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上用于挡水、防渗、挡土混凝土墙的施工方法,特
别是一种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现有用于挡水、防渗、挡土混凝土墙的施工方法一般有液压抓斗成槽
法、射水造墙法。这些方法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是:1、墙体接缝多,防水、防渗的效果
差,这主要在于它们都是单系列成槽,成槽较短,成墙不连续,从而墙体接缝多,防水、防渗
的效果差;2、施工周期长,如,在一段墙体的施工中,一般是先施工1、3、5、7等单号孔,等待
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再施工2、4、6等双号孔,这其中有较长的等待时间,从而使得工期
长;3、墙体质量较差,成槽后还需下导管进行水下灌注且扩孔系数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用于挡水、防渗、挡土混凝土墙的施工方
法在使用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种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及装置,
它具有整体性强无接缝、施工工期短、墙体质量优等优点。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
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流程中采用A、B、C三个钢筒)
一、用桩机锤体下部液压钳夹紧A钢筒,对准轴线,启动正循环泵,开启振动锤,将A
钢筒徐徐钻进,待进入沙层或卵石层时,开动反循环泵,直到将A钢筒打入至设计标高;
二、桩机移位,钳起B钢筒将B钢筒的凹槽对准A钢筒的凸槽,按一操作法将B钢筒钻
进至设计标高;
三、桩机移位至C钢筒处,钳住C钢筒,将C钢筒的凹槽对准B钢筒的凸槽按移操作法
将C钢筒钻进至设计标高;
四、桩机移位至B钢筒处,将B钢筒拔出移至C钢筒凸槽连接处,将B钢筒的凹槽对准
C钢筒的凸槽按一操作法将B钢筒钻进至设计标高;
五、桩机移位至C钢筒处,将C钢筒拔出,移至B钢筒的凸槽连接处将C钢筒的凹槽对
准B钢筒的凸槽按一操作法将C钢筒钻进至设计标高;
六、至此,已打下连成一体的钢筒洞,形成一段施工槽,此时,将桩机移位至A钢筒
处,夹紧A钢筒,将其徐徐提起,在A钢筒提起的同时并在A钢筒下料区灌注水下砼,灌注完毕
后提起A钢筒移位,将A钢筒凹槽对准C筒凸槽后,向下振打,如此循环往复,即在设计施工区
形成一道地下连续砼墙。
一种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方法用的装置,包括桩机、振动锤、液压
钳、钢筒;钢筒由筒体、正循环管、反循环管、料斗、喷水套管组成;筒体的下端开口,并设有
钻齿,料斗设在筒体的上端,正循环管、反循环管固定在筒体内腔,正循环管、反循环管上端
均通过高压管与外界配用装置连接,正循环管下端与喷水套管连接。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1、适用地层广(除岩层外所有地层)、这在于本方法中的钢筒
具有开口钻深的功能,钢筒内的双根正反循环冲刷并抽吸钢筒钻开切削的土石,对密实的
沙层、卵石层容易穿透,从而使本方法对适应作业的地层大为拓展;2、施工工期短,这在于,
本方法是多筒交替循环施工,无需等待,无需再下导管进行水下灌注,从而,可大为缩短施
工工期;3、墙体防水、防渗、挡土性能好、质量优,这在于,本方法中的钢筒为凹凸槽相嵌,制
成的墙体槽是整条贯通的,可整条浇筑混凝土,从而无接缝、墙面平整垂直度好且扩孔系数
不大,使其质量比现有技术所形成的墙体的质量大为提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施工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中钢筒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3,一种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方法用的装置,主要由桩机
(图中未显示)、振动锤1、液压钳2、钢筒组成。钢筒由筒体3、正循环管4、反循环管5、料斗6、
喷水套管7组成。筒体3的下端开口,并设有钻齿8。料斗6设在筒体3的上端,正循环管4、反循
环管5固定在筒体3内腔。正循环管4、反循环管5上端均通过高压管9与外界配用装置连接。
正循环管4下端与喷水套管7连接。
参见附图1、2、3,一种多钢筒双管正反循环连续墙的施工方法,选用桩机、振动锤
1、液压钳2和三个钢筒A、B、C,它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用桩机锤体1下部液压钳2夹紧A钢筒,对准轴线,启动正循环泵,高压水通过高
压管9、正循环管4、喷水套管7向A钢筒的底部地层冲击,开启振动锤,A钢筒徐徐钻进,待进
入沙层或卵石层时,开动反循环泵,通过反循环管5、高压管9将钻出的石碴抽出排外,该过
程直至将A钢筒打入到设计标高。
二、桩机移位,钳起B钢筒将B钢筒的凹槽对准A钢筒的凸槽,按一操作法将B钢筒钻
进至设计标高。
三、桩机移位至C钢筒处,钳住C钢筒,将C钢筒的凹槽对准B钢筒的凸槽按移操作法
将C钢筒钻进至设计标高。
四、桩机移位至B钢筒处,将B钢筒拔出移至C钢筒凸槽连接处,将B钢筒的凹槽对准
C钢筒的凸槽按一操作法将B钢筒钻进至设计标高;
五、桩机移位至C钢筒处,将C钢筒拔出,移至B钢筒的凸槽连接处将C钢筒的凹槽对
准B钢筒的凸槽按一操作法将C钢筒钻进至设计标高;
六、至此,已打下6个连成一体的钢筒洞,形成一段施工槽,此时,将桩机移位至A钢
筒处,夹紧A钢筒,将其徐徐提起,在A钢筒提起的同时并在A钢筒下料区灌注水下砼,共灌注
4个钢筒位(见附图2),灌注完毕后提起A钢筒移位,将A钢筒凹槽对准C筒凸槽后,向下振打,
如此循环往复,即在设计施工区形成一道地下连续砼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