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衣物除了保暖御寒的功效外,已经逐渐演化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的时候表达了一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水准。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衣物附加功效,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衣服除了防寒保暖功效外还具有抵抗紫外线辐射,杀菌除臭,释放负离子和红外线发射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可以随着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颜色的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其创新点在于:经过选材备料、制备功能纱线条、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浆纱、织布、退浆水洗、烧毛、烘培和成品定型步骤,完成变色面料的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选材备料步骤中,选用纳米竹碳纤维、氨纶纤维、天然棉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所述面料的纤维组成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碳纤维10%-20%、氨纶纤维2%-7%、天然棉纤维60%-68%、可变色感光纤维12%-15%。
进一步的,所述的织布步骤中,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 其中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和天然棉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后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条,纬丝采用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通过熔体纺丝法制成氨纶变色纤维,然后再通过清棉, 梳棉工序制成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熔体纺丝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1)将原材料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进行加热干燥;
2)将可变色感光纤维熔融到氨纶纤维中,制得纺纱流体;
3)在180-220℃温度,压力值为0.4-0.7MPa,将熔融的纺纱流体从喷丝孔中压出,通过水溶液冷却介质,凝固成丝;
4)将制得的混合纤维通过加捻、洗压、干燥、热定型等工序,得到氨纶变色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的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步骤中,先采用活性染料通过浸染方式完成上色,然后使用8% 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1-0.2克/升的纯碱和0.2克/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15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6分钟,浴比为1:60。
进一步的,所述的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步骤中,先采用还原染料配合匀染剂、扩散剂和醋酸溶液提高印染效果,然后使用浓度为5% 的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2克/ 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9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13分钟,浴比为1: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添加了可变色感光纤维,能够实现随着光线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衣服的颜色,从而满足年轻人对于时尚衣服的新鲜感,间接性减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经过选材备料、制备功能纱线条、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浆纱、织布、退浆水洗、烧毛、烘培和成品定型步骤,完成变色面料的加工。
选材备料步骤:选用纳米竹碳纤维、氨纶纤维、天然棉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面料的纤维组成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碳纤维18%、氨纶纤维5%、天然棉纤维65%、可变色感光纤维12%。
织布步骤: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 其中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和天然棉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后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条,纬丝采用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通过熔体纺丝法制成氨纶变色纤维,然后再通过清棉, 梳棉工序制成条。
熔体纺丝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1)将原材料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进行加热干燥;
2)将可变色感光纤维熔融到氨纶纤维中,制得纺纱流体;
3)在180℃温度,压力值为0.4MPa,将熔融的纺纱流体从喷丝孔中压出,通过水溶液冷却介质,凝固成丝;
4)将制得的混合纤维通过加捻、洗压、干燥、热定型等工序,得到氨纶变色纤维。
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步骤:先采用活性染料通过浸染方式完成上色,然后使用8% 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1克/升的纯碱和0.2克/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15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6分钟,浴比为1:60。
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步骤:先采用还原染料配合匀染剂、扩散剂和醋酸溶液提高印染效果,然后使用浓度为5% 的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2克/ 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9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13分钟,浴比为1:60。
实施例2
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经过选材备料、制备功能纱线条、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浆纱、织布、退浆水洗、烧毛、烘培和成品定型步骤,完成变色面料的加工。
选材备料步骤:选用纳米竹碳纤维、氨纶纤维、天然棉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面料的纤维组成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碳纤维20%、氨纶纤维7%、天然棉纤维60%、可变色感光纤维13%。
织布步骤: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 其中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和天然棉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后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条,纬丝采用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通过熔体纺丝法制成氨纶变色纤维,然后再通过清棉, 梳棉工序制成条。
熔体纺丝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1)将原材料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进行加热干燥;
2)将可变色感光纤维熔融到氨纶纤维中,制得纺纱流体;
3)在180-220℃温度,压力值为0.4-0.7MPa,将熔融的纺纱流体从喷丝孔中压出,通过水溶液冷却介质,凝固成丝;
4)将制得的混合纤维通过加捻、洗压、干燥、热定型等工序,得到氨纶变色纤维。
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步骤:先采用活性染料通过浸染方式完成上色,然后使用8% 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2克/升的纯碱和0.2克/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15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6分钟,浴比为1:60。
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步骤:先采用还原染料配合匀染剂、扩散剂和醋酸溶液提高印染效果,然后使用浓度为5% 的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2克/ 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9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13分钟,浴比为1:60。
实施例3
一种变色面料的加工方法,经过选材备料、制备功能纱线条、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浆纱、织布、退浆水洗、烧毛、烘培和成品定型步骤,完成变色面料的加工。
选材备料步骤:选用纳米竹碳纤维、氨纶纤维、天然棉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面料的纤维组成和质量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碳纤维15%、氨纶纤维6%、天然棉纤维65%、可变色感光纤维14%。
织布步骤:面料采用经丝和纬丝织造而成, 其中经丝采用纳米竹碳纤维和天然棉纤维通过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艺后加工成低捻复合纱线条,纬丝采用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通过熔体纺丝法制成氨纶变色纤维,然后再通过清棉, 梳棉工序制成条。
熔体纺丝法具体实施步骤为:
1)将原材料氨纶纤维和可变色感光纤维进行加热干燥;
2)将可变色感光纤维熔融到氨纶纤维中,制得纺纱流体;
3)在200℃温度,压力值为0.6MPa,将熔融的纺纱流体从喷丝孔中压出,通过水溶液冷却介质,凝固成丝;
4)将制得的混合纤维通过加捻、洗压、干燥、热定型等工序,得到氨纶变色纤维。
染经丝并还原清洗步骤:先采用活性染料通过浸染方式完成上色,然后使用8% 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15克/升的纯碱和0.2克/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15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6分钟,浴比为1:60。
染纬丝并还原清洗步骤:先采用还原染料配合匀染剂、扩散剂和醋酸溶液提高印染效果,然后使用浓度为5% 的醋酸去除表面的残余氧化剂,最后使用0.2克/ 升的中性洗涤剂在常温下洗涤9分钟,浴比为1:40,清水在常温下洗涤13分钟,浴比为1:60。
本发明通过添加了可变色感光纤维,能够实现随着光线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衣服的颜色,从而满足年轻人对于时尚衣服的新鲜感,间接性减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