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18666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5210.3

申请日:

1994.09.22

公开号:

CN1104688A

公开日:

1995.07.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25D5/00; C25D7/10; C25D3/20

主分类号:

C25D5/00; C25D7/10; C25D3/20

申请人:

肖禹

发明人:

肖禹

地址:

100022北京市广渠门外北菜圆红二楼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兴县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高云瑞;绳立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属电镀铁镀种。待修曲轴磨削处理后与阴极接通,阳极接普通碳素钢材,电镀液只含FeCl2,并以泵强制循环。其特征在于,拐轴1两端各加一个强制沉积环8,拐轴1轴径外侧加一个半圆柱形强制阻挡罩7,其上有中央稀四周密有规则分布的小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镀层呈枣核形或船形,轴径内外侧镀层厚度相差太甚、两端有大量毛刺、不能形成有效圆角的弊端。具有工期短、成本低、修复可靠性高、简便易行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将待修曲轴磨削处理后置于电镀槽中,与阴极接通,阳极接普通碳素钢材,具有含FeCl 2 的酸性电镀液,并以过滤循环泵强制镀液循环,在一定的PH值、电流密度、温度下即可进行镀铁,镀后再磨削精加工,其特征在于:开镀前,拐轴(1)两端各加一个强制沉积环(8),以可剥胶粘连在平衡块(3)上,其中心要与拐轴(1)轴线重合,在拐轴(1)轴径外侧加一个半圆柱形强制阻挡罩(7),其两端面可用可剥胶粘接在强制沉积环(8)上,其上具有中央稀四周密的有规则分布的小孔,其半圆柱形的轴线必须与拐轴(1)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制沉积环(8),内径φ 1 等于标准拐轴(1)圆角最大外径加5至10毫米,外径φ 2 等于φ 1 加10毫米,δ 1 为0.3~0.5毫米,同时径向剪开一个豁口;强制阻挡罩(7),其柱状半径R等于拐轴(1)的底径A加10至15毫米之和的1/2,长ι等于拐轴(1)的长ι 0 减去2倍的δ 1 ,δ 2 为1~2毫米,其上分布各小孔直径φ 0 为2~4毫米,各小孔面积之总和占强制阳挡罩(7)总表面积的35~50%,孔的分布,以强制阻挡罩(7)表面中心点为基准,按中央稀、四周密,向四周有规则的逐渐加密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电镀液及工艺参数为:含FeCl 2 为280~450克/升,电流密度15~25A/dm 2 ,温度25~45℃,PH1~
2: 5,硬度HRC为40~63。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电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属电镀行业中镀铁镀种。

    鉴于镀铁具有镀厚能力强、沉积速度快、纯铁镀层在加工或使用中均不生磁,也无剩磁,且结晶细密,磨粒磨损小,成本低,因此镀铁是目前修复曲轴几乎唯一可选择的镀种。

    但传统的镀铁工艺修复曲轴均不理想,以492Q曲轴修复为例:一种是镀液不含添加剂(主要是均镀剂),其镀层如图1所示:A为拐轴底径-即处理后开镀前拐轴1或主轴2的外径(以下同);D为枣核形镀层最大外径;d为镀层形成的拐轴1的有效圆角的最大外径(以下同);以通过拐轴1轴线并与拐轴1轴线和主轴2轴线所成平面垂直的平面为界,朝向主轴2一侧的镀层为内侧镀层4,另一侧为为外侧镀层5(以下同);拐轴1的轴径向外侧镀层4及5均呈枣核形,拐轴1两端-即与平衡块3相接的外圆周边,边缘效应产生大量毛刺6,其总重量与内、外侧镀层4及5重量之和几乎相等,且随D增大而增加,随D的增大内、外侧镀层4及5枣核形越加强烈,而d却几乎不增加,远远达不到规定圆角要求,而且外侧镀层5的厚度是内侧镀层4的6~8倍,同时外侧镀层5结晶粗疏,内侧镀层结晶细密,内、外差异很大。另一种是镀液加添加剂(主要是均镀剂),镀层如图2所示:A、d同上,D为船形镀层最大外径;内、外侧镀层4及5呈船形,沉积速度慢,外侧镀层5的厚度仍是内侧镀层4的3~4倍,同时增加排污,其他现象同上。其他方法:如:内侧加附助阳极,镀层仍呈对称的强烈的枣核形;两端加辅助阴极,镀层仍呈枣核形,但毛刺消失;添加剂与附助电极联合使用,则工艺操作复杂,成本大增,工期延长,镀层仍不理想。

    因此,目前修复曲轴大多采用牺牲主轴2,多次叠加两端圆角处镀层的要角工艺方法,即镀一次磨一次,磨去枣核“大肚”及两端毛刺,反复再镀,以求取消毛刺增加圆角,因此成本高、可靠性低、工期长、镀层应力大,电能利用率很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制镀铁地修复曲轴的方法,克服现有镀铁修复曲轴时存在的:镀层内、外侧厚度、质量差异很大,且镀层呈强烈枣核形,同时两端又出现大量毛刺,不能形成有效圆角的弊端,而且耗能低、成本低、工期短、无三废,镀层应力均匀,修复曲轴质量可靠、耐磨性强等优点。

    具体方案如下:

    镀液及工艺参数:不含添加剂,FeCl2含量为280~450克/升,PH为1~1.5(用稀盐酸调节),温度25~45℃,电流密度为15~25A/dm2,以FeCl2含量及电流密度调节控制硬度HRC为40~63;阳极用普通碳素钢材,阴极接待修曲轴,并通过过滤循环泵使镀液强制循环,并随时滤除其中的碳素等杂质;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在镀件上使用了强制沉积环8和强制阻挡罩7。

    图3a强制沉积环8主视图,图3b强制沉积环8侧视图;

    图4a强制阻挡罩7主视图,图4b强度阻挡罩7侧视图;

    图5强制沉积环及阻挡罩使用及镀层;

    如图3a、图3b所示:内径φ1等于标准拐轴1圆角最大外径加5~10毫米,外径φ2等于φ1加10毫米,δ1为0.3~0.5毫米,并在环径向剪开一个豁口,使用时,掰开豁口套入拐轴1两端,以可剥胶粘连在平衡块3上,其中心要与拐轴1轴线重合。

    如图4a、图4b所示:阻挡罩7有半圆柱状的表面,柱状半径R等于拐轴1的底径A加10~15毫米之和的一半,ι等于拐轴1的长ι0减去2倍的δ1(即强制沉积环8之厚),δ2为1~2毫米,其上分布各小孔直径φ0均为2~4毫米,各小孔面积之总和占强制阻挡罩7总表面积的35~50%,孔的分布,以强制阻挡罩7表面中心点(即重心点)为基准按中央稀四周密,向四周围有规则的逐渐加密式分布。阻挡罩7只加在拐轴1轴径外侧,两端以可剥胶粘接在强制沉积环8上,其半圆柱形的轴线必须与拐轴1轴线重合。当用于曲轴主轴2时,视其两端平衡块3的情况可加1或2个强制沉积环8,以及强制阻挡罩7。

    如图5所示:装有强制沉积环8及强制阻挡罩7的拐轴1,镀铁后,其轴径外侧镀层5与内侧镀层4厚度相当,且没有枣核形,两端无毛刺6,且形成了有效圆角9,如曲轴磨损不十分严重,经一次镀后,磨削精加工即可达标使用,磨损严重时,反复镀二次,磨削精加工即可达标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克服了现有镀铁修复曲轴时的弊端,如:镀层呈强烈枣核形,内外侧镀层厚度、质量差异很大,两端产生大量毛刺,不能形成有效圆角,以及成本高、工期长等;同时本发明修复曲轴,耗能低、成本低、工期短,镀液只合FeCl2及水,无三废,镀层应力均匀,修复可靠性高,阳极所用普通碳素钢无特定要求,适应极广,简便易行。

    实施例以修复492Q曲轴为例:

    镀液及工艺参数如表一:

                                                    表一

    强制沉积环8及强制阻制阻挡罩7规格如表二(材质为塑料):

                                      单位:毫米  表二

    强制阻挡罩7上的孔,φ0=4,其分布排列法为:

    以其展开图中心点为基准,以ri为半径画出各同心圆,在各同心圆被展开图平面截取的弧线上,均布对应孔数,两相邻弧线上的孔中心在径向相互错开,各同心圆半径ri及被展开图截取的弧线(二条)上的对应孔数ni如表三:

                                                    表三

    具体步骤为:先将待修复曲轴磨削处理得轴底径A(主轴2的A为63.3毫米,拐轴1的A为57.3),清洗后,分别把对应的强制沉积环8及强制阻挡罩7以可剥胶粘接就位,之后放入镀槽中,并将曲轴接通阴极,阳极接普通低碳钢板料,镀液及工艺参数按表一控制,开镀后视情况以稀盐酸调控PH值,同时启动过滤循环泵。连续镀5个小时,主轴2直径加大到64.5毫米,拐轴1直径加大到58.4毫米,且内外侧镀层基本均匀,圆角也合乎要求,经磨削精加工后,主轴2达标准直径64毫米,拐轴1达标准直径58毫米,圆角也均达标。

    申请人利用本发明方法,近二年来已修复大量曲轴,而硬度控制在HRC48±3范围内时,其耐磨程度是45#淬火钢的1.5倍左右。修复费仅为新轴市场价的1/3~1/2,实践证明,完全可行。

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强制镀铁修复曲轴的方法,属电镀铁镀种。待修曲轴磨削处理后与阴极接通,阳极接普通碳素钢材,电镀液只含FeCl2,并以泵强制循环。其特征在于,拐轴1两端各加一个强制沉积环8,拐轴1轴径外侧加一个半圆柱形强制阻挡罩7,其上有中央稀四周密有规则分布的小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镀层呈枣核形或船形,轴径内外侧镀层厚度相差太甚、两端有大量毛刺、不能形成有效圆角的弊端。具有工期短、成本低、修复可靠性高、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