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
背景技术
利用不同原料丝进行混合纺织时,各种原料丝的张力及适宜加工温度等都是影响最后成品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在设计纺织工艺时需要照顾到不同原料丝的特性。利用人造丝和涤纶长丝混合纺织成织物时,由于人造丝和涤纶长丝特性区别较大,就需采用特定工艺进行纺织。具体地,人造丝耐水性差,遇水易断,以及抗拉能力弱,受力易断;而涤纶长丝捻度高,抗拉能力强。将上述人造丝和涤纶长丝进行混合纺织时为了照顾不同原料丝的特性以保证最后成品的质量,现有技术中,牵引力和预处理工艺处理的不当,使得织成的产品会出现较多的挡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技术成熟,织造成品优良的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涤纶放置于水蒸箱中,所述水温为90-110摄氏度,所述水蒸时间为80-90小时;
(2)将水蒸后的涤纶放于自然状态下预定型15-25小时;
(3)测试出人造丝的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
(4)采用喷水织机,在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下,对人造丝与涤纶进行混合纺织。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织机对涤纶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40-35的喷嘴,对人造丝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30-15的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涤纶在水蒸箱中的水温为100摄氏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测出人造丝可拉伸的最大压力值,由于人造丝的抗拉能力比涤纶弱,因此采用对人造丝可施加的最大压力值进行混纺可以保证人造丝和涤纶的张力都在其可承受范围内,均不易断裂;同时,在进行混合纺织之前,对涤纶进行了预处理,使得人造丝和涤纶的特性更加相符,从而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涤纶放置于水蒸箱中,水温为90摄氏度,水蒸时间为80小时;
(2)将水蒸后的涤纶放于自然状态下预定型15小时;
(3)测试出人造丝的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
(4)采用喷水织机,在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下,对人造丝与涤纶进行混合纺织,喷水织机对涤纶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40的喷嘴,对人造丝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30的喷嘴。
实施例2
一种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涤纶放置于水蒸箱中,水温为110摄氏度,水蒸时间为90小时;
(2)将水蒸后的涤纶放于自然状态下预定型25小时;
(3)测试出人造丝的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
(4)采用喷水织机,在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下,对人造丝与涤纶进行混合纺织,喷水织机对涤纶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35的喷嘴,对人造丝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15的喷嘴。
实施例3
一种人造丝与涤纶混合纺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涤纶放置于水蒸箱中,水温为100摄氏度,水蒸时间为85小时;
(2)将水蒸后的涤纶放于自然状态下预定型20小时;
(3)测试出人造丝的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
(4)采用喷水织机,在最大伸长断裂压力值下,对人造丝与涤纶进行混合纺织,喷水织机对涤纶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35的喷嘴,对人造丝进行牵引时,采用规格为25的喷嘴。
本发明通过测出人造丝可拉伸的最大压力值,由于人造丝的抗拉能力比涤纶弱,因此采用对人造丝可施加的最大压力值进行混纺可以保证人造丝和涤纶的张力都在其可承受范围内,均不易断裂;同时,在进行混合纺织之前,对涤纶进行了预处理,使得人造丝和涤纶的特性更加相符,从而有利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