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检测低填浅挖路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低填浅挖路基天
然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路基是整个道路结构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结构的使用质
量,路基为路面结构起支撑作用,其抗变形能力对路面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路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使公路出现严重病害,所以必须确保路基的施工质
量。
对于低填路基,其天然地基处于弯沉测试影响深度之内,路基顶面的弯沉受天然
地基的特性影响很大。若天然地基的强度较低,很容易出现填土压实度满足要求而路基顶
面弯沉值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对于浅挖路堑,其基底承载能力偏低,基底土体的性能影响路
基顶面弯沉检测结果,会导致路基竣工验收时出现压实度满足要求而弯沉值不满足要求的
情况。
如果能在路基施工前预估出路基顶面弯沉值,如不达标,则提前采取一些工程预
处理措施,比如回填碾压、提高填土层的压实度、无机结合料处治天然地基层等,这样就避
免了验收时弯沉值超标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天然地基的回弹模量和填土层的回弹模量进
行研究。
从目前确定回弹模量的方法可看出,目前所用方法确定的都是路基整体结构的综
合回弹模量,并不能确定天然地基或填土层的回弹模量。因此查表法、换算法等现有成果不
能用于该研究。室内承载板法由于可成型不同压实度和含水率的试件,可用于模拟填土层,
但由于试件受到试筒筒壁和筒底的刚性约束作用,需要对其修正,修正后的结果可用于填
土层回弹模量的确定。现场承载板法和贝克曼梁法虽然理论上能够测出天然地基的回弹模
量,但实际中存在着种种困难,比如天然地基上不具备测试车行驶的条件等,因而对天然地
基的测试方法有特殊的要求性。相比其他测试方法,DCP试验更适用于天然地基的测试,DCP
试验是一种纯机械、小型轻便、且操作简单的快速检测设备,可以到达并测试天然地基的任
何一点,操作人员不必经过专业培训即可轻易掌握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检测低填浅挖路基天
然地基承载力的方法,DCP法可以利用试验贯入度Dd反映天然地基回弹模量,且操作简单,
相比其他测试方法,DCP试验更适用于天然地基的测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快速检测低填浅挖路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低填浅挖路基承载力分析;
2)采用DCP法快速检测低填浅挖天然地基承载力。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步骤1)中,根据弯沉测试影响深度和填土高度或者开挖深度的关系,对低填
路堤和浅挖路堑的承载力进行分析:
1-1)对于低填路基,其天然地基处于弯沉测试影响深度之内,弯沉检测时,测试车
的标准轴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在天然地基处仍然很大,路基顶面的弯沉值取决于填土层和碾
压层两部分的强度。所以在低填路堤中,除了人工填土层外,天然地基的特性对路基顶面弯
沉值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
1-2)对于浅挖路堑,开挖前受自重应力作用较小,基底总体承载能力偏低,压实处
理作用的深度有限,此时,基底土体的性能显著影响路基顶面的弯沉检测结果。
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如下:
2-1)将DCP放置测点位置,一人手扶仪器手柄,使探杆保持竖直,一人提起落锤至
导向杆顶端,然后松开,使之成自由落体下落;
2-2)读取贯入深度,每贯入10mm读一次数,记录锤击数和贯入量;
2-3)连续锤击、测量,直至需要的结构层深度;当材料层坚硬,贯入量低到连续锤
击10次而无变化时,停止试验或钻孔通过后继续试验;
2-4)将落锤移走,从探坑中取走DCP仪器。
所述步骤2-2)中,对于粒料类基层,每5-10次锤击读数一次;对于松软的结构层,
每1-2次锤击读数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在路基回弹模量现有确定方法分析的基础上,与DCP法进行了对比,DCP
法测试简单,易于操作,所测的贯入度Dd与回弹模量E0、CBR等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该法可
以对低填浅挖路基进行快速检测。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方法依托原神高速公路原平段路基工程,对其可行性和可靠
性进行了验证,同时该方法在实体工程中也进行了良好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发明动力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低填路堤横断面图;
图3为浅挖路堤横断面图;
图4-1为贯入度Dd与回弹模量E相关关系图;
图4-2为板法所测回弹模量与弯沉值相关关系图。
其中,1-手柄;2-落锤;3-导向杆;4-联轴器;5-扶手;6-加紧环;7-探杆;8-刻度尺;
9-锥头;10-填土层;11-天然地基;12-弯沉测试影响深度;13-原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采用动力锥进行低填浅挖路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快速检测,如图1-1和图
1-2所示,动力锥包括导向杆3,导向杆3的顶部安装有落锤2,底部安装锥头9,中部设置扶手
5;落锤2的上端安装有手柄1。扶手5通过联轴器4余导向杆3相连,并通过加紧环6紧固。导向
杆3的侧面平行设置有刻度尺8,刻度尺8的量程为1m。
本发明快速检测低填浅挖路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弯沉测试影响深度12和填土高度或者开挖深度的关系,对低填路堤和浅
挖路堑的承载力进行分析;
2)采用DCP法快速检测低填浅挖天然地基承载力,具体步骤如下:
2-1)将DCP放置测点位置,一人手扶仪器手柄,使探杆保持竖直,一人提起落锤至
导向杆顶端,然后松开,使之成自由落体下落;
2-2)读取贯入深度,每贯入10mm读一次数,记录锤击数和贯入量;
对于粒料类基层,每5-10次锤击读数一次;对于松软的结构层,每1-2次锤击读数
一次。
2-3)连续锤击、测量,直至需要的结构层深度;当材料层坚硬,贯入量低到连续锤
击10次而无变化时,停止试验或钻孔通过后继续试验;
2-4)将落锤移走,从探坑中取走DCP仪器。
本发明的原理:
1、低填浅挖路基的承载力分析
1.1低填路堤的承载力分析
对于低填路基,如图2,由于填土较低,其天然地基11处于弯沉测试影响深度12之
内,弯沉检测时,测试车的标准轴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在天然地基11处仍然很大,路基顶面的
弯沉值取决于填土层10和碾压层两部分的强度。所以在低填路堤中,除了人工填土层10外,
天然地基11的特性对路基顶面弯沉值的影响也很大。天然地基11相比填土层10,如果密实
度较低、强度较低,承载能力较差,即使填土层10施工质量达到要求,若天然地基11强度较
低,也有可能造成整体强度不高的现象。所以低填路堤经常会出现施工时填土层10的每层
压实度都满足要求而验收时路基顶面弯沉值超标的现象。所以对于低填路堤在某些情况下
有必要对天然地基11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1.2浅挖路堑的承载力分析
浅挖路堑由于开挖深度浅,开挖前受的自重应力作用较小,密实度较低,总体承载
能力偏低,规范规定路堑开挖后要经过整平碾压,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压实度,但是压实处理
的作用深度有限,超过一定深度后,压实对其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对于浅挖路堑可分为两层来考虑,一层是受碾压作用后具有一定密实度和一
定强度的厚度较薄的土层;一层是上述土层下部的天然地基11。如图3,下部的天然地基11
处于弯沉测试影响深度12范围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整体强度,如果天然地基11较
为软弱,即使上部经过碾压处理的土层密实度达到要求,也很有可能出现验收弯沉值不达
标的现象。
2、现有路基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以及DCP法的特点
2.1现有路基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目前回弹模量的确定方法主要有:现场承载板法、贝克曼梁法、室内模拟试验法、
查表法和换算法等,其中室内模拟法、查表法和换算法是为确定设计回弹模量值的方法,该
值可为路面的设计提供依据;而现场承载板法和贝克曼梁法是现场实测法,是为了检测成
型路基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值。换算法则是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建立承载板试验所测E0与压实
度K、路基稠度ωc或与室内路基CBR值等的关系式,利用换算关系式推算路基回弹模量值的
方法,目前设计中多采用查表法。尽管多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的研究,但
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现场实测法中的承载板法就存在测试需用专用车和试验速度过慢
的缺点,而室内试验法的测定结果一般偏大,难以符合实际要求,需要建立室内外试验数据
间的关系,换算法则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条件路段的关系式难以统一的问题。
从目前确定回弹模量的方法可看出,目前所用方法确定的都是路基整体结构的综
合回弹模量,并不能确定天然地基11或填土层10的回弹模量。因此查表法、换算法等现有成
果不能用于该研究。室内承载板法由于可成型不同压实度和含水率的试件,可用于模拟填
土层10,但由于试件受到试筒筒壁和筒底的刚性约束作用,需要对其修正,修正后的结果可
用于填土层10回弹模量的确定。现场承载板法和贝克曼梁法虽然理论上能够测出天然地基
11的回弹模量,但实际中存在着种种困难,比如天然地基11上不具备测试车行驶的条件等,
因而对天然地基11的测试方法有特殊的要求性。
2.2DCP法的特点
天然地基11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试验设备简单、经济耐用、检测方便、快速等特
点,动力锥贯入仪(DCP)因其试验仪器简单、携带方便、坚固耐用,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不
受场地限制,适用性广等优点,相较其他测试方法更适合于天然地基11的测试。而且DCP法
所测的贯入度Dd与回弹模量E0、CBR等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该法可以对低填浅挖路基进行
快速检测。
3、DCP法的介绍及试验步骤
3.1DCP法的介绍
动力锥贯入仪(DCP)是一种小型轻便的地基土原位测试仪器,美国有些州已经将
该试验用于路基回弹模量和压实性等的检测,在国外应经应用广泛,南非已将贯入值作为
路面设计的参数之一。国内在2008年正式将动力锥贯入仪写入到《公路工程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中,但在我国应用仍然很少,处于引入和初级应用阶段,只有少数的几条公
路比如:沪宁、太澳、唐津高速等采用DCP来检测路基压实度和强度,目前开展DCP试验研究
较少,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对DCP试
验的介绍、规定也很简单,操作性和实用性都不够强。由于目前中国的公路事业仍处于大规
模的修建期,因此DCP快速检测设备的应用前景很是开阔。
动力锥贯入仪(DCP)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某一规格的圆锥探头击入土
中,根据探头被击入土中的难易程度(贯入阻力或贯入度等)来判别土体性质的一种现场测
试方法。
该设备相比其他测试手段具有以下优点:
(1)设备简单,坚固耐用;
(2)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
(3)适用性广;
3.2DCP试验设备及步骤
3.2.1试验设备
仪器与材料技术要求:
DCP试验设备包括:手柄、落锤、导向杆、联轴器(锤座)、扶手、夹紧环、探杆、1m刻度
尺、锥头,如图1所示。
标准落锤质量为8kg或10kg。
锥头角度为90°、60°或30°,最大直径20mm。锥头最大允许磨损尺寸,尖端为4mm,直
径为10%,否则必须更换。该实验还需要扳手、铁铲、记录本等。
3.2.2试验测试步骤
1)将DCP放置测点位置,一人手扶仪器手柄,使探杆保持竖直,一人提起落锤至导
向杆顶端,然后松开,使之成自由落体下落。如果试验中探杆稍有倾斜,不可扶正;如果倾斜
较大,造成落锤不是自由落体,则该试验点应废弃。
2)读取贯入深度。每贯入约10mm读一次数,记录锤击数和贯入量(mm)。
对于粒料类基层,可能每5-10次锤击读数一次;对于比较松软的结构层,可能1-2
次锤击读数一次。
3)连续锤击、测量,直至需要的结构层深度。当材料层坚硬,贯入量低到连续锤击
10次而无变化时,可以停止试验或钻孔通过后继续试验。
4)将落锤移走,从探坑中取走DCP仪器
4、DCP法快速检测低填浅挖天然地基承载力的适用性的验证
4.1DCP试验数据分析
DCP试验结果一般用贯入度(平均每击的贯入量)Dd表示,显然土体强度越高,贯入
度越小,土体强度越低,贯入度越大,因此该指标可以反映路基的强度大小,国内外很多学
者专家建立了DCP贯入度Dd与回弹模量E0、CBR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国内外大量实测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DCP贯入度Dd与回弹模量E0、CBR值等存在着良好的相关关系式,统计回归关
系一般采用乘幂函数进行拟合,这样不仅在保证回归关系式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的同时,
也使得关系式形式简单明了,使用方便。即采用下式形式:
y=a·xb (4.1)
式中,y为回归关系的因变量,即回弹模量(MPa);x为回归关系式的自变量,即DCP
试验的贯入度Dd(mm/锤);a和b为回归系数。
4.2DCP法适用性的验证
为了检验用DCP试验贯入度Dd反映天然地基11回弹模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该项
目依托原神高速公路原平段路基工程,在天然地基11表面进行DCP试验,并在同一点做了现
场承载板等试验。
4.2.1测点的布置与准备工作
(1)测点的选取,在该路段选取低填浅挖段路基,且地形较为平坦,能够顺利进行
试验的路段,测点沿路基纵向布置,测点间距不少于10m。
(2)试验的准备工作:①室内试验,现场取样进行室内击实试验(采用重型Ⅱ-1击
实方法)和土的液塑限试验(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得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83g/
cm3、最佳含水率为13.8%,液限为30,塑限为18;②现场准备工作:由于天然地基11表面平
整不一,土质疏松,不利于试验车的行驶和相关试验的进行;所以需对天然地基11稍作处
理,包括整平和碾压,碾压采用轻型非震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即可,这样即可保证试验的顺
利进行,又不会对天然地基11的力学性质产生过大影响。
4.2.2试验内容
(1)贝克曼梁法测回弹模量(即轮法测回弹模量)
采用3.6m的贝克曼梁仪、后轴重为BZZ-100的标准车进行天然地基11回弹模量的
检测。
(2)现场承载板法测回弹模量(即板法测回弹模量)
采用直径为30cm、板厚为2cm的刚性承载板进行回弹模量的检测,控制变形为1mm
之内,加载级数取6~7级。
(3)动力锥贯入仪(DCP)试验
采用锤重为10kg,落距为57.5cm的贯入仪,测深为80cm。
以上所有现场试验都应采用“点对点”一一对应的原则,即原则上各试验都应在同
一测点上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但是考虑到某些试验对土体有破坏或压密的作
用,会对接下来的试验产生影响,所以接下来的试验选在在上述测点的附近。
4.2.3现场测试结果与相关性分析
将所做试验数据经整理汇总,见表4-1:
表4-1现场试验数据汇总
为了检验DCP试验检测天然地基11回弹模量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合国内外总结
的经验,采用乘幂形式的回归关系式,建立现场DCP试验所测贯入度与现场承载板所测回弹
模量间的回归关系式。
根据采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的现场承载板法测
得的天然地基11回弹模量值,建立与用DCP贯入试验测得的贯入度Dd之间的相关关系式,关
系曲线图,见图4-1。
由图4-1可以看出,承载板所测回弹模量E与DCP试验所测贯入度Dd呈现反比的关
系。当Dd从7mm/锤到13mm/锤时,回弹模量值从85.1MPa下降到50.3MPa,下降幅度为41%。剔
除异常点,其回归关系式具体如下:
E=209.92Dd-0.511(n=20,R2=0.8288) (4.1)
式中:E—承载板所测回弹模量值(MPa)
Dd—贯入度(mm/锤)
可以看出,回归关系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288,相关性良好,所以,用DCP贯入试
验可以较准确的反应天然地基11回弹模量的大小,相比现场承载板法,DCP试验具有仪器简
单、携带方便、测试快捷等优点。
通过表4-1中的数据,还可以建立如下关系:
(1)现场承载板试验与贝克曼梁试验之间的相关关系
将贝克曼梁法(即:轮法)所测结果与现场承载板法(即:板法)所测结果做如下对
比:
表4-2轮法与板法所测结果对比
由表4-2可看出,轮法所测结果较板法所测结果普遍偏小,而板法测路基回弹模量
更具准确性。弯沉实测值与现场承载板所测回弹模量间可用乘幂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曲线
如图4-2所示。
回归关系式如下:
E=2291.1l0-0.68(n=21,R2=0.8776) (4.2)
相关系数达到0.8776,相关性良好,因此,该地区该土质采用贝克曼梁法测回弹模
量时,采用式(4.2)的计算结果比理论公式计算结果更准确。
(2)现场承载板法所测回弹模量与压实度和稠度间的相关关系
当土质一定时,土基回弹模量是压实度和稠度的二元函数,理论上三者之间存在
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将现场承载板法所测回弹模量值与压实度和稠度间进行二元回归分
析,可得如下结果:
E=77.01K2.637wc0.785(n=21,R2=0.80) (4.3)
相关系数达到了0.80,相关性良好,因此对于该地区的该土质,也可以通过检测天
然地基11的压实度和含水率,通过式(4.3)推算天然地基11的回弹模量。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
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