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除草剂.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19442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83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20759.2

申请日:

1993.12.18

公开号:

CN1089258A

公开日:

1994.07.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3.12.18公告日:1998.2.1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61/08; A01N43/80

主分类号:

C07D261/08; A01N43/80

申请人:

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

发明人:

T·穆西; S·N·佩蒂特; P·H·G·史密斯

地址:

英国埃塞克斯郡

优先权:

1992.12.18 GB 9226396; 1993.05.18 GB 9310204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蕴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式I的4-苯甲酰基异噁唑:其中,R、R1、R2、R3、X和n如说明书中所定义;以及其作为除草剂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式(Ⅰ)的衍生物及其农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特征在于:其中, R表示氢原子或-CO 2 R 4 基团; R 1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R 5 基团或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2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OR 5 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选自硝基、氰基、-CO 2 R 5 、-S(O) p R 6 、-O(CH 2 ) m OR 5 、-COR 5 、-NR 5 R 6 、-N(R 8 )SO q R 7 、-CONR 9 R 10 和-OR 51 的基团;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 R 3 表示-S(O) q R 7 ; X表示-N(R 8 )基团; n表示零或1-4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 2 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 4 表示任意取代有一个至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5 ,R 51 和R 6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 基团的苯基;或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7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或苄基; 或-NR 9 R 10 ; R 8 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硝基、氰基、R 5 、S(O) p R 5 及-OR 5 的基团的苯基;或 -OR 11 基团, R 9 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个至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 基团的苯基; R 10 表示选自R 5 和-OR 11 的基团; 或R 9 和R 10 ,与和它们相接的氮联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在环中任意含有一个氧或氮原子的五或六元环,其中该环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含有多达3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R 11 表示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21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 p R 5 和-OR 5 的基团; m表示1、2或3; p表示0、1或2;以及 q表示0或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表示氢原子或-CO 2 R 4 基团; R 1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R 5 基团或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2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取代有一个-OR 5 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 基基团;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 选自-COR 5 、硝基、氰基、-CO 2 R 5 、-S(O) p R 6 、-O(CH 2 )mOR 5 、-N(R 8 )SO 2 R 7 、-CONR 9 R 10 和-OR 51 的基团; R 3 表示-S(O) q R 7 ; X表示-N(R 8 )基团; n表示零或1-4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 2 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 4 表示任意取代有一个至少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5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51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硝基、氰基、-S(O) q R 5 和-OR 5 的基团的苯基; R 6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任意取代有 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硝基、氰基、-S(O) p R 5 及-OR 5 的基团的苯基; R 7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 或-NR 9 R 10 ; R 8 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硝基、氰基、-S(O) p R 5 和-OR 5 的基团苯基; 或-OR 11 基团; R 9 表示氢或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R 10 表示选自R 5 和-OR 11 的基团; 或R 9 和R 10 ,与和它们相接的氮联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在环中任意含有一个氧或氮原子的五或六元环,其中该环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含有多达3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R 11 表示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21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 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 p R 5 和-OR 5 的基团; m表示1、2或3; p表示0、1或2;以及 q表示0或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表示氢原子或-CO 2 R 4 基团; R 1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R 5 基团或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2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OR 5 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选自硝基、氰基、-CO 2 R 5 、-S(O) p R 6 、-O(CH 2 ) m OR 5 、-COR 5 、-NR 5 R 6 、-N(R 8 )SO q R 7 和-OR 51 的基团; R 3 表示-S(O) q R 7 ; X表示-N(R 8 )基团; n表示零或1-4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 2 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 4 表示任意取代有一个至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5 ,R 51 和R 6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 基团的苯基;或 R 7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 或-NR 9 R 10 ; R 8 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硝基、R 5 、及-OR、+5的基团的苯基;或 R 9 和R 10 ,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个至5个相同或不同的R 2 基团的苯基; R 21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 p R 5 和-OR 5 的基团; p表示0、1或2; q表示0或2;以及 m表示1、2或3。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苯甲酰环的5-和6-位未被取代。 5、如上述各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苯甲酰环的2-位被取代。 6、如权利要求1、2、4和5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 1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甲基基团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2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OR 5 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 选自-COR 5 、氰基、硝基、-CO 2 R 5 、-S(O) p R 6 、-O(CH 2 ) m OR 5 、-N(R 8 )SO 2 R 7 和-OR 51 的基团; n表示零或1-3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 2 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 5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或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51 和R 6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7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或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 21 基团的苯基; R 8 表示: 氢原子;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21 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选自硝基、氰基、-S(O) p R 5 和-OR 5 的基团; q表示2; m表示2或3;以及 p表示0、1或2。 7、如权利要求1,2及4-6之一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 1 表示: 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个甲基基团的含有3-4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 2 表示: 氯、溴或氟原子;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OR 5 基团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选自-COR 5 、-S(O) p R 6 、-O(CH 2 )mOR 5 、-N(R 8 )SO q R 7 和-OR 51 的基团; R 5 ,R 6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环丙基基团; R 51 和R 7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三或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环丙基基团; R 8 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三或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环丙基基团; q表示2; m表示2或3;以及 p表示0、1或2。 8、如权利要求1、2和4-7所述的任一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 1 表示: 甲基、乙基、异丙基、环丙基或1-甲基环丙基基团; R 2 表示: 溴、氯或氟原子;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选自-COR 5 、-CO 2 R 5 、-SR 6 、-O(CH 2 )mOR 5 R、-OR 51 和-N(R 8 )SO 2 R 7 的基团;或 由-OR 5 取代的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5 和R 6 ,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 51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含有三或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链烯基或炔基基团;或 环丙基基团; R 7 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氟或溴原子的烯丙基基团; R 8 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氟或溴原子的烯丙基基团; q表示2;以及 m表示2或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表示氢或-CO 2 Et; R 1 表示环丙基; R 2 表示卤原子或选自硝基,三氟甲基,甲基,三氟甲氧基,S(O) p Me及N(R 8 )SO 2 R 7 的基团; R 7 表示含有多达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苯基或苄基; R 8 表示含有多达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甲氧基或苯基, p是0,1或2; n表示0或1或2;以及 q代表2。 10、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XR 3 在苯甲酰基环的2-或4-位上。 11、如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 R 1 表示环丙基; R 2 表示卤原子; R 7 表示甲基; R 8 表示氢或甲基;以及 n表示0或1。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们是:
2:   4-[2-氯-4-(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   4-[4-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 噁唑;
4: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5:   4-[4-氯-2-(N-乙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6: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硝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7:   5-环丙基-4-[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2-硝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8:   5-环丙基-4-[4-甲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9:   4-[4-氯代-2-(N-正丙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10:   5-环丙基-4-[2-(N-乙基-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1:   5-环丙基-4-[3,4-二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2: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3:   5-环丙基-4-[2-(N-苯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4:   4-[4-溴代-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15: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6:   5-环丙基-4-[4-氯-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3-甲酸乙酯;
17:   4-[4-氯代-2-(N-甲基-N-乙磺酰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18:   5-环丙基-4-[2,4-双(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9: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氟代苯甲酰基]异噁唑;
20:   4-[2-溴-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1:   4-[2-氯-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2:   4-[3-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3: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24:   4-[5-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5:   5-环丙基-4-[2-氟-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27.  5-环丙基-4-[4-碘代-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28.  4-[4-氯-2-(N-异丁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9.  4-[4-氯-2-(N-甲基-N-正丙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0.  4-[4-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1.  4-[4-氯-2-(N-苄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2.  4-[4-氯-2-(N-甲基-N-异丙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 异噁唑; 33.  4-[4-氯-2-(N-甲氧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4.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异噁唑-3-甲酸乙酯。 1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的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a)当R表示氢,则将-XR 3 基团在邻位且X是-NH的式(Ⅰ)化合物除外,将式(Ⅱ)化合物: 其中L是离去基团,R 1 、R 2 、R 3 、n和X定义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条件是当X是-NH-,-XR 3 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与羟胺或羟胺盐进行反应; (b)当R表示氢,将式(Ⅲ)化合物: 其中R 1 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Y表示羧基或其活性衍生物或氰基,与一相应的有机金属试剂反应; (c)当R表示-CO 2 R 4 基团,则将其中-XR 3 基团在邻位且X是-NH的式(Ⅰ)化合物除外,将式(Ⅳ)化合物: 其中R 1 、R 2 、R 3 、X和n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条件是当X是-NH,-XR 3 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P是离去基团,与式R 4 O 2 CC(Z)=NOH化合物反应,其中R 4 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Z是卤原子。 (d)当R表示-CO 2 R 4 基团,则将其中-XR 3 基团在邻位及X是-NH-的式(Ⅰ)化合物除外,将式(Ⅴ)化合物: 其中R 1 、R 2 、R 3 、X和n如前定义,条件是当X是-NH,-XR 3 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与式R 4 O 2 CC(Z)=NOH化合物反应,其中R 4 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Z是卤原子; (e)当R表示-CO 2 R 4 基团,则将其中-XR 3 基团在邻位及X是-NH-的式(2)化合物除外,将式(Ⅵ)化合物的盐: 其中R 1 、R 2 、R 3 、X和n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义,条件是当X是-NH-,-XR 3 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与式R 4 O 2 CC(Z)=NOH的化合物反应,其中R 4 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Z是卤原子; (f)当X表示-NH-,将式(Ⅶ)化合物去保护化: 其中R、R 1 、R 2 和n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A表示-NX 1 R 3 ,其中R 3 如权利要求1所定久,X表示能在酸性或中性反应条件下去除的保护基; (g)其中p是1或2且/或q是式(Ⅰ)的相应化合物的硫原子的氧化,其中p是0或1且/或q是0; 任意地,随后将由此得到的式(Ⅰ)化合物转化成农学上可接受的盐。 14、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除草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定义的式(Ⅰ)的4-苯甲酰基异噁唑的衍生物或农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组分,并联合有农学上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和/或表面活性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为水悬浮浓缩物,可湿性粉剂,水可溶或水可分散粉剂,液态水可溶浓缩物,液态可乳化悬浮浓缩物,颗粒剂或可乳化浓缩物。 16、一种防治某一处所生长的杂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该处所施用除草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定久的式(Ⅰ)4-苯甲酰基异噁唑衍生物或其农学上可接受的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所是生长有或将生长有作物的地域,所施用的化合物的施用量为0.01-4.0公斤/公顷。 18、一种下式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其中,R、R 1 、R 2 和n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A表示-NX 1 R 3 ,其中R 3 如权利要求1所定义,X 1 表示可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被去除的保护基。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4-苯甲酰基异噁唑衍生物,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它们制备中的中间体及其作为除草剂的用途。

    具除草作用的4-苯甲酰基异噁唑类公开于欧洲专利公报No.0418175。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的4-苯甲酰基异噁唑衍生物:

    其中:

    R表示氢原子或-CO2R4基团;

    R1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R5基团或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2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OR5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选自硝基、氰基、-CO2R5、-S(O)pR6、-O(CH2)mOR5、-COR5、-NR5R6、-N(R8)SOqR7、-CONR9R10和-OR51的基团;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

    R3表示-S(O)qR7;

    X表示-N(R8)基团;

    n表示零或1-4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4表示任意取代有一个至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5,R51和R6,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2基团的苯基;或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7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地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或苄基;

    或-NR9R10;

    R8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硝基、氰基、R5、S(O)pR5及-OR5的基团的苯基;或

    -OR11基团;

    R9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至5个相同或不同的R2基团的苯基;

    R10表示选自R5和-OR11的基团;

    或R9和R10,与和它们相接的氮联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在环中任意含有一个氧或氮原子的五或六元环(如吡咯烷,吗啉,吡咯,哌啶和哌嗪),其中该环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含有多达3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R11表示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21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

    m表示1、2或3;

    p表示0、1或2;以及

    q表示0或2;

    及其农学上可接受的盐,具有有价值的除草性质。

    并且在某些情况中R、R1、R2和R3基团可能产生的几何和/或光学异构体。所有这些形式均包括于本发明之中。

    术语“农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在配制盐类作为农业或园艺使用的已有技术中已知及已接受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盐。较好的盐类是水溶性的。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它们活性的某些方面,例如对于控制在谷类作物中,如Galium  aparine和Avena  fatua,发现的重要杂草,及它们对重要的谷类作物,如小麦和选择性显示了超过已知化合物的优越性。

    可以理解,在上述R2的定义中并未包括含有通过一桥基(bridging group)相连的二或多个苯环的取代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述式Ⅰ的化合物,其中:

    R表示氢原子或-CO2R4基团;

    R1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R5基团或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2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取代有一个-OR5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

    选自-COR5、硝基、氰基、-CO2R5、-S(O)pR6、-O(CH2)mOR5、-N(R8)SO2R7、-CONR9R10和-OR51的基团;

    R3表示-S(O)qR7;

    X表示-N(R8)基团;

    n表示零或1-4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4表示任意取代有一个至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5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51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的苯基;

    R6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的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的苯基,

    R7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

    或-NR9R10;

    R8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或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原子、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的苯基;

    或-OR11基团;

    R9表示氢或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R10表示选自R5和-OR11的基团;

    或R9和R10,与和它们相连的氮联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在环中任意含有一个氧或氮原子的五或六元环(如吡咯烷,吗啉,吡咯,哌啶和哌嗪),其中该环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含有多达3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

    R11表示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21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

    m表示1、2或3;p表示0、1或2;

    以及q表示0或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上式Ⅰ化合物,其中:

    R表示氢原子或-CO2R4基团;

    R1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R5基团或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2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OR5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选自硝基、氰基、-CO2R5、-S(O)pR6、-O(CH2)mOR5、-COR5、-NR5R6、-N(R8)SOqR7、和-OR51的基团;

    R3表示-S(O)qR7;

    X表示-N(R8)基团;

    n表示零或1-4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4表示任意取代有一个至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5,R51和R6,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2基团的苯基;或

    R7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

    或-NR9R10;

    R8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十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硝基、R5及-OR5的基团的苯基;

    R9和R10,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2基团的苯基;

    R21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

    p表示0、1或2;

    q表示0或2;以及

    m表示1、2或3。

    较好地,苯甲酰环上的5-和6-位未被取代。

    较好地,苯甲酰环上的2-位被取代。

    式(Ⅰ)化合物中较好的一类是那些其中:

    R1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的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甲基基团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2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个-OR5基团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

    选自-COR5、氰基、硝基、-CO2R5、-S(O)pR6、-O(CH2)mOR5、-N(R8)SOqR7、-OR51的基团;

    n表示零或1-3的整数;当n大于1时,各R2基团可以是相同或不同;

    R5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51和R6,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7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或

    任意取代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21基团的苯基;

    R8表示:

    氢原子;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含有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21表示:

    卤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硝基、氰基、-S(O)pR5和-OR5的基团;

    q表示2;

    m表示2、或3;以及

    p表示0、1或2。

    进而较好的一类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其中:

    R1表示:

    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任意取代有一个甲基的含有3-4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基团;

    R2表示:

    氯、溴或氟原子;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卤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烯基或炔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OR5基团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选自-COR5、-CO2R5、-S(O)pR6、-O(CH2)mOR5、-N(R8)SOqR7和-OR51的基团;

    R5和R6,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或

    环丙基基团;

    R51和R7,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三或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环丙基基团;

    R8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含有三或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基团;

    环丙基基团;

    q表示2;

    m表示2或3;以及

    p表示0、1或2。

    进而较好的化合物是那些其中:

    R1表示:

    甲基、乙基、异丙基、环丙基或1-甲基环丙基基团;

    R2表示:

    溴、氯或氟原子;或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链烯基基团;

    选自-COR5、-CO2R5、-SR6、-O(CH2)mOR5、-OR51和-N(R8)SO2R7的基团;或

    由-OR5取代的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5和R6,可以是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R51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含有三或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炔基基团;或

    环丙基基团;

    R7表示: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氟或溴原子的烯丙基基团;

    R8表示:

    氢原子;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溴或氟原子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

    任意取代有一或多个氯、氟或溴原子的烯丙基基团;

    q表示2;以及

    m表示2或3。

    进而较好的一类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其中:

    R1表示环丙基;

    R2表示:

    卤原子;

    R7表示甲基;

    R8表示氢或甲基;以及

    n表示0或1。

    进而较好的一类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其中,-XR3是在苯甲酰基环的2-或4-位上。

    进而较好的一类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其中:

    R表示氢或-CO2比;

    R1表示环丙基;

    R2表示卤原子或选自硝基、三氟甲基、甲基、三氟甲氧基、-S(O)pMe及-N(R8)SO2R7的基团;

    R7表示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苯基或苄基;

    R8表示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甲氧基或苯基;

    p是0,1或较好的是2;

    n是表示0,1或2;以及

    q表示2。

    特别重要的式(Ⅰ)化合物包括以下这些:

    1.  4-[2-氯-4-(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  4-[4-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4.  4-[4-氯-2-(N-乙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5.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硝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6.  5-环丙基-4-[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2-硝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7.  5-环丙基-4-[4-甲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8.  4-[4-氯代-2-(N-正丙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9.  5-环丙基-4-[2-(N-乙基-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0.  5-环丙基-4-[3,4-二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1.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基甲酰基]异噁唑;

    12.  5-环丙基-4-[2-(N-苯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3.  4-[4-溴代-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14.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5.  5-环丙基-4-[4-氯-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3-甲酸乙酯;

    16.  4-[4-氯代-2-(N-甲基-N-乙磺酰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17.  5-环丙基-4-[2,4-双(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18.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氟代苯甲酰基]异噁唑;

    19.  4-[2-溴-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0.  4-[2-氯-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1.  4-[3-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2.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23.  4-[5-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4.  5-环丙基-4-[2-氟-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27.  5-环丙基-4-[4-碘代-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

    28.  4-[4-氯-2-(N-异丁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29.  4-[4-氯-2-(N-甲基-N-正丙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0.  4-[4-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1.  4-[4-氯-2-(N-苄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2.  4-[4-氯-2-(N-甲基-N-异丙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3.  4-[4-氯-2-(N-甲氧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

    34.  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异噁唑;-3-甲酸乙酯。

    后文中数字1-34是这些化合物的代号用作参考和区分。

    式(Ⅰ)化合物可通过使用和配入已知方法(即在此所用的或文献中公开的方法),例如下文中所述的。

    在下文中,当出现在各式中的符号未被具体限定,可以理解它们按说明书中每一个符号的第一次定义,被如前限定。

    可以理解在下列方法的说明中,顺序可以不同,为得到所需的化合物可能需要适当的保护基。

    按本发明的特征,式(Ⅰ)的化合物,其中R表示氢并排除其中-XR3基团在邻位且X是-NH-,其制备可通过使式(Ⅱ)化合物:

    其中L是离去基团,R1、R2、n和x定义如上,条件是当X是-NH-则-XR3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与羟胺或羟胺的盐进行反应。羟胺盐酸盐通过是较好的。通常L是烷氧基,例如乙氧基,或N,N-二烷氨基,例如二甲氨基。反应通常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如乙醇或乙腈或水可分散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物,较好地,有机溶剂与水之比为1∶99-99∶1,任意地在碱或酸接受体如三乙胺或乙酸钠的存在下,在室温至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式(Ⅰ)化合物,其中R表示氢,其制备可通过使式(Ⅲ)化合物:

    其中R1定义如上,Y表示羧基基团或其活性衍生物(如羧酰氯或羧酸酯),或氰基基团,与适宜的有机化金属试剂如格氏试剂(Grinard试剂)或有机锂试剂反应。反应通常在一惰性溶剂中进行,如醚或四氢呋喃,在0℃至该混合回流温度的温度下进行。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式(Ⅰ)的化合物,其中R表示-CO2R4基团并排除-XR3基团在邻位,X是-NH-,其制备可通过使式(Ⅳ)的化合物:

    其中R1、R2、R3、X和n定义如上,条件是当X是-NH-,-XR2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且P是离去基团如N,N-二烷氨基,与式R4O、-2CC(Z)=NOH化合物反应,其中R4定义如上且Z是卤原子。通常Z是氯或溴。反应通常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如甲苯或二氯甲烷,存在或不存在碱,如三乙胺或催化剂如4埃()分子筛或氟离子。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式(Ⅰ)化合物,其中R表示-CO2R4基团并排除当-XR3基团在邻位上且X是-NH-,其制备可通过使式(Ⅴ)化合物:

    其中R1、R2、R3、X和n定义如上,条件是当X是-NH-则-XR3基团不在苯环的邻位,与式R4O2CC(Z)=NOH化合物反应,其中Z和R4定义如上。反应通常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如甲苯或二氯甲烷。任意地存在有碱如三乙胺,或催化剂如4A分子筛或氟离子。反应进行的温度是在室温至该混合物回流温度之间。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式(Ⅰ)的化合物,其中R表示-CO2R4并排除-XR3基团在苯环的邻位上及X是-NH-的那些,其制备可通过使式(Ⅵ)化合物的盐:

    其中R1、R2、R3、X和n定义如上,条件是当X是-NH-基团则XR3不在苯环的邻位,与式R4O2CC(Z)=NOH的化合物反应,其中R4和Z定义如上。较好的盐是钠盐和镁盐。反应可在惰性溶剂中进行,如二氯甲烷或乙腈,温度在室温至该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之间。式(Ⅵ)化合物的盐通常就地通过用碱处理式(Ⅵ)化合物而制得。适宜的碱的实例包括碱土金属的烷氧化物类如甲氧化镁。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式()化合物,其中表示一,可通过使式(Ⅶ)化合物。去保护基(deprotection)而制备:

    其中R、R1、R2和n定义如上,A表示-NX1R3,其中R3定义如上且X1表示在酸性或中性反应条件下可除去的保护基团。保护基团可以是例如苄基(通过氢解而被除去)或叔丁氧羰基(t-BOC)。保护化和去保护化的适宜方法已在文献中公开(如在“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T.W.Grecne和P.G.M.Wuts著)。式(Ⅶ)的中间体是新颖的,因此构成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

    制备式(Ⅰ)化合物的中间体可通过使用或采用已知方法而制得。

    式(Ⅱ)化合物的制备可以通过将式(Ⅵ)化合物与原甲酸三烷基酯如原甲酸三乙酯或二烷基甲酰胺二烷基乙缩醛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缩醛进行反应。

    与原甲酸三烷基酯的反应可在乙酸酐的存在下在该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下进行,与二烷基甲酰胺二烷基乙缩醛的反应可任意地在惰性溶剂中在室温至该混合物的回流温度间的温度下进行。

    式(Ⅶ)化合物可通过式(Ⅷ)化合物与式(Ⅸ)的苯甲酰氯反应而制得:

    该反应通常在有机碱如三乙胺在惰性溶剂中如甲苯或二氯甲烷在-20℃至室温的温度下进行。

    式(Ⅴ)的化合物可通过将式(Ⅹ)的相应的乙炔经金属化而制得:

    接着将由此得到的金属盐与式(Ⅸ)的苯甲酰氯反应。金属化的进行通常是使用正丁基锂,在惰性溶剂中如醚或四氢呋喃,温度为-78-0℃。随后与苯甲酰氯的反应在相同的溶剂中在-78℃至室温的温度下进行。

    式(Ⅵ)化合物可通过式(Ⅺ)的酰氯与式(Ⅺ)化合物的金属盐反应制得:

    其中R1定义如上,得式(Ⅻ)化合物:

    其中R1、R2、R3、X和n定义如上,将其进一步脱羧得式(Ⅵ)化合物。通常,制备式(Ⅻ)化合物的反应在一溶剂中如低级醇,较好的是甲醇,存在有一金属,较好的是镁,而进行的。也可以通过使用式(Ⅺ)化合物的预先制备的金属盐进行反应。脱羧反应通常是通过在一催化剂存在下,如对甲苯磺酸或三氟乙酸,在一惰性溶剂中如甲苯或1,2-二氯乙烷,将式(Ⅻ)化合物回流。

    式(Ⅶ)化合物可通过上述制备式(Ⅰ)化合物的方法制备,其中R、R1、R2和n定义如上,且-XR3基团由A基团替代。

    式(Ⅸ)的酰氯的制备可通过将式(ⅩⅢ)的苯甲酸:

    与一氯化试剂反应,如亚硫酰氯,在该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下进行。在有些情况下,苯甲酰氯也可通过将苯甲酸与草酸氯在溶剂如1,2-二氯乙烷中在室温至回流温度的温度下反应而制得。

    式(ⅩⅢ)的一些苯甲酸类是新颖的而构成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式(ⅩⅢ)的化合物,其中R2表示氯、溴或碘原子或选自硝基、三氟甲基、甲基、三氟甲氧基、-SMe、-SOME、-SO2Me和-N(R8)SO2R7的基团;R7表示含有多达三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基团、苯基或苄基;R8表示含有多达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甲氧基或苯基;且q表示2,这些化合物是较好的。

    式(ⅩⅢ)化合物,其中R3表示-SO2R7,可通过式(ⅩⅣ)的相应的酯水解而制得:

    其中R1a是烷基基团,X是-NR8。该反应通过在碱的存在下(如NaOH或LiOH)在溶剂如含水醇(如乙醇)中在室温至回流温度的温度下进行。

    式(ⅩⅣ)的酯类,其中R8不是氢,其制备可以通过在碱的存在下将式(ⅩⅣ)的化合物,其中R8定义如上排除氢,且L1是离去基团。该反应对制备R8是烷基式(ⅩⅣ)的酯通常是特别有用的。通常L1是卤素(较好的是碘)或-OH且碱是K2CO3。反应在室温至回流温度的温度下在惰性溶剂中(较好的是丙酮)进行。

    式(ⅩⅣ)的酯,其中R8与R1a相同,其制备也可能通过将式(ⅩⅢ)化合物,其中R3是SO2R7,R8是氢,与式R1a-L1化合物反应,如上述反应中所述。当L是-OH,可任意地使用亚硫酰氯与R1a-OH的混合物。

    式(ⅩⅣ)的酯,其中R8是氢,其制备也可通过将式(ⅩⅢ)的化合物,其中R8是氢,与式R1a-OH的化合物反应。该反应在强酸(较好的是浓H2SO4)存在下,任意地使用醇或式R1a-OH为溶剂,在室温至回流温度的温度下进行。

    式(ⅩⅢ)的化合物,其中R3表示-SO2R7且X是-NH,其制备也可通过使用碱使式(ⅩⅤ)化合物的水解:

    其中Z1是氢或-SO2R7,R1b是烷基或氢并且至少一个R1b和Z1不是氢。较好地,使用NaOH或LiOH的,反应在一溶剂如含水乙醇中在室温至回流温度的温度下进行。

    化合物(ⅩⅤ),其中Z1是氢且R1b是烷基,其制备可通过式(ⅩⅤ)化合物的水解,其中Z1是-SO2R7,按照上述自式(ⅩⅤ)化合物制备式(ⅩⅢ)化合物的相同方法,其中反应时间需在缩短的情况下进行(以防止-CO2R1b酯基团的水解)。

    式(ⅩⅤ)化合物,其中Z1是氢,其制备可通过使用式R7SO2Cl的化合物在碱的存在下与式(ⅩⅥ)苯胺的磺化作用:

    使用的较好的碱是三乙胺,反应在惰性溶剂中(如二氯甲烷或乙腈)在0℃至回流温度的温度下进行。式(ⅩⅤ)化合物,其中Z1是-SO2R7,也可按此方法制备,使用过量的式R7SO2Cl化合物。

    式(ⅩⅢ)化合物,其中-XR3基团在酸基的邻位且R3是-SO2R7,其制备可通过将式(ⅩⅦ)化合物:

    其中X2是氢或较好的是溴或碘,在强碱的存在下与式R8NHSO2R7化合物反应。通常,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如Cu(Ⅰ)Cl或较好的是Cu(Ⅰ)Br或Cu(Ⅰ)Ⅰ,在一惰性溶剂如二噁烷或甲苯中进行。较好的强碱是氢化钠,反应温度在500℃至回流温度间。

    式(ⅩⅢ)化合物,其中XR3基团在酸基的邻位,R3是-SO2R7且n为零,其制备可通过将式(ⅩⅧ)的盐:

    在强碱和一种催化剂(如乙酸铜)的存在下与式R8NHSO2R7化合物反应。典型地,该反应在惰性溶剂中,较好的是二甲氧乙烷中进行,按R.A.Scherrer和H.R.Beatty(J.Org.Chem.,Vol.45,p2127,1980)所述的方法进行。

    式(Ⅲ)、(Ⅴ)、(Ⅷ)、(Ⅹ)、(Ⅺ)、(Ⅺ)、(ⅩⅤ)、(ⅩⅥ)、(ⅩⅦ)和(ⅩⅧ)的中间体是已知的或可使用或采用已知方法而制备。

    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式(Ⅰ)的一些化合物可通过式(Ⅰ)的其它化合物相互转化(interversion)制得,这些相互转化方法仍构成了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这些相互转化的实例在后文中说明。

    按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其中p是1或2且/或q是2的化合物可由相应的p是0或1且/或q是0的化合物中的硫原子的氧化制得。硫原子的氧化通常使用例如3-氯代过氧苯甲酸在惰性溶剂如二氯中烷中在-40℃至室温的温度下进行。

    下列实施例阐明式(Ⅰ)化合物的制备,而参考实施例阐明本发明的中间体的制备。在本说明书中,b.p.表示沸点;m.p.表示熔点;cPr表示环丙基。

    实施例1

    将盐酸羟胺(0.53g)加入溶于乙醇的1-[2-氯-4-(甲基磺酰氨基)苯基]-3-环丙基-2-乙氧亚甲基丙烷-1,3-二酮(2.8g)的搅拌溶液中。然后在10分钟内分批添加乙酸钠(0.63g)。混合物接着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再加入盐酸羟胺(0.2g)和乙酸钠(0.24g),继续搅拌半小时。加水,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的有机萃取物用水洗,干燥,将溶剂蒸发掉。粗产品用柱色谱层析纯化,得到4-[2-氯-4-(甲基磺酰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化合物1),为白色固体,1.66g,m.p.122.8-124.5℃。

    通过类似的方式,制备下列式Ⅰ化合物:

    化合物名称m.p/NMR2.4-〔4-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128.3-130.8℃3.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110.8-113.8℃11.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噁唑;(a)21.4-〔3-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b)22.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异噁唑;(c)23.4-〔5-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基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111-113℃

    (a)NMR(CDCl3):1.2-1.5(m,4H),2.65(m,1H),2.95(s,3H),3.3(s,3H),7.6(dd,1H),7.75(m,2H),8.2(s,1H).

    (b)NMR(CDCl3);1.15(m,2H),1.25(m,2H),2.6(m,1H),2.9(s,3H),3.3(s,3H),7.35(m,2H),8.15(s,1H).

    (c)NMR(CDCl3):1.15(m,2H),1.25(m,2H),2.6(m,1H),2.9(s,3H),3.2(s,3H),7.2(m,2H),7.5(d,1H),8.1(s,1H).

    实施例2

    将盐酸羟胺(0.76g)加入溶于乙醇的1-[4-氯-2-(N-乙基-N-甲磺酰氨基)苯基]-3-环丙基-2-二甲基氨基亚甲基丙烷-1,3-二酮(3.83g)的混合物中。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蒸干。残留物溶于二氯甲烷,用水洗,干燥(MgSO4)并过滤。滤液蒸干,残余物用色谱层析法(用环己烷,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洗脱)纯化。产物用醚和己烷的混合物共研,过滤,得到4-[4-氯-2-(N-乙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酰基]-5-环丙基异噁唑(化合物4,0.81g),为白色固体,m.p.114-115.8℃。

    通过相似的方式,从适当的经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式(Ⅰ)化合物。

    化合物RR1X-R3(R2)nm.p.(℃)NMR5HcPr2-N(Me)SO2Me4-NO2113-1156HcPr4-N(Me)SO2Me2-NO2116-1177HcPr2-N(Me)SO2Me4-Me120-1228HcPr2-N(nPr)SO2Me4-Cl127-1289HcPr2-N(Et)SO2Me4-SO2Me171-17210HcPr2-N(Me)SO2Me3,4-Cl2153-154

    LL化合物RR1X-R3(R2)nm.p.(℃)NMR12HcPr2-N(Ph)SO2Me-114-11513HcPr2-N(Me)SO2Me4-Br128-13014HcPr2-N(Me)SO2Me4-SO2Me130-13216HcPr2-N(Me)SO2Et4-Cl77.5-78.517HcPr2-N(Me)SO2Me4-N(Me)SO2Me74-7618HcPr2-N(Me)SO2Me4-F154-15519HcPr4-N(Me)SO2Me2-Br84-8520HcPr4-N(Me)SO2Me2-Cl92.4-94.224HcPr4-N(Me)SO2Me2-F103-10425HcPr2-N(Me)SO2Me3,4-二氟134-13626HcPr2-N(Me)SO2Me4,5-二氟140-14327HcPr2-N(Me)SO2Me4-I128-12928HcPr2-N(iBu)SO2Me4-Cl118-118.529HcPr2-N(Me)SO2nPr4-Cl112-11330HcPr2-N(Me)SO2Ph4-Cl(a)31HcPr2-N(Me)SO2Bz4-Cl(b)32HcPr2-N(Me)SO2iPr4-Cl130-13233HcPr2-N(OMe)SO2Me4-Cl85-87

    注意:Ph为苯基;Bz为苄基。

    (a)NMR(CDCl3)1.15(m,2H),1.3(m,2H),2.65(m,1H).3.15(s,3H),6.8(d,1H),7,48(m,7H),8.1(s,1H).

    (b)NMR(CDCl3)1.15(m,2H),1.3(m,2H),2.6(m,1H).3.1(s,3H),4.25(s,2H),6.9(d,1H),7.3(m,7H),8.15(s,1H).

    实施例3

    1-[4-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3.8g)和镁镟胚(0.3g)在室温下,于无水甲醇中搅拌。反应通过加入CCl4(3ml)而引发,得到的溶液在室温下再搅拌0.5小时并蒸干。加入甲苯,溶液再次蒸干,得到棕色固体,将其搅拌悬浮于干乙腈中。加热悬浮液至65℃,滴加在干乙腈中的氯代肟基乙酸乙酯(2.6g)溶液达一小时。得到的悬浮液65℃再搅拌2小时,冷却至约40℃。搅拌加入稀盐酸(2N),分离得到的各层,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有机相,用盐水洗,干燥(Na2SO4)并蒸发,得到橙色油状物。再从乙醚中结晶,得到5-环丙基-4-[4-氯-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酰基]异噁唑-3-甲酸乙酯(化合物15,2.8g),为米色固体,m.p.134-135.6℃。

    按相似的方法,制备5-环丙基-4-[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异噁唑-3-甲酸乙酯,即化合物34,m.p.98-99.5℃。

    参考实施例1

    溶于乙酸酐中的3-环丙基-1-[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基]丙烷-1,3-二酮(4.21g)和三乙基原甲酸酯(3.44g)溶液,在回流温度下搅拌3.5小时,接着在室温下过夜。多余的溶剂用蒸发除去,残留的痕量溶剂通过与甲苯一起共沸蒸发除去,得到3-环丙基-2-乙氧基亚甲基-1-[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基]丙烷-1,3-二酮,为棕色油状物(49g)。

    按相似的方法,从相应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参考实施例2

    将溶于二氯甲烷的1-[4-氯-2-(N-乙基-N-甲磺酰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3,5g)和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缩醛(dimethylformamide  dimethyl  acetal)(1.5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并加热回流3天。冷却后,蒸干混合物,得到1-[4-氯代-2-(N-乙基-N-甲磺酰氨基苯基]-3-环丙基-2-二甲基氨基亚甲基丙烷-1,3-二酮(3.83g),为橙色胶状物,没有再纯化。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参考实施例3

    将甲醇中的镁(0.47g)悬浮液经温和加热,以引发反应,然后回流下加热,直至所有的镁都溶解。微冷却后,加入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2.39g)。搅拌混合物,并在回流下加热25分钟,再蒸干。将其溶于甲苯,然后再次蒸干。残余物再溶于甲苯并加入2-氯-4-(甲磺酰氨基)苯甲酰氯(3.2g)。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加入盐酸(2M)并搅拌混合物。分离各层,干燥有机层(用MgSO4)并过滤。蒸发滤液。得到2-[2-氯-4-(甲磺酰氨基)苯甲酰基]-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3.7g),为白色固体,m.p.137-140℃。

    将2-[2-氯-4-(甲磺酰氨基)苯甲酰基]-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2g)溶于甲苯,加入对-甲苯磺酸(0.2g)。搅拌混合物并在回流下加热0.5小时。冷却之,用水洗,干燥(MgSO4)和过滤。蒸干滤液,得到1-[2-氯-4-(甲磺酰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1.48g),为白色固体,m.p.119.9-121.6℃。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不经分离中间体酯而制备式(Ⅵ)的下列化合物:

    RX-R3(R2)nm.p.(℃)orNMRcPr2-N(Me)SO2Me4-Cl93.3-96.5cPr2-N(Me)SO2Me4-NO2-cPr2-N(Et)SO2Me4-ClacPr4-N(Me)SO2Me2-Cl-cPr4-N(Me)SO2Me2-NO2-cPr2-N(Me)SO2Me4-MebcPr2-N(nPr)SO2Me4-ClccPr2-N(Et)SO2Me4-SO2MedcPr2-N(Me)SO2Me3,4Cl2-cPr2-N(Ph)SO2MeecPr2-N(Me)SO2Me4-CF3-cPr2-N(Me)SO2Me4-N(Me)SO2MefcPr2-N(Me)SO2Et4-FgcPr4-N(Me)SO2Me2-Cl-cPr2-N(Me)SO2Me4-SO2MehcPr2-N(Me)SO2Me3-Cl-4-OCF3icPr2-N(Me)SO2Me4-OCF3jcPr2-N(Me)SO2Me5-ClkcPr2-N(Me)SO2Me4,5-F2104-105cPr2-N(Me)SO2Me4-I131.5-134cPr2-N(Me)SO2Me-110-113

    注意

    a NMR(CDCl3)0.9-1.4(m,7H)1.7-1.9(m,1H),3.0(s,3H)

    3.65(q,2H)6.1(s,1H)7.4(m,2H)7.55(d,1H)16.0-16.3(bs,1H).

    b NMR(CDCl3)0.9-1.1(m,2H)1.15-1.25(m,2H)1.7-1.85(m,1H)2.35(s,3H)2.95(s,3H)3.25(s,3H)6.1(s,1H)7.15(d,1H)7.2(s,1H)7.5(d,1H)16.1-16.3(bs,1H).

    c NMR(CDCl3)0.9(t,3H)1.05(m,2H)1.25(m,2H)1.45-11.65(m,4H)1.78(m,1H)3.03(s,3H)6.15(s,1H)7.38-7.48(m,2H)7.57(dd,1H)16.12(0.5H,bs).

    d NMR(CDCl3)1.0-1.3(m,7H)1.79(m,1H)3.00(s,3H)3.06(s,3H)6.15(s,1H)7.78(d,1H)7.98(m,2H).

    e NMR(CDCl3)0.88(m,2H)1.06(m,2H)1.58(m,1H)3.0(s,3H)5.82(s,1H)7.0-7.6(m,9H).

    f NMR(CDCl3)1.05(m,2H)1,23(m,2H)1.78(m,1H)2.9(s,3H)2.98(s,3H)3.28(s,3H)3.33(s,3H)6.15(s,1H)7.43(dd,1H)7.5(d,1H)7.66(d,1H).

    g NMR(CDCl3)1.0(m,2H)1.18(m,2H)1.72(m,1H)2.96(s,3H)3.2(s,3H)6.07(s,1H)7.0-7.2(m,2H)16.1(bs,0.5H).

    h NMR(CDCl3)1.0(m,2H)1.18(m,2H)1.72(m,1H)2.9(s,3H)3.05(s,3H)3.24(s,3H)6.07(s,2H)7.71(d,1H)7.9(m,1H)7.97(d,1H).

    i NMR(CDCl3)0.9(m,2H)1.1(m,2H)1.65(m,1H)2.9(s,3H)3.25(s,3H)6.0(s,1H)7.35(m,1H)7.45(d,1H)16.0(brs,1H).

    j NMR(CDCl3)1.0(m,2H)1.2(m,1H)1.7(m,1H)3.0(s,3H)3.25(s,3H)6.05(s,1H)7.25(m,2H)7.6(d,1H)16.0(s,1H).

    k NMR(CDCl3)0.9(m,2H)1.1(m,2H)1.65(m,1H)2.9(s,3H)3.2(s,3H)6.0(s,1H)7.35(m,2H)7.5(d,1H)16.0(brs,1H).

    参考实施例4

    对于下列式(Ⅵ)的二酮,可以用另一种脱羧反应方法,相应的2-芳酰基-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如上一样制备。将2-[4-氯-2-(N-乙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酰基]-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溶于1,2-二氯乙烷。搅拌溶液并在搅拌下加入三氟乙酸(1.5当量)。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蒸干。残余物用柱色层析法(乙酸乙酯/环己烷/二氯甲烷),纯化,得到1-[4-氯-2-(N-乙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6,79g),为红色油状物,NMR(CDCl3)1.05(m,2H),1.2(m,2H),1.41(t,3H),1.77(m,1H),3.16(q,2H),3.28(s,3H),6.1(s,1H),7.4(dd,1H),7.47(d,1H),7.65(d,1H),16.05(bs,0.5H).

    通过相似的方法,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上述式(Ⅵ)的下列化合物:

    1-[4-溴-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m.p.120-122℃;

    1-[2-溴-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NMR(CDCl3)1.03(m,2H),1.23(m,2H),1.77(m,1H),2.9(s,3H),3.37(s,3H),6.08(s,1H),7.45(dd,1H),7.58(d,1H),7.67(d,1H),15.87(bs,0.5H);

    1-环丙基-3-[2-氟-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丙烷-1,3-二酮,为黄色固体(以甲苯代替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

    1-环丙基-3-[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基]-丙烷-1,3-二酮,为棕色胶状物(用二氯甲烷替代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

    1-[4-氯-2-(N-甲基-N-丙基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

    苯甲酰氯的制备是通过将适当取代的苯甲酸与亚硫酰氯一起加热。过量的亚硫酰氯通过蒸气去除。这样得到的苯甲酰氯可以不经过再一步的纯化便可使用。在某些情况下,苯甲酰氯的制备是通过苯甲酰与草酰氯在1,2-二氯乙烷中于室温下的反应。在真空下蒸发溶剂得到相应的苯甲酰氯。

    参考实施例5

    将2N  NaOH溶液(20ml)加入搅拌的4-氯-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2.75g)的甲醇溶液。混合物在回流下搅拌0.5小时。冷却后,混合物用2N  HCl酸化,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有机萃取液,干燥,蒸发,得到4-氯-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为白色固体(2.45g),m.p.161-164℃。

    按相似的方式,制备下列化合物:

    2-(N-甲基-N-甲磺酰氨基)-4-硝基苯甲酸,NMR(DMSO-d6)3.1(s,3H),3.3(s,3H),7.95(d,1H),8.3(d,1H),8.4(s,1H),13.3-13.8(bs,1H);

    4-氯-2-(N-乙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m.p.148-151℃;

    2-氯-4-(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m.p.152-153℃;

    4-(N-甲基-N-甲磺酰氨基)-2-硝基苯甲酸,m.p.177-178.6℃;

    4-甲基-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m.p.185-187℃;

    4-氯-2-(N-甲磺酰基-N-丙基)氨基苯甲酸,m.p.133-135℃;

    3,4-二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18-119.4℃;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m.p.157-160℃;

    4-溴-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81-182℃;

    4-氯-2-(N-乙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酸,m.p.132-134℃;

    2-溴-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53.5-155.5℃;

    2,4-双(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NMR(CDCl3);2.8(s3,H),2.9(s,3H),3.23(s,3H),3.3(s,3H),7.4(dd,1H),7.48(d,1H),8.03(d,1H).

    4-氟-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NMR(CDCl3);3.06(s,3H),3.28(s,3H),7.1-7.3(m,sH),8.1(m,1H);

    2-氟-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89-191℃;

    3,4-二氟-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59.5-161℃;

    3-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NMR(CDCl3)3.0(s,3H),3.3(s,3H),6.7(brs,1H),7.4(ml,H),8.0(d,1H);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m.p.138.5-141℃;

    5-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NMR(DMSOd6)3.0(s,3H),3.2(s,3H),7.6(d,1H),7.65(m,1H),7.75(m,1H).

    4-氯-2-(N-异丁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58-159℃;

    4-氯-2-(N-甲基-N-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43.5-144.5℃;

    4-氯-2-(N-甲基-N-苯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80-181℃;

    4-氯-2-(N-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酸,m.p.180-185℃;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46-149℃。

    参考实施例6

    将K2CO3(12.5g)加入至搅拌的4-氯-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7.5g)的丙酮溶液中。将混合物搅拌15分钟,并加入CH3I(8.0g)。得到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并放置过夜。蒸干混合物,残余物溶剂于乙酸乙酯,用NaOH(2M)溶液和水洗涤,干燥(无水MgSO4)并过滤。蒸干滤液得到4-氯-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4.9g),为白色固体,m.p.73-75℃。

    通过相似的方法,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2-氯-4-(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NMR(DMSO-d6);3.05(s,3H),3.35(s,3H),3.85(s,3H),7.5(d,1H),7.6(s,1H),7.85(d,1H);

    2-(N-甲基-N-甲磺酰氨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NMR(DMSO-d6)3.05(s,3H),3.25(s,3H),3.8(s,3H),8.0(d,1H),8.3(d,1H),8.4(s,1H).

    4-氯-2-(N-乙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乙酯,NMR(CDCl3)1.1(t,3H)1.35(t,3H)2.9(s,3H)3.65(q,2H)4.3(q,2H)7.3(d,1H),7.35(s,1H),7.8(d,1H);

    3,4-二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乙酯,NMR(CDCl3);2.95(s,3H),3.28(s,3H),3.89(s,3H),7.5(d,1H),7.71(d,1H);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5(s,3H),3.3(s,3H),3.95(s,3H),7.25(m,2H),8.0(d,1H);

    5-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甲酸甲酯,m.p.91-93℃;

    4-氯-2-(N-异丁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m.p.89-90℃,用异丁基碘取代CH3I;

    4-氯-2-(N-甲基-N-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橙色油状物;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m.p.60-62℃。

    参考实施例7

    将CH3Ⅰ(22ml)加入至搅拌的4-甲基-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8.0g)和无水K2CO3溶于乙酮中的悬浮液,混合物经搅拌并在回流下加热过夜。混合物经冷却和过滤,蒸干滤液。残留物溶于CH2Cl2中,用NaHCO3水溶液和水洗涤,干燥(MgSO4)并过滤。蒸干滤液,得到4-甲基-2-(N-甲基-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8.36g)为奶油色固体,m.p.100-103℃。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4-(N-甲基-N-甲磺酰氨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5(s,3H),3.4(s,3H),3.9(s,3H),7.7(d,1H),7.75(d,1H),7.85(s,1H);

    4-氯-2-(N-甲磺酰基-N-丙基氨基)苯甲酸丙酯,m.p.81-83℃;

    2-(N-乙基-N-甲磺酰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乙酯,m.p.108.6-109.4℃;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3(s,3H),3.3(s,3H),3.9(s,3H),7.65(m,2H),8.0(dd,1H);

    4-溴-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5(s,3H),3.23(s,3H),3.83(s,3H),7.5(dd,1H),7.58(d,1H),7.75(d,1H);

    4-氯-2-(N-乙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

    2-溴-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s,3H),3.38(s,3H),3.93(s,3H),7.46(dd,1H),7.68(d,1H),7.87(d,1H);

    2,4-双(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s,3H),2.96(s,3H),3.23(s,3H),3.79(s,3H),3.87(s,3H),7.42(dd,1H),7.48(d,1H),7.95(d,1H);

    4-氟-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7(s,3H),3.23(s,3H),3.87(s,3H),7.06-7.24(m,2H),7.96(m,1H).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甲酯,NMR(丙酮-d6);3.02(s,3H),3.22(s,3H),3.35(s,3H),3.9(s,3H),8.06(m,2H),8.17(m,1H);

    2-氟-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橙色油状物,NMR(CDCl3)2.89(s,3H),3.34(s,3H),3.91(s,3H),7.1(m,2H),7.93(t,1H);

    3,4-二氟-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橙色固体,NMR(CDCl3)3.01(s,3H),3.3(s,3H),3.91(s,3H),7.24(q,1H),7.73(m,1H);

    4-氯-2-(N-甲基-N-苯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白色固体,m.p.100-107℃;

    4-氯-2-(N-甲基-N-苄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奶油色固体,m.p.89-91℃;

    参考实施例8

    将甲磺酰氯(6.3g)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搅拌的,冷却的(0-5℃)2-氨基-4-氯苯甲酸甲酯(9.5g)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三乙基胺(7.1g),接着混合物在0-5℃搅拌10分钟,在室温下搅拌0.5小时。

    混合物用2N  HCl稀释。分离有机相,用水洗涤,干燥且蒸干。粗产物用柱色谱层析纯化,得到4-氯-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为白色固体(3.6g),m.p.125.5-128.1℃;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N,N-双-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橙色胶状物,NMR(CDCl3)2.57(s,3H),3.2(s,3H),3.2(s,3H),3.4(s,6H),3.94(s,3H),7.4(m,1H),7.5(m,1H),7.97(d,1H);

    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m.p.88-90℃。

    参考实施例9

    将浓H2SO4(20ml)加入至2-氯-4-(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10.3g)的甲醇悬浮液中,搅拌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22小时。冷却,蒸干,用水稀释,用乙酸乙酯萃取,用NaHCO3水溶液和水洗涤,干燥(MgSO4),过滤。蒸干滤液得到2-氯-4-(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10.0g),为灰白色固体,NMR(DMSO-d6)3.15(s,3H),3.85(s,3H),7.2(d,1H),7.3(s,1H),7.85(d,1H),10.5(s,1H).

    按相似的方法,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2-(N-甲磺酰氨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3.15(s,3H)4.0(s,3H)7.9(d,1H),8.25(d,1H)8.5(s,1H)10.65(s,1H);

    3,4-二氯-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5(s,3H),3.28(s,3H),3.89(s,3H),7.5(d,1H),7.71(d,1H);

    2-氯-4-(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DMSO-d6)3.0(s,3H),3.35(s,3H),3.82(s,3H),7.5(dd,1H),7.63(d,1H),7.87(d,1H);

    2-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m.p.60-62℃;

    2-氨基-4-甲基苯甲酸甲酯,m.p.41-43℃;

    4-溴-2-硝基苯甲酸甲酯,m.p.41-43℃;

    2-溴-4-硝基苯甲酸甲酯,m.p.83-85℃;

    2-氨基-3,4-二氟苯甲酸甲酯,NMR(CDCl3);3.9(s,3H),6.4(bs,2H),6.7-7.7(m,2H).

    2-氨基-3,4-二氟苯甲酸甲酯。

    参考实施例10

    将2-氯-4-(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和2-氯-4-[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3.6g)溶于NaOH(2M)水溶液和甲醇的混合物中经搅拌,在回流下加热0.5小时。冷却,用蒸发去除甲醇。水溶性残余物经酸化,产物经过滤,得到2-氯-4-(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3.4g),为白色固体,m.p.256-258℃。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2-(N-甲磺酰氨基)-4-硝基苯甲酸,NMR(DMSO-d6)3.3(s,3H),7.9(d,1H),8.2(d,1H),8.35(s,3H),10.5-11.1(bs,1H);

    N-(甲磺酰基)苯胺,以[N,N-(双)甲磺酰基]苯胺为原料。

    参考实施例11

    将NaOH(11.0g)水溶液加入至4-甲基-2-[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甲基-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23.26g)溶于甲醇的混合溶液中,得到的悬浮液在回流下加热1小时。冷却,用蒸发去除甲醇。酸化水溶液,过滤得到的固体,得到4-甲基-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16.42g),为奶油色固体,m.p.202-205℃。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4-(N-甲磺酰氨基)-2-硝基苯甲酸,NMR(DMSO-d6)3.2(s,3H),7.5(d,1H)7.6(s,3H),7.9(d,1H),10.8(s,1H),13.3-14.1(bs,1H).

    4-溴-2-(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78-186℃;

    4-氯-2-(N-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77-179℃;

    2-溴-4-(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244-245℃;

    4-氯-2-(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NMR(DMSO-d6)3.33(s,3H),7.0(m,1H),7.36(dd,1H),8.08(m,1H),10.92(brs,0.5H);

    2-氯-4-(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NMR(DMSO-d6)3.1(s,3H),7.24(dd,1H),7.29(d,1H),7.85(d,1H),10.38(brs,1H),13.08(bs,1H).

    参考实施例12

    将甲磺酰氯(5.72g)加入至经搅拌的,冷却的(0℃)4-氨基-2-氯苯甲酸(6.9g)和三乙胺(13.1g)溶于乙腈的混合物中。混合物接着在室温下搅拌3.5小时。加入三乙胺(4g),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0℃,再加入甲磺酰氯(3.8g)。混合物在室温下再搅拌1小时。过滤混合物,蒸干滤液。残余物溶于2N  NaOH溶液,并用乙醚洗涤。用2N  HCl将水溶液酸化至pH2-3,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蒸发有机萃取物。残余物与乙醚一起共研,得到2-氯-4-(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和2-氯-4-[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的混合物。

    参考实施例13

    将甲磺酰氯(12.2ml)加入经搅拌的,冷却的2-氨基-4-甲基苯甲酸甲酯(10.3g)和三乙胺(19.5m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同时将温度维持在0℃之下。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加入HCl(2M),分离各层。有机层用水洗,干燥(MgSO4)并过滤,蒸干滤液,得到4-甲基-2-[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4-甲基-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混合物(18.26g),为黄色固体,没有进一步纯化。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4-[N,N-双(甲磺酰基)氨基]-2-硝基苯甲酸;

    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甲酯;

    N,N-双(甲磺酰基)苯胺,m.p.172-177.6℃;

    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m.p.159-163℃;

    4-溴-2-[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m.p.221-225℃;

    4-氯-2-(N-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

    4-氯-2-[N,N-双(乙磺酰基)氨基]氨基苯甲酸甲酯;

    2-溴-4-[N,N-双(甲磺酰基)氨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

    2-溴-4-(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2.97(s,3H),3.32(s,3H),3.38(s,6H),3.92(s,3H),7.43(dd,1H),7.52(d,1H),7.98(d,1H);

    4-氟-2-[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3.5(s,6H),3.95(s,3H),7.16(dd,1H),7.27(m,1H),8.06(m,1H);

    2-氯-4-[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NMR(CDCl3);3.43(s,6H),3.92(s,3H),7.33(dd,1H),7.47(d,1H),7.9(d,1H);

    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甲酯,m.p.207.4-211.2℃;

    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为黄色固体,NMR(CDCl3)3.5(s,6H),4.0(s,3H),8.18(d,1H),8.26(m,1H),8.39(m,1H);

    2-氟-4-[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白色固体,NMR(CDCl3)3.42(s,6H),3.95(s,3H),7.21(m,2H),8.04(t,1H);

    3,4-二氟-2-[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固体,NMR(CDCl3)3.42(s,6H),3.87(s,3H),7.3(q,1H),7.79(m,1H);

    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甲酯,为橙色油状物;

    2-(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

    5-氯-2-(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和5-氯-2-[N,N-双(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m.p.136-138℃;

    4-氯-2-[N,N-双(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棕色油状物;

    4-氯-2-[N,N-双(苯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为奶油色固体,m.p.156.5-158℃;

    2-[N,N-双(苄磺酰基)氨基]-4-氯苯甲酸甲酯,为棕色固体。

    参考实施例14

    在室温下搅拌2-(N-乙基-N-甲磺酰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乙酯(11.4g)和LiOH单水合物(1.37g)的乙醇(50%)水溶液混合物19小时。接着用浓HCl酸化混合物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后的有机萃取液经干燥(MgSO4)过滤,蒸发,得到2-(N-乙基-N-甲磺酰氨基)-4-甲磺酰苯甲酸,为棕色固体(9.48g),NMR(丙酮-d6);1.15(t,3H),2.98(s,3H),3.22(s,3H),3.85(q,2H),8.0-8.25(m,3H).

    按相似的方法,制备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m.p.199-200℃。

    参考实施例15

    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甲酯(22.9g)和LiOH·H2O(7.5g)的甲醇(50%)水溶液的悬浮液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得到的溶液用浓HCl酸化,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的有机萃取液经干燥(MgSO4),过滤,蒸发,得到2-甲磺酰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为米色固体,NMR(丙酮d6);3.1(2s,6H),7.57(dd,1H),8.15(d,1H),8.23(d,1H).

    按相似的方法,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2-(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基苯甲酸,为橙色油;

    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4-(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为橙色油固体;

    2-(N-甲磺酰基)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

    用NaOH替代LiOH,制备下列化合物:

    2-(N-甲磺酰基)氨基-4-硝基苯甲酸,为橙色固体;

    2-氟-4-(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为棕色固体,NMR(DMSO)3.26(s,3H),7.04(m,2H),7.85(t,1H),10.5(s,1H),13.0(s,1H);

    3,4-二氟-2-(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为棕色固体;

    4-氯-2-(N-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59-160℃;

    4-氯-2-(N-苯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86.5-189℃;

    4-氯-2-(N-苄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81-185℃。

    参考实施例16

    将浓HCl(90ml)加入经搅拌的,处于-5℃(冰/盐浴)的2-硝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甲酯(25g)的甲醇悬浮液中。将冷浴移去,并在20分钟内分批加入铁粉(17.5g)。得到的放热用冷却浴控制,从而使温度不超过50℃。在冷却15分钟之后,将冰浴移去,使反应混合物达到室温。再继续搅拌3小时。将混合物置于冰上,然后用Na2CO3中和。加入二氯甲烷并过滤悬浮液。滤液再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后的有机萃取液经干燥(MgSO4),过滤并蒸发,得到粗产物,通过从乙酸乙酯/己烷中重结晶而纯化,得到2-氨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甲酯(4.5g),为黄色针状物,m.p.98.3-98.5℃。

    按相似的方式,从适当取代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2-氨基-4-溴苯甲酸甲酯,NMR(CDCl3);3.8(s,3H),5.72(bs,2H),6.7(dd,1H),6.79(d,1H),7.65(d,1H);

    4-氨基-2-溴苯甲酸甲酯,m.p.93-95℃。

    参考实施例17

    在100℃搅拌2-氨基-3,4-二氯苯甲酸甲酯(2.2g)和甲磺酰氯(2.86g)的混合物4小时。再加入一部份甲磺酰氯(2.86g),混合物在100℃搅拌过夜。将混合物倒入水中,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的有机萃取液用水洗,干燥(MgSO4)并蒸发,得到棕色油状物,从环己烷/乙酸乙酯中重结晶得到3,4-二氯-2-(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为淡棕色晶体(1.4g),m.p.100-102℃。

    参考实施例18

    在惰性气氛下于室温将N-(甲磺酰基)苯胺(4.55克)的二甲氧基乙烷溶液加入搅拌的氢化钠(80%油悬浮液,0.8g)的二甲氧基乙烷的悬浮液中。得到的白色乳化液在37℃搅拌30分钟。接着加入2-羧酸化二苯碘单水合物(10g)和乙酸铜(0.3g),悬浮液在回流下再搅拌24小时。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加水。通过加入2M NaOH使混合物碱化,然后通过“HYFLO”二氧化硅而过滤。滤液用浓HCl酸化,再用乙酸乙酯萃取。混合后的有机萃取液经干燥(MgSO4)和蒸发,得到2-(N-甲磺酰基-N-苯基)氨基苯甲酸。

    参考实施例19

    在水中的4-溴-2-硝基甲基(50g)悬浮液被加热至97℃。在4.5小时内加入高锰酸钾(240g)。得到的悬浮液在回流下加热过夜。乘热过滤混合物(通过“HYFLO”二氧化硅)。滤饼用沸水洗涤。冷却的滤液用乙醚洗涤,再用浓HCl酸化至pH1。得到的悬浮液在冰水中冷却,再过滤,干燥固体,得到4-溴-2-硝基苯甲酸(10.83g),为奶油色固体,m.p.164-167℃。

    参考实施例20

    在回流下搅拌2-(N-甲基-N-甲磺酰氨基)-4-硝基苯甲酸甲酯(2.88g),铁粉(5g)和CaCl2(0.5g)于乙醇中的悬浮液达2小时。乘热过滤悬浮液。用沸乙醇充分洗涤。混合后的滤液冷却至室温,再蒸干,得到4-氨基-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3g),为淡棕色固体,NMR(CDCl3);3.0(s,3H),3.21(s,3H),3.8(s,3H),3.6-4.15(bs,2H),6.6(dd,1H),6.7(d,1H),7.83(d,1H).

    参考实施例21

    在惰性气氛下干甲苯中搅拌的NaH(60%油悬浮物,1.0g),加入甲磺酰胺(0.8g)。在回流下加热1小时,冷却,加入2-溴-3-氯-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2.69g)。在沸腾停止后,加入溴化亚铜(0.72g),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8小时。再加入溴化亚铜(共1.42g),回流再继续12小时。冷却后,加入KHSO4,萃取混合物(乙酸乙酯),干燥(MgSO4)并蒸干,得到3-氯-2-(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为白色固体(4.14g)。它不经进一步的纯化,便依照下列程序用于下一步骤。

    在丙酮中搅拌回流加热产物(1.7g)和CH3I(3.68ml)和无水K2CO3(4.14g)达10小时。再加入CH3I(26ml),回流加热12小时。将溶剂真空蒸发,残余物在水和二氯甲烷中分配。有机层经干燥(MgSO4)并蒸发,得到3-氯-2-(N-甲基-N-甲磺酰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73g),为油状物,NMR(CDCl3)2.95(s,3H)3.25(s,3H)3.90(s,3H)7.35(m,1H),7.80(d,1H).

    参考实施例22

    在-78℃,于惰性气氛中,用正-丁基锂(15.1ml 2.5M的己烷溶液)处理干四氢呋喃中的3-氯-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4.15g)溶液。在该温度下搅拌过夜,加入1,2-二溴四氯乙烷(8.39g)的四氢呋喃溶液。30分钟后,使溶液温热至室温,再用2M HCl处理。混合物用醚萃取,醚溶液用NaHCO3溶液萃取,再用稀HCl酸化。溶液用醚萃取,并真空蒸发,得到2-溴-3-氯-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5.5g),为棕色固体,NMR(CDCl3)7.3(m,1H),7.8(d,1H).

    参考实施例23

    在-78℃,于惰性气氛中,用3-氯-4-三氟甲氧基-溴苯(2.96g)的二异丙基醚溶液处理正-丁基锂的干二异丙基醚溶液。10分钟后,加入过量CO2(小球形式),使混合物缓慢回升至室温。加入冰水取出有机层。水层用稀HCl酸化,萃取(醚),干燥(MgSO4)并蒸干,得到3-氯-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1.51g),为白色固体,m.p.110.5-111.5℃。

    参考实施例24

    将3-氯-4-三氟甲氧基苯胺(5.1g)的乙酸溶液搅拌,再用NaNO3(2.16g)的浓H2SO4溶液在18℃以下处理。在10℃搅拌1小时后,溶液被加入约40°-50°的溴化亚铜(7.7g)和HBr(24.5ml)的水混合溶液中。在50℃加热2小时使反应完成,加水并过滤混合物。用醚萃取滤液。用NaHCO3洗涤,干燥(MgSO4)并蒸发,得到3-氯-4-三氟甲氧基-溴苯(6.05g),为棕色油状物,NMR(CDCl3)7.10(m,1H),7.35(m,1H),7.55(d,1H)。

    按相似的方式,制备2-硝基-4-三氟甲氧基-溴苯,NMR(CDCl3)7.35(m,1H),7.75(m,1H),7.8(d,1H).

    参考实施例25

    将无水氯化锡(Ⅱ)(17.4g)的浓HCl溶液加入到3-氯-4-三氟甲氧基-硝基苯(5.2g)的乙醇溶液中,冷却维持温度低于30℃。在室温下2小时及50℃0.5小时之后,将混合物倒在水上,用NaOH溶液碱化,用醚萃取。萃取液用水洗,干燥(MgSO4)并真空蒸发,得到油状物(6.2g),用色谱法层析纯化(用二氯甲烷洗脱),得到3-氯-4-三氟甲氧基苯胺(4.1g),m.p.32-33℃,为黄色固体。

    参考实施例26

    在0℃下搅拌2-三氟甲氧基-5-硝基苯胺(8.61g)和浓HCl在水中的混合物,并用NaNO3(2.93g)的水溶液(7ml)处理。在0℃1小时之后,将溶液加入至搅拌的,温度低于25℃的氯化亚铜(4.4克)的水溶液和浓HCl的溶液中。搅拌过夜,混合物用水稀释,用醚萃取,萃取液经干燥(MgSO4)并蒸发,得油状物(8.7g)。它经用己烷/乙酸乙酯(98∶2)洗脱的色谱法层析法纯化,得到3-氯-4-三氟甲氧基-硝基苯(5.2g),为黄色固体,NMR(CDCl3)7.50(m,1H),8.20(m,1H),8.4(d,1H).

    参考实施例27

    KOH(4.71g)和5-硝基-2-三氟甲氧基N-乙酰苯胺在水和乙醇中的混合物经回流加热3,5小时,倒于冰上,得到的固体滤出并干燥。用色谱层析法(用己烷/乙酸乙酯洗脱)纯化,得到2-三氟甲氧基-5-硝基苯胺(9.8g),为黄色固体,m.p.90-91℃。

    参考实施例28

    在-10℃下将2-三氟甲氧基N-乙酰苯胺(31.6g)加入搅拌的浓H2SO4中。加入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物,维持在-5℃至-10℃。混合物在0℃搅拌4小时并倒于过量的冰上。滤得的固体溶于二氯甲烷,用水洗,干燥(MgSO4),并蒸发,得残余物。用色谱层析法纯化(用己烷/乙酸乙酯洗脱),得到5-硝基-2-三氟甲氧基N-乙酰苯胺(21.57g),m.p.129-130℃。

    参考实施例29

    将乙酰氯(66ml)加入2-三氟甲氧基苯胺(150g)和三乙胺溶于干二氯甲烷的搅拌溶液中(维持温度低于20℃)。在20℃搅拌3小时后,分别用稀HCl,NaCO3溶液及水洗涤,干燥(MgSO4)并蒸干。残余物以甲苯中重结晶,得到2-三氟甲氧基N-乙酰苯胺(113.4g),m.p.64-66.5℃。

    参考实施例30

    将6.7-二氟靛红(22.2g)加入至NaOH溶液(2N,185ml)。在40℃加入H2O2(30%,36ml)(20分钟内加入)。一小时后,加热混合物至65℃达0.5小时,冷却,倒于水上,用浓HCl酸化,得到的固体经过滤,用水洗,从乙酸乙酯/环己烷中重结晶,得到2-氨基-3,4-二氟苯甲酸(11.3g),为橙色固体,m.p.207-208℃。

    参考实施例31

    在65°-75℃下,于一小时内,将2,3-二氟-α-肟基-乙酰苯胺(36.8g)加入浓H2SO4和水的搅拌溶液中。接着在80℃搅拌20分钟后,冷却的混合物倒于过量冰水上。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水洗,干燥(MgSO4)并蒸干,得到棕色固体物。与沸环己烷共研,冷却后,得到6,7-二氟靛红(22.2g),m.p.164.5-167℃,为棕色固体。

    参考实施例32

    将水合三氟乙醛(38.9g)加入搅拌的Na2SO4(219g)水溶液。加入2.3-二氟苯胺(20g)在浓HCl(19.4ml)和水(117ml)的混合物中的溶液。在35分钟中加入盐酸羟胺(41.35g)的水溶液,混合物在95-100℃搅拌1小时。冷却后、过滤固体,用水洗,再用石油醚洗,并在干燥器中干燥,得到2,3-二氟-α-肟基N-乙酰苯胺(36.8g),m.p.124.5-125℃。

    参考实施例33

    在15-20℃下将NaOH(2.38g)水溶液加入至2-(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2-[N,N-双(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混合物(8.26g)的甲醇溶液。15分钟后,过滤固体,溶于乙酸乙酯,干燥(MgSO4)并真空蒸发,与己烷共研后,得到2-(N-甲磺酰基)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为棕色固体(4.15g),NMR(CDCl3)3.0(s,3H),3.9(s,3H)6.9(m,1H)7.55(m,1H),8.05(d,1H),10.5(brs,1H).

    按相似的方法,制备5-氯-2-(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甲酯,m.p.117-120℃。

    参考实施例34

    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0g)和5%位于活性炭(0.5g)上的钯的甲醇溶液在室温氢化20小时。过滤混合物,蒸发滤液,得到2-氨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8.35g),为棕色油状物,NMR(CDCl3)3.9(s,3H)5.9(brs,2H),6.55(m,2H),7.9(d,1H).

    参考实施例35

    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4.7g)和草酰氯(19.5ml)及含N,N-二甲基甲酰胺(2滴)的1,2-二氯乙烷(25ml)一起,于回流条件下加热2小时。蒸干溶剂,残余物溶于干二氯甲烷并加入至三乙胺的(2.08g)的干甲醇溶液。2天后,蒸去溶剂,残余物在二氯甲烷和NaHCO3溶液之中分配。有机相经干燥(MgSO4),蒸发,残余物用色谱层析法纯化(用二氯甲烷/己烷洗脱),得到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甲酯(4.9g)为黄色固体,NMR(CDCl3)3.9(s,3H)7.5(m,1H)7.75(brs,1H),7.85(d,1H).

    参考实施例36

    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腈(8.7g)和55%H2SO4溶液(46ml)的混合物在回流条件加热2小时,将混合物倒于冰上,用醚萃取。醚萃取物用水洗,再用NaOH溶液反萃取。再酸化此水萃取液,随后用醚萃取,得到的溶液经干燥(MgSO4)并蒸发,得到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甲酸(8.5g),为奶油色固体,NMR(d6DMSO)3.3(brs,1H),7.8(m,1H),8.05(d,1H),8.15(m,1H).

    参考实施例37

    用氰化亚铜(0.62g)处理2-硝基-4-三氟甲氧基-溴苯(2.0g)的N,N-二甲基甲酰胺(2ml)溶液,在150℃加热混合物1小时。加甲苯(10ml),在回流下维持混合物1小时。过滤混合物,蒸发滤液,得到暗黑色油状物,再用色谱法层析法纯化(用乙酸乙酯/己烷(1∶9)洗脱),得到2-硝基-4-三氟甲氧基苯腈(1.1g),为黄色固体,NMR(CDCl3)7.65(m,1H),8.0(d,1H),8.15(m,1H).

    参考实施例38

    搅拌干二恶烷中的NaH(4.6g),同时加入N-甲基甲磺酰胺(6.4g)。沸腾停止后,分批加入2-氯-4,5-二氟苯甲酸(10.0g),再加入氯化亚铜(1.7g),混合物回流过夜。蒸干后,加入HCl(2M,100ml),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干燥(MgSO4)萃取液,并蒸干。残余物溶于丙酮,过滤,蒸发滤液并与醚共研,得到4,5-二氟-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59-160.5℃。

    按相似的方式,制备下列化合物:

    4-碘-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74-175℃,得自2-氯-4-碘代苯甲酸;

    4-氯-2-(N-甲磺酰氨基)苯甲酸,m.p.188-192℃,得自2-溴-4-氯苯甲酸,采用溴化亚铜和甲磺酰胺和3个当量的NaH;

    4-氯-2-(N-甲基-N-异丙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78-180℃,得自2-溴-4-氯苯甲酸,与溴化亚铜和N-甲基-异丙磺酰胺;

    4-氯-2-(N-甲氧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甲酸,m.p.159-160℃,得自2-溴-4-氯苯甲酸,来用溴化亚铜和N-甲氧基-甲磺酰胺。

    参考实施例39

    在10℃将亚硫酰氯(21ml)加入至甲醇,搅拌溶液0.5小时,随后加入至4-氯-2-(甲磺酰氨基)苯甲酸(11.1g)。混合物在回流条件下加热2天,随后再加入亚硫酰氯(6ml),再回流2天,将溶剂蒸干,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用NaOH溶液(2N)洗,再用水洗,干燥(MgSO4),并蒸干,得到4-氯-2-(甲磺酰氨基)苯甲酸甲酯(3.85g),为奶油色固体,NMR(CDCl3)3.25(s,3H),3.9(s,3H),7.3(dd,1H),7.6(m,1H),7.95(d,1H),10.2(brs,1H).

    参考实施例40

    用4-氯-2-(N-甲基-N-苯磺酰基)氨基苯甲酰氯(3.19g)的甲苯(10ml)溶液处理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的镁盐溶液。室温下搅拌过夜,加入三氟乙酸(1.6ml),再搅拌混合物2小时。溶液用水洗,干燥(MgSO4),蒸干,残余物用色谱法层析纯化(二氯甲烷洗脱)。得到1-[4-氯-2-(N-甲基-N-苯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1.6g),为橙色油状物,NMR(CDCl3)1.0(m,2H),1.25(m,2H),2.15(m,1H),3.1(s,3H),5.25(s,2H),6.4(dd,1H),7.15-7.7(m,7H)(酮形式)。

    按相似的方式,制备下列化合物:

    1-[4-氯-2-(N-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为橙色胶状物,NMR(CDCl3)1.0(m,2H),1.2(m,2H),1.8(m,1H),3.2(s,3H),4.4(s,2H),4.4(s,2H),6.15(s,1H),6.85(dd,1H),7.45(m,7H),16.0(brs,1H),烯醇形式。

    1-[4-氯-2-(N-甲基-N-异丙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为橙色油状物;

    1-[4-氯-2-(N-甲氧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m.p.84-88℃;

    1-[4-氯-2-(N-异丁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3-环丙基丙烷-1,3-二酮,NMR(CDCl3)0.9(宽m,6H),1.05(m,2H),1.25(m,2H),1.8(,1H),2.1(宽m,1H),3.05(s,3H),3.38(宽m,2H),6.1(s,1H),7.32(m,2H),16.1(brs,1H),烯醇形式;

    1-环丙基-3-[3,4-二氟-2-(N-甲基-N-甲磺酰基)氨基]-苯基丙烷-1,3-二酮,为橙色油状物。

    参考实施例41

    在甲醇中搅拌镁(3.0g),加入CCl4(0.5ml)并在50℃加热混合物,直至金属溶解(1.5小时)。滴加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20.0g),并在回流条件加热混合物1小时。蒸去溶剂,加入甲苯,再蒸去,得到3-环丙基-3-氧代丙酸叔丁基酯镁盐(29.0g),为白色固体,m.p.>300℃,IRmax(C=0)1520,1540;(C-D)1350cm。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提供了一种控制杂草(即,不需要的草本)生长的方法,它包括施用除草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Ⅰ)的异噁唑衍生物。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常将异噁唑衍生物用以除草剂组合物的形式(即与可配伍的稀释剂载体和/或适用于除草剂组合物的表面活性剂),例子如下所述。

    式(Ⅰ)化合物通过芽前施用和/或芽后施用对双子叶(即阔叶)和单子叶(即禾本科)杂草显示出除草活性。术语“芽前施用”是指在乙酰基杂草发芽长出土壤表面以上之前给存在有杂草的种子或秧菌的土壤进行施用,“芽后施用”表示给长出土壤部分或暴露于空气部分的杂草进行施用。例如,式(Ⅰ)化合物可用来控制下列杂草的生长:

    宽叶杂草,例如,Abutilon  theophrasti,Amaranthusretroflexus,Bidens  pilosa,Chenopodium  album,Galium  aparine,Ipomoea  spp.例如Ipomoea  purpurea,Sesbania  exaltata,Sinapis  arvensis,Solanum  nigrum和Xanthium  strumarium,和

    禾本科杂草,例如Alopecurus  myosuroides,Avena  fatua,Digitaria  sanguinalis,Echinochloa  crus-galli,Sorghum  bicolor,Eleusine  indica和Setaria  spp,例如Setaria  faberii或Setaria  viridis,和

    莎草科,例如Cyperus  esculentus.

    所施用的式(Ⅰ)化合物的量视杂草性质、所用的组合物、施用时间、气候及土壤条件以及(当用来控制作物生长区域中杂草时)作物的性质。当施用于作物生长区域时,其施用率足以制杂草的生长而对作物基本无永久性的损伤。一般,考虑这些因素后,施用量为0.01-5kg活性物质/公顷时有良好的结果。但是,应当明白根据除草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施用率与可高些或低些。

    式(Ⅰ)化合物通过芽前施用或芽后施用以直接或非直接的方式施用,例如通过直接或非直接喷洒给杂草侵袭的区域或给作物,例如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玉米和稻、大豆、紫花豆和矮株大豆、豌豆、苜蓿、棉花、花生、亚麻、洋葱、胡萝卜、卷心菜、油菜籽、葵花籽、甜菜或给在作物发芽前或发芽后或者播种前或后给永久的或播种的草地进行施用以有选择性地控制前述种类杂草的生长。对于施用于杂草生长地或施用于生长中作物,如前述的作物以选择性地控制杂草,其施用量是0.01kg~4.0kg活性物质/公顷,较好的是0.01~2.0kg活性物质/公顷。

    式(Ⅰ)化合物也可在已建立的果园及其它树木生长区域,如森林、木场和公园及种植园以及如甘蔗、油棕榈和橡胶植物园中通过芽前或芽后施用来控制杂草,特别是上述指出的杂草。为了这个目的,它们可直接或非直接地(例如通过直接或非直接喷洒)在种树或作物的前或后进行施用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其施用量是0.25~5.0kg活性物质/公顷,较好的是0.5-4.0kg活性物质/公顷。

    式(Ⅰ)的化合物也可在无作物生长而杂草的控制又是必需的区域用来控制杂草,特别是上述指出的杂草。

    这类非作物生长区域的例子包括机场、厂房、铁路、路边、河边、灌溉和其它水道、灌木丛和休耕地或未种植地,特别需要控制杂草生长以减少起火的危险。当用于这类目的时常需要一个总的除草效力,所有的活性化合物用量高于如前述的用于作物生长区域的剂量。精确的剂量将视被处理的植被以及所需的效果而定。芽前或芽后施用,较好地是芽前施用,以直接或非直接方法(例如通过直接或非直接喷洒),其施用比率为1.0-20.0kg活性物质/公顷,5.0-10.0kg活性物质/公顷的施用比率对该目的尤为合适。

    当通过芽前施用来控制杂草生长时,可将式(Ⅰ)化合物掺入预计杂草会发芽的土壤内。当式(Ⅰ)化合物通过芽后施用即通过在空气中施药或出芽的杂草的暴露部分施药,来控制杂草的生长时,式(Ⅰ)的化合物也通常可与土壤进行接触,然后对在土壤里的杂草萌发后期进行芽前控制。

    当需要特别延长杂草控制时,如果需要可反复使用式(Ⅰ)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特性,本发明提供了适合于除草剂用途的组合物,它包括一种或多种式(Ⅰ)的异尪唑衍生物以及较好地均匀分散于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合适的除草剂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和/或表面活性剂[即在该技术领域中适用于除草剂组合物并能与式(Ⅰ)化合物相配伍的典型的稀释剂或载体和/或表面活性剂]。术语“均匀分散”常包括组合物中式(Ⅰ)的化合物溶解在存于其中组分中。术语“除草剂组合物”有广泛的含义范围,不仅包括已准备用于除草剂的组合物,而且也包括使用前必须稀释的浓缩物。较好的组合物含有0.05-90%(重量)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

    除草剂组合物均可含有稀释剂或载体以及表面活性剂(例如湿润剂、分散剂或乳化剂)两者。在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中可存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例如磺化蓖麻醇酸酯,季铵类衍生物、环氧乙烷与烷基和多芳基苯酚缩合的产物,例如壬基或辛基-苯酚或脱水山梨醇羧酸酯,通过与环氧乙烷缩合而使游离羟基醚化从而使它们能溶解,诸如二壬基和二辛基磺酸琥珀酸钠的硫酸酯和磺酸的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诸如木素磺酸钠和钙以及烷基苯磺酸钠和钙的高分子磺酸衍生物的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

    合适地说,根据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可包括直至10%,例如0.05-10%的表面活性剂,但是,如果需要,根据本发明除草剂可包括高比例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在液体可乳化的悬浮浓缩剂中可直至15%,在液体水溶性浓缩物中可达到25%。

    合适的固体稀释剂或载体例子是硅酸铝、滑石粉、煅烧的氧化镁、硅藻土、二磷酸三钙、软木粉、吸附剂碳黑以及诸如高岭土和膨润土的陶土。固体组合物(较好地呈粉剂、颗粒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形式)较好地通过将式(Ⅰ)化合物与固体稀释剂一起研磨或通过用式(Ⅰ)化合物与固体稀释剂或载体在挥发性溶剂中的溶液浸渍,然后蒸去溶剂,如果需要再研磨产物以得到粉末来制备。将式(Ⅰ)化合物(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如果需要,该溶剂是挥发性的)吸附在固体稀释剂或载体上呈颗粒形式,如果需要再蒸去溶剂来制备颗粒制剂,或者通过将上述所得粉末形式组合物制粒成为颗粒制剂。固体除草剂组合物,特别是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含有湿润剂或分散剂(例如上述的种类),如果它们是固体时也可用作稀释剂或载体。

    根据本发明液体组合物可呈水溶液、有机溶液或水-有机溶液、悬浮液和可掺入表面活性剂的乳剂形式。掺入液体组合物中合适的液体稀释剂包括水、乙二醇、四氢糠醇、乙酰苯、环己酮、异佛尔酮、甲苯、二甲苯、矿物油、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及石油的轻质芳烃馏份和环烷基馏份(以及这些稀释剂的混合物)。可存在于液体组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例如上述类型),如果表面活性剂是液体,它们也可作为稀释剂或载体之用。

    呈浓缩物形式的粉末、可分散颗粒及液体组合物可用水或其它合适的稀释剂,例如矿物油或植物油进行稀释,如果液体浓缩物中稀释剂或载体是油则更好,以得到准备供使用的组合物。

    当需要时,式(Ⅰ)化合物的液体组合物可按本身乳化浓缩物形式而使用,它含有溶于乳化剂的活性物质或含有溶于含有与活性物质相配的乳化剂的溶剂内,向这类浓缩物中单纯加入水便产生准备供使用的组合物。

    稀释剂或载体是油的液体浓缩物,用静电喷雾技术使用时无需进一步稀释。

    如果需要,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也可含有诸如粘合剂、保护胶体、增稠剂、渗透剂、稳定剂、螯合剂、抗结块剂、着色剂和腐蚀抑制剂等常规辅剂。这些辅剂也可作为载体或稀释剂。

    除非另作说明,下列的百分比是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的优选除草剂组合物是高浓度悬浮水溶液,它包括10-7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2-20%表面活性剂,0.1-5%增稠剂和15-87.9%水;

    可湿性粉剂,它包括10-9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2-10%表面活性剂和8-88%固体稀释剂或载体;可溶性粉剂或可用水悬浮的粉剂,它包括10-9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2-40%碳酸钠和0-88%固体稀释剂;

    液体水溶性浓缩物,它包括5-50%,例如10-3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5-25%表面活性剂和25-90%,例如45-85%,与水可溶混的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或是与水可溶混的溶剂和水的混合物;

    液体可乳化悬浮浓缩物,它包括10-7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5-15%表面活性剂,0.1-5%增稠剂以及10-84.9%有机溶剂;

    颗粒剂,它包括1-90%,例如2-1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0.5-7%,例如0.5-2%的表面活性剂以及3-98.5%,例如88-97.5%颗粒剂载体以及

    可乳化浓缩物,它包括0.05-90%,较好为1-60%的一种或多种式(Ⅰ)化合物,0.01-10%,较好地为1-10%表面活性剂和9.99-99.94%,较好地为39-98.99%有机溶剂。

    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也包括与式(Ⅰ)化合物相配的,较好地是均匀分散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它杀虫活性化合物,以及如果需要还有一种或多种相配的杀虫上可接受的稀释剂或载体表面活性剂以及前述的常规辅剂。可包括在本发明内的,或用来与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配合使用的其它的农药活性化合物的例子包括除草剂,例如用来增加被控制杂草种类,有草不绿[2-氯-2′,6′-二乙基-N-(甲氧基甲基)-乙酰苯胺]、阿特拉津[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溴苯腈[3,5-二溴-4-羟基苯腈]、绿麦隆[N′-(3-氯-4-甲苯基)-N,N-二甲基脲]、草净津[2-氯-4-(1-氰基-1-甲乙氨基)-6-乙氨基-1,3,5-三嗪]、2,4-滴[2,4-二氯苯氧基乙酸]、麦草畏[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苯敌扶[1,2-二甲基-3,5-二苯基吡唑盐]、甲氟燕灵[(N)-2(N-苯甲酰基-3-氯-4-氟苯胺基-丙酸甲酯]、伏草隆[N′-(3-三氟甲苯基)-N,N-二甲基脲]、磺苯腈[4-羟基-3,5-二碘苯腈]、异丙隆[N′-(4-异丙苯基)N,N-二甲基脲]杀虫剂,例如合成的除虫菊酯属,例如苄氯菌酯和氯氰菊脂,以及杀真菌剂,例如(carbamates)N-(1-丁基氨基甲酰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的氨甲酸酯类,以及例如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丁-2-酮的三唑类。

    农药活性化合物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也可包括于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内,或与之配合使用,例如如前所述,它们是酸类,如果需要,它们可呈常规衍生物,例如碱金属和胺盐和酯的形式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它提供了制成品,该制成品包括至少一种式(Ⅰ)异噁唑衍生物或者较优选的是如前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较好的是使用前需稀释的除草剂浓缩物,对于前述衍生物或式(Ⅰ)衍生物是在容器内包括至少一种式(Ⅰ)异噁唑衍生物,或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且用物理方法连带在前述容器上的使用须知应说明内容前述的衍生物或式(Ⅰ)衍生物或除草剂组合物用来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容器常是常规用来在通常室温下贮存固体化学物质的容器,并用来贮存特别是呈浓缩物形式的除草剂组合物,容器的例子是金属听和金属桶,它们的内部被漆好,以及塑料材料的听和桶,玻璃和塑料材料瓶,当容器内的内容物是固体,例如颗粒剂除草剂组合物时,容器可为例如厚硬纸板、塑料材料和金属的盒或是袋子。容器含有足以能处理至少一英亩土地以控制杂草生长量异尪唑衍生物或除草剂组合物,但它不超过便于常规装卸方法的尺寸大小。使用说明通过物理方法附于容器上例如容器表面上直接印刷或在容器上贴好标记或标签。用法说明通常指示容器的内容物,如果需要稀释后,按前述方法施用来控制杂草的生长以达到前述目的,其施用比率为0.01-20kg活性物质/公顷。

    下列实施例阐述了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

    实施例C1

    可溶性浓缩液:

    活性组分(化合物1)  20%w/v

    氢氧化钾溶液(33%w/v)  10%v/v

    四氢糠醇(THFA)  10%v/v

    水  加至100/体积

    通过使THFA、活性组份(化合物1)及90%(体积)的水搅拌,并慢慢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以得到pH7-8,然后将水补足至一定的体积。

    用其它的式(Ⅰ)化合物来代替异噁唑(化合物1)如上所述可制得相似的可溶性浓缩物。

    实施例C2

    可湿性粉末:

    活性组分(化合物1)  50%w/w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30%w/w

    木质素硫酸钠  5%w/w

    甲醛烷基萘磺酸钠  2%w/w

    微细二氧化硅  3%w/w以及

    中国陶土  37%w/w

    通过使上述组份混合在一起并在空气喷气磨中研磨混合物来制备可湿性粉末。

    实施例C3

    水溶性粉末

    活性组分(化合物1)  50%w/w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w/w

    微细二氧化硅  2%w/w

    碳酸氢钠  47%w/w

    通过使上述组份混合在一起并在锤磨中研磨上述混合物来制得水溶性粉末。

    用式(Ⅰ)其它化合物代替上述异噁唑(化合物1)按以上述可制得相似的水溶性粉末。

    本发明的化合物已用于除草剂施用中或根据下列方法进行使用。

    除草剂化合物的使用方法:

    除草剂活性:

    a)一般通则

    将适量用来处理植物的化合物溶于丙酮中以得到施用比率等于直至4000克试验化合物/公顷的溶液,将该溶液从标准实验除草喷洒器中喷出进行施用,释放当量为290升喷洒液/公顷。

    b)控制杂草:芽前施用

    将种子播种在70mm见方、75mm深的有未消毒土壤的塑料罐内,每罐的种子量如下:

    杂草种子  种子近似数/罐

    1)宽叶杂草

    Abutilon  theophrasti  10

    Amaranthus  retroflexus  20

    Galium  aparine  10

    Ipomoea  purpurea  10

    Sinapis  arvensis  15

    Xanthium  strumarium  2

    2)禾本杂草

    Alopecurus  myosuroides  15

    Avena  fatus  10

    Echinochloa  crus-galli  15

    Setaria  viridis  20

    3)莎草科

    Cyperus  esculentus  3

    作物

    1)宽叶

    棉花  3

    大豆  3

    2)禾本科

    玉米  2

    稻  6

    小麦  6

    用上述a)所述的方法将本发明的化合物施用于植物,每种杂草和作物品种的单罐划归,用未喷洒对照及只用丙酮的喷洒对照进行每次处理。处理后将罐子放在具有毛细管的席子上,保持在温室中并每24小时用水喷浇,然后通过控制地下浇灌浇水,喷雾后20-24天观察杂草控制活性。所得结果用生长减少百分数或杀除杂草百分数来表示,并与对照罐中的植物比较。

    c)控制杂草:芽后施用

    让杂草品种生长,然后将籽苗移植入John  Innes  1号罐装混合肥料内,罐子是70mm见方、75mm深的塑料罐,除了Arena  fatua直接播种于试验罐内而不需移植外。然后让植株在温室内生长直至准备接受试验化合物的喷洒。记录每罐植株数,如下来喷洒生长的植株:

    杂草种类  每罐植物数  喷雾时生长状态

    1)宽叶杂草

    Abutilon theophrasti  3  1-2片叶

    Amaranthus retroflexus  4  1-2片叶

    Galium aparine  3  第1叶轮

    Ipomoea purpurea  3  1-2片叶

    Sinapis arvensis  4  2片叶

    Xanthium strumarium  1  1-2片叶

    2)禾木科杂草

    每罐植物数  喷雾时生长状态

    Alopecurus myosuroides  8-12  1-2片叶

    Avena fatus  12-18  1-2片叶

    Echinochloa crus-galli  4  2-3片叶

    Setaria viridis  15-25  1-2片叶

    3)莎草科杂草

    每罐植物数  喷雾时生长状态

    Cyperus esculentrs  3  3片叶

    1)Broad leafed

    宽叶作物  每罐植物数  喷雾时生长状态

    棉花  2  1片叶

    大豆  2  2片叶

    2)禾本科作物

    每罐植物数  喷雾时生长状态

    玉米  2  2-3片叶

    稻  4  2-3片叶

    小麦  5  2-3片叶

    用上述a)所述的方法给植物施用试验化合物。每种杂草品种的单罐划归用来喷洒对照和只用丙酮喷雾对照处理。喷洒后,从喷洒后24小时开始用水喷浇罐子,然后控制的盆底下灌溉供水。喷洒后20-24天观察杂草生长的控制。

    所得结果用生长减少百分数或杀除草百分数来表示,并与对照罐中的植物比较。

    以4kg/公顷或更少来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前述实验中显示出优秀的除草活性及作物的耐受性。

    当以1000克/公顷的量芽前或芽后施用化合物1-34可得到一种或多种杂草种类的生长至少90%的减少。

新型除草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新型除草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新型除草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除草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除草剂.pdf(8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式I的4-苯甲酰基异噁唑:其中,R、R1、R2、R3、X和n如说明书中所定义;以及其作为除草剂的应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