考图14A-14E,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的每个臂904置于固定位置,并不会沿箭头方向D1/D1’枢轴转动。因此,一旦轮胎-车轮组件TW以箭头方向D2/D2’往复移动,每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会在随后与轮胎-车轮组件TW咬合,以使每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直接接触到轮胎T的胎面TT
从图14B-14D中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a,900b的每一个臂904以间隔距离SP置于固定位置。该间隔距离SP大于车轮W的直径WD,但小于轮胎T的直径TD;因此,当传动器902以第一方向D2以及第二方向D2'驱动第一和第二往复臂910a,910b,以及第一和第二弧形胎面咬合部分912a,912b时,第三轮胎-车轮组件咬合部分900c 使轮胎-车轮组件TW通过间隔距离SP往复移动。然而,由于轮胎T的直径TD要小于间隔距离SP,轮胎T胎面TT与每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的接触都会导致滞留物清除器900穿过(以方向D2/D2’)间隔距离SP,影响轮胎T的移动,使轮胎T相对于车轮W位置断开,以使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滞留物E可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
除滞留物清除器900穿过间隔距离SP影响轮胎T的移动之外,一旦胎面咬合轮子906直接接触到轮胎T的胎面TT,就会启动振动装置908,以将振动力传送到每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因此,轮胎-车轮组件TW穿过间隔距离SP的移动,以及振动力,可以共同造成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该振动装置908可通信-连接到传动器902,以使传动器902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908,用于关闭/打开振动装置908。
参考图14F-14I,以及14F-14I’,一旦轮胎-车轮组件TW穿过间隔距离SP移动,以及/或者应用振动装置908引起的振动力,滞留物清除器900就会扰乱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车轮组件TW,以使滞留物E(见图14F,14F’)可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见图14G’)。在一实施中,轮胎-车轮组件TW穿过间隔距离SP的运动,以及/或者传送到每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的振动力会导致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相对于车轮W的固定位置移动(例如由于机械臂475的头部476与由车轮W形成的轴向开口WO接合)。在一实施例中,在滞留物清除器900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胎圈座WBS的联系之后,滞留物清除器900可包括/配合使用真空V(例如由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产生),以协助抽空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
本发明结合一定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可以通过具体形式体现本发明思想,而不局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这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思想的前提下实现。实施例仅为描述性目的,不做为本发明任何形式的限制。本发明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而不受上述描述限定。

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pdf(6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360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203605A21申请号201380012197422申请日2013013161/592,72820120131USB60C25/05200601B60C25/12200601B60C25/128200601B60C25/1420060171申请人安德罗伊德工业有限公司地址美国密歇根州72发明人LJ劳森BA克拉克D拉尔森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代理人冯剑明54发明名称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轮胎T的胎圈TB置位于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装置。该装置邻。

2、近轮胎T的一个或多个胎面TT以及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使用。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902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3/02398520130131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116425EN20130808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4页附图4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14页附图4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3605ACN104203605A1/4页21一种邻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

3、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胎圈座组件450A,450B,包括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枢轴连接到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的主体425,以及旋转连接到主体425的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其中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同主体425一起相应地相对于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枢轴调整,以使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相对于轴WW枢轴调整,其中该轴WW基本垂直于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外轮胎。

4、壁表面TSWO/TSW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相对于轴WW枢轴调整,其在轴WW最大正角方位与轴WW最大负角方位之间的角度方位范围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最大正角方位约为相对轴WW15,而最大负角方位约为相对轴WW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主体425的传动器504,以及连接到传动器504的机构502,其中该机构502发送信号到传动器504,使主体425相对于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自动枢轴转动到最大正角方位到最大负角方位之间的任何角度方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信号。

5、为可使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重复往返枢轴转动的振荡信号,以使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从最大正角方位到最大负角方位,或者从最大负角方位到最大正角方位作重复枢轴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未紧密安装到主体425,以使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不会绕旋转径向轴RR旋转固定,该旋转径向轴RR穿过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的中心轴线,以使该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508A可相对于旋转轴RR角偏移,以向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施加捏合、拉动、振动效应KVP。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主体425的振动装置575,以。

6、及连接到该振动装置575的机构502,其中该机构502发送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575,以启动振动装置,用于通过主体425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575施加到轮胎轮胎壁咬合轮子408A,408B/508A,508B。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销钉433,433”,用于将主体425枢轴连接到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其中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形成弧形通道429A,429B,其中该主体425权利要求书CN104203605A2/4页3形成通路,该至少一个销钉433,433”穿过该至少一个支架427A,427B的弧形通道429A,429B以及主体425的通路。9根据权利要。

7、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450A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450A固定到机械臂475。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450B固定到从一带轮的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12一种邻近轮胎T胎面TT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胎圈座组件700,包括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至少一个连接到。

8、该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的往复臂704,以及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的振动装置708。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往复臂704以及振动装置708的机构702,其中该机构702设置使该至少一个往复臂704移动,从而导致该至少一个弧形胎面咬合部分706沿第一方向D朝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或者沿第二方向D背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并且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708,以关闭/打开振动装置708,其中,一旦胎面咬合部分706直接接触轮胎T胎面TT,启动振动装置708,以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708施加到轮胎车轮组件TW,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

9、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以使滞留物E可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机械臂475。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一带轮的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17一种邻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

10、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胎圈座组件800,包括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至少一个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的往复臂,以及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的振动装置808A,808B。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往复臂以及振动装置808A,808B的机构802,其中该机构权利要求书CN104203605A3/4页4802设置使该至少一个往复臂移动,从而导致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沿第一方向D朝向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作相应移动,或者沿第二方向D背向轮胎T外轮胎。

11、壁表面TSWO/TSWI作相应移动,并且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808A,808B,以关闭/打开振动装置808A,808B,其中,一旦该至少一个轮胎壁捏指804A,804B直接接触轮胎T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启动振动装置808A,808B,以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808A,808B施加到轮胎车轮组件TW,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机械。

12、臂475。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22一种邻近轮胎T胎面TT使用,用于置位邻近轮胎车轮组件TW中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装置,以使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而不影响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轮胎T胎圈TB的布置,所述装置包括胎圈座组件900,包括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至少一个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的往复臂904,以及连接到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的振动装置908。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包括。

13、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其中该至少一个往复臂904包括第一往复臂904和第二往复臂904,其中该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连接到第一往复臂904,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连接到第二往复臂904。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以一间隔距离SP设置,以限定一间隔,其中该间隔距离SP大于车轮W的直径WD,但小于轮胎T的直径TD,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轮胎车轮组件往复机构900C,以及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往复臂904、振动装置908以及轮胎车轮组件往复机构900C的机构902,其中该机构902发送信号到往复机构900C,以将轮胎车轮组件TW输。

14、送D2/D2穿过该间隔,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从而使滞留物E从车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以及发送关闭/启动信号到振动装置908,以关闭/打开振动装置908A,其中,一旦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直接接触轮胎T胎面TT,启动振动装置908,将振动力从振动装置908施加到轮胎车轮组件TW,用于扰乱轮胎T邻近轮胎W胎圈座WBS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方位,从而使滞留物E可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排出。权利要求书CN104203605A4/4页5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该机构902还连接到至少一个往复臂904,以使机构902设置使。

15、该至少一个往复臂904移动,以使该至少一个胎面咬合轮子906沿以下第一方向D和第二方向D的其中一个方向移动,其中沿第一方向D朝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以使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以间隔距离SP隔开,以及其中沿第二方向D背向轮胎T胎面TT作相应移动。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机构907,其利用一偏置力偏置第一往复臂904及第二往复臂904,以使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偏置为以间隔距离SP隔开,其中当往复机构900C将轮胎车轮组件TW输送D2/D2穿过该间隔时,该偏置力被克服,以使第一往复臂904和第二往复臂904可以枢轴转动互相远离。

16、,从而增加第一胎面咬合轮子906和第二胎面咬合轮子906间的间隔距离SP。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胎圈座工作台50延伸的台板24A,124A。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机械臂475。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胎圈座组件700固定到从一带轮的运送车75处延伸的台板24B,124B,该运送车75选择性地对接/接合胎圈座工作台50。权利要求书CN104203605A1/14页6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0002本美国专利申请声明拥有2012年1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592,。

17、728的优先权,其公开技术在这里以整体引用的形式作为本申请公开技术的一部分。技术领域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背景技术0004在本技术领域中,众所周知轮胎车轮组件需要几个步骤进行处理。通常,执行这些步骤的传统方法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和人员监督。本发明通过详细描述多个用于处理轮胎车轮组件的装置,提供了多个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陷的示例性实施。附图说明0005下面,通过示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0006图1A为置于装配线运送车上的示例性轮胎/车轮组件的前视图,其中该装配线运送车位于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四周;0007图1B为图1A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

18、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局部截面图;0008图1C为根据图1B中的线1C范围内轮胎/车轮组件的放大图;0009图1D为图1C中的轮胎/车轮组件的另一放大图;0010图1E为图1D中的轮胎/车轮组件的另一放大图;0011图2A为置于装配线运送车上的示例性轮胎/车轮组件的前视图,其中该装配线运送车位于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四周;0012图2B为图2A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局部截面图;0013图3为示例性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局部透视截面图;0014图4A为利用图3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示例性方法俯视图;0015图4B为图。

19、4A中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放大俯视图;0016图5A为利用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示例性方法的俯视图;0017图5B为图5A中圆圈部分5B范围内轮胎/车轮组件以及轮胎/车轮胎圈滞留物清除器的放大俯视图;0018图6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透视图;说明书CN104203605A2/14页70019图7A7C为图6中胎圈座组件的侧视图;0020图8A8C为图7B中线8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0021图9A9C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侧视图;0022图10A10E为图9B中线10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0023图11A11E为图9A10E所示轮胎车轮组。

20、件及部分胎圈座组件的俯视图;0024图12A12C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俯视图;0025图12D为图12A中线12D12D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26图12D为图12A中线12D12D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27图12E为图12B中线12E12E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28图12E为图12B中线12E12E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29图12F为图12C中线12F12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30图12F为图12C中线12F12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31图13A13C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侧视图;0032图13D为图13A中。

21、的线13D范围内部分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0033图13E为图13B中的线13E范围内部分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0034图13F为图13C中的线13F范围内部分胎圈座组件的放大图;0035图14A14E为示例性胎圈座组件的俯视图;0036图14F为图14A中线14F14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37图14F为图14A中线14F14F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38图14G为图14B中线14G14G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39图14G为图14B中线14G14G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40图14H为图14C中线14H14H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

22、41图14H为图14C中线14H14H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42图14I为图14D中线14I14I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43图14I为图14D中线14I14I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44图14J为图14E中线14J14J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0045图14J为图14E中线14J14J范围内的胎圈座组件的断裂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46附图描述了典型的胎圈座装置及使用该胎圈座装置的方法。基于上述描述,应该一般理解为此处所用的命名仅作方便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用于描述实施过程的术语。0047根据一实施例,轮胎车轮组件在图中通。

23、常用TW表示,而轮胎车轮组件处理装置在图1A,1B中一般用10表示,在图2A,2B中用100表示。参考图1C,诸如空气泡、润滑剂或其他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位于轮胎T的外侧/内侧的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胎圈座WBS之间,胎圈座WBS可容纳轮胎T的胎圈TB;胎圈座WBS可由一个或多个法兰部分WF,以及轮子W的边缘部分WR构成,并具有谷、管道或尖头形状的几何结构。因此,正如下面公开技术所描述的那样,该轮胎车轮组件处理装置10,100可作为“滞留物清除器”,用于将滞留物E从轮胎车轮组件TW中清除如图1C1E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滞留物清说明书CN104203605A3/14页8除器10。

24、,100也可叫做“胎圈座”或者“胎圈座装置”。0048参考图1A,该滞留物清除器10包括上部10A和下部10B。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由工作台50支撑。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与带轮的运送车WHEELEDCART75的上表面76相连。0049工作台50包括基部52、从基部52延伸的多个垂直支撑臂54以及由多个垂直支撑臂54支撑的水平支撑部56。一法兰78从运送车75处延伸;法兰78与锁定固定装置58接合,该锁定固定装置58从基部52处延伸,用于将运送车75选择性地锁定及选择性地固定在基部52。0050该滞留物清除器10包括马达12。该马达12与滞留物清除器10上部10A的柱塞部分14。

25、连接,用于驱使该柱塞部分14向下D,或者向上D垂直移动。该滞留物清除器10还包括控制器16、通过第一软管20A与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相连的第一真空装置18A,以及通过第二软管20B与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相连的第二真空装置18B。0051控制器16包括硬件如存储器、处理器及其它以及可通过操作与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一个或多个元件通信的软件。例如,控制器16可与马达12通信,使柱塞部分14向下/向上D/D运动。柱塞部分14沿向下方向D的运动会导致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从非咬合位置如图1A调整到咬合位置如图1B,以使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的上圆周边缘22A与轮胎T的外侧外轮胎。

26、壁表面TSWO接触并咬合。该控制器16还可与第一及第二真空装置18A,18B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用于使第一及第二真空装置18A,18B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闭或启动。0052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包括下圆周边缘22B。该下圆周边缘22B邻近并支撑轮胎T的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0053参考图1B,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沿圆周密封地与轮胎T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咬合,邻近车轮W的第一胎圈座WBS。同样如图1B所示,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下部10B沿圆周密封地与轮胎T邻近车轮W的第二胎圈座WBS的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咬合。一旦启动第一真空装置18A和第二真空装置18B中的一个或多个,滞。

27、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及下部10B中的一个或多个清除滞留在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周围的滞留物E,例如微小的空气泡如图1C所示,其中该胎圈座WBS容纳轮胎T的胎圈TB。0054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和下部10B分别还包括台板24A,24B,摇动马达26A,26B以及轮毂接合装置HUBENGAGEMENTMECHANISM28A,28B。该摇动马达26A,26B可以是任意类型的马达,如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者其他设计为可以摇动、压缩、夹紧工作输出轴,或类似的马达,其中工作输出轴在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和下部10B。

28、分别用30A和30B表示。如上所述,工作输出轴30A,30B适用于咬合轮毂装置28A,28B,其可以主动地提供从工作输出轴30A,30B到车轮W外侧轮毂部分WHO及内侧轮毂部分WHI的沿箭头方向F,F的力。如果需要,轮毂接合装置28A,28B以及/或者轴30A,30B可通过车轮W的开口WO,以及其中一个马达26A,26B连接在一起。0055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设计为与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咬合,以轴向固定或限制轮胎T的位置,使其在相对于车轮W轴向可移动位置不具有明显的轴向移动。虽然轮胎T被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限制,不具有。

29、说明书CN104203605A4/14页9任何轴向移动,但是轮毂咬合装置28A,28B以及/或者工作输出轴30A,30B设计为夹紧并通过使车轮W相对于轮胎T轴向移动直接操作车轮W。0056一旦柱塞部分14,如上面所述的,移动滞留物清除器10的上部10A到咬合位置,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沿四周咬合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留出车轮W外侧轮毂部分WHO和内侧轮毂部分WHI,与滞留物清除器10上下部10A,10B的上下外围边缘22A,22B之间的空间S。如下文所述,通过留出足够的空间S,车轮W相对于台板24A,24B的轴固定位置的轴向移动,不会导致台板2。

30、4A,24B与车轮W的接触。0057该轮毂咬合装置28A,28B受一个或多个摇动马达26A,26B的力,分别沿箭头方向F,F摇动。箭头方向F,F上的力与轮胎车轮组件TW的旋转轴AA基本平行。因此,工作输出轴30A,30B以及/或者轮毂咬合装置28A,28B作用于并轴向摇动车轮W相对于台板24A,24B轴向固定位置的位置,其中该台板24A,24B咬合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0058参考图1D,由于施加在车轮W在箭头方向F,F上的力,车轮W的移动相对于台板24A,24B的外边缘部分32A,32B导致了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脱离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

31、圈座WBS。结果,箭头方向F,F的力使滞留物E,如微波气泡排出。在清除了所有的滞留物E之后,轮胎车轮组件TW可推进到下一工作台未示出,进行下一步处理进一步处理包括如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0059图2A2B公开了一种滞留物清除器100,该滞留物清除器100包括上部100A和下部100B。该滞留物清除器100与滞留物清除器10基本相同。然而,该滞留物清除器100还包括连接到滞留物清除器100上部100A的上台板移动装置134A,以及连接到滞留物清除器100下部100B的下台板移动装置134B。该上下台板移动装置134A,134B例如可包括电动马达、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其他。0060如上所述,摇动马。

32、达26A,26B连接并驱动工作输出轴30A,30B以及轮毂装置28A,28B,通过相对轮胎T轴向移动车轮W直接操作车轮W。然而,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100采用不同的方式,利用轮毂咬合装置128A,128B和工作输出轴130A,130B夹紧并固定车轮W;当台板124A,124B咬合,通过相对于车轮W的轴向固定位置轴向移动轮胎T的位置直接操作轮胎T时的轴向固定位置。台板124A,124B轴向移动轮胎T的运动可由上下台板移动装置134A,134B操控。0061因此,一旦柱塞部分114将滞留物清除器100的上部100A移动到咬合位置,台板124A,124B的外边缘部分132A,132B就沿四周咬合。

33、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留出车轮外侧轮毂部分WHO和内侧轮毂部分WHI,与滞留物清除器10上下部100A,100B的上下外围边缘122A,122B之间的空间S。如下文所述,通过留出空间S,台板124A,124B以及轮胎T相对于车轮W的轴上固定位置的轴向移动不会导致台板124A,124B与车轮W之间的接触。0062根据一实施例,受台板移动装置134A,134B分别提供的力,台板124A,124B沿箭头方向F,F轴向移动如轴向摇动。箭头方向F,F上的力与轮胎车轮组件TW的旋转轴AA基本平行。因此,台板124A,124B的轴向移动作用于,并且轴向移动/轴向摇动轮胎T相对于车。

34、轮W轴向固定位置的位置。0063参考图1D,台板124A,124B的外边缘部分132A,132B施加按箭头方向F,F上的力说明书CN104203605A5/14页10以轴向移动轮胎T,导致了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脱离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结果,施加到轮胎T上的箭头方向的力F,F,导致滞留物E,如微波气泡排出。在清除了所有的滞留物E之后,轮胎车轮组件TW可推进到下一工作台未示出,进行下一步处理进一步处理包括如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0064因此,由于轮胎T和车轮W之间发生的相对移动,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

35、之间的接触至少部分断开。该断开的特征主要在于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部分临时脱离车轮W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座表面SEATINGSURFACE。通过轴向移动轮胎T或车轮W,同时将另一个固定在轴向固定的位置,任何可能滞留在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滞留物E,如空气泡都会排出。0065如上文所述,根据一实施例,当轮胎T或车轮W轴向移动时,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启动。如图1D所示,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可应用真空V,以协助抽出如空气泡、润滑油、污。

36、染物或其他等滞留物E。此外,真空V有助于在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之前,使轮胎T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正确置位。需要理解一点,在由台板24A,24B/124A,124B和轮胎T邻近车轮W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部分确定的腔体内应用真空V,比不应用真空V更容易将任何滞留在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空气、润滑剂或污染物清除。0066参考图3,根据一实施例,图中滞留物清除器用200表示,其包括上部200A和下部200B。尽管在图3中以抽象形式显示,滞留物。

37、清除器200的上部200A由工作台50支撑,而滞留物清除器200的下部200B与工作台50的上支撑表面,或者运送车75的表面76相连。0067该滞留物清除器200通常包括回转马达202、旋转输出轴204以及轮毂咬合装置206。该轮毂咬合装置206主动地将回转输出轴204连接到车轮W的外侧轮毂部分WHO以及内侧轮毂部分WHI。0068该滞留物清除器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牵引轮PULLINGWHEEL208A,208B。如图所示,牵引轮208A与轮胎T的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咬合;而牵引轮208B与轮胎T的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咬合。操作该牵引轮208A,208B,使之分别与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

38、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咬合,一般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0069如图3和图4A所示,径向轴线RR穿过牵引轮208A,208B,并确定了轮子208A,208B的旋转轴。轮轴未示出与径向轴线RR对齐。如图所示,该径向轴线RR横贯穿过一径向线X,该径向线X从轮胎车轮组件TW的旋转轴线AA处径向延伸如见图4A。0070根据一实施例,径向轴线RR与径向线X明显未对齐,并且不通过旋转轴线AA。由于径向线X与径向轴线RR未对齐,径向轴线RR和径向线X的相交点处就形成了偏位角。0071因此,如图4B所示,根据上述方式设置牵引轮208A,208B的径向轴线RR,当通过回转马达202旋转轮胎车轮。

39、组件TW时,牵引轮208A,208B使在轮胎T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具有“拉动效应”P。在旋转轮胎车轮组件TW期间,通过拉动P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轮胎T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和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接合面临说明书CN104203605A106/14页11时断开,从而排出所有的滞留物E,如中间的空气泡。虽然没有示出,但如图1A,1B及2A,2B所示,可包括真空18A,18B/118A,118B,用于协助清除润滑剂、污染物或其他滞留物。因此,轮胎车轮滞留物清除器200在平衡轮胎车。

40、轮组件TW之前,清除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滞留物E。0072参考图3及5A5B,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用300表示。该滞留物清除器300与图34B所示并所述的滞留物清除器基本相同,只是轮子308A,308B除具有牵引轮208A,208B相关的单一拉动效应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因此,在一实施例中,滞留物清除器300的轮子308A,308B被替换性地称为“摆动轮”,其使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具有主动的“捏合、振动以及拉动”效应,KVP。因此,摆动轮308A,308B还可替换。

41、地称为捏合/拉动/振动轮。0073该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不像牵引轮208A,208B那样与径向轴线RR贴合匹配,而是不精准地与径向轴线RR匹配。正是因为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与径向轴线RR的不精准匹配,使得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可以“漂移”/“摆动”/“捏合”K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并相对于角度在由偏移角度,范围限定的边界之间如图5B所示有角度地/偏移。进一步地,当轮胎车轮组件TW由回转马达302驱动旋转时,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不仅绕轴线RR旋转如图4A结合图4B所述,它。

42、还在/的角度范围内漂移/摆动/捏合K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该偏向角使如图所示的RR的径向轴线偏移到径向轴线RR,与关联。该偏向角使如图所示的RR的径向轴线偏移到径向轴线RR,与关联。0074因此,该捏合/拉动/振动效应K,引起主动的动态振动、拉动及其他断裂力,其通常以KVP表示。如果如图34B所示,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紧紧地固定在RR轴上,则不会存在捏合/拉动/振动力KVP。虽然偏向角,使得径向轴线RR偏向径向轴线RR或RR,以改变其相对于径向线X的方向,但应该理解一点,可以通过控制,使径向轴线RR或RR不通过旋转。

43、轴线AA。0075虽然术语“捏合”即与“捏合效应”K相关通常是指随后烤成面包的食品面团的准备工作,但在轮胎车轮组件TW的处理过程中,术语“捏合”所指的力以基本类似的方式应用。例如,捏合/拉动/振动轮308A,308B可主动按压入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并相对于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主动地扭曲/旋转。因此,这种“压入并扭曲/旋转”导致了由捏合效应K引起的捏合/拉动/振动断裂力KVP,会扰乱UPSET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的连接。0076通过提供与捏合效应K相关的断裂力KVP,轮胎T外侧/。

44、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会在轮胎车轮组件TW旋转期间临时性地断开轮胎T的邻近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的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之间的接触面,从而排出所有滞留物E,如中间的空气泡。虽然在图3中未示出,但可以包括真空源18A,18B/118A,118B,以清除润滑剂、污染物或其他。因此,轮胎车轮滞留物清除器300在平衡轮胎车轮组件TW之前,清除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与车轮W的外侧/内侧胎圈座WBS之间的说明书CN104203605A117/14页12滞留物E。0077根据一实施例,滞留物清除器200,300可选地包括滚轴210,310,212。

45、,312,214,314,当回转马达202,302,旋转输出轴204,304以及轮毂咬合装置206,306旋转时,其可用于稳定轮胎车轮组件TW的整体移动。此外,根据一实施例,该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固定到驱动马达,并可用来旋转轮胎车轮组件TW。虽然所示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咬合轮胎T外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应该理解一点,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邻近轮胎T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I结合使用。0078虽然在图3中以抽象的形式显示了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

46、2,312,214,314,但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可以连接到支撑/承载结构未示出,但是基本类似于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上部10A,100A的由工作台50支撑的台板24A,124A,以及/或者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的下部10B,100B的由运送车75支撑的台板24B,124B。因此,虽然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与图3中结构相连,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

47、4,314可以连接到任何理想的基底结构,并由其支撑,并且允许轮子208A,208B,308A,308B以及滚轴210,310,212,312,214,314如图4A4B以及5A5B显示和描述的那样动作。0079图6所示为根据一实施例的一对组件450。该对组件450中的组件450A可称为“上”组件,而该对组件450中的组件450B可称为“下”组件。0080该上组件450A譬如可固定到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上部10A,100A的由工作台50支撑的台板24A,124A。该下组件450B譬如可固定到滞留物清除器10,100的下部10B,100B的由运送车75支撑的台板24B,124B。0081如图。

48、7A7C和9A9C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上组件450A譬如可固定到一机械臂475。在一实施例中,该机械臂475可固定到工作台50,并从工作台50处延伸例如机械臂475可固定到工作台50的水平支撑部分56,并从工作台50的水平支撑部分56处延伸。或者,机械臂475可从下层表面延伸未示出。0082参考图6,上组件450A和下组件450B分别包括轮子408A,408B/508A,508B。当轮子408A,408B/508A,508B邻近轮胎T外侧/内侧外轮胎壁表面TSWO/TSWI时,轮子408A,408B/508A,508B以如图4B,5B中所显示和描述的基本类似的形式作用,由此轮子408A,40。

49、8B/508A,508B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胎圈座WBS的联系,以使滞留物E排出轮胎车轮组件TW。在轮子408A,408B/508A,508B扰乱轮胎车轮组件TW邻近车轮W胎圈座WBS的联系之后,上组件450A和下组件450B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配合使用真空V由第一和/或第二真空装置18A,18B/118A,118B产生,以协助抽出一个或多个滞留物E。0083如图6所述,上组件450A和下组件450B分别包括可绕径向轴线RR旋转支撑轮子408A,408B/508A,508B的主体425。该径向轴线RR类似于图4A4B和5A5B中所示的径向轴线RR。0084一对侧支架427固定/连接到主体425。该对侧支架427包括第一侧支架427A和第二侧支架427B。0085一对弧形通道用429表示。该对弧形通道429包括第一弧形通道429A和第二弧形通道429B。该第一侧支架427A形成第一弧形通道429A。该第二侧支架427B形成第二说明书CN104203605A128/14页13弧形通道429B。0086主体425通过连接组件431枢轴连接到该对侧支架427,以使轮子408A,408B/508A,508B可枢轴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