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式剃须装置的内切刀 本发明涉及一个干式剃须装置的用作带有外切刀的剃刀头的内切刀,内切刀包含有几个相对对准的平行的切刀刀片,它们由切入一个细长杆并且基本上垂直于杆纵向范围的槽口构成,这些槽口的端部呈弧形,每个切刀刀片所具有的壁厚从每个槽口的每个弧形端的极点向杆峰脊线的方向减小。
以上所提到那种内切刀在以下技术中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参见“Braun Flex Control 4515 Universal”、“Braun Flex Control 4520universal”和“Braun Flex Control 4525 universal”干式剃须装置使用介绍的第三页,印刷参考5-585-075/XI-91。在这些已知的干式剃须装置中,两个由细长管形杆加工成的内切刀被布置在固定构件上。相应内切刀地切刀刀片由从其峰脊线切入管形杆的槽口构成。这些由相互平行槽口得出的切刀刀片使它们的侧面平行布置,由此切刀刀片的壁面的厚度是均匀的,直到每个槽口的弧形端。每个槽口的端点呈半圆形,其直径对应于两个相邻切刀刀片相对距离的一半。在由杆制成的内切刀中,切刀刀片的壁厚是0.2mm或更大。具有确定尺寸的壁厚的切刀刀片对内切刀的切割作用有不利影响。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改进所提到的那种内切刀的切割作用。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在所提到的那种内切刀中得以实现,其中壁厚D从极点SP减小到峰脊线SL。
对本发明这个目的的另一个解决方案包括,从极点SP开始的壁厚减小构成了一个区域B,它大于在峰脊线SL区域内两个相邻切刀刀片相对距离A的一半,而且区域B横剖面几何形状由串联布置的几个直径确定。
根据对本发明目的的另一个解决方案,壁厚D从极点SP开始的减小构成了一个区域B,它的横剖面几何形状基本上是抛物线形。
根据对本发明目的的再一个解决方案,壁厚D从极点SP处开始的减小构成了一个区域B,它的横剖面几何形状基本上是椭圆形。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提供了许多优点。由于如本发明所述的切刀刀片壁厚D的减小,就有可能制造出切刀刀片壁厚D小于0.2mm、小于0.15mm、甚至小于0.1mm的内切刀,而不会引起断裂的危险,与以前技术所得出的内切刀相比,这种厚度的减小向杆峰脊线SL方向延伸并且超过了两个相邻切刀片相对距离A的一半。此外,这种根据本发明的在一个主要区域上得出的切刀刀片壁厚的减小导致了切刀刀片与剃须刀外切口开孔有较小量的重叠区,由此毛发进入外切刀开孔就被大大简化了。由此方式,干式剃须装置的切割效果被大大改善。切刀刀片壁厚D从切刀刀片脊线SL处向槽口极点SP处看过去的增加,防止了干式剃须装置使用中切刀刀片在切割载荷作用下断裂。另外,已经证明,根据本发明的切刀刀片在一个主区域B上向峰脊线SL方向壁厚的减小,使该切刀刀片比壁厚D从峰脊线SL至槽口圆形端均匀的切刀刀片具有更大的柔性。结果是改进了本发明内切刀刀片的振动作用,另外当它与干式剃须装置剃刀头的外切刀结合在一起时改进了内切刀的切割性能。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由于从切刀刀片由大到小的壁厚D可得出的槽口横剖面几何形状,这种形状于在切刀刀片各个侧面没有转角和/或折线,而使切刀刀片能用象刷子这样的工具轻易地消除掉粘在其上的毛发。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槽口被划分成至少两个不同横剖面几何形状的区域B和C。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实施例中,区域C的横剖面几何形状基本上是矩形的。作为这个实施例的替代物,区域C的横剖面几何形状也可以完全是一个梯形。
为了保证切刀刀片在剃须期间承受切割载荷时不会断裂,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对相邻区域B和C的不同横剖面几何形状用了弧形过渡。
切刀刀片在峰脊线SL区域内与外切刀开孔的重叠非常小,其中由两个槽口构成的一个切刀刀片的壁厚D在峰脊线区域内小于0.15mm。槽口从峰脊线开始的深度最好至少占杆直径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杆是由一个空心体加工成的。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一些实施例。
在附图中,
图1是一幅分解图,它以透视的方式示出了一个干式剃须装置的组成部件;
图2是一幅内切刀图,具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切刀刀片。
图2a是一幅图2具有圆形横剖面的内切刀示意图;
图3示出了槽口的横剖面几何形状以及所得出的切刀刀片的壁厚;
图4是一幅槽口横剖面几何形状图,示出了切刀刀片的另一个实施例以及所得出的壁厚;
图5是一幅槽口横剖面几何形状图,示出了切刀刀片的又一个实施例以及所得出的壁厚;
图6是一幅槽口横剖面几何形状图,示出了切刀刀片的又一个实施例以及所得出的壁厚;
图7是一幅槽口横剖面几何形状图,示出了切刀刀片的又一个实施例及所得出的壁厚;
图8是一幅杆横剖面几何形状图;
图9是一幅杆横剖面的另一种几何形状图;
图10是一幅杆横剖面的再一种几何形状图。
图1示出了一个干式剃须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标号1代表一个外壳,10是一个ON/OFF开关、11是一个长发修整装置、12是一个外壳上端、13是一个位于外壳上端12上的开孔,15是一个装在固定构件上的传动枢轴,标号17代表的是分别加工在外壳窄侧16的延伸部分上的支架臂,而SK代表的是一个绕轴X-X可旋转地安装在两个支架臂17之间的剃刀头组件。支架臂起到了外壳顶部部分的作用,由塑料制成或整体地与外壳9加工在一起(未示出)。
作为图1这种表达的替代品,剃刀头组件SK也可以原封不动地装在传式剃须装置4的外壳9上。
剃刀头组件SK示出了一对平行的剃刀头3,包括两个内切刀1以及装在这些内切刀之上的外切刀2。外切刀2可以包括,例如,一或两个连到可互换框架18上的呈拱形形状的剃刀薄片19。一个可罩在可互换框架18之上的防护罩20用于保护外切刀20内切刀1弹性地安装在一个普通的固定构件14上。固定构件14上有一个传动枢轴15,把它通过开孔13与装在外壳9中的电动机构连在了一起。
图2示出了一个内切刀的实施例。内切刀包括一个细长杆6,即,它横向延伸到干式剃须装置4的纵向延伸体上。杆6可以由一个实心杆加上而成(参见图10),或由一个杆形空心体(例如一个管子,参见图2a)加工而成,或者由一个U形杆状物体加工而成(参见图8或图9)。杆6的形状可以是环形、方形、T形、双T形或U形。
下面将参照图2a对加工内切刀1用的杆6的一个实施例作更详细的描述。在这个实施例中,杆6是一个管状物体,管外径近似为6.5mm而管内径近似为4.4mm,即,这个管子具有近似1mm的壁厚。这个管形杆6在其纵向范围内从峰脊线SL处开始使用磨削法加工有许多横向切入该杆的槽口,由此加工出切刀刀片5。槽口7的端部8呈弧形形状,在这条弧线上的最外点被称作极点SP-参见图3。从所有切刀刀片5所共有的峰脊线SL处开始,槽口7从这条峰脊线SL至槽口7弧形端的极点SP处的深度被定为使得它近似对应于管形杆6外直径D2的一半。固定在管形杆6侧面与峰脊线SL相对的是一个固定构件14,用于把传动传递给内切刀1。下面将更为详细地描述图2和图2a中所示的内切刀切刀刀片5的壁厚以及切刀刀片的形状,参见图3所示,其中壁厚能从槽口7的几何形状得出。
图3示出了利用切入管形杆6(参见图6)的四个槽口7得出的三个切刀刀片5。每个切刀刀片5壁厚D的特征在于,它从槽口7弧形端8的相应极点SP处向杆6峰脊线SL的方向逐渐减小,这种壁厚的减小从极点SP处一直延续到峰脊线SL处。壁厚D从极点SP向峰脊线SL方向的减小导致槽口7间隙宽度相应地增加,从其端部8至峰脊线SL,在图3的实施例中,槽口7的横剖面几何形状被划分成不同横剖面形状的两个分段S1和S2,盖括了从极点SP至峰脊线SL的面积B。构成槽口7端部8的分段S1本身上是一个半圆形的横剖面,而相连的分段S2是一个在峰脊线SL处终止的梯形横剖面。连接分段S1半圆弧的梯形的侧面向外倾斜的斜角近似为1度。利用这样一种切入管形杆6的平行槽口7的不同几何形状横剖面的组合,得到切刀刀片5,其壁厚D以不含有角阶跃和折线的方式从极点SP处变细到特别厚的壁厚处。使用这种横剖面几何形状的槽口7,就有可能生产壁厚D小于0.2mm、甚至小于0.1mm的切刀刀片5,这样即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也不会在以后当配有这种内切刀1的干式剃须设备投入使用时遇到这些切刀刀片5断裂的危险。
图4示出了内切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槽口7横剖面的几何形状不同于图3实施例的,从而也就不同在主要区域所看到的切刀刀片5壁厚D的附带减小。从槽口7的极点SP延伸出的区域B呈抛物线形状。所连接的延伸到峰脊线SL处的区域C呈矩形构形。由于区域C的这种矩形形状,切刀刀片5的所有侧面21和22在区域C内相互平行延伸。从极点SP处开始,抛物线区域B的纵向范围大于距离A。当内切刀1靠着外切刀2接合在一起时,切割角α是90度,而在图3的实施例中它稍稍大于90度,例如由于分段2的梯形几何形状而使它为91度。
图5示出了内切刀1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例如,与图4为了减小壁厚D的目的不同,区域B的横剖面几何形状是在一定距离上的椭圆,该距离在超过在峰脊线SL的区域内两个相邻切刀刀片5相对距离A的一半。
图6的实施例举例示出了由三个槽口7加工而成的两个切刀刀片5。与参照图4和图5所述的实施例不同,在图6的实施例中区域B横剖面几何形状由几个串联布置的半径所确定,图中举例示出了其中两个半径R1和R2。如使用半径R2的情况那样,这些半径都可以有自己相应的中心,依据对称轴SA把槽口7横剖面的几何形状划分成相同的两半,并且位于这个对称轴SA的范围之外。如图7中实施例所示,通过串联布置许多不同大小的半径R1、R2、R3…RN,保证切刀刀片5的侧边21、22没有任何角度、阶梯部或折线地延伸,即,在区域B内以弧形方式从极点SP向峰脊线SL延伸。
图8示出了由一个细长杆6制成的内切刀1的另一个实施例,杆6是由壁面W1、W2和W3加工成的,这些壁面实质上构成了U形,杆6有一个弧形的切割表面SF1,带有一个用于所有槽口7的共同峰脊线SL,这些槽口7从这条峰脊线SL处切入杆6。例如,弧形壁面W1可以以半圆或抛物线方式弯曲而成,而例如,相连的壁面W2和W3可以相互平行地延伸或以一个相对倾斜角延伸。通过提供从峰脊线SL向相应极点SP延伸的槽127并且为它们提供如参考图2到7所示的横剖面几何形状,切刀刀片5得出了其壁厚D在从杆相应极点SP到峰脊线SL的主区域内减小。
图9示出了一个由杆6制成的内切刀1,它的壁面W1、W2和W3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U,实质上这些壁面相互成直角。与图8中的不同,图9的实施例示出壁面W1成平面结构,切割表面SF2由其得出,它的中心线作为槽口7的峰脊线SL。
图10示出了由一个T形杆6加工而成的内切刀1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多个槽口7,它们从平面切割表面SF2延伸过壁面W1并且平行地延伸到壁面W2中,它们从单个槽口7的峰脊线SL到相应极点SP所测出的深度T至少占到杆6直径的一半,杆6的直径从峰脊线SL至杆6相对一个外壁的距离。图10的实施例不同于图2到图7的实施例,它采用了实心杆而不是空心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