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皮带装置 本发明涉及安全皮带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机动车的安全皮带装置。
以往曾提出过一种安全皮带,这种安全皮带具有在不用时可将其收卷起来的收卷卷筒。还提出过一种用于安全皮带的带夹。这种带夹具有围着安全皮带、内装楔形件的壳本,楔形件可移动到夹住安全皮带的位置上。楔形件在事故发生时移动到夹住安全皮带的位置上以免无意地放出安全皮带。
以前提出的带夹中,壳体为一金属铸件或塑料模制件。铸件或塑料模制件具有使安全皮带从中穿过的通道,通道具有使安全皮带可以靠在上面滑动的第一平面壁面和斜向第一壁面的第二对置壁面。楔形件可在壳体内作轴向滑动。楔形件的一个平面在移向夹住安全皮带的位置时贴靠斜壁滑动。在进入夹住安全皮带的位置后,楔形件将安全皮带夹紧在平面壁上。
将壳体做成铸件或模制件相对来说是昂贵的。
本发明谋求提供一种改进的安全皮带装置。
按本发明,用于机动车的安全皮带装置具有用以夹住安全皮带的带夹,带夹具有用金属挤压件制成的壳体,挤压件的贯通通道具有大体上平行的对置侧壁,使皮带可从中穿过,带夹还具有可在通道内从释放皮带的位置移动到夹住皮带地位置的楔形件和一附加件,附加件的一个面可贴靠在通道的一个侧壁上,另一面倾斜于前一面,楔形件可在后一面上滑动。
挤压件最好用铝制成。
挤压件最好具有用以加强通道对置侧壁的加强结构。
最好使贴靠在附加件上的通道侧壁具有锯齿形断面,附加件与此相应的面具有相应的锯齿形断面。
最好将带夹固定在安全皮带的收卷器上。
最好将带夹用一带条固定在安全皮带的收卷器上,带条的一端呈钩形,用以夹住部分挤压件,带条经由贯穿壳体的通道而可固定在一固定点上。这样,就可将带条固定在固定点上而直接将挤压件接在固定点上,从而使任何加在挤压件上的负荷直接传递到固定点上。收卷器就装在带条上。
在可供选择的一种装置中,用单个紧固螺栓将收卷器固定在机动车的固定部分上,并将带条固定在收卷器上,带条的一端呈钩形,用以夹住部分挤压件。
最好在收卷器内设一机构,此机构在动作时使楔形件移动到其夹住皮带的位置。
最好用弹簧机构将楔形件时常压向非夹住皮带的位置。
附加件最好具有横过通道的两个侧体以便夹住带条,并以其凸体固定在收卷器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附加件的凸体具有与收卷器上相应构件接合的构形。相互接合的构体可以是滑动快接构体。
本发明还涉及组装本发明装置的方法,其步骤是先使带条一端的钩体与部分挤压件相互连接,再使带条与收卷器机构接合。
最好在带条与收卷器接合之前,将附加件接在收卷器上,在将带条与收卷器接合时将附加件装在挤压件内。
最好使附加件的凸体具有与收卷器上伸出部分相互接合的构形。
为使本发明易于了解,从而其它的特点可被理解,现按附图作为示例对本发明说明如下,图中:
图1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侧视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示出其某些构件;
图3为另一局部剖视图,示出图1装置的另一些构件;
图4为构成壳体的挤压件剖视图,该壳体构成图1-3实施例部分;
图5为图4中用挤压件构成的壳体端视图,示出夹持件、附加件、楔形件和安全皮带;
图6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安装前的两个构件的简图,图中作部分剖示;
图7为透视图,示出图6中两个构件相互连接后的情况;
图8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另一构件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座椅安全带装置再一构件的侧视图;
图10示出图8、9中构件相互连接的情况;
图11示出图7所示组装件和图10所示组装件组装前的情况;
图12示出图11中的两组装件相互连接的情况;
图13为类似于图12所示的改型座椅安全带装置透视图。
如图1-3所示,安全皮带装置用螺栓2与普通的收卷器1连接,螺栓将收卷器1固定在机动车的部分底盘上。收卷器可采用普通的结构。与收卷器连接的安全皮带3在不用时可被卷进收卷器内。收卷器内装有一机构,一旦事故发生时就锁住收卷器内的心轴,阻止安全皮带有任何脱出的可能。这种装置是很普通的。
一带夹4与收卷器1相连接。前面已经提到,以前曾提出过一种带夹,不过本发明的带夹与以前提出的带夹具有很不相同的结构。
带夹4具有用金属挤压件制成的壳体5,如用铝等制成的挤压件。
在挤压件内限定一个具有对置平行侧壁的中心轴向延伸通道6。从图4中可最清楚地看出,通道6的一个侧壁7大体上为一平面,而与之相对的侧壁8呈锯齿形。
构成壳体5的挤压件可具有各种与侧壁连接的加强构体9、10。
壳体5通过由金属带条构成的长条形金属夹持件11相对于收卷器1固定就位。长条形夹持件11的一端具有一孔,螺栓2从中穿过而将收卷器固定在机动车的底盘上。长条形金属带条11穿过挤压件5的中心通道6,贴靠在平面侧壁7上,金属带条11端部的钩形体12夹住挤压件5使其固定就位。
楔形件13装在通道6内。楔形件以其一平面14贴靠穿过通道6的安全皮带3的一侧。安全皮带的另一侧贴靠金属带条11。平面14带有若干齿体15,用以咬住安全皮带3。
楔形件上与平面侧14相背的一侧16相对于平面侧倾斜一角度。楔形件具有凸体17,用以通过连接件18与收卷器1内的一机构连接以便将楔形件移动到工作位置上,这在以下还要说明。一弹簧件19位于壳体5端部和凸体17之间而使楔形件受弹性偏压而处于释放皮带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
在壳体5的通道6内设有可用金属或硬塑料制成的附加件20。附加件20具有锯齿形面21以与通道6的锯齿形侧壁8相接。附加件20还具有斜面22以与楔形件的斜面16相接而对其导向。从图5中可最清楚地看出,附加件还具有在挤压件5内横过通道6的侧体23、24以与金属带条11两侧相接而使带条11可靠地保持其位置。
如图5所示,楔形体13靠近附加件20,其平面14(带有齿体15)与安全皮带3分离。这样,安全皮带就可在各构件处于所示原始位置时在带夹中穿行。附加件20的侧体23、24(如图1所示)伸向收卷器1的主体而通过合适的紧固器25、26固定于其上。
本发明装置在其楔形件处于“释放”位置的情况下,安全皮带可自由地在带夹中穿行。一旦事故发生,收卷器1内超过一定限度便对减速作灵敏反应的机构就会使楔形件13的凸体17克服弹簧19的偏压而移动,致使楔形件的斜面16沿附加件20的斜面22滑动而使楔形件带齿15的平面14与皮带3接触。如安全皮带这时拟从收卷器中抽出,就会使楔形件处于挤紧的状态而使皮带3夹紧在楔形件平面14和带条11之间。带夹4就阻止座椅安全带再脱出。任何作用在座椅安全带上的拉力或负荷就被传递到壳体5上,再通过带条11传递到安装螺栓2上。可以看出,在事故中再也没有作用在座椅安全带上的负荷会被传递到收卷器或收卷器壳体上。
图6-13示出本发明略作改变的实施例,示出不同构件的组装情况。
收卷器卷筒31大体上具有普通的结构,图中仅示出其两个彼此分开而向前伸出的凸体中的一个32,两凸体位于将座椅安全带33从中引出的开口两侧。各凸体32的内面带有各不相同的伸出部分34。收卷器卷筒壳体可用塑料制成,因为收卷器在事故发生时并不参与将负荷从座椅安全带到车辆结构或底盘的传递。
另一构件35具有两个彼此分开的凸体,图中仅示出其一36,凸体36在其外表面上具有伸出的构件37。构件35上的凸体具有与收卷器31凸体上伸出部分34相互接合的构形。
用塑料制成的构件35具有两个外伸臂38,外伸臂装在凸体36上,但相对于凸体36向内偏置。在两个外伸臂38之间横置一相当于附加件20的构件39,构件39具有一斜面和一带有若干齿体的平面。
将构件35向上滑移而与收卷器31接合大体上如图中箭头40所示,从而将构件35装在收卷器31上。构件35上的构件37与收卷器31凸体上的伸出部分34作锁定接合。这两构件相互连接而具有图7所示外形。
如图8所示,带条50在其一端具有钩形体51。在带条的另一端形成经加强的孔52,用以装入螺栓以便将带条固定在车辆的固定点上。
图9示出大体上与图4所示壳体5相同的壳体60。
图10示出图8、9中构件相互连接的情况。带条50一端上的钩形体51与构成部分壳体60的一个腹板接合。
图11示出图7、10中的组件相互连接前相互对准的情况。将壳体60由装有带条50的组件按图11向左移动而使带条位于收卷器31主体下面。将装在收卷器31上的另一构件35上的向前伸出的臂38装入壳体60中与图4所示通道6相当的轴向通道内。在使各构件相互连接时,将相当于楔形件13的楔形件在通道内安装就位,使楔形件上相当于凸体17的凸体与相当于连接件18的连接件连接,从而使楔形件与收卷器31中用以使楔形件移到工作位置上的机构连接。此外,还采用相当于弹簧件19的弹簧件。
图13为与图12所示类似的整体组件的透视图。
可以看出,作为主要构件的带夹壳体为铝制挤压件,其制造费用相对较低,且易于取得所需强度。由于主要构件为挤压件,这意味着贯通的通道必然具有大体上平行的对置侧壁,因此,附加件就以其一壁与所述平行壁体之一接触而以其另一壁与之成一角度以便楔形件可沿此斜面从释放皮带的位置移到夹紧皮带的位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相当简捷地予以组装。带条,如带条12或50,很易与铝制挤压件构成的壳体连接成分组件。分组件随即可与收卷器卷筒连接,附加件则与挤压壳体配合而得楔形件可沿之滑动的斜面。
附加件具有楔形件可沿之滑动的斜面,而此附加件和收卷器壳体支座的相互连接可以采用相当简单的滑动快接机构如图6-13中的实施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