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玻璃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
璃水。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产品仅仅具备清洗清洁玻璃的功能,常见配方如下:
配方1:丙二醇甲醚2.5%,乙二醇7%,异丙醇40%,壬基酚(EO)9~10醚0.5%,水
50%。
配方2:丙二醇甲醚3%,异丙醇19%,丙二醇3%,水75%。
这些配方的原料主要是一些醇类衍生物,在玻璃水中所占比例较大,不仅浪费了
物质材料同时会对环境产生相当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备自清洁抑菌除臭
功能、防紫外线功能和散水功能的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料:
水:97.49-99.48%;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3-0.8%;
纳米二氧化钛:0.01-2%;
缓蚀剂:0.01-0.05%;
上述所有组分百分含量的总和为100%。
优选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料:
水:98.49%;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5%;
纳米二氧化钛:1%;
缓蚀剂:0.01%。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颗粒大小为25-100纳米。
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具备清洗汽车玻璃表面污渍,还具备自清洁功能,不容易沾染污垢;
2.除臭、抑菌、防冻;
3.使玻璃表面形成一层阻止紫外线穿透的保护膜,隔离紫外线,防晒;
4.使玻璃表面形成一层具备自清洁的防污保护膜;
5.使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散水纳米膜,当雨水落在玻璃上时立即结集成荷叶上露珠
状迅速散去,使雨天视野清楚如无雨状。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
料:
水:98.49%;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5%;
纳米二氧化钛:1%;
缓蚀剂:0.01%。
实施例2: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
料:
水:97.49%;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5%;
纳米二氧化钛:2%;
缓蚀剂:0.01%。
实施例3: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
料:
水:99.48%;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5%;
纳米二氧化钛:0.01%;
缓蚀剂:0.01%。
实施例4: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
料:
水:99%;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3%;
纳米二氧化钛:0.65%;
缓蚀剂:0.05%。
实施例5: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
料:
水:99%;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8%;
纳米二氧化钛:0.15%;
缓蚀剂:0.05%。
实施例6:一种防紫外线自清洁散水汽车玻璃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
料:
水:97.49%;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0.5%;
纳米二氧化钛:1.98%;
缓蚀剂:0.03%。
实施例1-6的配方中椰子油二乙醇酰胺是一种中性活性剂,拥有较强的去污能力,
具备清洗汽车玻璃表面污渍功能;配方中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只有25-100纳米大小,可以
融合水分子喷洒在玻璃表面时经过雨刮器反复刮拭后细微的纳米二氧化钛很好的附着在
玻璃的表面形成一层纳米膜,在高倍显微镜下看上去就像荷叶表面绒绒的结构,当雨水落
在玻璃表面上时纳米膜就起到了类似荷叶表层的作用,水珠很快滑落。
纳米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以对碳氢化合物分解作用,利用氧化钛的光催化
反应就可以把吸附在纳米二氧化钛膜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CO2和H2O,同剩余的无机物
一起可被雨水冲刷干净,从而实现自清洁功能。
如上述玻璃表面形成了一层纳米层,其厚度在25-100纳米之间,刚好可以阻止紫
外线透过。
纳米二氧化钛的强抗紫外线能力是由于其具有高折光性和高光活性。其抗紫外线
能力及其机理与其粒径有关:当粒径较大时,对紫外线的阻隔是以反射、散射为主,且对中
波区和长波区紫外线均有效。
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原理是:
纳米二氧化钛在光催化作用下使细菌分解而达到抗菌效果的。由于纳米二氧化钛
的电子结构特点为一个满TiO2的价带和一个空的导带,在水和空气的体系中,纳米二氧化
钛在阳光尤其是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当电子能量达到或超过其带隙能时,电子就可从价带
激发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产生相应的空穴,即生成电子、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与空穴
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然后发生一系列反应后,吸附溶解在TiO2表面的氧
俘获电子后生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多数有机物反应,同时能与细菌内的有机物反应,
生成CO2和H2O;而空穴则将吸附在TiO2表面后和H2O氧化成羟自由基,羟自由基有很强的氧
化能力,攻击有机物的不饱和键或抽取H原子产生新自由基,激发链式反应,最终致使细菌
分解。
TiO2的杀菌作用在于它的量子尺寸效应,虽然钛白粉(普通TiO2)也有光催化作用,
也能够产生电子、空穴对,但其到达材料表面的时间在微秒级以上,极易发生复合,很难发
挥抗菌效果,而达到纳米级分散程度的TiO2,受光激发的电子、空穴从体内迁移到表面,只
需纳秒、皮秒、甚至飞秒的时间,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则在纳秒量级,能很快迁移到表面,
攻击细菌有机体,起到相应的抗菌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