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20171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03957.1

申请日:

2016.08.22

公开号:

CN106480668A

公开日:

2017.03.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F 39/08申请日:20160822|||公开

IPC分类号:

D06F39/08; D06F39/12

主分类号:

D06F39/08

申请人: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薮起也; 堀田浩平; 西村博司; 河野哲之

地址:

日本神奈川

优先权:

2015.09.02 JP 2015-17287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代理人:

温剑;陈英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并且安全地改变排水方向的洗衣机。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箱体;水槽,配置在所述箱体内;台板,具备构成所述箱体中的底部的第一空间;壁部,具有第一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隔开从所述第一空间的前方延至所述台板的左右形成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排水路径,将所述水槽内的水排出至机外;所述排水路径包括排水软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从所述第一空间导出至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箱体具有在所述箱体中至少形成于前表面侧的第二开口部,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中的任意方向改变导出至所述第二空间的所述排水软管的拉出方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箱体;
水槽,配置在所述箱体内;
台板,具备构成所述箱体中的底部的第一空间;
壁部,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隔
开从所述第一空间的前方延至所述台板的左右形成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以及
排水路径,将所述水槽内的水排出至机外;
所述排水路径包括排水软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从所述第一空间导出至所述第二空
间;
所述箱体具有在所述箱体中至少形成于前表面侧的第二开口部,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
侧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中的任意方向改变导出至所
述第二空间的所述排水软管的拉出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可拆装或者可开闭的前表面罩,所述前表面罩将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所述
箱体的前表面侧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有电气件,在所述第二空间未设置电气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是所述台板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
右取出口,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设置在所述台板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二空间
与机外;以及
左取出口,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设置在所述台板的左侧,连接所述第二空间
与机外;
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在所述排水软管被向右拉出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空
间通过右取出口被引导到机外,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在所述排水软管被向左拉
出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空间通过左取出口被引导到机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空间的上面设置有保持所述排水软管的保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软管在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从被所述保持部保持的部分到位于所述
右取出口或者所述左取出口的部分向下方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具有朝向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斜上方的开口,在所述台板上进一步具备设置
于所述第二空间的上方位置的电源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表面罩具有能够支承所述排水软管的支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表面罩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台板。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表面罩具备:
爪部,与所述箱体卡合;
按压部,通过被按压从而解除所述爪部与所述箱体之间的卡合;以及
伸指部,设置在所述按压部的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板具备:
右凹部,设置在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作为右侧的侧面;以及
左凹部,设置在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作为左侧的侧面;
所述右取出口设置于所述右凹部,所述左取出口设置于所述左凹部。

说明书

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洗衣机中,当改变排水方向时,需要使箱体倾斜,或者需要卸下下侧的前
板,并将手伸入台板内的电气件设置空间进行作业。但是,在使箱体倾斜的情况下,难以在
使重量较大的洗衣机倾斜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另一方面,在将手伸入台板上的电气件设置
空间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存在排水软管刮到内部的配线导致发生故障或者在作业人员进行
了不当作业的情况下发生触电的危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58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并且安全地改变排水方
向的洗衣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箱体;水槽,配置在所述
箱体内;台板,具备构成所述箱体中的底部的第一空间;壁部,具有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开
口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隔开从所述第一空间的前方延至所述台板
的左右形成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排水路径,将所述水槽内的水排出至机外;所
述排水路径包括排水软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从所述第一空间导出至所述第二空间;所
述箱体具有在所述箱体中至少延至前表面侧形成的第二开口部,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通
过所述第二开口部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中的任意方向改变导出至所述第
二空间的所述排水软管的拉出方向。

由此,能够获得一种能够简单并且安全地改变排水方向的洗衣机。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台板上设置有电气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在排水软管被拆下的状态下在A-A线处剖切的状态的纵剖右侧视
图。

图4是示出图2中在B-B线处剖切的状态的纵剖右侧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台板上设置有电气件、且未安装前表面罩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台板上设置有电气件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罩的立体图。

图8是从前表面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罩的立体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台板上设置有电气件、并安装有前表面罩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台板上安装有前表面罩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11是从第一实施方式的台板上拆下了前表面罩的状态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水槽

100:箱体

115:台板

119:开口部(第一开口部)

117l:排水软管取出口(左取出口)

117r:排水软管取出口(右取出口)

118l:凹部(左凹部)

118r:凹部(右凹部)

120:收容部(第二空间)

120a:开口部(第二开口部)

121:前表面罩

122l、122r:保持部

127:支承肋(支承部)

123a~123d:爪部

124l、124r:按压部

125l、125r:伸指部

130:电气件设置空间(第一空间)

131:壁部

223:排水软管

303:电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多个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
的构成部位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是所谓的滚筒式洗涤烘干机,具备提供烘干运行的
烘干机构。下面,参照图1至图11,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箱体100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外表面,并且构成本体的
框架结构。在箱体100的前表面(图1中左前方侧)设置有上前板101以及下前板102。上前板
101构成箱体100的前表面中的上侧的部分,并设置有用于投取衣物的衣物投入口。另外,借
助铰链104设置有打开和关闭衣物投入口的门103。在门103中,在从箱体100前表面侧观察
时作为右上的部分设置有把手105。当在门103处于关闭的状态下拉把手105时,锁定机构
(未图示)被解除,能够打开门103。

下面,在说明各部的位置和朝向时,只要不作特别限定,将箱体100的前表面侧表
述为“前方”,将背面侧表述为“后方”,将从箱体100前表面侧观察时的左侧表述为“左”,将
右侧表述为“右”。

在箱体100内,设置有水槽10(图1中通过虚线表示)和旋转滚筒(未图示),所述水
槽10用于积存洗涤水,所述旋转滚筒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在该水槽10内,并用于收容衣物。
水槽10以及旋转滚筒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它们的开口端朝向前方斜上方。能够通过上述衣
物投入口、水槽10的开口端以及旋转滚筒的开口端从旋转滚筒内投取衣物。

用于由使用者投入洗涤剂的洗涤剂盒107被设置成,使其前表面与上前板101无面
差。洗涤剂盒107在前面具备开口部,但是该开口部通常被盖107a封闭。盖107a通常与洗涤
剂盒107的前表面无面差,但是当被使用者按压时,以未图示的铰链为轴向后方侧转动并打
开,使用者能够将手指搭在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使用者通过将手指搭在该开口部的边缘并
向前方拉,能够拉出洗涤剂盒107。

下前板102构成箱体100的前表面中的下侧的部分。在下前板102的左侧的部分设
置有循环过滤器门106。当打开循环过滤器门106时,能够取出设置在循环水路中的循环过
滤器201(参照图2)。

在箱体100的上部设置有前顶板109、后顶板110以及操作面板300。前顶板109构成
箱体100的上部中的前方侧的部位,在前顶板109上进一步配置有操作面板300。操作面板
300具备电源接通按钮301、电源切断按钮302以及静电触摸面板部304。电源接通按钮301以
及电源切断按钮302是机械式的开关,通过被使用者按压,分别开启以及关断主电源。虽然
未进行图示,但是静电触摸面板部304在操作面的背侧具备LED和电极薄膜,通过点亮LED向
使用者进行各种显示,通过电极薄膜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使用者的触摸操作。

后顶板110构成箱体100的上表面中的后方侧的部位。供水口112以及洗澡水口113
通过设置在后顶板110上的开口面对着机外。供水口112经由未图示的供水软管连接到外部
的自来水管道,当打开供水阀(未图示)时,经由洗涤剂盒107向水槽10内进行供水。在洗澡
水口113上连接着未图示的洗澡水软管的一端,在将该洗澡水软管的另一端导入到浴池的
剩余水内的状态下,驱动洗澡水泵(未图示),由此能够通过洗澡水软管以及洗澡水口113将
浴池的剩余水引入到机内。

在后顶板110中的右前方侧设置有连通到烘干过滤器收容部(未图示)的开口部,
能够通过该开口部从烘干过滤器收容部取出和放入烘干过滤器111。在将烘干过滤器111收
容于烘干过滤器收容部中的状态下,烘干过滤器111的上表面与后顶板110无面差。

烘干过滤器111在其上表面具备开口部,但是通常被盖111a封闭。盖111a与烘干过
滤器111的上表面无面差,但是当被使用者按压时,以未图示的铰链为轴向下方转动并打
开,使用者能够将手指搭在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使用者通过将手指搭在该开口部的边缘并
向上方抬起,能够从烘干过滤器收容部中取出烘干过滤器111。

左侧板(未图示)以及右侧板108r分别构成箱体100的左右的侧面。台板115构成箱
体100的底面,并且支承各种零部件。在台板115的底部设置有脚部116a~116d。如图5所示,
脚部116a~116d在台板115的底部的四角中,分别设置于右前、左前、右后、左后的位置。另
外,虽然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但是在台板115的左右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向机外拉出
排水软管223的开口(排水软管取出口117l以及117r)。

后板114(参照图3)构成箱体100的背面。如图2所示,在台板115上的电气件设置空
间130设置有过滤盒200、循环泵204、热泵装置214、排水阀装置207、电源单元303等。

过滤盒200设置在循环水路中,保持着循环过滤器201。循环过滤器201具备抓手部
202,使用者通过抓持该抓手部202将循环过滤器201插入过滤盒200内并顺时针拧转,能够
将循环过滤器201设置到过滤盒200中。循环过滤器201从流经循环水路的水中滤出棉绒和
异物,防止棉绒等再次附着到衣物上,并且保护下游的循环泵204不附着棉绒和异物。

过滤盒200具备第一循环软管连接部203、循环泵连接部224以及机内排水软管连
接部225(参照图3)。第一循环软管连接部203经由未图示的第一循环软管与水槽10的排水
口连接。水槽10内的水通过水槽10的排水口、第一循环软管以及第一循环软管连接部203被
导入到过滤盒200内。

循环泵连接部224与循环泵204的过滤盒连接部227连接。过滤盒200内的水通过循
环泵连接部224以及过滤盒连接部227被导入到循环泵204内。循环泵204通过第二循环软管
连接部205连接到未图示的第二循环软管的一端。该第二循环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面对着
水槽10以及旋转滚筒的内部的吐出口。循环泵204吸出过滤盒200内的水,并通过该第二循
环软管向水槽10内再次导入洗涤水。

机内排水软管连接部225(参照图3)连接到机内排水软管206的一端,机内排水软
管206的另一端连接到排水阀装置207的机内排水软管连接部226。过滤盒200内的水通过过
滤盒200的机内排水软管连接部225、机内排水软管206以及排水阀装置207的机内排水软管
连接部226被导入到排水阀装置207内。

如图2所示,热泵装置214设置在提供烘干运行的循环风路中,通过热交换部216对
从吸气口215导入的循环空气进行除湿以及加热,并由送风风机218通过送风口219将循环
空气送回到水槽10。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热泵装置214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
217、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热对循环空气进行除湿冷却的蒸发器(未图示)、利用制冷剂的冷凝
热对循环空气进行加热的冷凝器(未图示)等。热交换部216在循环风路内依次设置有蒸发
器与冷凝器。

如图3所示,热泵装置214具备泄水罐220和泄水泵221,所述泄水罐220接住蒸发器
上结露的除湿水,所述泄水泵221从泄水罐220排出除湿水,泄水泵221经由泄水管222连接
到排水阀装置207的泄水管连接部212。当驱动泄水泵221时,泄水罐220内的除湿水被吸出,
通过泄水管222被导入到排水阀装置207。

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是排水阀装置207通过溢水软管连接部211经由溢水软管与水
槽10的溢水口连接,溢水通过溢水口、溢水软管以及溢水软管连接部211被导入到排水阀装
置207。

另外,排水阀装置207在排水软管连接部213与排水软管223连接,能够通过排水软
管223向机外排水。排水阀装置207进一步具有阀体210、导线209以及离合器电机(未图示)。
阀体210呈轴方向对称的形状,一端为设置有垫片的止水部210a,另一端与导线209(参照图
2)连接。在两端部的中间部位形成有波纹形状的通水部210b。阀体210在排水阀装置207中
被设置成,使止水部210a封闭机内排水软管连接部226,并通过未图示的弹簧向闭阀方向对
阀体210施力。另一端的导线209连接到上述离合器电机,通过驱动该离合器电机,能够使阀
体210开阀。当驱动离合器电机进行开阀时,来自机内排水软管连接部226的水流向排水软
管223。

图3是在图2的A-A线处剖切的纵剖右侧视图,为便于观察,省略了排水软管223。如
图3所示,由于通水部210b具有如上所述的波纹形状,因此,来自泄水管连接部212的水会流
向排水软管223,而与阀体210的位置无关。从溢水软管连接部211导入的溢水也流向排水软
管223,而不会被阀体210遮挡。

图4是在图2的B-B线处剖切的纵剖右侧视图。如图4所示,台板115上的电气件设置
空间130与设置在台板115的前方侧下部的收容部120被壁部131隔开。虽然详细内容将在后
面进行说明,但是收容部120是收容排水软管223的一部分的空间。壁部131作为台板115的
一部分而形成,并设置有开口部119(参照图3)。开口部119连通电气件设置空间130与收容
部120,通过该开口部119,排水软管223从电气件设置空间130伸出到收容部120。

如图2所示,电源单元303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装置等,所述驱动电路产生驱动上
述电气件和旋转滚筒的电机等的驱动电压,所述控制装置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构成并进行
各种控制。电源单元303在台板115上设置在前方侧,其一部分设置成重叠于收容部120的上
部。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的水槽10形成为前方朝上的滚筒式洗衣机中,前方侧下部的区域
容易成为无效空间。通过将电源单元303设置成与收容部120的上方重叠,能够有效地利用
该无效空间,并且能够抬高电源单元303的位置,在发生了漏水时,能够使水难以侵入电源
单元303。

图5是台板115上设置有各电气件的状态的仰视图,未安装将在后面进行说明的前
表面罩121(参照图7)。如图5所示,从开口部119的前方侧位置朝左右形成有收容部120,并
从该处向后侧形成,以避开脚部116a以及116b,并连接到形成在台板115的左右的侧面的排
水软管取出口117l以及117r。在台板115上,从收容部120的下面至前表面侧形成有开口部
120a(参照图11)。如图11所示,开口部120a中作为台板115的下部前表面的部分为左右方向
较长的矩形状。

在图5中,在从台板115的左侧面的排水软管取出口117l伸出排水软管223的情况
下(通过实线表示的情况),通过设置在开口部119的前方侧位置的左侧的保持部122l保持
排水软管223。保持部122l由从收容部120的上面朝向下方形成的两个臂构成,由这两个臂
夹持并保持排水软管223。排水软管223从保持部122l通过收容部120的左侧部分以及排水
软管取出口117l被引导到机外。

另外,在从台板115的右侧面的排水软管取出口117r伸出排水软管223的情况下
(通过双点划线表示的情况),通过设置在开口部119的前方侧位置的右侧的保持部122r保
持排水软管223。保持部122r与保持部122l同样地由从收容部120的上面朝向下方形成的两
个臂构成,由这两个臂夹持并保持排水软管223。排水软管223从开口部119通过收容部120
的右侧部分以及排水软管取出口117r被引导到机外。

如上所述,当使排水阀装置207(参照图3、图4)开阀时,水槽10内的水通过循环过
滤盒200、机内排水软管206、排水阀装置207、排水软管223等被排出到机外,即,由这些部件
构成排水路径。

如图5以及图6所示,排水软管取出口117l以及117r分别存在于脚部116b以及116a
的后方侧。另外,排水软管取出口117l以及117r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脚部116b以及116a的
内侧,尤其是分别形成于设置在台板115的左右的侧面的凹部118l以及118r。另外,在台板
115的上部中的左右部分,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32l以及132r。这些特征使得使用者
难以看到排水软管取出口117l以及117r,提高了美观性,并且,在台板115上形成曲折形状,
提高了台板115的刚性。

在排水软管223从左侧被拉出的情况下(图5中通过实线表示的情况),保持部122l
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被设定为,使排水软管223中由保持部122l保持的部分高于穿过排水软
管取出口117l的部分。由此,从排水软管223被保持部122l保持的部分到穿过排水软管取出
口117l的部分向下方倾斜,能够高效地进行排水。同样地,在排水软管223从右侧被拉出的
情况下(图5中通过双点划线表示的情况),保持部122r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被设定为,使排水
软管223中由保持部122r保持的部分高于穿过排水软管取出口117r的部分。

在台板115的前方侧安装图7以及图8所示的前表面罩121。前表面罩121将开口部
120a(参照图11)中作为收容部120的前方侧的部分封闭,从而形成箱体100下部的前表面的
设计面。

前表面罩121具备爪部123a~123d、按压部124l以及124r、伸指部125l以及125r、
螺钉孔126a、支承肋127和突起部128l以及128r。爪部123a~123d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上
面。按压部124l以及124r也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上面,当用手指从上按压时,其附近弹性
变形,爪部123a~123d向下方移动。伸指部125l以及125r是横向长的凹部,该凹部在前表面
罩121的前表面(从箱体100的前表面侧观察时作为前方侧的面)分别被设置于作为按压部
124l以及124r的下方的位置。螺钉孔126a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前表面的上部。突起部128l
以及128r形成在前表面罩121的背面(从箱体100的前表面侧观察时作为后方侧的面)中的
左右端。

在台板115上,在与螺钉孔126a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钉孔126b(参照图11),在与
突起部128l以及128r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引导槽129l以及129r(参照图11)。

通过使突起部128l以及128r分别沿着引导槽129l以及129r从前方侧向后方侧滑
动,并使爪部123a~123d卡合到台板115,能够使前表面罩121保持于台板115。在前表面罩
121被保持于台板115的状态下,将螺钉穿入前表面罩121的螺孔126a,并将螺钉拧进螺钉孔
126b,由此前表面罩121被螺钉固定于台板115。这样,通过将前表面罩121螺钉固定于台板
115,能够防止普通使用者卸下前表面罩121从而触碰到收容部120内的毛刺等。另外,由于
能够在使前表面罩121保持于台板115的状态下进行螺钉固定,因此尽管前表面罩121被设
置于箱体100的下部的深处位置,依然能够容易地拆装螺钉。

在从台板115上卸下前表面罩121时,从螺钉孔126a以及螺钉孔126b中拆下螺钉,
将左手的拇指放在按压部124l上,将左手的食指以及中指伸到伸指部125l,并将右手的拇
指放在按压部124r上,将右手的食指以及中指伸到伸指部125r,在此状态下通过左手的拇
指向下按压按压部124l,并通过右手的拇指向下按压按压部124r。由此,能够解除爪部123a
~123d与台板115之间的卡合,能够向前方拉出前表面罩121。

如上所述,通过在按压部124l以及124r的附近分别设置伸指部125l以及125r,能
够容易地从台板115上卸下前表面罩121。尤其是将伸指部125l以及125r设置成相对于按压
部124l以及124r分别位于其按压方向上,因此容易对按压部124l以及124r进行按压。进一
步,由于将按压部124l以及124r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上部,因此容易通过下前板102等遮
住按压部124l、124r和伸指部125l、125r,能够提高美观性。

如图9所示,在前表面罩121安装于台板151的状态下,支承肋127的一部分位于排
水软管223的下方。由此,在排水软管223脱离保持部122l或者122r时、或排水软管223在收
容部120中发生松弛时,通过支承肋127支承排水软管223。因此,能够防止排水软管223的中
间部位变为较低位置从而导致排水性能下降。

接下来,参照图10以及图11,对改变排水软管223的拉出方向的步骤进行说明。在
图10中,排水软管223向左侧被拉出。要将排水软管223的拉出方向变更为右侧,首先根据上
述步骤从台板115上卸下前表面罩121。这样,如图11所示,作业人员就能够从台板115的前
方侧通过开口部120a接触到收容部120内的排水软管223。

在该状态下,向下方拉拽排水软管223中由保持部122l保持的部分附近,从而将排
水软管223从保持部122l拆下,进一步拉拽排水软管223的中间部位,向前方拉出排水软管
223。

接着,使向前方拉出的排水软管223从下方嵌入并保持到保持部122r。然后,沿着
收容部120的右侧部位的内面送入排水软管223的顶端,使其穿过排水软管取出口117r,再
从排水软管取出口117r拉出排水软管223,直至排水软管223在收容部120内不再松弛为止。
最后,将前表面罩121安装到台板115上。通过相同的作业,能够将排水软管223的拉出方向
从右侧变更为左侧。

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台板的一部分而形成将电气件设置空间与收容部隔开的壁
部,由此能够减少零部件个数,并且能够提高台板的刚性。

〈其他实施方式〉

虽然第一实施方式是水槽10朝向前方斜上方的滚筒式洗衣机,但是也能够应用于
纵型洗衣机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台板115的一部分而形成了壁部131,但是也可
以由台板115以外的其他部件形成该壁部。例如,也能够将壁部131设置为一个部件,还能够
作为下前板102的一部分而形成壁部13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排水软管223穿过开口部119,但是只要穿过开口部119的
是构成排水路径的部分,也可以是排水软管223以外的其他部分。例如,也可以设置为排水
阀装置207穿过开口部119。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前表面罩121被设置成相对于台板115可拆装,但是也能
够通过折叶机构等以可开闭的方式进行设置。在通过折叶机构以可开闭的方式进行设置的
情况下,通过将该折叶机构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下部或侧部,能够防止因自重导致前表面
罩121在作业过程中自行关闭。尤其是,如果将该折叶机构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下部,则可
以缩小前表面罩121转动所需的空间(因为前表面罩121为横长形状),因此对于在狭小空间
中进行设置的情况是有利的。

另外,也可以将具有阻尼功能的折叶机构设置在前表面罩121的上部。在这种情况
下,能够防止前表面罩121在作业过程中因自重自行关闭,可以缩小前表面罩121转动所需
的空间,进一步,在使排水软管223保持于保持部122l以及122r时,前表面罩121不会造成妨
碍。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其结构为:通过具有开口部的壁部将电气件
设置空间的前方侧与电气件设置空间隔开,排水软管从该开口部向前方侧伸出,因此,能够
简单并且安全地改变排水软管的拉出方向。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
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
不偏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在
发明的保护范围或宗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保护范围内。

洗衣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洗衣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洗衣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机.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并且安全地改变排水方向的洗衣机。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箱体;水槽,配置在所述箱体内;台板,具备构成所述箱体中的底部的第一空间;壁部,具有第一开口部,该第一开口部被设置成,从所述箱体的前表面侧观察时,隔开从所述第一空间的前方延至所述台板的左右形成的第二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排水路径,将所述水槽内的水排出至机外;所述排水路径包括排水软管,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部从所述第一空间导出至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