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19035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4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58605.3

申请日:

2016.09.28

公开号:

CN106436054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5B 35/00申请日:20160928|||公开

IPC分类号:

D05B35/00

主分类号:

D05B35/00

申请人:

湖南东方时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艳军; 罗文亮; 谭金安; 邓红梅; 罗子晗

地址:

410604 湖南省长沙市金洲新区金洲大道西0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杨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该裁缝模具包括:底板、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由透明材质制成。当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均盖合在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之间形成的缝隙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上方,所述第二缝合槽将所述第一缝合槽覆盖。该裁缝模具将衣服缝合工作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缝制速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
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
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件
由透明材质制成,当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均盖合在所述
底板上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件
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之间形成的缝隙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上方,所述第二缝合槽将所述第
一缝合槽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
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同一面
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与所述第二
转动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一粘接件,所
述第一粘接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粘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和所述第三转动部
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二限位部件,
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二粘接件,所
述第二粘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粘接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上,每个
所述第二粘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边缘设置有第一
连接件,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上设置有松量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松量部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量部件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粘接
件的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三粘接件,所
述第三粘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上。
10.一种裁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缝纫设备和与所述缝纫设备配合使用的如权利
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裁缝模具。

说明书

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穿着打扮也越来越讲究,
其中出现了很多新款式的服装,如西服、衬衫、牛仔服等,以及与衬衫搭配的领带、领结等配
饰。衣服在缝制时,是将布料裁剪成不同的部分,然后按顺序进行缝合。传统的手工缝合虽
然相对较慢,但是有着机器不可取代的独特意义,即使是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还是
需要人工进行测量缝合。那么如何快速的、高质量的完成一件衣服的缝合已经成为人们关
注的焦点,特别是针对衣服肩部的双层缝合。

针对衣服肩部的缝合,目前已有的处理方式是人工在第一层衣服布料上用笔和尺
划线,再进行拆线和缝纫。该方法存在一个弊端:画在衣服布料上的线不容易去除,缝线拆
线比较麻烦,衣服两层布料容易出现偏差。衣服布料偏差后需要裁剪多余布料,造成材料的
浪费。且缝合每件衣服时都要经过测量、手工对齐、缝合等处理,导致缝合衣服的速度慢,缝
合的衣服质量不均匀。该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提倡的高效率、高质量等需求,
针对衣领的双层缝纫的方式越发需要完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
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缝模具,包括:底板、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和
第三转动部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缝合槽,所
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
一转动部件由透明材质制成。当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均
盖合在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
二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之间形成的缝隙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上方,所述第二缝合
槽将所述第一缝合槽覆盖。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相对设置于所
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同一面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
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一粘接件,所述第一粘接件设
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粘接件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和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
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二粘接件,所述第二粘接件的
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粘接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上,每个所述第二粘接件
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
三转动部件上设置有松量部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松量部件相匹配。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松量部件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粘接件的高度相同。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裁缝模具还包括第三粘接件,所述第三粘接件设
置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裁缝装置,包括:缝纫设备和与所述缝纫设备配合使
用的上述的裁缝模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该裁缝模具包括:底板、第一转动
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在使用该裁缝模具时,将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
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均打开;将需要缝合的第一缝合件放在所述底板上,并用该第一粘接件
黏住第一缝合件,使其保持不动;将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盖合,使其压住第一缝合
件;将需要缝合的第二缝合件放在第二限位部件上,并用该第二粘接件黏住第二缝合件,使
其在第二转动部件上保持不动,此时,第二缝合件将松量部件覆盖,并使用第三粘接件黏住
第二缝合件,使其固定在第三转动部件上;将第一转动部件盖合,使其压住第二缝合件,此
时,第一连接件与松量部件相互扣紧;最后沿该裁缝模具的第一缝合槽和第二缝合槽的方
向进行缝纫,便可得到定位精准的衣领肩部的布料。该裁缝模具作为一种用于快速缝制衣
服的模具,将衣服缝合工作标准化,使得不同工人在缝制时,质量能够做到基本一致,极大
地提高了缝合的速度。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
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
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
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裁缝模具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裁缝模具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裁缝模具中的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
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裁缝模具中的第一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裁缝模具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裁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裁缝模具;11-底板;12-第一限位部件;13-第一缝合槽;14-第一粘
接件;15-第一转动部件;16-第二缝合槽;17-第一连接件;18-第二转动部件;19-第二
限位部件;20-第二粘接件;21-第三转动部件;22-松量部件;23-第三粘接件;24-垫
片;25-缝隙;30-裁缝装置;31-缝纫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
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
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
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
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
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形状”应做
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长方体形,可以是圆柱体形,还可以是多棱柱形;可以是三角形,也可
以是长方形,还可以是圆形,或者别的其它形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
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缝模具10,如图1所示。该裁缝模具10包括底板11、第
一转动部件15、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其中,图1为该裁缝模具10中的第一转
动部件15、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针对衣服肩部的缝合,目前已有的处理方式是人工在第一层衣服布料上用笔和尺
划线,再进行拆线和缝纫。该方法存在一个弊端:画在衣服布料上的线不容易去除,缝线拆
线比较麻烦,衣服两层布料容易出现偏差。衣服布料偏差后需要裁剪多余布料,造成材料的
浪费。且缝合每件衣服时都要经过测量、手工对齐、缝合等处理,导致缝合衣服的速度慢,缝
合的衣服质量不均匀。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缝制衣服的裁缝模具10,将
衣服缝合工作标准化,使得不同工人在缝制时,质量能够做到基本一致,极大地提高了缝制
衣服的速度。

在衣服缝制过程中,为了能很好地发挥该裁缝模具10的功效,所述底板11应满足
一定的要求,例如坚韧性、硬度等方面。所述底板11可以是塑料底板11,也可以是木质底板
11,还可以是纸质底板11,或者别的其它符合缝纫需求的底板11。由于塑料底板11具备质量
轻、坚韧性好、硬度高、抗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底板11由
塑料材质制成。

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底板11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底板11包括第一侧面、第二
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
述第四侧面相对。

请参阅图2,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便于缝制衣服的第一缝合槽13、用于挡住置于所
述底板11上的衣料边角的第一限位部件12和用于固定住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衣料的第一
粘接件14。

所述第一缝合槽13便于缝制置于该裁缝模具10中的衣料,进一步地,在缝制衣服
时,沿着该第一缝合槽13进行缝制,且所述第一缝合槽13按照衣服缝纫的通用形状来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于本实施例中,
优选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于本实施例
中,优选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形状为长方形,且该第一缝合槽13的边呈现一定的弧度。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2用于挡住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衣料边角,防止在缝制衣服的
过程中,因衣服晃动,使得缝制的衣服不准确。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2的形状有多种,于本实
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2的形状为L型,且该第一限位部件12的边呈现一定的弧
度。其中,在衣服缝制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该第一限位部件12的功效,所述第一限位
部件12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坚韧性、硬度、厚度等方面。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限
位部件12由塑料材质制成。为了能将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衣料的衣角挡住,所述第一限位
部件12应具备一定的厚度,例如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2的厚度为0.5cm。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2
与所述底板1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于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限位部件12与所述底板11为一
体成型。

所述第一粘接件14用于将置于所述底板11上的衣料固定住,防止在缝制衣服的过
程中,因衣服移动,使得缝制的衣服不准确。所述第一粘接件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
是两个,还可以是两个以上。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粘接件1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
述第一粘接件14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述第一粘接件14可以为尼龙扣,也可以为魔
术贴,或者别的符合要求的固定件。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粘接件14为尼龙扣。

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粘接件14均位于所述底板11的同一侧,例如,均位于所述第一
缝合槽13的左边,或者均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右边。

其中,第一限位部件12与所述第一粘接件1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两侧,
即如果第一限位部件12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左侧,那么第一粘接件14则位于所述第一
缝合槽13的右侧;如果第一限位部件12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右侧,那么第一粘接件14
则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左侧。

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用于将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上的衣服压紧,使得在缝
合衣服时,衣服能紧紧地贴合在第二转动部件18上,提高缝制衣服的精确度。在衣服缝制过
程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该第一转动部件15的功效,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应满足一定的要
求,例如坚韧性、硬度、透明性等方面。在衣服缝制过程中,缝纫者要能清楚的看见被第一转
动部件15压住的衣服,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应具备良好的透明度,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应
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可以是由透明性能良好的塑料材质制成,也可以是
透明性能良好的有机材料制成,或者是由别的其它符合缝纫需求的材质制成。于本实施例
中,优选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由透明性能良好的塑料材质制成。

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底板11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设置于所
述底板11的侧面。为了能使该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底板11紧密贴合,于本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能相向于所述底板11进
行180度的转动。即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底板11的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通
过活页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转轴连接,还可以是通过转动销连接。其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
一转动部件15上设置有第二缝合槽16和第一连接件17。

所述第二缝合槽16便于缝制置于该裁缝模具10中的衣料,进一步地,在缝制衣服
时,沿着该第二缝合槽16进行缝制。所述第二缝合槽16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于本实施例中,
优选所述第二缝合槽16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相匹配。当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盖合在
所述底板11上时,所述第二缝合槽16将所述第一缝合槽13覆盖。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
第二缝合槽16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缝合槽13的形状尺寸相同。

其中,为了提高缝合的精准性,该第一转动部件15上还可以设置有标尺,优选地,
所述标尺设置于所述第二缝合槽16的边缘处。该标尺可以是设置于第二缝合槽16边缘的其
中一侧,也可以是设置于第二缝合槽16边缘的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件17用于将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相固定。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7为凹槽。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第一侧面、
第二侧面、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中的任意一侧面上,例如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可以是设置
于所述底板11的第一侧面上。

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用于将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衣服压紧,使得在缝合衣服
时,衣服能紧紧地贴合在底板11上,提高缝制衣服的精确度。在衣服缝制过程中,为了能更
好地发挥该第二转动部件18的功效,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坚韧性、
硬度等方面。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由塑料材质制成。

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与所述底板11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设置于所
述底板11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位于同一面。为了能使该第二转动部件18与所
述底板11紧密贴合,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所述
第二转动部件18能相向于所述底板11进行180度的转动。即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与所述底
板11的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通过活页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转轴连接,还可以是通
过转动销连接。其中,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件19和第二粘
接件20。

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用于挡住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上的衣料边角,防止在缝
制衣服的过程中,因衣服晃动,使得缝制的衣服不准确。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的形状有多
种,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的形状为L型,且该第二限位部件19的边呈现
一定的弧度。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由塑料材质制成。为了能将置于所述
第二转动部件18上的衣料的衣角挡住,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应具备一定的厚度,例如所述
第二限位部件19的厚度为0.5cm。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的连接方式
有多种,于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限位部件19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为一体成型。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
12的形状尺寸相同,且当第二转动部件18盖合在所述底板11上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的
投影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2重合。

所述第二粘接件20用于将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上的衣料固定住,防止在缝制
衣服的过程中,因衣服移动,使得缝制的衣服不准确。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二粘接件
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粘接件2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上。所述第二粘
接件20可以为尼龙扣,也可以为魔术贴,或者别的符合要求的固定件。于本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第二粘接件20为尼龙扣。

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粘接件20均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的一侧,于本实施例中,
优选,每个所述第二粘接件20均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19与第三转动部件21之间。

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用于将放置在所述底板11上的衣服压紧,使得在缝合衣服
时,衣服能紧紧地贴合在底板11上,提高缝制衣服的精确度。在衣服缝制过程中,为了能更
好地发挥该第三转动部件21的功效,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坚韧性、
硬度等方面。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由塑料材质制成。

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与所述底板11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设置于所
述底板11的侧面,且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位于相对面。为了能使该第三转动部件21与所
述底板11紧密贴合,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所述
第三转动部件21能相向于所述底板11进行180度的转动。即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与所述底
板11的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通过活页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转轴连接,还可以是通
过转动销连接。其中,请参阅图4,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上设置有松量部件22和第三粘接件
23。

所述松量部件22一方面用于使缝制的衣服具备一定的弹性,使缝制的衣服适用性
更强,即可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消费者,例如胖子或瘦子,同时也提高了该裁缝模具10的实用
性。另一方面,当第一转动部件15、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均盖合在多数底板11
上时,所述松量部件22还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7相互作用,使第一转动部件15与第三转
动部件21相互扣紧。

为了使第一转动部件15与第三转动部件21相互扣紧,所述松量部件22应具备一定
的高度,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松量部件22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粘接件20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三粘接件23用于将置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上的衣料固定住,防止在缝制
衣服的过程中,因衣服移动,使得缝制的衣服不准确。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三粘接件
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粘接件2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上。于本实施例
中,优选所述第二粘接件20为尼龙扣。

其中,于本实施例中,优选两个所述第三粘接件23分别设置于所述松量部件22的
两侧。为了使第一转动部件15与第三转动部件21相互扣紧,所述第三粘接件23的高度应小
于或等于所述松量部件22的高度。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三粘接件23的高度与所述松
量部件22的高度相同。

其中,为了使松量部件22的高度与所述第二粘接件20的高度相同,还可以采用具
备一定高度的垫片24。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上设置一个垫片24,松量部件22和
第三粘接件23均设置于所述垫片24上,最终使松量部件22、第三粘接件23的高度均与所述
第二粘接件20的高度相同。

其中,当第二转动部件18与第三转动部件21均盖合在所述底板11上时,所述第二
转动部件18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之间形成与第一缝合槽13宽度相同的缝隙25。该缝隙25
使得第二转动部件18与第三转动部件21之间并不贴合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第三转动部件21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所
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同一面上。且当所述第一转
动部件15、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均盖合在所述底板11上时,所述第二转
动部件18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件15与所述底板11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部件18与所述第三转
动部件21之间形成的缝隙25位于所述第一缝合槽13上方,所述第二缝合槽16将所述第一缝
合槽13覆盖。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中的术语“相同”,并不表示绝对相同,而是可以有一定的误
差,或者肉眼看上去相同即可。

该裁缝模具10的使用方法为:在使用该裁缝模具10时,将第一转动部件15、第二转
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均打开(如图1所示);放置衣料时,把裁剪好的第一缝合件的缝
合端的边角顶住第一限位部件12,并用该第一粘接件14黏住第一缝合件,使其保持不动;将
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盖合,使其压住第一缝合件;放置第二缝合件时,将第二
缝合件的缝合端的边角顶住第二限位部件19,并用该第二粘接件20黏住第二缝合件,使其
在第二转动部件18上保持不动,此时,第二缝合件将松量部件22覆盖,并使用第三粘接件23
黏住第二缝合件,使其固定在第三转动部件21上;将第一转动部件15盖合,使其压住第二缝
合件,此时,第一连接件17与松量部件22相互扣紧;最后沿该裁缝模具10的第一缝合槽13和
第二缝合槽16的方向进行缝纫,便可得到定位精准的衣领肩部的布料;缝合完毕后,打开第
一转动部件15,然后掀开第二缝合件,再打开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将第一缝
合件和第二缝合件卸下即可。

其中,第一转动部件15、第二转动部件18和第三转动部件21均盖合在所述底板11
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裁缝装置30,如图6所示。该裁缝装置30包括缝纫设备
31和与所述缝纫设备31配合使用的上述的裁缝模具10。

在缝制衣服时,将放置有衣服的所述裁缝模具10置于所述缝纫设备31上,沿该裁
缝模具10的第一缝合槽13和第二缝合槽16进行缝纫,便可得到定位准确的衣领肩部的布
料。进一步地,将放置有第一缝合件、第二缝合件的裁缝模具10放在缝纫设备31上,缝合针
头沿着第一缝合槽13和第二缝合槽16进行缝合,便可得到定位准确的衣领肩部的布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缝模具10及裁缝装置30,该裁缝模具10解
决了传统手工处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即画在衣领布料上的线不容易去除,缝线拆线比较麻
烦,衣领两层布料容易出现偏差。衣领布料偏差后需要裁剪多余布料,造成材料的浪费;且
缝合每件衣服时都要经过测量、手工对齐、缝合等处理,导致缝合衣服的速度慢,缝合的衣
服质量不均匀。该裁缝模具10作为一种用于快速缝制衣服的模具,将衣服缝合工作标准化,
使得不同工人在缝制时,质量能够做到基本一致,极大地提高了缝合的速度。同时该裁缝模
具10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好,便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服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裁缝模具及裁缝装置。该裁缝模具包括:底板、第一转动部件、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件上设置有第二缝合槽,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部件均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件由透明材质制成。当所述第一转动部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和第三转动部件均盖合在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第二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