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管壳式换热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卧式管壳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一般在换热壳体内设置多个互相平行的换热管束,冷热媒
介分别从管体内外流过,从而完成热交换。传统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化热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卧式管壳式换热器,通过设
置折流板提高冷热流体的换热效率,清理维护方便。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卧式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连接第
一封头和第二封头,其特征是:壳体内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换热管束,多个换热管束的两端
共同连接在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多个换热管束的两端开口分别与第一封头和第二封头
内腔连通;所述壳体内侧上部固定多个上部折流板,壳体内上部的换热管束穿过多个上部
折流板,壳体内侧下部固定多个下部折流板,壳体内下部的换热管束穿过多个下部折流板,
多个上部折流板和多个下部折流板交错分布。
进一步的,壳体为长条形的卧式结构。
进一步的,多个换热管束上下分布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封头侧壁上设有热流体进口管,第二封头侧壁上设有热流体出口管。
进一步的,壳体上部设有冷流体进口管,壳体下部设有冷流体出口管。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管内压降小,设置上下折流板,提高换热效率高,耐高温
高压,清理维护方便;热流体和冷流体逆向流动,使得换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半剖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换热管束、3-上部折流板、4-下部折流板、5-第一管板、
6-第二管板、7-第一封头、8-第二封头、9-热流体进口管、10-热流体出口管、11-冷流体进口
管、12-冷流体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壳体1,壳体1为长条形的卧式结构。壳体1两端分别连接第
一封头7和第二封头8。壳体1内设有多个互相平行的换热管束2,多个换热管束2上下分布设
置。
多个换热管束2的两端共同连接在第一管板5和第二管板6上,多个换热管束2的两
端开口分别与第一封头7和第二封头8内腔连通。
第一封头7侧壁上设有热流体进口管9,第二封头8侧壁上设有热流体出口管10,热
流体通过热流体进口管9进入第一封头7内腔中,然后沿着多个换热管束2流入第二封头8内
腔中,由热流体出口管10流出。
壳体1下部设有冷流体进口管11,壳体1上部设有冷流体出口管12,冷流体通过冷
流体进口管11进入壳体1内,然后经过多个换热管束2换热后流到壳体1上部,最后沿着冷流
体出口管12流出。热流体和冷流体逆向流动,使得换热效率更高。
所述壳体1内侧上部固定多个上部折流板3,壳体1内上部的换热管束2穿过多个上
部折流板3。壳体1内侧下部固定多个下部折流板4,壳体1内下部的换热管束2穿过多个下部
折流板4,多个上部折流板3和多个下部折流板4交错分布。在冷流体流入壳体内腔中时,通
过设置的多个上下折流板完成冷流体的折流,使得冷流体与管束中的热流体经过充分换热
后流出,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管内压降小,设置上下折流板,提高换热效率高,耐
高温高压,清理维护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