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刺绣针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乱针绣的刺绣方法,属于刺绣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绣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通过针线把设计的图形刺绣在绣布上,在世界服饰
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有刺绣的图案深受广大消
费者的喜爱。手工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
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
传统的乱针针法单一,不能完全表现出刺绣物体的特征质感和丝光效果,而且由
于针法的单一,对所刺绣的体裁有所制约,同时画面中的针法比较呆板,千遍一律,选择合
适的针法,就能恰当的表现出刺绣物质的质感和特征,充分发挥针法的特长,更加增强刺绣
艺术的表现力。
因此,怎样提供一种混合有效提高刺绣美观及表现力的刺绣针法,是目前需研究
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刺绣
针法,以解决传统的乱针针法单一,,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刺绣美观及表现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刺绣针法,所述刺绣针法在刺绣物上采用之字形交叉针法或多边形交叉
针法或两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优选的,所述之字形交叉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35-45°,两针的绣线交叉点
在1/2处,每两针分一针略长,一针略短,第一针和第二针略错位,,第二针和第三针连续,交
叉角度为45°,第三针和第四针连续,交叉角度为35-45°,四针为一组合,可随意在第几针起
针组合,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优选的,所述多边形交叉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86-93°,两针绣线的交叉点
在1/3处,每两针分一针长一针短,第一针和第二针交叉,第三针和第二针交叉,最后一针与
前面一针交叉,但不与第一针平行,多针为一组合,另一组合第一针针可以和任何针交叉,
需保持与第一组相连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但不与任何针平行。
更优选的,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
通过本发明的混合刺绣针法,可以解决传统的乱针针法单一的问题,可以有效提
高刺绣美观及表现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刺绣针法,所述刺绣针法在刺绣物上采用之字形交叉针法
或多边形交叉针法或两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优选的,所述之字形交叉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35-45°,两针的绣线交叉点
在1/2处,每两针分一针略长,一针略短,第一针和第二针略错位,第二针和第三针连续,交
叉角度为45°,第三针和第四针连续,交叉角度为35-45°,四针为一组合,可随意在第几针起
针组合,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优选的,所述多边形交叉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86-93°,两针绣线的交叉点
在1/3处,每两针分一针长一针短,第一针和第二针交叉,第三针和第二针交叉,最后一针与
前面一针交叉,但不与第一针平行,多针为一组合,另一组合第一针针可以和任何针交叉,
需保持与第一组相连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但不与任何针平行。
更优选的,所述多边形为三角形。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说明。
本发明是在同一刺绣物上根据画面的需要采用之字形交叉针法或多边形交叉针
法或两种针法的混合运用。如刺绣物画面上的水用之字形交叉针法,树、石头等用之字形交
叉针法,远景、雾气等用多边形交叉针法。
之字形交叉针法的绣制方法为:
两针绣线交叉角度35-45°,本实施例为40°,两针的绣线交叉点在1/2处,每两针分
一针略长,一针略短,第一针和第二针略错位,第二针和第三针连续,交叉角度为45°,第三
针和第四针连续,交叉角度为38-42°,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位,四针为一组合,第五针根据
绣制物体块面的需要,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以及保持相
同的针距和密度。绣线的长短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随意放长或缩短。但需保持同比例
缩放。
本针法优点:1)针法工整有序,生动不呆板,容易操作,适用性强,刺绣表现出的物
体质感、特征、效果强烈,刺绣的丝光极好,特别对水的绣制,动感极强,可以适用绣制晴朗
的天空、水、树干、建筑物墙体、人物的衣服、动物的毛等。2)可以随意变换交叉角度和排列
方向,交叉角度的放大,可以绣制较粗糙、重的物体,例如树干、房屋等;交叉角度的缩小,可
以绣制细腻光滑、柔软轻飘的物体,例如衣服、丝绸、纱、玻璃等;排列方向的变换,可以表现
出刺绣的丝光效果和针法的生动蓬松,特别绣制动物的毛,利用角度方向的变化,绣制出动
物毛感极强、厚实蓬松。
多边形交叉针法的绣制方法为:
两针绣线交叉角度86-93°,本实施例中选88°,两针绣线的交叉点在1/3处,每两针
分一针长一针短,第一针和第二针交叉,第三针和第二针交叉,最后一针与前面一针交叉,
但不与第一针平行,多针为一组合,另一组合第一针针可以和任何针交叉,需保持与第一组
相连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但不与任何针平行。
当为三角形,具体针法为:
三角型交叉针,针法交叉角度86-93°,本实施例为90°,两针绣线的交叉点在1/3左
右,每两针分一针长一针短,第一针和第二针交叉,第三针和第二针交叉,但不能和第一针
平行,三针为一组合,第四针可以和任何针交叉,需保持与第一组相连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
密度,但不能和任何针平行。绣线的长短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随意缩放,但需同等的比例缩
放,画面大的可以长些,画面小的要求短些。
本针法优点,针法自然蓬松,灵活、飘洒、乱中有序,较适合绣制较虚的画面,效果
较好,例如绣制人物的背景、风景的远景、云、雾等。
两者交叉运用时的针法为:
两针绣线交叉角度55-65°,本实施例为60°,两针绣线的交叉点在1/2左右,每两针
分一针略长,一针略短,第一针和第三针略错位,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位,每针之间不能完
全平行,要略有所角度或行针方向变化,四针为一组合,第五针根据绣制物体块面的需要,
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绣线
的长短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可以随意缩放。但需同等大的比例,画面大的长些,画面小的
短些。
如此混合针法优点,1)乱中有序,虚实相间,与不同针法衔接转换自然,运用此针
法,表现出的物体质感、特征强烈,针法工整蓬松,便于层次叠加。特别绣制坚硬、厚重、粗糙
的物体,质感特征更加明显。例如绣制老人粗糙的皮肤、粗糙石头、树叶和较实的画面等。2)
灵活操作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物体质感的需要,灵活变换方向、角度,可以根据不同针法转
换衔接。
由以上各实施例可以得知,通过本发明的混合刺绣针法,可以解决传统的乱针针
法单一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刺绣美观及表现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较佳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
属于本发明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