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19083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19873.4

申请日:

2016.09.12

公开号:

CN106434757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1/04申请日:20160912|||公开

IPC分类号:

C12P1/04; D06P3/60; D06P1/34; D06P1/651; D06P1/649; B82Y40/00(2011.01)I; C12R1/43(2006.01)N

主分类号:

C12P1/04

申请人:

天津工业大学

发明人:

巩继贤; 任燕飞; 张健飞; 李政; 李秋瑾; 李辉芹

地址: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包括:(1)利用高产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红色纳米色素染液,采用改良的发酵培养基,在接种后0~48h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培养温度25~28℃,摇床转速180~250rpm,时间50~100h,避光培养。发酵结束后离心去除菌体,得红色纳米色素染液。(2)利用上述染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助染体系,调pH为6.0~8.0,浴比为1∶10~60,温度60~100℃,染色时间30~90min,最后进行皂洗和水洗。本发明解决了非水溶性微生物色素不能对棉织物染色的问题。染色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色泽鲜艳,抗菌性能优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0%和95%以上,应用前景广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所述染液通过下述微生物合成方法制备:所用红色纳
米色素产生菌为经过改造的高产粘质沙雷氏菌工程菌株,利用优化的培养条件进行发酵培
养,在接种后0~48h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A,培养结束后将发酵液在10000rpm,20℃
下离心10min,去除菌体,得红色纳米色素染液;
所述的改良培养基,1L培养基中含有如下成分:蛋白胨15g,丙三醇3g,硫酸镁2g,氯化
钠3g,氯化钾2g,pH 5.0~7.0。所述的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5~28℃,摇床转速180~
250rpm,时间50~100h,避光培养;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体系A的组成为0~20g/L的吐温-80,0~20g/L的蔗糖脂肪酸酯和0
~20g/L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色纳米色素染液对棉织物染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染液中加入助染体系B,调pH为6.0~8.0,浴比为1∶10~60,温度为60~100℃,对棉织物染
色30~90min,然后20~40℃水洗5~20min,40~100℃皂洗5~20min,最后20~40℃水洗5
~20min;
所述的助染体系B为:0~30%的甲醇、0~30%的乙醇和0~30%的二甲基甲酰胺
(DMF)。

说明书

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纤维纺织品的染整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
合成制备及用此染液对棉纤维纺织品的染色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学合成色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当一部分色素对人体的
致癌性和其他毒害作用日益显现。用于纺织品染色的染料同样在安全性、健康性、环保性等
方面存在问题。纺织工业每年生产和使用大约130万吨染料、颜料和染料前体,价值约230亿
美元,几乎都是人工合成色素/染料,完全由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制成。其生产、加工以及染
色废液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危害。

随着人们对色素质量、安全性和绿色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然色素以安全性
高,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微生物色素
的生产具有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限制,生产周期短,条件易于控制,产量大,种类丰富等优
点,被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同时保护了环境和生态平衡,解决了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可
持续开发利用的优势。利用微生物生产天然色素可以解决天然色素原料稀少、成本高昂等
诸多问题,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因此,微生物色素将逐渐成为天然色素来源的主流。

但是,许多种类的微生物来源色素水溶性低,如何将制备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染
液,是微生物色素在纺织品加工领域应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纳米生物技术的出现为解
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纳米生物技术是在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的学科交叉的基础上
形成的新兴技术。纳米粒子的微生物制备是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之一。由微生物来制
备纳米颗粒为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已有多种无机纳米材料被成功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微生物合成来制备纳米色素的方法,并由此形成制备染液
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染色。

本发明所述的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生物制备及对棉织物的染色方法,包括:

(1)将粘质沙雷氏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划线,选择颜色最红的单菌落挑出,接入发酵
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移取5ml菌液至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功率为15W的紫外线灯
管距离30cm照射5~20min,避光保存8-24h后,转移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
后再转接到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吸光度值,然后以10%的接种量转接到
新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吸光度值,再转接至新的选择培养基中,直至吸
光度不再增加,分别取菌液0.1ml涂布10个平板,选择颜色最红的单菌落挑出,接入发酵培
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加入氯化锂使其浓度为0.1~1.5%,保温0.5~10min,取菌液
5ml转移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再转接到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
540nm的吸光度值,然后以10%的接种量转接到新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
吸光度值,再转接至新的选择培养基中,直至吸光度不再增加,分别取菌液0.1ml涂布10个
平板,选择颜色最红的单菌落挑出,作为改造完成的高产工程菌株。

(2)将高产菌株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在接种后0~48h加入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体系A,培养48~96h后将发酵液在10000rpm,20℃下离心10min,去除菌体,得红色
纳米色素染液。

(3)在步骤(2)制备的红色纳米色素染液中,加入助染体系B,调pH为6.0~8.0,浴
比为1∶10~60,60~100℃,对棉织物染色30~90min,然后20~40℃水洗5~20min,40~100
℃皂洗5~20min,最后20~40℃水洗5~20min。

步骤(1)所述的平板培养基中,1L培养基中含有如下成分:琼脂1~2%,蛋白胨
15g,丙三醇3g,硫酸镁2g,氯化钠3g,氯化钾2g,pH 5.0~7.0。

步骤(1)和(2)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1L培养基中含有如下成分:蛋白胨15g,丙三
醇3g,硫酸镁2g,氯化钠3g,氯化钾2g,pH 5.0~7.0。

步骤(1)和(2)所述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28℃,摇床转速180~250rpm,时
间50~100h,避光培养。

步骤(1)所述的选择培养基中,1L培养基中含有如下成分:蛋白胨15g,甘油(丙三
醇)3g,硫酸镁2g,氯化钠12g,氯化钾2g,pH 5.0~7.0。

步骤(2)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体系A的组成为0~20g/L的吐温-80,0~20g/L的蔗糖
脂肪酸酯和0~20g/L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步骤(3)所述的助染体系B为:0~30%的甲醇、0~30%的乙醇和0~30%的二甲基
甲酰胺(DMF)。

经本发明染色工艺染色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耐皂洗、耐水和耐汗渍色
牢度,色泽鲜艳,染色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在70%以上,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5%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该发明可应用于其他非水溶
性微生物色素,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直接生产纳米色素染液,并对大多数微生物色素亲
和力较差的纤维素纤维染色。

本发明创造性的设计出非水溶性红色素对棉织物的染色方法,染液制备方法简
单,可以大规模发酵生产,色素原料充足。在染色废液中加入原染液,只需少量补充助染剂,
即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染色废液的排放,保护环境。

染色后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耐皂洗、耐水和耐汗渍色牢度,色泽鲜艳,染色
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在70%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
率达95%以上,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生物制备方法简单,直接由微生物发酵制得,无
需经过色素的提取、浓缩、纯化以及染液配制过程,更不需要一般分散液的复杂制备过程,
对设备的要求低,既省时又节省原料。

(2)本发明的染色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突破性的解决了非水溶性色素不能用于棉
织物染色的问题。棉织物是所有织物中服用最多,穿着最广泛的,本发明显著拓展了非水溶
性微生物色素在纺织品染色方面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发明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采用下列方式具体
实施。但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高产菌株的培育。

首先,将粘质沙雷氏菌在平板培养基上划线,选择颜色最红的单菌落挑出,接入发
酵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移取5ml菌液至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功率为15W的紫外线
灯管距离30cm照射5min,避光保存12h后,转移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再
转接到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吸光度值,然后以10%的接种量转接到新的
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吸光度值,再转接至新的选择培养基中,直至吸光度
不再增加,分别取菌液0.1ml涂布10个平板,选择颜色最红的单菌落挑出,接入发酵培养基
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加入氯化锂使其浓度为0.3%,保温3min,取菌液5ml转移至发酵培养
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然后再转接到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吸光度值,然
后以10%的接种量转接到新的选择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λ=540nm的吸光度值,再转接至
新的选择培养基中,直至吸光度不再增加,分别取菌液0.1ml涂布10个平板,选择颜色最红
的单菌落挑出,得到高产工程菌株。

实施例2

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制备。

将高产菌株按照2.0%接种至改良的发酵培养基(蛋白胨15g/L,甘油3g/L,吐温-
80 18g/L,硫酸镁2g/L,氯化钠3g/L,氯化钾2g/L)中进行发酵培养72h。然后将发酵液在
10000rpm,20℃下离心10min,去除菌体,得红色纳米色素染液。测定染液分散系中色素颗粒
的粒径大小(D50)为187.70nm。

实施例3

红色纳米色素对棉织物染色。

在制备的红色纳米色素染液中,加入25%(V/V)乙醇,调pH为8.0,浴比为1∶50,染
色温度为90℃,对棉织物染色75min,然后25℃水洗5min,100℃皂洗5min,最后25℃水洗5~
20min。

按照国标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 5713-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GB/
T 3922-201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测定染色棉织物的各项色牢度,结果见表
1。

表1 染色棉织物色牢度



按照国标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对染色棉
织物进行抗菌性能测试。振荡接触后菌液所涂平板抑菌率计算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抑菌
率为73.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为95.3%。

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用红色纳米色素染液的微生物合成制备与应用,包括:(1)利用高产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红色纳米色素染液,采用改良的发酵培养基,在接种后048h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培养温度2528,摇床转速180250rpm,时间50100h,避光培养。发酵结束后离心去除菌体,得红色纳米色素染液。(2)利用上述染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染液中加入助染体系,调pH为6.08.0,浴比为11060,温度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