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一体的三本缝纫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一体的三本缝纫机,尤指一种将一操作界面模块以及
一控制模块设置于一缝纫机壳以达成电机一体的三本缝纫机。
背景技术
在一般传统的缝纫机中通常会于缝纫机的工作平台下方设置有马达,并于
所述马达装设连接有控制箱,且所述控制箱为具有控制按钮以及踏板,并于实
施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按压控制按钮以切换操作以及通过踩踏所述踏板以控
制所述马达的转速。但,为了避免使用者不慎碰触所述马达,所述马达多半会
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下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而所述控制箱会随着所述马达的位
置而远离使用者,使得使用者需弯腰至工作平台下才能按压控制按钮以进行切
换,进而产生使用上的不便。
有鉴于此,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373931号揭露了一种缝纫机及所述
缝纫机所使用的缝纫机马达,所述缝纫机马达包括有一控制箱与一固定座,所
述控制箱设有供使用者按压的触控装置,并于所述固定座设有一马达以及一控
速装置,且所述控速装置为连接有一踏板,藉此,在将所述缝纫机马达组装于
缝纫机时,可将所述马达与所述控制箱相互分离设置,使所述控制箱较接近于
使用者,方便使用者就近按压使用。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M330297号揭露了一种整合机电一体化的工业用
缝纫机,所述整合机电一体化的工业用缝纫机包括有一机体、一传动机构以及
一控制器,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穿设于所述机体内部的传动轴,所述马达连接
于所述机体并用以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而所述控制器是装设于所述机体外部
并电性连接至所述马达,进而于实施过程中,使用者可操作所述控制器来控制
所述马达的转速,藉此省去专利案第M373931号所揭所述控制箱的占用空间,
以供使用者可直接于所述机体外部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操作。
惟由第M330297号专利案所揭内容及其图示可以得知,所述机体内部并
无供所述控制器对应装设的空间,使得所述控制器仅是加装于所述机体外部,
而此种设计将造成所述控制器本身线路及元件暴露于外部而容易受到损坏,对
此,中国专利公告号CN 101575776A揭露了一种机电一体型工业缝纫机,所
述机电一体型工业缝纫机包括有一机头、一设置于所述机头一侧的控制器盒、
一设置于所述控制器盒内的控制器、一盖合于所述控制器盒的铝合金后盖板、
一装设于所述机壳中心轴的伺服电机、一设置于所述机头并盖合所述伺服电机
的伺服电机盖以及一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盖且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电机手
轮,藉此将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机头内部,以解决第M330297号专利案所
造成所述控制器本身线路及元件暴露于外部而容易受到损坏的缺失。
经由前述CN 101575776A专利案所揭内容及其图示可以得知,为了将所
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机头内部,所述机头一侧构造为呈现凹陷状,但此种设计
将会造成所述机头内部的其他构成元件遭到所述控制器盒以及所述控制器的
排挤,进而产生组装困难的问题,所以,为解决前述问题,更有相关业者研发
出了一种如中国台湾第M474033号专利案所揭露的一种电机一体缝纫机,具
体来说,所述电机一体缝纫机为一四针六线缝纫机,且所述电机一体缝纫机包
括有一缝纫机主体以及一支撑基座,所述缝纫机主体具有含一送布机构以及一
与所述送布机构相连并设置于所述送布机构上方的车缝机构,而所述支撑基座
则是装设于所述缝纫机主体底部,且所述支撑基座具有一壳体,一装设于所述
壳体的触控单元,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送布机构、所述车缝机构及
所述触控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详细来说,所述控制单元具有一设置于所
述壳体内的支撑架以及一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一侧上的电路板,藉此,即可通过
所述壳体以及所述支撑架间的结构配合,以将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而不排挤所述缝纫机主体以及所述壳体内部的构成元件,进而解决CN
101575776A专利案所造成组装困难的缺失。
准此,本案发明人拟将电机一体形式设计应用到三本车(即三针缝纫机),
但由于三本缝纫机所具功能与四针六线缝纫机所具功能并不相同,如车缝针
数、缝线位置配置或各车缝针落下车缝的顺序等,故使得三本缝纫机中各部位
的结构(如缝纫机壳、车缝机构以及送布机构等)为了配合前述功能而不尽相
同,因此,将全新开发应用于三本缝纫机的电机一体形式设计,并一举克服第
M330297号专利案所造成所述控制器本身线路及元件暴露于外部的缺失,以
及如CN 101575776A专利一案所造成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机头内部而排挤
其他构成元件装设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三本缝纫机因另外设置控制箱所造成连接
线路暴露在外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一体的三本缝纫机,包括有一缝纫机
壳、一车缝机构、一送布机构、一承油座、一操作界面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
所述缝纫机壳具有一基座、一自所述基座延伸的垫高部以及一自所述垫高部一
体延伸且与所述基座呈水平而形成一间隔的悬臂,且所述基座于远离所述悬臂
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一腔室以及一第二腔室,而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为
分隔空间。所述车缝机构被装设于所述悬臂,而所述送布机构被装设于所述基
座。所述承油座组装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悬臂的一侧并提供一用以润滑所述车
缝机构与所述送布机构的润滑油储存其中,且所述承油座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
腔室设置的容油槽以及一与所述容油槽分隔的安装槽。所述操作界面模块设置
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显现于所述缝纫机壳以供操作产生有至少一操作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车缝机构、所述送布机构以及所
述操作界面模块电性连接,而可接受所述操作指令以控制所述车缝机构与所述
送布机构。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油座具有一位所述容油槽以及所述安装槽之间且隔
离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挡壁。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送布机构更包括有一操作手轮,而所述操作界面模块
邻设于所述操作手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油座更具有一罩覆于所述安装槽以防护所述控制模
块的保护壳,具体来说,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至少一供外部装置插接的连接端口,
而所述保护壳则对应所述连接端口开设有至少一穿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界面模块为一触控面板。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界面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是以有线通讯技术进行
电性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界面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是以无线通讯技术进行
电性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三本缝纫机具有一夹设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承油座之间
的密封垫圈。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令所述操作界面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而所述控制模块设置
于所述安装槽内,藉此将电机一体结构应用于所述三本缝纫机,以供解决现有
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暴露于外部而容易损坏的问题及因所述控制器设置而
排挤其他构成元件的问题。
2.本发明令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第二腔室彼此相互分隔,以及所述安装
槽与所述容油槽相互分隔,使得所述容油槽内的润滑油仅会喷溅于所述第一腔
室内部,而不会喷溅至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所述操作界面模块或是位于所述安
装槽内的所述控制模块,进而解决所述三本缝纫机内部工作线路因润滑油喷溅
所造成运作异常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
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一体的三本缝纫机1,包
括有一缝纫机壳11、一车缝机构12、一送布机构13、一承油座14、一操作界
面模块15以及一控制模块16。所述缝纫机壳11具有一基座111、一自所述基
座111延伸的垫高部112以及一自所述垫高部112一体延伸且与所述基座111
呈水平对应而形成一间隔的悬臂113。其中,所述基座111于远离所述悬臂113
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一腔室114以及一第二腔室115,且所述第一腔室114与所
述第二腔室115为分隔空间。
承上,所述车缝机构12为装设于所述悬臂113,而所述送布机构13为装
设于所述基座111,详细来说,所述车缝机构12具有三显现于所述悬臂113
且朝所述基座111凸出靠近的车缝针,而所述送布机构13亦具有一显现于所
述基座111且对应所述三车缝针位置的导引部,此外,所述送布机构13更包
括有一操作手轮131,进而可通过所述操作手轮131来调整所述导引部的运转
速度。另一方面,所述承油座14是组装于所述基座111远离所述悬臂113的
一侧,且所述承油座14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一腔室114设置的容油槽141以及
一与所述容油槽141分隔的安装槽142,进一步来说,所述承油座14具有一
位所述容油槽141与所述安装槽142之间的挡壁143,所述挡壁143是隔离于
所述第一腔室114以及所述第二腔室115之间,且所述容油槽141与所述安装
槽142是设置于所述承油座14的相对二侧而朝不同方向开设,再者,所述三
本缝纫机1更具有一夹设于所述基座111与所述承油座14之间的密封垫圈17,
以防止所述容油槽141内的润滑液朝所述外部渗出。
另一方面,所述三本缝纫机1更具有一位于所述缝纫机壳11内部且伸入
所述容油槽141内的输油机构,输油机构是连接至所述车缝机构12以及所述
送布机构13,并可将所述容油槽141内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车缝机构12以及
所述送布机构13,而所述缝纫机壳11亦具有一可将使用后润滑油导引回所述
容油槽141的导流机构。
此外,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是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15内且显现于所述
缝纫机壳11以供使用者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是邻设于所述
操作手轮131,且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可为一触控面板。又,所述控制模块
16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42内,具体来说,所述承油座14具有一罩覆并组装
于所述安装槽142以防护所述控制模块16的保护壳144,且所述控制模块16
具有至少一供外部装置(如电源装置或电脑装置等)插接的连接端口161,而所
述保护壳144则对应所述连接端口161开设有至少一穿孔145。另外,所述控
制模块16是电性连接于所述车缝机构12、所述送布机构13以及所述操作界
面模块15,更清楚说明,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与所述控制模块16是以有线
通讯技术(例如电线连接)或是以无线通讯技术(例如蓝牙)进行电性连接。
并请参阅图4,所述三本缝纫机1于实施过程中,所述基座111以及所述
承油座14可通过螺栓锁固的方式而固定于一作业平台(图中未示出),而将所
述车缝机构12以及所述送布机构13连接于外部一马达(图中未示出),以供通
过所述马达来带动所述车缝机构12以及所述送布机构13运作,如此一来,使
用者即可将至少一布料放置于所述基座111,并通过操作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
以产生有至少一操作指令,使得所述控制模块16在接收所述操作指令后控制
所述车缝机构12以及所述送布机构13,具体来说,所述控制模块16可控制
所述三车缝针垂直往复位移的频率或是所述导引部的送布方向、送布速度等,
如此,即可通过所述车缝机构12将缝线车缝于所述布料,以及通过所述送布
机构13改变所述布料受车缝的位置,由于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是设置于所述
第二腔室115,而所述控制模块16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42内,藉此将电机
一体结构应用于所述三本缝纫机1,进而解决现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暴露
于外部而容易损坏的问题以及因所述控制器设置而排挤其他构成元件装设困
难的问题。
又,所述三本缝纫机1于实施过程中,所述容油槽141是储存有润滑油,
并可通过所述输油机构将所述容油槽141内的润滑油抽取输送至所述车缝机
构12以及所述送布机构13,以供所述车缝机构12以及所述送布机构13受润
滑而可顺畅运作,且亦可通过所述缝纫机壳11的所述导流机构将润滑油导回
至所述容油槽141内,由于所述第一腔室114以及所述第二腔室115彼此为相
互分隔,且所述安装槽142亦与所述容油槽141相互分隔,详细来说,所述第
一腔室114与所述第二腔室115是受所述挡壁143隔离,故使得所述容油槽
141内的润滑油仅会喷溅于所述第一腔室114内部,而不会喷溅至位于所述第
二腔室115的所述操作界面模块15或是位于所述安装槽142内的所述控制模
块16,藉此解决所述三本缝纫机1内部工作线路因润滑油喷溅所造成运作异
常的问题。
综上所述,所述电机一体的三本缝纫机包括有一缝纫机壳、一车缝机构、
一送布机构、一承油座、一操作界面模块及一控制模块,所述缝纫机壳具有一
基座及一与所述基座呈水平的悬臂,所述基座具有一第一腔室及一与所述第一
腔室分隔的第二腔室,所述车缝机构装设于所述悬臂,所述送布机构装设于所
述基座,且所述承油座具有一与所述第一腔室对应的容油槽及一与所述容油槽
分隔的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界面模块是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而所
述控制模块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如此,即可将电机一体结构应用于所述三
本缝纫机1,藉以解决现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暴露于外部而容易损坏的问
题以及因所述控制器设置而排挤其他构成元件装设位置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
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