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190423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71246.2

申请日:

2016.11.07

公开号:

CN106435968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3D 49/06申请日:20161107|||公开

IPC分类号:

D03D49/06

主分类号:

D03D49/06

申请人:

盐城工学院

发明人:

陆振乾; 常丽娜

地址:

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世纪大道1166号研创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许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使得当出现多余经纱时,被动式送经装置能够自动吸收多余经纱,使得经纱保持一定张力。所述被动式送经装置包括经轴的本体、第一弹簧、皮带、摩擦轮和第二弹簧;摩擦轮的一端面和经轴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皮带上部套装在摩擦轮上;皮带下部的一自由端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皮带下部的另一自由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沿经纱传送方向,第一弹簧所在的皮带自由端位于皮带另一自由端后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包括经轴(1)的
本体、第一弹簧(2)、皮带(3)、摩擦轮(4)和第二弹簧(5);
摩擦轮(4)的一端面和经轴(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皮带(3)上部套装在摩擦轮(4)上;
皮带(3)下部的一自由端与第一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的另一端与固定面
连接;皮带(3)下部的另一自由端与第二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与
固定面连接;沿经纱传送方向,第一弹簧(2)所在的皮带(3)自由端位于皮带(3)另一自由端
后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
弹簧(5)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弹簧(2)的弹性模量;工作时,第二弹簧(5)对皮带(3)的拉力
小于第一弹簧(2)对皮带(3)的拉力。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
(3)与摩擦轮(4)之间的包围角为180~270度。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压
气缸(8),加压气缸(8)的壳体与固定面固定连接,加压气缸(8)的活塞杆与第二弹簧(5)的
底端固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张力调节螺栓(7),张力调节螺栓(7)位于第一弹簧(2)和固定面之间,且张力调节螺栓
(7)一端与固定面铰接,张力调节螺栓(7)另一端与第一弹簧(2)之间铰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弹簧(2)和第二弹簧(5)位于摩擦轮(4)两端,且沿纵向倾斜布设。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
轮(4)沿周向设有限位槽,皮带(3)位于限位槽中。

说明书

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动式送经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
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多经轴小样织造时,经常在织样机后面用到分离式的被动式送经装置。被
动式送经装置主要包括经轴和摩擦机构, 纱的退绕主要通过织机前部的卷曲装置的拉伸
作用拉动经轴转动,实现被动式送经。同时对经轴施加一定的摩擦力防止经轴出现任意滑
动。被动式送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同时存在着控制精度不够的问题。例如,在织机
开口时,经纱受到意外拉伸从而使织轴出现多放经纱;在织物卷曲时,由于惯性作用经轴多
转而出现的经纱多放现象。多放的经纱使经纱张力变小,出现开口不清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使得
当出现多余经纱时,被动式送经装置能够自动吸收多余经纱,使得经纱保持一定张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经轴的本体、第一弹簧、皮
带、摩擦轮和第二弹簧;摩擦轮的一端面和经轴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皮带上部套装在摩擦轮
上;皮带下部的一自由端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皮
带下部的另一自由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沿经
纱传送方向,第一弹簧所在的皮带自由端位于皮带另一自由端后方。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弹簧的弹性模量;工作时,第二
弹簧对皮带的拉力小于第一弹簧对皮带的拉力。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皮带与摩擦轮之间的包围角为180~270度。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还包括加压气缸,加压气
缸的壳体与固定面固定连接,加压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还包括张力调节螺栓,张
力调节螺栓位于第一弹簧和固定面之间,且张力调节螺栓一端与固定面铰接,张力调节螺
栓另一端与第一弹簧之间铰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位于摩擦轮两端,且沿纵向倾斜布设。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摩擦轮沿周向设有限位槽,皮带位于限位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自动吸收多余经纱,使得经纱保持一定张力。
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皮带、摩擦轮和第二弹簧。皮带上部套装在
摩擦轮上;皮带下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连接。工作时,皮带先随摩擦轮转
动,两者之间保持静止。当第一弹簧拉力不断增加,直至大于皮带与摩擦轮之间的静摩擦力
和第二弹簧对皮带的拉力之和时,皮带向后转动。此时如有多余经纱,则经轴随皮带和摩擦
轮回转,从而多余经纱重新绕在经轴上。如果没有多余经纱,则皮带转动,直至第一弹簧对
皮带的拉力等于皮带对摩擦轮的动摩擦力。此时,第一弹簧对皮带的拉力仍大于第二弹簧
对皮带的拉力。如果出现多余经纱,则经轴随皮带和摩擦轮回转,从而实现多余经纱重新绕
在经轴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轴和摩擦轮连接示意图。

图中有:经轴1、第一弹簧2、皮带3、摩擦轮4、第二弹簧5、经纱6、张力调节螺栓7、加
压气缸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包括:
含有经轴1的本体、第一弹簧2、皮带3、摩擦轮4和第二弹簧5。摩擦轮4的一端面和经轴1的一
端面固定连接,皮带3上部套装在摩擦轮4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摩擦轮4沿周向设有限位槽,
皮带3上部位于限位槽中。通过设置限位槽,使得皮带3不易从摩擦轮4上脱离。皮带3下部的
一自由端与第一弹簧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皮带3下部的另
一自由端与第二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沿经纱传送方
向,第一弹簧2所在的皮带3自由端位于皮带3另一自由端后方。

上述实施例的被动式送经装置工作时,经纱通过经轴1被输送出去。经轴1转动时
将带动摩擦轮4同步转动。由于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5对皮带3施加拉伸力,从而使皮带3紧
压在摩擦轮4上。皮带3和摩擦轮4之间产生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得经轴5在静止时保持固
定不动。

在经纱6受到拉伸时,经轴5开始向前转动,如图1示例为逆时针转动。在初始阶段,
静摩擦力使得皮带3与摩擦轮4共同向前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送出经纱6。随着皮带3向
前转动,第一弹簧2对皮带3的拉力增大,第一弹簧2被拉伸,积蓄能量。第二弹簧5一侧拉力
减小,弹簧回缩,但继续拉紧皮带3,保持皮带3张力,也就是说皮带3仍被第二弹簧5拉伸。

当第一弹簧2对皮带3的拉伸力超过皮带3和摩擦轮4之间的最大摩擦力与第二弹
簧5对皮带3的拉力之和时,皮带3在第一弹簧2的拉力作用下,开始向后滑动。摩擦轮4由于
经纱6的拉伸作用保持静止,摩擦轮4和皮带3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此时,第二弹簧5被拉伸,
第二弹簧5对皮带3的拉力增加。

随着皮带3回转量(如图1示例的皮带3向右转动)的增加,第一弹簧2的张力开始下
降。当第一弹簧2的张力等于皮带3和摩擦轮4之间的动摩擦力时,皮带3停止转动。这时由于
第一弹簧2一侧的张力较大,同时皮带3和摩擦轮4之间静摩擦力的存在,使得经轴4也有转
动趋势。当出现多送经纱6时,由于经纱6张力较小,第一弹簧2一侧的拉力较大,经轴5跟随
摩擦轮4和皮带3一起开始向后转动,从而回收多余经纱6,使经纱6保持一定的张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弹簧5的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弹簧2的弹性模量;工作
时,第二弹簧5对皮带3的拉力小于第一弹簧2对皮带3的拉力。这样,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由
于第二弹簧5对皮带3的拉力始终小于第一弹簧2对皮带3的拉力,所以第一弹簧2始终对经
轴1具有向后拉伸的趋势。本优选例,可以确保只要出现多余经纱6,就能够实现回收多余经
纱6,始终使经纱6保持一定的张力。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皮带3与摩擦轮4之间的包围角为180~270度。采用大包围角
能保证皮带3与摩擦轮4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在经纱6拉伸时,皮带3会随着摩擦轮4沿着经
纱输送方向向前转动,对第一弹簧2进行拉伸。第一弹簧2始终对经轴1有向后的拉伸作用。
当第一弹簧2受拉过大时,第一弹簧2拉动皮带3向后转动。这时,如果有多余的经纱6,经轴1
跟随皮带3倒转,多余经纱6将会被吸收。如果没有多余经纱6时,皮带3与摩擦轮4之间发生
相对滑动,皮带3及第一弹簧1向后回位,为下次输送经纱做准备。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被动式送经装置,还包括加压气缸8,加压气缸8的壳体与固定
面固定连接,加压气缸8的活塞杆与第二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压气缸8,可以
方便经轴的拆卸,当加压气缸8活塞杆抬起一定高度时,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5的张力消
失,皮带3抬起,可以方便取下经轴5,对经轴5进行调换。当调换好经轴5后,通过加压,加压
气缸8拉紧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5,对两者施加拉力,使皮带3对摩擦轮4施加摩擦力。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被动式送经装置,还包括张力调节螺栓7,张力调节螺栓7位于
第一弹簧2和固定面之间,且张力调节螺栓7一端与固定面铰接,张力调节螺栓7另一端与第
一弹簧2之间铰接。当织造不同粗细和材质的纱线时,通过调节张力调节螺栓7的位置,来调
节摩擦张力大小。通过调节张力调节螺栓7的上下位置,可以增加或减小第一弹簧2的拉力
大小。针对不同粗细或拉力不同的纱线时,可以通过调节摩擦张力大小,防止拉断纱线。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5位于摩擦轮4两端,且沿纵向倾斜布设。该
实施例设置了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5两个弹簧。两个弹簧为皮带3前后转动提供了空间,且
第一弹簧2对皮带3的拉力大于第二弹簧3对皮带3的拉力,使经轴1始终处于被向后拉动的
趋势。

本发明实施例消除被动式送经装置出现的经纱多放出现张力变小问题。该实施例
中,第一弹簧2对经轴1始终具有向后拉伸的趋势。当出现经纱多送时,本实施例能够及时回
转经轴,吸收多余的纱线,保持经纱张力恒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
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
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
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多余经纱的被动式送经装置,使得当出现多余经纱时,被动式送经装置能够自动吸收多余经纱,使得经纱保持一定张力。所述被动式送经装置包括经轴的本体、第一弹簧、皮带、摩擦轮和第二弹簧;摩擦轮的一端面和经轴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皮带上部套装在摩擦轮上;皮带下部的一自由端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面连接;皮带下部的另一自由端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