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气体冷却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4178359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8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34767.9

申请日:

2016.08.04

公开号:

CN106440885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9/00申请日:20160804|||公开

IPC分类号:

F28D9/00; F28F3/08; F28F9/00

主分类号:

F28D9/00

申请人:

摩丁制造公司

发明人:

D·阿恩特; A·里贝尔; M·多恩赛夫

地址:

美国威斯康星州

优先权:

2015.08.08 DE 102015010287.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代理人:

郑世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间接气体冷却器由堆叠的成对板与被布置在中间的翅片构造。堆叠被布置在壳体中,气体流进壳体中、流经翅片、并且再次离开壳体。气体与液体进行热交换,液体在板对中流动,经由至少一个入口被引入到板对中,并且经由至少一个出口被排出。在堆叠中提供通风部件,用于将夹带气体从液体中排出。通风部件由对齐的板开口形成,对齐的板开口产生与堆叠中的液体空间液压连接的通风管道。间接气体冷却器可以用来冷却用于内燃机的压缩的增压空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间接气体冷却器,包括:
多对堆叠的成对板与被布置在相邻对之间的翅片,以限定一个堆叠;
壳体,所述壳体围绕所述堆叠;
入口空间和出口收集空间,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穿过用于一种冷却液体
的堆叠延伸,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由每对的成对板内的管道连接;以及
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穿过所述堆叠延伸并且液压连接到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
收集空间中的一个,其中,所述通风管道由板的对齐的开口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
口收集空间中的一个之间的液压连接被布置在所述堆叠的第一端处,还包括:
第一连接截头,所述第一连接截头被布置在所述堆叠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处,并且液压连接到所述入口空间以提供冷却液体入口;
第二连接截头,所述第二连接截头被布置在所述堆叠的第二端处,并且液压连接到所
述出口收集空间以提供冷却液体出口;以及
第三连接截头,所述第三连接截头被布置在所述堆叠的第二端处,并且液压连接到所
述通风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在气体冷却器的安置位置,所述第一连
接截头、所述第二连接截头和所述第三连接截头被布置在气体冷却器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还包括底部板,所述底部板被布置在所述堆叠
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一连接截头、所述第二连接截头和所述第三连接截头结合到所述底部
板,并且穿过所述底部板液压连接到所述入口空间、所述出口收集空间和所述通风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板对和翅片的堆叠、所述底部板、以及所
述第一连接截头、所述第二连接截头和所述第三连接截头在一个步骤中被钎焊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围绕所述堆叠的槽状部分
以及插入开口,堆叠穿过所述插入开口能够被插入到所述壳体中,所述插入开口由所述底
部板封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入口空间由板的对齐的入口侧开口
限定,所述出口收集空间由板的出口侧开口限定,并且其中,形成所述通风管道的对齐的开
口被布置在入口侧板开口与出口侧板开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多对堆叠的成对板中的每一对包含切
口,所述通风管道以及所述通风管道液压连接到的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中的
一个被布置在切口的一侧,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中的另一个被布置在切口的
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还包括上部板以及位于所述上部板上的覆盖
部分,所述上部板和所述覆盖部分一起限定一个连接管道,以将所述通风管道液压连接到
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中的一个。
10.一种间接气体冷却器,包括:
多对堆叠的成对板与被布置在相邻对之间的翅片,以限定一个堆叠;
壳体,所述壳体包含围绕所述堆叠的槽状部分,所述壳体具有插入开口,堆叠穿过所述
插入开口能够被插入到所述壳体中;
底部板,所述底部板结合到所述堆叠的一端,并且运作为平面的覆盖部分以封闭所述
壳体的插入开口;
入口空间和出口收集空间,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穿过用于一种冷却液体
的堆叠延伸,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由每对的成对板内的管道连接;
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穿过所述堆叠延伸,并且在所述堆叠的与所述底部板相对的
一端液压连接到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中的一个;以及
第一连接截头、第二连接截头和第三连接截头,所述第一连接截头、所述第二连接截头
和所述第三连接截头与所述堆叠相对结合到所述底部板,并且穿过所述底部板分别液压连
接到所述入口空间、所述出口空间和所述通风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在气体冷却器的安置位置,所述底部
板被布置在气体冷却器的下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通风管道由板的对齐的开口形
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入口空间由板的对齐的入口侧开
口限定,所述出口收集空间由板的出口侧开口限定,并且其中,形成所述通风管道的对齐的
开口被布置在入口侧板开口与出口侧板开口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多对堆叠的成对板中的每一对包含切
口,所述通风管道以及所述通风管道液压连接到的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中的
一个被布置在切口的一侧,所述入口空间和所述出口收集空间中的另一个被布置在切口的
另一侧。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板对和翅片的堆叠、所述底部板、以及
所述第一连接截头、所述第二连接截头和所述第三连接截头在一个步骤中被钎焊在一起。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壳体由铝构造,并且其中,所述底
部板被焊接到所述槽状部分以封闭所述壳体的插入开口。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其中,所述槽状部分是塑料部分。

说明书

间接气体冷却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8月8日提交的德国专利申请10 2015 010287的优先权,据此通
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间接气体冷却器,气体(例如用于内燃机的压缩的增压空气)在间接气
体冷却器中借助于液体进行冷却,空气冷却器由堆叠的成对的板与被布置在中间的翅片构
造,堆叠被布置在壳体中,气体流进壳体中、流经翅片并且再次离开壳体,所述壳体与液体
进行热交换,液体在板对中流动、可以经由至少一个入口并且经由在堆叠中对齐的板开口
被引入到板对中、并且可以借助于其它对齐的板开口经由至少一个出口被排出,空气冷却
器具有用于排放液体中的夹带空气的通风部件。

背景技术

所描述的间接气体冷却器于近日提交于DPMA,并且被赋予参考编号DE 10 2014
012 179.8。早先的申请的通风部件由插入的小管组成。

发明内容

早先的申请允许进行有效的通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早先的申请的可替
换实施例,使得插入小管或类似的额外构件变得不再必要,因此能够降低成本并且还获得
了其它优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通风部件由另外的对齐的板开口形成,这些板开口生成与
在堆叠中存在的液体空间连接的通风管道。优选地,液体空间是为了液体被配置在堆叠中
的出口收集空间。

优选地,所有的板具有上述另外的对齐的板开口,通风管道出于此原因延伸穿过
整个堆叠。

就设计和制造技术来说,如果另外的对齐的板开口关于它们的边缘形成、关于对
齐的入口侧板开口、并且关于对齐的出口侧板开口优选地具有同样的形态,则是有利的。然
而,它们关于它们的横截面尺寸比入口侧板开口和/或出口侧板开口优选地小得多。

另外的对齐的板开口还非常优选地位于上述板开口附近,以让其能够产生例如从
用于液体的出口空间朝向由另外的板开口形成的通风管道的非常短的液压连接。

通风部件包括到液体空间(优选地是出口侧收集空间)的连接管道以及穿过开口
延伸到壳体外侧的连接截头或连接管线。

就制造技术来说,特别有利的是,整个通风部件是钎焊(brazed)堆叠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通风部件在钎焊炉中也在一个步骤中以堆叠的硬钎焊而进行钎焊,因此,通风部
件不必随后被安置。因此,在上述较早的应用中是必要的但是通常不可靠的机械密封变成
多余的。

将使用所附附图在两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说明书可以含有另外的特
征,这些特征能够证明是必要区别特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气体冷却器的板和翅片的堆叠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2示出图1的堆叠被布置在壳体中;

图3示出图2的截面A-A;

图4示出根据图2的主题的立体图;

图5示出视角与图1相似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6示出按照与图3相似的方式经过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截面;

图7-图9示出稍微修改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0和图11示出一个不同的修改。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之前,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在其应用时不限于下
文描述中陈述的或所附附图中示出的构件的构造和布置的细节。本发明可以具有其它实施
例,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或执行。同样,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措辞和术语的目
的在于进行描述,不应被视为限制。在此使用的“包含”、“包括”或“具有”以及其变体意在囊
括其后所列的项目和其等同物、以及额外的项目。除非另有说明或限制,从广义上使用术语
“安装”、“连接”、“支撑”、“耦接”及其变体,并且这些术语及其变体囊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安
装、连接、支撑和耦接。另外,“连接”和“耦接”不限于物理的或机械的连接或耦接。

通过视图中描绘的间接气体冷却器,用于内燃机的压缩的增加空气借助于液体进
行冷却。其可能还是放出的气体或另一种气体混合物。气体冷却器结合内燃机的使用也是
可选的。

气体冷却器由堆叠的成对1a、1b板1与被布置在中间的翅片2构造。堆叠被布置在
壳体3中。增压空气流进壳体3中,流经翅片2,随后在冷却状态下离开壳体3(图2和图4)。引
起上述冷却行为的液体在板对1a、1b中流动。液体经由入口5并且经由在堆叠中对齐的入口
侧板开口1d流进板对1a、1b中。在流经板对1a、1b中存在的管道之后,所述液体再借助于对
齐的出口侧板开口1e经由至少一个出口4排出(尤其是图1)。

夹带气体有时存在于液体中,这损害了热交换器的效率,正如已知的。为了将夹带
气体从液体中至少大部分地移除,在堆叠中提供通风部件6。

通风部件6由另外的对齐的板开口1f形成,这些对齐的板开口1f生成一个通风管
道7。通风管道7与堆叠中存在的液体空间10液压连接11。液体空间10是出口收集空间,出口
收集空间通过在堆叠中对齐的出口侧板开口1d生成。

将入口空间选择为液体空间10使夹带气体在其流经板对1a、1b之前就被移除。然
而,液体在闭合回路中循环,并且将夹带气体从回路中导出是重要的。

正如从大部分图中能够直接看出的,形成通风管道7的板开口1f紧紧位于出口侧
板开口1d旁边。其优点在于液压连接11可以很短。

关于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在的入口5和出口4的位置,将形成通风管道7的板开口
1f布置在入口侧开口1d与出口侧板开口1e之间相当合适。

结合上文,于是提供了板1a、1b被配置有板切口8,板切口8位于入口5与出口4之
间,另外的对齐的板开口1f和入口侧板开口1d被布置在板切口8的一侧,出口侧板开口1e被
布置在板切口8的另一侧(图5和图6)。

图1、图9、图10和图11示出没有板切口8的实施例。

已被处理的液压连接11借助于连接管道11.1实现,连接管道11.1沿着上部板延伸
并且包括位于上部板的覆盖部分11.2。将管道11.1配置在上部板上对于有效性来说是有益
的,并且就实现来说其也呈现出优点。关于覆盖板11.2有各种设计。在图11中,另外的相同
尺寸的板被放置到上部板上,该另外的板代表了覆盖板11.2。因为板厚度已被显著减小,所
以这种类型有几分有利。在图1、图3、图5和图6中,为了配置连接管道11.1,已使用了相对小
的、平面的覆盖板11.2。在根据图7和图8的实施例中,覆盖板11.2甚至具有有点更小的设
计,并且具有模制的珠。关于就内部压力而言的行为,优点可以与不同的设计相关联。

堆叠位于牢固的底部板30上是有利的,底部板30封闭壳体3的插入开口。例如,图3
和图4示出被焊接在插入开口边缘侧上的底部板30。壳体3已由例如铸铝制造。

然而,壳体3也可以是塑料壳体。其可以由半个上部槽状壳体以及半个下部槽状壳
体组成。然而,如果壳体3由槽状部分以及借助于上述底部板30生成的平面的覆盖部分组成
(图2-图4以及图6),则是有利的。

在气体冷却器的安置位置,入口5、出口4以及通风部件6的连接截头60被布置在气
体冷却器的下侧。

入口5和出口4也装备有相应的连接截头40、50。所有的截头40、50、60已被钎焊到
底部板30相应的开口中。因此,不需要进一步的机械密封,这种密封在一定的服务时间之后
并且在振动的影响下易于泄露。

根据图7-图9的实施例的另外的显著特征在于,在其拐角区域的其中两个中,上部
板含有成形状的(shaped-out)造型,这种造型承担标示9。(示例性实施例中圆形设计的)所
述成形状的造型9使得板的堆叠的预装配更加简单,因为它们有助于定位。

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某些特征和元件的各种替换。除了互相排
除或者与上文描述的每个实施例都不一致的特征、元件和操作方式,应当注意到,参考一个
特定实施例描述的可替换的特征、元件和操作方式能够应用到其它实施例。

上文描述的以及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仅通过示例呈现,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理念和
原理的限制。同样地,本领域具有普通技能的人员将理解的是,元件及其形态和布置的各种
变化也是可行的,并且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间接气体冷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间接气体冷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间接气体冷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间接气体冷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间接气体冷却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间接气体冷却器由堆叠的成对板与被布置在中间的翅片构造。堆叠被布置在壳体中,气体流进壳体中、流经翅片、并且再次离开壳体。气体与液体进行热交换,液体在板对中流动,经由至少一个入口被引入到板对中,并且经由至少一个出口被排出。在堆叠中提供通风部件,用于将夹带气体从液体中排出。通风部件由对齐的板开口形成,对齐的板开口产生与堆叠中的液体空间液压连接的通风管道。间接气体冷却器可以用来冷却用于内燃机的压缩的增压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