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190101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80266.9

申请日:

2016.10.09

公开号:

CN106436310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3/503申请日:20161009|||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3/503; C07F1/10; D06M101/06(2006.01)N; D06M101/32(2006.01)N; D06M101/10(2006.01)N; D06M101/04(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3/503

申请人:

徐伟鹏

发明人:

徐伟鹏

地址: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皖江大道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棉纤维85~120份;涤纶纤维5~18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2~5份;罗布麻纤维5~15份;抗菌化合物0.2~0.5份。本发明面料通过添加新型的抗菌化合物,能够有效提高面料抑菌率。而且产品生产成本低,舒适度好,附加值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棉纤维85~120份;涤纶纤维5~18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2~5份;罗布麻纤维5
~15份;抗菌化合物0.2~0.5份,其中,所述抗菌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4O4N2)(C22H12O4)A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化合的
化学式中C10H14O4N2为乙基 1-(2-乙氧基-2-羰基乙基)-1H-吡唑-3-羧酸酯,C22H12O4为[1,
1’-联萘]-4,4’-二羧酸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化合为
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154(4) Å,b=13.218(4) Å,c=12.846(3) Å,α=γ=
90 º,β=103.531(2) º,V=2912.72(2) Å3。

说明书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素虽然具有穿着舒适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但在服用过
程中,因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湿能力,纤维制品极易附着微生物,并为其繁
殖和传播创造条件,从而造成纤维强力的损伤、产生污点和褪色、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甚至造成疾病的传播,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在纤维素的改性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就是实现纤维素的抗菌性能,减少细菌对人体的侵害。而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抗菌
材料由于其安全、无毒、高效的抗菌性能,并且其抗菌性能持久稳定,适应性强,不易产生抗
药性,已在开始应用于纺织领域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棉纤维85~120份;涤纶纤维5~18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2~5份;罗布麻纤维5
~15份;抗菌化合物0.2~0.5份,其中,所述抗菌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4O4N2)(C22H12O4)Ag,
C10H14O4N2为乙基 1-(2-乙氧基-2-羰基乙基)-1H-吡唑-3-羧酸酯,C22H12O4为[1,1’-联萘]-
4,4’-二羧酸根,所述抗菌化合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154(4) Å,b=
13.218(4) Å,c=12.846(3) Å,α=γ=90 º,β=103.531(2) º,V=2912.72(2) Å3。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面料通过添加新型的抗菌化合物,能够有效提高面料抑菌率。而且产品生产成
本低,舒适度好,附加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抗菌化合物的配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采用的抗菌化合物按照如下方法合成:

将0.5mmol乙基 1-(2-乙氧基-2-羰基乙基)-1H-吡唑-3-羧酸酯、0.5mmol [1,1’-联
萘]-4,4’-二羧酸和0.5mmol硝酸银溶于10mL乙腈和10mL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溶剂当中,在
室温下搅拌溶解后形成混合液A,然后将所述混合液A在室温静置3天后得到混合液B,随后
将混合液B转移到聚四氟乙烯高压反应釜中,将其放在180℃烘箱中反应48小时,之后以5
℃/小时降至室温过滤得到所述抗菌化合物。

其中,乙基 1-(2-乙氧基-2-羰基乙基)-1H-吡唑-3-羧酸酯的英文为:ethyl 1-
(2-ethoxy-2-oxoethyl)-1H-pyrazole-3-carboxylate,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1,1’-联萘]-4,4’-二羧酸的英文为:[1,1'-binaphthalene]-4,4'-
dicarboxylic acid,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然后将所得的抗菌化合物进行单晶表征。

该抗菌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数据是在Bruker Smart Apex CCD面探衍射仪上,用
MoKα辐射(λ = 0.71073 Å),以ω扫描方式收集并进行Lp因子校正,吸收校正使用SADABS程
序。用直接法解结构,然后用差值傅立叶法求出全部非氢原子坐标,并用理论加氢法得到氢
原子位置(C−H 1.083 Å),用最小二乘法对结构进行修正。计算工作在PC机上用SHELXTL程
序包完成。

经测试解析可知,该抗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10H14O4N2)(C22H12O4)Ag,其中,
C10H14O4N2为乙基 1-(2-乙氧基-2-羰基乙基)-1H-吡唑-3-羧酸酯,C22H12O4为[1,1’-联萘]-
4,4’-二羧酸根,所述抗菌化合物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154(4) Å,b=
13.218(4) Å,c=12.846(3) Å,α=γ=90 º,β=103.531(2) º,V=2912.72(2) Å3,Z=2。

其配位示意图如图1所示,银原子采取6配位的模式,其中每个银原子分别与2个
[1,1’-联萘]-4,4’-二羧酸上的4个O原子配位和2个乙基 1-(2-乙氧基-2-羰基乙基)-1H-
吡唑-3-羧酸酯上的2个O原子配位,[1,1’-联萘]-4,4’-二羧酸上的羧基采用双齿螯合模式
与银原子相连。

本发明面料的制备过程采用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即可,在本发明中不再详细描
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棉纤维100份;涤纶纤维10份;甲壳素纤维15份;芦荟纤维4份;罗布麻纤维10份;抗菌化
合物0.4份。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棉纤维88份;涤纶纤维15份;甲壳素纤维18份;芦荟纤维2份;罗布麻纤维14份;抗菌化
合物0.2份。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棉纤维116份;涤纶纤维6份;甲壳素纤维6份;芦荟纤维5份;罗布麻纤维7份;抗菌化合
物0.5份。

对比例1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棉纤维100份;涤纶纤维10份;甲壳素纤维15份;芦荟纤维4份;罗布麻纤维10份。

然后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按照采用国家标准GB/T 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
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抗菌性定量测试,采用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洗涤方法,测试
水洗30次后织物的抑菌率,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抑菌率测试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
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
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一种具有抑菌抗菌作用的面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棉纤维85120份;涤纶纤维518份;甲壳素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25份;罗布麻纤维515份;抗菌化合物0.20.5份。本发明面料通过添加新型的抗菌化合物,能够有效提高面料抑菌率。而且产品生产成本低,舒适度好,附加值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