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百叶窗片是要有专业常识,需要相当了解它的成分及纱的用途、纱类的特性及性质,方能做出最佳的成品;据发明人所研究的结果,例如:长纤特多隆100%经加工成柔软再织布产品提高织成布,经过200℃以上之热度定型,它的质料硬性是最适合用于百叶窗原料。亚克力纱经过蒸馏处理后,成富有蓬松柔软性质,在和特多隆两种调配规格织成布再经过特殊处理后做百叶窗片,富有柔软性、富弹性、坚挺,经折痕会自动恢复原状,是最好的百叶窗片,在以上种种原料调配下使用,效果最好。 做一种不同用途的组织,是要经过多种程序配合来完成的;已知道组成叶片的原料结构,然后就是要了解叶片的稳定性要求,其必须具有一特定硬度及弹性、且能保持坚挺垂直、不弯曲和美观,那就要用一种树脂来控制,否则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它包括有气候、潮湿、干燥、温度过高等问题。以本发明人实际研究,如以人造棉做叶片,在阳光38℃照射下,叶片会弯曲、变形,在潮湿下也会弯曲或变椭圆形;如用尼龙做叶片,在温度产生变化时将会有所改变,例如在阳光40℃下之叶片会拉长,温度若恢复至28℃左右叶片又恢复原状,因为它们都太容易受环境变化所影响,故以上这些原料皆不适合制造百叶窗片,这现象正是发明人实际测试得知的。
本发明所调配之树脂成份及过程,是必须依照以下编号次序调配,不可错置次序,否则将失去其作用:
一.亚克力棉硬性树脂(亚克力及水性PU树脂,ACRYLIC COPOLYMER),粒子细、耐高温、薄膜硬、韧度强,使用比例为54%。
二.亚克力软性树脂(亚克力树脂,ACARYLIC POLYMER),为自动交联式的亚克力乳胶,薄膜之手感柔软,摩擦之坚牢度好,透明度高、不影响原料之色光。因使用之成份有差别,又可分为DC-2440及DC-2430以易于区分,使用比例为16%。
三.铵水(泼水剂,又名防水剂WATERREPELLENT AGENT)具有防水作用,使用成份为2%。
四.柔软剂(SYNTHE TIC WAY EMULSION),具有柔软作用,增加手感弹性,使用成份为7.5%。
五.架桥剂(美耐明树脂,MELAMINE RESIN),对抗氯损伤的作用和用氯漂白时,使坯布本身减少变黄、纤维增硬效果,增加弹性手感,增加防水效果,故本剂为优良剂混合使用,其使用成份为8%。
六.促进剂(又名触媒剂CATALYST),促使树脂与纤维形成桥键结合,成为不熔、不溶的缩聚物质,且硬化过,其使用成份为0.5%。
七.增粘剂(ACRYLIC ACID POLYMER),属高分子聚合物,与其它亚克力树脂作用时,可产生增稠作用,调整其pH值时,可获得所需粘稠度,其使用比例为12%。
依以上次序及成份调配而出的树脂,可用于多种制作:(1)百叶窗叶片;(2)卷帘片;(3)鞋面布定型;(4)窗帘布;(5)沙发布;(6)内里衬布定型,甚至于可用于浸液式、平面涂布式、单面涂布式、双刀涂布式织造布之制造方法上。
以上这些树脂多能随叶片组织而调配,因这些叶片适用长纤特多隆和亚克力交织而成,但规格就不同,有控扣洞、未穿纱、叶片稀,要把稀控用树脂把它填满,不可有空空洞洞;于制造过程的布面上胶中,布面在机台上要控制布面平稳,经纬要直,布不可歪斜不正,树脂在第一次调配浓度在80%,经过机台刮刀用12m/m深度,树脂不可透过空洞外,这是相当重要的,而温度须由低温而高温,亚克力树脂是多种树脂混合而成,故如温度过高,则内部树脂未干是会变形的,将会发生的不良现象有:
1.布在放久后会产生透胶,粘合在一起。
2.产生树脂酸性味道。
3.产生发霉。
4.叶片吊起来不美挺,不直立,会弯曲,成半圆形状等等。
故一定要依顺序而完成之;如图3所示,此浸液式织造布的制造过程中,第一、二、三槽(x)(y)(z)内设有前述经本发明调配之树脂,于第一槽(x)温度不可过高,约在100℃左右为宜;第二槽(y)温度约在130℃;第三槽(z)温度在160℃。而第二面的上胶,树脂应予调稀,约50%,机台刮刀用10m/m深度,把第一面未填平的空洞填平,温度还是要加以控制,第一槽在120℃,第二槽(y)150℃,第三槽可在180~200℃之间。
上述浸液式织造布在图2 的流程,请参照图3,包括先经过张力轮A1控制平稳,进入C14树脂槽,再经过平均张力轮A12、A13、D3运转挤压轮把多余地树脂挤出,再经过二槽(y)补助前第一槽(x)不平均树脂之用,再经第三槽(z)补助第二槽(y)不平均树脂之用,再进入交叉张力轮A43控制树脂或纤维粘性度不足,再经导布器A44控制布面平稳,以张力弧轮A47把前端布片折痕摊平,进入对边器A49(因当布要经过烘干室时,布面及布边要整齐,是一定要对边器A49来控制平稳)及链针盘油压补助器A50、A51、A52把布边压紧后,才进入烘干室(w)之A55、A57、A60,其温度控制在160~200℃,在经过A64、A65、A66冷却后,以卷布器A67、A68、A69卷起,即告完成。
前文所述之织造布机械(如图2至5),在设计上可将诸多如浸液式、单面涂布式、平面涂布式、双刀涂布式织造布等制作流程相容于此机械中,且并不妨碍所使用之调配树脂;首先,就此机械的大部配置,依图2、图3说明之,其系设有浸液槽室(P),内设许多滚轮并分成第一、二、三槽(x)(y)(z),而滚轮经张力轮A1输入的织造布依序浸入各槽内沾附前述之调配树脂,在每槽间及第三槽(z)后,各设有平均张力轮(A12、A13、D3)(A22、A23、D3)及(A32、A33、D3);于此浸液槽室(P)之后(参见图4),另设有张力控制轮B1(C1)及交叉张力轮A43(B7),但于交叉张力轮之后的行程里需经过导布器A44(B8、C8)是分属于两个不同过程的机构;其后又有两个不同过程的机构设置,即设有刮刀B13之涂布台B12及张力轮A47(B11、C11),再其后则设有树脂槽C14、对边器A49(C23)及链针盘油压补助器A50、A51、A52(B15、B16、B17)(C24、C25、C26),而树脂槽于出槽处设有倾斜80℃状之两刮刀片C16、C17,两刀与刀尖约0.5m/m刀尖对比,可将布之双面多余的树脂刮尽,在上方则另设有平面摇压轮C18、C19、C20,此树脂槽对边器及链针盘油压补助器可为单一动行程,而对边器、链针盘油压补助器又可为另一行程;续接前述机构后,为一烘干室(w)(图5)内可设有各保持不同温度之烘温位置,在烘干室(w)之后为一套用以卷取织造布之卷布器装置(R),此烘干室(w)为各种织造布制造过程最后之必经程序。
由以上的机械及调配树脂的配合,即可应用于单面涂布式织造布之制作,请配合图2、4、5,首先布经张力控制轮B1,控制布的快慢、平稳,再经导布器B8控制布面的平衡,经张力弧轮B11把布折痕摊平,经涂布台B12以刮刀B13把调配好的树脂涂在布上,此刮刀B13的深浅度是很重要的,其最佳的做法是刀深为14m/m,第二次为10m/m,而调配后的树脂应用于此,其浓度高低要以布组来调整,以普通的50%~80%当中的组织做法品质较好,温度的控制由低温至高温,于烘干室(w)的第一烘位B20其温度在110℃,第二烘位之温度为140℃,第三烘位B25的温度为180℃,其后再经冷却卷起,即告完成。
另,使用于双面涂布式织造布之制造过程,请参照图2、4、5,系经张力控制轮C1控制布面的快慢行移及平稳性,再经布面交叉张力轮C2、C3、C4、C5、C6,及导布器C8控制布面平稳,经滚轮C9、C10、C12进入树脂槽C14,该树脂槽C14内设所经调配之树脂粘度约在50%,使布经滚轮C13、C15的传输而与树脂跟着旋转搅拌,树脂才不会干燥,在经双面斜度刮刀C16、C17之刮铲过程,把多余树脂刮尽,次经平面挤压轮C18、C19、C20,再由对边器C23进入链针盘油压补助器C24、C25、C26后,才输入烘干室(w),而其第一烘位C29的温度约在110℃,第二烘位C31之温度在140℃,第三烘位C34的就度则在180℃,然后经冷却卷起,即告完成。
若要使前部具有双面颜色及不透光,则其制造过程中,在经张力控制轮C1、交叉张力轮C2、C3、C4、C5、C6,导布器C8、滚轮C9、C10、C12、树脂槽C14,以单一颜色将调配好的树脂涂在布面,再经布台C13,其刮刀深度为9m/m,其后即送入链针盘油压补助器C24、C25、C26及烘干室(w)及冷却,经卷布器卷起即告完成。在窗帘布的卷帘布制作方式中,可先把布经高温定型染色而成:(1)用亚克力硬性树脂10%及水9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2)次将布面固定成硬度8%;(3)再以泼水剂7%、水93%混合搅拌均匀,经烘干定型即成,此项效果可使水泼在布面上时,水珠更为浑圆,不会渗水;(4)用珀胶20%和油性P-US-415 80%混合搅拌,粘度在70%左右定型,布面将富有柔软弹性,剪裁时不脱纱,效果特佳。
当欲制作横式百叶窗时,可将前述完成的百叶窗成品再经如图6所示之横式叶片成型机中,进行加工之行程;该机前方设有张力控制轮1、张力滚轮2、3、4,供布之传输进入,加热器(K)温度设在200~300℃间,再经滚轮(11)而行进于叶片成型定轮12、13、14及调整轮15,再进入持续在-10℃之冷却器16中,尔后,经滚轮17及定型补助器18、19、20、滚轮21后,最终再经一叶片打动机22、23、24、25即告完成。
此项叶片成型机可配合目前生产横式百叶窗的工厂,只要装上适当机台,就可产生经济又实惠的效果,对国家、社会有莫大助益。
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之树脂配方图。
图2 为本发明制做百叶窗之机具总成。
图3 为浸液式织造布行经之制作过程。
图4 为单面涂布织造布之制作流程。
图5 为双面涂布织造布之制作流程。
图6 为横式叶片成型机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