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温控器是指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
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
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
效果,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
产品中。
目前的绝大多数温控器对温度的控制逻辑是: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和设置温度
值进行比较,如果达到设置的温度值,进行相应的制冷或者制热;如果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
没有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则关闭制冷或者制热控制阀。这种方法带来的问题就是当温度达
到设置温度点时,制冷或者制热的控制阀频繁地开启或关闭,减少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设置温度点附近进行频
繁开关控制阀从而降低阀门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第一监测温度;
如果所述第一监测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开启制冷回路控制阀;
如果所述第一监测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温度是否
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与预设温控回差的差值;
如果是,则关闭制冷回路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获取第二监测温度;
如果所述第二监测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开启制热回路控制阀;
如果所述第二监测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第二监测温度是否
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与预设温控回差的差值;
如果是,则关闭制热回路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温度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冷藏蒸发器温度、环境温度、
冷藏空间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温度为:冷藏蒸发器温度或环境温度;所述第二监测温度
为:环境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监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第一监测温度;
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温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并在所述第一监
测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开启制冷回路控制阀;在所述第一监测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
设定温度时,判断所述监测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与温控回差值的差值,如果是,
关闭制冷回路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温度监测单元,用于实时获取第二监测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监测温度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并在所述
第二监测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开启制热回路控制阀;在所述第二监测温度大于或等
于第二设定温度时,判断所述监测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与温控回差值的差值,
如果是,关闭制热回路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温度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冷藏蒸发器温度、环境温度、
冷藏空间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温度为:冷藏蒸发器温度或环境温度;所述第二监测温度
为:环境温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设置温控回差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控制
回路上的阀门在设置温度点附近的频繁开关,有效地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温度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温度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温度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温度控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
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温度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实时获取第一监测温度;
步骤102,判断第一监测温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4;否
则,执行步骤103;
步骤103,判断第一监测温度是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与预设温控回差的差值;如果
是,则执行步骤105;否则返回步骤101;
步骤104,开启制冷回路控制阀;
步骤105,关闭制冷回路控制阀。
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冰箱及空调的温控系统中,上述第一
监测温度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冷藏蒸发器温度、环境温度、冷藏空间温度。当然,如
果同时监测多个温度,可以根据监测的多个温度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应用于冰箱的温控系统中,上述第一设定温度可以是5℃,温控回差为2℃。
当监测温度超到5℃后,开启制冷回路控制阀,接通压缩机电源,压缩机工作,开始制冷;当
监测温度下降到5℃,压缩机仍然工作,直到监测温度下降到3℃以下,关闭制冷回路控制
阀,压缩机电源断开,压缩机停止工作。
再比如,应用于空调的温控系统中,上述第一设定温度可以是25℃,温控回差为2
℃等。当室内温度上升到25℃时,开启制冷回路控制阀,接通压缩机电源,压缩机工作,开始
制冷。当室内温度降到23℃以下时,关闭制冷回路控制阀,切断压缩机电源电路,压缩机停
止工作,使室内温度又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而逐渐上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热敏
电阻或热电偶等。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冰箱的冷藏室内、空调器室内进风口附近等。
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控制逻辑,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此本
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温控回差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控制回路上
的控制阀在设置温度点附近的频繁开关,有效地延长了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利用本发明方法对制冷回路的控制方式,对于需要制热的应
用,比如,同时提供制冷和制热功能的空调温度的控制,同样也可以通过设置温控回差方
式,避免控制回路上的控制阀在设置温度点附近的频繁开关。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温度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实时获取第二监测温度;
步骤202,判断第二监测温度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4;否
则,执行步骤203;
步骤203,判断第二监测温度是否大于第二设定温度与预设温控回差的和;如果
是,则执行步骤205;否则返回步骤201;
步骤204,开启制热回路控制阀;
步骤205,关闭制热回路控制阀。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的系统中,由于通常不会制冷和制热同时
启用,因此,制冷回路和制热回路的控制可以是独立的,但可以由一个温度控制器来实现不
同环境下的制冷和制热控制。比如,通过选择开关,在制冷的应用环境下,关闭制热回路;在
制热的应用环境下,关闭制冷回路。
在空调温控系统中,上述第一监测温度可以是:冷藏蒸发器温度或环境温度;所述
第二监测温度为:环境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比如,第一设定温度为
28℃,第二设定温度为12℃。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是该装置的一种原
理框图。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温度监测单元301,用于实时获取第一监测温度;
控制单元30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监测温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并在所述第一
监测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开启制冷回路控制阀401;在所述第一监测温度小于或等于
第一设定温度时,判断所述监测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与温控回差值的差值,如
果是,关闭制冷回路控制阀401。
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可以应用在冰箱及空调的温控系统中,上述第一
监测温度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冷藏蒸发器温度、环境温度、冷藏空间温度。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装置的另一种原理框图。
与图3所示装置不同的是,在该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监测单元302,
用于实时获取第二监测温度。
相应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300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监测温度是否小于
第二设定温度,并在所述第二监测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开启制热回路控制阀402;在
所述第二监测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时,判断所述监测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
温度与温控回差值的和,如果是,关闭制热回路控制阀402。
本发明装置可以应用在空调温控系统中,上述第一监测温度可以是:冷藏蒸发器
温度或环境温度;所述第二监测温度为:环境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
比如,第一设定温度为28℃,第二设定温度为12℃。
本发明提供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温控回差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控制回路上
的控制阀在设置温度点附近的频繁开关,有效地延长了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
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描述的系
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
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而且,其中的一些模块所提供的功能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一些模块可以与现有的设备
(比如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中的相同功能模块共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
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
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
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