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铸造自动化生产方式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重力铸造浇注连续生产方式。
背景技术
之前,重力浇注主要是靠人工浇注方式和机械手浇注方式。人工浇注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机械手浇注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投资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一台机械手只能供3-4台浇注机)、铸造机摆放位置受限制、机械手工作占用空间大、危险性大。
本发明通过盛满金属液的浇包在导轨上围绕铸造机摆放的位置进行顺序自动浇注,成倍的减少了劳动力和设备成本,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重力浇注方式的不足以及恶劣环境下的高强度高危险的工种招工难的趋势,本发明专利采用移动浇包(带浇注的保温炉)代替人工浇注和机械手浇注的方式,实现自动化连续浇注;以前1台铸造机需要1名操作工,10台设备需要10人,现在10台设备需要1人,成倍的减少了劳动力,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前1台机械手只能满足3-4台铸造机,而且机械手工作时运转铝水的时间比较 长,机械手必须要设置在大炉的周围,等于说一个大炉周长决定了可以摆放多少机械手。现在用盛满金属液的浇包直接对模具浇入金属液,浇包不受大炉空间影响,可以远离大炉,浇包在产品开模前已经在铸造机台边上的轨道等待浇注,省去机械手运转铝水时间,效率提高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照现有铸造机台摆放位置,设计浇包导轨6,可以是直线或者圆弧。
2、导轨6由工字及横梁锁紧后和地面固定。
3、滚轮5固定在浇包支架7底部与导轨法向接触,可以沿着导轨前后做线性运动。
4、装有齿轮的电机8固定在浇包支架7的右侧面和其固定。
5、齿条9固定在轨道6的两内侧和电机8上的齿轮拟合。
6、浇包10固定在浇包支架7上。
7、模具1和滑槽4固定在铸造机1上。
8、接料槽3固定在滑槽4上可以做左右线性滑动。
9、根据每台铸造间设置电机8的运动时间。通过电机8转动后齿轮齿条是拟合的,所以带动浇包支架的前后运动;运动到每台铸造机按照程序设置进行定量浇注。
本专利可以在铝合金轮毂行业中适用及其它进似的行业,以实现快速、高效、安全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专利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工作原理:
1、如图2所示按序把若干不同模具1装到若干台铸造机2 上(数量可以10台以上);
2、排好浇注时间后,通过PLC控制伺服电机8运转带动浇包的在导轨6上运动依序到达铸造机2-1接料槽3的位置停止;1、控制浇包定量流出金属液,金属液通过接料槽3流入模具2,浇注完成后关闭压力系统。浇包运动到铸造机2-2用同样方式依序浇注,直到完成所有铸造机后,浇包返回到第一个浇注的铸造机2-1位置,等待第二次浇注;
3、所有后续浇注只是在做循环动作。浇包一次性可以装800KG铝水,实用一般铸件重量为20-40公斤左右,可以连接浇注3-4个循环,铸件如果再大相应的浇包可以加大。通过叉车叉转铝包进行补充金属;
4、接料槽3和滑槽4是解决浇包浇口长度不能伸入铸造机2(否则浇包运动时会和铸造机2碰撞)内问题,通过接料槽3滑动接金属液,另外模具不一样高度会不同,接料槽3和滑槽4通过滑动调整高度克服了这个问题;
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专利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他结构设计,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