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186138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20660.3

申请日:

2016.09.13

公开号:

CN106400350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B 3/04申请日:20160913|||公开

IPC分类号:

D06B3/04; D06B15/10; D06B23/20

主分类号:

D06B3/04

申请人: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新福; 梁泽锋; 邱孝群; 张玉高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出口加工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姚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柔软工作液,该柔软工作液的pH值为7.0‑8.0;将配制好的柔软工作液置于染纱机中,并向其中投入纱线,启动染纱机,进行柔软处理;柔软处理结束后,将纱线离心脱水至带液率为40%‑80%,烘干,完成对纱线的过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柔软剂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过软处理速度快,无需加热,柔软剂的利用率可以高达到100%,实现了柔软剂废液的零排放,利于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柔软工作液,该柔软工作液的pH值为7.0-8.0;
将配制好的柔软工作液置于染纱机中,并向其中投入纱线,启动染纱机,进行柔软处
理;
柔软处理结束后,将纱线离心脱水至带液率为40%-80%,烘干,完成对纱线的过软处
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纱线离心脱水后,该方法还包括将从纱线上脱
除的液体,回收至染纱机中进行循环使用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柔软处理的温度为室温至35℃,柔软处理
的时间为2-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柔软工作液中的柔软剂选自脂肪酸酰胺类柔
软剂或氧化聚乙烯蜡类柔软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柔软工作液中,柔软剂的浓度为20-60g/
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10-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纱线为筒子纱或经轴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染纱机为筒子纱染色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柔软工作液的pH值为7.5。

说明书

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属于纺织染整领域。

背景技术

在退绕、织造过程中,纱线与纱线之间、纱线与机器部件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此
时若纱线的摩擦系数过大,在退绕或织造过程中就会出现断纱,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纱线经
过染色或前处理后,表面的蜡类、油脂类物质会受到破坏,使得纱线变得干涩,摩擦系数增
大,手感变硬。染色或前处理后的纱线需要加入柔软剂处理来减少其摩擦系数,便于后续的
退绕和织造。

传统纱线过软采用浴中吸尽法,采用该方法对纱线进行柔软处理时,柔软剂的作
用过程类似染料的上染过程,即柔软剂是从水溶液中转移吸附到纱线上,最终的柔软效果
取决于柔软剂对纱线的吸附能力,柔软剂的吸附率越高,柔软效果就越好,否则柔软剂便浪
费了。

采用传统浴中吸尽法对纱线进行过软时,柔软剂的用量为1-5%(o.w.f),处理温
度为40℃-60℃(甚至更高),处理时间为10-20min;此外,为了提高柔软剂对纱线的吸附能
力,还需要将柔软剂溶液的pH值调节为弱酸性。

采用传统吸尽法进行过软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过软时间长,过软温度偏高,热能耗费大;

2)为了提高柔软效果,一般需要加大柔软剂的投入量,但由于吸尽率问题,柔软剂
不可能全部吸附到纱线上,因而柔软剂的利用率普遍偏低;

3)排出的柔软剂处理液会增加污水处理的负担;

4)当纱线用量较大时,采用浴中吸尽法进行处理时,柔软剂难以在纱线(特别是筒
子纱和经轴纱)的内外层吸附完全均匀,常常存在内外差,从而导致中间部分吸附柔软剂偏
少,织造时易造成断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该方法能够
使柔软剂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且能够实现柔软剂的100%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制柔软工作液,该柔软工作液的pH值为7.0-8.0;

将配制好的柔软工作液置于染纱机中,并向其中投入纱线,启动染纱机,进行柔软
处理;

柔软处理结束后,将纱线离心脱水至带液率为40%-80%,烘干,完成对纱线的过
软处理。

传统吸尽法柔软处理是指将织物或者纱线浸泡在柔软剂溶液中,织物或者纱线的
纤维对柔软剂有吸附作用,柔软剂从水溶液中被吸附到纤维上。传统吸尽法一般需要在柔
软剂溶液温度为40-60℃,pH为酸性条件下进行才能保证柔软剂对纤维有较好的吸附率。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则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调节柔软工作液的pH值阻止柔软剂吸附到纤
维上,同时利用染纱机使柔软溶液仅充分浸透纤维。柔软剂溶液浸透处理结束后,将纱线离
心脱水至带液率为40%-80%,此时,纱线之间和纱线内部的间隙会充满柔软工作液,但柔
软剂仅仅存在于纱线上的带液中,并不会吸附到纤维上,最后经烘干后,水分蒸发,柔软剂
能够均匀分布在纤维的表面,从而达到了柔软的目的。

与传统过软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加热,在室温下即可实现过软,
这在工业化生产中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将纱线离心脱水后,该方法还包括将从纱线上脱除的液
体,回收至染纱机中进行循环使用的步骤。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柔软过程中,由
于纤维和柔软工作液不发生相互作用,纱线脱水后,从纱线上脱除的柔软剂残液的浓度是
稳定的,可以循环利用,如此,一直循环下去,直至柔软剂完全用尽,最终可以实现柔软剂废
液零排放的目的。而传统吸尽法由于纤维或织物对柔软剂存在吸附作用,且吸附率不稳定,
导致残液里柔软剂的含量也是不稳定的,因此从纱线上脱除的柔软剂残夜难以循环利用,
后期需要进一步投入大量的成本对柔软剂残液进行处理。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柔软处理的温度为室温至35℃,柔软处理的时间为2-
10min。传统吸尽法为了获得较高的吸附率,通常处理的温度较高(普遍要明显高于室温),
这对于工业化生产而言,能耗是极大的,而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实现
想要的柔软处理效果,相比传统吸尽法而言大大降低了生产能耗,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所使用的柔软剂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的常规柔软剂
均可用于本发明,优选地,所述柔软工作液中的柔软剂选自脂肪酸酰胺类柔软剂或氧化聚
乙烯蜡类柔软剂。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柔软工作液中,柔软剂的浓度为20-60g/L。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10-150℃,更优选为130℃。

在上述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柔软工作液的pH值为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柔软处理过程中,无需使柔软剂吸附到纱线上,有效
避免了传统吸尽法处理过程中,柔软剂吸附效率低,且当纱线用量加大时,易造成纱线(特
别是筒子纱和经轴纱)内外层吸附不均匀等问题;

2)传统吸尽法进行柔软处理时,处理温度(一般为40-60℃)和处理时间(一般为
10-20min)相对较高,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时,耗时耗能,不利于低碳化生产的发展;而本发明
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柔软处理,处理时间也相对较短(2-10min),有效降低
了时耗和能耗;

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柔软剂的循环利用,柔软剂的利用率达到
100%,最终能够实现柔软剂废液的零排放,有效实现了绿色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前处理完成后,将筒子纱脱水,筒子纱脱水后的带液率为47.5%。

配制浓度为30g/L,pH值为7.5的柔软工作液,所用柔软剂为Perifil 250(由百得
瑞纺织助剂有限公司提供);将配制好的柔软工作液注入染纱缸中,投入纱线,启动染纱缸
的主泵使柔软工作液对纱线进行内外流循环3min,以使柔软工作液充分浸透纱线的内外
层。

柔软处理结束后,取出纱线,离心脱水(纱线上脱除的液体可以回收至染纱缸中进
行循环利用,直至柔软剂100%利用完),控制带液率为47.5%,最后于130℃烘干,完成对纱
线的过软。

对比例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采用传统吸尽法对纱线进行柔软处理的工艺。处理过程包括
以下步骤:

配制浓度为2g/L,pH值为5.5的柔软工作液(所用柔软剂为Perifil 250,采用醋酸
对柔软工作液的pH值进行调节);

将纱线(与实施例中使用的纱线相同)投入到配制好的柔软工作液中,控制浴比为
1:10,于60℃条件下处理20min后,完成对纱线的柔软处理。

测试实施例中过软后纱线的摩擦系数,并与传统的吸尽法处理后的纱线(对比例)
比较,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纱线由内至外6层的摩擦系数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使用的纱线为相同的筒子纱,将该筒子纱由最外层到最内层
等间距分为6层;其中,1-6层依次为纱线的最外层至最内层,摩擦系数越小,表示过软效果
越好。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过软效果明显好于对比例,由外至内纱线的
摩擦系数较小,且更均匀一致。

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的过软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柔软工作液,该柔软工作液的pH值为7.08.0;将配制好的柔软工作液置于染纱机中,并向其中投入纱线,启动染纱机,进行柔软处理;柔软处理结束后,将纱线离心脱水至带液率为4080,烘干,完成对纱线的过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柔软剂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过软处理速度快,无需加热,柔软剂的利用率可以高达到100,实现了柔软剂废液的零排放,利于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