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蚕茧的储藏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蚕茧的储藏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桑蚕茧的储藏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杀蛹、干燥的蚕茧,需在一定条件的茧库中贮藏,以备缫丝之用。贮藏过程中
须防止干茧受潮、发霉、变质和虫鼠危害,保全茧质,避免损失。传统的桑蚕干燥方法是通过
露天通风晾晒,这种干燥方法一旦遇上下雨潮湿的天气,会造成蚕茧湿度过大而霉菌的繁
殖蔓延,损伤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保证蚕茧质量的桑蚕茧储藏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桑蚕茧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茧库的建造:将茧库建于地势高,且干燥的地方,茧库可密封,茧库内设置温度计、湿
度计、送风机构;
B、上簇6-8天后采茧,采茧过程中去除蚕茧表面的粪便和其它粘贴物,并选出不良茧;
C、烘干方法:将优质茧放入烘茧机或烘茧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120℃,鲜茧
的含水率达到13%-15%后停止烘干,经烘干的蚕茧冷却到常温后包装入库保存;
D、将包装后的茧包纵横紧密堆垛于茧库中。
C步骤所述的干燥方法还包括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辐射干燥。
D步骤所述的茧库温度控制在10℃-15℃,湿度控制在60%-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将茧库设置成可密封式的,可防止虫害和鼠害,同时有利
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通过密闭空间内合理地控制温度和湿度,减轻了蚕茧受霉菌侵害的
程度,有效保证蚕茧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桑蚕茧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茧库的建造:将茧库建于地势高,且干燥的地方,茧库可密封,茧库内设置温度计、湿
度计、送风机构;
B、上簇6天后采茧,采茧过程中去除蚕茧表面的粪便和其它粘贴物,并选出不良茧;
C、烘干方法:将优质茧放入烘茧机或烘茧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00℃,鲜茧的含水
率达到13%后停止烘干,经烘干的蚕茧冷却到常温后包装入库保存;
D、将包装后的茧包纵横紧密堆垛于茧库中。
C步骤所述的干燥方法还包括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辐射干燥。
D步骤所述的茧库温度控制在10℃,湿度控制在60%。
实施例2
一种桑蚕茧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茧库的建造:将茧库建于地势高,且干燥的地方,茧库可密封,茧库内设置温度计、湿
度计、送风机构;
B、上簇7天后采茧,采茧过程中去除蚕茧表面的粪便和其它粘贴物,并选出不良茧;
C、烘干方法:将优质茧放入烘茧机或烘茧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鲜茧的含水
率达到14%后停止烘干,经烘干的蚕茧冷却到常温后包装入库保存;
D、将包装后的茧包纵横紧密堆垛于茧库中。
C步骤所述的干燥方法还包括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辐射干燥。
D步骤所述的茧库温度控制在13℃,湿度控制在65%。
实施例3
一种桑蚕茧的储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茧库的建造:将茧库建于地势高,且干燥的地方,茧库可密封,茧库内设置温度计、湿
度计、送风机构;
B、上簇8天后采茧,采茧过程中去除蚕茧表面的粪便和其它粘贴物,并选出不良茧;
C、烘干方法:将优质茧放入烘茧机或烘茧灶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20℃,鲜茧的含水
率达到15%后停止烘干,经烘干的蚕茧冷却到常温后包装入库保存;
D、将包装后的茧包纵横紧密堆垛于茧库中。
C步骤所述的干燥方法还包括真空干燥、红外线干燥、微波干燥和核辐射干燥。
D步骤所述的茧库温度控制在15℃,湿度控制在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