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浴比绳状染色小样缸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小样缸,具体的说是超低浴比绳状染色小样缸,属于染缸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染色加工厂(这里特指绳状染色加工厂),在接大订单前会经常被他们的客户要求
先打样,一般用于打样的织物数量/重量不多,有时甚至只有5-10公斤,待打样出来的结果
被客户接受后,客户会将大货订单下给染厂,并要求染厂在工业用的大批次染缸上(以下简
称大货染缸)将小样缸上得到的结果予以实现。
然而小样缸与大货染缸由于在结构上等各种不同处导致了这种重现性是很难达
成的,所以染厂在试样结束后,用打样得出的配方进行大货生产时经常会出现对色不准的
现象(指大货生产与之前打样出来的颜色对不准),这样就需要进行加色或是不断地调整配
方才能够达到接近试样时被客户接受的结果。所有这些加色和调方的动作不但增加了生产
时间、成本,也增加了设备对人的依赖性,影响了设备的自动化进程。
小样缸与大货染缸产生的生产品质差异随着机器载量和尺寸差异的大小而同比
增减,自然而然最大的差异存在于最小的小样缸和最大的大货染缸上,这些差异包括了织
物表面物理与化学两方面的差异。
从化学角度来看,因为染色浴比的差异非常大(目前大货染缸的染色浴比已经有
能力达到1-4,1-5,然而一台5-10公斤的小样缸的染色浴比却很难突破1-10),而我们知道
浴比对于染色配方的重现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其他化学方面的不同表现在例如从料桶注
料到主缸体的时间以及染液与织物交换的频率等。在大货染缸上,织物与染液交换的频率
取决于织物通过喷嘴的次数以及每次通过喷嘴的间隔时间(简称圈时),一般来说,根据染
缸内装载织物(简称布环)的不同长度,圈时约为1-3分钟,然而在小样缸上,由于布环的长
度很短,圈时相应也就很短,这样织物与喷嘴接触的频率就会大大地增加(一般在大货染缸
上织物每管布环长度为800-1000米,而在小样缸上只有20-50米)。两种缸型装载布环的长
度差异使得大货染缸以350米/分钟的速度运行可以得到大约120-130秒的圈时,而小样缸
必须用10-25米/分钟的速度运行才能得到同样的圈时,以此方式两种机型内织物与喷嘴接
触的频率才能相同。但是织物在这样小的湍流条件下运行会产生很多布面物理方面的问
题。
同时,在染色工艺的水洗高温皂洗工序中,两种机型所装载的不同水和织物比例
会导致水洗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同时小样缸内水的动力远远小于大货染缸的水动力,这
样也会导致水洗的效果不一致。所有的这些差异导致在大货染缸中完全重现小样缸的工艺
流程是很难的。
现有技术中,如图1~2所示,图1为250公斤的大货染缸,图2为尽量模仿大货染缸的
5公斤小样缸。大货染缸由主缸身1A,以及装配在主缸身1A内的布槽2A和被染织物3A组成。
被染织物3A被提布轮4A提升而反时针运行至喷嘴5A处与染液进行交换。被染织物3A经过喷
嘴之后穿过导布管6A重新堆置于布槽2A中。被染织物3A在整个被处理的流程中以此方式持
续地运行。小样缸从图上即可以看出,相当于一个大货染缸的小型翻版。同样主要由主缸身
1B,装配在主缸身内部的布槽2B和被染织物3B组成。被染织物3B被提布轮4B提升而反时针
运行至喷嘴5B与染液进行交换。被染织物3B经过喷嘴之后穿过导布管6B重新堆置于布槽2B
中。被染织物3B在整个被处理流程中以及方式持续地运行。
由于两款机器虽然喷嘴尺寸相似, 但是机器的尺寸和容量却是完全不同的,同时
由于小样机的内部空间有限,导致织物堆积所占空间满,染液回流到主泵的量和时间就会
受到负面影响,小样缸为了防止主泵气蚀或是织物由于少水而导致织物运行受阻,所以只
能无奈地将浴比和用水量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超低浴比绳状染色小样缸,
能够等同大货染缸同样的浴比运行和工作,能够实现织物绳状染色时小样缸和大货生产用
染缸的工艺流程完全一致,从而保证染厂从打样到大货生产的完美重现性,增加染色一次
性成功率,从而帮助染厂达到节能环保。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超低浴比绳状染色小样缸包括立式缸身,其特征是:
立式缸身内下部并排设有第一布槽和第二布槽;立式缸身内上部设有提布轮,提布轮的下
方设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立式缸身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料端和第二进出料
端。
进一步的,第一布槽和第二布槽为U形。
进一步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左右对称设置。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等同大货染缸同样的浴比运行和工作,能够实现织
物绳状染色时小样缸和大货生产用染缸的工艺流程完全一致,从而保证染厂从打样到大货
生产的完美重现性,增加染色一次性成功率,从而帮助染厂达到节能环保;巧妙地避免了导
布管的存在,同时也避免了织物在布槽底部滑行时布和水分离的过程;由于织物运行的圈
时增长,所以提布轮的速度能够加倍;同时由于拥有两个布槽,也更容易实现染液与布脱离
的过程,加上立式缸身的设计,让染液能够及时回流到主泵内,保证主泵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250公斤的大货染缸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模仿大货染缸的5公斤小样缸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A-主缸身、2A-布槽、3A-被染织物、4A-提布轮、5A-喷嘴、6A-导布
管、1B-主缸身、2B-布槽、3B-被染织物、4B-提布轮、5B-喷嘴、6B-导布管、1-立式缸身、2-提
布轮、3-第一喷嘴、4-第二喷嘴、5-第一布槽、6-第二布槽、7-第一进出料端、8-第二进出料
端、A-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立式缸身1,立式缸身1内下部并排设有U形的第一布槽5和
第二布槽6。
立式缸身1内上部设有提布轮2,提布轮2的下方设有第一喷嘴3和第二喷嘴4,第一
喷嘴3和第二喷嘴4左右对称设置。在染色时,提布轮2能够双向转动,第一喷嘴3和第二喷嘴
4根据提布轮运行情况轮流开启与关闭。当提布轮2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喷嘴3开启;当提布
轮2逆时针转动时,第二喷嘴4开启。
立式缸身1中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料端7和第二进出料端8,第一进出料
端7和第二进出料端8用于织物A染色时的进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染色时,织物进入第一布槽和第二布槽中,并通过提布轮
带动被染织物在第一布槽和第二布槽中来回运转。被染织物大半堆积在第二布槽中时,提
布轮顺时针运行,第一喷嘴开启,第二喷嘴关闭,被染织物从第二布槽移动到第一布槽。被
染织物大半堆积在第一布槽中时,提布轮逆时针运行,第二喷嘴开启,第一喷嘴关闭,被染
织物从第一布槽移动到第二布槽。根据织物运行的轮流开启与关闭。
织物这种运行方式巧妙地避免了导布管的存在,同时也避免了织物在布槽底部滑
行时布和水分离的过程。本发明中由于织物运行的圈时增长(正时针运行时首先与喷嘴接
触的织物也是反时针运行时最后与喷嘴接触的织物),所以提布轮的速度能够加倍。同时由
于拥有两个布槽,也更容易实现染液与布脱离的过程,加上立式缸身的设计,让染液能够及
时回流到主泵内,保证主泵的正常运行。而对于织物的运行,由于拥有同时第一布槽和第二
布槽,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以及提布轮,这些特殊的设计结合织物遵循自然下垂的运行原
理,即便在缸内接近无水的状态下织物也可以很顺利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