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18796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5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27684.7

申请日:

2015.05.11

公开号:

CN106460247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H 1/16申请日:20150511|||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16; D01H1/36; D01H13/06

主分类号:

D01H1/16

申请人:

里特机械公司

发明人:

J.斯特奇; P.哈斯卡

地址:

瑞士.温特图尔

优先权:

2014.05.27 CH 00806/1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陈琦;宣力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26)的横移元件,其中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引导部段(2),借助于所述引导部段(2),可以在粗纱纱筒(5)的或筒管(4)的表面的区域中引导粗纱(3),并且其中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支承部段(6),经由所述支承部段(6),它可以连接至纺纱机(26)的支承件(7)。根据本发明,提出了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至少一个空腔(8),所述至少一个空腔(8)相对于外部是封闭的,并且部分地充注有液体(9),其中由于引导部段(2)与在横移元件(1)进行操作时被引导部段(2)引导的粗纱(3)之间的摩擦而在引导部段(2)的区域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所述液体(9)吸收。另外,提出了具有相应横移元件(2)的纺纱机(26)。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纺纱机(26)的横移元件,所述纺纱机(26)用于生产粗纱,其中所述横移元
件(1)包括引导部段(2),借助于所述引导部段(2),可以在粗纱纱筒(5)的或筒管(4)的表面
的区域中引导粗纱(3),并且其中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支承部段(6),经由所述支承部段
(6),它可以连接至纺纱机(26)的支承件(7),
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元件(1)具有至少一个空腔(8),所述至少一个空腔(8)相对于外
部是封闭的,并且部分地充注有液体(9),其中由于引导部段(2)与在横移元件(1)进行操作
时被引导部段(2)引导的粗纱(3)之间的摩擦而在引导部段(2)的区域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
所述液体(9)吸收。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段(6)形成为长条形支
承臂(1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8)至少部分地配置在支
承臂(10)的内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8)至少部分地
被具有引导部段(2)的引导元件(11)封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8)的绝大部分
被热管(13)的管壁(12)围绕,其中所述热管(1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支承臂(10)的内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13)与引导元件(11)发
生热传导接触,特别是直接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10)具有至
少一个端面开口(14),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开口(14),热管(13)延伸至支承臂(10)的外
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热管(13)可拆卸地连接至
支承臂(1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横移元件(1)具有冷却元
件(18),其中所述冷却元件(18)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冷却肋(19),并且其中所述冷却元件
(18)以导热方式连接至引导部段(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冷却元件(18)至少部分地环绕热
管(13)。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冷却元件(18)直接连
接至热管(13)。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移元件,其特征在于,冷却元件(18)紧固至支
承臂(10)。
13. 一种纺纱机,
- 具有至少一个纺纱喷嘴(15),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纺纱喷嘴(15),可以由供应至纺
纱喷嘴(15)的纤维束(16)生产粗纱(3),并且
- 具有卷绕装置(17),用于卷绕由纺纱喷嘴(15)生产的粗纱(3),
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17)包括可移动地安装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
的横移元件(1),借此横移元件(1),能在纺纱机(26)的操作期间借助于卷绕装置(17)将粗
纱卷绕到筒管(4)上时,以横移方式引导粗纱(3)。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17)包括用于固定筒
管(4)的至少一个筒管保持器(21),所述筒管保持器能借助于驱动器(20)围绕旋转轴线
(22)发生旋转运动,其中冷却元件(18)与前述旋转轴线(22)之间的最小距离(D)最大为
40cm,优选为最大30cm,特别优选为最大20cm。

说明书

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所述纺纱机用于生产粗纱,其中所述横
移元件包括引导部段,借助于所述引导部段,可以在粗纱纱筒的或筒管的表面的区域中引
导粗纱,并且其中所述横移元件包括支承部段,经由所述支承部段,它可以连接至纺纱机的
支承梁。此外,提出了一种纺纱机,其具有至少一个纺纱喷嘴,借此可以由供应至纺纱喷嘴
的纤维束生产粗纱,其中纺纱机具有用于卷绕由纺纱喷嘴生产的粗纱的卷绕装置。

一般的横移元件在纺纱机的背景中是公知的,并用于在粗纱被卷绕到筒管上时引
导由纺纱工位生产的粗纱。原则上,横移元件在平行于筒管的旋转轴线延伸的路径上的两
个终点之间来回移动,使得粗纱最终以彼此覆盖的粗纱层的形式行进到筒管上,从而生成
所需的粗纱纱筒(在本发明的背景中,术语“粗纱纱筒”应该解释为在其上卷绕有粗纱的筒
管)。

常规的横移元件主要由金属元件组成,所述金属元件由于与在横移元件的相应引
导部段上移动经过它的粗纱接触而摩擦生热,这可能对粗纱性能具有负面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横移元件和配备有它的纺纱机。

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横移元件和纺纱机实现。

总的来说,此处应该说明的是,由纺纱机生产的以及由横移元件引导的粗纱本质
上是纤维束,其特征在于,纤维的外部部分(所谓的缠绕纤维)围绕纤维的内部的优选为无
捻的部分卷绕,以便为粗纱提供所需的强度。另外,粗纱具有相对较少比例的缠绕纤维,其
中缠绕纤维围绕内部(优选为无捻)的芯部相对较松弛地卷绕,使得粗纱保持可牵伸。这是
重要的,假如所生成的粗纱将在或者必须在下游纺机(例如环锭纺纱机)上借助于牵伸系统
被牵伸以便能够被进一步处理成可织造的纱线的话。

根据本发明,横移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空腔,所述至少一个空腔相对于
外部是封闭的,并且部分地充注有液体,其中由于引导部段与在横移元件进行操作时被引
导部段引导的粗纱之间的摩擦而在引导部段的区域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所述液体吸收。因
此,热量不会在引导部段的区域中积聚。相反,它会被液体吸收,并且可以最终驱散至某一
位置并排出到不与粗纱立即接触的环境空气中。

各种物质均可以用作所述液体,比如水或氨。另外,空腔应该仅被部分地充注有液
体,以便液体能够在热量将被驱散的区域中蒸发(即,优选在引导部段的区域中或者横移元
件的与粗纱接触的其它区域中)。

如果液体现在被它所吸收的热量加热,则它开始蒸发。由于在空腔内发生的压力
局部增加,蒸气向远离热源的方向流动。一旦蒸气最终行进到空腔的与热源间隔足够远的
区域中,蒸气发生冷凝并且热量根据需要散发到环境空气中。从冷凝产生的液体然后返回
到热源的区域(即横移元件的由于与粗纱摩擦而发热的区域),并且在那里可以再次吸收热
量,其中返回可以是由于重力(“热虹吸管”)或由于毛细作用力(“热管”)(在本发明的背景
中这两种变型都可以执行)。

此外,空腔应该形成为使得液体发生蒸发的区域与蒸发后的液体再次冷凝的区域
间隔足够远。空腔优选具有10cm~40cm的长度。另外,宽度(即长形空腔的垂直于纵向范围
延伸的横向范围)应该为2mm~12mm。空腔特别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

同样有利的是,支承部段形成为长形支承臂。支承部段主要用于紧固引导部段,其
可以具有例如至少部分上平坦的表面,由此与粗纱接触。具体而言,支承部段用于将横移元
件安装在纺纱机的相应支承构件上,其中支承构件可以呈保持元件的形式,其固定横移元
件,并且借助于驱动器可以沿着两个终点之间的引导件来回移动(优选线性地),使得当纺
纱机进行操作时,支承构件和横移元件执行所需的横移运动,从而在卷绕期间以前述方式
引导粗纱。

同样极其有利的是,空腔至少部分地配置在支承臂的内部。例如,支承臂自身可以
形成用于液体的优选为长形的空腔。在任何情况下,有利的是,至少空腔的包含液体的部段
延伸到支承臂内,使得可以被液体冷却的不仅仅是引导部段(其优选设置在支承臂的端面
的区域中)。相反,对于空腔的这种实施例,包含在其中的液体也可以在沿纵向方向连接至
引导部段的区域中吸收热量。特别有利的是,横移元件的支承臂在操作期间被受到适当引
导的粗纱缠绕一次或多次,以便使用摩擦来在粗纱被卷绕到筒管上之前向粗纱上施加一定
的拉伸应力。当空腔最终延伸到被粗纱缠绕的区域中时,由于粗纱与支承臂之间的摩擦而
生成的热量也可以在该区域被液体吸收,从而能从粗纱带走热量。

另外,有利的是,空腔至少部分地被具有引导部段的引导元件封闭,使得引导元件
形成界定空腔的一部分壁部。在该情况下,液体行进得特别靠近引导部段,使得热量能够以
特别有效的方式得到驱散。

特别有利的是,空腔的绝大部分优选为整个空腔被热管的管壁围绕,其中热管的
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支承臂的内部,并且由例如金属构成。另外,有利的是,支承臂和优选为
长条形的热管的至少一些部段彼此同心地延伸。另外,热管的管壁的壁厚和/或环绕热管的
支承臂的壁的壁厚应该小于5mm,优选小于3mm,以便允许从支承臂的外部向液体有足够的
热传递。最后,有利的是,在热管的外部与环绕热管的支承臂的壁的面向所述外部的内部之
间至少局部地配置有导热膏,以便改善从热管的管壁向支承臂的壁的热传递。

有利的是,热管与引导元件处于热传导接触,特别是直接接触。因此,在引导元件
的区域中由与被引导的粗纱接触而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液体特别有效地吸收,并且可以得到
驱散。在该情况下,最终还可想到向存在于热管与引导元件之间的任何中间空间充注前述
导热膏。

同样有利的是,支承臂具有至少一个端面开口,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端面开口,热管
延伸至支承臂的外部。在该情况下,在设置于支承臂外的区域中,热管可以直接被环境空气
冷却,以便在引导元件的区域中实现通过吸热而蒸发的液体的必要冷凝。同样可想到将热
管的位于支承臂外的区域联接至还未更详细地描述的冷却元件,以便进一步改善该区域中
的蒸发液体的冷却。

有利的是,热管可拆卸地连接至支承臂。热管(其优选具有长条形的基本形状)可
以可拆卸地插入支承臂中(例如通过支承臂中的前述开口并且从背离引导元件的一侧)。

同样有利的是,横移元件具有冷却元件,其中所述冷却元件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
冷却翅,并且其中所述冷却元件以导热方式连接至引导部段。冷却翅可以例如是圆盘形的,
并且彼此同心地取向,或者与横移元件或其支承臂的纵向轴线同心地取向。具体而言,冷却
元件应该配置在横移元件的背离引导部段的端部部段的区域中。在该情况下,支承臂在冷
却元件与引导元件之间延伸。在具有横移元件的纺纱机的操作期间,如果位于冷却元件与
引导部段之间的支承臂如上所述那样被粗纱缠绕一次或多次,则各部段的这种相互排列能
产生特别有效的散热。具体而言,这确保了存在于横移元件内部的液体不仅仅冷却引导元
件,而且还冷却支承臂的被粗纱缠绕的区域。横移元件的与粗纱发生接触的所有部段的温
度由此被保持为相对较低的水平,以便能够防止对粗纱性能的负面影响。最后,也可以在横
移元件的引导元件的区域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冷却元件,特别是一个或多个前述冷却翅,以
便能够将在那里生成的热量直接驱散到环境空气中。在该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冷却元件应
该优选设置在背离引导部段的区域中。例如,冷却元件可以从引导元件的背离引导元件的
后侧以翅形方式(特别也以扇形方式)向外突出。

特别有利的是,冷却元件至少部分地环绕热管。在该情况下,来自热管内部的热量
可以在冷却元件的特别大的区域内散发,使得蒸发后的液体能够被可靠地冷凝,以便能够
在引导部段的区域中或者在横移元件的设置于引导部段与冷却元件之间的区域中再次吸
收热量。

特别有利的是,冷却元件直接连接至热管,以便在热管与冷却元件之间提供良好
的热传递。例如,热管可以设置在横移元件的背离引导部段的终点区域中,从而可以围绕热
管的周缘甚至可能是其端面包围热管。除了热管与冷却元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之外,同样可
能有利的是,在前述元件之间(至少在一些部段中)施加前述导电膏体,以便进一步改善热
传递。

特别有利的是,冷却元件紧固至支承臂。为此,支承臂优选在其背离引导部段的终
点区域中具有保持部段,冷却元件附接至所述保持元件,或者冷却元件借助于正配合或非
正配合以一些其它与之连接。

最后,本创造性的纺纱机包括:至少一个纺纱喷嘴,借此可以由供应至纺纱喷嘴的
纤维束生产粗纱;以及用于卷绕由纺纱喷嘴生产的粗纱的卷绕装置。纺纱机优选为喷气纺
纱机。这种纺纱机的基本原理是,纤维束被引导通过在其中生成漩涡空气流的纺纱喷嘴。其
最终影响是,所供应的纤维束的一部分外部纤维作为所谓的缠绕纤维围绕居中地延伸的纤
维束缠绕,所述居中地延伸的纤维束进而由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芯部纤维构成。

在任何情况下,本发明的纺纱机的特征在于,卷绕装置包括可移动地安装的横移
元件,其在纺纱机进行操作时,在粗纱被卷绕装置卷绕到筒管上的期间以横移方式引导粗
纱。另外,横移元件根据前面的以及后面的描述而实施,其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实
施,也可以通过任何所需的组合实施,只要不会因此造成冲突,并且只要横移元件具有至少
一个空腔,其靠近外部并且至少部分地充注有液体,其中在已经描述过的引导部段的区域
中在引导部段与在横移元件进行操作被引导部段引导的粗纱之间通过摩擦生成的热量可
以被液体吸收。

有利的是,卷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筒管的至少一个筒管保持器,所述筒管保持器
能借助于驱动器(例如电动机)围绕(优选竖直的)旋转轴线发生旋转,其中筒管保持器可以
包括例如紧固装置,其用于以紧固方式将筒管固定在一个或两个端面的区域中。在任何情
况下,冷却元件与前述旋转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该最大为40cm,优选最大为30cm,特别优
选最大为20cm。通过前述距离(即旋转轴线与冷却元件的最靠近旋转轴线的部段之间的距
离),实现了使在装载有粗纱的筒管旋转时产生的空气流行进到冷却元件的区域中并主动
地冷却该区域。这可以通过特别快速的方式冷却从而冷凝设置于热管内部的蒸发液体,使
得横移元件的与粗纱发生接触的部段也可以通过特别有效的方式得到冷却。

本发明的再一些优点在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其中:

图1是喷气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2是创造性横移元件的俯视图;

图3是创造性横移元件的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横移元件的俯视图的局部截面图;并且

图5是图4所示示意图的详情。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生产粗纱3的纺纱机26的详情的示意图。

所示纺纱机26实施为喷气纺纱机,并且优选包括牵伸系统25,其具有多个相应的
牵伸罗拉24,并且被供应纤维束16,例如呈合股牵伸机棉条的形式(为清楚起见,所示六个
牵伸罗拉24中只有一个被赋予附图标记)。原则上,所示喷气纺纱机26还包括纺纱喷嘴15,
其与牵伸系统25间隔开并具有内部涡室,其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因此未示出,并且其中
纤维束16或纤维束16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可以借助于漩涡空气流被赋予捻度。

同样地,纺纱机26包括呈一对引出罗拉23形式的引出单元以及位于引出单元下游
的用于粗纱3的卷绕装置17。卷绕装置17包括用于固定筒管4的筒管保持器21和驱动器20,
借助于所述驱动器20,筒管保持器21以及相应地固定的筒管4围绕旋转轴线22是可旋转的,
以便将纺纱喷嘴15供应的粗纱3卷绕到筒管4上。

此外,卷绕装置17包括具有横移元件1的横移装置32,其可以借助于驱动器(未示
出)沿图1所示的双向箭头的方向来回移动。在卷绕过程中,横移元件1以横移方式引导粗纱
3,并为此目的而具有引导元件11,经由引导元件11,它与粗纱3接触。

纺纱机26根据特殊的空气纺纱方法进行工作。为了形成粗纱3,纤维束16经由进给
开口沿输送方向T被引导到空气纺纱喷嘴15的涡室(未示出并处于内部)中。它在那里得到
一定的捻度,即纤维束16的至少一部分纤维被适当地设置的空气喷嘴所生成的空气流抓
持。一部分纤维由此从纤维束16中被拉出至少一小段,并围绕伸入涡室(未示出)中的纱线
形成元件的末端卷绕。

最后,纤维束16的纤维经由纱线形成元件的引入开口和配置在纱线形成元件内部
并邻接引入开口的引出通道被引出涡室。这样,自由纤维端部最终也沿引入开口方向被牵
拉到螺旋轨道上,并作为缠绕纤维围绕居中运行的芯部纤维缠绕,从而得到具有所需捻度
的粗纱3。

由于纤维仅部分捻合,粗纱3具有(残留的)可牵伸性,这对在下游纺纱机26例如环
锭纺纱机中的进一步粗纱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图2现在示出了本发明的横移元件1的俯视图。横移元件1包括引导元件11,其具有
引导部段2,其中引导部段2与粗纱3接触并引导它。在卷绕过程开始时,引导元件11抵靠筒
管4的表面,并且在一定的卷绕周期之后,它抵靠通过卷绕生成的粗纱纱筒5的最外部粗纱
层。

横移元件1还包括支承部段6,其优选呈所示长条形支承臂10的形式,并且引导元
件11紧固于长条形支承臂10。如图3-5所示,支承部段6用于紧固至纺纱机26的支承构件7,
该支承构件进而经由驱动器(未示出)是可移动的,正如图1中双向箭头所表示的横向运动
所示。

另外,图2示出了:原则上有利的是粗纱3不仅仅在引导部段2的区域中与横移元件
1接触。相反,通常希望的是粗纱3围绕支承部段6缠绕一次或多次。粗纱由于摩擦力而得到
减速,其发生使得粗纱可以最终以具有一定拉伸应力的状态卷绕到筒管4上。

在粗纱3现在被横移元件1引导期间,横移元件1的与粗纱3接触的区域(即主要为
引导元件11和被粗纱3缠绕的支承部段6)由于摩擦而发热。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使横移元件1优选在其内部包括空腔8,其部分地充注有
液体9。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并且特别如图4所示,空腔8从引导元件11延伸到冷却体的
区域中。如已经在概述(这里明确提到它)中描述过的,液体9由于引导元件11和被粗纱3缠
绕的支承臂10的部段发热而蒸发。这样,蒸发的液体9从横移元件1的前述区域吸走热量,从
而冷却它们。

为了能够在另一位置处将液体所吸收的热能散发至环境空气,空腔8被冷却元件
18环绕,优选在横移元件1的背离引导部段2的终点区域中。冷却元件18(其优选具有多个冷
却肋19)从蒸发的液体9吸出热量,从而使来自液体的蒸气冷凝。冷凝后的液体9最终返回到
引导元件11的区域中并且返回到被粗纱3缠绕的支承臂10的区域,在那里进而冷却前述部
段。

图3(侧视图)、图4(部分剖切的俯视图)和图5(图4所示视图的详情)示出了本发明
的横移元件1的另一实施例。

如可以从前述附图中看出的,有利的是,设置有液体9的前述空腔8由分离的热管
13形成,其在所有侧面均是封闭的,并且例如可以经由图5所示开口14可拆卸地插入支承臂
10中(在图4中,在液体9与因液体吸收热量而产生的蒸气之间没有视觉差别;当然,当纺纱
机26在操作时,一部分液体9作为蒸气存在,其在冷却元件18的区域中再次冷凝)。

热管13的管壁12可以从内部直接抵靠引导元件11和/或抵靠支承臂10。促进所需
热传递的传热膏30优选至少配置在管壁12与横移元件1的相邻部段之间的某些部分中。

另外,从图4可看出的是,冷却元件18优选包括多个前述的冷却肋19,其进而连接
至共用的冷却肋支承件31。它可以最终直接连接至热管13或支承臂10。

最后,图2-5示出了:横移元件1可以具有优选呈钩形的夹持器27,通过设置它,能
够影响粗纱3围绕支承部段6卷绕的次数。为此,夹持器27优选经由夹持器支承件29安装,所
述夹持器支承件29安装在支承部段6上,并且可以相对于它扭转。另外,夹持器支承件29可
以连接至齿轮28或被齿轮28环绕,所述齿轮28进而可以经由相应的驱动齿轮或驱动齿条
(未示出)发生旋转,以便改变缠绕的次数,从而改变作用于粗纱3的制动力。当然,夹持器支
承件29和齿轮28并不一定是所需的,也可参见图2。

最后,对于图2,应该指出的是,冷却元件18应该设置在筒管4附近。如果筒管保持
器21的旋转轴线22与冷却元件18之间的最小距离D(图2所示)位于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区
域中,则筒管4旋转时生成的空气流会主动地冷却冷却元件18,从而在横移元件1的内部的
该区域中得到对传来的液体9特别有效的冷凝。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已经图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落于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变
型也是可行的,所描述的特征的任意组合也如此,即使它们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的不同
部分或者在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被示出和描述。

附图标记列表

1:横移元件

2:引导部段

3:粗纱

4:筒管

5:粗纱纱筒

6:支承部段

7:支承构件

8:腔体

9:液体

10:支承臂

11:引导元件

12:管壁

13:热管

14:开口

15:纺纱喷嘴

16:纤维束

17:卷绕装置

18:冷却元件

19:冷却肋

20:驱动器

21:筒管保持器

22:筒管保持器的旋转轴线

23:一对引出罗拉

24:牵伸罗拉

25:牵伸系统

26:纺纱机

27:夹持器

28:齿轮

29:夹持器支承件

30:导热膏

31:冷却肋支承件

32:横移装置

D:冷却元件与筒管保持器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T:输送方向

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26)的横移元件,其中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引导部段(2),借助于所述引导部段(2),可以在粗纱纱筒(5)的或筒管(4)的表面的区域中引导粗纱(3),并且其中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支承部段(6),经由所述支承部段(6),它可以连接至纺纱机(26)的支承件(7)。根据本发明,提出了所述横移元件(1)包括至少一个空腔(8),所述至少一个空腔(8)相对于外部是封闭的,并且部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